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西遊記》的讀後感(15篇)

《西遊記》的讀後感(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2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西遊記》的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西遊記》的讀後感(15篇)

《西遊記》的讀後感1

從古時到現今,有許許多多的經典著作,就如我國的四大名著,裏面內容豐富,情節精彩,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寫作手法。

《西遊記》是四大名著之一,雖然沒有特別的寫作手法,但卻十分有趣,讓我忍不住看了一遍又一遍。裏面講的是一位觀音親點的大唐僧人向西去取真經的過程。在路途中這位唐僧遇到了許許多多的危險,但好在他的三位徒弟——大徒弟孫悟空,二徒弟豬八戒和三徒沙僧。再一次又一次的被妖精捉住後,總是他的徒弟們前來相救。特別是孫悟空對唐僧更是“愛護有加”。而經過九九八十一難後終於被師徒四人取得了真經,順利回到了大唐。

在這個故事傳說中,唐僧是一個心地善良不畏懼妖魔鬼怪的僧人,只是因爲一心保護自己的孫悟空打死了妖精變的人而絕情的斷了師徒關係,把他趕走了,但後來遇到危險了,只好把孫悟空叫回來救他。而豬八戒雖則有些粗心,卻也粗中有細。雖然前幾次自己的師傅被抓了,不但不想辦法去救,而且還落井下石的讓孫悟空他們都可以回自己的地方去,更可惡的是讓他們把行李分了。有時候他還貪戀女色,拋棄了師傅和師兄弟,但最後還是回來了。沙僧在這個故事傳說中一直扮演着一位忠厚老實的角色。故事傳說中,那挑着擔的樣子是他的代表形象,在師傅遇難後,時刻不擔心着,而且他對自己的師兄也十分的信任。孫悟空則是我最喜歡的`人物了,他會七十二變,有一雙火眼金睛,在唐僧被抓時,總是拼盡全力去救他,他還是一位好猴王,在天宮吃了好吃的還不忘給自己的猴子猴孫帶一些來。

唐僧是我在這個故事傳說中最不喜歡的人物之一,因爲我覺得他略有些笨,又太過心善,總是拖大夥的後腿,但我卻也羨慕他有三個好徒弟。大徒弟孫悟空總是保護着他,在他被捉時,總是拼盡全力地把他救出,二徒弟豬八戒雖好色但後來對師傅也是忠心耿耿了。而三徒弟沙僧對唐僧也十分的關係,總是設身處地的爲他着想。在故事傳說中,也有着許許多多的神奇的地方。就行騰雲駕霧,天宮,地府,法術高強的神仙,甚至是動物變成人,一樣樣,都是新奇的。

《西遊記》的讀後感2

《西遊記》,我想大家都很喜歡,裏面有既活潑又有正義感的孫悟空,好吃懶做的豬八戒,任勞任怨的沙和尚,還有唐僧、白龍馬等等一些各有神通的人物。在我眼裏,《西遊記》是一部能讓人學到道理的書,它讓我受益匪淺。它裏面神奇的故事給我許多啓示。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中,孫悟空三次用火眼金睛識辨了白骨精變成的人物,而唐僧卻誤認爲是孫悟空打死了無辜的人命而趕走了孫悟空。悟空走後妖怪趁虛而入抓走了唐僧師徒。這個故事就讓我懂得了,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有時候生活中是會遇到虛情假意的僞善者,我們要擦亮眼睛,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對於夥伴的勸告要仔細思考,虛心聽取,切不可剛愎自用,假若兩個好朋友不能夠團結,那麼就會讓別人趁虛而入,破壞彼此之間的友情。

在“孫悟空借芭蕉扇”中,孫悟空爲了度過火焰山不放棄,一次又一次地向鐵扇公主借芭蕉扇,而鐵扇公主一次又一次地拒絕。最後孫悟空就去托住鐵扇公主,豬八戒則去南海找觀音,後來鐵扇公主和牛魔王終於把芭蕉扇借給了孫悟空。這個篇章讓我懂得了做什麼事都要堅持不懈,也真正理解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句話。想想自己的學習不也需要這種精神嗎?我覺得英語很難,考試考不好,單詞記不牢。但是,我相信只要我每天都努力地記住幾個個單詞或兩個句子,那麼就一定會把成績提上去的。沒有想不到的,只有做不到的。

在“孫悟空大鬧天宮”中,孫悟空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於是,太上老君就把孫悟空扔入煉丹爐中,孫悟空居然陰差陽錯地練成了火眼金睛。這個篇章讓我懂得了壞事有可能變好事,好事也有可能變壞事。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面對困難時,我們不應該用疑惑的眼光去看待,而是要把眼前的困難看成是一次簡單的練習;在面對簡單時,我們不應該因爲它很簡單而很高興,有時即使你會也會有出錯的時候。所以不管是困難的還是簡單的,都要認真的去完成它。

