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超級整理術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

超級整理術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5W 次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超級整理術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歡迎大家分享。

超級整理術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

  超級整理術讀後感1

前兩天讀了這本書,是抱着看看別人如何整理辦公桌的心態去讀的。

其實這本書是由整理而生的一種思考方式,同時如何將這種思維用到工作生活上。

因爲作者是廣告業出身,所以對於策劃的思維,有很多實戰的經驗。我現在也做廣告,所以讀到作者以往的一些經驗,也確實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尤其在一些困局面前,深有體會。

尤其是,作者在一開始的例子就講到,不要想當然的去認爲顧客一定會認爲產品有吸引力,廣告一定會有人看。其實,若把心態放到“沒有人對我們的產品感興趣,沒有人對我們的廣告感興趣”這個階段,去思考整個策劃,做出來的東西就會實際很多。

而且,廣告到底作用有多大,廣告形式到底作用如何,媒體的作用能有多大,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我所在的4A公司,或者說所有的4A界,能夠認真的思考產品的很少——這包括產品的訴求,消費者的訴求,還有我如何讓這兩種訴求有聯繫。我們能夠思考的東西,總是侷限於很眼前如何做方案,如何做預算,如何花錢。而對於這個方案要指向何方,目標到底如何,這個很少去思考。

任何一個方案,從寫下第一筆開始,都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將客戶的要求擺在上面,將消費者的想法體現出來,而不是想當然的有做了就一定能賣出去的想法。

挖掘客戶的訴求,選擇策劃的角度,建立最終的目標,這應該就是比較明確的步驟。如果能夠順利的經過前面兩步,走到最後一步,作者認爲這個案子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所以,從實用的角度講,作者的經驗背景與抽象的知識相結合,最終成就的這本書,對於實戰過的人們來說,應當很好理解;而對於未經過策劃相關工作的人來說,可能多少有點抽象。但至少學習一下他如何整理辦公桌和收拾房間怎麼空手上班,也是不錯的。

  超級整理術讀後感2

超級整理術是一種不依靠卓越的才能和堅強的意志力,不依靠高學歷,不依靠超強的記憶力,只要按設定的規則去做,就人人都可以做到的讓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的簡單工作方法。它整理的對象是紙質文件、辦公桌、電腦文件、郵件、大腦信息、時間。整理的目的是爲了提高工作效率。通過整理,您會變得思路清晰,工作更有實效;工作之餘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自由支配。

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這是一個紛繁蕪雜的時代。只要你睜開眼睛,世界上的一切都蜂擁而來,讓你目不暇接。於是,在最近幾年當中,“規劃大師”成爲一個新的職業,他們幫助人們該如何最有效地利用資源,讓你的生活和工作空間變得更加有序。美國的《O》雜誌、《簡單生活》雜誌不斷地將新興規劃師的作品刊登出來和讀者共享,而向來追求精細的日本則是更誕生了諸如佐藤可士和這樣的“超級整理家”。

在他們的影響下,國內也產生了大量的追隨者,他們熱衷於整理自己的電腦桌面、辦公室、臥室甚至是人際關係,這些人就是傳說中的“超級整理愛好者”。從這本書中,我也明白了許多的道理。

  超級整理術讀後感3

現代人都很忙,但忙的可能沒有效率,可能在“忙人”摸象,也就是瞎忙。也許你的效率可以提升20倍,也許你的激情和潛能可以提升10倍!祕訣就在於目標管理、時間管理、精力管理、如何在短時間內完成更多的事情、如何有更多的時間去享受生活、如何動態平衡工作和生活?通過閱讀《超級整理術》這本書,讓我學習到了很多,在工作中我們總是盡心盡力,卻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歸根結底是我們不知道怎樣提高工作效率,通過理解學習,我覺得要做到以下幾點:

1.確定方向,不走冤枉路

仔細想想做這項工作的重點是什麼,希望藉此得到什麼結果,這樣做之後是不是真的能得到想要的結果,光是忙碌是不夠的。問題在於:我們到底在忙些什麼?

2.做行事曆及項目執行計劃

以一天的計劃表來說,首先列出你必須做的事,這些是你今天的首要工作;然後再列出應該做的事,以及可以做但並不急於一時的事。然後評估各項工作所需的時間,再決定如何把時間分配到這些工作上。記住,應該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一天中狀況最好的時間內去做。一天的時間規劃完成後,可以延伸成一週的計劃,決定一週內最重要及必須做的事。每天要確認行程是否照計劃進行。

3.運用系統思考,工作分門別類進行

養成把握重點,循序漸進,集中力量的習慣,決定次序,從最重要的事情着手。我們必須先決定哪一個工作比較重要,必須優先去做;那些比較不重要,可以緩辦。不考慮優先次序所產生的另一結果,常是一無所成,而且被拖延或耽擱的事情,等之後再提出時,往往已失去時效性。

