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蟲子旁》讀後感(通用6篇)

《蟲子旁》讀後感(通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9W 次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蟲子旁》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蟲子旁》讀後感(通用6篇)

  《蟲子旁》讀後感 篇1

數月前,朋友相贈一本書,名曰《蟲子旁》,它是國家圖書館推薦的70本書之一。《蟲子旁》並不是一本關於昆蟲科學研究的書,它沒有討論所謂益蟲和害蟲的問題,只是忠實記錄了作者的觀察,並結合樸素的圖片,幽默風趣的文字,爲讀者勾勒出一個或驚心動魄或溫良繾綣的蟲子世界,簡單而又充滿質感。

平日裏讓人敬而遠之的蟲子,因作者換了視角而呈現出別樣的趣味。這這一方天地裏,有將擬態保護功能發揮的淋漓盡致的尺蠖,有奮不顧身救援同伴的螞蟻兄弟,有保護孩子彰顯母愛的蝸牛媽媽,有不畏失敗勇敢求愛的西瓜蟲,有孤獨愛面子的鼻涕蟲,有固執懶惰的刺蛾,有一生換三裝的斑衣蠟蟬,有悠然自得享受日光浴的蹺椿……瞧,它們的世界同我們並無幾多區別。在它們的世界裏,有衝突,也有相安無事;有配合,也有單打獨鬥;有無知,也有智慧;有一根筋,也有圓融。其實變化的是不是蟲子,而是我們的心境。

在作者書坊前,有個淺淺的小水窪,其中有兩顆鵝卵石,彼時石上有一隻小螞蟻。而對於小螞蟻來說,那個淺淺的小水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湖泊,兩顆石頭成了兩座小島。小螞蟻在石頭邊緣焦慮的轉圈,還不停地低下頭,伸出腳試探水的深淺,恨不得一下子跳進湖裏涉水上岸。其實,有時候,我們和這隻小螞蟻又有什麼兩樣呢?困在其中,畫地爲牢。但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放棄,即使前方道路泥濘,荊棘在側,也必須勇往直前。因爲茫茫世界,並無舟子,除了自渡,他人愛莫能助。

一蟲一世界。在小蟲們短暫的一生中時常爲一粒米、一個糞球、一具同類的屍體u爭鬥、僞裝、甚至殘殺……他們的世界就像一面鏡子,時不時地映照了我們人類自己。看到這些,我們是不是可以將那簇爭強好勝的心火熄滅下來?

  《蟲子旁》讀後感 篇2

認真細緻且充滿樂趣地觀察、玩味一隻小蟲子,一定是一位非常有趣的人,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朱贏椿就是這麼一個非常有趣的人,他的《蟲子旁》讓我們從不同的視角體會到了從前不曾關注過的蟲子世界的滋味。

這些常常被我們忽略的昆蟲王國的子民們,有着它們獨特的靈性。在過去的日子裏,不論怕或不怕,我看見蟲子,總是跨過去或者繞着走,從未思考過也從未觀察過它們正在做什麼,相互之間有什麼交流,兩隻蟲子之間是朋友還是對手,抑或是獵手與獵物。但是通過作者的眼睛甚至說通報作者的心靈,我看到了昆蟲世界裏的喜怒哀樂。

在《小蟻被枯枝砸傷了腰》一節,兩隻小螞蟻高高興興地走在冰涼的石板上,搜尋着能夠吃的東西。也許它們還打算乾點別的,可是突然從天上掉下來一根枯枝,把一隻小螞蟻的腰砸傷了。小螞蟻,想必大家都見過,那小細腰,怎麼能承受得住這個重量和衝擊力?對於這隻小螞蟻來說,這可真是飛來橫禍。我讀到此處,就不能不爲它的倒黴感到惋惜,也感嘆了一下蟻生無常。進而想到高空墜物真是害人害己,目前高樓林立,我們是不是要管好自己,更要管好管好自己孩子……

在《會一動的白色小花》一節,作者在一個枝頭看到一朵小白花兒,他正要觸摸,突然發現小花竟然移動了一下,仔細一看,竟然是一隻叫做廣翅蠟蟬的蟲子。它孤零零地用這麼一個擬態的技能來保護自我,在那麼大的自然界,這軀體是多麼弱小,可這種精神又是多麼強大?事實上,昆蟲有一點會讓很多多情的人,憑空對他們產生憐憫的:很少得到雙親撫育,大多數都是孤獨一生!我們會不會由此而想到,要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的一切……

在《斷翅的蝴蝶》一節,一隻蝴蝶經歷了化蛹、破繭、成蝶,走過了一個絢爛的春天。但是後來,她的翅膀被大雨打碎了,飛不起來,挪動困難,就和花瓣一起飄飄然落地,可謂晚景淒涼。這時候,作者敏銳的眼睛觀察到,她的淒涼還不止如此,落地不一會兒,一隻性急的螞蟻已經在嘗試着咬她的翅膀拖她的身軀,這是否印證着虎落平陽……

