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戰爭與和平書籍讀後感

戰爭與和平書籍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5W 次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戰爭與和平書籍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戰爭與和平書籍讀後感

看過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周揚譯)之後,覺得託翁筆下的人物比較豐滿,畢竟是一個大師級的人物,不過在我的印象裏,除了裏面的列文和吉蒂以及他倆的愛情以外,對於安娜以及佛倫斯基,我並沒什麼太多的印象,也許是生活經驗或者說生活所需導致了我對人物的偏好。對於安娜,在別人的提醒之下,我光記得託翁描述的她的美來。

後來讀了美國當代作家喬納森弗蘭岑的《自由》,裏面提到了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我知道這是托爾斯泰最爲重要的一部小說,於是在網上定了一部,是我的老鄉劉遼逸先生翻譯的,總共兩本,一百多萬字,我想這下有的看了。對於大部頭書,我並不怵讀,只要前幾章的文字能符合我的口味,但恰恰的是,這部中文譯著,卻讓我讀着,猶如嚼蠟。我是讀了幾章之後,就把它撂下,要不是我心裏說:“嗯,畢竟是部名著,後面可能還有精彩的,或者買來的,畢竟要把它消化完吧!”,我簡直要讓它束之高閣了。

這裏讓我驚歎的是,也許我比較世俗——託翁竟能描寫這麼多人物,而不重樣。這人得有多大的生活閱歷和記憶力啊。另一個驚歎的是,對於拿破崙的`描寫,簡直把他比作了強盜、搶劫犯了,這和我讀的《拿破崙傳》簡直大相徑庭。或許,託翁是站在俄國人的角度,來讀侵略者進行描述的,但當到尾聲時,通過他對“偶然”和“天才”的論述,我才瞭然,拿破崙的成功,就是強盜的性質加一系列偶然因素成就的;至於俄國統帥:圖庫佐夫的描寫,作者則比較手下留情,甚至把他描寫成了一個有博愛精神的,可愛的老頭。但作者也沒有一味的攜着私心,最後還是給圖氏做了公允的評價,這在第四部裏,也有細節的描寫。

《戰爭與和平》除了對戰爭的描寫和論述以外,另一個重點就是放在四大家族裏面的那幾個年輕人的經歷了。可是,或許我有點囫圇吞棗,裏面的人物,我的心裏就放在了皮埃爾、娜塔莎,還有就是瑪麗亞公爵小姐(這是到後來才留心的),而恰巧的是,這三個人正是後來活了下來的重點人物,至於人們普遍關注的安德烈公爵,我根本就沒怎麼留意。而印象比較鮮明的就是娜塔莎,不管她的少女時代,還是婦女時代,我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不是託翁有意爲之?

至於託翁讀戰爭的論述,我是不太在意的。他在那個年代似乎隱隱的感覺到了一切英雄人物都是順應了人民或者人羣的意志,才成全爲英雄的,不論是拿破崙還是圖庫佐夫都不例外。但當在尾聲看到,託翁對於家庭的描述,則讓我有了對家庭的憧憬和思考。

最後說一句,託翁並不只對勞動人民有着愛的情結,他對於人羣的盲目與瘋狂,也看出了一些端倪,這可在對於那個政治犯,我忘了叫什麼名字,被莫斯科警察局長煽動人羣而加以迫害了,託翁在這裏明顯懷着一顆慈悲心,描寫了人羣的力量是強大的,但有極富危險性。這在戰爭的描寫中也體現出來了,士兵們在瘋狂和激情之下,在戰鬥中,拋棄了一切約束,進行屠殺、搶劫,血淋淋的事實,讓託翁多少有些心悸。

其實,托爾斯泰也算一個天才,但他是寫小說的天才,但其他方面,他甚至比普通人更糟糕,例如他風流成性的私生活,和嗜賭的毛病,還有他是一個大男子主義者,對女性總是貶低甚至是詛咒,托爾斯泰的出現,正如其他的藝術家一樣,或許就是上帝的選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