在《西遊記》中我們能學到許許多多的道理,只要你仔細去觀察就會發現。

《西遊記》的讀後感3

看着《西遊記》封面上那位“妖精見了就害怕,路人見了就會誇”的行者孫悟空,舉起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以排山倒海的氣勢撲向虛僞狡詐、變化無常的白骨精,我從心底裏爲孫悟空喝彩。

回首那十萬八千里的取經路,處處暗藏着殺機,唐僧師徒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三打白骨精,好在孫悟空機智靈敏、火眼金睛,識破了白骨精的不懷好意;三借芭蕉扇,鐵扇公主記仇,不借芭蕉扇,好在有哪吒、託塔李天王的鼎力相助;三探無底洞,悟空爲了救出自己的師父,在深不可測的無底洞裏左彎右拐,把迷路的危險拋之腦後……但是唐僧師徒面對的苦難還不止這些取經道路上的妖精,還有惡劣的環境,即使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的孫悟空也難以改變:一望無際的大漠荒原、氧氣稀薄的高原、讓人汗流浹背的三昧真火……但是這些困難都沒有阻擋住唐僧師徒前進的步伐,他們的堅定、勇敢、機智、團結,最終使他們取得真經,成爲佛家寶典,修成正道。

在大家眼裏,孫悟空永遠都是那種敢做、敢鬥、敢當的英雄人物,他敢和至高無尊的玉皇大帝對着幹,還爲自己封一個“齊天大聖”的美名;他敢和妖魔鬼怪鬥,他的火眼金睛裏容不下任何一個妖精,他的如意金箍棒絕不對任何一個妖怪留情;他敢做敢當,偷吃了人蔘果後爲了不讓師父蒙冤捱打主動向鎮元大仙贖罪……但是,如果只有孫悟空一人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又怎能順利取得真經?當孫悟空與妖怪正面交鋒時,唐僧孤身一人,如何保住性命?豬八戒與沙和尚看似本領不大,但豬八戒憨厚可愛,力氣驚人,沙和尚任勞任怨、忠心耿耿,他們在保護起唐僧時都是竭盡全力。正是孫悟空的勇敢、八戒的莽撞、沙和尚的謹慎讓他們互補互助,團結一心,纔有了《西遊記》的完美結局。

我不免想到了今年NBA賽馬刺隊與熱火隊對決時,人高馬大的熱火隊輸給了實力不如他們的馬刺隊。比賽時熱火隊隊員只顧個人利益打球,而馬刺隊隊員配合默契,甚至是完美,所以即便實力不如對方也能反敗爲勝。所以團結是取得勝利的法寶。在現在這種充滿競爭的'社會羣體中,即便你“學富六車”、“才高九鬥",如果不懂得團隊間的合作,那你只能拖垮自己的團隊,給對方成功的機會。只有學會團隊間的合作,才能更好的將自己發揮得淋漓盡致,命運纔會向你張開成功的雙臂,生命纔會因此更加精彩!

《西遊記》的讀後感4

一說到《西遊記》,我想大家便都耳熟能詳。它是我國曆史上的不朽名著之一,且位列四大名著之一。裏面的人物各具特色,生動有趣。讀完這本書,我感受頗深!

孫悟空——勇敢無畏

孫悟空是我在這本書中最喜愛的角色,他的形象深刻於心。當然,在他身上我也學到了很多。

在大鬧天宮中,孫悟空勇敢無畏;在大鬧五莊觀中,孫悟空敢做敢當;在車遲國鬥法中,孫悟空聰明機智。這也就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與困難相處中,我們不應該選擇退縮,而是應該像孫悟空那樣勇敢無畏,無所畏懼。當我們做錯了事情時,我們更不應該逃避責任,而是像男子漢一樣站出來,敢做敢當。當我們遇到挫折時,不應該過於死腦筋,應講究其策略和方法,機智應對。

孫悟空的精神是我人生路上披荊斬棘的`武器,助我前行。

唐僧——目標明確

唐僧在女兒國拒絕了女兒國國王提出的親事;在四聖試禪心時不爲所動;在陳家莊、鳳仙郡、寇員外的宴酬和齋贈也沒有使他停下西行的腳步。由此可見,唐僧是多麼目標明確,立場堅定。這也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一個方向,建立一個明確的目標,並且爲了這個目標去努力,去拼搏,去爭取。不管過程有多麼艱難,立場需堅定,不要被其他事情所左右,一定要做到持之以恆,堅持不懈。

唐僧是我人生路上的目標,爲我指明前進的方向,助我飛翔!

