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風波讀後感(精選7篇)

風波讀後感(精選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4W 次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風波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風波讀後感(精選7篇)

風波讀後感 1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這裏的耳聽爲虛,眼見爲實是指不要輕信沒有證據的消息。

文中的那個七斤,就是因爲聽信了小道消息,所以才鬧的心神不安,致使他好幾個月的收入下滑,而且精神蒙受了打擊,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這就是過於聽信小道消息的結果。

赤壁之戰中,蔣幹因爲輕信周瑜的那封信,所以給曹操報告了假消息,而曹操因爲輕信了蔣幹,從而殺了張充、蔡茂,致使曹軍沒有了水軍的訓練員,這也是導致曹操失敗的原因之一。

如果曹操沒有輕信蔣幹,或者更好,蔣幹沒有輕信周瑜,那麼,赤壁之戰是誰勝誰敗還不一定呢。

還是兩個關於赤壁之戰的故事,在赤壁之戰中,曹操還輕信了兩個人,那就是龐統和黃蓋。

曹操輕信了龐統,把自己的船聯在一起,這位最後讓黃蓋一把火燒了奠定了基礎,他輕信了一個不該輕信的`人,所以才造成了嚴重的後果。

而曹操更不該輕信黃蓋,黃蓋是孫家的兩朝元老,怎麼會突然投降呢?我懷疑這件事經沒經過曹操睿智的大腦。而就是因爲曹操輕信了他,是自己的幾十萬大軍灰飛煙滅,這是多麼嚴重的後果啊!

風波讀後感 2

小說主要反映的是社會封建的主題。

小說通過一場關於“辮子”的風波反映了當時農村社會的封建。因爲一條辮子使人擔驚受怕,惟恐丟失了性命!也可以從九斤老太的話中體會到這一點。

另外,我們可以看出。當七斤沒有生命危險之前,村民是多麼需要他,又帶點嫉妒。但七斤出了事後,村民對他不理不踩,甚至認爲有些暢快。最後又受到了人們的尊敬!這樣的一波三折也是圍繞着“風波”而發展的。

其中從七斤帶給人們城裏的新聞和趙七爺有學問而受到尊敬中又可以看出,知識是多麼重要!

最後六斤還是裹了腳,這說明當時的社會並沒有脫離封建的陰影。

趙七爺是一個鄉村酒店裏的主人,所謂的遺老,有學問的人。他總是靠假學問來騙人。塑造這個人物是爲了表現長期以來封建勢力對人民的統治之嚴酷,毒害之深,造成了國民的愚昧。

九斤老太的口頭禪“一代不如一代”不是簡單的寫她不滿的'情緒,而是要揭示出陳舊腐朽的保守觀念,從中也能看出農民的狹隘性。作者把國粹家“一代不如一代”的論調折射九斤老太的身上,表現了對復古家、國粹家的一種諷刺。

七斤嫂是一個欺善怕惡,不分是非,努力把自己打扮成一貫正確的人。從她的身上也可以看到國民的劣根性。

七斤是《風波》中的主要人物,他的辮子在進城時被人剪掉了,因此成爲人們議論的中心。七斤沒有頭腦,不加分析的相信趙七爺的謊話,被趙七爺弄得神志恍惚。村裏的人都躲着他,甚至有的幸災樂禍。

風波讀後感 3

這篇文章是有一定背景的——1917年,張勳復辟事件,險些顛覆辛亥革命的成果。所以有無“辮子”就成爲了這個特定時期立場的標誌。一些自認爲有識之士便把辮子盤起來,頂在頭上。當形勢是“皇帝又坐上龍庭”的時候,他們便把辮子放下來,可見其忠於朝廷;當形勢趨向革命派時,他們把辮子盤起來,可見其是支持革命的。他們這種兩面三套的做法和“牆頭草”有什麼區別呢。這種舉動只能表示他們的懦弱與愚昧。但在當時,誰又敢於只導向一邊呢?百姓不敢,他們唯一能做的也只有採取這種“明哲保身”的做法,來苟且保全自己。當然,這也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對農村的影響沒有深入,百姓還很盲目。記得範老師在和我們講到辛亥革命時也提到過,“一些省政府聽說要革命了,便立馬換了一塊牌子,就吆喝着’我們革命了!’”正是這些官僚的混雜給辛亥革命埋下了禍根。

