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西湖夢》有感大綱

讀《西湖夢》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3W 次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西湖夢》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西湖夢》有感

  讀《西湖夢》有感1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餘秋雨先生走遍了大半個中國,用吞吐千年的語言向我們娓娓道來了中國千百年的辛酸。

秋雨先生是個文人,他所面對的風景是千百年的謂嘆;他所面對的天空是千百年的感動;他所面對的大地,是一個個悲喜劇,一段段歷史的疊影。我是個俗人,只能呷一口清泉,跟隨着他的腳步,透過嫋嫋的霧氣,去追尋千百年的沉重。

在先生的《自序》中,先生就已提到他出遊的目的是尋找精神與體魄的呼應,深邃與青春的應和,學識與遊戲的成輔。我相信,他做到了,他用蒼涼的筆觸回憶華夏文明的興衰,他用深邃的辭藻與古今文人惺惺相惜。

文章中不乏出彩之處,最讓我震驚感觸的一篇文章是《西湖夢》。

我本該是土生土長的杭州人,西湖對於我,近在咫尺。我在楊柳依依時遊過湖,在荷花盛開時泛過舟,在秋風蕭瑟時聽過雨打殘荷之音,在漫天大雪時登過湖心亭。可是,我面對的西湖僅僅是西湖,僅僅是一片靜靜的湖,即使美麗到虛幻,精緻到縹緲,它依然是單薄的,平面的,脆弱的。

可是先生筆下的西湖是不同的,他以文人的視角立體地展現了西湖的美。從小耳熟能詳的故事,在他的述說下,展現出異常的光彩和魅力。先生是地地道道的文人呵,文人的心胸是如此廣博,跨越千年;文人的心思是如此細膩,體察入微;文人的想法是如此剔透,把所有人的心思琢磨得如此清明。

他把西湖刻畫成一個端莊秀氣的女子,精緻雍容。在他眼裏,西湖早已不僅僅是一片湖,它是一種象徵,一種文化的象徵,是文人心中的一種念想,他讀到的不是廊柱上龍飛鳳舞的楹聯,而是傳世的檄文;他看到的不是刻龍雕鳳的亭臺,而是慷慨的遺恨;他欣賞的不是凜然安坐着的萬古江山,而是歷史的震顫。羣塔入雲,藤葛如髯的美景是對一位位文人名士千古的緬懷的悲傷,對一個個脫世出塵的奇人異士的欣賞和激嘆。

文人是最浪漫的,在他眼裏的蘇小小沒有了低下的身份,她只是個女子,一個恬然適然,至情至性的女子,一個努力追尋美麗的女性。浪漫的文人對她沒有輕薄,沒有蔑視,只有理解和尊重,欣賞她的超逸,羨慕她的瀟灑。

西湖變得放達而無執,浮滑而隨意,寧靜淡泊,苦寂超逸,這樣的西湖盛大到縹緲,虛無到厚實,也許着纔是西湖,立體的,飽滿的西湖。

我站在西湖前,俯下身去,靜靜地掬起一捧清水,竟有咫尺天涯之感。我到底是個粗人罷,若沒有先生的指引,現在的西湖也僅僅是西湖吧,細細看着手中的水慢慢滴流,我的心驀地一驚!是先生啊,用厚重的歷史,帶我捲入西湖的精神與榮耀,使它變得立體而飽滿。這不禁讓我這個與西湖毗鄰而居的人羞惱萬分。

可現在,面對着這似曾相識,美麗依舊的西湖,我茫然了,西湖依舊用它的微波撫蕩着我的心靈,可我不知,這次,年輕的我,是否依舊淺薄。

《文化苦旅》中這樣的文章比比皆是。在陷身這樣真正的文人面前,我惟有頷首低眉,在他不吝的賜教下,摸索出一個全新的世界。

  讀《西湖夢》有感2

憶江南,最憶是杭州,最是天堂西湖夢。談到西湖,蘇軾的那首詩“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恐怕是歷代中把西湖之美描繪到極致的詩了。江南就是水的故鄉,在着江南拂柳曉岸,有着的是濃濃的水文化,這南人也有着那份淡淡的對水的情結。而西湖就是江南水的典範,猶蘇州園林之與江南園林般的地位。杭州自古便是歷史名城,說到水,這江干勝在宏偉,西溪猶是清純,而西湖卻深勝諳撫媚之道,想到西湖總是那麼一幅畫面,雲淡風輕,微風吹拂,撫柳依依,有位伊人,在水一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不施粉黛,展顏一笑,傾城傾國。伊人美景,相映生輝,人比花嬌,以莫過於此吧。西湖的美就是如此的,說不出的悠久與典雅,,宛若西子在喃喃訴說着屬於自己的那份往事。

