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經典)《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經典)《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2W 次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經典)《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1

最近用一週的時間讀完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每天的讀書時間均在上午或下午工作效率最差的時候,不想工作的時候,看一到兩篇小豆豆中的短篇故事,心情也會愉悅起來。而且我發現這個方法非常好,即不會佔用太長的時間,也相當於抽出時間讀書,一週就讀完一本書籍,我打算日後也繼續這個方式,抽時間擴大我的閱讀量。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的書名我就特別地喜歡,早就聽說了這本書但一直不知道該書籍講的是什麼內容。一次在辦公室提起後,同事第二天就給我帶來了,讓我好好看看。抱着好奇的心態打量着這本書,首先封皮的小女孩頭像我特別喜歡,也許是因爲我也有了小女寶寶,看着就很親切,而且她兩手搭着的感覺,特別向我們家小豆豆裝小大人的樣子。翻開書籍,故事內容很吸引人,讓我不由地想繼續看下去,每看一個小故事,腦海中就浮現出故事內容的畫面,裏面的小豆豆就是自己家裏的小豆豆,跳躍、歡樂、彷彿就是寶寶快樂地生活在故事內容中。書裏好多小豆豆的調皮讓我想起自己孩子的調皮,看着書由心裏到嘴角的笑容自然流露。

我真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能讀有小林校長教學理念的學校,讓孩子們心理健康、快樂地成長。同時我也希望自己能像書中小豆豆的媽媽學習,做一位理解孩子、支持孩子、能站在孩子心理考慮問題的好媽媽。是書中小豆豆媽媽的包容、保護自己孩子的心靈,使她在巴學園更自由自在地成長。家庭環境及學校環境一樣重要,相輔相成。讓孩子在健康、和諧的環境中成長,孩子的性格纔會健全。我的小豆豆加油。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2

我覺得,小豆豆能有這麼開朗的性格,跟她的媽媽和巴學園有很大的關係。而且一定也是有一定運氣的吧!

由於小豆豆開朗的性格,她很想當一名宣傳藝人,上課的時候她總是不住地往窗外看,當有宣傳藝人經過的時候,小豆豆會請求他們演奏一曲。雖然同學們很興奮,但卻得罪了老師。

得罪老師的後果可想而知,小豆豆被學校開除了!她的媽媽不得不爲他尋找新的學校,於是就找到了巴學園。幸運的是,小豆豆的媽媽沒有告訴年幼的小豆豆被開除了,讓小豆豆保持了原本開朗的性格。

再說說巴學園的老師吧!校長先生——小林宗作,他曾經在小豆豆第一次上學的`時候,耐心地聽她講了四個小時的話!要是換做別的老師,估計都會不耐煩的;“旱田”老師是一位農民,在實踐課上時,他教小豆豆的班級如何拔草施肥、播撒種子……等等;校長夫人,當她看到孩子們沒有帶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時,她會從大鍋裏拿出來……正是這些好老師,造就了好的學生。

諸位應該都知道,日本人發動了太平洋戰爭,他們癡心妄想的想要佔領美國,但是卻遭到了美國的兩顆原子彈的轟炸。在此,我想說,日本雖然心狠手辣,但是美國也不能讓無辜的平民百姓受苦呀,可惜了,巴學園被炸燬了。唉——要是世界上還有這樣一所學校我還想體驗體驗呢!

在我看來,如果全世界的學校都想巴學園一樣,那肯定沒有小朋友逃學,肯定沒有社會混混,一定都會積極上學!因爲我上過自習課,自習課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科目來自由學習,那滋味,真爽!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3

讀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後,我有很深的感觸,小豆豆是一個善良,可愛,天真樂觀的小女孩,她對世界上的任何東西都充滿了好奇心。她首先上課時總是站在窗口和路過的宣傳員上打招呼,說話,接着就是把學校書桌的抽屜拉來拉去,搞得同學們上不成課……最後老師向小豆豆的媽媽,反映了小豆豆在學校的表現,讓小豆豆不得不退學。

接着小豆豆的媽媽又爲小豆豆找了一所新學校——巴學園。巴學園很奇特,所有的教室,圖書室都是幾輛電車,而且,巴學園!全校僅有50名學生!巴學園每天上課都沒有固定的位置,每天也可以從自己喜歡的科目開始學習,每天中午的午飯有一個要求,就是必須有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就這樣小豆豆開始了快樂的小學生活。好景不長,在他三年級的'時候,一場恐怖的戰爭來臨了,巴學園被敵人的炸彈炸燬了,小豆豆也沒了快樂的生活,但仍然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

