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幸福讀後感集合15篇

幸福讀後感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W 次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幸福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幸福讀後感集合15篇

幸福讀後感1

厲劍童以一本《小猴子找幸福》,告訴我們,告訴孩子,幸福就在身邊,觸手可及。

露珠用一生告訴人們,就算將其與珍珠作比,極盡讚美,它也不是珍珠,敵不過太陽的照射。孩子總是渴望得到別人的讚美,會因老師和家長的一句表揚而欣喜,有的孩子甚至會因此驕傲。但是孩子啊,對於讚美,你要學會理性、冷靜思考,寵辱不驚。

牛覺得主人厚此薄彼,馬只要馱着主人到處遊走,就能得到細心的照料;反觀自己,辛勤勞作卻只能吃到草料和豆餅。直到牛馱着主人出遊,才以累累傷痕的.代價,明白奔跑並非自己的專長。面對同伴,孩子之間免不了相互比較,有的孩子會覺得老師偏心。但是孩子啊,你不能盲目攀比,要知道,每個人能力有大小,應當找到自己的專長,給自己明確的地位,努力使自己變得強勢。

麻雀被困在房子裏,一心急着出去,於是朝着玻璃中間撞了一次又一次。直到生命的最後一秒鐘,它纔看見在玻璃的右下角有一個足夠自己飛出去的洞。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總會遇到挫折,有的孩子只知一味蠻幹,有的孩子喪失信心,其結果都是失敗。可是孩子啊,面對逆境,你要認真分析失敗的原因,積極尋找新的對策,相信自己,成功就在眼前。

什麼是幸福呢?露珠寵辱不驚是幸福,牛明晰定位是幸福,麻雀直面挫折是幸福,小猴子幫助別人是幸福······孩子啊,幸福又何止是這些,我會陪着你,追尋身邊觸手可及的幸福,找到屬於我們的豔陽天。

很高興遇見你,幸福……

幸福讀後感2

在寒假裏我有幸讀了一本特別讀本——《建設幸福中國》,讀完後留下了深刻印象,讓我受益匪淺。

20xx年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兩會”上提出了“幸福中國”的號召, 這本書分六篇,從“實現免費義務教育、共享發展成果、提高基本醫療保障、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困難家庭住上新房、提供公共文化服務”從不同角度向人們展現了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書中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一件件發生在我身邊的事讓我感受到:幸福是學生上學環境得到改善;幸福是人們的住房條件得到改善;幸福是國家爲我們提供了基本醫療保障;幸福是維護勞動者的權益;幸福是小區裏安裝了健身器材…… 幸福是什麼?有人說,幸福一生平安;有人說,幸福是衣食無憂;有人說,幸福是擁有一個美麗的家庭;也有人說,幸福是每一天都快樂……幸福是人們追求的基本價值,是人類發展的共同目標

人們的理解不同,對幸福的'定義也不同。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答案,其實幸福是掌握在自己手裏,靠自己去創造。達芬奇有句這樣的名言“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

人民是“幸福中國”的主人,“建設幸福中國”就是要讓“幸福中國”的主人“老百姓”生活的舒心、安心、放心,對未來有信心。這是國家的幸福、人民的幸福,也是每一個人的幸福。

幸福讀後感3

這是我看過的最平淡,但也最感人的故事了。它沒有《泰坦尼克號》那麼轟動,也沒有《霸王別姬》的悲壯,它很普通——富家女蘇珊愛上窮士兵,來到遠離人煙的偏僻荒涼的島嶼上度過了五十年。

不是任何千金小姐都能放棄高雅舒適的生活的。從一個高貴的千金小姐到一個普通的農婦,吃着甘藍土豆加肥肉的'濃湯,睡在草褥上一下就是五十年。“一位女士說道:‘她的理想太淺薄,需求太低級,願望太簡單!’另一位女士說道:‘這有什麼關係,只要她幸福就行了。’”蘇珊當然感到很滿足,她覺得自己的生活已經完美無缺了,她放棄了她不留戀的富貴和她留戀的親情。

