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教師讀《目送》有感(優秀篇)

教師讀《目送》有感(優秀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4W 次

《目送》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教師讀《目送》有感(優秀篇)

  《目送》讀後感範文1:

前些日子我關注了一個微博,名叫“兜寶的生命日記”,它記錄的是一段段關於兒子和媽媽之間愛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叫兜寶,是許多杭州媽媽牽掛的孩子。他是一個髓母細胞瘤患兒,非常兇險的一種腦癌。在兜寶33個月的時候,他完成了全套髓母細胞瘤治療方案。在中國兒童神經外科史上,創下了最小年齡的紀錄。他是個生命力極其頑強的孩子。扛過了七次手術,三十二次放療,八次大化療,十六次小化療。2010年6月,孩子的媽媽以“兜寶的生命日記”發出第一條微博起,至今已經發了5586條,兜寶的生活點滴已經與網絡交織,細化在每一條微博的內容裏。不幸的是兜寶最後還是離開了,用他媽媽的話說,孩子是去了一個供應歡笑的天堂,翻完微博,我已泣不成聲,這不禁讓我想起所讀的《目送》這本書裏這樣的一句話: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我覺得龍應臺的文字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親和力。靜靜的,緩緩的,有些許的小幽默,也有深深的寓意。似是和一個熟人淡淡地講述着自己的經歷。

每一篇文章之間其實都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層層疊加,是需要連貫下去看的。於是,其實有些看似是廢話的話,是她預設的情感基調。而到了最後,那些積累的感情一下子爆發出來。用她的一個詞來形容,讀的時候“眼淚決堤”。

第一篇:目送——讀到時就想是巧克力慢慢在咽喉融化的感覺,可愛的母親啊,她們的親情永遠是甜膩膩的,可是我們做孩子的,有能讀懂多少呢?有時我真的覺得我是那個被追的背影,而母親是那個追的人。有時我真的很想回頭看看,可是由於自尊心還是會由背影告訴她不用追,因爲自己長大了。這讓我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是從不同的角度看着不同的人。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在“胭脂”中對母親的描寫更是十分細膩,她那滿是皺紋的手像蛇蛻掉棄置的幹皮。曾經勞碌不堪青筋暴露而今燈盡油枯的手。讓我想像一個母愛的不容易。擦口紅,塗指甲,化妝似乎就像是母女間的小遊戲,直到天長地久,只要還是母女,會一直玩下去的遊戲。“散步”中的大字報對年邁又記性不好的母愛來說已經沒用了,因爲母親已經忘了認字。看到這我有些傷感,到我的母親老了時我該怎麼辦。還是該像書中寫的那樣把她看成一個孩子,我的外婆雖然精明但我媽媽說老了就把她看成孩子吧,不要計較她說的和做的。龍應臺將家庭中許多的小細節都完美地呈現着,讓我都感到了老去的恐懼,可是那該也是幸福的吧!

關於“距離”那是個需要時間去跨越的,三百公里的湄公河處那個小國,我們和他們那裏的孩子有多遠?可不可以測量?幾近百分之五十的人不識字,那裏的孩子們每天跟着大人在海里打漁,種地,你說那是多少距離?是人的一生還是未來?我不知道有多遠,但我相信存在我們心中。我看不清“距離”的深層含義,但寫的也是父母兄弟姐妹的事兒。

這是後關於三代人的生活,我從龍應臺的筆下看到的不止這些,有很多情感是難以言語的,要自己在生活中體會。其實很多情節很相似,可是發生在自己身上時你總有些難以釋懷,看《目送》後知道自己的真情了。其實可以表達……然後上路漸漸成爲目送另一個人的人……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心懷感恩的度過這一生。

  《目送》讀後感範文2:

我讀了龍應臺所寫的《目送》以後,有一些感想,我覺得除了第一篇《目送》和最後一篇《魂歸》跟"目送"有些關係,其餘都很雜亂,幾乎與"目送"沒有關係,所以,大致內容我也概括不出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篇,他講的是龍應臺目送她的孩子--華安小學到大學,然後作者的父親住院還有火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段讓人心酸和感動的文字說了:年幼的.孩子長大到成人,讓她牽掛、讓她失落、讓她懂得怎麼放手。和她父親的去世,在火葬場最後一次目送他--父親的時候,明擺她和他的緣分也就終止了。原來,龍應臺的"落寞"與兒子、父親有關。兒子逐漸得長大,離"我"愈來愈遠,機場龍應臺目送兒子的背影一寸一寸地往前挪,直到消失。兒子都不願意回頭看"我"一眼,感到非常失落。當龍應臺大學教授的那一天,父親開車送"我",但是父親並沒有把"我"送到大學的大門口,而停在側門的巷邊,因爲他認爲,這種廉價的小貨車不是送大學教授的的車子。父親生病住院,"我"每個禮拜都去看父親。有一次,龍應臺幫父親清理排泄物,結果讓自己的裙子也沾上了糞便。父親對"我"對我的愛和"我"對父親的愧歉都告訴了"我":不必追。在《目送》這本書的第八篇:《母親節》裏,有一段有趣兒的文字,是一些對話,我一邊看,一邊想,貌似我和母親也有過這類的的對話…最讓人感動的是最後一篇文章《魂歸》,它說了龍應臺的父親死了,村民們說,根據家鄉的習俗,兒女不能親手埋了父母,但是,但是作者--龍應臺和她的母親卻說:"最後一次接觸父親的機會,我們不會以任何理由給任何別人代勞。"這一天清晨,"父親"上山了,當司儀長長地唱"拜——"時,"我"和"我"的母親深深地跪下,眼淚決堤。雖然我看得是"電子書",有一些重複的,我不知道是故意重複還是無意重複的。但是,這"本"《目送》十分感人。雖然我還不是完全理解《目送》,可是,這裏面有些路我可能會走,我希望我以後也有一顆感恩和回報的心。