本文有兩個經典形象——“七斤”和“趙七爺”。“七斤”是一個村上可以出場的人。他進城被革命派剪掉了辮子,於是他開始惶恐革命派的失敗,於是由辮子引發的.一場風波上演了。“趙七爺”則是“牆頭草”的典型人物,但他骨子裏還是有着一種封建遺老的氣勢,所以當形勢對他有利時,他便出言挑釁,帶着傲慢的口吻去嘲笑和威嚇別人。於是,“七斤”和“趙七爺”便成了一組矛盾。作者通過詼諧的對比手法,展現給讀者一幅農村的愚昧革命圖。

風波讀後感 4

今天,我讀的是魯迅的《風波》。

《風波》一文寫的是皇帝登基大赦天下,人人都說要殺沒辮子的人。七斤很哀傷-——他沒有辮子,他的仇人也來嘲笑他,一個名叫八一嫂的.女人說皇帝並沒有標明要殺頭,勸七斤不必緊張。八一嫂和七斤的仇人吵了起來。而七斤也沒有死。

魯迅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因爲當時許多人猶豫着參不參加革命,他要用筆桿子來革命,而且用文章去勸說人們參加革命,讓更多人走上革命道路,讓被封建迷信所殺的人們安息,讓中國不受歐洲列強的欺辱,讓人們不必擔心皇帝重登基,封建迷信重捲起,自己重受壓迫。

魯迅的文章多麼善意,多麼使人振奮!

風波讀後感 5

曾仰慕李白瀟灑自如的詩,曾回味李清照婉約悽美的詞,曾癡迷馬致遠優柔慘淡的曲……但當我讀到蘇軾《定風波》裏的“一蓑煙雨任平生”,我便徹底的被他折服了。

想想,蘇軾竹杖芒鞋漫步於小道之上,在風雨中吟嘯而來,那種閒庭信步的瀟灑,要具有怎樣的一種淡定的心態啊!他在穿林打葉聲中走入了心靈的坦途,也走入了我的心裏。

遙想蘇軾當年,22歲中進士,正是春風得意,青雲之志等待機遇施展之時,卻遇到了一連串的挫折,政治上的腥風血雨全然加之於上,導致一生顛沛流離,“烏臺詩案”更讓他瀕臨被砍頭的境地,可他卻在風雨中高呼:“一蓑煙雨任平生。”這是怎樣的一種搏擊風雨、笑傲人生的輕鬆、喜悅和豪邁之情啊!

仕途的艱難,政治漩渦的掙扎,滿腹冤屈的難述之苦……華年老大,功業少成,一般人難免心生蒼涼消沉之情,而蘇軾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不畏坎坷、淡泊超然。這一路的艱辛,這一路的坎坷,這一路的無奈,並沒有使蘇軾消沉、失落。他沒有吟唱那軟綿綿的情愁與悲苦,如小女子李清照的“悽悽慘慘慼戚”;沒有學杜甫的多愁善感“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也沒有玩深沉的李後主的“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他也沒有隱者心境,如莊子《逍遙遊》“御風而行,泠然善者。”如陶潛《歸去來兮》“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而是讓我們感受到一個偉大的靈魂在艱苦的跋涉,無聲的探索,無歌無喜,無風無雨。

