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如歌的行板讀後感

如歌的行板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6W 次

席幕蓉的詩《如歌的行板》是這樣深情地寫道:

如歌的行板讀後感

一定有些什麼是我所不能瞭解的

不然草木怎麼都會循序生長

而候鳥都能飛回故鄉

一定有些什麼是我所無能無力的

不然日與夜怎麼交替得

那樣快所有的時刻都

已錯過憂傷蝕我心懷

一定有些什麼在葉落之後

是我所必須放棄的

是十六歲時的那本日記

還是我藏了一生的

那些美麗的如山百合般的

祕密

行板本是音樂表情術語中介於柔板(adagio)和小行板(andantino)之間的一個專業名詞,一般在鋼琴樂譜中用意大利語“andante”來表示,每分鐘的拍數爲66。如歌的行板,顧名思義,就是將行板的樂曲演奏得如歌唱一般。一首詩,居然以此爲名,可見她定調於憂鬱深沉的風格,每每讀起她,似乎耳畔正奏響着柴科夫斯基的《D大調絃樂四重奏》的第二樂章《如歌的行板》。這首曲子常用絃樂合奏或小提琴獨奏來演繹,是柴科夫斯基於1871年創作的,正因有這個傑出的樂章,《D大調絃樂四重奏》也才特別受到世人的鐘愛。

其實,這首悠揚而又激昂的樂章背後,還有着一個鮮爲人知的故事。1869年的夏天,柴科夫斯基在烏克蘭卡蒙卡村他妹妹家的莊園旅居時,無意中聽到莊園裏的一位泥水匠在工作時反覆哼唱着一首小亞細亞的民謠,正是這首被反覆哼唱的民謠激發了他的創作這一樂章的靈感。整個樂章由兩個主題交替反覆而成。第一主題就是前述的那首優雅的民謠曲調,雖由二拍與三拍混合作成,但聽起來毫無雕琢的痕跡。在一段幽靜的切分音過門後,引出第二主題,這一曲調的感情較爲激越,鋼琴伴奏以固執的同一音型連續着,卻並不給人以單調的感覺。此後又回到高八度的第一主題,後來又反覆第二主題,但存在着音樂上的變化。樂曲的結尾是第一主題的片斷,有如人痛苦的啜泣。本曲曾使俄國大文豪——偉大的列夫?托爾斯泰老淚縱橫,柴科夫斯基生前一直對此深感自豪。有人甚至認爲本曲就是柴科夫斯基的“代名詞”。

藝術是相通的,僅僅是形式與內容的關係,我不禁想起年少時文工團的聲樂老師曾對我說,藝術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我十分鐘愛這首小詩,這段曲子,她們伴隨我度過一天又一天孤獨的日子,她們也分享着我一個又一個幸福的時刻。每個人的心裏都有着一方永遠只屬於自己的淨土,這也是人爲什麼有時候偏偏喜歡獨處的原因。時光如箭,不知不覺中,人已到中年,可唏噓着人到中年,還是一個人漂泊在異鄉。特別是,特別是在三月這樣的一個雨夜,昏黃的燈光下,小屋裏瀰漫着這首熟悉的旋律,當我再翻閱到這首詩時,我感到,我已無法感知,因爲我的魂已遊離於我的肉體之外,彷彿世俗中的一切糾纏都已煙消雲散,不覆存在。最怕寂寞的當屬女人,但凡是能耐得住寂寞的女人就應是這世上最無畏的了。我喜歡這種因寂寞而生的勇氣,並感動於這詩裏,這曲中那發自靈魂深處的氣質和魅力。

“一定有些什麼”,是啊,萬事皆有因果,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會有答案,不是所有的蘋果都如蜜般香甜,不是所有的取捨都是心甘情願,面對這些所謂的“天意”,我沉默,我嘆息,我尋覓,我放棄,而最終,我微笑。詩中的三句“一定有些什麼”,婉如三聲嗟怨,出於肺腑,繞於耳畔,縈於心田。也頗象這曲子中的兩個主題,藉着音樂形式的變化,時而哀傷,時而跌宕,時而共鳴,時而交替,尤如一個人一生的磨難與幸福,相倚相化,相爭相剋,相生相息。

窗外微雨似霧似霰,無聲地散落在漆黑的夜裏,“潤物細無聲”,可“此時無聲勝有聲”,我聽到我砰然的心跳,我促然的呼吸。“我知故我在”,因爲有我,也正因爲有我,這樣一個深情的女人,這夜纔不那麼漫長,這雨纔不那麼憂傷。

夜深了,雨停了,雲散了,風清了,我倦了,似睡非睡間,聽,天地間的萬籟之聲正演奏着一曲《如歌的行板》,一切都是那麼自然,沒有一絲“人爲”。我在想,古人一直追求的“天人合一”,也無非是這般境界吧!

一首懂我心的詩,伴着一首讓我落淚的曲子,在江南楊絮紛紛的季節,讓我踏夢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