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後感《透析童年-讓愛走向成熟》

讀後感《透析童年-讓愛走向成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9W 次

《透析童年——讓愛走向成熟》是由孫瑞雪寫的序言,她是我最欣賞的一位中國籍教育家之一,此書的作者王樹是她的同事。接下來小編爲你帶來讀後感《透析童年——讓愛走向成熟》,希望對你有幫助。

讀後感《透析童年-讓愛走向成熟》

她說這本書是王樹探索自己的內在世界的結果,也是王樹轉化自己內在世界的工作經驗。一方面,是有關兒童成長的,它必須發現兒童自我形成的自然法則,也要清楚兒童無法形成自我的原因;另一方面,是有關成人成長的,它必須瞭解成人的障礙,更多地出現在哪裏,以及成人這種障礙對於兒童成長的影響。這本書是用感覺觸摸人內心深處的東西,觸摸一些本質性的問題,這是一個治療的過程,每個想嘗試成長的人,都要重新打碎自己,回到自己的童年,重新組裝自己的童年。

此書深深吸引了我,書裏既有成人的童年,又有孩子的童年,孩子的童年其實是一面鏡子,折射着,讓我們看到我們自己的內心,讓我們重新回憶起自己的童年,讓我們看看我們的歸屬感,安全感和自我認同感是如何丟失又如何找回或始終都沒有找回的。整本書,講述了有關兒童成長的自然法則和有關成人的成長對於孩子的影響,幫助解決成人和孩子共同成長的問題。讀了這本書,更加多的體會不僅僅是在讀書,而是做了一次自我的心理理療,有了種全新的感覺。

在文中,作者用了比較有新意的寫法,以孩子比喻天使,把孩子的名字比擬孩子的'一部分性格,以讓天使一次次降臨人間的過程,描寫了天使“歸、安、通、愛兒和郝”帶着愛降臨人間,成爲普通人家的小孩,成爲你、我、他。

從小被送來送去的歸、身處變幻莫測家庭的安、不斷被批評被比較的同、尋找真愛的愛兒以及尋找並重新創造完整自己的郝。通過案例,讓我更直接地、具體地瞭解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理需求和變化。其實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們會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經歷放到這本書的內容裏面,每一個的成長過程也都似乎有自己的影子,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感同身受。

讀這本書,你是一個旁觀者,但又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透析童年,就是想將童年昨日重現,只是那時的孩子如今已經變成父母,手中握着童年的指揮棒。我們是如此地愛着我們的孩子,以至於我們幾乎不能容忍孩子有一點點的瑕疵;我們對自己有太多的不滿,於是我們對孩子有太多的期待;我們希望孩子比我們更好,但是我們的行爲和語言卻在不斷否定孩子、挑剔孩子。這種負面信息不斷的重複,只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的影響:剛開始,孩子感覺父母不接納自己;終於有一天,孩子被父母催眠了,自己內心也會認爲“我不好,我是不行的。”作爲一個一二歲孩子的爸爸和一位小學老師的我,在看完這本書後,面對孩子們,我必須有所改變。正如世界的改變、中國的改變一樣,不僅要爲自己療傷,更要通過改變來爲孩子營造一個積極健康的成長環境,讓孩子在被愛、被認同、被接納和被欣賞的環境中成長。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更有願望在自己的內心世界中,體驗着每一種豐富的感受,體會充滿愛的情感,觀察各種生命的色彩,觸摸他們好奇的東西。而我們成人通常按照自己對世界的想象,在孩子很小很小的時候,就用外在世界的衡量標準來塑造他們,要求他們,這直接導致孩子無法建構自己的內心世界。

成人自身的狀態,就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環境,我們不尊重孩子的需求,就會把孩子帶離自然法則所指引的成長之路,而變成複製成人的生命。現在先進的幼兒園教育理念就是要放手給孩子自我的空間,這也是我們要必須堅持的道路。雖然很多時候,我還是會把自己的觀點情緒夾雜在裏面,但是,我們要慢慢讓自己成爲優雅寧靜的好老師和好父母。

很慶幸,作者也爲我們成人提供了許多治療自己心靈的方法。通過“尋找滋養心靈的能量”“做自己的觀察者”“做自己的生命專家”等,如同詩一般的美麗文字,讓我與自己的內心有了次難忘的對話,我的內心激盪着從未有過的波瀾,我的心一遍遍地激動着、感動着。爲了自己,爲了孩子的成長環境,我需要創造一個嶄新的我,並且內心去創造一個嶄新的“自己”。讓愛走向成熟,我們給孩子的不光是愛,而是要成熟的愛,只有我們有了內在成長的願望,並從內心逐漸走向真正的成熟,才能與孩子形成良好的生命連接,與孩子共同獲得身心的放鬆,孩子才能在最美好的生命環境中一步步健康成長。

書讀完了,使我有一種滿足感,也有一種失落感,還有一種對孩子的愧疚感,我知道,我和愛人都還有很多需要自我修復的地方,我們自已爲正常的成人的心靈,也都有許多需要修復的地方。

在教育上,我們都會對孩子的成長越來越關注,但是在關注過程中發現我總是用我成人的思維去關注孩子,這樣便與他們行走在兩個軌道上,不能很好地完成鏈接,孩子們的需要我們不知道,我們的要求他們也不理解,於是有時會產生衝突,對我們而言有時侯的感受就是“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呢?他爲什麼會這麼想呢?爲什麼就不能理解我們大人對他的一片苦心呢?”而對孩子而言,估計就是:爸爸媽媽怎麼會這樣要求我?我不想這麼做……而且又不得不做,因爲他們需要聽大人的,大人的安排貌似都是爲他們好。他們這些無辜而委屈的眼神,就是告訴我們這裏面存在着問題,我們是可以爲孩子們做得更好些的。

我們不僅要去了解孩子,去感受孩子,更要進入到他們的世界裏,真正地懂得們的需要。如何進入他們的世界呢?那是就要放下成人的心態,讓自己再回到過去。

正如作者在自序裏談到的:“我們都曾是孩子,擁有美好而豐富的內心世界。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面對環境中的缺愛、粗暴、壓制和傷害,我們封閉了自己的心靈,使自己變成一個缺失感受的、或自卑、或壓抑、或緊張、或抑鬱、或內向、或乏味的人。”“現在,我們有了孩子。當我們面對自己的孩子時,雖然表面冷靜,但內心卻惶恐得一塌糊塗。因爲我們發現,自己早已遺忘了所有孩童時候的內在需求。同時我們對自己的生命狀態也幾乎一無所知。由此我們無從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我們能做的,或者說我們正在做的,就是用我們頭腦中自以爲正確的方式,來對待和要求孩子的成長……”

寫到這裏的時候,我就想起了家裏的奶奶帶孫子,奶奶抱久了孩子,孩子會在懷中使勁的掙脫,繼而哭鬧,奶奶就比孩子更大聲的安慰他:“怎麼啦,別鬧?”,沒有效果,然後就抱着他更大聲地:“看啦!看啦!看啦!”再指東西、玩物件等表演節目似的給孩子看,有時候就趕緊給孩子東西吃,直到他不吵了。

每次,孩子在安靜而又安全地玩耍,沒幾分鐘,就聽得奶奶在孩子不遠處大聲的叫喚孩子:“看這個;過來;愛孫呢;孫啦,你在幹什麼啊;等等話語,如果孩子在專注的玩着自己的,而沒有聽見奶奶的叫喚,奶奶往往會不斷地在重複叫喊,直到孩子聽到了她的話,順了她的意思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