白龍馬——任勞任怨

白龍馬,我想大家都十分熟悉,他就是唐僧的坐騎,他不辭勞苦,一路上馱着唐僧翻山越嶺去西天取經,即使過程很是坎坷,但他卻從來沒有想要放棄。它所具備的品質,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學習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但是我們不能放棄,我們要像白龍馬一樣,任勞任怨,堅持不懈。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白龍馬正因爲他的努力和堅持才修得正果,我們若是努力了,也堅持了,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何嘗不是一件樂事呢?

白龍馬是我人生路上的順行風,爲我加油,祝我成功。

《西遊記》可謂是我人生路上的一道亮光,它使我感悟了很多,明白了很多。

此時此刻,我想用滿腔的熱情對《西遊記》說:“遇見你,真好!”

《西遊記》的讀後感5

讀完第二章後,我的感觸有如下幾點:

1)爲了自己樹立的明確目標要堅持不懈;

2)要認清自己的比較優勢,從比較優勢中尋找到自己的目標,然後再去努力;

3)知恩圖報,尊師重道是人之根本。

孫悟空爲了能“學一個不老長生,常躲過閻君之難”漂洋過海,登界遊方十數個年頭,其中所吃之苦自不必說。任何事情若想成功不付出辛苦是萬萬不行的,這自是世人皆知的,大多數人爲了自己的目標也會有所努力的。只是,隨着時間的推移,當着衆多的艱難與誘惑,能始終堅持自己最初的目標不放棄,始終爲了這個目標努力奮鬥的卻極爲稀少。也就是所謂的聖人立長志,凡人常立志。

孫悟空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長生不老,躲過閻君之難”,他也是一如繼往的向着他的.目標努力。在求仙過程中,他開始訪了無數的地方都沒有訪到仙家,如果他中途放棄或者改個目標,學寫武術就算了,也就不會最終學得仙道。就在他拜了菩提祖師爲師後,祖師問他要學什麼道時,他也是非能長生者不學,甚至不惜惹怒師傅。孫悟空可以堅持自己的志向不妥協,可以爲了自己的志向奮鬥終身,他的執着是衆人所不能的,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另外,凡事除了努力外還要有這方面的天賦。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有些事情是你傾其所有都做不成的。天賦其實是個很神奇的東西,無色無味無形卻又實實在在存在。有些人輕輕鬆鬆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績,而有

些人費盡力氣也不過表現平平。孫悟空在學道過程中,因非長生者不學而惹怒師傅,師傅將“悟空頭上打了三下,走入裏面,將中門關了”。若不是孫悟空有此悟性,知道師傅是讓他三更從後門進入,祕處傳他道法,他也學不成如此仙道。

做人一定要尊師重道。孫悟空雖然性格乖戾,不服管束,但對自己的師傅尊重有加,師傅睡時不敢驚動,師傅傳道叩頭禮拜,就連師傅趕他走時也是無奈拜辭。人應該懂得知恩圖報,懂得尊師重道。

我希望能從每章的西遊記中品味出一些人生哲理,這樣它能對我今後的工作、生活有所激勵,能使我的心平靜下來去做好每一件事。

《西遊記》的讀後感6

名著是歷史長河中的璀璨星光,名著是文學大海里的美麗珊瑚,名著是遺留人間的精神珍珠……它能拓展我們認識世界的視野,滋養我們的心靈,給我們平靜,坦蕩的胸懷,給我們追求真理,戰勝困難的勇氣,給我們熱愛生活擁抱生活的熱情。

一部部名著塑造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經典形象。掩卷遐思,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在我們腦海中一一閃現。如關雲長的忠肝義膽,魯濱遜的矢志不移,冉阿讓的靈魂救贖……在這多優秀的名著和經典形象中,留給我影響最深的還屬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山陽(江蘇)人明代小說家。四十多歲中貢生,官僅縣丞,因恥於折腰而罷歸,一生貧寒,對黑暗現實不滿。晚年成著我國第一部神話長篇小說《西遊記》,既寄託了他既世匡時的願望。也是積極浪漫主義的傑作,標誌着我國浪漫主義文學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峯。

在《西遊記》這部名著中,主要經典形象有四個分別是:善良、正直、一心只想着去西天取經的唐僧,勇敢、聰明、對師父忠心耿耿的孫悟空,憨笨、糊塗、一心只想着吃的豬八戒,還有老實、憨厚、只爲別人着想的沙僧。本名著以這四個經典形象爲主題展開續寫,主要講了唐僧(師父)、悟空、八戒、沙僧(徒弟)四人一路上斬妖除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取經,並最終修成正果的故事。啓發我們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用堅強的意志克服它,因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人生中的“贏家”。

