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自控力讀後感(精選10篇)

自控力讀後感(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2W 次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自控力讀後感(精選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自控力讀後感(精選10篇)

  自控力讀後感1

前些日子,買了今年的暢銷書,斯坦福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學課程,凱利·麥格尼格爾所著的《自控力》這本書,我雖然還沒有讀完,但我實在是忍不住要給大家推薦一下這本書,真的是很棒的書!

半個月來,我驚奇的發現,我的變化在不自覺中慢慢的受到影響,改變了自己多年頭疼惡習。我原來好看電視,上網注意力不集中,老是會耽擱事情,對了!我還有嚴重的拖延症……最近這幾天我發現,這些惡習的次數在慢慢的減少,我也驚奇的發現,我居然也找到了主宰自己生活的感覺。

這兩天每當我,上網看電視時,我總能第一時間意識到,之前就不會,有時候一看不停,就耽擱事情,然後就陷入負罪感的泥沼。

這兩天我也會把之前自己一直想幹,但老拖着的事情,也幹起來,真的就是想到就馬上去幹。

……

總之,這些天的改變讓我從新對我的生活有了希望,我不再會自責,不再會後悔,取而代之的是一點點自信心的增加。

現在我忍不住分享下自己的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裨益:

1、面對拖延症,我們要想象自己如果做了這個事情該對自己的生活有多麼大的改變,這樣會提高我們腦中的多巴胺的分泌,然後促使自己去做。

2、面對你不想做的誘惑,我們首先要做到的是意識到誘惑,我們多數情況下是無意識就掉進陷阱了,然後就會後悔,再就是徹底的放棄自己,又一次次的從新開始,我們先要意識,再就是減少被誘惑的頻率,如果你意識到自己被誘惑了,你就告訴自己,把這些誘惑集中放到一個時間段來做,現在不急,等到了那個時候在做,這樣你就可以騙騙自己的大腦,減少這個誘惑的多巴胺的分泌,然後真到了那個時間,你自己會不會被誘惑還說不來呢?

3、我們要做個樂觀的悲觀主義者。就是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對未來抱有希望,這樣有助於自己不會半途而廢,同時還不能就想着自己就一定能夠達到目標,有想到萬一成功不了怎麼辦!這樣既是警醒自己,也是督促自己,纔有可能最後成功。

以上三點,是我目前的感受,我感覺受益終身了,後續有啥想法,還會分享。

  自控力讀後感2

有人說看心理學書籍的人不是專家就是神經病,而我作爲一個異類存在於兩者之間,有感於心理學書籍對我的巨大幫助,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摒棄這種觀點,爲自己的心靈施肥,讓自己的精神世界雨露豐盈。

假期時候我借到了《自控力》這本書,當時拿着這本書與表妹和同學分享,結果被一頓鄙視,後來一口氣讀完全書,感慨頗多。不僅感慨於現今社會大多數人對心理類書籍的排斥,也感慨於這樣一本好書不能得到更多人的認可。書中不僅僅告訴了我們自控力是什麼,良好的自控力是什麼標準,更從生命科學、解剖學的角度去詮釋了自控力在人身體裏是由那一部分主要操控的,繼而從我們身體自我出發,並以此爲基礎去告訴我們意志力爲何會有惰性、意志力受什麼影響、怎樣鍛鍊自己的意志力等多種方向來描繪出一個健全的“意志力”。

我自己一直認爲自己的自控能力是不錯的,因爲我能在所有要緊時刻到來之前全心全意的爲目標而奮鬥。可我也爲我的自控力而不滿,我時常會因爲壓力過大而放棄,因爲壓力過小而荒廢,很難找到一個平衡點讓自己的人生不會碌碌無爲的虛度。讀《自控力》讓我從多個層次認識了我自己,從專業的角度來看待我的懶惰,看待我那幼稚的煩惱。我相信心理學,也相信我們的社會問題都會從一種理論的角度去解釋,《自控力》讓我從一個愛好者的角度體驗了一把掌控自己人生的快樂。

我不去關心你是否能很好的安排自己的生活,也不希望每一個人都像我一樣去相信心理學的偉大,我只知道每個人的心裏都需要雨水的滋潤,而這些東西除了部分來源於生活,絕大多數都藏在書中,多讀書,讀好書,讓自己的心靈浸漫在書籍的溫泉中,讓自己變得溫柔,變得真誠,變得強大。掌控自己,過怎麼樣的生活,就做怎樣的自己。

