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愛的教育》讀後感【大全15篇】

《愛的教育》讀後感【大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3W 次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愛的教育》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愛的教育》讀後感【大全15篇】

《愛的教育》讀後感1

讀完《愛的教育》這本書後,我的內心十分感動。這本書是由日記的形式寫出來的,他記述了小主人公安利柯四年級時的所見所聞,如果把這本書融合起來的話,可以濃縮成一個字——愛,這個“愛”的含義只有細心人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把它讀透。這“愛”字簡單的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家庭之間的愛和師生之間的愛,這些愛讓我感受到社會上的溫暖。其中最明顯的代表是安利柯的同學卡隆,卡隆十四歲,但他並不因自己身強力壯而欺負同學,相反,他在同學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是伸手相助,在遇到以大欺小的時候,他會把大的學生揍一頓,並去安慰小的學生。這些事例體現了同學之間的愛。

在安利柯的家庭裏,我最喜歡他的爸爸 ,因爲他能理解小孩子想的是什麼,知道小孩子做的事是對還是錯,對不能驕傲,錯就要改正,並教育安利柯不能傷害自己的朋友,如果跟朋友吵了架,應當先反省自己,想想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一定不能罵自己的朋友。別看安利柯的爸爸對安利柯很嚴厲,但這也正體現出家庭之間的愛與父母無私的愛。

《愛的教育》還有許多感人的地方,讓我明白,我們要有一顆包容的心和感恩的心去對待自己的朋友和家人,對待朋友不能以大欺小,要互幫互助,對父母要尊敬他們,孝敬他們。只有你自己閱讀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美,所以,一定要用你們聰明的大腦去思考哦 !

《愛的教育》讀後感2

在生活中其實我常會想愛是什麼,它可能無處不在,但是卻看不見,也摸不着。自從假期讀完《愛的教育》這本書後,我覺得愛在我心目中更偉大了。

這本書以日記的形式,用一個“愛”字貫穿全文,使人讀起來特別親切,自然。講述了一個叫安利柯的小學生一個學年的故事。裏面的每一篇故事,都充滿了友愛親情,讓我特別感動。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13歲的小主人公瑪爾可,他不遠萬里苦苦尋找自己的母親。他對母親的那種愛,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每次讀到這,我總會鼻頭髮酸,感動不已。正是小瑪爾可的恆心和對母親的愛,支撐着他走完這幾乎不可能的路程,最後終於找到了自己愛的歸宿。在我們的生活中或許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坎坷,但是我們應當向瑪爾可一樣,有一個支撐自己的強大目標和持之以恆的決心,那麼就沒有什麼是辦不到的。

讀完這本書後,我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我也像其他孩子一樣,生活在愛的包圍中。每次到了飯點,餐桌上那一盤盤可口的飯菜;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老師的`幫助與安慰;課間時,一起與同學嬉戲玩耍……它們總是出現在我的生活中,有一個簡稱,那就是“愛”。它總是會在人們最需要的時候,給予人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幫助,讓人對生活充滿希望。就像《愛的教育》裏,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故事,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念……記錄了孩子們在整整一年學習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看似簡單,其實都蘊含着深刻的道理。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許多,讓我感觸很深,同時也熱淚盈眶。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在指引我怎樣做人,讓我們在愛的沐浴下努力的向前,快樂的成長。

《愛的教育》讀後感3

這個寒假,我看了許多書,我覺得最有意義的就是《愛的教育》了。它講的是小男孩安利柯身邊發生了許多感人的小故事,他把它們都用日記記錄了下來。《愛的教育》給了我很大的啓發。