在去西天的路上,唐僧師徒四人遇上了無數法力高強、心腸狠毒的妖怪,他們有的想吃了唐僧長生不老,有的貪圖唐僧的美貌,想與他結爲夫妻。當唐僧遇上危險時,悟空總是第一個想辦法解救唐僧,表現了悟空的`機智與對師父的關心,而在這過程中,八戒卻總是想着散夥,表現了他貪生怕死的性格,沙僧也只想着解救唐僧,表現了他對唐僧的忠心。就這樣,他們一路上互幫互助,化險爲夷,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到達了靈山,取回了真經,修成了正果。

唐僧師徒這一路上艱難險阻真是數不勝數,但他們面對困難時從不退縮,爲了實現共同的理想,他們團結一致,衆志成城,努力向前。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精誠所至,金石爲開,正是這種精神讓他們最終完成了取經大業,成就了不朽的功績。只要我們在實現理想的路上努力前進,永不放棄,就能取得生活的“真經”。讓我們一起爲了自己的理想努力吧,前進吧!

《西遊記》的讀後感7

重讀《百科全書》,使我學到了許多地理、天文等知識;讀完《水滸》,忍不住爲一百單八將的命運所嘆惋……許許多多的名著讓我有了許許多多的感想。但是讓我想到的感恩的只有《西遊記》。

孫悟空也許是這一部經典名著中最會感恩的人物了,它雖然只是一隻石猴,但卻能俯無愧於天,仰無憾於地。爲求長生,它走名山,訪大川,拜師學藝,終於在菩提老祖處習得七十二變化,得長生不老之術。後來只因貪圖炫耀自己本領。被師父逐出師門。在臨走時磕三個頭,以報師恩。以後雖三番四次經歷磨難,也遵師命不說出師父之名。後大鬧天宮,只爲報天庭羞辱之仇。被佛祖壓於五行山下五百年。遇唐三藏救助,逃出生天,爲報大恩,它保護唐三藏西天取經。雖有頑性,但忠心不改,歷次遭貶,卻又重新回到唐三藏身邊。當唐三藏遇到危險,而自己又無能爲力時,它走三山,訪四海,遍尋各路神仙,直到救出師父。其心可彰日日,其情可動天地。師徒二人雖有離隙,卻始終不離不棄,終成大果。它的忠心可見一斑。

讀完整部《西遊記》,我滿腦盡是孫悟空的`感恩之情,細細想來,父母不就是自己的師父,而我不就是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孫猴子嗎?父母生我養我,不正是師父助悟空脫離苦海嗎?細細想來,父母的每一次幫助都是一份愛,助我成功。每一次的幫助都是發自肺腑的,每一次的提醒都是源自內心的。我也才曾有幾分感激,但更多的是認爲這只是他們應該做的,很少真正的感恩,但小時候的有些事令我今生難忘:

那是一個風雨夜,我突發高燒,媽媽抱我攔下一輛出租車,我當時全身發熱,唯身沒有一點力氣,坐在車上躺在媽媽的懷中,媽媽緊緊的抱着我,使我感到媽媽的懷抱好溫暖。到醫院掛號,看病,拿藥,做完這些事把她也累壞了。我看在心裏,胸中那顆感恩的心也在跳動。那時的我小,胸中滿腔感動寫不出,現在的我大了,我要用手中的筆寫出我的心聲,父母的愛感動着我,也呵護着我。父母不管何時那燦爛的笑容,是我最感動的。他們教會了我樂觀,教會了如何正視挫折。讓我敢於面對,敢於承擔,使我開心快樂度過每一天。細細想來,生活中還有許多許多幫助過我的人,我也應該要感謝他們。

《西遊記》的讀後感8

牛魔王的兒子據守火雲洞,他想吃唐僧肉便縱風將唐僧攝走。悟空得知他是自己五百年前的兄長牛魔王之子,便和他商量歸還師父,紅孩兒不但沒有歸還師父,還用三味真火將悟空燒了個半死……悟空變做牛魔王,問出了紅孩兒的破綻,將筋斗雲投向南海,終於收服了他。觀音看他可憐,便將他帶上天庭讓他做了善財童子。

白骨精俗食唐僧肉,便變成了一名看着可愛天真的姑娘,她假惺惺地去給唐僧一行人送飯,以此來迷惑唐僧師徒,但卻被悟空一眼識破,打死了肉體,化作一縷青煙。後來,她又兩次變成了老婆婆和老爺爺,借尋人的理由靠近唐僧,但悟空又兩次識破,最終打死了白骨精。

上面兩篇故事分別出自《大戰紅孩兒》和《三打白骨精》。其實,西遊記中的怪物大可分爲兩類,可以被天庭所用的妖魔,和什麼地方也融入不進去的野生妖怪。而上面兩篇故事中的紅孩兒和白骨精便是妖界最好的代表,一個成功,一個失敗。

白骨精和紅孩兒都是妖,也都想吃唐僧肉,爲什麼一個收入了天庭,一個卻死在了孫大聖的棒下。對此,我總結了以下幾點,來分析他們的結局。

首先,先看他們的外表,紅孩兒長得非常可愛,也不高,看起來就十分弱小,再加上他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普通人怎麼看也不會覺得他是一隻害人的妖怪的。而白骨精就不同了,尖下巴,小眼睛,胳膊和腿又細又長,聲音還十分細,這不就是“標配版狐狸精”的基本模樣嗎?讓人看了就知道他不是什麼好人,怎麼會不被打呢?

