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遇見未知的自己》優秀讀後感範文9篇

《遇見未知的自己》優秀讀後感範文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3W 次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遇見未知的自己》優秀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遇見未知的自己》優秀讀後感範文9篇

  《遇見未知的自己》優秀讀後感範文篇1

幾經折騰,終於在網絡上找到了小君老師推薦的心靈雞湯——《遇見未知的自己》。夜深人靜之際,靠在牀上,抱着枕頭,一口氣把它讀完,心靈彷彿經歷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旅程。然後,驀地眼界開闊,茅塞頓開。

這是一本有關身心靈成長的小說,作者張德芬以其深入淺出的筆觸,揭示出了困擾人們的煩惱痛苦的深層的原因,以通俗易通、平實樸素的言辭解讀了深刻的人生道理它以小說的形式,講述女主人公經過偶遇的一位老人的指點,從煩惱的工作生活中找到快樂,並取得生活事業雙豐收的故事。它通俗易懂,少了純心理學書籍的深奧枯燥,講解和詮釋一個個耐人尋味又貼近生活的道理。

誠然,生活中,我們會遇到許多煩惱,對某人的討厭、對工作的煩惱、對待遇的不滿、對伴侶的抱怨,凡人凡事,我們自己都人爲地放大。於是,生活中,愁眉苦臉、呻吟抱怨,結果,碰得滿身傷痕,痛苦不堪。其實,現在回首細想,人生沒有任何事情可以造成心理上的痛苦,痛苦是來自你對事情的解釋:痛苦是你創造出來的,因爲那個是你對事情的解釋。

這本書告訴我們:我們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來自於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我們爲什麼不快樂?那是因爲我們失落了真實的自己。學會用潛意識的方式去處理情緒。

我們所揹負的一切都是我們自己帶來的,別人是無法強壓給我們的,因爲我們可以不接受。總是認爲自己的苦惱時因誰或其他什麼而帶來的,其實不然,真正讓自己苦惱的是我們自身,過於看重那些會讓自己苦惱的事。

我們多少人是因爲與別人攀比而疲於奔波,爲財富爲地位,可一旦擁有了所追求的財富地位卻並沒有感到幸福反而有些人更懷念以前清苦的日子。因爲那不是真正自己內心想要的東西,那是外在的東西。就象作者在書中所談到的快樂和喜悅的區別,快樂是取決於外在的東西,一旦那個令你快樂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你的快樂也隨之消失了。而喜悅是由內向外的綻放,從你內心深處油然而生的。所以一旦你擁有了它,外界是奪不走的。所以因與別人攀比去追求財富地位過程會帶來快樂,但一旦實現了快樂也就消失了。而如果是自己真正想擁有財富和地位且明確擁有了財富和地位就會造福社會讓更多人幸福那就不一樣了,那就達到了喜悅的境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最頂端,不要爲虛榮追求那遙遠的不現實,自己會被自己活活壓垮。是你的終究是你的你逃也逃不掉,不是你的得到了也會失去至少失去原有的光澤。那麼你得到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外在環境影響着我們的內心世界,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讓我們容易失落真實的自我;認識真我,從自身做起。因爲外面沒有別人。這本書讀了之後讓人受益頗深,要試着學會放下,當我們真正放開的時候,你就會覺得一切都是另外一種結局,要試着看開看淡一切,學着清心,靜心,修心,做個小小的真我!

人生若都能不忘初心,人生若只願歲月靜好,真實地活着,真誠地活着,不論榮辱得失,不談貧富貴賤,那就是最大的幸福與快樂!

  《遇見未知的自己》優秀讀後感範文篇2

叢中螢火勝夜上獠牙,房中囈語敵漫夜幽寂。夭折的淚,褪去了澀味,輕督的葉影成了斑斕的手,那是不由俗物破裂的十月剪影。

十一月初,夜,依偎女孩的人悄然離去。門再次被打開,少了溫馨,多了逆妄。破碎的靈魂貪婪地毀滅着無瑕疵的玉器。匕首起,血流不止,被夢籠着的倩兒,霎間驚醒,連迷茫也未曾有機會便身顫驚恐,輕撫涼透的被褥,無望的向後挪動。男子自詡瀟灑地甩下一筆錢,轉身離去。女孩蜷縮牆角,輕抿腥味,痛在催促着,現實卻抑制着淚腺。只有門外捲進地幾縷寒風,偶有理會那被遺忘的舌頭。空靈的眸摻着空洞,空洞的眸望向香氣馥郁的錢。