其中,我最喜歡安利柯的老師講的每月故事:《爸爸的看護者》這篇文章,它講了農村少年西西洛聽說爸爸病了,一大早起來冒着雨,從農村趕到城市的醫院裏,看望他生病的爸爸。他看到自己的“爸爸”病得重極了,禁不住哭了起來。他無微不至的照料着“爸爸”,或是給他整理被子呀,或是給他趕蒼蠅呀,或是用手摸摸他的頭呀,或是給他喂湯藥呀等等。直到有一天,西西洛正真的爸爸來了,他才發現認錯了人,原來那個病人不是西西洛的`爸爸,但是西西洛還是守護在那個病人身邊,後來,因爲他病的太重了,最終還是死了,西西洛才依依不捨地走了。我非常佩服他,他聽說爸爸病了,急着想找到爸爸認錯了人都不知道。他還關心他人,後來他明明知道病人不是爸爸了,還熱情的服侍着他,直到他死了才離開他。

我想:一定要學習西西洛關心父母的品質,我爸爸工作也十分辛苦,他常常是我睡着了纔回來,我早上起來後他就去上班了。於是,晚上睡覺前,我給爸爸熱了一杯牛奶,下面有一張紙條,寫着:“爸爸辛苦了!”第二天,爸爸表揚了我,因爲紙條上雖然只有一句話,但是它代表了我對爸爸的心意,爸爸高興極了,我也高興極了!

《愛的教育》讀後感4

《愛的教育》讀後感

愛,對每個人來說,那麼熟悉,因爲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愛是無私的,愛是博大的,直到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我才真正懂得了愛有多麼的偉大。

愛,無處不在。我們一出生,就沉浸在愛的海洋裏,享受到家長的愛。漸漸的,我們上學了,又有教師的愛,同學們的愛。愛,如影隨行,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愛,我們從未離開它。愛能夠使我們歡樂健康地成長;愛能夠給予我們溫暖。

《愛的教育》講述了安利柯升入小學四年級,在短短九個月的學習生活中,他感受到了愛的力量,並以日記形式記錄了下來。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那爲教師對學生的愛。

安利柯的教師把學生當親人!

安利柯的教師居然這樣說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你們是我的兒子、女兒!我愛你們,請你們也喜歡我!你們之中,我一個都不願責罰,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讓我們全班成爲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教師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於他,這位教師的真誠深深地打動了我!每個人在生活中,在成長過程中,不可能不犯些錯誤。可是我們作爲小孩子,卻常常受到嚴厲的批評,而我們的提高卻常常會被忽略!每個人都不期望成爲教師心目中的差生或者壞孩子。“只要你們有勇氣承認自我的錯誤,我絕不會責怪你們”這是安利柯的教師給我們最好的安慰,也是最深刻的愛。

這本書教會我要珍惜每一份愛。

《愛的教育》讀後感5

意大利的文學家在中華的譯文。前者據日語翻譯,後者亞米契斯所作,也是根據前者是一個俗話的補充,在看《愛的教育》的同時,被書中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蹟所感動,這些平凡事蹟歌頌了人們應該具備的感情。

愛像空氣瀰漫在生活周圍,充滿了人的內心,它的意義已經融進了生命。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爲它不僅對個人來說,更是以整個民族爲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一書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的少年。就如父母的`愛,恩裏克有一本與父母共同的日記現在很多同學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鎖。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這一個個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被其中強烈的情感所震撼。面對我們的教育,《愛的教育》用簡單的語言塑造一個命運不平凡的人物,自然生動,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這些平凡的人物的命運和情感在我心中激進了一陣陣感情的波濤。

《愛的教育》這本書在漫長的歲月,陪伴孩子成長,可以說這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愛的教育》讓我步入了恩裏克的生活,瞭解他們是如何生活,如何去愛。但只有愛是不行的,還要有好的科技,正是沒有好的科技,以前才被別的國家欺負,但我們國家現在科技好了,不會被欺負了。但我們還要去愛,讓我們打開充滿愛的門,讓世界充滿愛。

