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西遊記》讀後感【優秀15篇】

《西遊記》讀後感【優秀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W 次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西遊記》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西遊記》讀後感【優秀15篇】

《西遊記》讀後感1

“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這句話是出自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是其治學名言,旨在鼓勵人們不怕苦多讀書。不知愛讀書的大家領悟了沒有?

《西遊記》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可想而知,它的文學價值是非常高的。說到《西遊記》,對它的原著、改編版本,以及與它有關的一些影視作品,我已經閱讀頗多。但還是想趁着這一陣空閒的時間再次品讀一番。

《西遊記》是一部神話小說,是在家家戶戶中廣爲傳頌的一本“不老神書”。小說栩栩如生的塑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愛打抱不平的孫悟空、好吃懶惰的豬八戒、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以及法力無邊的如來佛祖。其中最具特色的一個人物形象——齊天大聖孫悟空,他驚天地、泣鬼神,敢作敢當,敢愛敢恨,又不失機靈可愛,深受大家的歡迎。

書中還充滿了許多幻想的情節: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智鬥二郎神等等,即使這些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但作者那神奇的寫法卻能夠讓你身臨其境,流連忘返……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真是孫悟空了。初次閱讀的我,就已被它的.出場所傾倒:“仙石迸裂,從裏面崩出一個圓球似的石卵,化成一個石猴。”這使我的腦海裏涌現出了無限的遐想!甚至對孫悟空大鬧天宮的膽識拍手稱讚,爲三打白骨精被唐僧誤會,趕回花果山時痛哭流淚。再讀《西遊記》時,已經慢慢地找到門道,不會再像初次那樣,懵懵懂懂了。開始知道了孫悟空歷經千辛萬苦,護送唐僧到達西天的萬般苦惱。它的筋斗雲一翻十萬八千里,可以憑藉這項本領直接去西天。但唐僧是個按部就班的人,他要走他的路。但唐僧腐朽古板”,人妖不分,多次執意趕走悟空。但悟空始終忠於唐僧,沒有半點私心。最近一次讀《西遊記》,我讀懂了隱藏在文字中的當時的社會現狀,是那樣的黑暗。我也讀懂了唐僧師徒的“取經夢”,他們不懼艱辛,勇往直前,腳踏實地地,朝着西天取經的道路前進,這種毅力是常人所不能及的。最後的結果當然是圓滿的。

這是不是與現代的社會相似呢?人們每天忙忙碌碌,朝着目標一點一點地進步,永不放棄,直至達到目標後還追求精益求精。

還記得有一次,參加了一個街道英語演講比賽,規模雖不大,但也要悉心準備。每天放學留下來訓練是最基礎的了,午休時間也用來訓練了,甚至連有的技能課也佔據了。這樣一來,、精神、成績樣樣都可能會受影響,只好在另外的時間加強了。雖然會有些苦,但是我自己知道,我正朝着在比賽中拿名次的目標前進呢。最後的結果,榮獲了二等獎!但這樣還不夠,我還希望通過我的勤勞刻苦,在下一次的比賽中勇奪第一!

我現在的近期目標就是衝刺小中考,成功拿下中考“通行證”!在達到目標的道路上,也許會有大大小小的阻礙。但我相信,我會用毅力、勇氣、堅韌的力量和腳踏實地的宗旨去排除障礙,達到目標!從而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鬥。

泱泱中華,源遠流長。在這嶄新的時代裏,我們最需要的是永不泯滅的理想、夢想,是永遠刻在人們心中的中國夢!

《西遊記》讀後感2

吳老先生的《西遊記》,是神話小說中的經典之作,可謂是婦孺皆知,家喻戶曉。

孫悟空,是《西遊記》的第一號人物。一隻石猴,遊東海,鬧天宮,降妖魔,行萬里,保唐僧,取真經,幹出了一番驚天動地的壯舉——這是大家公認的事實。我並不想XXX*這個事實,只是想在此事實之上,談談我對孫悟空的一點個人看法。

孫悟空這個角色固然是正面形象,但他也是存在兩面性的。這兩面,可以各舉一物來代表:一是金箍棒,一是緊箍咒。何以見得?聽我細細道來。

金箍棒,象徵着孫悟空的鬥爭精神。毛澤東的“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正道出了孫悟空的戰鬥氣概。從某些地方來看,他簡直就有點“無‘法’無‘天’”:他不理睬那些“神聖不可侵犯”的天條,掄起金箍棒,打上靈霄寶殿,闖入兜率天宮;他不管生死定數,“六教輪迴”,掄起金箍棒,打入冥司,強勾掉生死薄上的名字;他不怕天兵天將的包圍戰鬥,甚至當被推入八卦爐用火煉了四十九日時,一旦爐門打開,就又掄起金箍棒,“大亂天宮”去了。後來取經途中,他面對各路妖魔,也是敢打敢拼,鬥爭到底。哪怕被妖魔的寶物所收,陷入絕境時,一旦逃出,也不忘繼續揮起金箍棒戰鬥,決不退縮。因此,威力無窮的、孫悟空時刻不離的金箍棒,成了孫悟空勇敢、除惡、反抗和鬥爭精神的代名詞。它符合了人民羣衆進步的革命願望,這也正是孫悟空千百年來深受讀者喜愛的`原因。

但我們必須同時看到,孫悟空性格中還存在着消極的一面。緊箍咒,代表了孫悟空的“奴性”——很抱歉,找不到更好的詞來形容這一千百年來的英雄形象。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的五百年間,漸漸地“知悔了”,扔掉了當年反抗天宮的立場。後來,當觀世音菩薩以搬開五行山爲“利誘”,讓孫悟空戴上金箍兒,協助唐僧“修成正果”時,這個曾大鬧天宮的鬥士終於皈依了(投降了?),成了爲天庭效忠的一員。西行路上,孫悟空開始時經常被唐僧念動緊箍咒,對唐僧意見頗大,但被迫無奈,只得爲唐僧賣命。然而後來,唐僧念動緊箍咒的次數卻越來越少——孫悟空漸漸“真心歸順”,“聽話”了。當中途唐僧趕悟空走時,悟空甚至“悽悽慘慘,腮邊淚墜”,整個一副“奴才相”。一個緊箍咒,將悟空緊緊箍在了天條的枷鎖裏,只打有過之妖魔,不打有錯之神佛了。

