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和媽媽如影隨形的日子》讀後感

《和媽媽如影隨形的日子》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5W 次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和媽媽如影隨形的日子》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和媽媽如影隨形的日子》讀後感

這本書其實只是一本媽媽記述與孩子一起日常生活的小書,語言平實並不煽情,卻讓我看得痛哭流涕。天哪,我在想,我到底錯過了什麼?我有一個和書中孩子差不多大的女兒,現在不到兩歲,叫栗子。我想如果她也寫這樣一本書,那麼標題也許會是《和奶奶如影隨形的日子》。

其實我並不是那種事業型的媽媽,我不是全職工作,栗子降生以後,我和先生商量,開始自己經營一個設計產品工作室,每週大概只有30個小時的工作時間,剩下的時間我都用來“帶孩子”。這些令很多職場媽媽羨慕的親子時間,卻很多時候被我當作負擔。

當新媽媽是一件特別有挫敗感的事兒,小時候的勞累不提,稍大一點,她便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她不愛吃我辛辛苦苦準備的食物,我最睏倦的時候她卻已經困了還不肯睡,帶她外出去好玩的地方時她要求回家,天氣最熱的時候她要去外面玩,。而最令我難以適應的是她佔據了我生活中的太多時間和精力,於是我下意識的找好多可以偷懶的方法。帶她去遊樂園挖沙子,我就可以坐在旁邊休息;去早教班,有老師帶着一起,我不至於無聊;給她買各種各樣的玩具、繪本還有光盤,買了高級的音響給她放睡前故事,這樣我就能輕鬆些,有空可以看看手機什麼的。然而這一切,她並不領情,每隔一會兒就堅定地一直呼喊着“媽媽~~~”她最喜歡媽媽,而我卻總是應付她。

在我們忙着抱怨生活讓本來光燦如珠寶的自己蒙上灰的'時候,《和媽媽如影隨形的日子》的作者紅茶卻將時間漏下的沙粒中磨礪成金,墜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畫作,熠熠生輝。她用孩童的視角重新看世界,於是一切都變得新鮮有趣了,杏子是食物也是玩具,阿拉伯婆婆納的花藍藍的小小的,第一口冰激凌的味道,一小塊碎玻璃也是寶貝。書中很多小的細節,估計每個孩子都曾經有過,只不過在我們看來稀鬆平常,好像並不值得記錄下來。但正是這些平淡無法複製消逝而過的瞬間,構成了我們的每一天。但孩子也有各種情緒,不是無理取鬧,耐心的去看,才能“看見”真實的孩子。

也許是我的童年裏,我父母就並未擁有這種與孩子一起玩一起成長的能力,他們對我非常好,陪伴的時間也不少,卻僅限於我的飲食起居,帶我出去玩也就是讓我自己玩,更不要說對自然的啓蒙。而相比之下,我先生就幸福得多,從小婆婆就帶着他一路走一路玩,碰上任何有趣的小東西也會停下腳步觀察,地上的小花小草,天上的星星,街邊的彩旗,馬路上的標識等等。於是後來我先生大學學了生物,然後研究植物分類,更寫了很多科普的文章和書籍,想要把這一份自然之心傳遞下去。所以,栗子也還是很幸運的,奶奶會帶着她每天在自然中玩耍,哪怕只是小區綠地和附近小公園。當栗子指着天上的星星對我說是金星的時候,在一個從沒去過的公園裏指着一叢花說錦帶花的時候,見到鴿子麻雀喜鵲戴勝會跟它們打招呼的時候,我很爲她高興,卻又爲自己錯過了這麼多而感到有一點小遺憾。

於是我也開始慢慢的靜下心,在陪伴她的時候更耐心一點,更專心一點,更“走心”一點,俯身用孩子的眼光重新看這個世界。然後我就發現,可以享受與孩子如影隨形的日子了,也不覺得無聊了。當她晚上不睡覺鬧着去外面玩的時候,不再發脾氣,而是靜靜的帶她出去,看她在黑暗中快樂的奔跑,默默的在她身後守候。那一次,清風拂面,大朵大朵的白雲在夜空中飄過,雲過去之後,我們一起看見了北斗七星。她跑過來,抱住我,輕聲說,好媽媽。

以前總在想,我爲什麼要愛我的孩子,是出於責任,還是義務還是天性?這才發覺,孩子的愛才是無私的無條件的,不管我如何忽視她、兇她,她還是一樣的依戀我。而正是這些一點一滴的陪伴,讓愛如涓涓細流,流淌到彼此的心中。這幾年都沒有長時間離開過栗子,爸爸倒是經常出差。而每次爸爸出差回來,栗子都會出現一些反常的情緒——不是更粘爸,反而是更粘媽了,怕爸爸把媽媽搶走吧。在0—3歲的孩子世界裏,媽媽是最重要的吧,那我又還在抱怨、疑惑什麼呢。即使她以後再也不記得3歲之前的事情,但我想這份溫柔相待會永遠伴隨她。在她懵懂的這幾年裏,能讓她全身心的依戀和陪伴,是我能做的最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