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我們仨》讀後感10篇(通用10篇)

《我們仨》讀後感10篇(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1W 次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們仨》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我們仨》讀後感10篇(通用10篇)

  《我們仨》讀後感 篇1

很久之前,就感動於錢鍾書寫給楊絳的一句話:

沒遇到你之前,我沒想過結婚,遇見你,結婚這事我沒想過和別人。

錢鍾書和楊絳的恩愛十分出名,這次,找了這本書來看,也是想看看名人大家如何經營感情的。在談過戀愛後,看別人的愛情相處之道,感受也更深刻吧。

錢鍾書,楊絳,錢媛。三口之家,充滿了無限的趣味。不論經歷何種政治的風波,工作遷移,依舊一家人十分團結,不抱怨,任何時候不放棄讀書和工作,總是給予正能量。

感情經營方面: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說透,不是所有事情都非得分出勝負,聽誰的。

“我愛整潔,阿媛常和爸爸結成一幫,暗暗反對媽媽的整潔。例如我搭毛巾,邊對邊,角對角,齊齊整整。他們兩個認爲費事,隨便一搭更方便。不過我們都很妥協,他們把毛巾隨手一搭,我就重新搭搭整齊。我不嚴格要求,他們也不公然反抗。”

不讓對方擔心,能爲他解決問題,成爲某種依靠。像錢鍾書在楊絳住院期間總是弄壞東西,楊絳總是跟他說“不要緊,我會修”,而且真的做到了。

忠於人品,陷於才華。無疑,鍾書先生年輕時十分帥氣。而人品和才華是持久的吸引力。字裏行間,可以看出楊絳讚賞錢鍾書的正直,不貪名圖利,欣賞折服他的才華。

彼此三觀一致。兩人都非常喜歡讀書,都很喜歡文學,即使咬文嚼字,也能讀懂對方的意思。

包容也很重要。楊絳全書只提過兩三句錢鍾書的缺點馬虎粗心。其他的都是滿滿的包容理解,欣賞支持。

希望自己也能收穫像楊絳與錢鍾書矢志不移的愛情和相扶到老的婚姻。

  《我們仨》讀後感 篇2

《我們仨》這本書已經買了很久了,可能是前年暑假。

書中記錄了楊絳先生和錢鍾書先生的大半人生,一起出國留學,有了孩子,回國之後。我真的從內心向往楊絳先生和錢鍾書先生之間單純美好誠摯的感情,沒有更妙的詞來形容。一生與書爲伴,一生不停不休地工作;既是工作也是愛好。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我想象不到。

他們都能平靜淡泊地面對人生,卻又在各自領域大放異彩,即使再低調也無法讓人忽視的才華。三人的相處即使親人又是朋友,讓人羨慕不已。雖是那個年代,保守的年代的人,卻在字裏話裏感到情深愛濃。看到楊絳、錢鍾書時,不免感嘆:這就是遇到對的人的樣子吧。

書香家庭,相敬如賓;卻在對方面前又像個小孩子。三人相失於古驛道時,我內心悲慟。楊絳先生的內心是該有多麼強大啊!她對人生的體悟是該有多徹底啊!一輩子相依相親的二人都走了,將她一人孤零零地留在這世上,從此她便不再有家,隨到處,只是客棧。

他們的女兒錢瑗的一生也困苦不斷,但她都能順利度過。她與父母的相處交往也是我所向往的。由衷地崇敬她,一個從小體弱多病的女子。

全書語言平靜,沒有任何華麗的辭藻,沒有情節設計;完全是紀實。卻讓人深切地感受到楊絳先生的思念,越是記得詳細,便越是思念。她沒有想要教會我們什麼道理,只是平靜且深情地在給我們講述一個關於他們一家人的故事。

楊絳先生起先不會做什麼好吃的飯菜,錢鍾書先生便和她一起“探索”,鍾書先生身體不好,幾夜不眠,楊絳先生便陪着他不眠;錢瑗在去世前幾天的病牀上,不可以講話,在信中依然牽掛這媽媽吃不好飯…