金箍棒和緊箍咒,決定了孫悟空的兩面性。孫悟空,既是一個有鬥爭精神的英雄,又是一個爲天庭效忠的“奴才”。這兩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也許,這也是吳老先生的矛盾,是一個時代的矛盾吧。

當然,我不否認孫悟空的正面形象,但我想,一分爲二,從多個角度看事物,得到的結論應該更全面些。

有金箍棒,也有緊箍咒,這纔是一個真實的孫悟空,一個並非超凡的孫悟空。

《西遊記》讀後感3

大家都知道孫悟空是一個神通廣大的人,在《西遊記》中孫悟空最後修得正果,被封爲“鬥戰勝佛”。可大家可曾想過,孫悟空是否滿意這個結局?

有人會說當然滿意,最初就想上天庭謀個長生不老,取經歸來被封爲佛,有何不妥?可是,我認爲是個悲劇。孫悟空從始至終都在被別人操控着,只因當時大鬧天宮失敗,被如來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要按照事先爲他規劃好的去往“西天取經”,找這個理由讓他出來,再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就可以擺脫束縛從而成佛。不過,孫悟空卻從始至終都沒有想過取經的意義何在,取完經後又該做什麼,他如何滿意這個結局?

我們不妨回顧一下孫悟空與六耳獼猴的故事。孫悟空被唐僧趕走後,六耳獼猴隨之到來,將唐僧的通關文牒拿走,目的就是要取代孫悟空的位置,自己去西天取經,然後,像他一樣位列仙班,享受至高無上的榮譽,但最後計劃失敗死於孫悟空的手裏。我們爲何不想這難道不是另一個孫悟空嗎?孫悟空大鬧天宮的處罰結果僅僅是封於五行山下五百年,而不是被如來打得形神俱滅,是因爲這一切都是提前安排好的,從石猴降臨到拜師學藝再到大鬧天宮、五行山被困、西天取經、功滿成佛,其實都是佛教最高統治者如來一手策劃的,目的是擴大佛教的勢力範圍,消除潛在的競爭對手。六耳獼猴的出現,打亂了如來的計劃,如來佛又如何能容忍有人中途破壞他的宏偉藍圖呢?六耳獼猴在錯誤的時間出現了,結局只能是消失。

孫悟空知道是個悲劇,爲何卻不在中途反抗呢?我想,孫悟空是不能也不敢反抗,一是被打怕了,五百年的束縛已經把他的鬥志消磨殆盡,如果再敢反抗終究會被消滅;二是如來佛讓他功德圓滿成佛成仙的承諾使得孫悟空已經臣服於權勢虛榮之下,孫悟空只能按照統治者的`意圖走下去,如果再有反抗,五百年的道行不僅毀於一旦,更有可能被打的萬劫不復,他的怨念只能積累在心中。

我想孫悟空在成佛後會回到花果山,因爲他需要時間去調節自己,或者受不了成佛後的痛苦,再次反抗天庭。孫悟空的悲哀就在於在統治者的威逼利誘之下,磨滅了反抗統治的意志,屈服在了統治者腳下。

我們的美好生活是靠着一大批有着堅強信念的人,面對壓迫,面對誘惑,始終不忘初心,堅決同反動統治鬥爭到底,纔有了今天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

作爲中學生的我們,一定要從小樹立遠大理想,珍惜先輩們爲不讓孫悟空的悲哀重演,用不屈的抗爭和無數的鮮血染紅的的五星紅旗,用偉大的中國夢編織自己的少年夢,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終生。

《西遊記》讀後感4

《西遊記》這部家喻戶曉的經典之作,我覺得最爲之震撼的,是文中那些個曲折離奇的情節,更有那暗藏着的,人們可望不可及的理想,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

每每讀《西遊記》,會情不自禁地憶起那些精彩的故事,三打白骨精,孫悟空大鬧天宮,唐僧情陷女兒國??更有甚者,看書的同時,腦海裏總跳出六小齡童版的電視劇,深入人心的。不管是那個古靈精怪的孫悟空,還是一身正氣的唐僧,或是憨厚老實的沙僧,又或者那個愛自作聰明,搞怪的豬八戒,對於咱們七零後的人來說,它給予我們太多的樂趣。如此美好、純真的童年記憶,想來不是什麼東西能輕易取代的。

“我是從哪裏來的”,不由得記起小時候,懵懂的我們常愛問媽媽這類白癡的問題。想來有此種經歷的人不少,而且得到的答案也相差無幾,媽媽們總是摸摸咱們的頭,笑臉盈盈,滿臉的愛意,“是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哈,如此,我就是孫悟空。得到滿意的答案,蹦跳着繼續玩鬧起來。現今想想,自打咱們出生,小孩的皮性,任性,真是令媽媽們操粹了心,不就是一個活脫脫的孫悟空嗎。無怪乎,總是聽人說,父母對孩子有操不完的心。如今,我已爲人母,兒子愛玩愛鬧的天性,對此自然是更加的感同身受。

不管是過去不知天高地厚的年紀,抑或此時的我,在《西遊記》裏,給我印象最深的,始終是孫悟空。如果說,小時候佩服的只是他的武功蓋世,無所不能。那麼此時的我,更敬佩他的知恩圖報,寬宏大量。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我想,孫悟空用他的所作所爲予以最好的詮釋。五百年前,孫悟空大鬧天空,被如來佛壓在了五行山。唐僧途經,信手撕去了符咒,讓它重獲自由。就這份恩情,孫悟空竟用自己的一生來回報。大家都知道,西天取經的路上,驚險重重,妖魔叢生,如果沒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沒有孫悟空的`從旁相陪,任憑唐僧是如何的執着,怎樣的努力,也是取不回來真經的。在護送唐僧西天取經的途中,孫悟空斬妖除魔,明察秋毫。爲了唐僧,孫悟空拋卻榮

