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初中《林海雪原》讀後感範文(通用16篇)

初中《林海雪原》讀後感範文(通用1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2W 次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初中《林海雪原》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中《林海雪原》讀後感範文(通用16篇)

初中《林海雪原》讀後感 篇1

書裏的每一個人物都那麼活靈活現,個性十足。如年輕有爲的軍事將領少劍波,他的沉着冷靜、不驕不燥、英勇善戰、足智多謀都令我欽佩。在我印象裏最深還是楊子榮,從我觀看過《林海雪原》的電視劇起,他就一直是我崇拜的英雄人物。爲了徹底消滅最後也是最頑固的威虎山上的頑匪,少劍波和楊子榮數夜未眠,共同上演了一出機智壯烈的“智取威虎山”……

對他們來說,死,毫不可怕,鮮血,更是爲着這一片他們深愛着的土地,爲着他們那可親可愛的鄉親們所流的。無論在多麼危急的情況下,都嚇不退他們,因爲心中的一個信念——真正地解放人民,支持着他們在狂風暴雪中一次次站起,直至最後的勝利。他們對自己人生的目標,執着地追求着,不畏層層險阻,即使是到了“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地步,也甘願拼死一搏,也許他們認爲:面對自己的人生,唯有拼過,才了無遺憾。如果一個人沒有理想,便會對自己的前途、要走的路感到迷茫,徘徊不定,成爲迷途的羔羊,在黑暗中消逝。

我體會到作爲青年,一定要有自己的奮鬥目標,並具備堅強的意志力、勇於拼搏的氣魄,決不放棄的信念,那麼在精神上永遠是無法被擊倒的,不會因中途的失敗而放棄自己的理想。理想,是人生的燈塔,更是人生的彼岸。有了理想這盞明燈的指引,我們纔不會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前進的方向。

細細品味《林海雪原》一書,發現它講述的不僅是解放戰爭初期的剿匪鬥爭,它所表現出的更是一種智慧,一股勇氣,使我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初中《林海雪原》讀後感 篇2

昨晚,星星站在遠處,若隱若現。那一片林海與雪原,那一掃而過的英雄形象,那充滿傳奇色彩的往事出現在我面前……

輕輕地合上《林海雪原》的最後一頁,那驚心動魄的畫面不斷閃現在我的眼前。六十多年前,在白雪皚皚的山林中,有一羣年紀輕輕的戰士,他們爲自己可能看不到的未來而英勇戰鬥。他們的神韻震撼山林,他們的信仰感動天地。他們熾熱的激情將沉澱千年的冰雪融化,他們的崇高理想是珠穆朗瑪峯無法比擬的,他們是英雄,他們配得上這個光榮的稱號。他們一次又一次勇敢地闖入龍潭虎穴,他們有着赤子之心,他們是世界上最可愛的人。

然而,他們也留下了遺憾——遺憾沒有看到我們偉大的祖國日益強大,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在茫茫人海中,他們爲祖國和人民默默奮鬥,流血犧牲也毫不退縮。他們總是面帶微笑,因爲他們的精神從未消沉過。嘲笑他們浪費生命的人一定是懦夫,因爲只有懦夫纔會嘲笑勇敢者。

燕雀怎麼能知道鴻鵠的遠大志向呢?一生追求崇高理想的人必將是偉大的,而那些躲在黑暗角落的螻蟻又怎能體會到“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呢?

沒有理想,中國燦爛的文化從何而來?也許這一理想經歷了許多滄桑,但又有什麼關係呢,在我們身後,總有下一代繼續追尋的腳步。

我們不必擔心夢想的另一面是什麼,我們只需要把今天的夢想完成。

今夜,星光依舊燦爛,林海雪原裏的英雄們,會不會飛進我的夢裏?

初中《林海雪原》讀後感 篇3

最近,我迷上了《林海雪原》這本書—零下三十八度四十度的雪海里,戰士們偵查奔襲,和敵人鬥智鬥力,發揮了大智大勇、孤單作戰的奇能。就像書中的主人公—楊子榮。一個人進入了三代惡匪,旅座山雕的營寨發揮了驚人的勇敢和超人的智慧,戰勝了老奸巨猾的座山雕。

讀了書後,我深有感觸:如果沒有這些英雄戰士的奮勇戰鬥,就沒有我們今天安逸的生活。可是,我們卻常常“身在福中不知福”,碰到一點困難就退縮,叫苦連天。就說我自己吧,有一次媽媽帶我去一個地方。

路途雖不遙遠,可是走着走着我就受不了了。我苦着臉對媽媽說:“那麼熱的天要走那麼遠的路叫我怎麼受得了啊!爲什麼不打車呢?”現在想想還真是丟人,因爲《林海雪原》這本書中所描寫的英雄戰士穿着單薄的衣服都能在嚴寒的雪地裏行走數日,還要和敵人戰鬥。而我這點困難就克服不了,在他們面前,我是多麼的渺小啊!我爲自己的行爲感到羞愧。

也正是讀了這本書後,我對革命故事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以後我打算閱讀更多的紅色經典故事,瞭解更多的英雄人物。讓一位位英雄指引我前進,一本本紅書伴隨我成長!

