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報任安書讀後感範文3篇

報任安書讀後感範文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8W 次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報任安書讀後感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報任安書讀後感範文3篇

  報任安書讀後感範文1

剛閱讀完《報任安書》時,我的腦子裏只有“直男”二字,好像看到除去《詢問司馬遷》中“始終追求善良和正義的心靈,心靈總是在劇烈而又嚴肅的跳蕩着”的他,堅忍不屈着要“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他偉大形象之外的樣子。不爲別的,只爲司馬先生那一句“少卿視僕於妻子何如哉?”也許你要說,現在的人重事業輕家庭都不足爲奇,更何況遠在兩千年以前的司馬遷呢?可就如現在也存在衆多熱愛家庭的好丈夫一樣,古時候也存在着書寫《浮生六記》、帶着妻子暢遊天地的沈復,與李清照相濡以沫的趙明誠,那麼以此類推,相信在民間這樣的例子也不算少了。而相比之下,單從司馬遷這一句話看來,我真是爲他的妻兒寒心啊。就算是爲了表現自己真真是“獨身一人,孤立於世”,就算這根本不是這篇文章、乃至這一段的重點,他能將這句話寫下來,我想他也算真正配得上“直男”的稱號了。

想到這,我真是爲司馬遷的妻兒打抱不平,然而當我正要跟小夥伴們“舉報”司馬先生的“直男”事蹟時,他那剛正不阿的樣子又在我的腦海裏閃現,再次閱讀幾遍《報任安書》後,我真正被這位“鋼鐵直男”打動了。他是有理想的,爲了那個也許別人看來微不足道的理想,哪怕遭受冷豔嘲笑,哪怕揹負屈辱的宦官之名,他“隱忍苟活,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都只因“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也”,我想這也就是《詢問司馬遷》中“在受盡專制君王肆意蹂躪與懲罰的淫威底下,依舊保持着這種秉筆直書的品格和勇氣”的司馬先生吧,引得班固也衷心讚頌他:“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

他在《報任安書》的開頭就解釋,自己沒有“不相師”、沒有“用流俗人之言”,他被誤解了多久,被那一雙雙猙獰的眼睛盯了多久,都沒有什麼話能拿來宣告天下“我是清白的”,在給友人的信中,習慣了被誤解的他也只能說“僕非敢如此也”。他原本是一個多麼剛強正直的人,卻也未能在笑裏藏刀的勢力場中保全自己,最後只能在恐懼中謹言慎行。可在千瘡百孔地走出勢利場的那一刻,留下的,仍是那個不過想“成一家之言”的他。

寫到這裏,我不禁要說,先前那個質疑司馬先生的自己真是幼稚,怎麼就不想想那個遭受了殘酷宮刑的他有何面目回家,面對妻兒,面對那個曾是、卻早已不屬於自己的家。也許魯迅先生口中的那個寫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司馬先生也曾躲在屋後,用自己最後的溫柔,偷偷地看看妻兒,回憶起以往幸福美好的生活,他不禁想伸出手去抱抱那滿地亂跑的孩子,摟摟那窗邊日夜等他歸來的妻子,但他什麼都不能做,他只能悄悄地看着、念着、愛着,畢竟連自己都快沒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又哪來的勇氣去給妻兒承諾以往的生活?

或許司馬先生真的就是一位毋庸置疑的'直男,但,鋼鐵直男也有一顆熱騰騰的心啊!