我覺得我們現在的教育方法太死板了,沒有一點新意,讓學生對學習沒有產生任何的興趣,必須按規定行事,學生沒有一點兒自由空間,有的學生甚至厭惡學習,排斥學習。有99%的老師,家長也只會用暴力行事。而小林宗作先生卻用了完全不同的學習辦法。讓學生愛上學習,打好基礎,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擁有充足的娛樂時間。希望我們也能採用小林宗作先生的教育方法。

我還覺得小豆豆是一個很好的女孩,她善良,她希望所有的人都健康平安。甚至到一條她也不認識的流浪狗,盡力滿足別人的一切要求。她樂觀,即使戰爭來臨,她也還用積極,樂觀的態度來面對,沒有絲毫難過,埋怨,希望我也能成爲小豆豆那樣的女孩。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4

《窗邊的小豆豆》是一本我特別喜歡的書,作者是日本作家黑柳徹子。這本書是作家黑柳徹子根據自己的經歷,以一年級小女孩小豆豆爲主人公寫的系列故事。

小豆豆是一個因淘氣被學校開除的小女孩,但她來到新學校巴學園裏可慢慢學到了很多,變成一個好孩子哦。這這本書講的就是她來到新學校的一個個故事。而且書中故事的發生時間是在二戰爆發時期,還穿插着戰爭的殘忍和可怕。

巴學園是一個特別的學校,在這裏小朋友每天居然可以自己選擇上什麼課。每到假期,校長小林先生會安排有趣和特別的活動,有一次安排了溫泉之旅,小林先生做了周密的計劃,讓家長同意小朋友可以獨自前往,大家度過了一個有意思的活動,好讓人羨慕呀!

小豆豆還交了很多好朋友,其中最好的朋友叫山本泰明,他是一個因小兒麻痹而殘疾的孩子。他們二個相處的特別愉快,小豆豆沒覺得殘疾的.泰明和其他小朋友有什麼不一樣,泰明還因爲在國外的姐姐,知道了很多國外的事情,大家都覺得特別神奇。可惜,泰明最後因病發離開了,但小豆豆覺得他會永遠是她的好朋友。

故事後面的結局有些殘忍,這所學校最後因戰爭被炸燬了,不過小豆豆挺樂觀的,小豆豆後面躺在擁擠的疏散列車上,回憶着分別時校長先生說過的話“還會再見面”,還有校長一直對她說的話,“你真是一個好孩子”。

我相信再調皮的孩子都會慢慢長大,她這朵花都會盛開,我也相信不管什麼東西被摧毀了,但樂觀的那個心靈永遠不能被摧毀。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5

今年暑假,我讀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

這本書主要寫了小豆豆在學校裏總是把書桌的蓋子開了關,關了開。然後站在窗子旁大聲的和宣傳藝人打招呼。還大聲的擡頭和燕子說話。這樣干擾了班裏的其它同學。於是,她的媽媽只好轉學,她們來到了一個新的學校——巴學園。然後小豆豆在巴學園裏認識並喜歡上了小林宗作老師和其它同學。還寫了她在巴學園裏遇到的許多趣事。

讀了這本書後,小林宗作老師在我的腦海裏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是一個童心、瞭解學生的老師。因爲他教學有方,所以他的學生十分自由。他在午餐時讓學生們帶“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讓孩子們光着身子游泳,而且帶着孩子們在教堂裏露營、去等等力溪谷野炊、去溫泉旅遊,還舉行了一個非常特別的運動會,這個運動會讓心懷自卑心理的高橋君更加自信。可是最後小林宗作老師的巴學園被從B—29上的數枚燃燒彈夷爲平地。小林宗作老師一邊看着因爲空襲被烈火吞噬的巴學園,一邊說“下一次,我們辦一個什麼樣的學校呢?”可是在當年的熱情再次被喚起之前,就永遠地離去了。被戰爭包圍的日子真是可怕,但在親情的庇護下,小豆豆和同學們都有了幸福的童年。