沒有什麼詩句,詞語可以用來形容這個故事,因爲它太平凡,一點都不出衆;也沒有什麼可以與之相比,因爲永恆沒有極限。平平淡淡生活纔是真!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裏,越來越只追求物質生活的社會裏,只向“錢”看的社會裏,看到這個故事,令我非常感動。我們應該重新審視我們的幸福觀了。

有人會覺得蘇珊太可憐了,但是----也許她自己並不這樣認爲,她覺得她很幸福就足夠了。就像文章最後說到“一對簡樸卑微的愛人”,她的偉大之處就在於簡樸和卑微!

最後,我突然想到趙詠華在《最浪漫的事》中所唱的:“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直到我們老得哪兒也去不了,你還依然把我當成手心裏的寶...”

幸福讀後感4

今年寒假的時候,我讀了一則小故事——《被人相信是一種幸福》,這則故事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之後我又多次讀過,每次閱讀都會有新的感受,令我回味無窮,感受頗多……爲下文鋪墊?故事主要講述了:一艘貨輪在煙波浩渺的大西洋上行駛,突然一個黑人小孩不慎掉進了波濤滾滾的大西洋中,孩子大喊救命,無奈風大浪急,船上的人誰也沒有聽見。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冰冷的海水裏拼命地遊,就在他耗盡全身力氣準備放棄的時候,他想到了老船長那慈祥的.臉和友善的眼神。他堅定了一個信念,那就是老船長一定會來救他的,想到這裏,孩子鼓足勇氣用生命最後的力量奮力朝前游去。老船長終於發現黑人孩子失蹤了,下令返航回去找,可是遭遇阻攔,使老船長開始猶豫不決,但還是決定回去找黑人男孩,並在最後一刻救起了孩子。孩子甦醒後,跪地感謝老船長的救命之恩,男孩的一番話讓老船長爲自己那一刻的猶豫不決而深感羞愧。故事內容概括簡潔有力通過這則故事我明白了:被人相信是一種幸福,能夠信任別人也是一種幸福,尤其是他人在絕望的時候想起你,相信你會給予拯救則更是一種幸福。相信別人會讓你覺得心情開朗,會讓你的生活充滿陽光。

人與人之間只有相互信任,才能友好相處,才能使社會更加和諧,更加美好!語言流暢、簡練,感受耐人尋味。

幸福讀後感5

獨立德是一位來泥塘鎮的醫學博士,特別喜歡動物。除了在花園盡頭的池塘裏飼養了金魚外,他還在配膳間裏關養了兔子。在他家裏,白老鼠鑽進鋼琴裏,一隻小松鼠蹲在放亞麻布的衣櫥裏,一隻刺蝟躺在酒窖裏。他還養了一頭母牛、一頭小牛犢、一匹二十五歲腿有?馬、幾隻小雞和鴿子、兩隻小羊羔,拍—拍的鴨子、吉撲的狗、格布的.小豬、一隻叫波莉尼西亞的鸚鵡和一隻叫圖圖的貓頭鷹。他還懂的動物的語言,可以隨時和動物們交談。他說,“上層人物和動物我更喜歡動物。錢是討厭的東西。”

有一天,馬戲團來到了泥塘鎮,鱷魚的牙齒痛的很厲害,半夜偷偷溜進醫生的花園,醫生把他領進了房間,給它把牙治好了,當鱷魚看到這麼好的一個家,不同的動物住在不同的地方,非常羨慕,於是他請求杜立德醫生收留他,還是以後不吃魚,和任何牲畜,杜立德醫生不忍心拒絕他,就把他留在了家中。從此沒有任何人去獨立德醫生家看病。所以他掙得便士越來越少。他的妹妹說,如果你不把鱷魚送走,你也會徹底傾家蕩產。那時候我也會離你而去。回家,回家結婚。

