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夏令營中的較量》有感大綱

讀《夏令營中的較量》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6W 次

讀《夏令營中的較量》有感1

今天,我讀了《夏令營中的較量》這篇,這是一篇寫關於中日兩國孩子在內蒙古草原裏舉行夏令營比賽的事。中國孩子的表現極爲不好,連飯都不能自己做,什麼事情都不能自己料理,而日本孩子生了病還繼續堅持走到底;中國孩子生了病卻被家長如珍似寶地擡回大本營。爲什麼同樣是學生,日本孩子就能堅持下來,而中國孩子有的卻堅持不下來呢?

讀《夏令營中的較量》有感

當讀到“日本家長乘車走了,只把鼓勵留給發高燒的孫子,中國家長來了,在艱難路段把孩子拉上車。”我忍不住說:“《三字經》裏說,‘子不教,父之過;子不學,師之惰。’”現在的有些家長對孩子嬌生慣養,含在嘴裏怕化了,放在外面怕涼了,使孩子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良習慣,才使日本敢公開說:“你們這代孩子不是我們的對手!”同樣是少年兒童組織,還面臨一個怎樣培養孩子的問題,是佈道式的,還是野外磨練式的?

就是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嬌生慣養的事例:前幾天,一個跟我差不多大的小孩坐在媽媽的自行車上,拍着媽媽的背向媽媽撒嬌,不巧,自行車眼看就要滑倒了,媽媽卻硬是穩住車,不讓車倒,可腳卻扭了。這值得嗎?還有一次,媽媽叫我幫她做飯,我硬是不做,直到她給我添了飯送到桌子上,我纔開始吃。我們不可能讓父母呵護一輩子了,當我們離開父母或父母老了,那怎麼辦?

梁啓超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如果少年不智,少年不富,少年不強,少年不獨立,少年不進步,那麼中國的孩子將在世界上缺乏競爭力,中國能不落伍?這值得每個家長沉思。愛孩子但不是害孩子,教會他謀生的本領,比留給他萬貫家財要強得多。《朱子家訓》雲:“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中國傳統的嚴格家教不能丟啊!中日夏令營活動,中國的孩子輸給了日本的孩子,爲我國的教育敲響了警鐘。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不能重智輕德輕體,應當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特別要注重學生的意志磨練和挫折教育,因爲人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溫室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

讀《夏令營中的較量》有感2

晚上,爸爸翻來覆去地看一份雜誌,心情格外沉重。當我悄悄走向前去,輕輕但又自豪地告訴他,我今年又評上“三好學生”時,爸爸卻一反常態,並沒有像過去那樣誇獎我,而是嚴肅地對我說: “孩子,當個‘三好學生夕並不那麼簡單,如果你有志氣的話,就趁着這個寒假,抓緊時間補補‘勞動’這一課吧。”說完,他便把手中的雜誌遞給了我。 拿起雜誌,一個醒目的標題映入眼簾一一《夏令營中的較量》。我越看越生氣,越看越不服氣。特別是看到日本代表團團長說的 “你們這代孩子不是我們的對手”這句話時,我差點氣歪了鼻子!我心裏想:有什麼了不起的,不就是走路、做飯嗎?我可不是那種 “嬌”孩子。

要說走路,我身體壯得很,和日本孩子比,我保證不比他們差;要說做飯,那還不簡單。明天我就開始幹,一定得幹出個樣來,看看誰不是誰的對手。 放寒假的第一天,剛過中午,我就信心百倍地下了廚房。當我手指上纏着“創可貼”,圍裙上沾滿點點血跡,將一盤紅腸擺上飯桌時,便開始垂頭喪氣了。看啊,那盤紅腸有長有短,有寬有窄,有“圓柱體”,還有“金字塔”,真可謂“千姿百態”了。這就是我用了兩個多小時,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付出了“血的代價”換取的勞動成果嗎?看着看着,我臉紅了,我感覺不到切傷的手在痛,只感到羞愧。

“叮咚,叮咚……”門鈴響了。我狼狽地打開房門。爸爸回家了,我忐忑不安地等着挨批評。爸爸一眼就瞅見了那盤紅腸,急步走仁 前去,仔細地看r起來。突然,爸爸轉過頭,焦急地問:“切傷手了吧?快過來讓我看看。”我有意識地將手藏在背後。爸爸一把將我拉過去,緊緊摟在懷裏,責備地說:“孩子,你不會幹活,爸爸是有責任的。你想學幹活,有骨氣。知道嗎?半個世紀前,西方人稱我們 ‘東亞病夫’,爲了洗刷這個恥辱,幾代人爲之努力過,奮牛過;半個世紀後,日本人又說你們這代孩子不是他們的對手,這也是恥辱。你知道爸爸看了這句話,心中是什麼滋味嗎?” 整個晚上,我一直被那句話折磨着,一直被爸爸的話震撼着。是啊,我們這一代還需要什麼呢?學習條件、生活條件、物質條件,可以說應有盡有,但是生活能力呢?生存意義呢…… “不,我們這一代決不做恥辱的一代,我們會努力補上這一課的”我暗暗下了決心。