灰黯的燈光照在殘缺的書上。米芒在牢中看完人生中第一本連名字也不知的書。確切來說,是本不完全的手抄,不算看完,少了開頭,卻異常地刺激着米芒的神經,讓她想用短小的舌頭去溼潤乾燥的脣,只是這顯然是可笑的。興許,這書同她一樣是個別人不懂欣賞且殘缺的美。只不過書中所描述的,她大多不懂,爲何要順服,爲何不抗拒,不就如宰殺場的羔羊。似乎她無法將自己與書有所關聯,但又如書上所言,她從未思慮過當下,只記得過去的錯與未來的死,她早早的放棄了自己。甚至她這輩子就是在爲錢而活,爲別人的臉色而活,看這本手抄也只在無人的夜,怕面具被撕開,不敢嘗試,就怕換來的是她無力阻止的嘲笑。強烈的不安來自文字的彼端,她連書中的女子也比不上,從未有愛、快樂,亦或是和平,似乎那顆心從未寂靜過。直到後來才從獄友口中聽來這本書名爲《遇見未知的自己》,是牢裏前一個服刑的牢犯從外面帶來的,雖然帶不走了。

對於米芒的服役,成了獄卒飯後話題。這個性情惡劣且多次逃獄的殺人犯也會去勞役,不免讓人感到奇蹟的跡象。九月初,炎熱褪去不多。長時間的勞碌,米芒鼻尖多了澀汗,眼也開始蒙上水汽,卻對上了另一個勞累不堪的背影,她身板瘦弱,神態憔悴,早已白髮蒼蒼,老態龍鍾。

這夜,米芒哭了良久,抓着一邊的被褥哭睡過去。夢中的十月,她輕哼着童謠,帶我去看桂花絮絮飄落,越飄越遠後哭了。她牽着我尋覓我那飛走的爹。她做着工,買下了我的一個願。她用身軀擋風,換我一夜無夢。現今她已認不出我。時間軸拉長,夢卻破碎成裂片,遊絲在記憶中僅剩夜色。那年的十月是個美好的童話,那年的十一月是場驚悚的噩夢。米芒心裏的鏡子曾被黑布擋住,現在揭開了,如書上所說,這是她處理不了的陰影。

十月末,這是米芒決刑的一天,楓葉很紅。米芒在決刑場上又遇見了她,卻不願多看她一眼。米芒卻在白色的牆上望見了熟悉的紙,熟悉的筆跡。紅色的筆圈出了三個字“我是誰”。米芒嗯哼幾聲身體不由自主地撞開了獄卒,搶來了槍。

一聲輕響,如候鳥展翅劃破天空,引起天空淡淡的褶皺,卻悄然撕裂了心,涼了眸。她倏地笑了,滲着淡然的瞭然,釋懷的絕望,倒在手掌中。

一聲重響,顛覆了方向,看風停了,陽笑了。米芒知道她從未做錯什麼。自己卻已迷失了前方的路,忘記了初衷,忘記了本性,忘記了自己。十月剪影在腦海中徘徊,終義無反顧的離開了。

十月,不再見。十月,不再見。

  《遇見未知的自己》優秀讀後感範文篇3

“任何能丟棄自己不實的身份認同,而且不被自己的思想、情緒、以及身體所限制和阻礙的人,都能展現出真我的特質。”

初識此書,源於師傅的推薦,看到書名——《遇見未知的自己》,頓覺新穎,好奇心的驅使讓我對此書頗具好感,蠢蠢欲動地想閱讀它。

拿到這本書,大致瀏覽一番,驚訝於如此深奧晦澀的書籍竟以小說爲體裁,裏面生動的描寫、精彩的情節一下子吸引了我,未做好任何吸收大哲學思想的心理準備,已看到了幾十頁。猶記得扉頁上的那一句話: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內在投射出來的結果。想想平日裏的我們,會因爲別人的一個眼神而憂心忡忡,會因爲別人的一句話而怒髮衝冠,會因爲別人的一句話而心神不寧。其實,別人的所做所爲並無它意,只是自己的意識在作祟、在搗鬼,是自己扭曲原意而活讓自己受罪。

