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素芭小說學生讀後感(通用5篇)

素芭小說學生讀後感(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6W 次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素芭小說學生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素芭小說學生讀後感(通用5篇)

素芭小說學生讀後感 篇1

這個故事能讓你認識真實的生活。彷彿一切都被這個故事道盡了,從生命中難以避免的傷害,到心靈輕妙的芬芳,再到現實的沉重以及它那果實的厚味。

因爲造物主一時的吝嗇,素芭失去了和常人交流的一般途徑。雖然父親很疼愛她,可是母親卻像討厭自己身上的污點一樣討厭她。她的婚事儼然成了一個難題。村裏的人甚至當着她的面議論她,他們也許並沒有惡意,只是忽略了她也是有感覺有知覺的人。

讀到這裏,難免會擔心,不知如何與這個世界相處,素芭會不會變得心神不寧?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她會不會覺得無所適從?她將如何選擇自己心靈的方向?我們可以從她的眼神中,慢慢地去尋求答案。她那雙垂着長睫毛的大黑眼睛,總是直接和她的靈魂深深相連,這是不經掩飾的深刻和動人。於是我們看到,素芭其實並不孤獨。

正如里爾克所說的:“如果你在人我之間沒有和諧,你就試着與物接近,它們不會遺棄你。”素芭在大自然的懷抱裏得到了溫暖和慰藉。小溪的微語、鳥兒的鳴唱、樹葉的輕響,還有不需要語言就能相互瞭解、相互喜歡的牛、山羊和小貓……它們延綿着愛的永恆,爲素芭輕輕地分擔着寂寞。

如果素芭的生活一直就在這樣寧靜的芬芳中持續下去,那就是很美好的童話了。可是,泰戈爾要寫的不是童話,而是真實的生活,現實的'枝枝杈杈總是會在應當的時候扯你一下。比如搬家,比如婚事。素芭的父親因爲富有而遭到村人的仇視,他們不得不搬往加爾各答。可是素芭捨不得離開,這裏有她熟悉的大地母親,還有她喜歡的普拉達。在寫到素芭對普拉達的情感時,夾敘夾議的慣常筆法中加入了獨白式的古典浪漫幻想,素芭在虛擬的時空中確定自己的存在,藉以實現當下生活中難以達成的願望。

在此,不得不再次感嘆大師的偉大。即便讀到這裏,此後故事如何發展仍然難下定論。結尾多少是有些出人意料的,可仔細想想卻又在情理之中。結尾雖然只是簡單的兩句話,卻又展開了無限的可能性。於是我們停在那裏,覺得仍然未能從故事中走出。也對,誰能從真實的生活中走出來呢。

素芭小說學生讀後感 篇2

素芭的悲劇,是泰戈爾所講的故事的全部內容。但泰戈爾的意圖明顯不是講故事那麼簡單。他想表達什麼樣的觀點呢?

顯然,對女性,尤其是殘疾女性的憐憫是本小說的主題之一。素芭不會說話,因而備受歧視,而且很孤單,出嫁之後即遭拋棄,結局十分悲慘。作者用細膩溫柔的筆觸描寫了素芭的美麗動人,而越是如此,越凸顯出了男與女,健全與殘疾之間的強烈的不平等。

另一個主題也是批判不平等,即種姓、貧富之差別。村人遣責巴尼康託家人,威脅要把他們趕出種姓,且他們的小康生活招來了不少仇敵,反映了在尚比較落後的.農村地區濃厚的封建意識和仇富心態。這雖不是小說最大的主題,但也能從中看出些許意味來。實際上種姓封建制度也是導致素芭悲劇的重要原因。

文中還寫到了帕勒達帕這一人物。他是素芭的朋友,一個懶散人,而素芭對他有一些情愫。帕勒達帕可能沒有意識到素芭在人類社會裏只有他一個朋友,因爲他與素芭畢竟是兩種人。文中寫到這個人物是爲了表現什麼呢?我想主要是突出素芭的悲劇,寫出啞巴在任何社會(不論是否落後、封建)都無法避免的孤獨與不理解。這樣,文章就不僅是對傳統社會不平等的批判,而上升爲對全人類任何社會制度都要面對的殘疾人問題的一種思考。不過這種思考沒有得出明確的結論。

