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獨唱團》讀後感大綱

《獨唱團》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6W 次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獨唱團》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獨唱團》讀後感

《獨唱團》讀後感1

韓寒的博客我一直在追算半個韓迷,昨天拿到了獨唱團真實版,插圖很漂亮,是我喜歡的觸感。

去年網絡版斷斷續續看得差不多了,昨天晚上又重新翻了一遍。雖然它被人鋪天蓋地地罵過:一曲老文青餘孽的輓歌。。投其所好,力邀文壇大腕或炙手可熱的先鋒,可惜的是雷聲大,雨點小,出來的這一席菜不給力,不讓人驚豔,不夠反動。鋒芒不夠,媚俗有餘,失去應有的水準

但我很容易滿足,周雲蓬的《綠皮火車》,石康的《看哪這人》,歐陽應霽、彭翔宇、蔡康永這樣的人輪番上陣算的上是饕餮盛宴了。

就連最被人詬病《給你一些不給一些》的文章看起來那是津津有味,碰巧我喜歡劉若英,陳昇的故事,《天若有情》《阿郎的故事》,我的日誌裏出現過這些電影和文章,而這篇文章也一一出現了。

看來我的品味和這篇文章作者挺接近的,也就是《讀者》《知音》的審美水平,哈哈。

《獨唱團》讀後感2

這本名字叫《獨唱團》的微型小說集是從XX那兒隨手拿來看的,讓我們盡情的獨唱!--《獨唱團》讀後感。

先說說這位XX吧,會做生意會掙錢,卻不像那些皮囊圓圓,內裏空空的暴發戶,說不着邊際的大話,唱不着調的卡拉OK恭維一些不上品的"名流",他喜歡書法,喜歡種菜,喜歡淘寶,喜歡背上行囊去旅行,是個會過日子懂生活的人。看看這本《獨唱團》,就知道他不是個只對"錢"充滿佔有慾的呆子,更是個對生活充滿夢想的天使!

話題迴轉,《獨唱團》--韓寒主編,收錄了一些有名無名作家的微型小說和散文。爲什麼叫獨唱團,我想寫這些小說的人不是憤青,就是曾經是憤青的人吧,彰顯的是每個人獨特的視角和獨特的世界觀,或柔情、或悲觀、或激情、或頹廢…寫着,寫着,無所畏懼世俗的眼光!

扉頁上XX的簽名比韓寒更牛!秀麗中透着剛毅!當然,我更喜歡韓寒的這段話:總是有一些世界觀傻瓜呵呵的矗立在那裏的,無論多少的現實,多少的打擊,多少的嘲諷,多少的鴿子都改變不了,我們總是要懷有理想的。寫作者最快樂的事情就是讓作品不像現實那樣到處遺憾,閱讀者最快樂的事情就是用眼睛摸一摸自己的理想,世界是這樣的現實,但我們擁有處置自己的權利!

一段話突然使心情豁然開朗起來!人總有那麼一些時候覺得孤獨,那種思想不爲衆人所接受的辛辣的孤獨!現在想來這些孤獨倒像是開在懸崖上的花朵,雖不爲人採納,但仍然芳馨。人有時候是需要這樣一種聊以自我安慰精神吧!孤芳自賞其實是一種良好的心態,特別是在這樣一個"鴨梨"大大的社會裏,有時候我們需要離開現實,讓靈魂迴歸自我。如此,一個人也能"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再翻一頁,裏面全是作者的一寸照,十幾歲到四五十歲不等,或一個背影,或一張側臉、或一朵微笑、或一個鬼臉,每張臉都非常獨特,臉的下面是他們的名字和小說名字,原來這是一頁特別的目錄!特別喜歡這頁,那是他們個性的一個縮影,他們不像星星那樣遙遠且無趣,卻好像是一羣螢火蟲,在你周圍散發着靈動的光芒!

說幾個故事,感受下獨唱的快感吧!

  獨唱一《綠皮火車》

一個盲人,小時侯懼怕火車,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勇敢,獨身帶着他的吉他和夢想乘着各路火車到處流浪,沿途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看到許許多多的不同的風景,讀後感《讓我們盡情的獨唱!--《獨唱團》讀後感》。但在北京這個藝術"大鍋"裏始終沒能煮熟了自己,他現在住在火車站旁,他說火車於他有種安神靜心的作用,隨時出發,夢想依然,其實追逐的過程最美。

譬如用火車結束生命的詩人海子,如果他今天還活着,也許已經成爲詩壇名宿,說不定開始發福、酗酒、婚變…站在喧囂浮躁的九十年代門口,海子選擇了離開,卻留下了舉世矚目的詩集。

人活到"一覽衆山小"的時候,還會好好的生活,好好的追求嗎?