  自控力讀後感3

“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常用來形容對客觀世界的自我感受。而同時也經常成爲面對失望的自我表現結果自我評判的一句牢騷話。

從內心到外部世界,那究竟是什麼決定了我們的行爲的最終效果。首先,客觀的外部環境是我們我發左右的,這就需要我們心存感恩心,不持偏執念。接受客觀世界的無常。使我們的心具備安靜下來的外在條件。

除卻我們不能預測、評判、又不能毫無偏見認知但處處施加絕對影響的的客觀世界。最大的影響因素就是我們的內心了。

現在人們比過去更關注意志力。所謂意志力就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緒和慾望的能力。我們知道,意志力會影響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經濟安全,人際關係和事業成敗。也知道,應該掌控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吃什麼,做什麼說什麼,買什麼。

但這些真的像說起來那麼容易嗎,如果果真,那就不會有那麼多人覺得自己意志力薄弱了-自控力只是一時的行爲,而力不從心和失控卻是常態。凱利的《自控力》被評爲斯坦福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學課程。整本書的寫作方法屬於實驗案例探討形式,這和國內的書有些卻別,看起來感覺枝杈繁茂,聲情並茂,但找到主幹需要你認真的領會:

作者先從一個討論議題開始:爲了成功自控,你必須知道自己爲何失敗開始。意識到自己多容易失控,並非意味着你是個失敗者。恰恰相反,這將幫助你避開意志力失效的陷阱。他的研究表明,自詡意志堅定的人反而容易在誘惑面前失控。認識到自己的意志力缺陷是人之常情這個現實,是提高自制力的重要開始。

整本書大都在論述方法從不同的角度:歸結起來提升自制力的方法有以下幾點:

1、設定長遠切合實際的目標,最好將目標分解。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激勵結合。

2、自我形象認知。將一個將來理想中的自己作爲這個認知的範疇。提升面對誘惑時的自制力。書中沒有對於自我想象進行進一步論述。但這顯然是一個更浩大的工程,提升個人修養與境界從來都不是想象畫個框框就可以輕鬆實現的。

3、在面對誘惑的時候適當的做出迴避短期行爲的措施,適當的迴避有助於將眼光放到長期目標上。

但意志力也有很容易失控的時候:當我們面對壓力時不能認真傾聽自己內心的訴求時造成的自我約束的放鬆。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呢,作者沒有迴避這樣的問題解決方法:

面對誘惑我們不能簡單的認爲自己是可以迴避解決的。顯然實際中我們越想回避什麼自己越是往上面放心思。這時候作者提出的作法是:“用心感受自我忠於你的感受,但別相信你所有的想法。”用對內接受自我,對外控制行動的方法駕馭自我的衝動。作者進一步詳細說:你無法控制會出現什麼想法,但你不必接受他的內容……換言之你可以對自己說“好吧,那種想法又來了,有得心煩。不過,這就是思維的運作方式,他並不一定意味着什麼”但不要對自己說:“好吧,我想這是真的。我真是個糟糕的人,糟糕的事會發生在我身上,我想要接受這一點”。這真是個想得開的好辦法,有什麼比放低身段,坦然面對自己的想法更能解決問題的呢。

書中還論述了:自控力的極限,爲什麼善行之後會有惡行,壓力會使人屈服於誘惑爲什麼我們把渴望當幸福及時享樂爲什麼我們的決策趨向於短期利益的決策等。但無非都是圍繞提升自制力的方法的幾個措施進行的不同角度分析。比如爲什麼我們趨向於短期利益的決策而不是看的更長,就是對長期目標設置模糊造成的結果。而爲什麼我們把渴望(多巴胺分泌的生理原理)當幸福就是對目標的模糊導致了沒有認清結果的假象,但當我們感受到現實狀況的時候就又會調整期望值。比如沉溺於遊戲、不停地刷新微博、論壇……爲什麼善行之後會有惡行,說的是沒有身份的自我認同導致的反覆。這些雖然是從各個角度論述的解決問題的一致方法,但無一例外的不是呈現了生活中常見到的種種自我消極表象的深層原因。