華,放棄享受,更不惜捨命相救,這是多麼高尚的品格。對於人情冷漠的當今社會,更加的難能可貴。

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一路上經過九九八十一難,這些故事貫穿《西遊記》始終。書裏,師徒四人團結一心,不畏艱險。最後,他們終於如願以償,取得了真經。也給賞讀的我們以啓示,生活中,每每經歷困難,就想着放棄,爲何不能像唐僧師徒般,堅持不懈,抗爭到底。此時,我更是不禁自問。如此完美的結局,相信表達了吳承恩大師對生活美好的祝願和追求,因爲他堅信,邪惡永遠戰勝不了正義。想來,我們在生活中也應該如此,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也不應該輕言放棄。因爲,只有堅持不懈,纔會戰勝困難,走向成功。

《西遊記》讀後感5

合上書,我長舒一口氣,心中的歡喜難以言表,長達兩個月,我終於將《西遊記》收入囊中。

兩個月前,我還殊不知自己將會和這位新朋友見面,直到謝老師提醒我們挖掘這份寶藏,纔拿起了原版,開始讀了起來。

不讀不知道,一讀嚇一跳。這本書寫的簡潔明瞭,而且生動有趣,沒有過多的修飾詞,反而讓人讀着有種輕鬆舒適的感覺。而這本書身爲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獨具一格的地方自然有。最大的特色,就是文中夾雜的小詩了。

小詩每一回都有,並且有長有短,大多描寫的是人物、景物。有的雖描寫一個人物,用到了很多篇,最顯著的就是徒弟三人的自我介紹了。每每與妖怪爭鬥,開始時,三人總要先自誇一番,本是幾句簡單的.話語,在吳承恩先生的筆下,就變成了“家居花果山,祖貫水簾洞”“睜着一雙不白不黑的金眼睛,天慘淡,月朦朧;拿着一條不短不長的金箍棒,來無影,去無蹤。”

文中刻畫的人物都細膩生動,聰明卻暴躁的孫悟空,四海之內無人不曉;豬悟能則是最愛吃的了,不管那次齋飯,作者都不會忘了他,總是把他的吃相描寫的淋淋盡致;老實又盡心盡力的沙悟淨,雖不如孫悟空與豬悟能出彩,但性格則比兩人強上幾分;一心向善,只爲取經的唐僧,意志極爲堅定,任憑誰怎麼勾引或阻攔,只有一個念頭,取經。

最後,四人也是歷經十三四年千辛萬苦,九九八十一難得經歸鄉,但他們還會與其它的讀者,走一走這取經之路。

《西遊記》這本書是由吳承恩寫的。《西遊記》也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我非常喜歡這本書。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故事人物是齊天大聖——孫悟空了。因爲他的本領很大,可以七十二變、翻筋斗雲……還能一眼可以看出哪些是人,哪些是妖怪。但有時候孫悟空也會犯錯誤,如在“闖龍宮喜得金箍棒”、“齊天大聖大鬧天宮”等章節。所以說,我們不但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更多更大的本領,才能多做好事,多做有益祖國和人民的事。

唐僧非常善良,經常因爲熱心腸而被妖怪迷惑或者上當。由於孫悟空有時候不聽師傅的話,導致師傅的誤解,比如在“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一些章節中,因爲唐僧的誤會,孫悟空被趕回了花果山。所以說不僅要爲人善良,更要明辨是非,懂得真善美。

我最喜歡《真假美猴王》這個故事情節,因爲兩個一模一樣的孫悟空實在是打得難解難分,實在是太精彩了。還好最後有如來佛祖,不然確實分不清哪個是真哪個是假。所以說,生活和學習中很多事情不要被外表迷惑,勇於作真正的自己。

唐僧師徒四人在西天取經的路上,碰到很多困難和妖怪,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但他們四人團結在一起,戰勝了妖魔鬼怪,取得了真經,成功地回到了大唐。這個故事還告訴我們,只要認定了目標,不怕困難,大家團結一起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西遊記》讀後感6

衆所周知,《西遊記》乃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可想而知,它的文學價值是非常高的,作爲中國人對自己國家的文學精華不瞭解一點那怎麼行。爲此,我特地趁着寒假好好去領會一下。

當我將那本厚厚的“經典”的最後一頁合上後,腦袋裏還真是有很多感觸哩!就比如說孫悟空,他是全書中最光輝的形象了。

文章較開頭的“大鬧天宮”一章,或許有人會認爲他無事生非,愛挑釁“權威”,甚至妄想做“玉帝”,但我卻認爲這突出了作者的熱愛自由,勇於反抗以及這個時代所提倡的“有能者當居之”。不過如果真讓孫悟空當玉帝,恐怕連天都會被捅出個窟窿來。

至於在西天取經的路上,他已不再是一個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個頭戴緊箍,身穿虎皮裙,專爲人間解除魔難的英雄。在重重困難之前頑強不屈,隨機應機,西天途中更是盡心盡力保護。他的見惡必除,除惡必盡的精神就彷彿是在爲那個時代帶去了一位“神”。不過孫悟空的`缺點也不少呢!就是有時太鹵莽了,像“三打白骨精”,雖說他的火眼金睛是把那妖怪看出了,不過他太急性子,二話不說先給它一棍,可恰好碰上唐僧這個“慈悲爲懷”的聖僧,其結果便是唐僧的“解僱書”——“你走吧!”

