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學會看病》有感大綱

《學會看病》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4W 次

《學會看病》有感1

與衆不同的母愛

《學會看病》有感

——讀《學會看病》有感

世界上的愛多種多樣,有對祖國的愛,對家人的愛,對朋友的愛等等。在衆多的愛當中,母愛被認爲是最偉大的,因爲母愛是最無私的。提起母愛,人們總會想到母親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百般呵護,可是在孩子生病時讓他獨自去看病,也算是一種母愛嗎?

前不久,我們學了《學會看病》這篇課文,我的感觸很深。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看到了一種與衆不同的母愛。這篇文章寫了一位當醫生的母親在孩子生病的時候讓他自己一個人去看病,但從兒子出門的那一刻起,母親就開始後悔,他擔心兒子會出危險。然而,在兒子平安無事回來後,母親堅信自己的做法是對的。我想:孩子生病時,母親都會焦急不安、心急如焚,她們一定會火急火燎地帶孩子去看病。我每次生病時,媽媽都急得睡不好覺。可是這位母親爲何如此狠心,在孩子生病時居然讓他獨自一人去看病?假如兒子有什麼不測,那她可要後悔終生了。

後來,在我們深入學習這篇文章後,我最初的想法發生了本質的變化,我終於明白了母親這麼做的原因。因爲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要獨自面對困難,要獨自面對成長路途中的風風雨雨,要獨自去闖過生活中的一道道難關。如果生活是一座危機四伏的迷宮,我們就是迷宮中的闖關者。當我們迷失方向,遇到危險的時候,就需要一位引路人帶我們逃離險境,讓我們繼續勇往直前。但是,他不可能始終陪伴在我們身邊。所以,讓“闖關者”學會獨立自主,勇於面對困難並勇於戰勝困難的本領纔是一位優秀的“引路人”真正應該做到的。

以前,每當我遇到困難時,總會想着去找別人幫忙。而媽媽總會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總有一天你要長大,要獨自面對困難,那時誰來幫助你呢?”此時,我都會埋怨媽媽太狠心。現在,我終於明白了媽媽的良苦用心。

我的媽媽和文中的那位媽媽的做法一開始都會讓人覺得狠心,但這種愛比任何愛都深沉,更持久。正是這種與衆不同的愛,纔會使孩子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燦爛!

……

《學會看病》有感2

兒子發燒了,母親爲了想要鍛鍊兒子的獨立看病能力,便讓兒子獨自去醫院,只是口授了一張路線圖給他。當兒子出門時,母親便開始後悔、擔心,怕兒子不能成功。當兒子回來時,母親的心裏又重獲安慰。最後,母親得出了一個結論:路線圖也許不那麼的準確,但是聊勝於無。

生活中有酸甜苦辣,也有喜怒哀樂;有困難挫折,也有一帆風順。畢淑敏女士寫得《學會看病》這篇文章中告訴我們:孩子總有一天要離開父母,要學會獨自面對生活。文中的這位母親是一個負責任的母親。我也有一位負責任的母親。

一個星期六的早晨,我津津有味地吃起了美味的蛋撻,卻被媽媽的一句話嚇了一跳。媽媽居然讓我獨自一人去上古箏課,我的心彷彿一下子涼了一截。這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當我走出家門的那一刻,我的心怦怦直跳,這是真的嗎?望着車來人往,川流不息的車,我走在馬路上緊張得東張西望,真希望有人把我帶過馬路。可是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不可能的。我現在只能獨自面對。看到沒有汽車通過,我快速地衝過了馬路。我如釋重負,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是呀,小時候你從來不去做的事情,當你必須獨立面對時就會措手不及,纔會覺得當時是應該聽父母的話,不然會錯過一次鍛鍊的良機。儘管面對困難時會緊張,會惶恐,但也要學會勇敢地面對。

《學會看病》有感3

每個孩子,一定會經歷生活中的每一個第一次,但能不能去做這第一次,問題不在於孩子,而在於家長願不願意放手。

在我們學習的課文中,有一篇課文叫《學會看病》,講述了一位母親知道孩子生病後,第一反應不像往常一樣馬上給孩子吃藥治病,而是鼓勵孩子獨自上醫院看病。雖然心裏不捨得孩子,但爲了磨鍊孩子,才狠下心讓正在生病的孩子獨自看病。