初中《林海雪原》讀後感 篇4

初次接觸《林海雪原》,還是在兒時,當時被那慘絕人寰的殺戮場面給震撼了,覺得這本書似乎充滿了血腥,甚至讓我失去了繼續讀的興趣。近日重讀這本書,特別是當我讀到少劍波受命、楊子榮智識小爐匠之後,我的興趣又被重新激發出來,接下來的一個個戰鬥故事更是讓我無法“自拔”,我沉浸在小分隊戰鬥組的每一場戰鬥中,沉浸在每個人的個性中,佩服他們的勇氣,佩服他們的智謀,佩服他們每一個人的忠誠。

在這衆多的角色中,少劍波給我印象最深,不僅僅是因爲他是小分隊的領導者,是貫穿全書的中心人物,更因爲作者塑造的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他的魅力在剿匪的全過程中顯露無遺。

他作爲一名年輕的首長,英勇俊俏,多才多謀,對於每一次戰鬥計劃的有條不紊,任務的分配恰到好處,用人也因人能力而用。他的幽默感給每位戰士帶來了鬥志,使整個小組融爲一體;他在面對困境時的沉着、冷靜讓他反敗爲勝,在敵人面前保住了實力。他與戰士相處,細心、周到,時刻把戰友的安危記掛在心上,與人民相處時平易近人、親切,得到民衆的支持和擁護。他嚴格要求自己,一絲不苟,在苦練滑雪時絲毫不擺首長架子。

他也是一個有血有肉、感情細膩的人,對姐姐的愛,對白茹的愛,都體現得淋漓盡致。但是他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他有自己的缺陷,他的年少輕狂,他的桀驁不馴,使他錯誤的估計了勝利的形勢,疏忽大意讓夾皮溝的火車遭受重創,高波等十三人犧牲了他們年輕的生命。他作爲一名軍官,也壓制了自己的情感,把對白茹的愛保留在心底。

可以說《林海雪原》這部書不是完美的,老舍,張愛玲,雨果,巴爾扎克,羅曼羅蘭,他們的作品都是值得用一生去體會的。《林海雪原》雖然精彩也有不少缺陷,決不能跟這些名著相提並論。然而,所有這一切並沒有影響這本書我在心中的位置。我依然喜歡它,就像一條小溪,雖然淺,但卻那麼清澈。我把它永遠珍藏在內心一個特殊而溫暖的角落,就像白雪一般純潔,沒有一絲塵埃。

讀這部小說,你更能從中感受到那個年代人與人之間純真美好的感情,感受到一種青春蓬勃,奮發向上的力量,還有那個時代獨有的,崇高而單純的理想主義精神。這種感情和力量,不帶一點功利,它超越了階級,時代,政治的種種因素而被人們永久的珍視和追尋。我們將從中獲得感動和希望,以及面對明天的信心和力量。

《林海雪原》,昨天,今天,明天,你都將是我永遠的珍藏……

初中《林海雪原》讀後感 篇5

大約從秋末,皚皚白雪就將大、小興安嶺及長白山深深地覆蓋上了。因此,這裏被世人稱讚爲林海雪原。

現如今,大雪漫舞之時,有許多遊人選擇去東北遊玩。因爲,在那裏不僅可以觀賞到北國風光的美景,還可以體驗一番驚險刺激的滑雪運動。現在的滑雪裝備當然齊全、先進,可是,在我國建國初期,我們許許多多的解放軍戰士爲了徹底消滅殘留在雪原裏的頑匪,僅靠自制的滑板在雪原裏飛快穿梭,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林海雪原》講述的就是這些戰士英勇戰鬥的故事。

《林海雪原》描寫的是建國之初,廣大農民在祖國各地開展土改運動,但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餘勢力和山林土匪卻相互勾結,在我國一些偏遠地區瘋狂地搞破壞,長白山地區尤爲嚴重。由於這裏交通不便,環境惡劣,所以,這些頑匪就躲避在深山密林裏,躲避着我人民解放軍的大規模搜剿,卻又不時騷擾地方政府,殺害土改幹部和無辜人民。面對如此嚴峻的行勢,我黨決定有針對性地剿滅長白山地區的黨匪,保護土革成果。

在那個物質條件極其匱乏的年代,我們的解放軍戰士要在茫茫雪原上與敵人進行鬥爭,其中的艱苦我們可以想象:沒有足夠的保暖衣物、鞋子,沒有防治凍傷的藥物,沒有充足的糧食……

這些困難對我們的戰士來說都算不上困難,真正困難的是在茫茫雪原上如何快速行走,避免在雪地走過之後給敵人留下行蹤?我們的戰士憑藉着“雪既是咱們最大的敵人,也是咱們最好的朋友”的信念,開動腦筋,終於順利地解決了這個“攔路虎”。他們向當地人民虛心學習,自制滑雪板,苦練滑雪技術,終於,在短短的兩三個星期的訓練之後,個個都成了滑雪高手。從此,戰士們在雪地上也能飛快地前進,與敵人鬥智鬥勇,歷經半年血戰,憑藉堅定的毅力和超長的耐力,最終將危害地方的頑匪逐個殲滅。

在書中敘述的令人驚心動魄的戰鬥中,許多年輕的戰士爲了人民的利益犧牲了,他們的熱血灑在那片雪原上,令人心中悲痛。作爲當代大學生的.我們,讀完這部令人感嘆的英雄主義作品,我想說:我們可愛的雪原上的英雄,因爲有了你們的付出,才換回了祖國和人民的安寧;因爲有了你們的犧牲,纔有了我們今日安定祥和的生活;因爲有了你們的奉獻,纔有了我們今日的和諧、繁榮、昌盛。在那片神奇的黑土地上,曾經留下你們在雪地滑過的印跡,雖已消失,但它卻深深融入大地,灌溉了樹木山林,滋潤了我們許許多多中國人民的心田。

初中《林海雪原》讀後感 篇6

看着封面上的皚皚白雪,顯得更加地豔,更加紅了。在那上面,我彷彿看到了一位位親切和藹的解放軍戰士,爲着自己的理想,更爲着祖國的偉大事業——共產主義事業,在深山老林中奮鬥的身影。此時的雪似乎已同他們的笑容與靈魂,融爲聖潔的一體。