《愛的教育》讀後感6

愛,像一頓豐盛的宴席,令人回味;愛,如一杯蜂蜜,清涼甘甜;愛,猶如一隻無形的大手,把我們緊緊的連接在一起。《愛的教育》令我品味到了濃濃的愛。

《愛的教育》一共100篇,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了小男孩安利柯身邊的一些事,字裏行間無不流露出父母,朋友,老師的愛。

在這麼多“芳香四溢”的愛中,《仁慈的花朵》最吸引我。

《仁慈的花朵》主要講了女子學校一羣天真爛漫的小女孩,瞞着校長幫助了一個掃煙筒時不慎丟了十幾個銅板的小男孩。這個故事中的小女孩們的真情令我敬佩。她們,令我聯想到了那一羣特殊的羣體——賣藝人

現在的社會中,人們見了路邊的賣藝人,不是一屑不顧的冷眼相看,就是像躲蒼蠅一樣避開他們,匆匆走過。

我曾經也遇到過這樣的人。

我在一條繁華的街道上買東西,一陣悅耳的聲音吸引了我,我尋聲走去,見一位衣衫襤褸的老爺爺,手中正拉着二胡,悠揚的樂聲令我情不自禁地拿出五元,想放到他面前的碗中。可這時,周圍的人拉住了我,“好心”地對我說:“以後見到這種人千萬別相信,他們都是故意裝成這樣來騙人的。”可我卻不這麼認爲,這位老爺爺是靠自己的'手藝來賺錢,怎麼會是騙子呢?我疑惑,我不解,爲什麼大人們會把一位自食其力的老爺爺,想成一個品行骯髒的騙子,難道大人們就是這麼以身傳教的嗎?

如今的社會上,有太多的人都被矇蔽了雙眼,戴着有色眼鏡看人,認爲世上沒有好人存在。這種人將永遠被世人所唾棄,鄙視。當他有難時,一定不會有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的!

送人玫瑰,手指留香。在這個日益進步的社會,真情,是否被你所遺忘?

《愛的教育》讀後感7

愛,一個多麼熟悉的字,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時,我才知道愛是無私的,愛是偉大的,只有生活在愛的海洋裏,纔會真正的享受到愛,感受到愛。書中人與人之間流露出的真情實感,讓我感動不已!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四年級男孩兒安利柯以日記的方式,從四年級10月份開學的第一天一直寫到第二年的7月份,記錄了他身邊各種感人的小故事,記錄了他在生活中一點一滴所積累的愛,他一天感受一點,一天反思一點,每天都在愛的世界裏成長。

書中的每一篇文章都非常感人,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清掃煙筒的'小孩,把清掃煙囪賺來的三十個銅幣從破了的口袋裏掉了,他無法回家,於是路過的同學都用對自己有用銅幣來幫助他,沒有帶錢的同學就把自己的鮮花贈送給他,我覺得這一段是最感人的,這讓我感到了一個人要是有了一顆無私愛心,就會是一個擁有一切高尚品質的人。在《愛的教育》這本感人的書中,處處都是這種擁有高尚品質的人。

讀了這本書,我終於深刻體會到同學之間、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幫助,應該學會寬恕別人、學會理解別人,我們自己遇到困難時總想獲得別人的幫助,而我們平時遇到有困難的人時也應該盡力地去幫助他,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有時雖然是微小的,但它是無私的、珍貴的、非凡的。

我相信,只要我們人人都獻出一點愛,我們的世界將會永遠充滿愛!

《愛的教育》讀後感8

利用暑假時間,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這本書通過一個小學生記日記的方式,記述了一個學生的所見所聞,反映了社會各個階層的狀況,以高尚的愛心情感聯繫在一起,組成了一幅幅上懂得人生畫卷。

一篇篇日記,反映了一個少年的所見所聞,一篇篇日記,技術了各個階層的狀況,一篇篇日記,連接起來,組成了一幅幅生動畫面。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爸爸的一封信——要懂得感恩。

這篇日記,主要講的是,一位父親給兒子寫的一封回信,希望他好好學習,感恩老師。

同學們,你們會覺得老師太兇而感到反感嗎?你們會仍爲老師太過嚴肅而感到耐煩嗎?你們會在暗地裏講老是壞話嗎,或直接表示不滿嗎?