這是多麼偉大的母愛啊!雖然這位母親沒有親自領孩子上醫院,但他卻教會了孩子一個很寶貴的知識,那就是要學會獨立。獨立對這個孩子一定很重要,這位母親對孩子看似冷漠的表現,其實是她愛孩子的方式,一種明智的愛。在生活中,我的母親也是這樣愛我,這種愛時我更加獨立、成熟。我覺得,這纔是父母對我們真正的愛,父母必須讓自己的孩子學會獨立,學會自己解決各種問題,不然後果不堪設想。如果所有的父母都想文中的母親一樣來愛自己的兒女,想必我們纔會更加堅強,更能受挫。

有一種愛,不是溺愛,不是寵愛,而是一種明智,偉大的愛,這種愛會使我們變得更勇敢、更成熟!

《學會看病》有感4

讀了《學會看病》這篇課文,我覺得畢淑敏這位母親既想鍛鍊孩子又感到對孩子狠心,一點都不疼愛。但這位母親畢竟是愛兒子的。

世界上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只是愛的方式與衆不同,導致孩子無法接受。在這篇課文中的母親想要鍛鍊孩子,便讓孩子要學會看病。所以一直逼問着孩子,爲的是能讓他學會獨立,學會自己面對生活,因爲總有一天母親要離孩子遠去,所以,預先能幫助孩子的,就是需要鍛鍊他。

而在孩子去看病期間,母親開始後悔了。母親想自己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親,在孩子有病的時候,不但不幫助他,還給他雪上加霜,覺得自己對兒子不夠疼愛。時間艱澀地流動着,像沙漏墜入母親忐忑不安的心房。兩個小時過去了,母親的心疼痛的收縮成一團,總覺得對孩子缺少疼愛。

母親想要鍛鍊孩子,但孩子走後,母親又覺得自己一點也不疼愛孩子。這足以能夠表達母親對孩子的愛。“可憐天下父母心”,孩子去看病的期間,母親的心痛苦極了。不管怎樣,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這是明顯擺在眼前的事實。

孩子不能埋怨母親在他生病時的冷漠。總有一天,母親要“與世長辭”,而孩子自己卻要獨自面對生活。這是天地之間含意最深的愛。

《學會看病》有感5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叫《學會看病》。讀完這篇文章,我非常感動。

本文講了兒子感冒了,媽媽讓他獨自去醫院看病,兒子學會了看病。母親用這種方式鍛鍊兒子獨立面對生活,表達了母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這位媽媽真偉大,愛自己的兒子。讓兒子從小就懂得了生活中的一些本領,並讓兒子獨立面對生活,讓兒子體驗生活中的快樂。當然,兒子也不例外,珍惜這次機會,自己去看病,學會了一項生活本領。

這讓我想到有一次,媽媽讓我去買一瓶牛奶。平時都是媽媽領着我去買,可這一次,媽媽讓我自己去買。買牛奶的地方不遠,就在我們院子裏面。當時我不願去買,是因爲我們這邊的路燈壞了,不亮了。再說天又黑,我當然不願去了。可當想到文中的“兒子”時,我心中的勇氣又回來了。於是,我就膽怯的接受了任務,去買牛奶了。

如今,再想起那篇課文和那個事例,我總會暗暗慶幸,正是因爲那篇課文鼓舞着我,讓我也學會了生活中主動鍛鍊,學習一些生活本領。

《學會看病》有感6

《學會看病》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兒子生病了,曾經當過許多年醫生的母親在翻儲藥櫃時怔住了,她認爲要讓孩子獨立面對生活,便讓兒子獨自去醫院看病,最終兒子學會了看病。

這篇文章中的母親對孩子的愛是深沉的,正是這種愛使得孩子早早地學會了獨立,我佩服這位母親的明智。我覺得愛孩子並非是寵愛孩子,溺愛孩子。過多地爲孩子代勞,不但不能使孩子將來獨立面對生活,還會使孩子過於自我,不能聽取他人的意見或建議。讓孩子獨立是一種真愛孩子的表現。這樣能使孩子獨自面對該承受,該面對的一切,讓孩子不因挫折、困難而喪失信心。