對這些戰士來說,死,毫不可怕,鮮血,更是爲着這一片他們深愛着的土地,爲着他們那可親可愛的鄉親們所流的,它鑑證了一個個赤子之心,它的脈搏將永遠在這片鬱鬱蔥蔥的老林裏跳動。穿山風的狂卷,密集的槍彈雨林,都嚇不退他們,因爲心中的一把火,一個信念——真正地解放人民,支持着他們在狂風暴雪中一次次站起,直至最後的勝利。他們對自己人生的目標,執着地追求着,不畏層層險阻,即使是到了“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地步,也甘願拼死一搏,或許他們認爲:面對自己的人生,那高高在上的理想,唯有拼過,才了無遺憾。

讀《林海雪原》經常會感覺到一個詞的含義,那便是“集體”。文中的人物,如少劍波楊子榮等,張口閉口不離集體,可謂已經深入骨髓,同自己的生命融爲—體了,風裏來,雪裏去,是記憶拼搏下的一點一滴。“集體”這個詞,更相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的意境已將不可計數的心融爲一體,有着強烈的集體思維的人,頭可斷,血可留,此志不可改,永遠把集體利益擺在第—位,這似乎是—個很奇怪的特性。

漢朝文學家司馬遷曾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爲集體而死,必是重於泰山,小高波正是爲着這座泰山而永生。生與死,千百年來有人歌頌有人笑,更有人長嘆一聲:“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其實生與死只是一線之差,便是有氣與無氣。有人死得氣壯山河,那種人,以着另外一種方式存活,可得其所:有人死了,遭千古唾罵,萬人踐踏,那種人,爲求一絲生機拼命乞憐,卻終爲土灰。

不必太看重生死,該來的時候會來,該去的時候會去,無愧於自己的生命,更無愧於自己在世界上存活,又何必執着於一個想法或一個將來的結果。關天培身上的刀疤,黃繼光胸膛的槍洞,都一次次地說明了這個道理。

《林海雪原》中,講述的不僅是解放戰爭初期的剿匪鬥爭,它所表現出的更是一種智慧,一股勇氣,一分人性的美,融合爲人類近乎完美的形象,成爲一個世界的縮影,化爲一片藍天。儘管有時,烏雲阻擋了陽光,但在一陣甘霖的揮灑後,清流依舊,白鴿掛着風鈴遠翔,葉更綠,天更藍,陽光在露珠上閃爍。世界的循環不停,美不停。依稀間,昨天也是今天的導航。

初中《林海雪原》讀後感 篇7

深夜,我合上了剛剛讀完的《林海雪原》,不由得心潮澎湃。望着林海雪原這四個大字,我彷彿看見了一個勇敢而機敏的解放軍戰士在深山老林裏與敵人周旋,在槍林炮火之中英勇地前行……在皚皚白雪的襯托之下,他的身材顯得格外的高大,就好像她的身軀與靈魂都與這白雪熔成了聖潔的一體。那情景,久久地在我腦海當中環繞,閃現着。

在與土匪的鬥爭當中,戰士們常常會面臨艱苦的環境,有時候甚至是生命的威脅。但是穿山風的狂卷,密集的炮火,都嚇不倒他們,嚇不退他們,因爲他們的心中有能夠融化一切的烈火,那就是他們的信念,一個要將全中國解放的信念。正是因爲他們有着這種堅定信念的鼓勵和支持,使得他們有了戰勝一切的勇氣,不管面臨着什麼樣的危險和困難,也絕不會退縮,即使經歷跌倒,也會一次又一次地站起來,直至最後的勝利。他們堅信只要他們的信念在,就算他們的肉體被毀滅,他們精神上也不會被敵人打敗。正如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中老人所說的:一個人不是生來就給打敗的,你進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老人追求自己的理想,儘管他失敗了,可在我們的眼中,他就是不敗的英雄。

從腐朽的封建王朝,到新中國的建立,再到如今繁榮昌盛,國力強盛的中國,這些巨大的蛻變,都離不開革命先輩的拋頭顱散熱血。正是因爲他們的犧牲才換取了我們今天的良好環境。而他們之所以能日復一日的堅持自己的信仰,就在於他們具有追求理想,完善人格的上進精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把追求理想,完善人格爲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看作實現自我需求的最高精神。

革命先輩尚有如此精神,我們應當繼承和發揚纔對。可現如今,我們的一些學生,祖國的未來的希望,卻絲毫沒有在自己的心中樹立理想,整天渾渾噩噩地過着,每天只是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便萬事大吉了,其他時間便沉迷在電視劇及電腦遊戲,絲毫不爲自己未來的理想而做準備。這樣的祖國的花朵,能爲我們現代化建設做貢獻嗎?能把我們祖國帶上更加繁榮昌盛的道路嗎?鄧小平常說道:“一定要經常教育我們的人民,尤其是我們的青少年要有理想。”是啊,一個沒有理想的人,會對自己未來,走什麼樣的路,未來要做什麼都會感到迷茫,像只迷途的羔羊一樣,漸漸地越走越遠,直到走向消亡。理想是人生的燈塔,更是人生的彼岸。唯有它,才讓生命的存在變得有意義。

團結互助,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內涵。一個社會,只有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形成團結合作的社會風氣,社會才能充滿溫馨與和諧,才能進步與發展。而在《林海雪原》中,集體是每一個戰士心中首位的東西。楊子榮身處匪穴之中,他第一個想到的並不是自身的安危,而是如何將情報安全地送出去,以減少部隊的傷亡。他早已將他與集體緊密相連在了一起。