人生再多的風雨,經過蘇軾的過濾,都變成了一片晴空,他爲我們撐起了一把傘,撐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那麼在人生的穿林打葉聲中,你到底選擇一種什麼樣的姿態?人生有順逆,有成敗,有榮辱,有福禍。但無論處於何種境地,我們要有坦蕩的'內心和從容的氣度,活得像蘇軾一樣的明亮,一樣的豁達。

首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一方面渲染出雨驟風狂,另一方面又以“莫聽”二字點明外物不敷縈懷之意。“何妨吟嘯且緩步”,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緩步步,照應小序“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又引出下文“誰怕”即不怕來。緩步而又吟嘯,是更加寫:“何妨”二字透出一點俏皮,更增長挑釁顏色。首兩句是全篇關鍵,下詞情都是由此生髮。

其實細緻咀嚼照舊有些落俗套。看這些書,看這些小說,總是覺得中國如今是怎樣了,怎樣形貌人性形貌的如如今骨,掉臂禮節,電視劇也好,小說文學也好,明星韻事也好,都是覺得缺少一種泱泱大國禮節之邦的風采,中國傳統的中庸,蘊藉,都不知道哪裏去了。

有些傷感,有些失落,有時在早晨看着燈火輝煌,亂世輝煌光耀的景緻,總覺得有些莫名的悲涼,彷佛簡直是缺少一種心靈的歸屬,缺少信奉,有時候我又覺得我彷佛甘心成爲良民,愚民,我甘心被統治階級捉弄也好,專制也好,但是給我一個信奉,一個心靈拜託,民主是什麼,民主豈非便是放縱,便是放縱內心的一切自私,骯髒的私慾私念,豈非民主便是掉臂禮節廉恥的把一些腐敗,不勝,不該說出來寫出來的渣滓糟粕全部無所顧忌的表白,而且宣稱民主,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便是民主嗎,我仍舊以爲這種民主不行取,我仍舊希望該蘊藉有所保留,把一切很心田深處的齷齪自私寫出來,各人讀着讀着就會覺得原來所有人都如許啊,那我如許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一朝一夕,原來該內疚,該自責的很多事情變成了人性化,變成了彷佛理所雖然,那社會風氣還能好得了?

此詞作於蘇軾黃州之貶後的第三個春天。它通過田野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於簡樸中見深意,於尋常處生奇警,表現出曠達飄逸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抱負。

“竹杖芒鞋輕勝馬”,寫詞人竹杖芒鞋,頂風衝雨,從容前行,以“輕勝馬”的自我感覺,轉達出一種搏擊風雨、笑傲人生的輕鬆、喜悅和豪邁之情。“一蓑煙雨任平生”此句更進一步,由眼前風雨推及,無力地強化了作者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而言聽計從、不畏崎嶇的超然情懷。以上數句,表現出曠達超逸的胸襟,充滿清曠豪放之氣,寄寓着獨到的人生感悟,讀來使人線人爲之一新,心胸爲之舒闊。

過片到“山頭斜照卻相迎”三句,是寫雨過天晴的景象。這幾句既與上片所寫風雨對應,又爲下文所發人生感慨作鋪墊。

好久沒有讀書了,最近把家裏沒讀過的書整理了一下,可以在過年比較閒的一段工夫讀些書,噹噹網又定了一批本日也曾經送到。

風波讀後感 6

在《風波》這場鬧劇中,九斤老太和趙七爺較其他人物更多一點喜劇色彩。九斤老太是一個不平家。她盲目地留戀過去,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好古”癖。她總是蔑視兒孫,蔑視新的“時世”;而憑藉的資本竟是她的年齡和體重。她開口就是“我活到七十九歲了”、“以前的××這樣的麼?”,連造反的“長毛”也是過去的好。她甚至把自己丈夫誕生時的體重作爲推論“一代不如一代”的鐵證。她“自從慶祝了五十大壽以後,便漸漸地變了不平家”,並且在“做過八十大壽”後,“仍然不平而且康健”。這種由於封建思想和習慣的束縛而產生的對現實的不平和反感,不自覺地支持了“皇帝坐龍庭”“要辮子”,是對社會發展變革的阻礙。這種不平延續越久,對社會和年輕一代越是有害。通過對這個固執、保守、落後的“不平家”和“憤恨家”的描寫,表達了魯迅的悲哀:九斤老太所患的這種執拗的復舊頑症,還在中國大地上健康地活着,時刻不平和憤恨於現在,限制着青年一代的發展,妨礙着社會的前進。