再看出生背景,還是先看紅孩兒,父親是牛魔王,母親是鐵扇公主,怎麼也算的上是妖界中的'“名門望族”了。回頭看看白骨精,沒有父母,沒有親人,也沒有朋友,孤魂野妖一個,這在設定裏分明就是跑龍套的,怎麼可能被佛祖重用呢?這樣一對比,紅孩兒早就“贏在起跑線”上了。

有故事,有背景和後臺的全去了天庭,那些只能遊離於主流社會之外的野生妖怪,只能一隻只被消滅,襯出“正義必勝”的唐僧師徒。

原來,早在明朝,吳承恩爺爺就寫盡了中國社會幾千年的潛規則。

《西遊記》的讀後感9

《西遊記》這本書是吳承恩寫的,吳承恩是明代文學家。字汝忠,號謝陽山人,江蘇淮安人。

《西遊記》是古代浪漫的主義長篇小說的高峯,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浪漫的傑作。它是一部具有豐富內容和光輝想象的長篇小說。

《西遊記》敘述了唐僧與徒弟四人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一路上降妖除魔,歷經八十一難,最終到達西天取回真經的過程。這部作品通過無數的戰爭的幻想情節,寫出了廣大人民羣衆對惡勢力的反抗精神。

《西遊記》四個主要人物分別是唐僧和徒弟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一聽到《西遊記》,大多數人都會認爲孫悟空是主要人物,因爲孫悟空不但武功高強,而且還機智勇敢和大膽過人。你看他連天空都敢大鬧,你說他大不大膽呢?

孫悟空的性格與我弟弟的恰恰相反,我弟弟是一個膽小,遇到困難就只會哭的小男孩。

記得星期六晚上的時候,媽媽幫弟弟洗澡。弟弟沒有穿鞋子就進去了,媽媽就叫他把鞋子拿出來。但是鞋子放在了房間裏,房間沒有開燈,裏面有黑又暗,因此他不敢進房間拿鞋子了,最後要我們逼着他去拿纔去拿。這就是我弟弟膽小的證明了。

唐僧是一個心地善良,容易上當的人。比如《三打白骨精》那一個妖精連續騙了他三次,他還依然相信那個妖精,妖精的詭計被孫悟空的火眼金睛識破了,後來孫悟空把妖精打死了,唐僧以爲孫悟空真的`打死了好人,不聽孫悟空解釋,就把孫悟空趕走了。唐僧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容易被騙。同時也告誡人們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否者後果不堪設想。

豬八戒是一隻既好色有貪吃的豬。它雖然貪吃好色,但是他也是一隻行俠仗義忠於師父(唐僧)的豬。他要不是在天庭中調戲嫦娥姐姐,他也不會被玉帝貶下凡間,投胎做豬了。後來被觀音點化,被唐僧收爲徒弟了,如果不是他好色,他現在在天庭過着幸福快樂的日子了。不過,他跟着唐僧是他明白了很多道理,學到了許多東西。

沙僧這個人物是我最欣賞的了,每一次拿行李他拿,他也不怨不言。他的武功雖然不高,但是非常忠於師父和支持大師兄(孫悟空)。沙僧以前是生活在流沙河,他一共吃掉了九個和尚,他戴着的項鍊是和尚的骷髏頭。後來改邪歸正被唐僧收爲徒弟了。我們因學習他那種知錯就改的精神。

《西遊記》這一本書給人印象深刻,不看怎是吃虧了。

《西遊記》的讀後感10

《西遊記》在我國,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泱泱中國幾千年的文學史中,《西遊記》佔據着重要一席,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每晚都會給我講孫悟空的故事。稍大一些,又趕上各大衛視《西遊記》重播熱潮,我看得不亦樂乎。可以說,從小時候開始,《西遊記》中的故事便在我心中紮了根。

許多人一想起《西遊記》,都會不假思索地說最喜歡孫悟空。我不這麼認爲,也許是我有些反叛吧,我最欣賞的人物是沙和尚。

也許,有人會疑惑——沙和尚?他有什麼好說的?的`確,在取經隊伍中,沙和尚實在是一個不起眼的角色。唐僧苦口婆心,悟空足智多謀,八戒貪婪可愛,他們都有着極其鮮明的特點,而沙和尚似乎只是一個配角,只是片映襯紅花的綠葉。