不僅是楊子榮,其他的解放軍戰士也是如此。正是因爲他們以集體爲中心,有着強烈的集體意識,所以解放軍戰士纔會有戰勝一切的大無畏精神,才能完成解放全中國的目標。而現在,集體已越來越成爲一個口號。有些人總是打着集體的幌子,而私底下卻幹着損公肥私的勾當。這也是現在爲何腐敗現象如此盛行的緣故,而導致這一切是因爲人們的集體觀念已然漸漸淡化,逐漸地把自我作爲中心。而要想讓祖國變得更加昌盛,則需要我們像先輩那樣把集體放在心上,而不是掛在嘴邊。而這也是我們現在需要做的。

《林海雪原》不僅講述了革命先輩在位新中國建立做出巨大的貢獻,而且也在時刻提醒着我們,要時刻牢記先輩的付出,弘揚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把祖國建設的更加地繁榮昌盛。這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初中《林海雪原》讀後感 篇8

懷着—股澎湃的激情讀完了全書,輕輕合上,望着“林海雪原”四個字,似乎是由火熱的血所凝成的,襯着封面上的皚皚白雪,顯得更加地豔,更加紅了。在那上面,我彷彿看到了一位位親切和藹的解放軍戰士,爲着自己的理想,更爲着祖國的偉大事業——共產主義事業,在深山老林中奮鬥的身影。此時的學似乎已同他們的笑容與靈魂,融爲聖潔的一體。

對這些戰士來說,死,毫不可怕,鮮血,更是爲着這一片他們深愛着的土地,爲着他們那可親可愛的鄉親們所流的,它鑑證了一個個赤子之心,它的脈搏將永遠在這片鬱鬱蔥蔥的老林裏跳動。穿山風的狂卷,密集的槍彈雨林,都嚇不退他們,因爲心中的一把火,一個信念——真正地解放人民,支持着他們在狂風暴雪中一次次站起,直至最後的勝利。他們對自己人生的目標,執着地追求着,不畏層層險阻,即使是到了“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地步,也甘願拼死一搏,或許他們認爲:面對自己的人生,那高高在上的理想,唯有拼過,才了無遺憾。就像《老人與海》中的老人,《絕頂》中的肖頓河,都爲着自己心愛的理想而前進,雖然他們最終都失敗了,都只在這茫茫大千世界中留下一副白骨或幾行輕輕的痕跡,但在任何人眼裏,他們在精神上永遠是無法擊倒的。

恥笑他們對生命無謂浪費的人,必定是一個懦夫,若表面不是,在內心深處也是脆弱的,因爲只有懦夫,纔會恥笑勇者,更因爲他們毫不明白傾盡自己一生去追求的感覺,也更因爲他們沒有這種氣魄,沒有這種理想。鄧小平也說過:“一定要經常教育我們的人民,尤其是我們的青少年,要有理想。”一個沒有理想的,便對自己的前途自己要走的路感到茫然,也許,在徘徊上便像迷途的羔羊,在黑暗中消逝。若沒有理想,萊特兄弟不會發明飛機,圓了人類飛向藍天的夢;若沒有理想,袁隆平不可能養殖出雜交水稻,解決中國人多糧少的難題;若沒有理想,又哪來中國幾千年的悠遠文化;若沒有理想,中國不會在一次次失敗中站起,奪回自己的領土……

理想,是人生的燈塔,更是人生的彼岸。有時爲了它,歷經幾多滄桑幾多歲月。

初中《林海雪原》讀後感 篇9

窗外,是陽光撒滿大地,或是烏雲遍佈漫天,都驚不起內心的波瀾。因爲深知:即使是烏雲滿天,引來暴風驟雨,也會有雨過天晴的一刻。那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如同邪惡永遠不能戰勝正義的事實,千百年來,從未例外。

《林海雪原》中行的小分隊用行動證明了這一點。書中的小分隊歷經那麼多的困難,依然戰勝了敵人,正因爲他們內心無所畏懼,纔在精神上遠遠勝過看似強大的敵人。所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在人數上似乎遠佔優勢的土匪,卻個個膽小如鼠,只愛惜自己的生命,把他人的性命當成草芥,遇到危險,能逃則逃。

相比之下,作爲共產黨員,小分隊愛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命,還有廣大人民百姓的。在夾皮溝時,小分隊幫助當地百姓用勞動去換取自己的豐衣足食。然而,座山雕的土匪聽了到消息之後,又打起了壞主意,打算搶一把。於是用卑鄙的手段,使火車翻倒,車上的百姓亂成一團,小分隊中的高波,見敵衆我寡,與自己的隊友作了一下佈置,以保護百姓的安全撤離。戰友們一個接一個的.倒下了,只留下高波一人奮戰到最後,他本打算趕回夾皮溝,向隊長報告,但是,看到有幾個百姓受了傷,還未安全撤離,爲保護他們,最終倒在槍口之下。夾皮溝的百姓們永遠也不會忘記這一些人的,他們胸口,有噴涌而出的鮮血染成的一枚枚勳章,開出的一朵朵永不凋零的血花。

死生,只在一剎那間,選擇死,是因爲死的光榮,選擇生,是因爲生的責任。勝利不光需要付出血的代價,也需要好的計謀相助。在苦苦思索之後,隊長少劍波終於同意楊子榮假扮土匪的計劃,那是極爲危險的,卻也是無奈的選擇。爲了不露出破綻,楊子榮苦練土匪的生活習氣,利用土匪的猜忌之心,化解危難,爲小分隊的勝利奠定了基礎。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分隊攻下了座山雕。這一切都顯示出了這些共產黨員們共有的特徵——有勇有謀。活捉了一批俘虜後,對他們並沒有大肆屠殺,畢竟大家同爲中國人,小分隊是尊重每一條生命的,何須要苦苦相逼呢?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之時,我相信他們也不願見到血流成河,那用一羣在思想上尚未覺悟的人淌下的鮮血凝成的血花鋪成通往成功的道路,是他們最不願走的一條。也許民心所向的,正是向他們這樣的寬容無私,所以無論反動的勢力如何欺騙思想上落後的百姓,他們也將通過自己明亮的雙眼,意識到自己過去錯誤的認識。