怎麼樣消化這本書呢?認識自我,關心(接受)自我和提醒自己(自我認同下的認知)真正重要的事物(目標)這三種聆聽自己內心聲音的方法正是自我控制的基石。而自我目標的設置,自我高尚身份的認同感,短期的迴避行爲將注意力放置於長遠目標可以看成是基石上的三棵支撐的柱子,支撐着自求上進者的聖潔靈魂。填充期間的牆體是什麼呢,這也是書中沒有敘述到的,顯然知識、文化、個人修養是聯繫於身份認同感這些柱子間的牆體。而個人的目標管理、設置、跟蹤、階段性總結激勵的方法又是長遠目標設置的關鍵紐帶。而短期的迴避措施支撐下面的又是自我感知,觀察自我心境的種種方法。

當然這少不了一顆追求寧靜、恬淡的心。

  自控力讀後感4

這本書讀完,講真的,在實操方面並沒有讓我有新的認識,在理論層面,讓我更加明白了微信微習慣叫微習慣。

爲什麼把目標設置的非常非常低,低到你擡擡手就可以完成?

因爲每個人的意志力資源都是有限的,如果你有心的話,你會發現,每天早起後,上午的時候,人的精力是最好的,下午特別是晚上就會不太好。

這是因爲你的意志力在一天的工作中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

這裏就要講到一本書,名字叫《自控力》,我之前也寫過這本書的讀後感。裏面重點闡述了關於自控力(意志力)的問題,還給出了怎麼提高自控力的總量和怎麼回覆自控力。

如果你平時打遊戲的話,你可以把自控力看做是:藍,有藍纔可以釋放技能。

回到微習慣的話題,爲什麼目標要小到唾手可完成呢?

因爲你可以用非常低的成本去完成目標,這樣就可以大幅減少你在完成目標上所需要消耗的自控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舒適圈,如果讓你走出舒適圈,是不是很困難,需要很強大的自控力纔可以。爲什麼人們都非常崇拜那些自律能力特別強的人,就是因爲他們自控力強大,可以讓自己跳出舒適圈。

但是如果不讓你走出舒適圈,而是在舒適圈的邊緣,伸出去一隻腳,你可以馬上收回來,但是隻要你每天伸出去一下就可以了。

這樣日積月累下來,你再伸出一隻腳的時候,就會很輕鬆,慢慢的你的舒適圈就會擴大。

這,就是微習慣的妙處所在。

趕緊來試一下吧,讓我們在舒適圈的邊緣,瘋狂的試探!

  自控力讀後感5

一、意志力的本能是什麼?凱利提出:是人生來就能抵制奶酪的誘惑的能力,用另一句話來形容,就是我們“三思而後行”的能力,當我們意識到內在衝突的時候,大腦和身體會做出剋制的應對反應,幫我們放慢速度,抑制衝動。

二、自控力就是“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我要做”和“我不要”是自控的兩種表現,但他們不是意志力的全部。其中最關鍵的就是牢記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在當你面對誘惑時,你真正想要的才能遏制住你的一時衝動,才能做到自控。這就是“我想要”的力量。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着太多的誘惑,當你計劃好晚上準備看書時,卻發現遊戲是那麼好玩;在你準備放鬆一下時,時間卻一分一秒的溜走了;當你準備減肥,卻忍不住吃的太多的時候。當你準備去運動,卻忍不住要去看電視一眼。自控力跟肌肉一樣也是有極限的,你的自控力用的太多就會感到疲憊,但是堅持不懈的訓練就能增強自控力。發現自己最重要的“我相要”的力量,也就是在你脆弱的時候,當你面對誘惑,想要放棄的時候,去想一想“我想要”!

心理學家通過實驗說明,越想通過抑制想法來抵制誘惑,受到的不良影響就越大;如果我們無法擺脫這些想法和誘惑,我們要如何應對呢?我們可以嘗試包容它們,接受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第一:直面自己的這個慾望和渴望的感覺,不要去迴避。

第三:可以再深一層地去思考,其實這種想法和感受並不受自己控制,但你可以選擇是否將這些想法實行,答案當然是,不要去做了。

第四:時刻記住自己的目標,不斷提醒自己之前作出的承諾。即使是看似最愚蠢、最簡單的方式每天鍛鍊意志力也能爲你的意志力挑戰積攢能量!