再來講講唐僧,作爲師父,他對徒弟要求很嚴,經常教導徒兒“要以慈悲爲懷”。作爲僧侶,他行善好施,爲民除害,爲人們播撒着善良的種子;作爲求學者,令人們讚歎不已的是他那堅強的意志和執着追求的精神,不爲財色迷惑,不爲死亡征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強信念,使他終成正果。不過有時他也有點“腐朽古板”,人妖不分,還多次冤枉孫悟空,以至於到最後還得讓豬八戒去花果山請大師兄。我對他的這種行爲實在沒什麼好印象,但念在他不辭萬里赴西天取經,自然也是功過相抵了。

提起豬八戒,人們總是將他與“好吃懶做、自私自利”,“損人利己、見利忘義”等不好聽的詞彙聯繫在一起。的確,豬八戒也幹過“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事情。但在爲師父西去取經的曲折道路上,雖然沒有孫悟空神通廣大的超常本領,卻也立下了不少戰功。他雖然有着許多的缺點,但我一點兒也不覺得他醜陋和厭惡。相反地,在他的這些缺點背後,透露出來的憨厚老實富有人情味的一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沙僧是唐僧取經途中的一個忠誠衛士,也是讓師父操心最少的一個徒兒。肩挑千里重擔,沒有半句怨言。師兄鬧矛盾時,他從中調停和解;師父遇難時,他挺身而出,以死相救。儘管平時少言寡語,但在保護師父的戰鬥中衝鋒陷陣,英勇無比。

總之,這些人物都爲此書增色不少!雖然作者想表達的“內涵”我無法完全明白,但也從這本書中得到了不少樂趣。一句話:不愧是名著啊!

《西遊記》讀後感7

中學生的成長離不開書籍,書籍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沒有它們的哺育滋養,我們的生活是不完美的;沒有它們的意味深長,我們的人生是缺憾的。讀書,特別是文學書籍,猶如春雨哺育着大地,使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如夏風涼爽着世界,讓我們享受着人生;如秋果掛滿了枝頭,叫我們精神飽滿,文學名著的奧妙潛移默化的感染着我,塑造着我,成就着我。

我國的四大名著,可謂是博大精深,我對四大名著也情有獨鍾.《西遊記》,小時候的我讀起它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令我留戀忘返,回味無窮.但今日今時,再次拜讀《西遊記》,我的領悟卻變了. 《西遊記》是我國古代文學百花園中一朵怒放的奇葩.自問世以來,風靡文壇,故事流傳,廣及民間,真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雅俗共賞.每當我翻開《西遊記》時,總有不同的心情.此時此刻我又有了新的領悟,他那曲折的情節中暗藏着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經歷了長時間個性受約束的日子,新世紀的人們都格外向往自由,嚮往那個自由的化身:孫悟空.孫悟空破石而出,"不伏麒麟轄,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王位所約束",闖龍宮,鬧冥司,花果山上稱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鬥爭也是爲了爭取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讀者一種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 然而,每個人都明白, 在現在,即使是將來,完全的自由終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終要受到這般那般的約束.儘管包圍着我們的是個受約束的世界,但我們可以讓內心儘量變得廣闊而幽深, 讓它能夠無邊無際,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人被一些價值不大的東西所束縛,卻自得其樂,還覺得很滿足.經過幾百年的探索和發展,人們對物質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對於精神自由的需求卻無端被抹殺了.總之, 我認爲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種開拓進取, 尋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厲盡時間錘鍊的《西遊記》中,竟深深蘊含着新世紀人們最渴望的`自由精神……這是我此次閱讀《西遊記》體會最深的,以前的熱鬧已煙消雲散,

西遊記,真不愧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非常好看。每一個章節都有許多不同的驚險冒險,讓人不由自主的一頁一頁看下去西遊記真的很好看,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總之,師徒四人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長處,哪怕是他們的短處也必須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話,要努力改正,成爲一個完整的人!

《西遊記》讀後感8

那先生如意鉤劈手相還。那先生與大聖戰經十數合,敵不得大聖。這大聖越加猛烈,一條棒似滾滾流星,着頭亂打,先生敗了筋力,倒拖着如意鉤,往山上走了。

……

被那先生趕到前邊,使如意鉤子把大聖鉤着腳一跌,跌了個嘴硍地。大聖爬起來,使鐵棒就打,他卻閃在旁邊,執着鉤子道:“看你可取得我的水去!”大聖罵道:“你上來,你上來!我把你這個孽障,直打殺你!”那先生也不上前拒敵,只是禁住了,不許大聖打水。大聖見他不動,卻使左手輪着鐵棒,右手使吊桶,將索子才突魯魯的放下。他又來使鉤。大聖一隻手撐持不得,又被他一鉤鉤着腳,扯了個惣踵,連井索通跌下井去了。大聖道:“這廝卻是無禮!”爬起來,雙手輪棒,沒頭沒臉的打將上去。那先生依然走了,不敢迎敵。大聖又要去取水,奈何沒有吊桶,又恐怕來鉤扯,心中暗暗想道:“且去叫個幫手來!”

……

那真仙側身躲過,使鉤子急架相還。他兩個在庵門外交手,跳跳舞舞的,鬥到山坡之下,恨苦相持不題。

正是打死不如放生,且饒你教你活幾年耳,已後再有取水者,切不可勒扌肯他。”那妖仙不識好歹,演一演,就來鉤腳,被大聖閃過鉤頭,趕上前,喝聲:“休走!”妖仙措手不及,推了一個蹼辣,掙紥不起。這大聖笑呵呵,駕雲而起。

在這個故事中,作者花了很多的筆墨描寫正義和邪惡對決的場面,故事一波三折,讀起來頗有情趣。

故事大致描寫了孫悟空師徒四人在西天取經途中遇到一條清澈的小河阻擋,便拜託一位婦女送他們過河,但唐僧和八戒在渡河後覺得口渴,於是喝了河裏的水,誰知那河水喝了便有了胎氣,令唐僧和八戒腹痛。聽當地的人說,只要喝了解陽山的水,纔可解胎氣。巧的是,解陽上看門的那個仙人,竟是之前孫悟空得罪的牛魔王的兄弟,紅孩兒的舅舅,於是一場大戰便開始了……