還有高冷的葉甲對身邊發生的一切不聞不問,卻在一隻冒冒失失的小尺蠖面前露出溫暖的一面,兩隻小蟲頭挨着頭曬太陽;蜘蛛媽媽建造堅實的卵袋來保護自己的寶寶,還不忘用蛛絲黏住一片樹葉來爲寶寶遮風擋雨;死要面子的鼻涕蟲見刺蛾不肯讓路,寧可忍着痛從刺蛾身上爬過去也不肯繞幾釐米的路顯得自己示弱……

當這些蟲子展現出自己的性情,以立體形象躍然紙上之後,就變得可親許多了。如果怕蟲子,讀這本書,會發現蟲子也和人類一樣,有的舐犢情深,有的驕傲倔強,有敵對有友情,頂着生存的壓力積極生活,頑強戰鬥。那麼,下次在房間裏或是樹蔭下邂逅一隻蟲子,她就不會再是一隻張牙舞爪的小怪物,或許更會是一位溫柔的母親,一位誠摯的朋友,一位認真的生活家……

朱贏椿的《蟲子旁》,不僅僅以細膩的筆觸把各種我們平時視而不見的蟲子們帶到我們面前,也僅僅是精妙的昆蟲攝影,更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我們的世界既不太小,小到忙碌乏味兩點一線;也不太大,大到難窺究竟觸不可及。我們實際上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交叉地帶,只要注意觀察,善於發現,小小的耐心就能換來大大的精彩。這種精彩,就是我們應該深愛的大千世界!

  《蟲子旁》讀後感 篇3

通過一席知道了朱贏椿這個人,以及這本《蟲子旁》。它也是我近幾年入手的書當中裝幀設計最爲精美的一本。這個人一直從事的是書籍裝幀設計,據說得過很多國內外的設計大獎。但是讓我對他肅然起敬的還是這本書的內容。

這本書的副標題叫做“觀蟲日誌”。詳細地記錄了作者每次觀察蟲子的時節、場景、過程和心境,從樹下,到路邊,從菜園裏,到牆沿上,從春暖花開,到冰天雪地……同時,每一篇文字都配了實拍的圖片,還有作者手繪的素描,以及少量的科普介紹。

文字是優雅的,圖片和素描是精緻的,粗看了幾篇,甚是納悶,擁有怎樣心境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的文字。不信,擇其一段感受一下作者的畫風:

  《蟲子們的日光浴》

陽光和煦,一株不知名的植物莖幹上,四隻蟲子一邊悠閒地散步,一邊享受着日光浴。

身體翠綠色,腿細細長長的那隻叫蹺蝽;身體黑色,向下彎曲着鼻子的是象鼻蟲;最右邊那隻身材瘦小探出腦袋的是沫蟬;而左下角,稍顯肥胖的這隻就是常見的甲蟲了。

這些蟲子們悠閒散步,偶爾碰頭,禮貌相讓,保持着彼此都很舒適的距離。

個頭稍大的蹺蝽,紳士一般。它那細長的腿優雅地擡起放下,慢悠悠地來回踱着步,好像是這裏的主人,在招呼遠道而來的客人。

綠色的莖幹上沒有佈網的蜘蛛,也沒有揮舞大刀的螳螂,這麼愜意的早晨,只有一幫心平氣和的蟲子,不爭,不搶。

這裏,就是它們幸福的當下。

在這個世界上,總會有一些人,關注着被我們普遍忽視的東西,就如同,總有人過着和我們不太一樣的生活,這兩種人都是少數,但是他們的存在,於我們卻有着格外的意義,提醒,或是激勵。讓我們明白,生活並非總是如我們正經歷的這般庸常,格式化,它一定存在更多的可能。於是,不再自怨自艾。

一個氣質儒雅、爲人師表的長者,對着蟲子,俯身低頭,仔細端詳,半晌不動地方,一邊還拿着相機拍個不停……腦補一下,這是怎樣一副場景,若非在自家院落,而是在熙熙攘攘的街頭,哪怕是校園、公園之類的僻靜處,很大的可能性,都會被人視作異類。

在一件完全沒有用的事情上,耗費時間和精力是毫無意義的。——這是我們成年之後都認同的基本觀念。起碼,對我們來說,觀察蟲子是毫無意義的。但是經過作者的筆下寫出的一個個充滿溫情、爭鬥、殺戮、陰謀的文字,這件事又變得有意義。

因爲這本書,勾起了我所有關於蟲子的記憶。

兒時的家裏住的是平房,牆上經常會見到壁虎,沒有異動,趴着半晌紋絲不動,稍有動靜,飛速逃離,不惜捨棄尾巴。大人常說,千萬離它遠一點,要是它爬進耳朵裏,就聾了。

小時候,在我家後院的天井裏,發現過一條蛇,沒有毒的那種,捉到的時候,還吐着信,當時嚇壞了!