讀完這本書,心裏還有無盡的回味。我的收穫是:不論怎樣,要學會換一個角度看世界,用心去愛,去欣賞、去關注這個世界。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6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叫《窗邊的小豆豆》。封面上繪着一個天真無暇的小女孩,她眨巴着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像有無數的問題要向讀者提問。

翻開這本書,你就會感受到主人公小豆豆的小學生活有開心的、有難忘的、有憤怒的。每一個故事都讓人回味無窮。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豆豆這樣的一件事:一次,小豆豆與洛基一起玩“狼遊戲”,洛基還小,分不清什麼是真格,就玩起來了,一口真咬下了小豆豆的耳朵,此時此刻,小豆豆的`耳朵鮮血直流,小豆豆的爸爸媽媽發現了連忙把小豆豆送往醫院,途中,小豆豆忍着疼痛,還一再哀求爸爸媽媽不要把洛基扔掉,在小豆豆的再三要求之後,爸媽終於答應了。從這件事中,我們就可以知道小豆豆是個多麼善良、多麼愛護小動物的孩子,她純真的心靈時時刻刻感染者我,使我彷彿身臨其境:我也來到了小豆豆的身邊,與她談心。小豆豆的性格開朗活潑,又懂禮貌。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課外書,它時時刻刻的啓發,要做一個令人喜歡的好孩子,不要把什麼煩惱都憋在心裏,要學會與人相處,友好交流。

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是我的習慣。“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不無道理。正因爲我愛讀書,還愛進入書中故事的角色,這使我的心靈充滿無限的快樂!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7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黑柳徹子的一部代表作品,《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作者小豆豆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快樂的時光,描述了一所讓人無限嚮往的“遊樂園”,一位讓人無限崇拜的校長,一位仁慈的媽媽,當然,還有一個既淘氣、可愛、天真的小豆豆。

小豆豆是一位幸運兒,雖然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她在一所學校沒呆多久就讓老師忍無可忍,在聽寫的時候讓抽屜的蓋子一開一關,弄的砰砰響,和外面路過的人打招呼。最後老師忍無可忍不得不勸小豆豆退學,但後來卻碰到了一個讓她終生難忘的.小林宗作校長,這個小林校長很有耐心的連續聽六歲的小豆豆說一些很無聊的話題,聽四個小時也不打呵欠,讓小豆豆頓時喜歡上了他!

他用廢棄的電車改裝成上課用教室,像在跑動的車廂上課一樣。他讓孩子們自己選擇喜歡的課程來學,他把孩子帶到大自然中去“散步”,他讓每個孩子都愉快地接受“山的味道,海的味道”,他細心地呵護着每一個孩子,給予每個孩子足夠的信心,哪怕是像高橋君那樣生理有缺陷的孩子。

在炎熱的夏天的時候,校長會讓老師把操場打掃乾淨,然後放上水,讓他們游泳。不過我覺得好那個啊!不穿泳衣遊,而且還是男女……不過校長是因爲然像高橋君那樣生理有缺陷的孩子體會到大家和你自己都是一樣的。校長的做法很不錯(希望我們學校不要這樣啊!好恐怖啊!)!

我喜歡巴學園,也喜歡小林校長的教育理念。更加喜歡那頑皮可愛的小豆豆!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8

它講述了一個因爲淘氣而在一年級就被退學的孩子——小豆豆,在巴學園裏學習的一段真實時光。巴學園裏幾乎每天都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奇奇怪怪的事情,我簡直無法想象,這樣的學校,校長怎麼能允許學校裏經常發生一些“以下犯上”的事情?他怎麼能容忍這些學生的調皮搗蛋,甚至是惡作劇?他到底是怎麼想的?帶着一大串的困惑,我耐着性子往下看,終於有了答案……能創辦這樣一所特殊的學校,我想它的“主人”也一定很特別。

他就是校長——小林先生。專門爲個子矮小的高橋君精心安排的運動會;精心做出計劃的事情也是爲了讓那些覺得“在別人眼裏我很特殊”的羞恥的念頭消失,讓歡樂和笑聲一直留在每個人的心田……尤其是他使小豆豆從一個“壞孩子”變成好學生,正是因爲小林先生非常地關心、瞭解她。