倒不是讓人選擇死亡或放棄,人生就像是一場旅行,沿途都有獨特的風景,凡事不必強求。

  獨唱二《秋菊男的故事》

這是個可愛的男人,因爲學校沒有直接給他應得的獎學金,而是在學費裏減免,覺得不合理,他想萬一他下學期不在這讀了呢?年輕氣盛的他想尋求法律,民事等手段來解決,卻處處碰鼻子,最後爲了平息自己那顆憤憤不平的心,以私人威脅來對付校長,最終因爲威脅過程中出現了校長的妻子女兒,作者覺得當他老婆孩子的面羞辱一個男人,手段太惡劣而終止。

秋菊男的想法簡單而又真摯,每個人從他身上都可以看到自己年輕的影子,但最終仍然在社會這個大熔爐裏被磨去了棱角,不僅僅是因爲這個社會很無奈,還因爲其實我們很善良!

  獨唱三《貼地快感》

"貼地"--廣東話中是"衰"的意思,衰的都貼到地面上了。

作者剛經歷了活在香港最貼地的狀態,騎着摩托,吃着車仔麪(一種只有在香港舊電影或電視劇中看到的街邊攤上的小吃),卻仍能其樂融融。

想起了我們的一小區八幢,對數字不敏感的我,甚至記不得剛買的東西多少價錢,對於這間租住的簡陋的小房子的門牌號多年後卻仍能隨口道出,只是那時我們吃的是粉絲褒,什麼牛肉粉絲,大排粉絲,雞蛋粉絲…熱氣騰騰的街邊攤,於我們有着最原始的誘惑,飢餓、寒冷在啜進第一口粉絲的時候煙消雲散,那時的我們那樣容易滿足…

腦中無雜念,心內有彼此,我終於明白了什麼是貼地快感!

  獨唱四《風在算錢》

這是一首小詩,是個孩子寫的,因爲書中第24頁沒有打印這首詩,而是一張像是10歲左右孩子的筆跡照片,內容是這樣: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

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紙幣在飄的時候,

我們知道風在算錢。

這孩子真有寫詩的天賦,但看着不禁感嘆,現在的孩子怎麼那麼早熟呢!或許是我的眼睛裏有雜質,所以才這麼想,其實這只是孩子的一個天真的,出人意料的想象!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你是你,我是我,無論你貧窮,富貴,不管你無聲,有名;我們都有屬於自己的一首獨唱曲目!不需要隨波逐流,盡情獨唱,做自己最好的聽衆!

《獨唱團》讀後感3

終於又到了一個週末,我現在基本上是每天都盼望着過週末,可以睡個懶懶的覺,然後想做點什麼就做點什麼。這個星期,我在網上買了目前最火的韓寒的《獨唱團》,等到週末終於有時間好好的讀一讀了。

吃過早餐之後,躺在沙發上看了起來。其實我最喜歡的就是看書了,上週出差的時候,在機場買了本白巖鬆的《幸福了嗎》,完全是一口氣看完的,看了之後感觸很深,寫的很多東西其實蠻值得思考的,什麼是幸福。而《獨唱團》裏面好幾篇文章都挺有意思的,比如羅永浩的《秋菊男的故事》,比如韓寒的《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而我自己感觸最深的還是石康的《看哪,這人》。

這裏面有幾段寫的很好,一段寫的是機器,寫的是他當時練習摔交時,通過不斷的學習技巧,戰勝了體重比他重20斤的對手。而對方一點都不願意改正錯誤的動作,也就是缺乏學習能力,作者的結論就是他類似於“機器”。另一段寫的惡性循環,寫的是他父親學習網球的經歷,永遠只是按照以前打乒乓球的動作來打網球,別人怎麼教也改變不了,而作者以前也是這樣,但後來通過自己研究動作,買教材,終於越做越正確,也愛上了這項運動。而父親最終還是沒有學會打球,最終覺得這是一項很沒有意思的運動。作者的結論是: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從未在任何一件“難事”上成功的人,其實他們只需要努力一次就可改變整個情況。他們陷入了一種悖論,他們不肯改正自己的錯誤,而把自己的失敗投射到外在的事物當中,他們認爲所有的一切都是失敗。而他們從未想到,當他們成功了,人生便會展現出另外一種面貌。

我覺得他寫的很好,回想下我自己,真的是這樣的,工作上的錯誤一犯再犯,以前的領導就教我,要學會寫工作日記,總結自己以前犯的錯誤,爭取不要再犯。現在的領導也是這麼跟我說的,他讓我把以前的一切都歸零,爭取以後做的好一點。但是我呢,置若罔聞,依舊是犯同樣的錯誤。今天看了這篇文章,我覺得我真的是需要改變,如果想要成功,如果想要進步,固步自封活在自己的世界裏永遠是不行的,只有改變了,纔有可能獲得進步。作者的這段話也很有深度:對我而言,把生命看成是一種挑戰而不是一種湊合遠爲合理,因這使我更加意識到自己的不完美,並幫助我改進,特別是,它還能激發起我的鬥志,讓我感到人生被某種意義充實着,事實上,我認爲那意義正是我們與環境互動的產物。