通過這個故事,表面上描述了孫悟空的機智和勇敢,但從深層揭示了西天取經的.艱難和艱險。由此,我聯想起我們的學習,學習知識就像是西天取經,在這“西天取經”的道路上佈滿荊棘,會遇到很多坎坷和困難,是一條曲折而漫長的人生道路。讀了這個故事,我彷彿看見學習道路的明燈,心中涌出一份不期然的驚喜,從內心發出一種強大的力量,呼喚着我,我想它是戰勝坎坷和困難的基礎,是消滅挫折和失敗的源泉。我要拋棄幻想、拋棄浮躁、拋棄自以爲是,學習唐僧的執着和堅韌,學習孫悟空的機智和勇敢,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實地在學習道理上前進。發揮潛在能量,超越自我,我相信任何學習上的坎坷和困難都會被越過,任何學習道路上的攔路虎都會被擊敗。

能伴隨我們一生的不只是時間,還有內心的財富。它能買到成功,兌換成就;它能詮釋價值,贏得尊重。這份財富有這樣的標籤:執着、堅韌、機智、勇敢……

《西遊記》讀後感9

《西遊記》,當這個名字第一進入腦海裏,是兒時電視劇中那驍勇善戰的美猴王,手持金箍棒橫掃千軍,縱有數萬天兵天將都視之塵埃,齊天大聖的名號烙印在心中,天有多高,心就有多高,胸懷悟空的志向,是年少的理想。

西遊記第一回合標題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正是講述了不平凡之人的平凡之旅,心性的修正,使得心猿開始試探人生。

西遊記伴隨人走出年少的浮躁,褪去了幼稚的想法,步入社會,品嚐到百味人生。

時間猶如一塊刻字的石碑,記錄着人生的一點一滴,當西遊迷們經歷了教育的洗禮,世俗的教導,已經發現自己進入了中年,30到40歲的年紀由而立走向不惑,爲了工作的任務而奔波,爲了家庭的幸福而奮鬥,爲了社會價值觀的踐行而拼搏,在這個年紀,突然間發現自己心中的悟空,已經遠去,膘肥體壯的豬八戒出現在複雜的腦海裏,也有了第三十三回合《四聖試禪心》的衝動,

心中的疲勞感越發的沉重,八戒的中庸思想涌向心頭,對於金錢,權利,地位,成就,價值的看法已經淡去,不願驚天動地,但求平穩安逸,想盡人生喜悅,世俗與我無關。

晚年已經將要退休,此時開始回憶自己的人生,有過奮鬥,有過庸俗,有過成功,亦有失敗,感悟到自己的人生與西遊記中的沙僧極爲相似,論上進心,不如悟空來的猛烈,論中庸也沒有八戒的嚴重,不好也不壞,西天封官的時候,得了一個淨壇使者,卻有深意,盡心爲了取經,結局好似圓滿,卻表現平平。

不黑不青藍靛臉,如雷如鼓老龍聲。一股俗氣涌上心頭。

但是最後沒有成爲八戒,更沒有成爲沙僧。

講到這裏,突然想起了自己的老師,也就是西遊記中的唐僧,整日喋喋不休講述爲人處世的哲理,聽得耳朵發癢,但是又要感激唐僧,沒有他嘮嘮不休的教誨,取經中途,早就成爲了豬八戒和沙僧,在西遊記第七十五回中,獅駝嶺遇到強敵,師傅被抓走,大師兄不在,兄弟兩個分好行李,賣了白龍馬,給師傅做壽材,你回高老莊,我回流沙河。

可是當自己垂垂老矣,才發現,人的'一生就是一部西遊記,有奮鬥的目標,有中途的放棄,有求安逸的中庸,有爲自保的俗氣,同時還有堅持到底的成功。

九九數完魔滅盡,三三行滿道歸根;徑回東土,五聖成真

回首自己的一生,遇到了唐僧這樣的老師,充滿了悟空的志向,摒棄了八戒的中庸,拋開了沙僧的世俗,最後取得了真經,貴在自己的堅持,無論對自己,對家人,對工作,對他人,對社會,奉獻了自己的微薄力量,心中的正能量壓制住了墮落,人生畫上了一個比較圓滿的句號。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西遊記》讀後感10

我看了一本名叫《西遊記》的書,裏面的主人公就是大名鼎鼎的孫悟空。

他從石頭裏出來不久,他就交到了不少朋友,他們發現了瀑布,朋友們說誰敢進去看看,而且沒事的回來,就拜他爲王,孫悟空進去了,並發現了,裏面根本沒有水,還有一座石板橋,孫悟空上了橋頭,它看到了很多石頭做的傢俱,出來後告訴了猴子們,猴子們知道了,就和大聖住在那裏,孫悟空就這樣成了猴子們的大聖。

孫悟空也經過很多的經歷,比如:像菩提組師學習本領,後來因爲一件事兒,被趕了回來,偷吃王母娘娘的.蟠桃會和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差點兒都沒命了。

後來,孫悟空被壓在了五行山下,還是唐三藏取經時路過救了他,於是,孫悟空就跟着師傅一塊去取經了,而且孫悟空在身邊時時刻刻的保護着師父的安全。

因爲孫悟空當了唐三藏的徒弟,所以唐三藏的又給他的徒弟取了一個法名,叫:孫行者,所以,孫悟空也被稱作孫行者,第二本的裏面有唐三藏,收了豬悟能和沙悟淨。

剛開始,孫悟空聽一個高才說要捉妖精,孫悟空就幫他捉妖精,他變成了一個太公生女兒的模樣,然後,變成了本來的樣子,最後豬不能知道了,他是取經的,就讓孫悟空帶他去見取經的人,悟空讓他把這個洞燒了,他真的把洞燒了,然後,他就成了唐三藏的第二個徒弟,唐三藏又給他取了一個法名叫:豬八戒。