  《目送》讀後感範文3:

胡蘭成描寫他所熟悉的鄉下人。儉樸的農家婦女也許坐在門檻上織毛線、撿豆子,穿着家居的布褲,但是一見鄰居來訪,即使是極爲熟悉的街坊鄰居,她也必先進屋裏去,將裙子換上,再出來和客人說話。穿裙或穿褲代表什麼符號因時代而變,但是認爲“禮”是重要的——也就是一種對自己和對他人的尊重,卻代代相傳。農婦身上顯現的其實是一種文化的底蘊。什麼叫底蘊呢,不過就是一種共同的價值觀,因爲祖輩父輩層層傳遞,因爲家家戶戶耳濡目染,一個不識字的人也自然而然陶冶其中,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於焉形成,就是文化。

龍應臺曾在《什麼是文化》一文中這樣解釋過文化之意。她能用簡單不過的字眼來深刻解釋一些我們講不明白的道理,用溫柔的筆觸直擊你心靈深處。以前聽龍應臺這個人名,還不知是男是女。個人介紹說她是華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支筆。這本《目送》也一改她以前的風格。《目送》一書的扉頁上寫着: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的確,父母即使受盡委屈也會義無反顧地給子女奉獻一切。《目送》是一本溫情四溢的書。共由七十三篇散文組成,是爲一本極具親情、感人至深的文集。由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出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出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

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就是作者與父母的一些故事。她母親得了老人癡呆症,反反覆覆的問她是誰,她仍耐心細緻地照顧母親,生病的母親在她眼裏卻變得很可愛;她父親最後病重生活不能自理,她親自清理父親的排泄物。換做是我我覺的我會抱怨這一切,無法從容坦然地面對。父親的病,母親的老,讓人動容。人生太短,太多的道理都是從別人的故事中得來。這樣的幾個故事,恰好提醒我要好好照顧父母親。而對於我來說,我正處在一個最尷尬的年紀,與父母親最疏離的年紀,有了所謂的距離。一年中住在家的日子也只不過寒暑假,給父母的電話也是經濟方面的居多,作爲女兒真的不算稱職。對父母說不了甜言蜜語,每當我媽很期待地問我愛不愛她,我也只會支支吾吾地隨便說些話一帶而過。我認爲真正的感情不用靠說要靠做,但殊不知已經錯過了那麼多陪伴爸媽的日子。我媽每次送我去車站,都會幫我把行李拖上車,我知道每次她都只能遠遠地目送着漸行漸遠的車子,然後心裏空落落好久。目送孩子遠去的母親,她們都不願意自己的孩子承受太多,捨不得孩子去受苦,母親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因爲當年她們也向往過、跌倒過、流淚過。但如今,只能放手讓孩子一人走,因爲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書中有這麼一段:我們都知道了:媽媽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個有郵遞區號、郵差找的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間,而是一段時光,在那個時光的籠罩裏,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鬧、廚房裏正傳來煎魚的嗞嗞香氣、丈夫正從她身後捂着她的雙眼要她猜是誰、門外有人高喊“限時掛號拿印章來”……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裏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搭着時光機器來的,卻再也回不到我們想回到的那段時光。我總希望自己還是那麼一個稚嫩頑皮的小孩子,父母親也還是那麼年輕健康。從小到大,我的什麼都是父母給的,我覺得我負責認真學習以外給父母實在太少。高中三年,我媽爲了更好地照顧我拋下了自己所有的愛好。如今遠遠的看着我媽的背影總有一種說不出的心疼。去年暑假,我媽的腿受了傷行動不便,於是我照顧了她一暑假。其實一開始我有那麼一點不情願,在我的意識裏每次都是我媽照顧我,而今換作我照顧她,這也讓我恍然大悟,歲月雖然沒在母親臉上留上可怕明顯的皺紋,但是母親已經老了,而我也已長成需要照顧長輩的大人了。

一個朋友曾說起過對父母逐漸老去的絕望,那時尚不能體會,現在才深刻地感受到那是怎樣的一種充滿無力感的絕望。記得周國平在他的散文中也這樣描述:一個人無論多大年齡上沒有了父母,他都成了孤兒。他走入這個世界的門戶,他走出這個世界的屏障,都隨之塌陷了。父母在,他的來路是眉目清楚的,他的去路則被遮掩着。父母不在了,他的來路就變得模糊,去路反而敞開了。子女對父母的愛,最刻骨銘心的也不是受了養育後的感恩,而是無法阻擋父母老去的絕望,在這種絕望中,父母作爲無人能夠保護的孤兒的形象,清晰的展現在你的眼前。

在父母面前,我只希望時光時光慢些吧。讀《目送》,知老之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