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習慣於失去》讀後感大綱

《習慣於失去》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5W 次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習慣於失去》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習慣於失去》讀後感

《習慣於失去》讀後感1

初看《習慣於失去》一文,相信讀者無不爲世俗的患得患失而自愧,爲哲人“得之淡然,失之泰然”的超脫精神所欽佩,筆者也不例外。

文中寫作者丟了輛新自行車而有感於發,認爲得到與失去,也不過是人生中的過眼雲煙而無需上心。然而細細品味之餘,筆者覺得作者的觀點似乎有點消極了。丟了輛自行車,我想大多數人的反應都是去查是誰偷的車子在哪而不是站在那說:“我已習慣於失去。”(當然這話並沒有萬分不敬的意思)人,如周國平先生在文中所講,的確不能過於患得患失,而應該“失之泰然”。但假使那輛被偷的自行車,我可以用一些手段譬如報警,看監控錄像,向鄰居諮詢等方法找到它,去找找看又未嘗不可除非所以的努力都是無用功,車子確實是人間蒸發了,只能說車子與我無緣,這時候才應該用一顆泰然之心去對待。或許是因爲佛家提倡“無爭”,才讓作者有如此的觀點。我們既爲世俗之人,還是應該用世俗的眼光來對待吧。

《習慣於失去》讀後感2

近日,腦中不是浮想起周國平先生的一篇生活雜感散文《習慣於失去》。第一次讀到這段文章不禁心生頓開之快感,和觀點契合而帶來的一種心靈的共鳴。但再次回想卻想不起什麼具體的話來,因此好像有必要再讀一番!

對於一些作家,哲學家敏銳的觀察和以小處着手卻有深度思考的能力讓我曾佩服不已。因爲其中正體現了他們對生活及人生無時不刻的思考和獨特的見解。周先生也是其中一位。特別是這篇習慣於失去的文章讓我欽佩不已。文章開頭寫了周先生兩年中第三次丟失了自己的自行車的軼事,若是別人可能就是一味由此感嘆世風日下而滿腹牢騷,可週先生卻異於常人的平靜。他問了一下自己:“莫非是習慣了?”

一般來說,人的天性是習慣於得到的而非習慣失去。呱呱墜地,我們首先得到了生命,自此以後我們不斷得到:從父母得到衣食、玩具、愛和撫育;從社會得到職業的訓練及文化的培養;長大以後我們靠着自然傾向和自己的努力繼續得到,得到 愛情,配偶和孩子;得到金錢財產,名譽,地位得到事業的`成功和社會的承認,如此等等。人性的貪婪和慾望使我們很容易就適應了得到,並讓我們認爲得到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與此同時我們卻也將失去看成是不應該的不正常的。丟的越多人越是覺得委屈,如此人便墜入了他自己虛構的無限苦海。

真該如此嗎?人生之路是由一系列的獲得勾勒出來的嗎?那麼失去就是人生的誤筆?周先生這不以爲然,他講到:“整個人生其實是一個不斷得而復失的過程,就其結果來看失去反而比得到更爲本質,我們遲早是要失去人生最寶貴的贈禮——生命,隨之也就失去了人生過程中得到的一切。”

那是不是我們就應該完全屈服於失去呢?對待失去的時候都擺出一副看穿一切的虛無姿態呢?你儘可以積極進取,但我們內心深處一定要保留一份習慣於失去的一份超脫,有了這樣的一份超脫我們就能更加從容的品嚐人生的各種滋味,活的不必如此狼狽。因爲一個只求得到而不肯失去的人表面看上去是積極進取的,實際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後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