他的`關愛打動了小豆豆,小林先生以他那堅持不懈的耐心和對學生真摯的關愛,深深觸動到了小豆豆的心靈深處,最終決定選擇做一個好學生……我突然覺得我不再那麼驚訝於這所學校的與衆不同,反而覺得那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在那,沒有“不許”、“不能”、“不可以”、“必須”、“一定”等一系列套住我們的話語;更沒有學習帶來的包袱和壓力……此時,我突然開始羨慕小豆豆了,真想變成小豆豆,那樣我也可以去那既美麗又讓人自由輕鬆的巴學園了。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9

最近,我看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書中講述的是:二戰時期日本有一個叫小豆豆的女孩,她因爲好奇心太強,過於調皮,影響課堂紀律,已經被退學兩次了!於是她的媽媽帶她去了歡樂學校“巴學園”,在那兒不僅僅有電車教室,還有對教育有獨到見解的小林宗作校長。在與衆不一樣的教育方式下小豆豆開始了一段歡樂的生活、學習,變成了愛學習、愛幫忙人的孩子。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常常會被小豆豆可愛又勇敢的冒險舉動而逗得哈哈大笑。比如:小豆豆的錢包掉到廁所裏,她把糞坑裏的東西全撈出來,堆成一座“小山”,小林校長只說:“弄完之後要放回去喔。我又充滿了對書中事物的幻想,“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是怎樣的呢?

我想:如果我生活在二戰中,我會像小豆豆一樣可愛又勇敢的冒險?不會!我會天天縮在防空洞中,念着《聖經》,會變的膽小懦弱。當新校車在晚間運進學校,我會爲了在第一時間看到它,在學校住一夜嗎,我會去看嗎?我想不會的,晚上我們這些家長過於呵護的孩子只會縮入空調房寫作業、練琴、讀書。

我喜歡小豆豆的淘氣頑皮,覺得她真實、可愛、純潔。我也期望自我能進入“巴學園”這樣寬鬆、愉快的學校裏,遇見和藹、親切的.小林校長這樣的教師,他從我們的角度思考問題,瞭解我們內心的想法,給我們最大限度的自由。大人和我們小孩之間就是要相互尊重,期望每個孩子都能得到大人正確的關愛,有真正歡樂的童年。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10

現在越來越多的教育觀念是:在孩子觀念、思想形成的重要時期,如果父母能撇開偏重的學習課程,而是因勢利導、不驕縱,不亂責罰,多引導,開拓完善孩童幼年時期的思想,這樣的做法對孩子的一生影響甚大。捫心自問,我們都做到了嗎?

書裏的主人公小豆豆是一個被所有老師都勸退的孩子,她天性活潑、愛玩、精力充沛對所有新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即使是媽媽憂心忡忡的送她去巴學園的路上,小豆豆任然開心的四處打量玩耍,和電車收票員聊天要電車票。巴學園的校長小林宗先生是優秀的教育家,在第一次見小豆豆的時候,他耐心的`聽小豆豆講了四個小時,小豆豆講完了一切她覺得有趣的事情,校長先生說:以後你在這裏上學讀書吧。小豆豆上廁所時回頭看,結果錢包掉到糞坑,於是她爲了找錢包,把糞坑的糞用鏟子剷出來,校長先生從旁邊走過問明情況時,只笑着說了句,挖開一會都要恢復原樣啊,於是小豆豆沒有找到錢包以後,又把糞給鏟回去。小豆豆是幸運的,她沒有像其他的淘氣孩子被訓斥,而是被校長先生着實的像對待一個正常大人的態度,讓小豆豆感覺到尊重,於是他再也不會因爲上廁所朝下看掉東西,而且以後她做事情都是認真的做完,有始有終。

在巴學園裏可以自由講課,巴學園注重孩子的飲食搭配。校長先生還會爲身體有殘疾的孩子設計特別的運動會,哪怕最後的獎品是一顆蘿蔔兩顆白菜什麼的,但是這些鼓舞了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在人生啓程路上,遇到一位良師,是何其有幸的事情,小豆豆很幸運,巴學園的孩子長大後也都各自成功了。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11