你們知道嗎,老師沒上一節課,都會熬夜備課。其實開上去輕鬆的一節課,背後有老師的萬分心血,所以,我們應當感恩老師,感恩老師把知識傳授於我們,感恩老師能把畢生精力都以教書爲重,更感恩老師把青春當代價,讓代代少年從無知的.稚童到指數大利的少年。有句俗話說得好——一日之師,終生爲父。我們感恩老師就先感恩父母一般,“父恩比山高,母愛比海深。”師愛又何嘗不是?

人一生都在感恩中成長,有的恩情輕如川流不息的小河,纏繞在我們心頭,就像《愛的教育》中的《掃煙囪的孩子》陌生人之間的關愛。有的恩情重如泰山,壓在我心間。讓我們把感恩像擊鼓傳花版廣爲流傳吧!

《愛的教育》讀後感9

假期裏,爸爸給我買了一本意大利亞米契斯著的《愛的教育》,我非常喜歡,一口氣就讀完了。

“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說來容易,做起來又何其難!在安利柯的生活中,父母老師如此細膩的用行動教會孩子怎樣去愛。《愛的教育》中,作者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的確是這樣的。但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是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 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瞭解到什麼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溫暖:把學生當親人的老師!當安利柯的老師說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女兒;我愛你們,請你們也喜歡我!你們之中,我一個都不願責罰,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讓我們全班成爲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於他,這位老師的坦誠深深地打動了我!他讓我們意識到,老師或家長用平等的目光看待孩子是多麼重要! 每個人在生活中,在成長過程中,不可能不犯些錯誤,可是我們作爲小孩子,卻常常受到嚴厲的'批評;而我們的進步卻常常會被忽略!每個人都不希望成爲老師心目中的差生,或者爸爸媽媽不喜歡的壞孩子。“只要你們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我絕不會責怪你們”這是安利柯的老師給我們最好的安慰,也是最深刻的愛。

這本書教會我們要真正的把愛心,獻給需要的人,應當從點滴的小事做起,從換位思考做起,學會理解、諒解和寬容。這不僅是大人們的事,我們逐漸長大了,很多事,同樣也需要去理解辛辛苦苦教我們的老師,和養育我們的父母。

《愛的教育》讀後感10

當我熱血澎湃的讀完這本小說時,不知不覺我已經熱淚盈眶,書中那些勇敢、善良、聰明、堅韌的形象一遍又一遍的浮此刻我的腦海中:品性純真、善良的安利柯;富有正義感的卡隆;總是得第一的德羅西;獲取了金牌從而改變了自我的命運的波列科西;孝順、勤奮的克萊地;知恩圖報的克羅西;學習刻苦的斯代地。

《愛的教育》的作者亞米契斯是意大利作家,民族復興運動時期的愛國人士,曾參加過意大利解放戰爭,退役後擔任軍事刊物的記者,發表了許多特寫、報道及短篇小說,後彙集成《軍營生活》出版。

這本書是小學生安利柯四年級時的日記,其中記錄了他在學校、家庭、社會生活中所見、所聞的各種各樣的感人小故事。經過這些小故事,作者在最平實、樸素的字裏行間歌頌了人類最偉大的情感—愛。同時,這部小說還反映了當時意大利中下層人民窮苦的生活,醇厚、樸實、友愛的品德,以及他們善良、勇敢、寬大、無私的博愛精神。

那些平凡、真實的.故事,足以讓我們感受到幾乎無從挑剔的各種偉大的愛—親情、友情、師生之情,等等,處處流淌着或溫馨、或濃郁的真情。雖然我沒有擁有過和書中完全一樣的經歷,但想想自我身邊的人,我同樣感受到了類似的感情,這都是我過去從來沒有重視過去的。我還發現,其實愛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懷有一顆善良的愛心,就必須能夠感受得到。發現愛、感受愛、付出愛、分享愛,讓我們身邊的每個人都能沐浴在愛的溫暖中,這就是《愛的教育》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啓迪。