讀《夏令營中的較量》有感3

通過讀《找準人生的北斗星》裏的《中日夏令營中的較量》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

1、日本孩子環保意識很強:日本孩子在旅途中看到百靈鳥的蛋就用小棍圍起來叫大家不要踩,可中國孩子卻好奇地拿起百靈鳥蛋踢踢打打,一點兒也不在乎百靈鳥的稀有。沿途,日本孩子看到草原上的垃圾和自己生產出的垃圾放到垃圾袋裏,見到垃圾箱統一丟棄。可中國孩子卻隨地亂扔垃圾。我想這是中國孩子自己祖國的大草原,更應該加強保護。

2、中國孩子交往和團隊精神差。他們的車子陷到了泥坑裏,日本孩子都在幫忙,可中國孩子卻沒去幫忙,只在旁邊加油助威。

3、中國孩子的吃苦精神太差。日本孩子生病了,醫生叫他上馬車,他不肯,還說:“我是來這兒鍛鍊,如果我這樣,那怎麼向家長、老師交代呢?”中國孩子鞋子破了、溼了,就老是要求上馬車。

可是,日本孩子的鞋子磨破了、溼了,卻一聲不吭。赤着腳走路。

據說這是15年前的事了。中國孩子進步的地方是:自信心強了、上進心強了、幸福感強了、紀律性強了,但是我希望我們能更加愛惜自己的家園,要更會溝通,學會吃苦,增強自己的自理能力和社會實踐活動能力。

讀《夏令營中的較量》有感4

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來到了內蒙古,與30名中國孩子一起舉行了一個草原探險夏令營,讀《夏令營中的較量》有感作文。

一路上,中國的孩子連連叫苦,他們的揹包帶子紛紛斷落,給他們偷懶製造了很好的理由。中國孩子病了被送回了營地,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

當晚7點,隊伍抵達了目的地。大家支好帳篷。日本孩子準備好晚餐,請大人們吃,自己也狼吞虎嚥起來。可倒黴的是中國孩子,他們以爲會有人把飯送到自己面前,至少也該保證人人有份吧,可那只是童話。於是,有些餓着肚子的中國孩子向中國領隊哭冤叫屈。飯沒了,屈有何用?

剛上路時,日本孩子的揹包鼓鼓囊囊,裝滿了食品和野營用具;而有些中國孩子的'揹包卻幾乎是空的,裝樣子,只背點吃的。才走一半路,有的中國孩子便把水喝光、乾糧吃盡,只好靠別人支援,他們的生存意識太差!

進了泥坑裏,許多人都衝上去推車,連當地老鄉也來幫忙。可有位少先隊“小幹部”卻站在一邊高喊“加油”、當慣了“官兒”,從小就只習慣於指揮別人。

在咱們中國的草原上,日本孩子用過的雜物都用塑料袋裝好帶走。他們發現了百靈鳥蛋,馬上用小木棍圍起來,提醒大家不要踩,讀後感《讀《夏令營中的較量》有感作文》。可中國孩子卻走一路丟一路東西……

通過這次夏令營的較量,透露出中國孩子的許多弱點,沒有毅力、沒有生存意識、不會妥善保管自己的東西。

同樣是少年兒童,可日本孩子面對困難不低頭、樂於助人、環保意識很強。我們要培養的是什麼人?光講大話空話行嗎?每個民族都在培養後代,日本人特別重視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我們呢?望子成龍,可是成什麼龍?我們的愛心是讓孩子不受苦。但不知道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

10多年過去了,人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也增加了許多培訓班。孩子們的生存能力有沒有提高呢?

20xx年8月,中、韓、日三國90名青少年組成國際草原探險夏令營活動又一次在內蒙古科爾沁草原進行。正值北方罕見高溫,行程十分艱苦。日本少年仍然身背巨大行囊,爲野外生存作了充分準備。中國孩子卻叫苦不迭,隊伍中手機鈴聲不斷,都是在向家長訴苦。活動結束時,日本、韓國孩子對蒙古族文化、旅遊資源讚不絕口,而中國孩子卻只盼着早點回家。

我認爲這不光是孩子們的錯,而是家長、教育、還有社會等衆多的原因。孩子們沒有鍛鍊的機會,家長沒有教給他們生存的本領。安全,把學生束縛住了。家長和社會不知還要培養多少溫室中的花朵。

中國的孩子們啊,再不加油的話,這個國家該怎麼交給我們?我們又如何負擔的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