書中以一個叫若菱的女子和一位身居山林的老人爲主角,講述了發生在他們之間的故事,而他們的主題則圍繞着“發現真我”,書中的真我即“愛、和平、喜悅”。本書以小說情節的層層推進帶動了尋找真我的整個過程的推進,把人的思想誘導進入我們未曾深入的世界,令人深感奇妙與興奮。

在意識層面上,我們並不能察覺到“真我”的存在,原因是那個“真我”已被外面的東西團團包圍起來,這些東西由內而外分別是身體、情緒、思想、身份認同。要發現“真我”,必須去除這些東西。

首先是破除身體的障礙,重新與身體聯結。與身體重新聯結的方式便是運動,而且是跑步、快走、游泳、太極拳、氣功、瑜伽等可以讓我們專心一致、活在當下的運動,像羽毛球、乒乓球等競爭性的運動並不符合。呼吸也是和身體溝通的有效途徑。呼吸可以採取腹式呼吸法,呼吸越慢越長則活得越久。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利於好好呵護自己的身體。營養均衡、少吃多餐、細嚼慢嚥是良好的飲食習慣的具體表現。把注意力集中在身體之上,習慣於注意自己身體的感覺,時時留意自己的身體,也是與身體聯結的方法。

其次是情緒的障礙。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不被自己的負面情緒困擾,悲傷、憤怒、焦慮、恐懼,而當出現這些負面情緒時,我們往往壓抑和打壓下去。而書中的那句“凡是你抗拒的,都會持續”尤令我記憶頗深。每每當自己傷心難受之時,總是想盡千方百計逃脫它,用各種娛樂活動取代或是填埋內心的傷痛,殊不知這絲毫不起作用。我們唯一能做的便是臣服,臣服於不可改變的事實,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然後帶着愛的知覺之光去消融它們。

再次是破除思想的障礙。我們總是完全信服於自己的思想,絲毫不去質疑和檢測它們的正確性。平時我們所看到的事情以及我們對事情的看法正是我們的思想和觀念在操控着,我們總是按照自己的思想和觀念有選擇地把事情攬入自己的視覺範圍之內,並以自己的思想爲之定性。書中有個印象深刻的公式:a(事件)——b(信念、想法)——c(結果)。這就印證了開篇的那句話: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內在投射出來的結果。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下定決心不再被自己的思想幹擾,然後站在外部全方位地覺察和檢測自己思想的正確性。

最後是認同的解離。覺知是身份認同的第一步。我們需要徹底瞭解到自己認同的那些東西,其實並不是也不屬於自己的,就可以從這個外境追逐的噩夢中醒來。

讀完此書,道理雖懂,卻未能夠發現真我,還被帶進了更深的思想洞穴之中,黑暗一片,進退兩難,只怪自己修行不夠。所以唯一能做的,便是學習、經歷、成長。或許有一天,我能退去層層外在的包裹,遇見那個未知的自己,等待着......

  《遇見未知的自己》優秀讀後感範文篇4

最近朋友給我推薦一本書《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是一本修身心靈小說,用通俗易懂、平實樸素的言辭解讀了深刻的人生道理,我認真的拜讀過了,讀後頗有感觸。

《遇見未知的自己》,讓我開始思考“我是誰?”“我追求的到底是什麼?”我們覺得疲憊是因爲我們在生活中不自覺的變換着不同的面具,失落了真實的自己,我們痛苦的根源就在於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而當死亡來臨的時候,會把所有不能代表真正我們的東西席捲一空,真正的你是不會隨時間甚至死亡而改變的,它可以觀察人世百態,欣賞日落日出,雲起雲滅,歲月的流轉,環境的變遷,都不會改變它。

《遇見未知的自己》告訴我:所有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仔細包裝的禮物。只要我們願意面對它有時候有點醜陋的包裝,帶着耐心和勇氣一點點地拆開包裝的話,我們會驚喜的看到裏面珍藏的禮物。因此我想感謝曾經傷害過我的人和事,他們何嘗不是給了我這樣一個禮物,也給了我堅強和成長的契機呢?浴火重生的鳳凰才能更有生命力,飛得更加高遠!