然而,有一點我們不能忽視。想必大家都記得,在每一次唐僧三人在妖怪洞府裏等待悟空救援時,面對師傅的啼哭和師兄的埋怨,總是沙僧耐心地安慰,保持着一顆冷靜的心。還有,一路上,唐僧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交換各國通關文牒,這些文碟,誰來挑?唐僧有很多袈裟,師兄們應該也有一些衣物,這些衣物,誰來挑?答案都是沙和尚。

也許,沙和尚不及唐僧的睿智,悟空的機敏,八戒的討喜,但勤勞善良就是他最大的特點。我不愛假大空,平平淡淡纔是真。

當然,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絕不可能是由一個或幾個傑出的故事人物就能鑄造而成的。《西遊記》既然能歷經數百年仍廣爲人們傳誦,就必定會有它獨特的魅力所在。

每次聽《敢問路在何方》,總覺得有一許悲壯的意味。唐僧師徒四人在取經路上,無論遭遇多大的磨難都會堅持走下去,直至修得正果。那麼,到底是什麼力量支持着他們一直前行,永不止步?我想,是因爲他們的心中都有着無比堅定的信念。

其實轉念一想,學習的過程不也如取經嗎?只要我們有堅定的信念,必勝的決心,正確的方法,以及不怕任何艱難險阻的勇氣,就一定可以到達成功的彼岸。

——可問題是,誰能擁有唐僧般堅定不移的信念?誰能不被花花世界所誘惑而迷失了最初的方向?他一定是最終的勝利者。

《西遊記》的讀後感11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風聲瑟瑟,記載千年。面對着這本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讀着玄奘。前方攤開亂石荊棘之路,那是玄奘寂寞半生的信仰之路。

史載,玄奘西行,大多是孤身。《西遊記》中的三個徒兒,是吳承恩的獨特思維吧!在我的眼裏他們是玄奘三個支撐精神:悟空-勇敢;八戒-堅持;沙僧-忍受。

悟空,這是個幾乎讓所有男孩子都崇拜的藝術形象,一個無所畏懼的形象。手持一根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能任意收縮的金箍棒,七十二般變化,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從大鬧天空,打敗十萬天兵天將,到三打白骨精的堅定護師,車遲國鬥法下油鍋`````無一不顯示他的作爲開路者的.勇敢。開路,總是伴隨着犧牲和流血,但是,只要有勇氣,信念足夠堅定,開路者就能和悟空一樣,有着銅頭鐵臂,金剛不壞之身。玄奘就是這種意志如鐵,心志如剛的開路者。黃沙千年,吹不去他一個個堅實的足印,便是他勇敢勇氣的證明。

八戒,愛貪小便宜耍小聰明貪戀女色,經常當衆出醜,而在我看來,那是堅持。

沒有誘惑,無法章顯堅持的可貴。沒有猶豫,無法體現堅持的艱難。西行的路上八戒動不動就喊散夥,可與妖魔的戰鬥中,他總是揮舞釘耙,勇敢的戰鬥,是悟空的得力助手。就是這樣的八戒堅持到了最後。玄奘何不如此,多少次直面死神依然昂頭挺胸。沙漠火山巨浪,恐懼和絕望,在玄奘咬緊牙關中,退去。

沙僧,他總是默默無聞。小說中,他不善言談老實本分,總是被八戒欺負。看三人中,悟空走在前面,八戒就扛一個釘耙,最新苦就是沙僧了吧!不僅要拿自己的武器,還要挑那麼多的行李。可他的步伐一點也慢下,這纔是真正西行路吧。

玄奘,多少個日日夜夜,寂寞獨拌他。寂寞,對於一個行路者來說,比自然災害更可怕。可玄奘心中,有他至上的佛,在他深沉的目光中,可以看見他不寂寞的心。

西路難,多歧路。玄奘作爲師傅,他的生命集合了悟空-勇敢;八戒-堅持;沙僧-寂寞。這樣的渾然一體,是他成爲偉大與力量的象徵-成佛!

《西遊記》的讀後感12

這個寒假我讀了《西遊記》,它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作家吳承恩。

《西遊記》這本書主要講了孫悟空出世,大鬧天宮,終於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後來,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幾人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一路斬妖除魔,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回真經的經過。這部《西遊記》,創造了一個色彩繽紛的神話世界,充滿奇思妙想,故事情節妙趣橫生,引人入勝,塑造了許多的人物形象,如孫悟空、豬八戒等。