我剛買回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時,對它不是太感興趣,但是看了一點,覺得很好,就開始喜歡上了小豆豆。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日本女孩在巴學園上學的故事。這本書裏,我覺得“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這段非常有趣。我先給大家說說什麼是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山的味道主要是蔬菜和肉類等陸地上產的東西;海的味道則是魚類和紅燒海味什麼的`,海里產的東西。其中有一段特別好笑的,就是校長讓大家看小豆豆的魚鬆,小豆豆想“魚鬆會不會被鼻子呼出的氣吹跑了。”哈哈,真是太有意思了。

還有小豆豆幫泰明爬樹那段,小豆豆和泰明真是太淘氣了,我都不敢爬樹,泰明都生病了,還敢爬,真是太勇敢了。

這本書裏,“放回原處”這一段也很搞笑。小豆豆真是太傻了,錢包被沖走了,她還不怕髒,去掏大便,結果還是沒有找到,她真是太可愛了。

還有“小辮子”那篇,大榮君真是太壞了,居然欺侮女孩子,我是絕不會這樣做的;還有是小豆豆覺得自己的辮子像一個豬尾巴,真有意思。

還有,他們的運動會真是太特別了,巴學園的校長真是太有創意了,居然想出了這麼多比賽項目,像什麼鑽鯉魚比賽,找媽媽比賽等,真是太有趣了。他們的獎品也很特別,一等獎是一根蘿蔔,二等獎是二根牛蒡,三等獎是一束菠菜。我們班也有特別的地方,那就是我們的評比卡,每人一張,無論是衛生還是學習,還是間操,只要表現好就會得笑臉貼;我們班現在笑臉貼最多的人是吳思慧,有109個。我排在全班第19名,有36個笑臉貼。第一個學校都有自己的風格吧。我喜歡巴學園,喜歡小豆豆,喜歡我的學校。願我們都生活的多姿多彩,快樂美好。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12

我第一次知道《窗邊的小豆豆》是在一年級暑假的時候。那一天晚上,我想看睡前故事,可是我在阿姨家找不到喜歡的書,阿姨也不會講,所以她就用手機給我隨便放了一個故事,那就是《窗邊的小豆豆》。我覺得很好聽,也覺得它一定很好看,就去書店買了這本書。

這本書大概講的就是小豆豆的學校生活。我覺得她是個性格活潑開朗的小女孩。同時我也覺得剛上一年級的她對未知的事物充滿好奇,比如抽屜。因爲家裏的抽屜是推拉式的,學校的抽屜則是桌子上有一個把手,把把手往上提就能打開。這很新奇啊。她就把抽屜反覆打開、關上。砰!砰!砰!噪音打擾了同學們和老師,連隔壁的老師都被打擾到了!學校只好讓調皮的她轉學。幸好!她轉到了一個很適合她的學校“巴學園”。剛進校,她竟然和校長小林宗作線上談話談四個小時!我覺得一個一年級小女孩能一個人說四個小時的話,真的'好吃驚呀!

看到小豆豆午飯時間那一段,我突然有和小豆豆有一個同樣的疑問,那就是:什麼是海的味道、什麼是山的味道呢?

在這本書中,我還很喜歡小林宗作先生,他黑色西裝已經舊得走了形,但穿在他身上卻顯得非常整齊。我認爲他是個很溫柔、很和氣得校長,而且他聽小豆豆說了四個小時的話竟然都沒有不耐煩的樣子!要是換作媽媽,只聽十分鐘就要發火了!他還經常說:“你真的是個好孩子!”

總之,巴學園的神奇太多太多了!比如:他們的校門是從地底下長出來的兩棵樹、把電車當作教室、飯前要唱飯前歌、在巴學園裏只有一個班的學生那麼多……

我也想去巴學園上學,玩他們的遊戲,上他們的課,在電車圖書館看書!

你們也可以去看看這本書,說不定你們也會喜歡上《窗邊的小豆豆》呢!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13

看了《窗邊的小豆豆》,我的感觸頗多,書中的小豆豆,小小年紀就感受到了真誠的愛護。她在被別的學校退學後第一次來到巴學園時,在校長面前打開了話匣子,一口氣講了4個小時!最終,小林先生撫摸着她的頭,說道:“好,就這樣吧!你就是這個學校的學生啦。”

巴學園的學習環境,學習理念都是和其他的學校不一樣的,林校長注重的是愛的教育,他用新穎獨到的方式,教育孩子用愛來包容別人,用愛來理解別人。林校長讓學生們體會到許多道理,比如學習一天後,在你認真學習後,便能夠出去散步,但這不是一般的散步,是在你不經意間一邊學習,一邊放鬆,在大自然的環抱中,大自然給你許多的疑問,教師便一一解答,在潛移默化中,便學會了物理,生物等課程,打下了良好的學習基礎。