有一次,他們過河,但他們過不去,因爲沒有船,盒裏有一個妖怪,他非常去想去搶唐僧,所以因爲這樣,豬八戒一塊和孫悟空一塊兒對着妖怪打,可是,他們一開始打,妖怪就鑽入水中去了,他們沒有辦法打,孫悟空,只好去找觀音菩薩,後來,他們才知道,這個妖怪是要和他們一塊去取經的:沙悟淨,唐僧爲他落了飯,看着樣子,很像一個和尚,所以唐僧又給沙悟淨起了一個法名叫:沙和尚。

最後他們取得經,洗去了凡胎,都成了佛,令人高興的是,孫悟空已經成了佛,所以腦袋上不需要金箍了。

我覺得孫悟空很善良,雖然師傅經常念緊箍咒,但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不管師父誤會了他,念緊箍咒,當師父一有困難,孫悟空從沒有沒救的時候,而且,我還感覺的孫悟空還是一個有仁有義的猴王,雖然被師父趕走了一次,但還是跟豬八戒回來救師父了。

孫悟空還很聰明,眼睛一轉就可以想出一個好點子,還有一次他偷吃仙丹,聰明的她馬上意識到自己惹出了比天還大的禍了,所以趕緊逃了,我覺得他的聰明善良,有仁有義,這三點需要我們學習,要是我們是孫悟空,估計師父一念緊箍咒,我們就不幹了,而是真孫悟空呢,他一定會救師傅的。

《西遊記》讀後感11

《西遊記》是我國古代文學百花園中一朵怒放的齊葩。自問世以來,不脛而走,風靡文壇,故事流傳,廣及民間,真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雅俗共賞。讀了《西遊記》這本名著,使我深受啓發。他讓我深深的明白:成功是一個多麼仍人羨慕的字眼啊!想要成功,那必須得持之以恆。

《西遊記》這個故事中,四位主人公――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河尚,他們四人都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取得真經。孫悟空武藝超羣,豬八戒能挺身而出,沙河尚忠孝兩全,他們三人齊頭並進,一齊護送師傅唐僧前往西天取經。他們開始了這一段艱難而又艱辛的旅程。他們歷經了千辛萬苦,經過了無數的艱難,付出了無數的心血,嚐盡了酸甜苦辣,最終取得真經。這其中的苦與累是一般人所無法想像的,他們之所以能戰勝它們,是因爲有一種堅強、勇敢、不服輸的精神在支持着他們。孫悟空爲了保護唐僧能夠放下齊天大聖,豬八戒能放下天蓬元帥,沙河尚能夠放下河神,這種精神更是難能可貴了。故事中的唐僧永遠嘮嘮叨叨,吩咐徒兒做這做那,但自我卻很懦弱、迂腐,最大缺點是心腸軟,沒有豐富的社會經驗,會因人妖不分而把孫悟空趕走。並且動不動就紛紛落淚,魂飛魄散,騎馬坐不穩翻個跟斗跌下馬鞍。可是他卻有堅強的意志,不爲財色所迷惑,不爲死亡而征服,在徒兒的幫忙下最終取得真經。成功者身上所具備的那種。《西遊記》是我國古代文學百花園中一朵怒放的齊葩。自問世以來,不脛而走,風靡文壇,故事流傳,廣及民間,真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雅俗共賞。讀了《西遊記》這本名著,使我深受啓發。他讓我深深的明白:

成功是一個多麼仍人羨慕的字眼啊!想要成功,

那必須得持之以恆。《西遊記》這個故事中,四位主人公――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河尚,他們四人都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取得真經。孫悟空武藝超羣,豬八戒能挺身而出,沙河尚忠孝兩全,他們三人齊頭並進,一齊護送師傅唐僧前往西天取經。他們開始了這一段艱難而又艱辛的旅程。他們歷經了千辛萬苦,經過了無數的艱難,付出了無數的心血,嚐盡了酸甜苦辣,最終取得真經。

這其中的苦與累是一般人所無法想像的',他們之所以能戰勝它們,是因爲有一種堅強、勇敢、不服輸的精神在支持着他們。孫悟空爲了保護唐僧能夠放下齊天大聖,豬八戒能放下天蓬元帥,沙河尚能夠放下河神,這種精神更是難能可貴了。故事中的唐僧永遠嘮嘮叨叨,吩咐徒兒做這做那,但自我卻很懦弱、迂腐,最大缺點是心腸軟,沒有豐富的社會經驗,會因人妖不分而把孫悟空趕走。並且動不動就紛紛落淚,魂飛魄散,騎馬坐不穩翻個跟斗跌下馬鞍。可是他卻有堅強的意志,不爲財色所迷惑,不爲死亡而征服,在徒兒的幫忙下最終取得真經。成功者身上所具備的那種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我想,有付出就必須有成就,有付出就必須會有回報,有付出就必須能收穫期望與美麗。在學習和生活中,要學習西遊記中的那種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精神!

《西遊記》讀後感12

“拔一根毫毛,吹出猴萬個。眨一眨眼皮,能把鬼識破。翻個跟斗十萬八千里,抖一抖威風山崩地也裂……”每當耳邊傳來這熟悉的旋律,我的腦海裏便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了睿智勇敢的孫悟空形象。孫悟空在《西遊記》裏,是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猴哥”,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

寒假裏,我又一次捧起了這部經典之作,享受這份文化大餐。在我心中,孫悟空是當之無愧的主角。看到孫悟空大鬧天宮時,我爲他捏了一把汗;讀到他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時,我彷彿也感受到了那份孤獨與痛苦;後來,他被唐僧解救,和豬八戒、沙和尚一起歷經磨難,降妖伏魔,最後終於修成正果,取得真經。放下《西遊記》的那一瞬,我的心中感慨萬千。

