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關於《雞毛信》的讀後感

關於《雞毛信》的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9W 次

《雞毛信》是1954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石揮執導,蔡元元、蔡安安、舒適等人主演的一部抗戰故事片。以下關於《雞毛信》的讀後感關於是小編爲各位讀者們整理收集的,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歡迎閱讀與借鑑。

關於《雞毛信》的讀後感

  《雞毛信》讀後感(一)

一天晚上媽媽要出去有事,讓我一個在家寫作業,雖然我的作業還多得很,可我就是不敢一個人在家呆,媽媽只好把我帶着,到十一點多回來我才寫作業,第二天上課總是提不起精神。往後,在這一方面,我一定要向海娃學習,做一名堅強勇敢的少年。

看完這本書,我深深地被海娃的機智勇敢的精神感動,小小年紀的他,在危難時刻,如此冷靜,如此機敏,真是可敬可佩啊!我的心被海娃那深深的愛國之情打動了。

  《雞毛信》讀後感(二)

前幾天,我看了《雞毛信》這本書。這本書講的是一個抗日小英雄海娃的故事。我非常喜歡海娃,他的勇敢、機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海娃是一個放牛娃,也是一名兒童團團長,他負責給鄉親們報信,每當鬼子進山的時候,他都會及時推倒報信樹和稻草人,鄉親們看到後就立即轉移,一點吃的都不會留給鬼子。有一天,爸爸交給他一封雞毛信讓他送給八路軍的張連長,海娃想了想,選了一條安全的路出發了,沒想到迎面碰到鬼子也走這條路,海娃擔心雞毛信被鬼子發現,他靈機一動,用布條將雞毛信綁在羊屁股上,然後繼續前進。鬼子抓住他問他是不是小八路,海娃說:“什麼,我不懂!”,鬼子沒辦法,就抓海娃一起走。到了晚上,,鬼子們都有被子蓋,而海娃只有稻草,什麼吃的都沒有,好可憐!海娃趁鬼子睡着後趕緊跑,可是第二天又被抓回來,再跑,還是被抓了回來……海娃一路與鬼子機敏地較量,終於將雞毛信交到了張連長手中,海娃卻暈了過去。最後,張連長根據雞毛信裏的信息,取得了戰鬥的勝利,還抓了鬼子的司令呢。

我覺得小海娃很勇敢,他遇到困難勇往直前,堅持將信送到八路軍手中,我很喜歡。

  《雞毛信》讀後感(三)

我非常喜歡看關於抗日戰爭時期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作品是《雞毛信》故事,其中講述的是:

華北抗日根據地龍門村,有趙姓父子倆,父親老趙是民兵中隊長,十二歲的兒子海娃是兒童團團長。一天,父親得到鬼子要進山搶糧的消息,便讓海娃送一封有關攻打敵人炮樓的雞毛信給八路軍。海娃以放羊做掩護,攜信上路。不料途中遭遇鬼子,海娃急中生智,將信藏在了一頭羊的尾巴下面。鬼子們搶了海娃的羊還逼迫他帶路去龍門村。晚上,海娃乘敵人熟睡時,取信逃跑。途中,信一度失而復得,但海娃卻再次被捉住。機智勇敢的海娃故意把敵人引入歧途,至此,敵人才知中計,拔槍打傷了手,千鈞一髮的時刻,八路軍趕來搭救,全殲了敵兵。海娃完成任務後暈倒了,八路軍根據雞毛信裏提供的情報,炸燬了敵人的炮樓,並捉了貓眼司令。

我們要像海娃一樣堅強勇敢,敢於奮鬥的良好品質

  《雞毛信》讀後感(四)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雞毛信》,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事主角海娃在日本侵略者進山時將爸爸交給他的一封雞毛信送給八路軍張連長而與敵人鬥智鬥勇,最後終於艱辛萬苦地完成了任務。

初遇敵人時,他面不改色、冷靜坦然地用智慧與敵人鬥爭着,因爲在這生死攸關之時,必須讓敵人放下警惕,才能讓任務有完成的可能。在敵人夜寐時,他小心翼翼地逃離包圍區,而當時年紀小小的他完全可以趕着羊溜回村,但是他不但沒有這樣做,反而捨棄了與自己朝夕共處的羊,這是多麼大的抉擇啊!可見海娃是一個極其無私的孩子。