  報任安書讀後感範文2

《報任安書》是司馬遷寫給友人任安的回信,信中抒發了對自己身世的悲哀與幽憤,但同時也表明自己爲什麼還要忍辱負重活下去,那便是像古代賢者一樣,有未完成的意願,著成《史記》,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這是一篇激切感人的至情散文,是對封建專制制度的血淚控訴,司馬遷用千迴百轉的筆法,表現了自己的光明磊落之志,憤懣不平之氣,和迴腸九曲的情感。文章中運用大量的排比,增強了感情抒發的磅礴氣勢,同時善用典故,將古人的不幸與自己聯繫在一同,但不是一味的訴說不幸,低沉中見激昂。而且也經過修辭伎倆的多樣,豐富了感情表達的內在。

總之,《報》中,司馬遷經過富有特徵的語言,真切的表達了自己慷慨激昂的情感,表現了他高潔的人品和偉大的精神。看罷此文,《史記》爲什麼會有那樣重要的成就,也就不敷爲奇了。

古者繁華而名磨滅,不可勝記,唯俶儻非常之人稱焉。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書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爲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及如左丘明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

總之,《報》中,司馬遷經過富有特徵的語言,真切的表達了自己慷慨激昂的情感,表現了他高潔的人品和偉大的精神。看罷此文,《史記》爲什麼會有那樣重要的成就,也就不敷爲奇了。

司馬遷不僅在《報任安書》中提出了“舒其憤”的創作思想,而且以其《史記》的創作實踐詳細地表現了自己的理論主張。這種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使《史記》的創作蘊含着作者極其深沉的感慨,因此具有極其強烈的抒情性。很明顯,《史記》寫的是汗青,但它並不是純客觀的實錄,而是飽含着作者強烈的愛憎與批駁。司馬遷作《史記》,自比於孔子作《春秋》,在寫作方法上,力圖遵照據傳爲孔子所說“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的原則。《史記》寫作以敘事爲主,黑白批駁一般寓於敘事之間。顧炎武認爲“古人作史有不待結論而於序事之中即見其指者,惟太史公能之”。司馬遷寫《史記》正是經過對汗青人物及汗青變亂的敘述,表現自己的社會理想和對黑暗實際的憤怒批判,並抒發其悲鬱之情。縱觀《史記》,可以看到太史公的筆下時常涌蕩着一種憤嫉之情,一種沉鬱之氣。那種對帝王公侯的貶低鞭笞,那種對佞儒苛吏的尖刻譏諷,那種對刺客遊俠的傾心歌頌,那種對失路好漢及含憤志士的無窮同情,都極爲鮮明地表現作者的愛憎批駁。魯迅老師稱《史記》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真是精當之極。

慕義而去世,保持名節;忍辱負重,自奮立名,怎樣處置懲罰好這二者的界限是很難的。在《報任安書》中,司馬遷提出了一個“人固有一去世,去世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的標準。司馬遷認爲僅以一去世來對黑暗進行抗爭,“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異”,故他在忍辱與存亡的痛苦抉擇中選擇堅強地活下來,並以最大毅力完成名著讀後感《史記》。並且在司馬遷看來,自古迄今的聖賢君子和志士仁人之所以要著書立說,便是因爲他們在建功立業的奮鬥過程中遭遭到各種黑暗勢力的打擊和無故的迫害,使他們倍受艱難困苦和壓抑,精神上承受了巨大的折磨;而這種難言的隱衷和哀痛又無法爲人所明白,於是只有經過爲文論述來抒發他們內心強烈的悲憤,闡明他們的思想主張,並憑藉往事的興衰成敗的軌跡,總結汗青的規律,寄希望於來者。這引起了司馬遷的共鳴。所以他以《報任安書》來明志,說明他要發憤著書,效法古人,把自己全部精力傾注在《史記》著作之中,以成就其“一家之言”。載於《全漢文》的《悲士不遇賦》也是司馬遷受刑後悲嘆生不逢時的作品,可與《報任安書》相互補充。在賦中,司馬遷指斥天道微暗,美惡難分,“理不可據,智不可恃”,他的內心滿盈了牴牾和痛苦。一方面消極厭世,“委之天然,終歸一矣”,認爲人總是要去世的,追求功利又有什麼意義,還不如聽之天然;另一方面又堅持理想,“沒世無聞,古人惟恥,朝聞夕去世,熟雲其否”,顯然是要追步孔子,去世而後已。這正是司馬遷在受刑後於恥辱與名節間掙扎的寫照,而最後司馬遷選擇了隱忍發憤、創建功名之路。故此賦與《報任安書》正好相得益彰。