孫悟空是正義的化身,一路上,正是因爲有了他,那些妖怪才聞風喪膽。他忠心耿耿地保護師傅西天取經,雖然在取經的道路上遇到了重重困難,偶爾也會耍耍小脾氣,但是他始終沒有忘記身上的責任,即使師傅責罵他,誤會他,甚至趕走他,他還是堅持了下來。

再大的.風浪,心中有一份信念,仍有希望到達成功的彼岸;再高的山峯,心懷一份憧憬,仍有可能攀越險峻的山頂。人生路,不就是一條通關打怪的西遊之路嗎?成長路上遇到的大大小小的困難,就像書中大大小小的妖怪,需要我們用勇敢與智慧戰勝它們。

記得我上一年級的那年暑假,我非要拉着爸爸教我學騎自行車。一開始我信心十足,推上小自行車就想騎。誰知我還沒站穩,自行車就摔倒了,壓到我的腳面,疼得我哇哇直叫。這下我不敢輕舉妄動了,央求爸爸幫我扶穩自行車,我才小心翼翼地坐上去。我雙腳踩着踏板,心撲通撲通地跳着,彷彿我一張嘴它就會跳出來似的。我不時地回頭看爸爸,生怕他鬆手,不一會兒汗水就像無數螞蟻一樣爬滿我的脊背,天哪!原來騎自行車這麼累呀!不知道什麼時候,爸爸居然放開了手,我頓時手忙腳亂,頃刻間連車帶人一股腦兒摔得稀里嘩啦,手上腳上的皮都磨破了!我疼得齜牙咧嘴,好不容易站起來後,我再也不想騎自行車了。正當我想要放棄的時候,孫悟空的影子出現在我的眼前,他似乎正嘲笑我:“遇到這麼點困難就受不了,還算什麼男子漢?真讓俺老孫看不起你!”不知怎麼的,一股神奇的力量支撐着我,扶起自行車,我又開始練習。我向爸爸“取經”,他告訴我注意力要集中,認真盯着前方,雙手控制好前進的方向,車身稍微向右傾,儘量保持平衡。除了這些要領,還要記住三個字“不怕摔”,總想着放棄,是學不會騎車的。我重重地點點頭,就這樣,我摔倒了再爬起來,再摔,再起來……經過了兩個多小時的艱苦練習後,我終於學會了騎自行車。因爲堅持,我成功了。

未來的人生旅途中,磕磕絆絆在所難免。作爲新時代的少先隊員,孫悟空的那種堅持、不服輸的精神成了我的信仰,它指引着我,讓我“鬥罷艱險又出發”。

《西遊記》讀後感13

一心取經、迂腐頑固的唐僧;正義凜然、敢於鬥爭的孫悟空;憨態可掬、貪吃好色的豬八戒;吃苦耐勞、敦厚朴實的沙和尚……就演繹出了這部長達一百回,情節生動、言語詼諧的小說——《西遊記》。這師徒四人西行路上經歷了千辛萬苦、種種磨難,其中有一段讓我深有感觸:

“近前看時,哪裏是甚香米飯,卻是一罐子拖尾巴的長蛆……長老纔有三分信了。怎禁豬八戒在旁唆嘴道:‘師父,她因送飯下田,路遇我等,卻怎麼栽她是個妖怪?……哥哥怕你念什麼緊箍咒,故意把它們變做這等東西。’”

瞧這八戒,覺得孫悟空平時欺負他,喊他“呆子”而憤憤不平哩。上面一段就出自於《屍魔三戲唐三藏》,後來,就發生了“聖僧恨逐美猴王”的悲劇,八戒驅逐了自己視爲“敵人”的朋友,看起來是佔了便宜遂了心願,其實呢,就發生了:“八戒道:‘那猴子與我有些不睦。前者在白虎嶺上,打殺了那白骨夫人,他怪我攛掇師父念緊箍咒。’”看,他沒了孫悟空,害得師徒三人連白馬都吃盡了苦頭,最後還得冒着被“哭喪棒”打死的'危險去找,真是自找苦吃。其實,它們四人也就是一個小團體,而像豬八戒這樣自私不顧大家的人最終不僅害得團體都受苦,自己也沒得到什麼好處。

暑假裏,我參加了一個夏令營,其中有一項活動是破冰分組。輪到我們小隊了,首先計劃小組去看完整的地圖,看完後回小隊討論兩分鐘,執行小組就要在一個小時裏拼好打亂的地圖拼圖,大家正嘰嘰喳喳地緊張討論着,忙得不可開交,這時小組一個女生卻因爲大家沒有采納她的意見而生氣:“哼,不玩了!”隨後還發脾氣把我們快要拼好的拼圖打亂了,結果時間到了我們還沒有完成任務,輸了這場比賽。其實,那個女生也只是想我們大家都“依”着她,可結果卻適得其反:大家玩遊戲時經常疏遠她,和她說話也戰戰兢兢,生怕她又不高興鬧得我們小組輸掉比賽,不再考慮她的意見。

在一個團隊中,難免有人與你的意見不合或者對你有偏見,但我們必須要接受,而不能採取極端的方式,像豬八戒一樣,最後還是自己受苦。不過豬八戒最後還是接受了教訓,配合孫悟空降妖伏魔,大家團結一致,克服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了真經。生活中也一樣,一個集體光靠一個人的聰明才智是不夠的,成功是需要集體中每一個人共同的努力、目標一致、齊心協力、萬衆一心纔可以做到的。就像古人所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大自然裏就有我們的榜樣:有一種望天樹,樹幹只長高,不分枝,顧名思義,每一棵都非常高,直上雲端。可是,如果有一棵樹脫離羣體單獨生長,那就很容易招來滅頂之災——風很快會將它颳倒。所以望天樹都是團結一致地成“林”生長,阻擋風的襲擊。螞蟻、蜜蜂……因爲團結才能夠生存的生靈隨處可見。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讓我們團結互助,同舟共濟,一起快樂健康地成長,共同迎接美好的明天。

