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9W 次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1

讀了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100條建議》一書。作爲一線教師,書中許多的經驗都很值得我去學習和反思。下面談談我的一些心得體會

書中提到:“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學習的願望是一種精細而淘氣的東西。形象地說,它是一枝嬌嫩的花朵,有千萬朵細小的根鬚在潮溼的土壤裏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給它提供滋養。我們看不見這些根鬚,但是我們悉心地保護它們,因爲我們知道,沒有它們,生命和美就會凋謝。”“愛,是一種責任”。

反思一下自己七年的教學,自己又做到了哪些呢?每次寫論文絞盡腦汁,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呀!在平時教學中我也往往不自覺地有偏愛一些成績好的學生;對一些學習成績差、平時又經常搗蛋的學生則總是認爲"孺子不可教也",經常大發脾氣。其實靜下心來想想,每個學生都擁有自己的天空,每個人身上都有潛能,只是我們把學習成績看的太重,沒有發現而已。要善於發現,這就需要我們對他們同樣的傾注一份愛、一份尊重。

在教學中,善於讚美學生,愛護和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教師只有不斷地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多讀書,才能冷靜地、設身處地處理好師生關係。用全面的眼光來看我們的學生,從內心來熱愛他們,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世界上最樸素的形象是土地,他不需要任何裝飾,永遠是那麼渾厚博大,那麼質樸自然,默默地哺育着一切,不思回報的奉獻着一切。教師,何嘗不需要這樣的胸懷呢?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2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感受樸素的文字中透出無比高明的教育智慧,感受簡單的文字中蘊藏無比睿智的教育思想,在和教育大師的心靈對話中,我找到了重新出發的理由。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是一本看時“愛不釋手”,看後“百讀不厭”的好書。書中用大量的教育實踐闡述出了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靈去塑造心靈的教育思想,主張個性和諧發展的教育建議。通讀一遍後,最令我震驚和佩服的不是蘇霍姆林斯基所寫的那些有價值的教育原則和方法,而是蘇霍姆林斯基對教育事業持之以恆的追求,幾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熱情。這種“力所能及,耕耘不息”的工作熱情和“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堅韌品質纔是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瑰寶。所以我認爲,要想教育出好學生,就必須先錘鍊自己的素質。教育學生要從改變自己開始!

在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有一條建議——《談談教師的教育素養》,關於“教師的教育素養”在這裏談到了多個方面,其中談到每一位教師要懂得一點教學的常識,而且要深知所教學科的知識。那麼如何獲得這些知識?蘇氏建議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飢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

書中還有另一條建議——《給剛參加學校工作的教師的幾點建議》,他說年輕人要建立起自己的藏書,讓書成爲自己的老師,每天去向他們請教。蘇氏建議我們每個月買三本書:

(1)關於你所教的那門學科方面的科學問題的書。

(2)關於可以作爲青年們的學習榜樣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鬥爭事蹟的書。

(3)關於人(特別是兒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靈的書(即心理學方面的書)。

作爲一名教師,很可能會平庸一世,但是如果我們能努力追求,也照樣能夠成爲名師和專家,創造自己的事業。很多優秀教師或教育專家,他們成功的經驗就是成爲了一個真正的讀書人。這裏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讓自己成爲真正的讀書愛好者。

蘇霍姆林斯基之所以成功,正源於他廣泛地閱讀,淵博的知識,他說:“我私人的圖書館裏,在幾間房子和走廊裏,從地板知道天花板都擺上了書架,有成千上萬冊書,我每天不讀上幾頁,有時不讀上幾行,我是無法活下去的。”所以纔有了他的四十多本理論專著和幾百篇論文,纔有了“學校生活的百科全書”。因此,只要我們對教育工作感興趣,只要我們堅持讀書學習,勤奮實踐,我們一定可以走出平庸,走向成功。