  報任安書讀後感範文3

《報任安書》是我們高中教材裏的一篇課文,當時讀到的時候,我就存了疑惑。司馬遷 因李凌事下獄並受宮刑,但他忍辱苟活,立志著書,此舉一向爲人稱頌。他在書信中向友人吐槽,也無可厚非。問題在於,司馬遷書信中態度,在我讀來,近乎卑微。此人是求他“推賢進士”,舉薦自己,若是你不想幫忙或者幫不了忙,大可以略陳理由,推拒就是,爲何要這麼長篇大論,這麼低聲下氣,是古人禮節、習慣使然,還是另有緣故?

看了本文的創作背景,我才稍稍解惑。司馬遷三十八歲繼父職爲太史令。四十七歲時以李陵事下獄,受宮刑。出獄後,爲中書謁者令。這一官職掌領導尚書出入奏事,是宮廷中機要職務。然,身受宮刑的他,出獄後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居要職,實則近於宦官,爲士大夫所輕賤。任少卿,名安,滎陽人。曾任益州刺史、北軍使者護軍。他是司馬遷的朋友,此時寫信給司馬遷,就是希望司馬遷能利用中書令的地位“推賢進士”。司馬遷由於自己的遭遇和處境,感到很爲難,所以一直未能覆信。之後,任安因罪下獄,被判死刑,司馬遷纔給他寫了這封回信。關於仁安的獲罪,這裏有兩種說法,一是,在任安爲北軍使者護軍的時候,因他在太子劉據“造反”時採取了袖手旁觀的做法,其實太子並非真反只是因“巫蠱事件”被冤枉沒辦法了,想殺江充以自保。另一種說法是,任安爲北軍使者護軍時,因其在太子劉據造反時採取了“持兩端”做法,而爲漢武帝處死。總之,現在的情況是,仁安就要死了。

司馬遷選擇在這時給仁安寫信,其思慮是值得考究的。我也稍稍理解了他的“卑微”的語氣。好友即將赴刑場,這位好友曾經求自己幫助他,自己卻無能爲力。司馬遷此時的心況可見一斑。此信既是爲了向他解釋自己的苦衷,求得諒解,更是表明自己的心酸苦楚與隱忍負重,更甚就是與好友的訣別書。在此信中,司馬遷以無比激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訴說了自己因李陵之禍所受的奇恥大辱,傾吐了內心鬱積已久的痛苦與憤懣,大膽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還不加掩飾地流露了對漢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滿。信中還委婉述說了他受刑後“隱忍苟活”的一片苦衷。爲了完成《史記》的著述,司馬遷所忍受的屈辱和恥笑,絕非常人所能想象。但他有一條非常堅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價值,要“重於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記》的寫作,絕不能輕易去死,即使一時被人誤解也在所不惜。就是這樣的信念支持他在“腸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掙扎中頑強地活了下來,忍辱負重,堅忍不拔,終於實現了他的夙願,完成了他的大業。

我不知道之前仁安是否怨過司馬遷沒能理會自己的請求,也不清楚當臨死的仁安收到司馬遷的這封書信時的心情。但是司馬遷的這種做法,我是欣賞的。他沒有忘記這個朋友曾經求助於他,他沒有因爲他即將赴死而避諱他,他沒有棄他於獄中,獨自品嚐瀕死的無望與恐懼,而是通過書信,以一種相對低下的、帶着安慰性的語調,向友人陳述自己的無奈,與他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我看了很多人寫的《報任安書》的讀後感,他們基本都在稱揚司馬遷的忍辱負重,他對生死的抉擇,我卻要頌揚他與仁安之間的生死不忘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