我深覺自己不像個成年人,卻也不像個孩子。

在這個被娛樂充斥的年代,老一輩人的品質更值得被髮揚,相比那些沒有營養的娛樂人、娛樂事;這些骨子裏優雅堅毅的人,更值得我們去了解。

  《我們仨》讀後感 篇3

第一部:我們倆老了(楊絳做了一個老人夢)

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看着真的很揪心,眼淚嘩啦啦的掉一地)

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記錄楊絳一家人溫暖的故事)

這本書的第二部最感人,楊絳先生以夢境的形式回憶自己的愛人錢鍾書大病住院期間自己每天往返醫院的生活。錢鍾書住院不久,她們心愛的唯一女兒因骨癌被迫住院,楊絳先生每天只能做夢迴到女兒身邊,靜靜的看着女兒身邊發生的一切,自己卻無能爲力。

我們不能理解白髮人送黑髮人是什麼感覺,不知道楊絳先生是怎麼忍住內心的痛苦纔出版了這本書。

本書的第三部,從錢鍾書公費去英國留學,楊絳先生作爲家屬也跟着去留學,不久之後,她們的愛女圓圓就出生了。我覺得那段留學英國的時間應該是他們一家子最幸福的時候,因爲本書從那時候說起。

他們一家三口總是以相互攙扶的形象作爲整體出現,書中有一句話看着非常感人“我們一家人只有死別,沒有生離。”只要3個人在一起生活,哪裏都是溫馨的家,平淡的生活中,他們總是能發現生活中的“樂趣”。把每天的散步當成“探險”,把去餐館吃飯當成“看別人唱戲”,無論生活多麼艱辛,他們每天的讀書和工作沒有斷。

他們一家三口,一生坎坷,到了暮年纔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經歷過亡國、戰爭、解放、改革運動等等,她們相互扶持,相互依靠,互相鼓勵,一切並未改變她們,也未改變她們,也並沒有打倒她們,她們就這樣簡單的做着她們最愛的學問。她說:“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

我覺得楊絳和錢鍾書夫妻是幸福的,因爲他們彼此理解,彼此欣賞,彼此贈詩。

  《我們仨》讀後感 篇4

近日,工作不忙,於是拿起纔到的《我們仨》看了起來。

這書不厚,不算附錄,共165頁。封面是淺褐色的格紋紙,書名是深褐色的字體,一眼看去,內心頓時平靜了許多。

作者楊絳,是錢鍾書的愛人,被其譽爲“最才的女,最賢的妻”。這位見證了中國一個多世紀變遷的奇女子,卻在晚年受到重創,接連失去愛女和丈夫。但楊絳老人強忍悲痛,整理丈夫生前的手稿,並在92歲高齡時提筆完成女兒未寫完的作品《我們仨》。

全書分爲三個部分,第一和第二部分由夢引發,虛實結合,寫了女兒和丈夫相繼生病離世,第三部分是作者回憶三人相處的生活點滴,文筆樸實,字裏行間是對親人滿滿的懷念,又透出淡淡的哀傷。看到第二部分我們仨失散了的快結尾處,眼淚沒有斷過,想盡力忍住,還是從眼角溢出。我悲懂事辛勤的錢瑗全身病痛,我哀才華橫溢的錢鍾書纏綿病榻,我更傷強打精神,奔波於兩人之間的楊絳,心中苦楚無處說!