這加上妹妹的一走,沒人收拾家務,簡直是雪上加霜。但獨立德並沒有放棄鱷魚,他絕的自己生活的很快樂,我想,這就是他的人生。

幸福讀後感6

整個人類的生命就有如一件一直在琢磨着的藝術創作,在我之前早已有了開始,在我之後也不會停頓不會結束,而我的來臨我的存在卻是這漫長的琢磨過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點,我的每一種努力都會留下印記。

從出生,到長大,我們在每個時刻都經歷着生命的征程。世界上有那麼多的'生命,每一分鐘都有新的生命誕生,也有衰老的生命離我們而去。而我,此時正擁有着一個鮮活的生命,正擁有着一個享受生活的權利。沒有災難,沒有痛苦,沒有惡疾,生活在世上的我理應多麼幸福!

而並不是沒有大災大難就能完全開心地生活。我們有很多煩惱,有很多不隨心意的事情市場發生。急促的腳步下,我們漸漸變得不像了原來的那個自己,漸漸在疲憊的旅途中迷了路。生活充斥着混亂,懊惱,悔恨和無所適從,原本清朗的生命,因生活的瑣瑣碎碎改變了面貌。

可人生終究只有這幾十年啊!昨天混亂,今天混亂,難道從今以後的生命就註定要這樣混亂下去?當然不行!

人生在世,不能如此這般虛度,至少也要在生命之燈耗盡之前把自己周圍的世界照亮。有困難不服輸,有失敗不放棄,有精彩不錯過,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生命好好利用起來,享受一份屬於自己的生命的幸福。

幸福讀後感7

畢淑敏,是我國的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大學的碩士,地位在中國可想而知。

她的文字清新而優雅,簡潔而不失韻味。像春天的在春風中搖曳的雛菊,清新小巧樓臺露重月輝清淺,雛菊扶疏影亂。像夏日炎炎中的'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仙子,亭亭淨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像秋日中的秋風紅葉,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像冬天中的臘梅,一樹寒梅白玉條,回臨村路傍溪橋。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她的文字像咖啡要慢慢品嚐,久久使人陶醉其中,無法自拔。她寫的文字都是真實的,卻是摸不着,看不見的物品,卻又價值連城。她教會我們怎樣學會愛與被愛,學會如果一個人從不撒謊,這便是世界上最可笑的謊言與笑話。她告訴我們很多很多,我欽佩畢淑敏的文字。

她的文字具有丁立梅的優美,具有樑衡的哲理,具有辛棄疾只能用羊毫軟筆代替刀槍的豪邁,具有李白的飄逸膽大,但卻又有着獨特的風格。她的文字像桂花嬌小但芬芳,使人難以發現。

幸福讀後感8

這本書是一本有點哲理的書。這本書告訴了我們幸福是一個人心的富足,不以物質的多少來衡量,它是付出;分享和愛的感受。恰到好處,是一種這裏和藝術的結合。它代表的豁達和淡定,是幸福門前的長廊。慢慢地走過它,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大門。這本書還告訴了我們做人一定要真誠不能虛僞;我們一定要珍惜自己的感動,珍惜了自己的感動就等於珍惜了自己的生命;做人一定要真實不能裝B,因爲你真實了,大家就都安全了;還告訴了我們人的全部活動是三種無法逃避的關係:第一重是人和自然;第二重是人和自我;第三重是人和他人。我還明白了孤獨是一種獸的珍貴屬性,表現了一種獨來獨往的自信和勇猛;知道了面對相沫以濡的同道和自己的後代,我們是非常重要的;幸福常常是朦朧的、樸素的`,而不是轟轟烈烈的;苦難也和幸福一樣,分很多層次,好像一條漫長的臺階;還懂得了世界上有三件事不能儉省:第一件是學習,第二件是旅遊,第三件是鍛鍊身體,這三件事一定不能儉省。還知道了柔和有時比粗暴更有力量;人和人之間並不是很容易溝通的;緊張並不是強大,而是懦弱的一件塗着迷彩的舊風衣;在愛中領略被愛,會有加倍的豐收;當一個人不能接納自己,不能和自己友好地相處的時候,他也會不能和別人友好的相處;當人休息的時候,不要輕易地放過那稍縱即逝的痛楚……

這本書中的道理遠遠不止,聰明的同學們快去書中尋找吧!

