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記住你是誰讀後感

記住你是誰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4W 次

記住你是誰讀後感1

《記住你是誰》這是一本被包裝得很好的書,如果書籍中有一類可以叫做“心靈雞湯”的話,那這本書應該算裏面的翹楚之作。它的優點在於它包裝的是來自世界頂尖大學哈佛大學的教授的人生故事。曾經看到這樣一個段子“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在我看來,看過這本書就等於沒有錯過新風景。

記住你是誰讀後感

說實話,這是一本好書,從編排到故事都很不錯。而最讓我感興趣的部分在於《前言》部分提到的哈佛教授的一種上課方式,即每門課程將要結束前的最後一節課,在中國大學一般是老師劃重點或者學生跟老師討價還價問考試範圍;而哈佛教師是給學生講一個他的人生故事,告訴學生他所知道的最好的建議。我在想,一個教書匠和一個教師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教師不僅“教書”同時還肩負“育人”之責。但是怎麼去實現這個之責?在當今大學教師一學期會面對400到500名學生,要大學教師對大學生多麼多麼的關心,我覺得很難。但這也許就是一個非常值得借鑑的方式,它也是哈佛的一個傳統。“我聽到教授們講述他們所遇到的挑戰,經歷的成功,所犯的錯誤,還有他們像我一樣感到似乎要被壓垮或深感困惑的那些分分秒秒。”所以,作者把這些故事記錄下來,分享給我們。

《記住你是誰》是哈佛商學院15位導師在課程結束前的最後一堂課都要講述自己的人生故事,作爲送給學生們的特別禮物。十五位導師的用經驗來告訴我們如何做一個成功的領導者,做人的基本道德,以及怎樣才能做得更好以便去影響別人。

細讀,這些很有見地,經驗的教授,用他們以往的經驗,感悟來告知學生,讓我們從中學到很多成大事者的素養。書中,在事業方面,我最喜歡的是第一位教授賈伊·耶庫馬爾闡述時的一句話,好運帶來成功,成功是責任之母。在爲他人創造運氣的時候,你自己也許就登上了最高峯。他讓我無時不刻不銘記,責任是做任何東西的前提,是做人之本。而在自我的拼搏上,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傑弗裏·f·瑞波特,提到,對自己要有自信。不要因爲害怕做出錯誤的決定而喪失良機。不要因爲貪圖安逸而錯失改變世界的機會。排除干擾,勇往直前,聆聽你的激情,捫心自問,想想自己,想想整個人類,行動起來,做一些真正偉大的事情。這是我從中抄出來的語句。藉以激勵自己。

可以說,每個教授都是一本書,他們所說的教誨都讓我受益匪淺,值得我們深深體會!

記住你是誰讀後感2

我到底是誰,有時候我總會忘了我是誰,當我迷失的時候我會看這本書——《記住你是誰》,這本書寫的是15位哈佛教授震撼心靈的人生故事,給了我很大的啓發,讓我拾起我所丟失的寶貴東西。該書由認識自我、管理自我、領導他人和建立價值觀四個部分組成。每一部分都由哈佛教授的切身經歷構成。

在第一部分“認識自我”裏,第一個故事是講述教授的一次登山經歷,生命差點結束,最後他被一位婦女救了,婦女沒有要求任何回報便離開了。從此這位教授思考着如何報答曾給他恩惠的人,最後他以另外一種方式回報了婦女的村莊,並沒有繼續去攀登其他高峯,而是學會放鬆——享受並讚美生活。這令我想到參加數學建模選拔賽第一輪時,上交的論文被老師說了非常差,當時聽到,就感覺自己像教授一樣在攀登山的時候摔了一個很重的跤,但我沒有對此過於緊張,而是享受他的批評並讚美老師對我的重視,從而第二輪選拔成功通過,進入了數學建模培訓並參加比賽,不太重要的是,我獲得了全國二等獎,當然也要謝謝我的隊友!時刻記得放鬆,記得好運帶來成功,成功是責任之母,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另一個故事是講述一位教授還是學生時代的一次考試,那是一場生物考試,對鳥標本進行研究得到信息,而鳥標本被布覆蓋着,只露出兩條細長的腿和一雙爪子。假若是我參加這場考試,肯定無比抓狂,無從下筆,然後早早離開考場。沒錯,考場裏就有一個同學爆發了!最後離開了考場。這位哈佛教授通過這個故事給我們講述了這樣的道理,在未來的道路上,沒有什麼是可以確定的。我們往往只有一點點信息或沒有信息而作出決定,充滿了許許多多的噪音,但我們必須面對,並對自己要有信心,不要因爲害怕作出錯誤的決定而喪失良機!