《愛的教育》讀後感11

《愛的教育》,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思考,我與意大利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索一個未知的答案。

《愛的教育》是一部日記體兒童小說,原名《心》。作者在序言中說:“這部書是特地奉獻給九到十三歲的小學生的。”書中以小學生的口吻,記述了發生在四年級學生中的'一百個動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主要是學生,還有老師以及學生的父母親等平凡的人。他們都具有高尚的品質。小說寫出了他們對祖國和人民,對父母和兄弟,對老師和同學深厚而真摯的愛。小說在1886年發表後。轟動了意大利文壇,先後被譯成許多中文字,在世界各國廣位流傳。剛獨到安利科的故事時,我就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哪怕是爸爸媽媽打你罵你也是爲你好。安利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都無法感受到。讀了《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爲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爲榮的尊嚴與情緒。

剡山小學五(7)班五年級 商倩倩

《愛的教育》讀後感12

今天我閱讀的是一本感人的書。書名叫《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

上作文班時,老師發給我們,叫我們閱讀。我讀了其中的一篇,標題是《弗洛倫薩的小抄寫匠》。講述了一個孩子的父親除了白天做工,每天晚上還抄寫便條掙錢。孩子爲了爲父親分擔,等父親十二點鐘上牀入睡的時候,孩子便偷偷下牀,幫父親抄其餘的便條。那個孩子又因睡眠不足,而影響到學習,被父親責備。有一次,那個孩子晚上又在抄寫便條,抄着抄着,有一本書掉到地上。父親被驚醒,躡手躡腳地走到書房門前,看到兒子在幫自己抄便條,心裏很感動。

我很喜歡這篇故事,因爲那個孩子不怕辛苦,一直幫父親抄便條,就算父親責備他,他也沒有怨言。

我感覺這本書最感人的地方,是父親發現自己以前抄的那麼多的便條,原來有些是兒子在幫自己抄。自己感到很慚愧,之前還一直傷他的心。舉一個例子就是:父親使勁地吻着兒子的額頭,哽咽地說道:“我全明白了,全知道了,是我,是我請你原諒,我的.小寶貝,來吧,跟我來。”“快親親這孩子吧,三個月來他一直不睡覺,爲我受苦,給我們掙麪包吃,我卻只管傷他的心!”父親不瞭解實情,就隨便指責那個孩子,真不應該。

我感覺這本書很適合我們閱讀,我從書中獲得到:父母有困難的時候,要多幫父母分擔一下。

這本書是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

《愛的教育》讀後感13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作者亞米契斯寫的著作。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

雖然故事裏面的文字都很簡單樸實,但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讓人感動不已。比如:每月故事中——爸爸的陪護人。講到了西西洛的父親在法國工作,前幾天回到了意大利,但在途中,忽然生病了。他的妻子想親自看看他,但家裏一個孩子正生病,不能分身,於是只好讓西西洛去看望父親。到了醫院,西西洛他向醫生描述了爸爸的樣子,終於找到了爸爸,他天天陪他,照顧他,還向醫生詢問爸爸的情況。有一天在取藥的途中,他看見了自己的爸爸,爸爸要他回家,可西西洛仍堅持陪護着這位原本素不相識的“爸爸”,因爲他要完成一個使命:照顧這個已經5日生活在一起的爸爸。但是,儘管在少年的細心呵護下,病人還是沒能逃過危機。直到他病逝。

故事中的西西洛真是太了不起了,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爲,他有一顆感恩的心!有一顆愛心!而我呢,當然也要做一個:“西西洛”。

有一次,我在校園外撿到了一個鉛筆盒,上面寫了棋盤街小學,一年級二班。於是好心的我就送到了老師的辦公室裏了 。幫那位同學找到了鉛筆盒。回到班裏我就向吃了興奮的藥物一樣快樂。我領悟到了一個道理:伸手去幫助別人,自己會很快樂。我們要向捨己爲人、樂於助人的人學習!