第三部分錢氏夫婦出國留學,是他們美好生活的開始,出門散步探險,博覽圖書館的藏書,嘗試做中國美食。女兒的出生,是他們生命的延續。戰火四起之際,毅然回國,那時的生活雖苦,卻有繼續前進的方向。新中國成立後,經過生活變動的2位老人,不離不棄堅守彼此。錢鍾書和楊絳是衆多恩愛夫妻的典範,楊絳的一句“不要緊”就讓慌亂的他安心不已。就這樣,你需要時,我在你看得到的地方。你老去,我陪你雙鬢染霜。你走後,我完成你未了的心願,相濡以沫,平淡相守是他們的真實的寫照。

楊絳,優雅的老去,飽經風霜的你在2016年與世長辭,終於去見你心愛的丈夫和女兒了。

我猜在生命的最後那刻,她嘴角或許含笑,心想着“我們仨,又在一起了,真好。”

  《我們仨》讀後感 篇5

今天時間要悠閒,所以在圖書館看了一本楊絳先生的《我們仨》,一直知道楊絳先生非常受世人關注,她的書籍,她的文字,她的人生旅程。

我記得有段時間,很多人在詢問爲什麼楊絳是一位女性,卻用先生稱呼其名。

其實,原先先生不一定就是指男性,而是指達到一定地位的人的一種尊稱。其實“先生”有很多種含義,以下做一下分享:先生”的各類用法

1、老師等教育工作者。古時對有學問的男女都可以這樣稱呼,所以“楊絳女士”會被尊稱爲“楊絳先生”。

2、對知識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稱。

3、稱別人的丈夫或對人稱自己的丈夫。

4、舊時,管帳、說書、相面、算卦、看風水等爲業的人也會被稱爲“先生”。

5、凡德高望重者,都可以被尊稱爲“先生”,有表示尊敬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如宋慶齡、楊絳、冰心、丁玲、葉曼、許廣平等均可稱爲先生。

6、現在對所有男性都可以稱爲“先生”。這就是我們現代漢語中最常用的用法了。

所以“先生”一詞的用法,說明了大家對楊絳先生的尊敬。

其實很早之前就知道《我們仨》這本書,但是不知道爲什麼緣故,總是翻了兩頁,或者是因爲什麼其他的原因,並沒有閱讀完這本書,而今或許跟它有些許的緣分,在此刻翻開了這本書,進入了楊絳先生的世界。

怎麼說呢?在開頭的前五分鐘左右的時間裏,我覺得這本書寫得十分凌亂,因爲我好像跟不上他的思路,並且不知道它這個時間線以及描述的每一件事情之間的內在關係,因爲以夢爲線讓我在閱讀過程當中無法分清楚她描述的情形何時爲現實,何時爲夢境。可隨着跟楊絳先生逐漸深入的交流,我才摸清她的路線,而後在閱讀到那一段文字的時候,眼淚不自覺的奪眶而出,被這樣樸素卻真摯的文字打動的有一種悲傷的喜悅之情。

我悲傷是因爲它在描述那一段圓圓離開的過程當中,明明悲痛欲絕,卻在懷着這樣的心情裏描繪出了一副幸福的畫面;可我也有一部分的喜悅,因爲我終於在這一刻融入了楊佳先生的世界,我看到了一個母親的堅韌和脆弱。

我甚至無法說出他的文字的樸素程度,可就這樣平凡的辭藻卻直擊人心,震的你顫顫發抖然後讓你不自覺的潸然淚下。《我們仨》到最後卻是她一個人懷念着三個人,承載着三個人的記憶,我說不上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幻境中每個人安然無恙,現實裏一個人孤獨絕望。明明楊絳先生懷念的是美好,我卻稍稍顯露出了悲傷,但也再一次明白了“珍惜”的深層含義。

感謝這個下午,有陽光,有你。

  《我們仨》讀後感 篇6

第一次聽說一個女的被稱爲先生,是在楊絳先生去世的後一兩天。才瞭解到她之所以被稱爲先生,是因爲她對當代社會文學做出的巨大貢獻。她有些社會上的威望,也有着一定的文化修養和學術地位。

