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我的前半生讀後感(精選15篇)

我的前半生讀後感(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4W 次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體會呢?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前半生讀後感(精選1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前半生讀後感(精選15篇)

  我的前半生讀後感 篇1

原來沒有看過亦舒的書籍,因爲從來都是聽說她的書多以愛情爲主,想想一把年紀的我手上捧着愛情小說在看,總覺得會讓人笑我。

偶然在網上給寶寶選早教書籍時,《我的前半生》---這個書名好似有一種魔力般吸引着我,想都沒有想就買下來,並且一口氣讀完,這種情景好似很久沒有發生過了。

這本書的女主人公身上所發生的故事,竟然與我的年齡相仿(唉,不得不承認我也三十好幾了),不知爲何?好似她的故事在述說我自己一樣,雖然我目前還沒有慘到被老公遺棄。但是她對家庭的付出,對家庭的專注,似我一般;而她內心中的那種堅韌與“不得以”的堅強也好似我骨子裏的那種倔強,這本書讓我瞬間理解了生活的真實意義,理解了婚姻不是童話故事,我亦不是童話故事裏的公主。

記錄了書中的一些我認爲將我喚醒的名子:

“一世無成,半生潦倒”。

“在外頭討生活,人的心腸會一日硬似一日,人怎麼對我,我怎麼對人。”

“我可以看到我的前路,路是有的,可惜崎嶇一點,佈滿荊棘,走過去,難免會頭破血流,尚有許多看不見的陷阱引我失足。”

“以前小時候,我也曾擁有過偶像,後來我發覺,我最崇拜的人,是我自己。”

“若不認清過去,對將來就一籌莫展”

“這是屬於她的天地,是她赤手空拳,咬緊牙關爭取來的,牢不可破,她多年來付出的力氣得到了報酬。”

“我知道你重感情,最好咱們生生世世地陪着你,永遠不要離開你。”

“是,我怕轉變,即使是變得更好,我也害怕。”

“人口流動性大,誰也陪不了你一輩子,趁早培養個人興趣,老了可以插花釣魚。”

“不知道爲什麼,每當倦極愁極的時候,我便想坐下來哭。

哭真是好,以前小時候一放聲哭總有人來搭救。現在哭完了擦乾眼淚收拾殘局的總還是自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直到最後一日,到末日,俺去也,留也留不住,我竟嚮往那一天。傻了。”

這些句子中的感受和話語,又何嘗不是我常對自己說,常勸慰自己的話,但,這些話給予我的轉變好痛。

亦舒的語錄:“結婚與戀愛毫無關係,人們老以爲戀愛成熟後便會自然而然地結婚,卻不知結婚只是一種生活方式,人人可以結婚,簡單得很。愛情......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每個女人都在婚姻的愛與不愛、付出與索取、清醒與糊塗中徘徊;早些讓自己懂得婚姻的真相,早些在現在婚姻中清醒、看透,早些獨立,早些懂得愛自己,因爲鳳凰盤涅而重生的痛苦過程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的。

  我的前半生讀後感 篇2

放下了厚厚的羣衆出版社發行的俗稱“灰皮本”的溥儀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寫成的《我的前半生》,再結合我在長春期間參觀的“僞皇宮”,對這個末代皇帝的前半生有了一個比較全面地瞭解。

在這本“懺悔錄”中,溥儀以一個歷史罪人的身份和語氣反覆唾罵自己,同時深深感激共產黨和毛主席挽救自己於水火之中。溥儀的文采很好,不愧是學“帝王之學”出身,全書以自述的形式把自己的前半生分成五個階段記述,分別是宮中生活、天津時代、長春時代、蘇聯的五年、回到祖國。一邊回憶,一邊悔過。

尤其是在最後一部分,戰犯管理所安排包括溥儀在內的戰犯到東新中國的東三省的各條戰線去參觀。當溥儀走在曾經自己是這個地盤的“主人”的土地上的時候,他被眼前所看到的景象深深的觸動和感動着,同時在心裏將眼前的“新面貌”和解放前的自己領導下的“舊面貌”做了深切的比較,感覺到沒有共產黨,沒有毛主席,中國還將在黑暗中摸索很長時間。自己在東三省犯下的罪行是“百死不得已贖其身”,自己過去犯下的各種罪行是永遠不可饒恕的。