只要讓世界充滿了愛,那麼世界才能夠變得更加美好。讓我們一起創造愛的世界吧!讓我們在愛的沐浴下共同成長!

《愛的教育》讀後感14

《愛的教育》這本書我已經讀完了,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在一學年十個月裏記載的日記,構成了這部作品的主要內容。它讓我領悟了許許多多的道理,它是通過一件件具體的事例來體現出一個字,那就是“愛”,是啊,全世界都需要愛,每個人都需要愛,然而,愛就在我們身邊:父母的愛;親朋好友之間的愛;陌路人之間小小的關愛……

愛就像空氣一樣,每天都在我們身邊,又最容易被忽視。但是我們的生活中一刻都不能失去它,不僅僅是大人才會懂得愛,小孩子也會,就如“陪護爸爸”中,少年聽說父親進了醫院,便來到醫院,照顧父親,但由於醫院的.疏忽,少年被領到陌生人的面前,他一直細心照顧這個素不相識的“爸爸”,後來他知道牀前的這個並不是爸爸時,是可以完全離開的,但是這個少年卻出人意料地決定留下來。他的這種舉動,不僅讓在場的人們驚呆了,也令我震驚。他自己也不過是一個孩子啊!這難道不是愛的體現嗎?

在戰爭中,也有愛。那些醫護人員們忘我地工作,連續幾天奮戰在第一線,最終圓滿的打了勝仗。是什麼讓他們如此的奉獻呢?是愛,是這個如空氣般不可缺少的東西。

在這裏,我懂得了一個人如果心中沒有愛,那麼他就等於失去了一切。甘願付出真愛的人,是最幸福的,因爲幸福總是偏愛那些熱愛生活而樂於奉獻善良的人。因此,愛,使我們心靈相通;愛,使全世界變得更加溫暖。讓我們伸出溫暖之手,讓生活中到處開滿真、善、美和愛的鮮花!

《愛的教育》讀後感15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一部流傳世界各地的名著,它是以日記的方式來寫的,雖然每篇的篇幅不長,但都有一個感人的小故事。“愛”是多麼閃亮,多麼令人鍾愛的字。人們追求愛,也期望能擁有愛,愛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好!我們要完全擁有它,必須去充實它,讓我們攜手,共創出人間最完美的愛。這本書裏也正是想表達這一點。

讀《愛的教育》,我走進了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我覺得安利柯是個孝順的孩子,也是個善良的孩子。他天真、活潑、好動,我發此刻他生活的周圍有許多關懷他的好朋友,時常鼓勵他,安慰他,所以他才能夠順利成長。

在這本書裏,我最喜歡的.是《賣炭者與紳士》這一節寫了一個父親對他兒子諾皮斯的愛。諾皮斯罵培諦的父親是個“叫花子”,諾皮斯的父親明白後,非要諾皮斯向培諦和他父親道歉,雖然培諦的父親一再拒絕,可諾皮斯的父親還是堅持要讓諾皮斯道歉。從那裏能夠明白,諾皮斯的父親是一個多麼正直的人啊,他用他的愛來薰陶他的兒子,讓他的兒子也變成一個關心別人、不取笑他人的人。

我看完這本書體會到同學之間的關愛和照顧,我也從中明白教師對同學的關愛和教導。這讓我想起了我的教師們,他們對我很好,就像安利柯的班導師一樣慈祥、溫柔、用心的在教導我們,關心我們!讀這些故事真是讓自我受益匪淺,我想我們也應當以身作則,在學校、家庭中學習這種關愛他人,用自我的愛來薰陶別人,讓愛在人們心中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