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孫悟空,他勇敢善良、十分忠誠,有着72般變化。他身穿虎皮羣裙,手持一根重達13,500斤的金箍棒。書中我最喜歡的片段就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第一次,白骨精變成一個小姑娘,提着一籃子美食送給唐僧。豬八戒剛要吃,幸好孫悟空及時趕到。白骨精看時機不成熟,化作一團青煙飄走了。第二次白骨精變成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奶奶,來到師徒四人面前。說孫悟空打死的是她的女兒,可孫悟空用火眼金睛看出了這個老人還是白骨精,二話沒說,一棍子將她打死。誰知白骨精還沒有死,又化作一陣煙逃走了。這白骨精哪裏肯輕易放唐僧走呢,第三次,他又變成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公公,裝出一副要找妻子和女兒的樣子。孫悟空一眼就認出他是白骨精變的,這次終於把白骨精打死了。

孫悟空遇到比自己還要強大的妖怪也不害怕,而是勇敢地去面對並想辦法打敗他們。我要像孫悟空一樣,遇到什麼困難都不退縮,積極地想辦法去解決。記得有一道奧數題,我看了一眼感覺特別難,就去問媽媽。可媽媽告訴我,不經過思考就去問別人是不行的。一定要自己動腦筋才能品嚐到解題的樂趣,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出來。聽了媽媽的話,我努力地思考,嘗試了很多種方法,終於做出了這道題,嚐到了成功的喜悅。

同時我還要學習師徒四人堅持不懈的精神。在困難面前絕不低頭,一步一個腳印,向着理想的目標前進。記得有一次爬山的時候,到了半山腰我們都很累了,可是弟弟站起來說讓我們不要放棄,因爲只有堅持到底才能得到成功的果實,聽了這句話我們都充滿了力量,終於一鼓作氣爬上了山頂。

《西遊記》這本書有許多精彩的降妖除魔的故事和做人做事的真諦,同學們快來跟我一起讀這本書吧。

《西遊記》的讀後感13

“你挑着擔,我牽着馬……”耳邊又響起了耳熟能詳的歌曲。呵!的確,這部膾炙人口的電視劇每年暑假都會播放。作爲四大名著之一的它,擁有着滄桑的歷史。它似一壺酒,放的時間越長,也就越迷人……第一次在書中看《西遊記》卻驚喜的發現另一種不同的韻味。

孫悟空

作爲一隻擁有七十二變神通廣大的猴子,它所有的機敏與聰慧是令人難以想象的。只不過它唯獨少了一份穩重,也沒有心計。面對詭計多端的妖魔,他無法勸說唐僧不要善心氾濫。只有等它無知的師傅遇難時再一顯忠心本色。它心中定有萬般苦楚,也註定有萬般無奈。西去的使命必須完成。我們生活中又何嘗不似悟空般無奈。很多人空有一身本領卻無法施展。似孫悟空的人充滿無奈。

唐僧

他是唐太宗所封的御弟,抑是許多女怪心中的王子。同樣擁有一個響噹噹的名弓——金蟬子轉世。我敬佩他的一心向佛、坐懷不亂,能辛苦的完成取經大業。單同樣我很討厭他。他過度的講究普度衆生,卻不知考慮徒弟們的感受。他的一意孤行總是會讓自己自嘗苦果。似唐僧一般的人生必定坎坷多難。

豬八戒

這是一種充滿喜劇色彩的角色。陰差陽錯的將堂堂天蓬元帥錯投了豬胎。可它並未有過多的埋怨,歡天喜地的鬧着去高老莊娶媳婦。看見美女都走不動路,通常它的好色會給自己帶來大麻煩。可我很喜歡這種率真的性格。有愛大聲說、有苦大聲斥、有牢騷大聲發,它的喜怒哀樂全都體現在臉上,卻盡顯可愛本色。每次一遇到困難就鬧着分家,可見師父真的有危險時,卻又一臉認真往前衝,抑是取經路上的.開心果。有人以爲豬不戒好吃懶做還好色,但是在我眼中它是最真實的。畢竟你見過勤快的豬不戒麼?似八戒般的人生定是充滿歡笑的。

沙悟淨

又是一個貼近生活貼近我們的例子。他總是默默無聞,像生活中大多數人。一個人毫無怨言的挑着四個人的行李,走在隊伍的最後,忠心的一心爲師傅着想。他是天上捲簾將軍轉世,遁入佛門的他,心中再無旁念。可他很容易被人所忽視,知道回憶起劇情才幡然悔悟,噢原來還有一個梧淨呀!呵,多諷刺啊!人生要是如他般沉默,不知是滅亡還是會爆發呢?