在哈爾濱,他們參觀了包括兒童公園、太陽島在內的許多地方。兒童公園是我很熟悉的地方了,園中有許多古樹,我每天走在裏面的時候,就是感覺這個公園有些年頭了。這裏空氣清新,乾淨整潔,樹木鬱鬱蔥蔥。要是這樣算起來,這個公園至少已經有六十年的歷史了,而且公園裏的小火車也有同樣的年頭了。在哈爾濱期間兒童公園是留給溥儀印象最深的地方,因爲溥儀看到的這一切讓他得出一個結論:中國的少年兒童是最最幸福的,而且會世世代代幸福下去。時光荏苒,現在的兒童公園同樣是綠樹成蔭,各種年齡的兒童在這裏蹣跚學步、奔跑歡笑,但是這裏的景物卻是物是人非事事休。

  我的前半生讀後感 篇3

我很喜歡的兩位作家一位是亦舒,另一位是辛夷塢。大學時候把她們的作品讀了又讀。既然開始寫影評和書評的文章,當然要從自己最熟悉、最喜歡的作家的作品入門。今天想分享的書是亦舒的《我的前半生》。

女主是羅子君,一位美麗又好運的女性。大學畢業後就選擇結婚,老公是學醫的史涓生。子君從學校出來後工作過一段時間,先是做了小學老師覺得小孩子實在是太頑劣,然後又做了一段時間書記員,覺得要仰人鼻息不習慣。最後在涓生建議下,乾脆不工作做了全職太太。醫生的福利很好,入職就有還算寬敞的宿舍,收入也能供的起一家開銷。子君婚後孕育了兩個可愛的小孩,老大史安兒是一位漂亮有活力的女孩子,老二史平兒一個是純真憨萌的小男孩。

涓生後來自己開了一家診所,隨着運營逐步進入正軌,他們也成爲了中產階級,住宅寬敞,生活富足,家裏有兩個保姆,一個專職司機。此時的家庭主婦羅子君每天的生活就是買買買。她以爲日子就會這樣一直下去,從沒有想過生活中還會有意外發生。某個平凡的一天,涓生突然告訴她他要和她離婚。自此,羅子君從一個養尊處優的醫生太太步入了職業女性的道路。重新進入社會,體驗職業女性的勞苦心酸,學習職場處事之道,報名各類興趣班打發寂寞時光,同時生命又因改變而煥發生機。

羅子君運氣很好,她的道路其實比其他女性要順利很多。十三年的婚姻,史涓生給了她富足的生活,使她免遭職場磨礪。離婚之後,作爲職場精英的閨蜜唐晶又忙前忙後幫她搞定了一份不錯的工作。羅子君畢竟受過正規教育,智力和情商也是不差的,那份行政類的工作她很快便適應了。工作得心應手之後,便開始報名了很多特長班來驅趕孤獨寂寞的時光。衆多特長班裏,她發現自己對泥塑很有興趣,而且師傅老張對她頗有讚譽,誇她有藝術天賦。覺得工作中人事關係難以處理,她索性辭職跟着老張一起搞泥塑創作。有時候天賦真的是氣死人的一樣東西,老張從事藝術多年,竟不如半道出家偶有靈感的羅子君有市場價值。她創作出來的泥塑作品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爲兩個人的工作室帶來不錯的收入。有錢有閒之後,她就到加拿大看留學的女兒安兒,結果就在女兒男朋友的家裏遇見了優質單身男翟君。翟君是一個建築師,工作範圍在北美地區,爲了羅子君回到香港發展,最後兩個人喜結連理。羅子君說,她還是無法過一個人的生活,她需要婚姻,幸運的是她得償所願。

羅子君是幸運的,但同時也是堅韌的。試想,一個脫離社會十幾年之久的家庭主婦,一朝被丈夫趕出家門,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她很快接受了現實,盤算了自己的物質基礎後,決定工作養活自己。面試時要和比自己小十幾歲的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競爭,入職後兢兢業業,被上司刁難也毫無怨言,該加班時就加班,讓把文件改多少遍就改多少遍。和同事相處不八卦別人隱私,和大家和平相處,疏離又不高冷,很注意分寸。很快,羅子君享受到了作爲獨立女性的快樂。