太多的故事,難以一一敘述,然而不可否認的事實是無法抹去的。現如今的生活,如同六月的陽光撫過每一寸土地,每一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雙手去爭取自己理想的生活,努力地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去經歷那樣一場驚心動魄的戰爭,來親眼見證共產黨是如何一步步爲我們開闢了現在的美好生活,但我們仍可以通過大量的書籍和電影等來了解過去的一切,刺激我們珍惜這一份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高聳入雲的大樓,川流不息的馬路,現代化的城市,已隱去了以往的戰場,帶不走的,是將世世代代流傳下去的精神,它的光輝是不會被烏雲遮住,不會被閃電擊倒,更不會被雨水沖走。

如果不能親眼看到那些爲如今就在眼前的美好生活而開滿各地的血花,而不承認過去的一切,那並不代表他們用生命澆灌的血花未曾開過。用心,你就知道:那血花,在那看不見的高山之上,盛開,沒有窮盡,守護着我們,讓陽光落滿大地。

初中《林海雪原》讀後感 篇10

這是一本放在書櫥很多年的舊書。輕輕翻開,書頁泛黃。書裏沒有魔法,不是傳奇,沒有兇猛的動物,不是名人的傳紀。然而,它依然深深打動我的心。

1946年冬天,東北民主聯軍一支小分隊,在共產黨員少劍波的率領下,深入林海雪原執行剿匪任務。他們克服重重天險,征服層層林海,滑過茫茫雪原,打進威虎山內部,探得敵情,配合小分隊裏應外合全殲座山雕匪幫。我輕輕的讀着書名———《林海雪原》。

記得第一次讀這本書時,還不懂得生命真正的意義。生命如此寶貴,楊子榮爲什麼不珍惜?座山雕是一個狡猾多疑的土匪頭目,楊子榮全然不顧生命危險,到威虎山當臥底。在威虎山上,他巧妙地應答了座山雕及手下“八大金剛”的多方盤問。座山雕精心佈置了一場“與來襲共軍激戰”的假戰鬥,楊子榮也將計就計,消除了座山雕的疑心,並乘機送出了所摸索清的情報。

然而,這一切都是冒着生命危險完成的。爲什麼在他的心中,完成任務的重要性大於生命?如今再看這本書,我明白了:人生真正的意義在於爲了崇高的信念,無私奉獻。

對楊子榮和他的戰友來說,死並不可怕,他們的生命,都是爲了保衛賴以生存的土地,保衛父老鄉親。即使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也甘願拼死一搏,他們一定認爲:爲了理想,可以付出一切。也許,這次他們會犧牲生命,卻能換來美好的未來。所以在六十多年後的今天,在黨的陽光下,我們可以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學習,爸爸媽媽可以在高樓大廈中工作,拼搏。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是那些有名的,無名的英雄們用鮮血,用生命換來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先烈們當年的付出和犧牲,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白雪皚皚,松濤陣陣。《林海雪原》,講述的不僅是那一段剿匪鬥爭,它所表現出的更是一種智慧,一股勇氣,一份集體的力量。戰士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我們應銘記歷史,珍惜眼前。

初中《林海雪原》讀後感 篇11

一九四六年解放戰爭初期,我軍的一支精悍小分隊,在嚴寒的冬天深入廣大深山密林,在皚皚的東北雪原,憑藉自己的大智大勇,與狡猾兇殘的敵人搏鬥、與惡劣的天氣拼爭,最終乾淨徹底地消滅了長期爲霸一方、嚴重干擾我後方的土匪武裝,生動地刻劃了少劍波、楊子榮、孫達得等革命軍人的英雄形象。

這是著名小說《林海雪原》的故事梗概,合上書本,那茫茫雪原優美的自然風光、生動可愛的人物形象、驚險而又絕地逢生的故事情節又歷歷在目。我想這其中體現的革命氣節、民族精神是我們不能忘懷的,我們緬懷革命先輩的同時,應當思考如何更好地去學習他們,如何更好地去實現其中的積極的現實意義。

他們是真正的革命軍人,具有高尚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無畏的革命氣質、充滿智慧的鬥爭策略和深厚的革命情誼。氣候極其惡劣的茫茫雪原,在我們戰士眼裏,就是“紛紛揚揚的白雪,郁郁青青的深林。還有住着黑熊的大樹洞,樹上結滿了猴頭蘑菇;還有水草豐美草甸子,晚上生起篝火,胖胖的野雞會撞到鍋底去。在林間行走的時候會碰上穿山風,這時候人要頂着風往高處走;在雪地裏長途跋涉會把腳凍壞,這時候不能用熱水燙,要用雪搓……”在他們的臉上,你永遠看不到什麼叫做怯弱、害怕,他們不畏懼困難,把茫茫雪原當成了自己的最鍾愛的戰場,他們對自己的革命事業充滿了奔放的情感;楊子榮智識小爐匠,獻禮座山雕,那份沉着冷靜、大智大勇簡直讓人拍案叫絕,無不體現了老共產黨人成熟的鬥爭策略;然而他們又不是“鐵人”,在掛念戰友,思念小分隊的時候,又表現了軍人之間深厚的革命友情,這是在血與火中歷練出來的情感,他們的感情是細膩的。他們勇敢忠誠,團結友愛。那裏有203首長思索的身影,有楊子榮叭嗒叭噠抽着的旱菸袋,也有小白鴿關於“愛”字的一番獨白……