每到暑假,蟬鳴的午後,父母都在班上,爺爺奶奶都在午睡,悄悄地溜出門去,和小夥伴們一道爬樹捉知了,或是用粘了黏麪糰的竹竿去粘知了。

我們還會鑽到草窠裏捉蛐蛐,捉到了放在蛐蛐罐裏(這是計較講究的,一般就在罐頭瓶裏)相互鬥,還用狗尾巴草做的蛐蛐毛,去撩撥蛐蛐的屁股,激發它們的鬥志。

秋天裏,我們還會去捉蝗蟲,很多的蝗蟲,裝在袋子裏,點起一堆火,把活的蝗蟲往火堆裏扔,聽着噼啪的聲音,好爽。因爲老師說,蝗蟲有害,所以我們做這件事的時候心安理得……

也許,對蟲子、星空、宇宙這些事物感興趣,是每個人兒時都會經歷的階段。如今這些生活都已遠去,因爲早已過了那個歲數。

可令人遺憾的是,我的兒子從未經歷過這些,如今的孩子早已沒有了和蟲子接觸的時間。——除非花錢去報名野外生存的夏令營。

小螞蟻是怯生生的,螳螂是囂張的,蜈蚣是威武的,蝸牛是慢性子的,天牛是趾高氣昂的,深秋裏的甲蟲是憂傷的……這是一個何等精彩的世界。

悠閒的漫步,瘋狂的奪食,殘忍的殺戮,手足情深,衆志成城,爲了捍衛共同的家園不惜付出千萬條生命……這些在蟲子的世界一樣都不會缺,一個水窪就是一片海洋,一片樹葉就是一座島嶼,爲了爭奪一粒米飯屍橫遍野……它們從容認真,它們生生不息。

正如作者所言,當我們趴在地上,看蟲子的時候,在我們的頭頂上,是否還有一個更高級的生命,像看蟲子一樣,在悲憫的看着我們?

我想,那是一定的。

  《蟲子旁》讀後感 篇4

《蟲子旁》,是我讀過最有趣、最有特點,也是最有收藏價值的一本書。我已經讀了兩遍,但有空時,我還是喜歡不自覺地去翻翻這本書。

這本書是朱贏椿叔叔寫的,大家都稱他爲朱老師。這書也是他自己設計的,他所設計的書被譽爲“世界上最美的圖書”。我很有幸買到並讀到了這本書。

《蟲子旁》的主人翁全是各種各樣的小昆蟲,有:蜈蚣、螞蟻、知了、壁虎、蜘蛛、蝸牛等等。朱叔叔花了五年的時間,每天觀察院子裏的這些昆蟲,不僅用文字記錄下來,而且還手繪蟲子的解說圖。我第一天看這本書的時候,就愛不釋手。

看這本書,有時讓我熱血沸騰,有時讓我虛驚一場,有時讓我充滿歡喜,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蟲子裏的一員,多麼嚮往自己也是朱叔叔筆下的一隻椿象。

我最喜歡的兩篇是:《會織字的蜘蛛》、《小蟻被枯枝砸傷了腰》。

《會織字的蜘蛛》。這隻蜘蛛的背部圖案很像一個面目猙獰的人臉,但是,它織出來的網,上面就像寫着“YIMAXJYAXXMNAAWM”這些英文字母。看到這裏,我覺得這簡直就是一隻充滿神力的蜘蛛,它每天就像一位藝術家在牆上盡情展示自己的藝術傑作。

《小蟻被枯枝砸傷了腰》。兩隻螞蟻悠閒地在冰涼的石板路上走着,突然,一根細細的枯樹枝從天而降,不偏不倚地正好砸中了一隻螞蟻的腰板,這個長傢伙倒下來,砸中小螞蟻的話,可是一個致命的打擊。讀到這兒的時候,我真爲小螞蟻擔心,不禁大叫起來:“唉呀!枯樹枝倒的可真不是時候,怎麼正好砸中了一隻小螞蟻呢?它得多疼呀!”我迫不及待地往下看,結果,它被另一隻螞蟻從枯樹枝底下救了出來,那隻螞蟻被砸得不輕,已經無法站立,被同伴拖向蟻穴。小螞蟻總算得救了,我也替它捏了一把汗。

當看到這篇故事的時候,我腦海裏彷彿出現了這樣一幅畫面:一個人,被大樹砸中了,被一些消防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解救出來,送往醫院療傷……