在第二部分“管理自我”中,有一個故事是說同學聚會的,畢業後五年的同學聚會總是很危險的事,短短几年時間,同學們並沒有以一個很大的眼光來評估你,而是以你的外表,行頭來猜測你現在的經歷。然而你停着你輛單車在寶馬旁邊時,你的內心可能會有些沮喪,接着你會爲了錢而做你好無興趣的工作。這肯定是的嘛,就算是我也會呀!15年後的聚會也還是不要去爲好。我想這時是我即將成功的時候,所以還是專心做我的事!當你爲了自己的目標而去冒了多次險的時候,不管失敗與否,下次的聚會,我想我聽從教授的話,去參加這次聚會。

在第三部分“領導他人”中,一位教授的女兒與他爸爸一起去旅遊,在摩托車大賽裏,看到的華盛頓、傑弗遜、羅斯福、林肯等領袖的雕像,問了爸爸“這些領袖是怎麼被選出來的?”,教授回答說:他們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女兒繼續問:“你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嗎?”這個問題令教授思考了許久,也讓我這班長(在這學期初被選出來)思考了許久,迫使我去思考自己應該做什麼,如何改變我們班裏同學的生活。

在第四部分“建立價值觀”中,講述一位哈佛教授的母親對他的諄諄教導,每天早晨他離開家的時候,母親都對他說“不要讓任何人牽着你的鼻子走。記住你是誰!”堅持對他高標準嚴要求,時刻督促着他實踐他自己的標準!他的父親給他的教導:把眼界放高,在高處馳騁!思考我現在做的事是否真的是我想做的,我到底在幹些什麼,同樣銘記母親和父親對我的教導,作出明智的選擇,找到我自身的支撐點,並永遠堅守。

迷失並不可怕,只要迷失之中好好地想起你是誰!最後記住你是誰!

記住你是誰讀後感3

讀完《記住你是誰》15位哈佛教授震撼心靈的人生故事,大腦一片空白,沒有過多的華麗的辭藻,大部分都是平白的大白話,真的像在講述他們的故事,也許是因爲故事中的那個主人公不是我,我總是記不住他們講的是什麼故事,看完之後似乎都忘卻了,只有最後一個故事我似乎記住幾個字。

雖然最後一個的.小標題是記住你是誰——擁有夢想、保持希望、相信自己。當然這幾句話早就聽膩了,也就激不起我們多大的熱情。我還有印象的是每天早晨作者離家的時候,他母親都會注視着眼睛對他說:“金,你今天出門是要當領導的。堅守你的是非觀念,不要讓任何人牽着你的鼻子走。記住你是誰”每天媽媽給我的教導就是:記住所有那些爲你工作、爲你奉獻的人,是他們讓你有今天的成就。記住當你踏出這扇們的時候,你肩負着衆多的責任:家庭的名譽以及父母的期望。記住明天是屬於你的,美好的機遇就在前方,希望你把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我覺得這就是每個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也許他們並沒有對你要求什麼,但是我們也會覺得讓父母驕傲快樂是我們的最大的快樂。

每天都是一個新鮮的日子,我總是希望變成衆人的焦點,但是我們卻不會就變成衆人的焦點,因爲我們太在乎了,就如我看的《俠客行》中的一樣,同樣一個爹媽生的,由於所處的環境不同,自己對待外界的態度不同,最終的結果相差甚遠,也許我們是笨,但是聰明的人又有多少,也許相貌更佳者在現在更加受人青睞,但是日子久了,如果品行不好,別人就會厭棄你。也許你會說這只是自欺欺人罷,在這個紙醉金迷的社會,這個怎麼行的通。我只能對自己說,既然相貌不是很好,你沒有好的品行,別人又怎麼會正眼瞧你呢,所以說是安慰自己也罷,你就只有一條路,不走這兒,又該走哪兒呢?