張愛玲說過"出名要乘早"西湖出名的很早,所以正如秋雨先生在西湖夢中說的那樣,因爲西湖出名過早,反而是找不到那份歸屬感了。隨着時間的逝去,屬於歷史文化的積澱也越來越濃重。她,在我看來就是嫺靜江南深閨的小姐,但受盛名之累,西湖總是熱鬧的,歷朝歷代,無論名人雅士,皇親貴胄,還是販夫走卒,平民百姓,多多少少,也在這一方土地留下了自己的足跡。而這樣的一份熱鬧,到了盡頭的熱鬧不過也只是一份極致的冷清與孤單。歷史的長河慢慢的流淌,慢慢的悠悠的沖刷着留下的每一個印記,直至完全磨平。這樣的西湖到底是孤寂的,沒有陪伴的知己,沒有人懂自己的內心。在西湖的痕跡中還是有人留下了不可抹滅的痕跡,像兩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蘇東坡來到了杭州,走近了西子湖畔,走的時候不僅留下了傳世的詩作,還有那長長的生命的'堤壩,蘇堤和白堤,在西湖岸畔留下了自己的痕跡,兩位父母官想的不過是爲當地百姓謀福祉,但不成想卻爲西湖濃墨重彩的歷史上添上了最爲瑰麗的兩筆。中國的文人總有鬱結的愁緒,,或多或少在仕途上受到了挫折,對世事喪失了信心,索性來到了這幽靜的西子湖畔,過上隱士的生活,林和靖隱遁深山,湖畔邊,柳暗花明,茅屋疏籬 ,鶴妻梅子,把酒臨風,對月當歌,還有那如畫的美景,還不知是羨煞了多少人呢。如此的生活確實能讓受挫的文人們寄情於西湖之中,忘卻煩惱,所以自古以來這西湖也成了文人才子避世歸隱的好去處了。

西湖不僅優雅嫺靜的江南閨秀還是豪情萬丈的北地兒女。以博大的胸懷容納了這些身心俱疲的人們,他們在西湖找到了自己的歸屬。西湖的嫺靜優雅令人着迷,她的無私容懷令人着實令人傾倒。西湖的靈氣,,秀氣,確是讓無數代的遷客騷人沉醉於此。幾百幾千年的沉澱才凝聚了那麼一方寶地啊。

美景如畫,美人如詩,錢塘名妓,蘇小小。那一首同心詩“妾乘油壁車,郎跨青馬,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美人如夢,縱是出生於淤泥,然如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冰清玉潔。湘妃竹製的傘下,着了素色長衫裙衣的女子,惦着小腳,踏過青板路,如此的沒人着實讓着如畫的美景都抖落了幾分顏色。可惜自古紅顏薄命,19歲的豆蔻年華確是常臥病榻,最終香消玉殞,可憐可嘆。小小之墓長眠於西湖之畔,生於斯,長於斯,葬於斯,恐是她一生的宿命,也是她夙願吧。徘徊在湖畔,彷彿從遠處飄來了一陣飄渺的歌聲,如歌如泣,或許這歌聲正寄託了小小的哀思吧。

來到斷橋下,忽的想起了那褪下蛇衣,化作人形,捨棄千年道行的白娘娘,霧靄漫漫,才子佳人,傘下相遇,相知,相愛,遂在這許下三世之諾言。西子湖畔,譜寫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愛情傳奇。可是人妖相戀,觸犯天規,山盟雖在,錦書難託,留下的不過是被背棄後的一聲哀嘆。或許是上天憐憫,讓她最終的歸宿亦歸於西湖的雷峯塔頂。用自己的一生來陪伴西湖,或是西湖不忍,用自己漫長的歲月來爲她撫平創傷。

那吟到“秋風秋雨秋煞人”毅然赴死的鑑湖女俠秋瑾,那座銅像依然屹立。時戰亂紛起,民不聊生,辛亥驚雷,這位愛國志士,有着不輸男子的胸襟與氣魄,爲了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直至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遙望,遠處岳飛祠,于謙的陵墓好像在眼前,凝思,或許正是這些人爲西湖弱不禁風的外表下鑄就了一份錚錚鐵骨。柔媚中揉進了不屈的氣質,讓她脫離凡俗,有了自己的靈魂。

西湖就是用她無私博大的胸懷來容納了依樓賣笑的蘇小小,英勇無懼的秋瑾,還有那絕非人類的白娘娘。這幾個被歷史賦予了傳奇色彩的美麗女子卻是爲這西湖水都染上了濃豔的色彩。西湖之所以被稱爲西湖,正式因爲她背後令人難忘的故事吧。

他們的存在,讓人難以忘記西湖,而西湖的存在,讓人難以忘懷這些傳奇。他們化作西湖的魂,爲西湖千年的靈魂注入新的活力。西湖容納了他們,融爲了一體,讓他們的品質得以爲後人所銘記。現在走到西湖邊,依然是美景如畫,只是先人們已逝,留下的只有那一縷縷清香,那一湖水在悠悠的訴說美麗往事。憶江南,最憶是西湖。沉思,淺笑。忽的明白,歷史猶如風塵,想那秦皇漢武尋訪蓬萊,只是夢寐長生不老,結果變成了一抔黃土,風一吹過,不過一縷青煙,就飛煙滅,浮華褪去,留下的不過是滿地的廢虛。世間本沒有無限的生命,有的只是不滅的靈魂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