巴學園是一個培養興趣,鼓勵孩子,讓孩子自我思考,自我感悟,自我學會處理事情的學院。巴學園的宗旨便是——巴,巴代表了綜合,這就是素質教育吧,然而,這又不單單是素質教育,這樣的'教育是一種愛的教育,教出的學生就會出色。

如果當今社會上也能夠採納這種教育方式就好了,似乎看上去不可行,但這種教育方式將使孩子學會學習,懂得學習,愛上學習,看到學習不再厭煩了。

衷心期望小豆豆的生活能給我們啓迪,讓我們的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充滿歡樂,充滿愛。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14

讀完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徹子的代表作《窗邊的小豆豆》後,我就對它愛不釋手了,我喜歡巴學園,喜歡頑皮可愛的小豆豆,喜歡小林宗校長這個不起眼的小老頭形象。

小豆豆是個無拘無束的小孩子,雖然剛上小學一年級的他在一所學校沒呆多久就讓老師忍無可忍,最後不得不勸其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小豆豆在巴學園幾乎每天都會發生讓驚奇而又納悶的事,究竟是什麼事呢?巴學園的校長怎麼能容忍學生們調皮搗蛋,甚至惡作劇呢?我迫不及待的往下看,終於讓我找到答案了。這所學校的創辦人——小林宗校長。他很尊重孩子,給孩子們足夠的`信心和信任。連續聽6歲的小豆豆說了4小時的話不打哈欠;當小豆豆爲了撈起自己掉在廁所裏的一個錢包而把糞坑裏的東西撈出來堆成一座小山時,小林校長只說了一句"弄完之後要放回去喔",讓小豆豆愉快地完成了後面的恢復工作……;他還專門爲個子矮小的高橋君精心安排了運動會,讓高橋君覺得“在別人眼裏我很特殊的念頭消失,從而把歡樂和笑聲留在心田……”;他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知道孩子喜歡什麼,接受什麼樣的教育方式,他用廢棄的電車改裝成上課的教室,他讓孩子們自己選擇喜歡的課程來學,他把孩子帶到大自然中去“散步”,潛移默化地將知識傳授給孩子,他讓每個孩子都愉快地接受“山的味道,海的味道”。他細心地呵護每一個孩子,這些正是小林校長的魅力所在,最終,小豆豆選擇做一個好學生。

小豆豆是幸運的,碰到了一個讓她終生難忘的小林宗作校長,他多麼幸福啊!但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到心中嚮往的那個理想中的“巴學園”!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15

暑假裏,我一邊看老師說的《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一邊摘錄書中的好詞語、好句子。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我很受感動。

《窗邊的小豆豆》講的是一個正因淘氣而在一年級就被退學的小豆豆到了一所全新學校——“巴學園”後發生的故事。“巴學園”是一個與衆不一樣的學校:它的教室是一個個廢棄不用的電車車廂;它的校長在第一次見小豆豆時就微微笑着聽小豆豆不停地說了四個小時的話,而沒有一絲不耐煩,沒有一絲厭倦。“巴學園”每到午餐開始的時候,校長就會問:“大家都帶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來了嗎?”“巴學園”的教育方法是自己從喜愛的課程開始學起。“巴學園”的戶外會是能夠讓學生自己選定的,讓每個孩子都能發揮特長的稀奇古怪的項目。在“巴學園”,如果上午把課程都學完了,下午還要組織大家羣衆出去散步,學習地理和自然;夜晚還在大禮堂裏支起帳篷“露營”,聽校長講旅行故事……

因此,“巴學園”裏的學習資料是豐富多彩的,新鮮動人的,也是令人羨慕的'。

小豆豆從一個“壞孩子”變成好學生,也是正因校長能堅持不懈地對小豆豆真摯的關愛,使小豆豆最終決定選取做一個好學生……

總之,我讀了《窗邊的小豆豆》後,很期望我們的學校也能像“巴學園”一樣,學習的資料是豐富多彩的,學習的環境是簡單的,學校裏的老師像校長一樣能懂得孩子,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