帶着對楊絳先生種種的崇拜和好奇心,我開始拜讀她在92歲時所著作的《我們仨》。

書本分爲三部分。

看第一部分【我們倆老了】的時候,我的心裏是帶着半點彷徨與傷感的,我也瞭解了楊絳先生跟錢鍾書之間的難捨難分,相依爲命,有一種他在哪家就在哪的意味。

接着第二部分【我們仨失散了】一家相聚在古驛道上,然後女兒錢媛生病住院,由現實到夢魘,虛虛實實,亦幻亦真。瞭解到了錢鍾書的愛國情懷,楊絳先生的堅強勇敢,錢媛的敬業精神。

第三部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講述了楊絳先生與錢鍾書求學英國的日子,女兒錢媛的誕生。丈夫錢鍾書說到“我只要女兒,一個就好,像你的”,心裏尤爲感動,後面回國,工作以及生活中的種種,記錄了一個家庭普通平凡有愛的日子。

我們仨是幽默的一家,書中常說到,丈夫錢鍾書與女兒錢媛之間的遊戲般的玩笑,“做壞事”是他們的樂趣,而他們喜歡這種樂趣。書中寫的我們仨,很樸素“我們仨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而生活之本不過如此。

著作該書時,楊絳先生這位“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已經92歲。書中沒有悲情壯志,沒有撕心裂肺。而是用平淡有趣的詞語來表達對家人的思念與不捨。

  《我們仨》讀後感 篇7

我用了十多天的時間讀完了這本書,這是一本很感人的書,敘述的是關於親情、回憶、思念的'故事。這本書有三個部分主要寫的是我們倆老了到我們到我們仨失散了到最後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當時讀這本書的時候哭了好幾次,仨人楊絳先生一人,到九十二歲高齡時還在孤獨、寂寞中度過,那時還強忍着自己內心的傷心、孤單寫下了這本書,當時楊絳先生的心情應該很複雜吧,寫這本書之前也應該鼓起了很大的勇氣,楊絳先生是有學識的,勇敢、堅強嗯。

我們仨,就是一個家,無論在哪,只要在一起,就是家。楊絳先生他們仨是血脈相連,相親相愛的,他們一起經歷了許多事情,最終卻沒有換來想要的幸福。換來的卻是生離死別,但卻抵擋不住楊絳先生對他們的思念。

《我們仨》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寫的是楊絳先生的夢境,雖然是夢境,但可以讀出真切的感情,往後讀時也可以發現第一部門是看似夢境卻又好像不是夢境,因爲夢境裏的東西都是有跡可循的。比如,楊絳先生總是夢到錢老。夢到他們倆人一起散步,散着散着,錢老就走了,最後只剩下她一個人在那裏。醒後錢老總是安慰她說“我怎麼會丟下你一個人走呢”。

第二部分楊絳先生用夢境的形式完整地記錄了這一“萬里長夢”。講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後階段相依爲命的深刻情感,回憶了女兒阿媛,丈夫錢老先後離去的過程。在夢境中她夢到阿媛得病了,一個人躺在病牀上,後來病情加重,但還是那麼樂觀。一九九七年春,阿媛去世。一九九八年末,錢老去世。我們仨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命運待她真是不公,在她年邁的時候,理應享受天倫之樂了,但她女兒卻離去了,楊絳先生本想享受天倫之樂,卻白髮人送黑髮人,更痛苦的是接連錢老也離去,只留下她一人。但她又是多麼的堅強,她堅強地活了下去,又振作鼓起勇氣寫下了《我們仨》。

第三部分,楊絳先生回憶了他們過去生活的點點滴滴。楊絳先生在書中提到,她總說“我最笨,什麼都不會,是最沒用的人”。但我覺得她是勇敢的,堅韌的,明亮的。也是唯一一個作爲女性卻讓我們稱爲先生的人。

人世間不是小說不是童話故事,結局也不可能會是“從此,他們永遠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人世間是沒有永遠的,因爲人的一生是坎坷的,只有到暮年時纔會有一個安頓的居處,纔會覺得幸福、舒適。