《獨唱團》讀後感4

仇將恩報與恩將仇報是一對反義詞,是什麼把它們聯繫在一起呢?那就是《青蛙合唱團》。在這個暑假裏,我有幸拜讀了楊紅櫻的著作——《笑貓日記》系列中的《青蛙合唱團》。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動人心絃的故事:一天晚上,幾千只青蛙排着長長的隊伍,浩浩蕩蕩地來到了翠湖公園,原來,這是一個鄉下的青蛙合唱團,青蛙團長憂傷而又憤怒地告訴笑貓,越來越嚴重的環境污染,讓它們在鄉下活不下去了。流落他鄉的青蛙們,每天辛勤地爲城裏人消滅害蟲。可是,利慾薰心的人們讓青蛙們厄運連連:蛙堅強被抓去賣藝,小音符被抓進餐廳……最後在笑貓、球球老老鼠和馬小跳一行人的幫助下,青蛙們先後來到了蘋果廣場和美食街,用激昂的歌聲表達它們的憤怒……

讀完這本書,我輕輕地合上了書頁,看着封面上抗議食用自己的青蛙們,我面色凝重,內心五味雜陳。

青蛙對人們如此不薄,它們不但不計前嫌,而且還忠心耿耿地爲人類服務,而我們人類呢卻恩將仇報,不但污染環境,使青蛙們成了殘疾,甚至失去了家園,更有人爲了那點利益,想盡辦法把青蛙抓起來賣藝,出售和食用。

爲什麼?爲什麼?爲什麼?我們人類總是這樣,把各種惡毒的嘴臉放在無辜的動物身上,以此爲由進行獵殺,卻不知自己纔是惡毒的源頭,我爲此十分氣憤!在此,我強烈地呼籲:人類,快點清醒過來吧,不要再錯下去了,不然,最終吃虧的肯定是我們自己,這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總有一天,我們是要付出代價的。

呱——呱呱,呱……青蛙合唱團的歌聲在我心頭激盪着,直到永遠……

《獨唱團》讀後感5

一個偶然的機會,從朋友那裏借到了韓寒的《獨唱團》,韓寒《獨唱團》讀後感。

據說這本原本要開創中國文學新紀元的雜誌,在出版第一期後就宣告夭折。第一期50萬冊就順理成章的成了絕唱,一本難求,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韓寒是很火的人,似乎從我在讀高中的時候就已經火的不行,如今十年過去,他的風頭沒有減弱的跡象,似乎愈加強勁。然而我對他的關注也就是最近兩年的事情。一個偶然的機會讀了他的'《三重門》,爾後又專門找來了《零下一度》,接着開始關注他的博客,到他的《1988》出版,幾乎是第一時間找來閱讀。讀韓寒的書,首先感嘆的是他的才華,敘述言簡有力,很多大道理都在他似乎調侃的味道中娓娓道來,讓人印象深刻。其次感嘆的是他敏銳的洞察力,韓寒不過三十出頭的人,可是他對社會洞察的深刻性與批判性是很多所謂的大師不能匹級的。

再次感嘆的是他的憐憫心,韓寒的文字總是在不經意間對這個社會的某部分羣體表達了極大的憐憫。《1988》絕不是簡單的寫一個,而是隱藏了他對處於社會底層人們的極大關懷與憐憫。與此相對應的是,是他對這個社會不公與殘酷的無情批判。《獨唱團》是一本由十幾篇文體不限的文章組成的雜誌。這類文學性的雜誌我是很久沒看過了,小說也是十年沒讀了。但看這個《獨唱團》,卻深深的被吸引了。十幾年前讀小說的那種激動與感觸重新被找了回來。我對國內小說有一種很大的偏見,認爲過於矯揉造作,情節有太多的虛構色彩,使得這樣的小說讀幾頁就再沒興趣讀下去,讀後感《韓寒《獨唱團》讀後感》。當然國內也有寫的很好的,比如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鐵凝的一些作品。

《獨唱團》裏面的作品無論是小說還是雜文,無不給人真實的感覺,讀來讓人覺得暢快淋漓。讀裏面的文字,彷彿身臨其境,裏面所說,所寫似乎自己也曾經歷或感受過。作者的高明之處在於,不僅把這些感受寫出來了,更主要的是把一些共性的東西給展示出來,讓看的人不僅產生共鳴,而且能引起反思,相當於給自己照了一次鏡子。我自己在讀到《看那,這人》時,就相當的受益。此外,這本雜誌的十幾篇文章看似雜亂無章的堆砌在一起,但展示的領域卻相當的廣闊,裏面既有對當代社會現實的深刻描寫,也有對不同人羣心理與需求的深刻刻畫,可以說這本雜誌是一本老少皆宜,雅俗共賞的作品,看這本雜誌,能豐富很多人生閱歷。這本雜誌是相當的幽默,裏面很多的比喻都用的十分的精到,有錢鍾書的味道。我開始看時是在從杭州回北京的飛機上,讀到精彩的地方,忍不住笑出來,引的機艙的人齊刷刷看過來。這符合韓寒的一貫作風,本雜誌就這麼十幾篇文章,但可以說韓寒在選擇時是下了很大功夫的。

整本雜誌雖然由不同的作者寫成,但風格是一致的。這就是韓寒的高明之處。再一次爲韓寒的創造力才華感到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