讓我最難忘的還是當海娃與侵略者的硝煙戰火中被誤擊時依然用手緊緊握着信堅強地爬到張連長身邊,親手將信遞給連長,嘴裏還忍痛吐到:“張連長······信……信……看到這裏,我不禁感動:一個比自己小的孩子就能不惜自己的痛楚,誓死完成任務。而自己呢?雖然我們做不到海娃那樣偉大,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讓我們變得勇敢、堅強。

遇到不順心的事不應該怨天尤人,而是勇敢的反思自己,堅強的面對現實。以前,我大多看的是動畫片和卡通片,這種反映戰爭題材的`書只在學校裏偶爾看到。看後只覺得小海娃機智勇敢,但有些地方還是不太明白,比如“爲什麼日本人要侵略中國?”“中國那個時候爲什麼貧窮?”等等,這些問題老師都耐心地給我們作了解答,並告訴我們“一個國家如果貧窮落後,就要被人欺負”。

這本書使我很受教育,我不但瞭解了中國的歷史,同時我也感到我們現在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只有更加努力學習,掌握科學知識,將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才能讓祖國繁榮昌盛,和平安。

  《雞毛信》讀後感(五)

抗日戰爭時期的英雄故事有很多,小英雄的故事更是說也說不完,今天我讀的一個故事《雞毛信》便是其中之一。

這個故事大概是這樣的:抗日戰爭時期,有一個龍門村,村裏有一個名叫海娃的 14 歲男孩。一天,海娃要爲村裏的大人去三王莊送一封極其重要的雞毛信。三王莊離龍門村有好幾裏,途中又有鬼子軍隊巡查海娃腦子一轉,把雞毛信吊在了羊羣的領頭羊那條白色的大尾巴底下,輕而易舉地使雞毛信躲過了鬼子的搜查。他們還把海娃心愛的羊燒來吃了,晚上還把他禁錮在他們的身邊。然而在這樣嚴峻的情況下,聰明機智的海娃不但輕巧地避過了鬼子們,將鬼子引入埋伏圈,還信送到了三王莊指揮部。指揮部根據雞毛信的內容,有力地打擊了鬼子軍。

作者在文中對海娃送信途中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描寫,充分體現了海娃勇敢和聰明的品質:在鬼子軍隊即將來到海娃身邊的時候,自己的體力已經達到了極限的時候,海娃用盡全力向山上放聲大喊"鬼子來了!快打呀!"的時候,這一切一切都明顯地涌現出海娃的一種堅決反抗日本軍隊、愛國的情感和不怕困難、勇往直前、永不屈服的精神,這些情感與精神集中到了海娃身上。他是一個真正的、勇敢的小英雄!

我讀了《雞毛信》之後,決心向海娃學習,做一個不怕失敗與挫折、熱愛生命的人。勇敢-----不怕鬼子、意志堅強——想盡各種辦法堅持把信送到的精神所感動,他不怕危險,英勇地完成了黨交給他的任務。在學習上我們也應該向他學習不怕困難.堅持.想盡辦法 ,珍惜現在有幸福的生活努力學好本領,爲未來社會建設增添一份力量。

  《雞毛信》讀後感(六)

今天,我讀了《雞毛信》這個故事。

海娃十四歲了,是龍門村兒童團長。有一天,海娃趕着羊羣在大樹底下放哨。爸爸叫海娃送一封上面插着三根雞毛的信到三王莊給張連長,海娃知道這是重要的、緊急的信。他就趕着羊羣出發了。走到半路他看見山上的消息樹倒了,就知道有鬼子了。海娃就把羊羣趕到了大路上,他看見搶糧的鬼子正往這邊走,越來越近,海娃一點也不害怕,他把老綿羊的尾巴擰成細毛繩,把雞毛信綁在老綿羊的尾巴上。鬼子抓住他,把他全身都搜了一遍,連鞋子也沒放過。他們讓海娃給他們帶路。到了晚上,鬼子把羊殺了幾隻,吃飽喝足睡覺去了。海娃趁着鬼子睡熟了,把雞毛信解下來放進兜裏,輕手輕腳地跑了。海娃一口氣跑到了山樑下,一摸口袋發現雞毛信沒了。他跑回大山樑,找到了雞毛信。卻又被鬼子抓住,叫他回去給鬼子帶路。他把鬼子帶到了埋伏圈裏。槍聲響了,海娃受傷暈倒了過去,等他醒來他看到了張連長。張連長告訴他說,他送來的雞毛信很及時,根據裏面的情報砸了鬼子的炮樓。

這個故事告訴我要向海娃一樣遇見困難不要害怕,要想辦法克服。海娃生活在戰爭年代,他沒有機會上學,而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可以坐在教室裏讀書。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要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