幸福讀後感9

幸福是人生滋味之一,沒有人不渴望得到它,擁有它,但人們卻常常身在福中不知福。作者以獨特的視角,針對諸多現象設詞,並穿過生活本身,透闢的提醒我們:“請從此注意幸福!”文章從“提醒”着眼,要我們提醒幸福,享受幸福,不要與幸福擦肩而過。

人們總認爲自己生活在痛苦之中,不珍惜自己已經擁有的幸福。作者筆下的幸福是指沒有痛苦的.時刻。我們對待災難要敢於面對它並且想方設法戰勝它;對待幸福要充分珍惜並且要學會享受幸福,這樣才能快樂相伴。當你處在幸福與災難的邊緣時,要敢於打破傳統的觀念,衝破陰霾,這樣才能得到幸福。本來幸福並不少,但是人們習慣於提醒災難,故而幸福顯得少了許多。

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在災難降臨時,要提醒自己坦然樂觀地去對待;志得意滿的時候,也不要忘了提醒自己,災難隨時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我們要加倍地珍惜幸福,享受幸福。要知道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幸福都會存在的,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以樂觀的態度對待人生,對待生活,我們的生活會更多彩,世界會變得更加美麗。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黑暗遮擋着她的臉,我讀《提醒幸福》一些人三思而後言。那個陳承泓大家想必已經耳熟,下面我就說說他的童謠吧;小草也隨着風,跳起舞來。我覺得只有有毅力,肯吃苦,女生也一樣能贏過男生。今早,一覺醒來,迷迷糊糊,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你聽到了嗎。

幸福讀後感10

什麼樣的人最幸福呢?是有權有勢,或是平平安安過一輩子,還是像陶淵明一般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堅守節操。

相比之下,我覺得還是王維是最幸福的。他可以“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因爲他特殊的身份,不用受功名利祿的拘束。

《他們最幸福》這本書裏面,作者希望的幸福,是年邁時能夠住在一個小農場,有馬有狗,養鷹種茶花。老朋友相濡以沫住在一起,讀書種地,釀酒喝普洱茶但是這簡單的生活,真的觸手可及嗎?

他是一位不太出名的主持人,但收入也媲美小康家庭。他不願意和衆多年輕人一樣,在生活的逼迫下掙錢,買房……他可以一年只錄一檔節目,然後遊遍天涯。他喜愛音樂,於是只帶一把吉他,一張到麗江的飛機票,就和幾位流浪歌手游完了青藏,雲南。追尋他的腳步,我不斷髮現那些放棄了優越生活而來麗江僅僅開個小酒吧或燒烤店過着安逸的生活。其中甚至可見一些前途還一片光明的研究生,教授。

人生本無定數,回首已是天涯,五味雜陳的劣酒,總好過溫吞水一杯吧。也許正是他們心中的'嚮往,他們不願人生如此普通,也可能是厭倦了名利,去體驗體驗,享受享受心目中的生活,不用顧及他人的嘲諷或社會的輿論,追尋心中的夢想。

其實這些最幸福的人都有幾個共同點,樂觀,積極面對生活,在多大的挫折打擊下不僅不會放棄,還會自我安慰,而後釋然。這也許是成爲一個幸福的人的基本條件吧。

“浪跡天涯的孩子,忽晴忽雨的江湖,祝你有夢爲馬,永遠隨處可棲”。

幸福讀後感11

我們從小就習慣在提醒中過日子,天氣剛有了一絲風吹草動,媽媽就說別忘了穿衣服,才相識了一個朋友,爸爸就說要小心騙子,你取得了一點成就,不容不的樂出聲,所有關心你的人都一起說:別驕傲。你自已都不停的對自已說:千萬不要太高興,苦難也許馬上就要降臨了。