含上書本,我腦海中滿是師徒四人高大的身影。讀完這一本《西遊記》我彷彿已嚐遍各種人生的酸甜苦辣……

《西遊記》的讀後感14

說到好書,怎能不提四大名著?說到四大名著,我最愛的非《西遊記》莫屬。

西遊記是明朝鼎鼎大名的吳承恩所寫。吳承恩是今江蘇淮安人。他寫的《西遊記》我看過好幾個版本,這個暑假我看得是原版。這是一本“舊新書”,因爲這本書是一年級時買的,卻一直沒有看,跟新的一樣。拿出書我有點被嚇到了:比語文書還大,並且有六本語文書那麼厚,密密麻麻的`小字,跟黑芝麻似的。定睛一看,還是古文。我心一涼,好在發現有註釋,即使半看半猜,也覺得精彩無比。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加上白龍馬一起去西天取經,沒有堅定的意志,是不可能完成的。途中,雖然有過不團結,但最後都能互相幫助,團結起來,克服困難,這就是在告訴我們,團結就是力量。

唐三藏,又名江流兒,心地非常善良,但是認不出妖怪,警惕性不高,敵人換個花樣他就不認識了。一路上吃得苦頭最多,但它的方向卻堅定不移。現在說來,唐僧應該算是最早的留學生,還是個翻譯家呢。

唐三藏的大徒弟孫行者,法名孫悟空。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齊天大聖。能有如此本領不僅是因爲他有天賦,更是因爲他好學,吃了苦。要我說能取到真經,他的功勞最大。機靈的腦袋,高強的法力,遇到問題從不退縮,總能想到辦法,就是有時候有點傲慢,有點毛躁。

說到豬八戒,那是名副其實的“豬隊友”。好吃懶做,一出問題就要解散,分東西各回各家。吃人蔘果,一口吞,味道都嘗不出來。但取經途中,他可是孫悟空的好幫手。

取經路上,多少個初夏秋冬,行李都是沙和尚的肩頭。白龍馬把唐僧一直馱到西天,他們的樸素踏實同樣值得誇讚。

其實,每次看《西遊記》都會有不同的收穫。《西遊記》中的人物形象非常生動鮮明,同樣蘊含了很多道理。唐僧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善良和堅定不移的精神;孫悟空不畏強暴,做事果斷,遇事能設法迎刃而解,同樣值得我們學習。如果說孫悟空沒有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爐燒一燒,也不會有火眼金睛。師徒四人不經過九九八十一難,也無法取得真經,更成不了佛。同樣的道理,學習生活中不吃苦,不堅持,怎能學成?

《西遊記》的讀後感15

《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的吳承恩。其中有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唐僧這些主人公,主要講的故事是孫悟空怎麼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的,遇了九九八十一難的艱難過程,這還得感謝孫悟空對唐僧的'忠心之情呀,因此我很佩服孫悟空,佩服他有那麼厲害的能力,能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

孫悟空是從花果山的一塊仙石裏蹦出來的,後來根據約定,成爲了猴子中的大王,但因爲想拜師學藝,將來有前途,就四處拜師學藝,乘着木筏在海上遨遊。終於有一天,他找到了靈臺方寸山,去了哪裏拜師學藝,並從那裏纔得到了“孫悟空”。但之後又“觸犯了家法”,因此師傅趕他走了,而回到了花果山。雖然走了,但還是有了七十二變,這也是因爲他刻苦學藝練的成果,這讓我很感動,感動他有持之以恆的精神。第一仗,就是花果山之戰,一個妖精到了花果山欺負猴子們,聽說這事,孫悟空非常生氣,打得妖怪半死半活,也就拿了妖精的兵器。但覺得這太輕,就去了東海龍王那裏尋找稱心的兵器,結果最後看中了金箍棒,因此金箍棒成了他的武器,他覺得這個兵器很稱心,於是就謝了龍王,拿走了,並又在宮裏舞了一陣,只見龍宮搖晃着。龍王就告了玉帝,玉帝派人說服他,讓他做弼馬溫。而孫悟空在那裏久後,就知道了這只是一個很小的官,於是大鬧天宮,因此就讓如來佛祖捉拿他,如來佛祖使了一計,把他壓到了五行山下。

還好,觀音菩薩很善良,便讓他跟唐僧去取經。但又因爲唐僧太善良了,就把妖怪當成了普通人,便多次讓孫悟空走,但是最後孫悟空總是要回來救唐僧,繼續西行。這孝敬之心我也要學,來長大孝敬父母,不要光看別人的優點而不學,這不就等於白看嗎?當然,之前還收了豬八戒、沙和尚和白龍馬,但豬八戒和沙和尚不太重用,特別是豬八戒,老是幫倒忙,還經常說謊,這我可不能學,要反過來,轉爲自己的優點。每次遇到困難,孫悟空總是保護唐僧,戰勝了一個個妖魔鬼怪,這就是勇氣呀!

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唐僧取到了真經共三十五部計五千零四十八卷,這就是喜悅呀!

我得把孫悟空作爲我的榜樣,把這種持之以恆的精神用在學習上,這自然有了勇氣,有了勇氣那麼就可以獲得成功的喜悅,獲得真正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