4.不斷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

在十倍速生涯裏,工作變換得快,工作速度本身也快,加上外在環境及產業新知識加速產生,若不加緊學習腳步,就可能像老牛拖着重車,或是一個折舊嚴重的汽車卻開在高速公路上一樣,不僅充滿了無力感,更會遭受時代無情的淘汰。"苦幹"是成功的充分或基本條件,但它並不能保證成功,今天我們還要聰明工作,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提升工作效率及創新。

5.保持工作環境的有序和整潔實踐證明,優雅整潔的工作環境、打造高效健康的工作區能大大激發工作的熱情和潛能,工作環境不僅會影響到工作效率,還會影響工作中的創造性。環境會激發人們向更高的目標看齊。

不要認爲給自己換個新發型或是買件時髦的衣服是輕浮虛榮的,你這樣做不是爲了炫耀,而是爲了在勝利到來之前爲自己樹立信心。鮮花和掌聲從來不會賜予守株待兔的人,而至饋贈給那些風雨無阻的前行者,空談和闊論從來不會讓你沒想成真,不是你能不能,而是你要不要,只要你一定要,你就一定能成功。通過學習這本書,恨不得馬上開始整理自己的信息、時間、大腦等,讓自己輕輕鬆鬆的處理自己繁多的“雜物”,提高工作和生活中的效率,爲我們以後節約更多的時間。

  超級整理術讀後感4

對於我們學習的這個專業或是以後的工作中,經常會以爲做一個什麼東西而腳忙手亂,學習一個好的整理方法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既可以提高我們的效率,也可以讓我們在完成一件事時可以安心、專心的去做。在《超級整理術》這本書中給我們提供了很多種方法去合理的安排自己比較繁多的東西。

在書的首章就打開我們心中對整理的模糊概念,我們常常認爲過分的整理並不重要,其實學會整理也會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提供許多便利,整理的東西分爲我們可見的辦公文件,還有虛擬的電腦上爲我們所用的文件,提供的方法都是爲我們可以輕易做到的,不用什麼翻天覆地的舉動。

對於上班族來說會接觸到很多的文件,我們可以用書中學到的方法來歸納收容自己需要的文件,及便捷又簡單,例如將文件分爲“正在辦理狀態”和“保存狀態”並貼上標籤,便於我們查找;統一文件的大小和形狀,偏於收藏和美觀;把正在操作中的文件放到透明的文件夾中;使用雙層托盤保存文件等等。見這些我們生活中比較多的大大小小的文件按照自己所擬定的規則合理的收妥,是十分必要的。

另一種是虛擬的文件,對於學習平面設計的我們用的到,如果運用好的好,我們可以把電腦看成是“祕書”一樣的媒介,我們也可以享受到電腦給我們帶來的便捷,例如如何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日程,將需要完成的事情用類似於記事本的形式記下來;用“谷歌桌面”來搜索信息,提高我們無奈在電腦上查找信息的快捷度;搜索信息設定某個主題後,通過報紙、雜誌、書籍等有意識地去大量收集與此主題相關的`信息,那麼一年後,在這個領域,我們有可能變成一位專家;爲避免吧寶貴的信息忘掉,應當立即把它們記錄在OUTLOOK的“TODO”裏面,再設置每週或每月一次的提醒,這樣定期回顧可以有效地防止遺忘等等。

書中介紹的方法有的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十分貼近,而且人們幾乎是可以毫不猶豫的去接受,雖然在整理方面要花些心思,但是如果回頭看看被自己整理好的東西絕對會是非常欣慰的,有時候做一樣東西,需要找一些複製文件,運用書中介紹的類似於小竅門的提示,使用起來也會得心應手很多,不至於因爲自己某一時隨便一擱的文件而不知道從哪裏下手開始查找。《超級整理術》的優點就如我開始還沒深入瞭解時看到的簡介一樣,是一種不依靠卓越的才能和堅強的意志力,不依靠高學歷,不依靠超強的記憶力,只要按設定的規則去做,就人人都可以做到的讓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的簡單工作方法。平民化的概念更容易使我們恨不得馬上行動起來,一如作者告訴我們的經驗和方法,讓自己輕輕鬆鬆的處理自己繁多的“雜物”。

  超級整理術讀後感5

買了這本書後,在辦公室利用午休時間看完,總的來說受益匪淺。

作者所說的整理術分爲三個層次,空間整理術,信息整理術,思維整理術。

空間整理術是整理術的初級階段,這部分是最通俗易懂的,主要是講生活、工作環境、個人物品、紙版資料、電子版資料的整理。讀這本書之前我已經注意整理我的辦公環境,不過他說的整理資料。擺放物品的臨時區或者說暫時不好分類區的概念對我有很大幫助,採用這個辦法後,有些材料和物品我就不急於分類,避免了混亂。我們每個人只要採用合適的方法,堅持下去,都能做到空間整理術。