其實,朱叔叔寫這些蟲子的世界,和我們人類的世界是非常相似的.,有些事情蟲子會遇到,我們人同樣也會遇到。但有些事情,蟲子做得其實比我們人類還要完美。

之所以朱叔叔能寫出這樣一本書,說明他在生活中細心觀察了這些事情,耐心地去看,用心去體會蟲子的世界。我建議大家讀《蟲子旁》這本書的時候,一定得慢慢讀,要仔細去品味朱叔叔寫蟲子的樂趣和蟲子的一些神態、動作以及心裏想法。

  《蟲子旁》讀後感 篇5

自從老公那次電話中振聾發聵地質問我最近讀了什麼書之後,我羞愧難當,知恥後勇,便開始發奮買書、讀書。每日三件事必有一件是讀書。中國好書頒獎盛典上的一部獲獎圖書引起了我的關注,那就是《蟲子旁》。於是,打算在噹噹網上買一本回來,和女兒同看。可是奇貨可居,此書暢銷,長久缺貨。無奈,只好買了本電子書湊合着先看。其先是督促女兒看,直至昨日,我才靜下心來把《蟲子旁》讀完,覺得如此好書,讀完了總得寫點兒什麼以抒懷,於是,今天給自己定下的第一件事,就是寫一篇讀後感。

正如作者在封面上所寫“這是一個被我們忽略的世界”,輕輕地掀開書封,細心的讀者會驚喜地發現,在書封的下面,着實隱藏着一個精彩的世界——蟲蟲,離我們很近,就那麼存在着,一不留神就爲人所忽略了。裝幀設計之巧妙,確實是大師手筆。作者朱贏椿就是這樣獨具匠心,開啓了他的講述,關於被我們忽略的蟲子的世界。故事的主角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叫上名的以及叫不上名兒的蟲子:西瓜蟲、鼻涕蟲、金龜子、蝸牛、蜘蛛、蝴蝶、蜻蜓、蜥蜴、蜈蚣、千足蟲、壁虎、螞蟻、馬蜂、尺蠖、蚊子、蒼蠅……這些平時被我們所忽略的甚至極其討厭的蟲子在他的筆下突然就變得鮮活起來,他們那樣楚楚可人,他們同我們人類一樣具有靈性,有思想,有智慧,有個性,有喜怒哀樂,悄無聲息地上演着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的故事。掩卷沉思,不禁爲作者肯蹲下身來和蟲子平等對話、交流,他的細膩的心思、他對蟲子的悲天憫人的人文主義關懷點贊!

本書以日記的形式書寫,圖文並茂,語言平實,生動有趣,讀來輕鬆愜意。適合在一個有陽光的春日午後,沏上一杯茶或者咖啡,放着輕快或者安靜的輕音樂。聞着茶(咖啡)香,有音樂緩緩流淌,靜靜品讀,去體會一個個精彩的蟲子的世界。生動的故事中隱含着淡淡的哲思,頗有些意境!書中是一個個溫柔而甜蜜的陷阱,你會迷醉其中、不能自拔的………可是,我願意!

現在,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有一隻蠅子落在了電腦屏幕上取暖,我沒有像往常一樣厭惡地立刻拿一本書去把它拍死,而是允許它在那裏小憩。畢竟,它只是識趣地佔據了一個不起眼兒的小角落,歇歇腳,取取暖,沒有打擾我的生活,而是靜靜的陪伴……對蠅子的姑息是否等同於對惡的容忍,我不知道!

  《蟲子旁》讀後感 篇6

《蟲子旁》是作者朱贏椿通過對小昆蟲的長期觀察,用文字和攝影作品的形式來展現微觀世界裏的傳奇故事。

這個世界很小,小得足夠被我們忽略、遺忘,但跟我們一樣,蟲子也有着驚心動魄的生活。螞蟻被一根落下的枯枝砸斷了腰肢;煙管蝸牛想在夏日的午後睡上一個美美的午覺,卻未能如願;而千足蟲卡在路縫裏,即使有一千條腿也無濟於事……

在蟲子的世界,一個水窪就是一片海洋,一片葉子就是一頂陽傘,一朵花就是一座島嶼,一粒米便值得它們相互殘殺、各自僞裝,而一塊路邊的石板就可以成爲一個屍橫遍野的戰場……它們從容認真,它們生生不息。

看書名,你可不要誤會哦。這本書並不是一本關於昆蟲科學研究的書。書裏無意將蟲子們升級到審美等意識形態的高度,更不想討論所謂益蟲與害蟲的問題。裏面的主角大多是身邊普通的小蟲,少有珍稀,更沒有瀕危滅絕的昆蟲。

作者帶我們見識了一個被我們忽略的蟲子的世界。雖然這個世界很小,可能一個水窪就是一片海洋,可能一個石頭就是一座島嶼,但它們和我們一樣,從容執着,生生不息。它們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們照見了自己和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