趙七爺是一個鄉村酒店的主人,在這場鬧劇中扮演的是直接引起風波的角色。他憑着閱讀一部《三國演義》的“學問”,成了“這三十里方圓以內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學問家”,也從《三國演義》中接受和加固了保皇忠君的正統思想。因而“皇帝坐龍庭”的風聲一傳來,他便自動地出來向人們“要辮子”。然而,魯鎮這場辮子風波的真正源頭,並不在張勳復辟;趙七爺親臨土場問罪,也並不具有明顯的政治目的。一切皆起因於兩年前七斤罵過他“賤胎”。趙七爺早存有報復之心,可他是個體面人物,得找一個不失禮法人情,不被人認爲自己有失寬宏大度之心的機會報復。他因此默默忍了兩年,終於等到了皇帝要辮子,而七斤又恰好丟了辮子的大好時機。於是,他穿上那件“輕易不常穿的”竹布長衫,來到七斤們吃飯的地方,用他們聽不懂的“古典”宣判了七斤的“死刑”。但是,他也自知沒有執法行刑的權力,不過是象徵性地扮演了想象中的張大帥的'勇將,義務地出來威脅一下無辮的七斤。因此,當他得到報復的精神滿足後,便“揚長去了”。很快,張勳復辟失敗,“皇帝不坐龍庭”了,趙七爺又將辮子盤在頭上,脫掉長衫,坐着念他的《三國演義》。可見他本人也不過是“隨俗”盤辮的一個,並不真正重視辮子的有無,更無爲辮子獻身的決心。他真正關心的是報復七斤。機會一到便出巢而動,機會一失又蜷縮如常。趙七爺濃厚的封建“忠”君觀念,強烈的報復欲和毫無固定操守的思想性格,反映了國民性格中陳腐、落後的另一側面。

風波讀後感 7

我讀了魯迅《風波》之後,對魯迅先生有了一定的瞭解,他是我國現代文學的傑出代表,魯迅用他那獨特的眼光穿透國民性,在當時有意義,在目前仍然有意義。

從本質上看,魯迅是位思想家。他之所以從事文藝運動,如他自己所說,是以爲文藝最善於改造中國精神。而他之所以被稱爲革命家,則是由於他在文化的革命上的攻績。他是一位文化思想上的革命家,而非政治革命家。魯迅就是對中國的歷史和現實都理解得非常深刻的思想家。讀魯迅的著作,特別是讀他的雜文,能培養我們的觀察力和思考力,有助於我們對現實問題的理解。

魯迅的主要作品有:《狂人日記》、《傷逝》、《孔乙己》、《祝福》和《阿Q正傳》等等,他的這些作品,每每讀後,都能給人深刻的啓迪,使我們至今讀他的'作品,仍常常有一種振聾發聵的感覺,他這種對於歷史、現代和未來的完整觀照和深入思考,表現了他獨特的文化觀,他是中國文化最優秀的繼承者,又是中國文化的最徹底、最富有創造精神的批判者。在對舊文化進行批判的廣度和深度上,不僅胡適比不上,林語堂更比不上。沒有魯迅式的深刻反思和他那種徹底的批判精神,我們這個屬於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體系,不能完成由舊到新的質的轉化,同時國人對這種文化以及對於自身狀態的認識,也不會達到今天的水平。

是中國和世界的現代文化共同塑造成了魯迅的文化形象及其文化精神。這種形象和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鮮明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