他們是真正的理想主義者,他們是民族解放事業最忠誠的戰士,他們體現了中華民族不折不撓,永遠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對這些戰士來說,死,毫不可怕,鮮血,更是爲着這一片他們深愛着的土地,爲着他們那可親可愛的鄉親們所流的,它鑑證了一個個赤子之心,它的脈搏將永遠在這片鬱鬱蔥蔥的老林裏跳動。穿山風的狂卷,密集的槍彈雨林,都嚇不退他們,因爲心中的一把火,一個信念——真正地解放我們這個受苦受難的民族,支持着他們在狂風暴雪中一次次站起,直至最後的勝利。正是這些最平凡的戰士們創造了最不平凡的奇蹟,他們爲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寶貴的青春和生命,終於迎來了祖國的獨立,民族的解放。我深深地被書中那種赤誠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打動。“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這些爲我們民族的解放事業無私奉獻的戰士,我們可能還在黑暗中行走。他們憑着對祖國的熱愛、對民族的情感、對共產主義的忠誠,纔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他們偉大的革命精神永遠不會落伍。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今天,在我們的事業“摸着石頭過河”的現在,我們要繼承老一輩的革命精神,不畏懼現實中的困難,樂觀積極地面對社會給我們的責任和挑戰。我們是新社會的主人,不是“小皇帝”,我們有信心有勇氣去將革命事業推向前進。

他們熱情洋溢的理想主義、民族精神、熾熱的愛國情感更不會落伍。作爲新一代的青年,雖然錯過了爲祖國馳騁沙場、抵抗侵略的時代,但是卻趕上了爲祖國富強貢獻力量的時候。一個人出生的時代既然無法改變,那麼就請你選擇走什麼樣的道路吧。今天我們的祖國慢慢走向了光明和富強,我們的民族邁向了偉大復興之路,我們毎一箇中華民族的子孫,都應有爲祖國獻身的精神,我們這些莘莘學子,要有爲“中華崛起”和“民族復興”而刻苦學習的宏偉抱負。只有掌握了知識,具備了紮實的本領,才能建設好我們的祖國,無愧於我們的民族。

一切爲了革命事業,我們的革命前輩爲了剷除敵人,克服了重重困難,將熱血拋灑在前進的路上;一切爲了祖國,爲了民族的解放,爲了這個理想,他們奉獻了最最寶貴的生命!在今天,讓我們用自己對祖國母親的深沉的愛,爲了使我們的母親更加美麗,更加富強,燃燒青春的熱血,去開拓!去進取!讓我們行動起來,爲了明天更美好!

初中《林海雪原》讀後感 篇12

這個暑假,我懷着一股激動的心境再次閱讀了《林海雪原》這本書,這次,我對這本書又有了更高的見解了,更加感覺“林海雪原”這四個大字是由戰士們的鮮血所凝成的了,它們在我心目中更加得輝煌,更加得耀眼了。

在書中,我看到了一位位智勇雙全的解放軍戰士,他們爲着自我的夢想,更爲着祖國的偉大事業,在祖國大地上奮鬥,每一個戰士都與團隊融爲了難分難捨、患難與共的一體。在書中,每一位戰士都有着獨特的性格,多謀善斷的少劍波,有膽有謀的楊子榮,驍勇威猛的劉勳蒼,堅韌忠誠的孫達得,粗俗詼諧的欒超家,忘我拼殺的高波,甜美熱情的白茹,機智聰穎的董中鬆……在書中,戰士們吃苦耐勞,爲了祖國,爲了人民,克服了一切常人所難以忍受的艱苦,在冰天雪地裏,他們偵查奔襲,與敵人鬥智鬥勇。

在書中,每一個戰士,都有着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忠誠、敬業、團結、勇敢、顧大局、識大體、勇於拼搏、服從命令……少劍波痛失姐姐,卻能夠強忍悲痛,將悲痛和憤怒化成力量,用於剿匪;楊子榮隻身一人混入匪穴,獻禮座山雕,完全在想如何當一個不被發現的臥底;欒超家跨越澗谷,想得最多的還是怕自我的失誤導致剿匪的失敗。

他們的思想都是一種軍人精神;高波以一敵百,與敵人殊死搏鬥,完全沒有想過自我能夠逃離,他爲了羣衆,最終英勇犧牲;白茹是個女兵,體質不如男兵,卻從不要男兵幫忙,她認爲,只要不拖部隊的後腿,自我摔多少跤都是值得的。

對戰士們來說,死,不可怕,流血,不心痛,因爲他們心中有一個信念:我要解放全人民,解放全中國。這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支持着他們在困難面前毫不退縮,直至最終的勝利,他們對自我的夢想,執着地追求着,不畏層層艱險,無論是到了勝利的時刻,還是到了失敗的邊緣,也毫不放棄那個信念,或許他們認爲:爲了那高高在上的夢,必須拼,也僅有拼,不管成敗,可是毫無遺憾。

漢朝文學家司馬遷曾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爲求爲團體而死,必是重於泰山,戰士們就是抱着這樣一股信念,才能在戰場上打得瀟瀟灑灑,毫無忌憚。生死,是戰場的關鍵,貪生怕死的絕不是好士兵,看看古人活的多坦蕩,更有人長嘆一聲:“生死有命,富貴永生在天。”生與死只是一線之差,便是有氣與無氣。

有人死得氣壯山河,但他們還是活在我們心中,可得其所;有人死了,便遭萬人踐踏,因爲那種人爲了一絲生機而去拼命乞求,卻照樣成爲了土灰。這也是爲什麼烈士受人敬仰,漢奸遭人唾棄的原因了,不必太看重生死,該來的遲早會來,既然自我無愧於世界中的萬物,那麼又何必執着於一個想法或一個遲早會來的結果呢?