在實際情況中,有時候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有時候覺得自己應該多讀書,讀了兩頁就放下書本,心安理得去玩遊戲了。事後卻又懊悔不已,這就意味着,前進一小步的同時導致你後退了兩大步。有時候太關注自己的進步會讓我們離成功越來越遠。我們將意志力挑戰看成衡量道德水平的標準的時候,善行就會允許我們做壞事,這個壞事並不是文字意義上的壞事,而且對目標有阻礙的事情。爲了能讓我們更好的自控,忘記給自己獎勵,取消掉可以做壞事的理由,想想自己的做“好事”的原因。其實今天跟明天沒有區別,當你想要改變自己的時候,減少自己做壞事的習慣,這樣才能離自己的目標越走越近,纔可以走向成功。

  自控力讀後感6

我常常在深夜追劇後懊悔,在考試失利後慚愧,明明我有那麼多時間可以用來學習,我卻用來荒廢。這世上,最無奈的兩個字就是“後悔”。讀了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凱利·麥格尼格爾的《自控力》,我找到了答案:能控制住自己的人,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在這個漫長的寒假裏,大家都是怎樣生活的?吃飯、睡覺、玩手機。說好學習,轉眼就去刷微博、看抖音、打遊戲!作息顛倒,暴飲暴食,有時會嫌棄自己,卻也做不到自律。打亂你生活節奏的關鍵所在就是“自控力”。

書中講述了許多有關自控力的案例,對失控的行爲進行了科學的分析。告訴我們爲什麼會缺乏意志力,爲什麼會在誘惑面前屈服。並教導讀者如何提高自控力、克服拖延、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令我這種缺乏自控力和意志力的人受益匪淺。

書中提到了掌管人的自控力的“前額皮質”,它是位於額頭和眼睛後面的神經區,包含"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三種力量。在關鍵時刻能夠明確自己的目標,這是“我想要”的力量;能夠拒絕充滿誘惑阻礙人發展的事物,這是“我不要”的力量;即使並非心甘情願也會堅持完成的,這是“我要做”的力量。想要做到自控,你就要靜下心來,弄清自己的慾望,通過提升意志力來駕馭那三種力量。

那麼如何提升意志力呢?有神經學家發現,大腦有無限的潛力,對經驗有超乎想象的反應,如果你每天都讓它專注的話,它就會越來越專注,並根據你的要求重新塑性。所以摒棄惰性,行動起來,練就屬於你的“最強大腦”。“冥想”是提高自控力的一種有效方法,可以促進“前額皮質”的血液循環,訓練大腦,減輕壓力,抵制誘惑。這是從分散注意力到專注的過程,每天冥想五分鐘,我們可以知道爲什麼會失控,以便提高對自我的認知。

“人生中有兩種痛苦,一種是努力的痛苦,一種是後悔的痛苦,而我認爲後者要比前者大千倍。”努力的痛苦是一陣的,後悔的痛苦是一世的,不要在原本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有人說:“明明我很努力,爲什麼到頭來還一事無成?”那是因爲大部分人的努力是低質量的努力,他能把一個小時可以完成的工作拖到四個小時,而且只是爲了完成任務,並不會在過程中思考。所以,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而已。想要成功,不光要努力,還要提高努力的質量。努力的前提是要有強大的自控力和意志力,並持之以恆。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兩個自己,一個放縱,一個剋制。他們會在你做出每一個決定時分裂與內鬥,你越是想控制,他就越反抗。這讓你的內心掙扎,精力被無限內耗。所以,增強自控力,要放棄控制,轉爲接納。過度的自我控制違背了人的本性,會使人逃避,這將是人們提高自控力道路上的絆腳石。自控力的關鍵是理解這些不同的自我,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改變。給自己制定一個計劃,逐步完成目標,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養成良好的習慣。

“獎勵的承諾有很大的力量,他會讓我們繼續追求那些不會帶給我們快樂的東西。”對獎勵的渴望會使大腦興奮,提高多巴胺的分泌,不再拖延,促進我們完成目標。但我們要區分對我們真正有意義的獎勵和令人注意力分散的虛假獎勵。比如打遊戲、暴飲暴食等,這會讓你的努力前功盡棄,所以你的獎勵也要將你指引一個好的方向。

不惜寸陰於今日,必留遺憾於明朝。每一個不滿意的現在,都有一個不努力的曾經,你所羨慕的生活背後,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作爲大學生的我們,最重要的就是自控力,尤其在現在這樣特殊的時期,更要有堅定的意志力。脫離舒適圈吧,只有擁有自控能力才能管理好自己,才能爲國家做出貢獻!