我們打小已經習慣了在提醒中過日子,看的見的恐懼和看不見的恐懼始終象烏鴉盤旋在我們的頭頂。

在一個皓月當空的晚上,提醒會跳出來對你說:注意風暴。於是我們忽略了皓潔的月光,急急忙忙的做好風暴的來臨,當我們大睜着眼等着它的時候,風暴卻象遲歸的羊羣,不知還在那裏繚繞,當我們實在忍受不了這樣的等待時,我們甚至會惡意的祈求風暴早點來臨。

風暴終於來了,我們悵然發現,所做的準備多半是沒有用的,事先能做的抵禦的風險畢竟有限,世上無法預料的災難卻是無限的,戰勝災難靠的'更多的是臨門一腳,先前的惴惴不安幫不上什麼忙。

當風暴的尾吧終於遠去,我們守住零亂的家園,氣還沒有喘勻,新的提醒又不智慧的響起來了,我們又開始對未來充滿了恐懼的期待。

人生總是有災難,其實大多的人早就練就了對災難的從容,我們只是沒有學會在災難產間隔尋求幸福,我們太多注重了自已警覺苦難,卻忽視了提醒幸福,請人們從此多提醒一點幸福吧!

唉!幸福也要提醒嗎?

幸福讀後感12

“幸福”是人們奮鬥的目標,大家都在追求它。但是對於幸福的標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小時候的我認爲過春節就是幸福,既能得到壓歲錢,又能穿上新衣服;既能吃上好東西,又能逛五彩繽紛的燈會。總之,彷彿吃好穿好就是幸福。但是現在我對於什麼是幸福卻感到很困惑,很迷惘。讀了《幸福了嗎》後,我受到了啓發,找到了答案。

書中讓我觸動最深是白巖鬆說到的老師,他的家人很多是教師,在學校中學習中總是得到教師的鼓勵。如今,我也是一名教師,我幸福了嗎?會有學生會爲我感到幸福嗎? 掩卷沉思,教師本身就是個奉獻的職業,教師要多想想和學生在一起的快樂,想想受到他人的`尊重,想想自己人生價值的體現,漸漸地你的心境便會豁然開朗了。所謂幸福感就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覺,不同於物質的東西。作爲一種個體化的感覺,幸福感應該是植根於自身的一種心理感受。如果我們把教書當作一種職業,可以享受課堂帶來的親切感,感知學生目光中的求知慾,體會童心未泯的快樂;如果我們把教育當作一種事業,可以感受學生成長的光榮感,體驗教書育人的成就感,實現自我價值的昇華。

《幸福了嗎》,我感謝你!你使我不僅認識了什麼是真正的幸福,而且,使我懂得怎樣從我的教師生涯中感受幸福,我相信我的一生一定會沐浴在幸福的雨露和陽光之中。

幸福讀後感13

在讀完《交換幸福》之後,我的心裏充滿了愛,充滿了感動。故事主要是說:作者洪梓博希望能與汶川的小夥伴交換幸福。因爲他明白,自己擁有了太多太多,媽媽的呵護,爸爸的關心,老師的教育,朋友的真誠。。。。。。梓博希望把這些幸福送給汶川的孤兒,讓他們重新感受家庭的溫暖,重溫以前的快樂時光。只要能減少他們的哀傷,減少他們的痛苦,增添他們的快樂,小作者梓博都願意做。最後他總結,災難只會讓我們勇敢面對未來!

是的,xx“5。12”大地震擊碎了所有災民的心,他們永遠會記住失去親人的悲痛,失去家園的寒冷。用我們的幸福去交換他們的不幸,或許,真的.能打開他們的“悲痛之窗”!

從現在起,我也想交換幸福!雖然我每天也要彈鋼琴,讀“劍橋“英語,做“奧數”作業,練書法。。。。。。但我相信汶川的小夥伴也同樣願意。

單憑我一個人的能力,只能救助一個汶川的小夥伴,要是整個班級,整個學校,整個城市,甚至是整個xx省,一起與汶川的小夥伴交換幸福,那該多好啊!