回到正軌,我覺得每天提醒自己:記住你是誰,是有很多好處的,至少我現在每年有365天,可是我正真覺得我過的有意義的不會超過一個月,那麼一輩子過的就頂多1/12的時間沒有浪費,其他都是對自己的辜負,我也時常痛惜失去的歲月,可是我們痛惜也沒有用,日子並沒有因此而放慢腳步,我也不是說一定要每天都有意義,我只是覺得我們不應該浪費太多的時間,我現在1、3、5都在練習跆拳道,每天我面對國旗的時候,我就在想,我今天努力學習,認真了嗎?也許每天早上就對自己說一個“記住你是誰”也許今天就不會百活,你就會收穫很多的東西,老了後悔就會少很多。

每個人都是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有的人放哪兒沒有拿出來看,結果那個東西生黴了,變質了,有的人每天都拿出來曬一曬,結果開始變得晶瑩剔透,用自己行動去證明了那個誓言是可行的。時常對自己說這句話,我覺得我會學到很多,至少這幾天我變了很多,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

書中還有他的父親給他的忠告就是:在高處馳騁。也許我理解的不是很多,從他知道天不亮就起牀、整天做辛苦的體力活是什麼滋味,我是很嚮往,和欽佩的,至少我是不能每天都能天不亮就起牀,總是在鬧鐘鬧了好幾遍才起牀。在高處馳騁,我認爲就是眼界需要高,不能被眼前的東西迷住了眼睛,就如很多同學把自己的身邊的同學當成了自己的競爭對手,沒有給予互相幫助,不是我看不破,而是我認爲總把自己身邊的人當成目標會限制自己的發展,就好似有句話說的好“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自己目標定的這麼低,有怎會有很大的進步呢?

打開自己的心,看的長遠,不要始終盯着眼球,要不真就成爲了一個鼠目寸光的人,現在已經是20xx年的最後一天,也許過去的一年我沒有太多的要求,沒有太多的變化,但是在此時此刻,我覺得看一本書就是在和名人交流,這話真的不假,長時間不看一些書,感覺生活總是灰茫茫的,偶爾看一本書,就會覺得全身充滿了力量,我覺得讀完這本書我覺得我最大的收穫也許不是人生的感悟,而是我正在試着養成一種讀書的習慣,一種成功的習慣。

記住你是誰讀後感4

這是一本被包裝得很好的書,如果書籍中有一類可以叫做“心靈雞湯”的話,那這本書應該算裏面的翹楚之作。它的優點在於它包裝的的是來自世界頂尖大學哈佛大學的教授的人生故事。記得蔡康永來廈大做講座的時候,曾經講到過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他在博客上寫了大概這樣一個段子,“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學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有人回覆說了十個字“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於是蔡康永想爲什麼十個字可以講清楚的事情我要用140個字去說呢?因爲這是個字已經被老師們講過無數遍了,以致於你一聽到就感到有老師的臉浮現在你面前從而你忽視了這句話想要傳遞的意思,而蔡康永換了一個方式,講得更樸素一些讓人更能接受。在我看來,這本書也是如此。不過退一萬步講,這本書還是一本好書,從編排到故事都很不錯。

而最讓我感興趣的部分在於《前言》部分提到的哈佛教授的一種上課方式,即每門課程將要結束前的最後一節課——在中國大學一般是老師劃重點或者學生跟老師討價還價問考試範圍——教師將給學生講一個他的人生故事,告訴學生他所知道的最好的建議。我常在想,一個教書匠和一個教師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教師不僅“教書”同時還肩負“育人”之責。但是怎麼去實現這個之責?要大學教師對學生多麼多麼的關心我覺得那很難,在擴招的當下也許大學教師一學期會面對400到500名學生。但這也許就是一個非常值得借鑑的方式,它也是哈佛的一個傳統。“我聽到教授們講述他們所遇到的挑戰,經歷的成功,所犯的錯誤,還有他們像我一樣感到似乎要被壓垮或深感困惑的那些分分秒秒。”所以,作者把這些故事記錄下來,分享給我們。

這一段時間我一直在看哈佛的一系列公開課。其實和想象的不同,不是說上課就有多麼先進的教學方式,多麼不一樣的表達或者譁衆取寵的方式,但是卻能引人入勝,原因只有四個字——深入淺出。老祖宗的智慧真是無窮啊,這四個字說來容易做起來真真切切的難。你掌握一個知識和把這個知識教給別人,是兩回事,能教人自己也就掌握得差不多了。但要同時做到深入淺出自己還需要有對知識很高的駕馭能力方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