  自控力讀後感7

自控力最強的人不是從與自我的較量中獲得自控,而是學會了如何接受相互衝突的自我,並將這些自我融爲一體。

這本書改變了我對自控的看法,自控不是從根本上造一個全新的自己出來,而是學會控制不同的自己,與自己和解。它讓我對自控有了更深的理解,自控的方法有很多,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適合最重要。有的時候,關愛和支持,遠比斥責與鞭打更加有效。

斷斷續續看了很久終於看完了,一本非常實用的書,全書最讓我讚賞的是作者並沒有把自控力學習吹噓成玄學一樣的存在,而是以科學的態度,通過講述實驗,理論與舉例來進行講解,自控對我們的生活也許有一定幫助,但並不是萬能的靈丹妙藥。

有時候看完一本書就像完成了一個大任務,內心充滿了成就感。讀書最要緊的是要學會獨立思考,我們不能期待讀一本書就馬上改變自己,那是不可能的。一本書決定一生更是天大的笑話,讀與做要結合起來,你所經歷的一切,塑造了你。不管是勤奮還是懶惰,不管是積極還是悲觀。它們都是一個人的一部分,而身爲人,要學會掌握它們。

  自控力讀後感8

初讀這本書就被書裏的一些科學實驗所吸引,科學實驗的結果往往和自己的原有觀念相反,也許正是這種別出心裁,才讓人饒有興致地往下讀。

本書的亮點不僅在於新穎的科學實驗,更是本書在每一章節都有總結,有助於讀者更好地理解每一章的主旨,加深印象。本書所提到的提升自控力的一些方法和相關的建議,在這裏分享給大家,與君共勉。

一、意志力訓練的方法:每天5分鐘大腦冥想訓練,在腦海中默唸“呼”和“吸”,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當你開始走神的時候,重新集中注意力。當然每天的運動和充足睡眠必不可少,可以更好的促進意志力訓練。

二、影響意志力的因素:感覺到壓力時,試着放慢呼吸,增強抗壓能力。壓力和意志力相抗衡,所以要想提升意志力,必須釋放壓力;飢餓會降低意志力,餓的時候及時補充堅果類小零食,不讓自己長時間處在飢餓狀態。

三、高效工作法則:將重要的事情永遠放在第一位。

四、不爲放縱行爲作辯護,不盲目獎勵自己,盲目獎勵會讓人迷失方向,偏離目標和自我感動。放縱自己時想想自己的目標和努力的原因。

五、不向明天賒賬,從今天開始。誰也不能保障未來的你可以做得更好,不能把壓力都給未來的那個自己。可以給五年後、十年後的自己寫郵件,將對自己的期望等等都寫在郵件裏,定時發送。

六、巧妙利用多巴胺,把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變成想做的事。

七、遠離讓人產生恐懼的事物或者新聞,因爲這些新聞會增加自己的恐懼,讓人不適,不利於實現目標。

八、面臨失敗時,自我同情比自我打擊有效得多。要學會原諒自己,過多的責備會讓人一蹶不振。

九、樂觀的悲觀主義更能成功。預測你什麼時候、會怎樣受到誘惑和違背承諾,想象一個不讓自己放棄抗爭的具體方法。

十、面臨誘惑時,運用“10分鐘延遲法則”。

十一、公開自己的挑戰,想象別人都在關注自己,這樣可以時刻激勵自己。

請一定要提升自控力,不斷努力,這樣馬斯諾所說的自我實現需求終有一天得到滿足。

  自控力讀後感9

最近讀了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凱利·麥格爾格爾教授的書籍《自控力》的中文版,啓發頗深。剛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覺得沒什麼特殊之處,最初感覺它與一些勵志書和自我調整心態的書籍沒什麼兩樣,大致上都是通過一些實驗研究作爲例證,來得出一些關於人羣心理髮展規律的抽樣結論。 但是,當看到本書內容三分之一的時候,我似乎瞭解了它爲什麼被稱爲最受歡迎的心理學教程。它的實驗論據與其說是提高本書說服力,不如說是一種心理學上的巧妙手法,其目的是爲了提高讀者對於本書的興趣,書中例舉的很多實驗其實都是理想實驗,在心理學研究上的可靠性並不高,但是這些實驗的設計都很有創意,趣味性強,容易抓住讀者的心,使讀者感興趣,而非爲了讓他們信服。

