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我的教育苦旅》有感作文示例

讀《我的教育苦旅》有感作文示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6W 次

  篇一、讀《我的教育苦旅》有感作文

《我的教育苦旅》一書共分三輯,分爲“精神的雕像”、“人就是目的”、“語文的詩意”,《我的教育苦旅》讀後感。在第一輯中,高萬祥老師把葉聖陶、蘇霍姆林斯基看作是精神的雕像。我也是通過高老師的介紹對二位教育家有了側面的瞭解。雖然僅是側面,但已使我深受感觸。葉聖陶先生的“我們必須會變小孩,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你這糊塗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蘇霍姆林斯基的“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世界,培養對書籍的酷愛,使書籍成爲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如果學生深信你今天所講的不是重複昨天講過的話,那麼閱讀就會成爲你的學生的精神需要”……讀着經典式的每一句,我也越發地崇敬起他們。作爲教師,我們對教育家的教育理論不能再高山仰止了。我不禁責問起自己:爲何不早些去讀這些書呢?爲何在工作好幾年後纔去探索什麼是“教育理論”?爲此,我決定去擁有這類著作,去細細品味這些經典,去感悟我自己的教育之旅,讀後感

讀《我的教育苦旅》有感作文

《我的教育苦旅》第二輯“人就是目的”中,我認識了一位愛讀書愛學生的高萬祥老師。高老師特別注重閱讀,他說:“書籍對少年來說,並不是真理的倉庫,而是內心體驗的源泉。”“課堂之外,有萬水千山,閱讀之中有萬紫千紅。”“享受閱讀,不需要理由。”他提倡學生閱讀的同時,更鼓勵老師的孤燈閱讀,他認爲“這是一種寂寞的力量,這是一個讀書人的力量,這更是教師和教育者應有的力量。”是呀,我們看到的僅僅是閱讀的寂寞,何曾去感受閱讀還是一中力量呢?高老師還教育我們必須擁有愛心,因爲“擁有愛心是一個教師走向成熟和成功的事業的‘護照’。”

在“語文的詩意”一輯中,也使我認清了我們今天的語文教學。爲了考試,我們教師曾把教材看成了“教條”,把“標準”當作了“套子”。高老師告訴我們“我們追求的是學生人文底蘊的積澱,我們期盼的是學生創新思維火花的迸發,我們譜寫的是思想衝破牢籠的教育詩篇。”已經教了近二十年的語文課,使我對語文有了一份特別的感情,在我自己的不斷學習與教學中,我漸漸感受到了語文的美麗與魅力,我也盡力讓語文的這份詩意去感染我的學生。

  篇二、讀《我的教育苦旅》有感作文

讀一本好書,如同和一位偉人交談,而讀《我的教育苦旅》卻好象在和好多偉人交談,讀我的教育苦旅有感,讀後感《讀我的教育苦旅有感》。第一站就是熟悉了作者的《精神的雕像》,他心中精神和教育的偶像有上世紀50年代的教育專家,也有當代的教育名家。這其中有我熟識的陶行知、蘇霍姆林斯基、李鎮西等,但更多的是連名字也未曾聽說的教育專家,藉此機會我也隨作者瞭解了一番,瞭解他們的生平,瞭解他們的思想……對有些自認爲熟識的教育大家儘管素昧平生,但也有幾絲親切感,有種迫不及待翻閱地感覺,經高萬祥的介紹又覺自己的瞭解少之甚少;對從未聆聽過名字的教育名家雖少了幾分親切但多了幾分瞭解,從未知到知之甚少這也是一種收穫。

我很讚賞高老師的一句話“一個真正教育家的品質還在於他的思想”。這句話,每個教育家他們對待人生、教育,都有他們獨特的思想,也都有異曲同工之妙。李鎮西老師說,“名人其實也沒有什麼,關鍵是他們從點滴做起,從每一天做起。成功靠的不僅是智慧,更要靠努力,一個人沒有衝動激情就永遠不會成功。成功來自激情,來自不懈追求卓越的努力。”“教師,須激情似火;教師,須師愛盪漾;教師,須功底厚實並富於開拓創新的精神。幹教師這一行的,只要永遠熱愛孩子,永遠擁有童心,便永遠擁有年輕。”於漪老師正是如此……他們熱情而寧靜,執着而淡泊;以學問爲人生,以人生爲學問;不圓滑也不迂腐,不清高也不世俗,不時尚也不“土帽”。也許正是這一切,才使他們的教育事業和人格在世人面前有特別亮麗的魅力,我們今天的教育才能走的這麼遠!

這些教育家之所以成功,首先在於他們高尚的人格和摯愛孩子的心。他們一致認同從事教育的教師都應該有一顆充滿人道主義的真誠愛心,“離開了對學生起碼的愛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愛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愛” ……無疑,他們都是從“人”的高度——人的心靈、情感、道德、個性及其發展來對待教育的,這也是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難能可貴的還在於,他們的.追求還是從每堂課、每一個學生開始的。蔡澄清老師通過認真鑽研後悟出: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首先體現在教材處理的“精彩”上,備課“精彩點”,上課才能“巧撥動”,李鎮西老師也深感“對學生的鐘愛不能容忍我因此而對每一堂課有哪怕一絲一毫的敷衍塞責” ……他們對教育充滿了熱情,而且把滿腔熱情體現在了朝朝暮暮、集腋成裘的過程之中,很了不起!

縱觀精神的偶像,對我印象最深的應是“大愛陶子,大德陶子” “愛滿天下”四個大字是先生偉大人格和蓋世功業的凝結,天使般的愛心,給了先生如此細膩而又神聖的教育情懷。愛心教育也被我們所倡導。但是,愛不是教育的全部,有了愛也不等於有了教育,我們不能把愛心當成一種模式,一種手段,一種技巧,教育的愛不是爲了達到某種目的而做出來的一種姿態,而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着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因此,這種愛必然包含着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懲罰,凡是離開了嚴格要求,遷就和縱容學生的愛,就不是真正的愛。我們不應把愛只停留在口頭上,讓愛爲孩子的一生負責。

讀了高萬祥老師的着作,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他的教育理念,還給了我帶來了許多心靈的啓迪,那就是他所倡導的閱讀理念。他受蘇霍姆林斯基影響是很深的,他在《閱讀:打開人文教育的窗口——學習蘇霍姆林斯基札記之一》、《教師,爲什麼要讀書——學習蘇霍姆林斯基札記之二》中用大量的文字寫出了閱讀的重要。這兩章也是我在這本書中最喜歡讀,我讀了一遍又一遍,有時會大段段地摘錄,又時又會掩卷沉思。讀着讀着,我的心漸漸明朗起來,思緒漸漸清晰起來,我越來越清楚我該做什麼,我又該如何去做。

他說:“書籍是學校中的學校,對一個教師而言,讀書就是最好的備課。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就是一種真正的備課。”我想作爲一名教師,要想做好教育的守望者,就要多讀書。我們需要啃點教育家教育大師的着作來堅定自己,把自己變得超然一些,從容一些,讓自己在他們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中更透徹地領悟教育真諦,從而更加成熟。我們需要常與大師對話,多與名師交流,從各方面,多角度來感受大師的風采,反思自己的教學,這樣才能讓自己更有靈性,更有見解,才能走出自己的教育特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