思維活躍,神采奕奕,自由隨性,比起之前,做一個買一袋鹽都要向老公伸手要錢的家庭主婦神氣太多。新鮮感過後,隨之而來的是大把大把一個人的時間,下了班不想回到空蕩蕩的家裏,所以就給自己報了很多課程,語言,插花,繪畫,泥塑…最後竟然發掘了自己的一項天賦。我們不能說怎麼,擠了公交,步入職場,考了駕照就算堅韌不拔了。她可是做了十幾年富太太的人,出入有司機開着豪車接送,車子要停在自己面前,否則就當看不見的矯情小女人。離婚前,她沒有吃過太多的苦,婚前有父母關愛,婚後有老公寵愛,她就像是玻璃房裏的嬌嫩的花朵,只管享受陽光雨露,自有人幫她遮擋悽風慘雨。她能夠在遇到變故後,不是一直沉浸在自怨自艾當中,而是接受現實振作精神很快投入職場當中,並且在工作之餘想辦法排解自己的負面情緒,她真的很棒。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沒有羅子君的幸運,但是命這個東西不能強求,出生在大城市和出生在邊緣山區已經是天差地別的起跑線了,這個是人力無法改變的。我們可以做的,就是運命。不管手裏的牌有多爛,就是要仔仔細細的盤算出招,用腦用心分析牌局,努力把一手爛牌打出最好的水平。羅子君認清現實接受現實,融入現實的做法很值得我們學習。亦舒有一句話我覺得很對,她說時間用在哪裏是看的出來的。是的,有人每天花一個小時學習外語,一兩年之後他們可以擁有熟練的口語,可以不看字幕欣賞外語片;有人堅持運動,瑜伽,跑步,游泳,半年之後,身姿挺拔,瘦而不柴,精神飽滿,眼神明亮;有人一心撲到工作當中,時刻想着抓住客戶的心,怎樣才能更好的介紹產品,這樣的人不出業績纔怪。

就像書中的唐晶,畢業之後一直在職場之中打拼,當羅子君落魄離婚時,她已然是一個管理着百號人的酒店高層,獨立又驕傲。從書中我們也能感受到,唐晶走到這一步有多麼不容易,廢寢忘食的工作,小心避開職場中的明槍暗箭,哭過之後繼續努力。我真心覺得,在自己行業取得不俗成績的人就是鎧甲勇士。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老祖宗的話不騙人。如果不想被動吃生活中的苦,只能主動吃工作和學習的苦。路是越走越寬的,停下了,再寬的康莊大道很快就會變成死路一條。往前走,即便是沼澤地,也終會有踏出去的一天。

  我的前半生讀後感 篇4

天氣驟然變冷,靜坐一下午,一口氣把亦舒的<我的前半生>看完,肚子餓了,出去覓食,偏偏這個時候找不到車鑰匙,老是丟三落四,可恨!還好有備用的,下樓時還在疑心是不是昨天匆忙忘記鎖了,到樓下,果然!一眼看見我的車,鎖上掛着鑰匙!

踏上車發現已暮色四合,只覺臉龐有冷冷的風拂過,看着柔和路燈,竟有種淡淡的喜悅,因爲覺得自己釋然些什麼,下過雨的路面乾淨清爽,柏樹也翠綠可愛……

肚子咕咕直叫。

每當我看完一本書,總會浮想聯翩。

一本書能得深受讀者喜歡,大抵是因爲讀者可以從書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這樣才能產生共鳴吧,至少我自己是這樣的,雖然我沒有書中人物這麼經歷豐富。

書中我最喜歡史安兒和唐晶,史安兒還算是個小丫頭,她只有十二歲,但是卻有二十歲人的成熟和理智。她有青少年的純真卻又有成年人的幹練,言談舉止得體適宜。唐晶是一個事業有成,但感情空窗的職業女性,對待事業她遊刃有餘;對待愛情她寧缺勿濫;對待朋友,她十年如一日,言語詼諧幽默,透露出淡定和從容,她是個有個性的女人,她的生命中不允許平凡人的出現。

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和親人是幸福的,而主人公擁有這些卻失去美好的婚姻,最終在身邊人的關懷和自己的努力下重新找回屬於自己的幸福,結局有點戲劇化,能在絕望中獲得重生的不少,但能得到上帝眷顧的恐怕不多,有些事情不是努力就有結果的。安妮寶貝說的好:有些事情是可以遺忘的,有些事情是可以紀念的,有些事情能夠心甘情願,有些事情一直無能爲力。

當然看到這樣的結局很開心,讓大家看到了希望,女主人公在生命的前半生找到了生活的重心,找到了生活的豐富多彩。讓我不禁感慨,那麼,我呢?學生時代即將結束,我做了些什麼?