如果真的是交換了幸福,當我被壓在廢墟當中時,會哭天喊地嗎?當被醫生叔叔用針刺痛了我的身體時,我回大哭大鬧嗎?當面臨這種種情況時,會變得脆弱嗎?不!正如小作者梓博所說,災難只會讓我們勇敢地面對未來!

或許事實不允許我這樣做,所以,只能爲汶川的小夥伴許下這個願望:交換幸福。期待着有一天,奇蹟會出現,我與汶川的小夥伴交換幸福!

幸福讀後感14

按照吾兒學校的安排,家長必須認真閱讀這篇文章,並寫出讀後感。作爲家長之一,吾只得謹遵師命,認真對待這項工作。

這是一篇很長時間沒有讀到的好文章,文章切入問題的角度新穎,對當今社會的幸福觀有深刻的見解。

“提醒”其實是很難與幸福聯繫到一起的,現實生活中的提醒總是鏈接着問題和警示,與幸福常常很遠。作者生動地把這兩個詞聯繫在一起,說明幸福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已經漸走漸遠,人們對日常生活中原本應該被人視爲幸福的事視而不見了,追求和價值取向有些異化,甚至完全顛倒;同時,人們的感覺似乎也遲鈍了很多,幸福來臨了不以爲幸福,感動的時候感動不起來。但是,生活的真諦是我們要永懷一顆感恩的心。感恩從感覺幸福開始,以擴散幸福作爲過程,以爲別人創造更大幸福作爲終結。提醒幸福就是告訴人們如何去放大這個過程,尤其是未來社會的主角,現在的青少年如何培養這種意識。國外流行一個聖誕卡片,第一句就是“如果你冰箱裏有食物,身上有衣服,頭頂上有屋頂,身下有臥榻,你就比世界上75%的人幸福!”。但是這種幸福我們中又有幾個人能夠感覺得到呢?其實,生活中從來就不缺乏幸福,缺乏的是感覺和感悟,缺乏的.是一顆沒有被雜物充滿的心。“物爲心役”,只要我們有一顆無私的心、無我的心、包容天地的心、童真的心,我們就能夠敏銳地感知生活中到處充滿的幸福!

幸福讀後感15

有人問:幸福是什麼?

幸福,就是那雨後沐着溫熱陽光的快感。

幸福,就是離別故鄉前父母焦急的叮囑。

幸福,就是實現夢想時回味辛勞的付出。

幸福,就是在愛與被愛中體味世間冷暖。

我們熱愛生活,這是一種幸福。

我們活在微笑與喜悅之中,這也是一種幸福。

幸福的存在,只因爲你的存在。

當青色的鳥兒高飛,我們苦苦尋覓。它彷彿已厭倦了這塵世,疏虞了世間的我們。我們隨它苦苦追求,還是失去了它的蹤跡。當我們再度回首。才發現,這青鳥其實一直都在我們的身旁。

當我們回眸望眼,在這人生的旅途中駐足留步。想一想,當我們初遇世界時,幸福就已經埋下伏筆。童年時,我們享受純潔無暇的快樂。青年時,我們有着闖蕩世界的'熱血與期殷。中年時,我們感知着責任與擔當的重要性。老年時,我們的生命走至盡頭,當我們擡起皺紋,拄着柺杖。再度回首往事,世間的一切幸福都已盡收眼底。

我們榮日月共息,耀世間溫情。品歲月人生,享天倫之樂。當我們存在於這個世界上,就要感受幸福,珍惜幸福,品味幸福。

月圓的夜晚,當青鳥在深邃的空中馭着翅翼,衝着天際,逝於晚空。我們不必獨自傷感,因爲幸福無論在哪裏,你都能感到它那無與倫比的美麗。

我們用一生的時間追尋幸福,其實回眸轉身,幸福就在街前的轉角處等待着你。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不是碧空與大地。而是幸福正在你懷裏,你卻不知道它正與你依偎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