那我們,要學習戰士們的什麼呢?

敬業、團體和奮鬥。敬業是一種工作態度,我們此刻的工作是學習,對待學習要熱情,如果總是冷冷淡淡的,又有什麼意思呢?戰士們從來不會忘記的:我們是一個團隊,是一個團體,應對團體,他們總是舍小家,顧大家,個人利益總是小於團體利益,但我們,真的會以小換大嗎?每個人總有自我的人生目標,朝着這個目標去奮鬥,去拼搏,讓人生充滿精彩!

《林海雪原》這本書,講述的不僅僅是解放戰爭時期的剿匪鬥爭,更體現出的是一種智慧,一股勇氣,成爲革命的一個影子。儘管有時,天災與人禍齊頭並進,戰士們措手不及,但在一陣風雪和戰鬥後,天災人禍成了戰士們走向勝利的鋪墊,戰士們也圓了自我的夢。

初中《林海雪原》讀後感 篇13

從小,我就聽說過楊子榮智取威虎山的故事,最近,我讀了曲波的《林海雪原》,才知道原來在這個故事的前前後後,還有更多的英雄人物。

故事發生在1946年,正是解放戰爭的初期,國民黨反動派勢力勾結東北邊遠地區的地方土匪惡霸,在當地燒殺搶掠、欺壓百姓。

當我看到少劍波的姐姐死於敵人的屠殺之中時,我不禁也和書中的他一樣義憤填膺,彷彿感受到了切膚之痛。值得欣慰的是他並沒有被悲痛擊倒,而是帶着強烈的民族仇恨和家族仇恨,對敵人發動了偉大的反擊。

故事當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東北茂密的森林中和雪原上組織了一支小分隊,他們不怕苦、不怕死,克服重重困難,在惡劣的環境中與敵人英勇作戰,最終殲滅了當地土匪,國民黨也遭到了重大打擊,這也在解放戰爭的歷史書卷當中留下了豐富多彩的記錄。《林海雪原》這本書正是通過熱情洋溢的筆調還原了這樣一段歷史,塑造了一羣英勇無畏、不屈不撓、可愛可敬的英雄形象。

書中最讓人耳熟能詳的情節莫過於智取威虎山了,楊子榮提議由他假裝土匪去臥底敵營。一開始我以爲他原本就認識土匪,在看了小說以後我才知道,原來是爲了讓自己的行爲更像土匪胡彪,楊子榮從俘虜的土匪那問出了很多黑話,反覆練習自己的行爲。在土匪頭子的盤問下,他甚至沒有露出一絲破綻。在楊子榮、少劍波等解放軍戰士的共同努力下,一部分土匪的力量被殲滅了,小分隊也因此士氣大振。

在書中也有一些戰士犧牲了。他們勇往直前,甘願爲正義捨棄生命。在遼闊的林海和潔白的雪原上作戰的解放軍戰士都是爲了讓祖國的未來更加美好而無怨無悔地付出着。其中所體現的民族精神和革命氣節,至今仍影響着世世代代的人們。如果沒有革命先輩的犧牲和鮮血,就沒有今天的和平、富強、繁榮。

在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今天,我們不再面臨殘酷的戰爭,但是,我們的祖國在去往文明繁榮的道路上也有困難和障礙。我們要繼承革命先輩的精神。《林海雪原》中的英雄們孜孜不倦、不畏艱辛、爲國而戰的精神,至今仍激勵着我們砥礪前行,讓我們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不負愛國戰士的衆望,用雙手創建他們當年盼望的和平盛世吧。

初中《林海雪原》讀後感 篇14

在衆多紅書中,最先吸引我眼光的是《林海雪原》,這本書是作者曲波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改編而成的。主要是描述英勇的小分隊在隊長少劍波的帶領下在與出沒於東北林海區域,對當地人民進行兇殘無度的殺害的國民黨殘餘土匪分子進行英勇的作戰,並取得最終的勝利這一故事,創造了紅色經典作品的傳奇戰爭。在裏面故事情節雖然曲折有致,但常常有驚無險,事情的結局總是隨我們讀者的意願轉變,最後我方取勝,大快人心。作品正是通過解放戰爭中這樣一個特殊的鬥爭側面的描寫,滿懷激情地歌頌了人民解放軍的英雄業績,歌頌他們艱苦卓絕的鬥爭和一往無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看完這本書我被少劍波的英勇機智和小分隊吃苦不怕犧牲的精神所震撼,所感動。

這部作品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兩個人物:一個是主人公少劍波,一個是機智勇敢、勇於獻身的楊子榮。少劍波不僅有革命的戰鬥精神,而且還是個關心羣衆關心戰友的領導。少劍波一個原本可以在部隊裏安穩生活的團參謀長,在羣衆被國民黨殘餘土匪分子突襲迫害時,他臨時受命,出擊消滅這羣敵人,卻沒想到撫養自己長大的姐姐也被這羣敵人所殺害。但是在他知道姐姐被殺害的消息時候,他沒用花太多是時間在哀悼姐姐的犧牲。他化悲痛爲力量,想要爲姐姐和死去的羣衆報仇。他和他的小分隊誓死要爲犧牲的羣衆報仇。在那不爲人知的雪原裏,少劍波和他的小分隊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鬥爭。在面對鬥爭錯綜複雜,情況驚險危急面前,少劍波有着高度的自制力,總是鎮定,沉着,因爲他是隊員們的定心針,所以他不能慌,不能亂。所以每次在面臨危險時,他總是沉着得讓人不敢相信,冷靜得讓人不可思議。在這次的鬥爭中,他率領小分隊進行了奇襲奶頭山、智破威虎山、調虎離山搗匪巢等三次大戰鬥。他的睿智,他的勇敢,他的機智,他對人民力量的信賴,造就了林海的千古傳奇,譜寫了雪原的不朽神話。在這裏還有不只是讚揚少劍波,還有批評少劍波的,他的自滿與自負。在臨行時的自滿是田副司令和王團長幫助他的,在要白茹加入小分隊時,他認爲白茹會拖累小分隊,看不起白茹。但是在經歷一些事情之後,他學會反省,學會思考。在他犯錯之後,他不會忽視自己所犯的錯誤,反而是不斷的對自己進行學習和反省、思考。