  我的前半生讀後感 篇5

看過亦舒很多本小說,但是電視劇《我的前半生》播出後,才發現走馬觀花的看書真是不應該,編劇的妙筆,男主角賀涵、女主角羅子君、女二號袁泉,還有“朱七七”、“薇薇安”,劇中的人物栩栩如生,硬是把沉悶的原著改編成全民熱衷的電視劇。再來看一遍原著吧。

女主人公子君,前半生是一個家庭主婦。她樂於當家庭主婦。悠閒的過日子,她的生活完全依附她的老公----一個西醫,整日她她的孩子打轉,她的生命完全是爲了她的家庭,這使得她的生命的重心幾乎瓜分殆盡,這也就降低了她的友情,親情,哪怕愛情的感受力。比如,稱得上她的好友的只有唐晶,她的妹妹也不和她親近,她的老公-----涓生,要和她離婚。用她自己的話來說:一事無成,半生潦倒。

好在有了轉變,雖然這轉變的未免太大,涓生要和她離婚,且他的婚外情持續已有一段時間,這是本部作品中一個極可悲之處:除了她自己之外的所有人(哪怕她的女兒)都知道他丈夫涓生對她的不忠,只有她一個人被保護得好好的,龜縮在家庭主婦的這個殼中,悠然的享受生活,看別人的苦痛,她妹妹子羣的也在其中。可是離婚了,她不得不工作,變得市儈,麻木,過着這個世上大多數人都會過的小職員的生活。用她自己的話來說:“老實說,我蒼老得多,我學會家小,笑得那麼逼真,簡直連我自己也分不出真僞,假得完全發自內心,涓生,你想想,多麼可怕。

《紅樓夢》裏‘假作真時真亦假’是不是這個意思?”子君離婚後不得不自立自強,生活的重心又回來了,她不再是依附於誰而生存的,她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哪怕涓生最後要求複合,她憑着自己的傲氣,拒絕了。她終於找回了丟失了多年的自我。“一年多來我見識於人,真的要有自我,不能只想着靠某人而求得過好生活。要想過有檔次的生活,一定要自己奮鬥,這樣的果實,嚐起來纔是心安理得的。人,要腳踏實地才行。其實,子君對自己半生的評價:“一事無成,半生潦倒。”這何嘗不是在說我?她能振作,我也要腳踏實地,一步步來,萬丈高樓平地起,現在要好好學習,不浪費學費,這纔是我這段時間最重要的了。

這部作品最大的成功之處在於它與我們現實生活緊密聯繫,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這種事怎麼會發生在我身上?看別人離離合合,習以爲常,但怎麼會發生在我身上?”、“我最崇拜的人,是我自己。只有我纔會幫自己度過一山又一山,克服一次又一次難關”、“結婚與戀愛毫無關係,人們老以爲戀愛成熟後便會自然而然地結婚,卻不知結婚只是一種生活方式,人人可以結婚,簡單得很。愛情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做小職員有小職員的安全感,就算上頭震得塌下來,咱們總有法子找到一塊立足之地,在那裏縮着躲一會兒,風暴過後再出來覓食”、“跳探戈需要兩個人,不見得全是史涓生的不是”、“無論什麼人,在環境困難的時候,都會想到死。這是正常的心理反應,但不應長久持續,死是很浪漫的,故此有點吸引力,然而我是一個很踏實的人,我只想如何改良環境”、“血濃於水,親情不需學習鍛鍊,一切發自內心”。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比原著好看,是因爲片中的人物都是觀衆所喜愛的,而且劇情也符合大衆心理,婚姻不是兒戲,不能用“換人”的思維去解決婚姻中的難題,而是雙方都要自立自強,懂得愛人,自愛,經營愛,不是面對婚姻裏的“一地雞毛”手足無措。而“換人”的婚姻是不被人祝福的。不管是男主角還是女主角,都是一樣的。願天下未婚的有情人終成眷屬,已婚的有情人更要互相珍惜相伴的另一半,男人像胡適,女人像楊絳,都懂得寬容愛一生。

  我的前半生讀後感 篇6

臨近假期,想看輕鬆點的書,想起去年看過的《喜寶》,就又找了另一部亦舒的小說,叫《我的前半生》。

不愧是代表作,甚是酣暢淋漓。亦舒的作品,絕不是普通的情愛小說。她是現實的,直視人性的陰暗面,揭下了愛人、朋友以及親人之間那層溫情的面紗;她不無深刻地刻畫了許多個性鮮明的女子,也引發許多對書中女子命運的喟嘆。

比起姜喜寶,我更喜歡《我的前半生》裏的子君。她更近人間煙火。一個三十多歲的.美麗女人,育有一兒一女,她遠離人羣中的廝殺拼搏,安閒的在家做全職太太,在西醫丈夫的庇護下做了十幾年的金絲雀。家裏有傭人有司機,一切瑣碎事務她只操心安排,不用親力親爲。到底養尊處優的女人是不一樣的,她多年的好友唐晶,雖然在職場也已經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對自己的花銷一向捨得出手,也不得不常常慨嘆子君看上去比她年輕太多。然而三十三歲這年,丈夫另有新歡提出離婚,她突然意識到,自己擁有的這一切,財富、地位、優渥的生活,出入高級社交場所的權利,都是因爲她是史涓生的太太,都是涓生的贈予,失去史太太這個身份,她便失去了一切。