《西遊記》讀後感14

假期我讀了《教育西遊記》。它是一部教育專著,看了它我深刻地思索、審視自己。鍾傑老師的《教育西遊記》給了我閱讀的快樂,給了我思考的空間,給了我審視的角度。由心不在焉地隨意翻看到情不自禁地被吸引直至讀完後的驚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她把孩子們身上的各種壞習慣定位爲“妖精”,把孩子定位爲“妖精”纏身的“唐僧”,把教師定位爲“除妖驅魔”的“孫悟空”。而教師和與孩子們一道學習成長的過程則定位爲“一路西遊,獲取教育真經”的過程。多麼妥帖、多麼形象的比喻,保駕護航、降妖伏魔,在孩子的求學路上,老師的角色正如孫行者。只是,老師護送的,不只是一個三藏,而是一幫唐僧,爲師者,只有具備悟空的善變、真心、執着和智慧,才能幫孩子們取得教育的真經。

讀鍾傑老師的著作,只要你肯思考,你就能爲你教育教學中的問題找出對策,催生你的教育智慧,教育學生的招。讀鍾傑老師的文章,你可以感到她在教育中的縱橫捭闔,運籌帷幄,你可以感受再難的問題在她那都有招可解,“口誅筆伐”、“殺雞駭猴”、“明察暗訪”、“欲擒故縱”、“投其所好”、“剛柔並濟”、“釜底抽薪”……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有理有據,方法似乎信手拈來,遊刃有餘。

鍾老師的一招一式給了我啓發和靈感:只要有心,方法總比困難多。讓每次交作業都要把頭伸進桌箱找半天然後說忘帶了的同學當語文課代表;讓書包通常踩在腳下,座位周圍狼藉一片,一頓飯下來桌面上的飯粒足可以餵飽一隻小雞的同學當生活委員;用以身作則來約束他們。

讓在家寫作業磨磨蹭蹭的同學,每天父母記錄其寫作業的時間與同伴對比找到自己的差距。讓孝敬父母,會做家務的學困生展示自己做家務的本事,激發克服學習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同學們的表現讓我舒心,取得成效更讓我感到開心。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只要熱愛,只要用心,我相信我們每位教師都可以成爲像鍾老師那樣的,擁有“七十二變”的孫悟空。

書中的故事就是教師身邊常見的瑣事,看似小事,但幽默、流暢的筆調卻讓你感動、愉悅、頓悟,讀來輕鬆;形象的比喻,精彩的案例,會讓你手不釋卷,忍俊不禁,掩卷遐思。“他們內心充滿了感激,因感激而生出的愧疚,落實到行動上就是順從。”

像這樣詼諧睿智、力透紙背又直抵心靈的文字,書中比比皆是,給予我的不僅是豁然開朗,更多的是深刻、思考,還有欽佩、嚮往。

書中的亮點數不勝數,每一點都讓我受到莫大的啓迪。掩卷沉思,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還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學生,還會面臨諸如以往的種種難題,我要不停地學習和修煉,像鍾傑老師那樣擁有一雙亮眼、一對聰耳、一顆慧心、一張巧嘴,做一個溝通高手,化身悟空護送那被“妖精”纏身的“唐僧”們,用我的忠心、智慧、謀略幫助孩子取得真經,修得正果!

《西遊記》讀後感15

手捧着一本散發着墨香的書,細細研讀,雖算不上遨遊仙境,也算得上旅遊天堂;雖算不上遠離世俗紅塵,也算得上品味漫長人生。

開啓書的扉頁,便有縷縷墨香撲鼻。透過字裏行間,便會發現她涵蓋千古,從中可見一個精彩紛呈的世界。

唐詩,千年國萃

翻開歷史的畫卷,詩詞曲書中最有名的就要數詩了。詩中有“商女不知忘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憂慮;有“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友誼;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蒼茫;有“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磅礴……

常言道,詩言志。在一首簡短小巧的詩中,便可體味出作者的辛酸苦辣。無論是《房兵曹胡馬》中的“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還是《馬詩》中的“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都表達了詩人的遠大抱負;無論是《石灰吟》中的“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還是《過零丁洋》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表達了詩人的光明磊落和不怕犧牲的高尚人格。

詩,文學領域中一朵永不凋零的花,一顆華彩四射的`瑰寶。她有着耐人尋味又綺麗獨特的風格——詩的灑脫,詩的含蓄,詩的飄逸,詩的沉鬱,詩的豪放,詩的婉約……詩是文學的精華,是生活的縮影。

名著,有口皆碑說到名著,我的話就多了。就先說我國國內不論老少婦

孺皆知的《西遊記》吧!

《西遊記》是一部神話長篇小說,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浪漫主義作品的典範之一。那麼它的迷人之處在哪裏呢?因爲它創造了一個神奇瑰麗的幻想世界,情節曲折跌宕,引人入勝,在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其中的孫悟空、豬八戒和唐僧等人物也與之流傳千古。

然而在衆多名著中我最喜歡的是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爲什麼呢?因爲《簡?愛》中的女孩簡?愛不畏強權,要尋求自我,不甘被人欺辱。她雖然生活在社會底層,但是卻勇於追求平等和幸福,她的這種精神在當時的年代,當時的社會是多麼令人欽佩啊!而文中的另一條線——海倫,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沒有海倫的逆來順受哪來突出簡?愛的敢愛敢恨?沒有海倫的以德報怨哪來突出簡?愛的疾惡如仇?

小小說,濃縮就是精華!

比起小說,我更喜歡讀小小說。

小小說的語言簡介精明,沒有那些寫得朦朦朧朧的、堆砌了許多華麗的詞句的、無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風花雪月的文字,但卻又可以將主要內容、中心思想表達得淋漓盡致,省事省心省力,使人一目瞭然。儘管小小說這種體裁還不是很普遍,但是的確值得人們推崇。

只有讀書,人才會變得充實而富裕;只有讀書,人才會變得明理而清醒;只有讀書,人才會變得有修養,立於不敗之地。

讀書,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