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讓它像潺潺小溪,充實着我們思想的江河。愛好讀書應該是教師的職業素養和習慣,就像軍人喜愛武器,孩子喜歡玩具一樣,教師的至愛應該是書籍,但只喜歡教材和教學參考書兩本書的教師是無論如何不能稱之爲優秀教師的。我們讀書,要讀教育名著,與大師對話,和名家交流,學習他們的理論精髓和實踐經驗,更要學習他們的創新精神,他們對事業的執着追求和獻身精神,這些人格力量的學習將會積澱成爲自己的綜合素養和能力,能夠提升我們的理想和信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爲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對一個教師來說最危險的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虛,缺乏精神財富的儲備。”因此,《給》這部書中曾多次寫到教師們爲了給孩子更多的啓迪,自己做的大量繁雜的準備工作。如,爲了讓孩子加強對詞的敏感性,開設“思維課”。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的時候,教師先自己多次去觀察感受,買相關的書籍研究,努力做到用準確生動豐富的語言更好的描述自然的細微變化。寫口頭作文千餘篇。再如,爲了給各種類型的學生提供適合的閱讀書籍,教師們自己大量閱讀、寫讀書筆記,編排習題集,設置讀書角,創辦各類“特長小組”。每個教師都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羣孩子。……所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些看似簡單,說來容易的教育方法要實施非常困難,要長期堅持不懈的落實更是難上加難。但是他們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好。書中提到的每一個教師都是一把萬能的鑰匙,用自己豐富的精神寶庫,偉大的人格魅力,教育出一批批優秀的有用的快樂的人!

他們能做到的,我也能!我對自己說:我的學生就是我的孩子。我現在帶給他們的是什麼呢?安常習故,抱殘守缺!我想給他們什麼呢?健康快樂,聰明伶俐,寬容豁達,樂觀向上。那麼,《給》這部書中已經有了這麼多好的教育方法,就從現在開始去實踐吧!讓學生讀書,我多讀!讀教育名著,讀文藝作品,讀唐詩宋詞。讓學生寫作,我多寫!寫讀書心得,寫已背詩詞和成語。讓學生行動,我多行!看中央十臺的節目,看新聞報紙。讓學生思考,我多思考!讓學生表達,我多表達!讓學生觀察,我多觀察!總之,讓學生做到的我先做到,對自己的要求永遠高於對學生的。

“行是知之始,行是知已成。”有了好方法就要堅持實施,有了目標就要不懈進取。今天的我將會以更激情飛揚的精神面貌去面對工作和生活,象蘇霍姆林斯基那樣對自己的教育事業永遠力所能及,耕耘不息!

讀書與實踐緊密結合這纔是學以致用,才能真正成爲學習的典範,我將以教育家爲榜樣反思自己的言行,激勵自己今後的工作。將教育家的思想、精神與現行的新課程改革結合起來,爲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謝謝!!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3

讀了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使我獲益良多,不但幫我解決了很多教學上的疑難,更讓我的目光看得更遠、更深。

霍姆林斯基的這段話:“你要儘量使你的學生看到、感覺到、觸摸到他們不懂的東西,使他們面前出現疑問。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事情就成功了一半。但要做到這一點並不那麼簡單。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知道:哪些東西要講,而哪些東西則留着不要講完。沒有講完的東西,就好比是給學生的思維埋下一段“引火線”。在這裏,沒有任何適用於一切場合的現成方案。一切都取決於具體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現有的實際知識。同樣的教材,在這個班裏在這一點上不要講完,而在另一個班裏,卻要在另一點上有所保留。”

對照我的課堂,我總是千方百計的多教,把教學內容安排得滿滿的,惟恐漏掉了什麼重要的東西。然而這種“多多益善”的做法現在想來是阻礙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不利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誠然,幫助學生解惑無疑是課堂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教師不可迴避的天職。教學應該幫助學生解疑,並讓學生學到解疑的方法,品嚐到疑問被解的快樂。但是我們教師不能一味地以解疑爲目的,爲問題的解決而滿足。

疑問是思考的源泉和動力,吸引學生不斷地去探索研究,獲取新知。當學生頭腦中不在有疑問的時候,思維也就慢慢停止了。成功的課堂,不是把學生頭腦中的所有疑問都解決,而是或多或少地給學生留有這樣那樣的疑問,讓學生帶着疑問走進課堂,在帶着新的疑問走出課堂。我想:這樣的教學就使課堂延伸到了課外,學習效果也會大大提高,學生在解疑的過程中將獲得更大的發展和進步。

讀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感覺自己正穿越了歲月的隧道,脫離了時空的限制,聆聽着大師的諄諄教誨,或感悟、或驚訝,或……更多的則是一股躍躍欲試的激情,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