人情冷暖在這個時候全然顯現,就連她的母親和妹妹也令她傷心。然而誰料跌入谷底的時刻,卻成了她精彩故事的開端。當所有人都以爲她被打倒的時候,她很快地站了起來。籠中的鳥兒雖然安逸,卻也束縛了它的翅膀;外面的世界雖兇險,卻有無盡廣闊的天空。美麗而沉澱了的女子,運氣總不會太差。儘管用了相當長的時間去適應中年離婚婦人的孤獨,以及三十多歲突然從富家太太到公司小職員的落差,可子君依然把自己的生活經營得越來越風生水起。自然是比不上當初享的福,但是這一次,她是作爲一個獨立的個體立足,而不是倚仗誰的給予別人的給與是既然能給與,也能收回的。奇妙的是經歷變故而終日操勞的她,在前夫眼裏卻變得從來沒有這樣美麗過。大概這就是人所說的,女人最美麗的時候,是結婚前和離婚後。

她並沒有回到原來的金屋。涓生曾經的絕情和傷害,可以不再怨恨,卻也已無法挽回。感情再也回不到當初。在自由的日子裏,她不再對婚姻有所期望,看人的眼光反而更高了。亦舒是厚愛她的,她讓命運再一次的垂青了子君,給了她一個更加優質的丈夫。子君自認自己仍是一個喜歡有所依賴的小女人,但這一次,她選擇婚後繼續與合夥人一起做陶藝品,不再做一隻舒舒服服的金絲雀。由此可見,女人還是要有自己的事業才能活得更好更有保障,才能不必把老公當老闆那樣討好。

現實生活中的子君未必有那樣的好運吧,但是也一定不會差。一個女人自身能散發出高貴美麗的氣場,她就不會墮落在灰色的生活裏。享得榮華富貴,也吃得一落千丈的苦。無論如何,她都會奮力堅守自己的品格,絕不讓生活把她變成一個怨婦。誰知道呢,也許有一天,她真的會吸引到一個同樣氣場的人。

  我的前半生讀後感 篇7

當你愛上一個人,默默地念在心裏,而他卻因喜歡來看你時,這種快樂和歡欣的感受是不是世界上衆多的快樂而無法比擬的?人還是需要這種感情的。即使是分了手受過了傷,離了婚做了孤身或單親,對未來對生活沒有了希望。可是人爲什麼終究要在感情裏翻了船才說不要再經歷?是痛定思痛?還是別的?

愛上的感覺太美,讓人年輕,令人自信,基至對原先計較在意的都可不必在乎,快樂得那麼忘乎所以,沒什麼是比得上的,哪怕是學業,事業的成功,哪怕是擁有億萬資產,哪怕是自由,灑脫,自得其樂的靈魂,無論是哪種都會覺得寂寞,無聊,都沒有這種滿心的歡喜,整個靈魂都快樂起來的感覺,甚至是天倫之樂,也是藉助在孩子身上,那是一種完滿的滿足,是驕傲,卻沒有顫抖得彷彿世界都不存在的感覺。

也許我說的不好,也不準確,那是因爲我拿捏不準,詞語匱乏,但是你不相信,只能說明,你不明白這種感受,你體驗不了。只能意會了。

  我的前半生讀後感 篇8

《我的前半生》相比中國正統的皇帝,愛新覺羅?傅儀的一生更讓我好奇。

這位中國末代皇帝的生活,距離我最近,而他在那個時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他在四位繼母“愛護”下的童年,在沒有一位真正意義上父親的過去,在半開放的皇宮中最後的皇子養成生活也被歷史“潤色”最少,因此我去

看了他的《我的前半生》。不想過多評價這後半本書,總覺得有點乏味,還是那一段無關現在,還是他一個人的世界有趣。那一段無人關心卻顯得無比真實的小時候,與我們童年十分不同,但他卻無比可渴望有我們的幸福的童年時代。

在電視劇裏,皇帝有最權威的尊嚴,他的話是“聖旨”,金口玉言,一字千金,深深地滿足了男人的大丈夫主義。是的,在愛新覺羅?傅儀的世界裏,他是皇帝,他的話的確也是聖旨,他的話甚至是他的字都值千金。在他的小朝廷裏,他的捉弄與玩心在別人看來都是“聖上賢德”;他的年幼成了周遭大臣的財富,不斷索取名貴的古玩字畫,一點點小事前來邀功,加官進爵;在沒有乳母的日子裏,沒有人真正去教導他,變得驕縱跋扈,脾氣暴烈。