素芭小說學生讀後感 篇3

第一次讀泰戈爾的《素芭》,就有一種被打動的感覺。這種感動是源自於作者細膩筆觸描摹出的素芭生活世界還是心靈世界,讀了多遍之後還是拿捏不準。讀《素芭》,但我至少感受到一顆心靈的高貴,素芭心靈因純淨而高貴;高貴的心靈被撕裂,我讀出小說的悲劇美。

素芭心靈是敞亮的。上帝爲她關閉一扇門,同時也爲她打開了另一扇窗。“素芭不會說話,卻有一雙長長睫毛掩藏着的大黑眼睛;她的兩片嘴脣,只要獲得心靈情緒的少許暗示,就會像兩片嬌嫩的新葉,顫抖不已。”“顫抖不已”的嘴脣讓我們看到了她“顫抖”的心靈。敞亮的內心沒有任何掩飾,她總在把內心的一切表露出來,這個過程總是那麼動人美麗。“一雙又大又黑的眼睛,任何時候都不需要翻譯,心靈自個兒會映照在這雙黑眸子裏。心靈的感觸在這黑眼睛的陰影裏,時而伸展,時而蜷縮;這雙黑眼睛時而炯炯有神,燃燒着;時而灰心喪氣,熄滅了;時而猶同靜懸的落月,目不轉睛,不知凝視着什麼;時而若同急疾的閃電,飛速地向四周放射光芒。”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句話用在素芭身上是再貼切不過了。她快樂與憂傷、熱烈與沉悶,都通過眼睛語言毫不掩飾說給衆人聽,遺憾的是這顆敞亮的心卻很少有人聽得懂,更沒有誰願意聽。

素芭的心靈是細膩的。一條鄉村的拉克什米小河是素芭工作之餘必須的去處,這條小河與其說與瓊迪普爾鄉村始終保持着無法言說的親密關係,倒不如說是與素芭保持着無法言說的親密關係。“大自然似乎彌補了她不會說話的缺陷。”“小溪的絮語、村人的喧譁、船伕的哼唱、鳥兒的鳴叫、樹葉的簌簌聲,都匯合在一起,與四周的顫動融合在一起,猶如大海波濤,拍打着那位姑娘永恆孤寂的心靈的彼岸。大自然的各種響聲、不同語言和多彩運動,就是這位啞巴姑娘的語言,就是長着大黑眼睛和長長眼睫毛的素芭的語言。這種語言包羅萬象,從蟋蟀鳴叫的草地到星空無言的世界,只有手勢、表情、音樂、哭泣和嘆息,充盈在那廣闊的語言世界。”素芭語言是豐富的,是常人難以企及的。與其說是素芭語言的豐富倒不如說是她心靈的豐富,是她細膩的心靈感觸到的奇妙的外部語言世界。許許多多人有眼睛看不見美景有耳朵聽不到美妙的聲音,這不是外部世界少美麗風景和美妙音樂,而是他們沒有感受外部美妙世界的靈動的心靈。在許多人眼裏,物質世界是死的,而在素芭眼裏,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無不充滿活力和生機。大自然給了素芭極大的心靈安慰,這主要是因爲她有一顆細膩的心。

素芭的心靈是憨敦的。素芭這顆憨敦的心靈幾乎近於完美。這種憨敦使素芭與她的知心朋友——牛、山羊、貓心心相印,心心相吸,彼此親近,相互體貼,相互依戀。“當素芭鑽進牛欄,用雙臂抱住薩勞的脖子,把自己的臉頰緊緊貼在它的.耳旁,親熱地磨蹭,那時班勞就用愛撫的目光注視着她,用嘴舔她的身子。”“小貓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都毫不遲疑地佔據素芭溫暖的懷抱,美美地睡上一覺。每當素芭用柔軟的手指,輕輕地撫摩它的頸脖和脊背時,它的內心彷彿得到暗示,很快進入了夢鄉。”有人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可是在素芭的世界裏,樹木是有情的,動物也是有情的。在人的世界裏,你給予他太多,你或許得到的是相反的報復,而在非人的世界裏,你給予他很多,你一定得到相同的回報。