很少有人敢胸有成竹的說:"我擁有超強的自控力!"因爲我們目前對自控力的理解以及方法都只是集中在行爲層面,而事實上,自控力是一個浩大的工程,要解決自控力就必須要涉及到控制思想,控制情緒,控制神經系統,控制行爲,控制身體,這幾個要素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個都不可能持久有效地增強自控力。自控力說白了就是意志力,也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緒和慾望的能力。現在大多數人不能成功地減肥或改掉一個壞毛病,其實就是自控力太差。自控只是一時的行爲,不能堅持,因此我們講到意志力時,修飾它的是"頑強"、"堅強"、"強大"之類的詞。一個人要有所成就,必須有頑強的意志力才行。尤其是有些弱點是致命的或嚴重影響自己發展的',必須修煉自己的自控力,改掉它,你才能擁有幸福的生活、健康的體魄和有成就的工作。

自控力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身邊,也控制着我們的成功與失敗。人的一生猶如一張儲存卡,50%是慾望,50%是理智。慾望驅使人們去"幹什麼",可理智又告訴人們不能"幹什麼",於是慾望和理智構成了靈魂深處永恆的矛盾衝突。每個人都夢想着成功,可成功的路上必須要經歷挫折、失敗、疼痛,必須要承受孤獨、委屈、隱忍,這就要很強的自控力。生活需要自控力:當我們沒有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時,總會和父母發生爭吵,甚至出現離家出走的荒謬行爲,最後導致家庭關係不和睦,傷害與父母之間的感情。學習中需要總控力:當一個學生能夠適當有效的控制自己學習的時間與方法時,他的成績一定不會太差。工作中需要自控力作爲一名機場服務工作者來說,自控力的強弱也會成爲旅客對其服務質量評判標準,如果將自己的情緒帶入工作中,毫無遮掩毫不控制的呈現在旅客面前,這就是一種沒有開啓自控模式的表現。當我們把壞情緒帶給旅客時,換來的結果就會是不滿、爭吵與投訴。所以服務工作中更加的需要自控力。

自控力對我們的生活有着極大的影響,但它需要我們將當前的行爲視爲整個生活的一部分,它要求我們爲最有利於自己的大目標而控制自己的行爲。也許吸一支菸不會上癮,吃一塊蛋糕也不會使人馬上發胖,拖延一次任務也不會丟掉工作,但我們必須記住:長期的結果是由多個短期的過程所導致的,我們必須時刻注意控制自己,規範自己的行爲和思想,並指揮自己的自控力。

  自控力讀後感10

大家好,今天我爲大家推薦的書是《自控力》,它的作者是美國斯坦福大學備受讚譽的心理學家凱利。麥格尼格爾教授。麥格尼格爾結合心理學、神經學和經濟學的最新成果,爲斯坦福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開設了一門叫做《自控力科學》課程,告訴人們如何改變舊習慣、培養健康的新習慣、克服拖延、抓住重點、管理壓力。這門課還闡述了人們爲何會在誘惑面前屈服,以及怎樣才能抵擋誘惑;詮釋了爲什麼自控力非常有限,以及培養自控力的最佳策略。迄今爲止,這門課程是斯坦福大學歷史上最受歡迎心理學課程。很多參與課程的人稱其能改變一生。

暫且不論這門課程是否真的能夠改變人的一生,我倒是真的相信較好的自控力可以帶來一個全新的生活。當今社會,大家或多或少存在拖延症、月光族、熬夜族、減肥控、淘寶控、電腦控、手機控、購物狂、工作狂、注意力渙散、抽菸、酗酒等症狀,而這些症狀在我身上或多或少也存在。我通過實踐這本書中所提供的培養自控力策略,使我的生活有了積極的改變。比如說,通過做我要做的意志力挑戰訓練,我的拖延症大有改善。再比如說,根據意志力波動規律和肌肉模式理論,我調整了工作方法,每天早上把當天的工作按照複雜程度列表,把最複雜和最不易完成的工作放在我意志力最強的時段上午的10點—12點之間來完成,這樣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準確率。的確很有效。