皇帝不都是幸運的,尤其是愛新覺羅傅儀。紫禁城裏,甚至是太監都沒有人會在意一個孩子的哭號是因爲害怕,執着迂腐地將他關進小黑屋治療,直到他筋疲力盡。有太多的人在關愛他,可他卻連最起碼的“溫飽”都得不到保證,一次之過,連食三旬粥湯,着實把傅儀餓得見食就搶,連魚餌都送入口中。

有人說,滿洲國是中國人的恥辱,我不否認。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傅儀有的選嗎?他能選擇嗎?如果傅儀當時真的臥薪嚐膽,顛覆歷史,有一批股肱大臣,開創了一個新紀元,或許他就不會來慘痛的回憶他的過去。歷史不過是用來祭奠失敗者的。多少歷史真真假假撲朔迷離,該不該信,那都無所謂,因爲你真的存在過,即使沒有追尋的價值。

  我的前半生讀後感 篇9

在暑假期間,我讀了我國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寫下的自傳——《我的前半生》,書里人物的精神感動了我。

溥儀的父親本是攝政王,也就是醇親王,載灃。由於當時慈禧太后之子光緒帝沒有兒子,而溥儀的外公榮祿,爲慈禧太后的統治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他的外孫溥儀就名正言順的成爲了繼承皇位的人選。

愛新覺羅宣統皇帝一登基,就過起了富貴無憂的生活,他在書裏記下了他的弟弟溥傑來到宮中看望哥哥時,處處拘束,行爲讓他感到很不自在,因爲他是皇帝,所以連親人,長輩都要敬他三分。他從小就欺負宮中的太監和宮女,說的動他的只有奶媽王焦氏,她說:“皇上,您拿石子扔別人,別人也會疼,別人也是肉長的。”從此,他改變了霸道的性格,王焦氏是他最敬重的人,因爲他從不多說一句話,從不討好皇上,也從不懼怕皇上,是她,教會了皇上做人。

溥儀到了青年時期,王焦氏離開了他,他開始喜歡外國東西,他開始穿西裝,戴眼鏡,甚至讓大清國的男人都開始剪辮子,留短髮。這使大清國開始西洋化。從此,街上開始賣西洋玩意了。

溥儀開始選妃時,就在相片上畫圈,當時他才十五歲,對這些並不感興趣。所以隨便選了婉容和文繡分別做他的皇后和貴人。由於婉容思想開放,人性貌美,所以得寵,開始排擠文繡,當時的大清國正腐敗,淪陷,文繡提出和他離婚,婉容開始吸毒,後來和他的侍衛私奔,病死他鄉。後來共娶進福貴人和玲貴人,其中一死一失。溥儀把他們比作金籠中的鳥。

日本侵略了中國,他們要中日聯姻,讓日本的嵯峨浩和溥傑結婚。這對年輕人很快也有了好感。當然,溥儀知道這意味着什麼,他自己沒有兒子,如果他弟弟和日本女人生了兒子,大清就有日本人一半。溥儀開始日夜恐懼,甚至連嵯峨浩做的飯都一口不碰,但最終她生下了靚女,溥儀這才放心,日方卻大大失望。

最後由毛主席帶領大家,溥儀被關進了監獄,最後改造被釋放,還找了一個夫人,最後病終。

這本書讀完了,我不得不感嘆人世的滄桑和變化,不得不感嘆溥儀那堅強的精神。他由一個皇帝到一個公民,無半點抱怨,而是笑對人生。看着他那一張張微笑幹活改造的相片,我不得不爲之震撼。真是命運戲弄人,溥儀無論之前有多少過錯,畢竟他能改過。儘管包括他以前把中國改爲“滿國”,和日本人打交道,但是他能拋棄過去的一切,從新改過,這種精神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這本書讀完後,我的心情仍舊久久不能平靜,儘管這位我最最尊敬的皇帝已經去了很久,很久。但是他那燦爛的笑容永遠銘記在我的心中,儘管他沒有現在那些偶像明星那麼耀眼,但他經歷過的一切,令我十分敬佩。愛新覺羅。溥儀,他會成爲我心中永遠不滅的明星,他使我不管今後遇到什麼“波濤洶涌的大風大浪”,我都會對我自己說:“沒問題!挺一挺就會過去,幸福會在後頭等着我們的!”