素芭的心靈是美麗的。帕斯達帕是個被家人嫌棄的人,但酷愛釣魚,兩人因此經常在河岸邊相間。“她心裏總想讓他明白,她在這個世界上不是一個毫無用處的廢物,但這裏真的沒有什麼可分配給她做的。於是,她從內心祈求造物主賜予她非凡的力量,她藉此一念咒語,就會出現奇蹟,讓帕斯達帕一看到就會驚呼起來:‘哎喲!素有這麼大的本領!我真的沒有想到,小看了你!’”她期望施展自己的魔術讓帕斯達帕到水晶宮看到美麗的自己,多麼想給帕斯達帕一個驚喜:“這位坐在金牀上的人,不是巴尼康託家的那位啞女吧!是素!我的素!”美麗的心靈漸漸萌發了純美的愛意,也僅僅只是親暱的稱呼而已。

素芭心靈是純正、善良、美麗的,可是內心又是痛苦的。這種痛苦其實很大程度上願於她內心那顆細膩敏銳的心。更主要是素芭內心的痛苦在於家人既當她存在又當她不存在。她存在於家人眼裏,那是因爲她是一個啞巴女兒,是作爲母親“胚胎的污點”而存在;她不存在於家人眼裏,也是因爲她是一個啞巴女兒,是“誰也不曉得,素芭不會說話,但能感受一切。”所以,她希望“衆人把她遺忘掉,那就該萬事大吉了。”不要因爲自己給衆人帶來痛苦這是她的企願,這也是她內心的痛苦所在。她內心痛苦又正反映出她的善良,純潔。

有這麼一天,她感覺到了無邊的恐懼。父母要把她嫁到加爾格答去。“她像是一頭無言的牲畜,懷着一種無可名狀的恐懼心理,緊緊尾隨着父母;她睜大了自己的黑眼睛,目不轉睛地死盯着他們,好像企圖探聽到一些消息似的,但父母沒有作任何開導,沒有作任何安慰。總之,什麼也沒有對她說。”是父母一步步把她推進到“那無限孤寂的邊緣,甚至是超越了那邊緣。”她內心的孤寂與永恆的沉默遠遠超過了大自然的“寧靜”與“沉默”。此時,任何人任何物都幫不了她。牛無語,大地無語。“儘管打扮得花枝招展,但她的自然美喪失殆盡。”她的人生結局我們可想而知:“這次,她的丈夫用自己的雙眼和雙耳,非常仔細地察聽,相了親,娶了一位會說話的姑娘。”

我們讀小說,就像是一條柔美的紗,被人慢慢地撕裂。我們親眼看到的是美好的事物被毀滅。高貴的心靈,獲得的是悲慘的結局。作者越是凸顯她的美,就越是擴大她的悲劇色彩。

素芭小說學生讀後感 篇4

生就一副令人羨慕不已的美貌唯一美中部足的是不能訴說內心的感受,誰會想到她竟是個啞巴。

上帝不會賜予太多。他給了你這個就不會賜予你那個。對於任何人都不會尋私。

而健康正常的人又是如何對待自己所擁有的呢?

天籟般的聲音從遠處飄來,如淡淡的薔薇花香。縈繞於空氣中久久不肯散去;散落於清晨的清爽;沉浸於貪婪之人的耳際不願離去,令人如癡如醉;總是有那麼幾個人不願撒手,霸佔着不放。總幻想着自己是故事的主人公擁有那如詩的音韻,孕育出一副令人流連忘返的曲調,令人沉醉不已;對於自已擁有的不屑一顧,拋到腦後,不能容納自己的缺點,一味的羨慕花容月貌。

人。總是嚮往美好。這無可厚非。但這是建立在接受自己,懂得欣賞自己的基礎上。在不厭其煩的尋尋覓覓的追尋中似乎已經忘卻曾經是否擁有過所羨慕的,還是與之擦肩而過?