但楊絳先生卻白髮人送黑髮人。阿媛走了,錢老也走了,獨留楊絳先生一人,做着一個很長很長的能。在夢裏有家,有他們仨,他們還像平常一樣生活在一起,但那只是夢。最終,楊絳先生也走了,他們仨又団聚了。留下的《我們仨》讀完令人久久不能平靜。

楊絳先生,我們永遠會記着你,記着你的勇敢,記着你的堅韌,記着你的明亮。

  《我們仨》讀後感 篇8

《我們仨》是楊絳先生的一佳作。主要講述了楊絳夫婦和其女瑗的一些往事,可以算是一篇回憶錄。整個文本分三部,其中第二部以“夢”爲主導,也引發了我較多感想……

將第二部通讀下來,我並未讀出如預其那樣有一種溫馨、歡快的愉悅感。相反,我感受到其更多的是一種悲涼、孤寂的一種傷感。初讀時,我在疑問:這到底是在夢中還是在現實中?有一處的內容很好地解決了這個疑問,“這是一個‘萬里長夢’夢境歷歷如真,醒來還如在夢中。但夢畢竟是夢,徹頭徹尾完全是夢。”雖說這是夢,但也從某種角度看出楊絳對他們一家人的關心。他已經老了,她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他牽掛他人,以至於在夢中也爲他人着想,可見其品質高尚。書中有一處描寫了一年四季柳樹的變化,也是其中難得的景物描寫,這也從側面反應出時光飛逝,歲月無情。

一轉眼又來到了楊絳先生求學的時候,他因爲經濟原因,無法上自己想上的大學,只能撇下家人當旁聽生來完成學業。在此期間,她與錢鍾書的深厚情誼與信任也體現了出來。

比較吸引我的還是第二部中的情節,因爲有時候夢也會是人內心中的真實想法,鍾書對楊絳說:“人老了就會做那樣的夢。”那樣的夢?根據書中所講,那樣的夢,就是年老以後所牽掛的東西太多了,總是會擔心下一刻會失去它。因此“那樣的夢”,就是你在夢中在尋找的某種東西,尋找的那個東西恰恰是你最害怕失去的東西。

人老了以後的思想會怎樣?人老了以後世界又是怎樣?人老了以後的夢又是怎樣?這一切,也許只有等到老的那一刻纔會體會到!

  《我們仨》讀後感 篇9

記得看過楊絳先生的《走在人生邊上》,感覺百歲老人腦筋那麼清楚,對人生的感悟確值得我們學習和體悟。這次在圖書館偶遇楊先生的《我們仨》,仍舊是懷着一種崇敬的心情拜讀的。

這是一本小書,共分三部:第一部,我們倆老了;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人老了,愛做夢,擔心心愛的人突然離開,楊先生把它叫做“長達萬里的夢”。在丈夫和女兒彌留之際,楊老在女兒的攙扶下堅持每天去看丈夫錢鍾書先生,一家三口相聚在古驛道。後來,女兒也病了,楊老每天在夢中惦記着女兒。“我每晚都做夢,每晚都在阿圓的病房裏。”“我不敢做夢了。可是我不敢不做夢。”失去女兒的痛是九十多高齡的老人無法承受的,“老人的眼睛是乾枯的,只會在心上流淚。”當丈夫也離開自己,剩下孤零零的自己時,楊老說,“我但願我能變成一塊石頭,屹立山頭,守望者那個小點。”“我實在不想動了,但願變成一塊石頭,守望着我已經看不見的小船。”

如果前面兩部給我們顯示的是一位耄耋老人的垂垂暮年,那麼從第三部開始,楊老開始回憶,以回憶來懷念。“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爲有我們仨。我們仨失散了,家就沒有了。剩下我一個,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窮的羈旅倦客;顧望徘徊,能不感嘆“人生如夢”,“如夢幻泡影”?”“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1935年楊絳和錢鍾書結婚,同到牛津大學求學。錢先生是一個一心鑽研學問的人,按能力楊先生是不輸錢先生的,但楊先生爲了能和丈夫一起,毅然放棄了自己的獎學金,錢先生一個人的獎學金兩個人省吃儉用。求學期間,生下愛女錢媛。用錢先生評價楊先生的話“以才媛而能爲賢妻良母,又欲做女博士……”