我的媽媽和課文中的母親一樣。這也使我想起了四年級時的一件事情。一天下午放學後,我興高采烈地給媽媽打電話。不料電話那頭傳來媽媽熟悉又平靜的聲音:“今天你自己回家吧!媽媽不來接你了,媽媽想鍛鍊一下你。”聽了這話,我很意外,好像被當頭潑了一盆冰水。我垂頭喪氣地上了29路公交車,在座位上靜靜地等待。雖然回家僅需短短的五分鐘,可對於向來和媽媽一起坐公交車,第一次獨自回家的我,心裏好像有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的。害怕、幸福、緊張,在我心裏不斷地翻騰。唉!媽媽也真實的,爲什麼要我獨自回去呢?我豎着耳朵,像一隻正在執行任務的警犬,仔細地聽着每一站的報站,生怕自己做過了站。

“叮咚!觀音塘站到了。” 到站啦,我連忙下了車。疾步走回家,看見媽媽正在家裏等着我呢!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耶 !我可以獨自回家了!”

獨立是堂必修課,與其讓我們孩子在挫折、困難面前束手無策,還不如讓我們提早鍛鍊,能夠早早適應,獨立面對。

《學會看病》有感7

讀了《學會看病》這一課後,我才懂得什麼愛叫做放手?

文中的兒子生病了,發了燒,母親爲了他以後能獨自生活,決定讓他獨自去看病,結果看病學會了,媽媽感到十分高興。 是啊,在生活中,有一種愛就叫放手。 那是一個濛濛細雨的夜晚,我正和母親在路中行走,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腳上的皮劃破了,媽媽只是冷冷的說了一句:“自己去藥店檢查。”我聽了就像被潑了冷水,總覺得媽媽不愛我了。我只好己慢慢吞吞的走向藥店,檢查好後,疲憊的回來了。

這時,我正發現媽媽正在陽臺上焦急地走來走去,生怕我發生什麼意外。我走上了樓,媽媽看見我回來了,便馬上跑過來問我:“怎麼樣了?還疼嗎?”我目瞪口呆,用雙眼直直的望着媽媽。媽媽又接着說:“媽媽也是爲你好,媽媽之所以讓你獨自去醫院,是因爲讓你適應獨自生活!”原來媽媽還是愛着我的,她是爲了我好才這麼做的呀!

原來愛不僅僅是溫暖,總有一天,你也會將面對母親讓你獨自生活的時候!

《學會看病》有感8

《學會看病》是一篇母親的記事文。文中的母親想讓兒子自己學會看玻我認爲,孩子首先要學自立,獨立去面對各種危險,各種磨練,纔能有堅強的意志。而我,把意志放在第一位。

母親讓生病的孩子獨自去看病時,說到:“從他出門的那一分鐘起,我就後悔….”等複雜矛盾的心情的時候,我馬上體會到,母親很心疼。愛子情深,那孩子可是母親身上割下的一塊肉呀!我在想,母親是多麼的偉大,當她忍着劇痛生下孩子時,聽到孩子的哭聲後,先是喜悅而不是疼痛。母親完全忘了剛纔的劇痛,因爲她認爲自己生下的是一個幼小的生命,而沒想哺育他(她)的過程會是多麼的艱辛。

愛孩子就應該用孩子。我想到了雍正皇帝少年時領悟到的一段話:“愛不是愛,是溺愛;恨不是恨,而是恨鐵不成鋼;喜不是喜,喜多便會驕縱;憂不是憂,猶多便會自強;福不是福,福多便會招禍;禍不是禍,懼禍便會得福。”雍正的話使我開竅,愛不能溺愛,恨鐵不成鋼也是恨,福禍能相交相替。

我還想到一個故事:鷹媽媽把剛出生的小鷹扔在山崖下,讓小鷹自己撲翅膀飛,飛不上來只能送死。鷹媽媽捨不得,但她清楚,上不來的小鷹日後也只能送死。這,就是肉弱強食。

鷹媽媽的故事讓我清楚的認識到,在這個世界裏,要想競爭,只能讓自己變強,而不是讓對手變弱。

我明白,自立才能生存,拼搏纔會勝利。

人類從呱呱落地那一刻起,就開始了生命季節裏的徘徊,從我懂事時起,媽媽、老師就教我生存的本領。

學會生存,就要有所追求。只要有了追求就會產生夢想。夢想是神奇的,它支撐着我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我們許多同學都有各種各樣的夢想:寫小說、當演員、當科學家、當醫生、當老師……有夢想纔能有行爲,有行爲纔能有成功。種下我的心願,放飛我的夢想。夢想就像童話中那株有魔力的豌豆藤,我們站在這株巨大的豆藤之下,看着它向上,無限地生長,構築出自己人生的軌跡。