其實自己已經與衆不同,何必一定擁有雅俗共賞的相貌;沒人能夠代替和模擬自己。世界上不可能有兩片相同的葉子。

人的弱點是造成悲劇的最好證明,她也不例外。她的美貌也不能掩蓋她不能說話的事實。

上帝並不因此而更加眷顧她。她父母卻被她出嫁的問題困擾,原因只有一個__她是個啞巴;可見人們並非因爲那張傾國傾城的臉而願意把目光投向她。上帝是公平的不會偏袒任何人,正是如此告誡我們不可以剝奪別人的,要學會滿足。

素芭雖是個啞巴,但她渴望心中那份真正屬於自己的.情感。她把希望都寄託在名叫帕勒達帕的人。在不懈努力着。爲了擁有自己獨佔的那份情感,她每天都伴隨着心愛人左右,有時甚至把自己想象成擁有魔法的仙女爲他解除煩惱,帶來快樂。

她的願望隨着情人的冷漠無情而淡然了。她的命運以悲劇收場。

人,總有要爲之奮鬥的目標。她知道這只是奢望,但她願意嘗試僅爲了自己那份感覺__幸福的感覺。

爲自己所渴求的事奮鬥。明確目標,結果並不如想象中那般理想,也不會灰心喪氣,一定會朝着這個方向不斷加強自己。這纔是我們真正所要追尋的。

素芭小說學生讀後感 篇5

市裏正在進行“一課一名師”的活動,每個老師都要錄一節優質課上傳到專門的網站,爲此,學校還特意專門配備了一個功能齊全的多媒體教室。今天語文的第一節課就由一位年輕的女老師進行。

這位女老師走上講臺四五年了,已經是一位很有潛力的老師,學校、市級的公開課很多時候就由她來擔綱。她選的課文是印度文豪泰戈爾的短篇小說“素芭”。

選點很準,這篇課文講了一位美麗聰慧的啞女素芭的故事。泰戈爾用他詩一般的語言描寫了這位美麗的啞女,寫了她的孤獨、她的善良、她的豐富的內心世界,當然,還有她悲慘的命運。美麗的女孩,美麗的語言,美好的懷愫,對於正處於花一樣年齡的男孩女孩,正是特別有感觸的。

女老師的講課也沒有問題。直接切入,馬上轉入人物形象的分析,只是,大概有點急,學生還沒有怎麼特別歸納好,然後又轉入下一個環節,“重點片斷”的賞析,這個環節同樣沒怎麼討論充分,然後進入到“悲慘命運”的分析——這個環節的後面插入背景的介紹,“印度的種姓制度”,這是一個小高潮,由種姓制度和等級制度導致的婦女的悲慘命運,正是學生感興趣,也是有話可談的。於是學生在課文中找出能體現由於這個不合理的'制度導致女子悲慘命運的描寫,學生找得既快且好,發揮得也很好。可惜的是,老師匆匆收束,又轉入下一個環節,“體會泰戈爾詩化的語言,說說這種詩化的語言是否會沖淡主人公的悲劇命運”,因爲涉及到語言風格的問題,學生又陷入冷場,點了兩個學生起來,匆匆說了幾句就下課了。

主管教學的校長非要我來點評。既然要我點評,當然是客觀地點評,優點和缺點都有。

優點:

1、開門見山,直奔主題,毫不拖泥帶水;

2、注意引導,層層深入,引導中能夠順應學生的話題,更深入地進行下去,表現出老師的授課智慧;

3、點面結合,既有在全文中歸納素芭的形象特點,又有重點語段賞析;

4、教態自然,語言乾脆簡潔,有較高的駕馭課堂的能力,顯示出老師比較深厚的綜合素質。

當然,也有可以改進的地方,一是問題比較瑣碎,缺乏一個明晰的結構,建議可以使用餘映潮老師所提出的“主問題”的方式,簡化教學結構;二是最後的探究題還可以設計得更貼近學生,比如順應素芭的命運,探討文本的結局:“當素芭的丈夫發現他的新娘是一個啞巴時,他是理解從而更珍愛素芭還是拋棄了她?”這個學生可能會更有話說,且學習的點不是那麼多,也顯得更集中,緊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