在這本書裏,還有一個人也很令我敬佩,那就是許配給溥儀弟弟溥傑的日本女人——嵯峨浩。在整本書裏,她幾乎是最後出現的人物,但她給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她是一個日本人,嫁給了中國皇弟。在她被溥儀唾棄的那段日子裏,仍挺着胸去和日本政府談判,她認爲日本不可以這麼做。她在中日戰鬥時,爲女兒,丈夫,做盡了一切,那是她還對丈夫說:“我知道你擔心皇兄,你去看望他吧,女兒由我照顧。”溥傑被妻子的闊大心胸感動了,多麼艱難的日子,嵯峨浩挺過來了,最終,她們一家邁向了幸福……

我現在認爲《我的前半生》對於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書,也是一個故事,一段人生,我也不想用什麼來形容故事裏的人物。總之,我在這裏學會了堅強。無論是溥儀面對世事變化的堅強,還是嵯峨浩的一個偉大女人的堅強,這個字眼使我終身受益。在這個故事裏,他們都是改變了的。由一個個王公貴族,官員千金,公子,到一個個能吃苦的平常公民。但他們身上流露的仍是令人敬重的氣息,仍是閃閃發光。讀完他的一生,我也改變了,我學會了堅強,是溥儀和嵯峨浩身上的堅強。

  我的前半生讀後感 篇10

花了一個假期看完了,真的是一本很精彩的自傳。溥儀本人就是"半部中國近代史",所以他敘述歷史的語氣很自然很接地氣,勝過很多自詡"有趣近代史"的通俗說史書籍。

正如中國近代史上很多人物一樣,溥儀很難被明確劃分爲"好人"或是"壞人"。他從小在皇宮中度過的"高人一等"的童年生活,造就了他扭曲怪異,多疑又容易輕信謊言的矛盾性格,也給他的人生帶來了很多痛苦。

辛亥革命打破了溥儀做一個普通皇帝的過程,也破壞了整個皇室貴族和官僚集團的利益。學校歷史書上常說溥儀一心謀取復辟,甚至爲了虛假的皇位甘願與日本人合作建立僞滿洲國,損害中國民族利益。誠然,溥儀本人受傳統帝王教育薰陶,自然會有復辟的目標。但其實真正圖謀復辟的,是溥儀身邊的一堆舊貴族與官僚,他們全部的身家利益全系在那些空虛的皇家官員頭銜上。無論溥儀願意與否,他們都會進行復闢。所以纔有溥儀在北洋時期四處花錢尋找支持的可笑,參與張勳復辟的荒唐,以及在僞滿洲國當傀儡皇帝的無奈。

說這麼多不是爲溥儀洗白,他確實做過許多不可否認的壞事,於國於民皆有害。但他其實也只是歷史洪流裏的一個人物,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創造,爾後見證歷史。

當歷史的車輪滾動時,是坐在車上前進,還是在車輪下被碾壓,都是時代使然的命運。

  我的前半生讀後感 篇11

溥儀在天津的這七年是沒有一天不在所“復辟”的夢的。真是一個可悲又可憐的人啊!這就是我最大個感受,至於其他,關於他支持的和寄予希望的那些“騙子”以及日本方面的軍政兩種勢力我都沒有太記住什麼。總之是溥儀在“出洋”與“還宮”的搖擺中日本對中國的進步行動開始了。於是羅振玉的那一夥勢力極力勸說溥儀前往東北,而以鄭孝胥和遺老們爲首的另一方卻覺得時機不對,極力反對着。溥儀再一次陷入了選擇之中。

最終他還是在一種糊里糊塗的情況下踏上了日本人爲他鋪的路。離開天津,一切便更加得有不了他自己了。我覺得他處在一種幾乎是被軟禁的地步下。當他到達了旅順被安排在一家旅館,繼續他的等待。他自己這樣說:“事實上,這些口口聲聲叫我皇上的,這些絞着腦汁、爲我奔波着的,他們心裏的我,不過是紙牌上的荒地,這種皇帝的作用不過是可以吃掉別人的牌,以贏了一場而已。

日本人爲了應付西方的摩擦和國內外的輿論壓力,才準備下我這張牌,自然他們在需要打出去之前,要嚴密的加以保藏。羅鄭之流爲了應付別的競爭者,讀得日本人的犒賞,也都想獨佔我這張牌,都費盡心機把持我。於是形成了對我的封鎖,使我處於被隔離的狀態中……”唉!想想之所以他還能得到所謂的禮遇,無非是因爲他還有利用的價值,否則早就被擲棄一旁了。

  我的前半生讀後感 篇12

當你愛上一個人,默默地念在心裏,而他卻因喜歡來看你時,這種快樂和歡欣的感受是不是世界上衆多的快樂而無法比擬的?人還是需要這種感情的。即使是分了手受過了傷,離了婚做了孤身或單親,對未來對生活沒有

了希望。可是人爲什麼終究要在感情裏翻了船才說不要再經歷?是痛定思痛?還是別的?