《自控力》這本書分爲10章,每一章都講述了一箇中心概念和它背後的科學原理,以及如何將它應用到你的目標上。爲我們提供了清晰的框架,講述了什麼是意志力,意志力如何發生作用,以及爲何意志力如此重要。

什麼是意志力?本書給出的答案:意志力實際上就是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這三種力量。我要做的力量就是即使你並非心甘情願,它也會逼你完成必須做的事。抵制誘惑,改掉不良習慣就是我不要的力量,牢記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願意花更多的精力去關注的重要生活目標,就是我想要的力量。這三種力量協同努力,讓我們變成更好的自己。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大腦的功能,在原有的衝動系統和本能系統之上,我們進化出了自控系統。這些系統就造成了腦袋裏有兩個自我,一個自我任意妄爲、及時行樂,另一個自我克服衝動、深謀遠慮。它們互相競爭,試圖控制我們的想法、感受和行動。

每個意志力挑戰都是一次自我博弈。要想讓更好的自己佔據主導,我們就要強化自我意識和自控力。這樣我們纔會擁有意志力和我想要的力量,讓自己選擇去做更難的事。提高我們控制自己注意力、情緒和行爲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我們的健康、財務安全、人際關係和事業的成敗。因腐朽而被抓的幹部都是缺乏自控力,面對誘惑,無力抵制。自控力是可以被訓練出來的。《自控力》這本書提供了循序漸進的方法,幫助你認清自己的目標,增強自控力,並做出改變的決定。

這本書裏並不完全都是枯燥、晦澀難懂的理論,它還記述很多有趣實驗,我們能看到自控力驚人的黑猩猩,也看到了很多喪失自控力的人類。看到節食者如何拒絕巧克力蛋糕,也看到了飽受焦慮的人如何面對恐懼。我們能看到神經科學家發現獎勵的承諾,也看到了神經營h銷學家是如何從中獲利的。我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干預方法,用驕傲、原諒、鍛鍊、冥想、同伴壓力、金錢、睡眠,甚至是上帝,來激勵人們改變自己的行爲方法。能看到很多心理學家,他們以意志力科學的名義,電擊小白鼠,折磨菸民,還用棉花糖誘惑4歲小孩。

這本書不僅僅讓人驚歎於神奇的科學研究。實際上,每一項研究都能告訴我們很多東西。這些東西關乎我們自己,也關乎我們的意志力挑戰。他們讓我們意識到,我們天生就有自控的能力,即便是有時我們不太會運用這種能力。它們幫我們找到失敗的原因,爲我們指出可行的解決辦法。它們甚至告訴我們,做人意味着什麼。比如,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並不是只有一個自我,人是多個自我的混合體。

人類的天性不僅包括了想即時滿足的自我,也包括了目標遠大的自我。我們生來就會受到誘惑,也能抵制誘惑。生來就能夠感受到壓力、恐懼或失控,但同時也能讓自己平靜下來,能夠掌控自己的選擇。自控力的關鍵就是理解這些不同的自我,而不是從根本上改變我們自己。在追求自控的過程中,罪惡感、壓力和羞愧是我們通常用來對付自己的武器,但都不起作用。

自控力最強的人不是從自我的較量中獲得自控,而是學會了如何接受相互衝突的自我,並將這些自我融爲一體。如果說真的有自控力祕訣,那麼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確實有一個,那就是集中注意力。當你作出決定的時候,你需要訓練自己的大腦,讓它意識到這一點,而不是讓它自行其是,因爲不控制的大腦總是去選擇最簡單的方案。你需要認識到,你是如何允許自己拖延的,你是如何用善行來證明自己自我放縱是合理的。你也需要知道,獎勵的承諾並非總能兌現;未來的你不是超級英雄,也不是陌生人,你要爲自己的未來負責。

你需要看清,自己身處的世界,無論是銷售陷阱,還是社會認同,都在影響你的行爲。當你的注意力即將分散的時候,或者你即將向誘惑投降的時候,你需要靜下心來,弄清自己的慾望。你需要記住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什麼才能真的讓你更快樂。

怎樣才能克服困難,實現最重要的目標?這本書裏,有你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