而另一個人物楊子榮,則是表現出他的勇武。他先是智識小爐匠,使小分隊脫離被敵人發現的危險。在這本書中,有很大的程度是寫楊子榮的,他是一位經驗豐富,智勇雙全的偵察英雄。若不是他的機智勇敢,在這場雪原的戰爭單憑少劍波是不可能獲得勝利的。在這裏,楊子榮是功不可沒,這場勝利有一半是屬於他的。在他混入敵營裏,面對敵人的拷問時,他沒有慌張,他勇敢地面對敵人的拷問,機智地回答敵人的問題,沒有讓自己露出一絲的蛛絲馬跡。他盛布酒肉兵,使得威虎山沒能成爲威虎山,讓小分隊得以輕鬆地攻入,取得戰鬥的勝利。在這些典型的戰爭中無不表現出楊子榮的機智勇敢。

讀完這部作品,我明白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得來不易的,這是許多先烈們用鮮血換來的。但是這也是要有團結一致的決心纔可以得到成功。讀《林海雪原》經常會感覺一個詞的含義,那便是“集體”。在《林海雪原》中,“集體”的力量沒有明顯的表現出來,但是在細節的地方都可以看到,“集體”無處不在。“集體”的利益始終被他們放在第一位,個人的利益反而不重要。對他們來說,死並不可怕,鮮血,更是爲着這一片他們深愛着的土地,爲着他們那可親可愛的鄉親們所流的。無論在多麼危急的情況下,都嚇不退他們,因爲心中的一個信念——真正地解放人民,支持着他們在狂風暴雪中一次次站起,直至最後的勝利。真正解放人民是他們共同的“集體”利益,“集體”目的。

但是,反觀我們自己,有多少人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而“集體”的利益反而不若個人利益那般,爲我們所追求。所以我們要確立集體的利益集體的目的,要爲着這同一目的,不斷地鼓勵自己。我們也要團結,使自己融入集體,讓自己有團結的精神,並且在團結的精神激勵下,爲這同一目標,奮力前進。這也是我們這些國家未來棟樑該做的事。

初中《林海雪原》讀後感 篇15

我看過的書很多,最吸引我的是《林海雪原》,《林海雪原》是我和爸爸一起觀看過的電視劇,但這本書是我第一次閱讀,帶着回憶我翻開了書。

一開始就把我帶到了一個冰天雪地的'東北大平原,這裏有一支東北解放軍小分隊,深入林海雪原執行剿匪任務。這股土匪是國民的匪兵,流竄到我軍後方。偵察英雄楊子榮大膽提出一個設想:打進威虎山內部,配合小分隊裏應外合全殲座山雕匪幫。

戰士們吃苦耐勞,在雪原中與敵人作艱苦的鬥爭,在鬥爭中,戰士們戰勝了常人難以忍受的艱苦,克服了想像不到的困難。情節一環扣一環,精彩紛呈,讓我沉浸在這個英勇戰鬥的故事裏,跟着他們一道跨谷跳澗,滑雪飛山;跟楊子榮一起打虎上山;跟少劍波一道指揮戰鬥……

書裏的每一個人物都那麼活靈活現。如:年輕有爲的軍事將領少劍波,他的沉着冷靜、英勇善戰、足智多謀令我欽佩;在我印象最深地還是楊子榮,從我觀看過《林海雪原》的電視劇起,他就一直是我敬佩的英雄人物。爲了徹底消滅威虎山上的所有土匪,少劍波和楊子榮數夜未眠,共同上演了一出機智壯烈的“智取威虎山”……

我作爲一名中學生,一定要努力學習,刻苦鍛鍊,以英雄人物的堅強意志,勇於拼搏,機智勇敢,永不放棄的精神,時刻激勵我成長,指引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永往直前,爲祖國的今天和未來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初中《林海雪原》讀後感 篇16

我看了這本書之後,我的心中又歡喜又憤怒,歡喜的是我們把那些土匪給殺光光了,憤怒的是那些土匪到處殺人放火,還把糧食搶光,把人命拿來玩,把人當槍靶子一樣亂射,實在是太可惡了。

在第一篇血債中,敵人把一個村子中的九個人殺了,還把村子燒了有幾個人的心臟都被他們挖出來,扔了。有的人燒了,有的埋了。但是死的人的頭都沒了,後來纔看到,是被用鐵絲串起來,掛在大樹杆是,少劍潑的小隊來了,他看了後,十分惱火,想了一會兒,說:"我們要他們血債常還!”其他的人異口同聲的說;"對“然後就上路去找土匪算帳了。

在第八篇跨谷飛澗,奇襲虎狼窩中,我們把土匪的匪首殺了,和他的4個兒子,和其他的土匪給殺了,有些被伏乳,其餘殺光光,但還有一些土匪,和匪首不在,所以沒殺到。那天戰士們都很高興,吃着水煮猼子肉,然後又出發了

我讀了這本書之後十分的敬佩他們有勇有謀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