而信息整理術、思維整理術纔是本書的精髓。我個人覺得信息整理術和思維整理術的出發點和作者本人的工作有極大的關係。作者是藝術指導,從書中的案例我理解他的工作先是是企業的經營諮詢工作,然後是遠景規劃,他必須搞清楚企業的經營現狀、問題的來源等等,這些要求作者深入挖掘企業的信息,進行充分的交流,整理出思路。對於我這樣懶於思考的人來說,作者說的方式方法還是很有用的。他說的把抽象思維轉換成語言,再進行信息整理,指明瞭思維的一種方法。

作者講的深入淺出,不過理性中伴隨着很多感性的成分。

  超級整理術讀後感6

在看過《超級管理術》後突然發現以前看過的很多書白看了,即使仍然留着,我自己也沒有從這些書中得太多的幫助,爲什麼呢?因爲書太多了,在從目錄看到書的最後一頁的過程中,有時只是爲了看書而看書,在看書的過程沒有做筆記及自己的想法,導致看完書後並不能把作者寫書的思想和方法轉換成自己的,書是看了,自己卻並沒有得到提高。

在看書的過程中,最好是針對自己需要的內容去閱讀,覺得有價值的內容要摘錄下來並寫下自己的看法,摘錄的東西保存好以方便日後再重新查看,經過不斷的溫故而知新後書中的內容就會轉化成自己的東西了。

工作中的事情是做不完的,事情分輕重緩急,正常的做法是先做而重的,次之急而輕的,次之重而緩的,再次之輕而緩的。在工作當中,要把每日的,每週的,每月的工作計劃安排下來。具體到日的工作中,要把一天要做的事情一一列出來,按照上面說的先後順序一件接一件把工作做完。在執行的過程中,根據情況再把問題分類也按照同樣的方法執行。在處理問題時,應該按照相應地流程去解決問題,管理的任務之一就是把工作流程化,儘量讓工作者根據流程就能把工作順利做好。在書中,作者提到一點讓我感觸很深,就是在考慮一個新的想法的可行性之前,要有自己的一個相應基本的判斷標準,這樣就能減少考慮的範圍,同時也能提高判斷的準確性。這個觀點在很多場合是通用的,比如說爲了減少工作的盲目性,人力資源部會規定工作崗位的具體職責和員工的工作能力標準;研發人員會根據行業標準去設計產品等等。

在解決問題之前,要先把問題了解清楚,然後把解決問題的目標和標準寫下來。接着是圍繞目標思考解決問題的步奏,並且着重分析和跟進其中的關鍵步奏。設立標準的思想在提高思考問題的速度上確實很有用和有效率。正所謂“讀好書,讀書好”。《超級管理術》的確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超級整理術讀後感7

這本書是在逛噹噹時發現的,有感於自己生活的各種凌亂,便買回來學習學習。作者目前在經營5個公司,一年還能讀300本書,練習英語口語,每個月海外考察學習,讓我既汗顏又嚮往。想起當初自訂的一月讀一本書,還時常完成不了,便如捧了聖經般,如飢似渴的讀起來。

如同許多類似的書一樣,點睛之筆就只有一小塊,便是生活要有條理。文件書籍資料都要有一定的放置規則,這樣腦子裏都不用時常想着要做什麼事要拿什麼東西,而只用記着TODOLIST在哪裏看,東西在哪裏拿就好。我便是經常有這樣的毛病,一些工作不能立刻完成,腦子裏就得一遍一遍的提醒,免得忘記,有時大腦放空一會兒,突然急着回憶是不是忘記了什麼工作,很疲憊。

電腦裏的電子檔案名稱要統一,時間和關鍵字是方便查找文件的一個重要點。曾經我有想過添加時間和關鍵字來區分資料種類,但卻因爲分類太細而花大量時間在思考文件該分哪一類好,書中說的很對,整理的目的是爲了提高工作效率,如果花很多時間在整理上,卻是本末倒置了。分類不要太細,大致明白是哪類就好,將目前無法分類的文件資料放在一個文件夾裏,日後再慢慢琢磨。

要善於運用軟件。OUTLOOK是一款非常不錯的任務管理軟件,可以將TODO和日程管理融於一體,一目瞭然。現在再也不用突然回憶是不是忘記什麼工作,只要記得每天在OUTLOOK中記錄TODO,並定時打開查看,可以少浪費許多腦細胞。

其實最最重要的,也是我最欠缺的,就是定下的計劃一定要完成。我是一個樂於制訂計劃的人,喜歡羅列出一堆的LIST,然後排滿每天的日程表,會感覺很踏實。但真正執行起來,不是因爲突發工作而打斷,就是因爲大腦不集中去發呆,再不然就是覺得今天好睏/天氣不好/心情不好/要放假了等諸多借口,把排好的日程放一邊。如果實打實的把日程表上的任務都完成,估計我現在都已經博學多才,不用再爲工作表現而發愁了。

書只能告訴人們道理,真正與實踐相結合,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和辛勤。“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突然覺得古人和偉人的簡單話語間都蘊含着非凡的道理。世間行事本來就很簡單,但越簡單卻越直接越困難,還是要按住浮躁,埋頭向前走,便是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