兩人學成後,儘管國難當頭,1938年8月一家三口毅然回國,錢先生到西南聯大任教,楊先生母女倆暫回上海。《管錐編》我在學校圖書館見過,但因爲是文言文,未敢觸碰。楊先生說,那是因爲在文革期間,怕紅衛兵不允許,錢先生“乾脆叫他們看不懂。他不過是爭取說話的自由而已,他不用炫耀學問。”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楊先生的語言十分精煉,是我所讀白話文中少有的精緻,很多平平常常的表述,卻絕無一絲的拖泥帶水。我不敢妄評楊先生是否絕代佳人,但楊先生的文章真的可以用“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來形容。讀這樣的書,哪怕敘述的是家長裏短,也是一種享受,值得像品茶一樣細細玩味。

  《我們仨》讀後感 篇10

《我們仨》這本書有三個部分從我們倆老了到我們仨失散了到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第一二部分在寫夢,一個萬里長夢。在夢中的古驛站上他們相遇相失。正如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分分合合。

書中這樣寫到:“他已骨瘦如柴,我也老態龍鍾。他沒有力量說話,還強睜着眼睛招待我。我忽然想到第一次船上相會時,他問我還做夢不做。我這時明白了。我曾做過一個小夢,怪他一聲不響地忽然走了。他現在故意慢慢兒走,讓我一程一程送,儘量多聚聚,把一個小夢拉成一個萬里長夢。這我願意。送一程,說一聲再見,又能見到一面。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遠,愈怕從此不見。”於是楊絳先生便娓娓道來這個萬里長夢。

第三部分是回憶這個家的點點滴滴。楊絳先生一家好像總是可以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出趣來,比如飯後遛彎兒是“探險”,而彼此分享所見所聞則稱之爲“石子”。楊絳先生也描寫許多當時如火如荼運動,但這並不是楊絳先生的筆下的核心內容,她將眼光放在了運動中的人,在頻繁的政治有關的運動下,他們一家人的遭遇以及在遭遇中如何廝守在一起纔是她要說的她想說的,狂風暴雨也變成了那和風細雨,她寫的依然是生活中的瑣事,比如他們如何完成工作,如何數次搬家,如何離羣索居遠離政治有關的運動,看是平淡,可是平靜何嘗不是他們一家的生活態度。他們不求名份不求富貴,他們擁有最溫馨的家庭生活也忍受過最艱難的社會壓力,他們有的只是學術上的鑽研和追求,甚至還略帶呆板之氣。可他們就是這樣,走過了普通卻又不平凡的63年。楊絳先生被稱爲“最賢的妻最才的女”,這又怎麼樣在此之前她是一名母親,一位妻子。而她卻在短短的一年內失去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兩個人。正應了那一句話,世間好物不堅牢,琉璃易碎彩雲散。

楊絳先生在書中寫到,人間不會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

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雜着煩惱和憂慮。

人間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纔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

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

楊絳先生的這本書沒有大起大落的情節,她的幸福和那難以言表的親情和憂傷瀰漫在字裏行間,令讀者無不動容。那安定於無常世事之上的溫暖親情和相濡以沫如親情般的愛情已經把他們仨永遠聯結在一起,家的意義也在此書中得到了盡情的闡釋。她用文字回憶一家三口的點點滴滴。雖然忍受着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慟,雖然親人愛人先自己而去,雖然在這個無法稱之爲家的寓所獨自生活,楊先生還是在筆下尋到一點慰藉。我想擁有回憶的人是幸福的。大家可以在閒暇之餘翻閱一二,體會期中平淡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