愛上的感覺太美,讓人年輕,令人自信,基至對原先計較在意的都可不必在乎,快樂得那麼忘乎所以,沒什麼是比得上的,哪怕是學業,事業的成功,哪怕是擁有億萬資產,哪怕是自由,灑脫,自得其樂的靈魂,無論是

哪種都會覺得寂寞,無聊,都沒有這種滿心的歡喜,整個靈魂都快樂起來的感覺,甚至是天倫之樂,也是藉助在孩子身上,那是一種完滿的滿足,是驕傲,卻沒有顫抖得彷彿世界都不存在的感覺。

也許我說的不好,也不準確,那是因爲我拿捏不準,詞語匱乏,但是你不相信,只能說明,你不明白這種感受,你體驗不了。只能意會了。

  我的前半生讀後感 篇13

書讀完了很久了,但是遲遲得沒有寫個尾聲,結束我的這次精神之旅。就連最後的讀書感想也是很久的都沒有貼上來,讓我覺得我是那麼的虎頭蛇尾。所以現在補上:

在“改造”的十年中,溥儀成爲了一個真正的人。在書中的結尾他這樣說:“‘人’,這是我在開蒙讀本《三字經》上認識的第一個字,可是在我前半生中一直沒有懂得它。有了共產黨人,有了改造罪犯的政策,我今天才明白了這個莊嚴字眼的含義,才做了真正的人。”被特赦的時候,他終於成爲了一個可以自食其力的人了,很爲他感到高興。在他所敘述的事情中,他的那些參觀經歷也給了我很大震撼。日本在中國的土地上所施加的罪行,是永遠的也洗刷不去了!

看完這本書,總覺得很匆匆,太多的東西都是一帶而過的。我不甚瞭解的歷史,我不太明白的政局,我不太喜歡的世故……給我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溥儀的一生縮影着中國的一段恥辱史。有時候,常去揭揭瘡疤,不會讓人忘了自己的分量,自己的祖宗!

  我的前半生讀後感 篇14

一個身不由己,被人當搶來使的對“復辟”癡心不改的人,好可憐,也好可笑!看看溥儀身邊的人,真是可悲。每個都只是在爲了自己的地位而奔波着。“復辟”一時間似乎已沒有那麼的重要。尤其是那個鄭孝胥,根本可以說就是爲自己的地位把溥儀的“復辟”忽略了!身邊根本再無可信之人,可用之人。日本有日本的野心,臣民由臣民的打算,就只有溥儀一個人做着“復辟”的夢,沒有任何把它變爲現實的可行之舉動!

溥儀再也得不到有力的“復辟”支持,最終成爲了那個“滿洲國”的執政。他自己在書中寫道:“我就是這樣,一方面渾身沒有一根骨頭是硬的,一方面還幻想着未來的‘復位登基’,公開走上了這條卑鄙無恥的道路,確定了頭號漢奸的身份,給血腥的統治者當了遮羞布。”於是,就這樣開始了僞滿的十四年。

  我的前半生讀後感 篇15

前幾天在網上無意看到溥儀寫的《我的前半生》的簡介,然後一直在網上找這本書,找了好久,才找到可以在網上在線看的,找的好辛苦。我很喜歡這本書,我對清朝的歷史也比較感興趣。之前看的《非常公民——溥儀和他的五個女人》,是我對這位末代皇帝的初步瞭解。也就是這樣,我開始想知道溥儀更多的點點滴滴。最早的《我的前半生》的基調即“我罪惡的前半生”,是一本具有懺悔性質的作品。

《我的前半生》記載着中國一位皇帝的戲劇人生。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一個大半生都被別人操縱控制的傀儡,一個前半生都過着奢侈富裕的生活,後半生卻在監獄中重新改造的中國皇帝,也許是他的不幸,更或許是他的幸運。

這本書是從溥儀家世寫起的,一直寫到1957年溥儀參加戰犯管理所組織的社會參觀。溥儀從一個末代皇帝、戰犯到自覺悔罪成爲一個新人,思想轉變過程雜亂不清。在當代出版史上,溥儀所著《我的前半生》是生命力旺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