學會生存,就要學會堅強。我曾經看過《學着自己長大》的故事,我覺得故事中的楊英詠就是我們學習的楷模。楊英詠面對苦難,沒有掉淚,而是用他對生活的熱愛、對生活的執着、對生活的責任去面對困難、解決困難,並在學校成爲優秀學生,從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力量。

有一首歌詞這樣寫到:“走吧走吧,人總要學會自己長大;走吧走吧,人難免歷經痛苦掙扎。”生活在溫室中的.小花小草只能在風和日麗下生長,哪能在疾風驟雨中抗爭?不管你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遇到什麼困難,只要你選擇了堅強、勇敢和智慧,用一顆美好而堅強的心來面對,那麼生活中的陽光將屬於你!

學會生存,就要真誠的奉獻。太陽用光給人類帶來溫暖,雨露給人類帶來滋潤,花兒給人類帶來芳香……它們的生存不是爲了自己,而是把千絲萬縷的愛獻給人間。於是,我懂得了,生存是奉獻,是真誠的奉獻。有了爸媽的愛,我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有了老師的愛,我才能插上知識的翅膀;有了同學的愛,我們的同學吳文勇才能順利地做完手術……只有真誠的奉獻,我們才能感受到愛,才能感受到生存的價值。

《學會看病》有感9

自從讀了《學會看病》以後,我知道了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有信心,用堅持不懈的信念來做。 還記得我五歲那年,媽媽帶我去大商買東西,去商場的時候,那有一個馬路,媽媽讓我自己過,我心想:這兒這麼多車,太危險了,你給我一百個膽我也不敢過呀!想到這,我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敢過。”“不,你能行,只要你有信念,就一定能夠過去。”媽媽微笑着對我說。說罷,便摸摸我的頭。我一震,心想:過一個馬路沒事的。我先看看左右有沒有車,等對面的綠燈亮了,我便一陣風的跑到了對面去。我的心像大石頭一樣落地了。再看看媽媽,只見媽媽不慌不忙的走了過來。這時媽媽對我說:“看,過去了吧?只要你有信念,一定能行的。買完東西,媽媽讓我再過一次,我便輕而易舉的過去了。過了家門口的小賣店,媽媽給我買了一根雪糕,我樂滋滋的。 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但自己做還要有信心,用堅持不懈的信念來做,才能做好每一件事。在以後的學習中,生活中,凡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由自己完成。做作業不等不靠,主動完成。自己的房間經常自己打掃,學習用具、生活用品擺放整潔,這種生活好習慣,好行爲,好品質,包括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自己愛自己的精神,伴我快樂,高興的,快活的成長。

《學會看病》有感10

《學會看病》一文主要講了:兒子感冒了,母親讓兒子一個人去醫院看病,最後竟然學會了獨立。

文字讓我感動的畫面是:兒子搖搖晃晃地走了,從他出門的那一分鐘起,我就開始後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親。在孩子有病的時候,不但不幫助他,還給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鍛鍊他,也該領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點指點,讓他先有個印象,以後再按圖索驥。這樣雖說可能留不下記憶的痕跡,但來日方長,又何必在意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

雖然我們還是小孩子,但有些事情我們也是應該做的,一個人不可能在父母的懷抱裏生活一輩子。而且,父母這種嚴厲的愛也是對我們的關心與呵護。就拿我最近發生的這件事來說吧。

那是一個星期天,同學到我家去寫作業。我看見她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小貓改正帶,我把它捧在手裏,目不轉睛地看着。一不小心,改正帶掉在了地上,摔壞了。我心想:這可怎麼辦?這個改正帶很貴的……她好像沒事似的,笑着對我說:“沒關係,我自己再買一個就是了。”“真的嗎?”我暗自慶幸。但好景不長,這件事被媽媽發現了,嚴厲地對我說:“摔壞了別人的東西就必須賠!”我只好服從命令,買了一個。

一個人不可能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一輩子,正如鷹媽媽那樣做,把自己的雛兒推下懸崖,是爲了它以後的生活。所以,我們要自己解決問題,不要依賴別人,將來在社會上纔有立足之地。這件事啓發了我,打動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