《遇見未知的自己》揭示了一個不變的真理,那就是要學會“臣服”。“愛過、痛過、哭過之後——是臣服的體驗”發生了就是發生了,就像時光無法倒流一樣,所以要學會臣服。但這臣服,不是臣服於人,而是臣服於事。不是讓我們做軟弱的人,而是要學會接受!因爲越是你抗拒的就越會持續,當你真正放開的時候,你就會覺得一切都會是另一種結局。我們的思想總是在過去或者未來,但是我們的身體卻永遠是在當下的,所以我們要活在當下,學會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和身體聯結,那將會是一種難以想象的力量!

這本書並沒能治癒我生命中百分之百的傷痛,我依然在事情來的時候應激性的感到痛苦,陷於其中,但是我覺得它教給我的理念能讓我把痛苦的長度和深度大大縮短和降低,我想這已足夠。人生旅途繁雜紛沓,置身其中才知道那是獨來獨往的終身體驗——沿途的浮光掠影,何嘗不是爲了成就我們或豐饒或貧瘠的內在?讓我們就像那隻看見彩虹的狗一樣,在谷底驚見陽光。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看到自己:站在青青的草地上,徐徐的微風裏,蔚藍的天空下,看着我,輕輕微笑!

  《遇見未知的自己》優秀讀後感範文篇5

未放假就接到了新的任務——閱讀《遇見未知的自己》,並寫讀後感。說實話當時是有點抱怨的,放個假還得做作業。但想想自己除了備課已經很久沒好好地看看書了,每次陪女兒到書店,寧願折返回家上網,到點纔去接她,都不願看書,即使留在書店等她也是在把弄手機,就當給自己一個挑戰吧。

讀完全書才發現原來浮躁的不止我一個。誠然,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煩惱,工作的、生活的、家庭的,不勝枚舉,這些其實都是我們在過分地放大,而忽略了別人的付出,真有點庸人自擾之。我們所揹負的一切都是我們自己帶來的,總是認爲自己的.苦惱是旁人或其他什麼事而帶來的,其實不然,真正讓自己苦惱的是我們自身,過於看重那些會讓自己苦惱的事,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身爲班主任總希望自己的班級在每一週能獲得勞動紅旗,期末能被評爲文明班級。現在想想只要平時我們的工作做好了,班級有一股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有沒有獲得流動紅旗又有什麼所謂呢?所有的榮譽都是過眼浮雲,積極工作,享受工作的樂趣比什麼都重要。

文中老人最後留給若菱的信也讓我的內心泛起陣陣漣漪。是的,當你把你的祝福跟所有的人分享,分享就跟感恩一樣,分享出去的愈多,你回收的就愈多。每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禮物,只是有的禮物包裝得很難看,讓我們心懷怨懟或是心存恐懼。所以,它可以是一個災難也可以是一個禮物。如果能帶着信心,給它一點時間,耐心、細心地拆開這個慘不忍睹的外殼包裝,就會享受到它內在蘊含着豐盛美好、而且是精心爲自己量身打造的禮物。

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你的態度決定你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拯救我們的老人是我們自己。

感謝這次閱讀,讓我浮躁的心慢慢沉澱下來;感謝這次閱讀,讓我重獲閱讀的快樂。

曾幾何時,我一度因爲不如意的生活而陷入痛苦,也經常會自暴自棄,抱怨生活對我的不公,抱怨家人對我的不理解。我也曾經仰望天空,對着白雲大叫,企圖想要減少我對生活的憂傷。

  《遇見未知的自己》優秀讀後感範文篇6

這是一本現代都市人應該怎樣活着的哲理小說。人生,在瑣碎的細節中,讓天性的純真蒙塵,不能再以純真明亮的眼睛注視身邊的人事和這個世界。競爭和自由經濟模式,極大地放任了人性私慾的膨脹,於是,人就陷入到貪婪和佔有的漩渦之中,以至於漸漸失去自我,正如書中若菱所言“活着好累!”

正因爲失去了真實的自我,追求的是內心真實需要以外的東西,所以,佔有得越多,迷失的就越嚴重,內心就更迷茫痛苦。所以,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家庭中,壓力越來越大,失望越來越多,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常常困惑—我爲什麼常常不快樂?

爲什麼會這樣呢?書中老者的答案是,那個真實的我—內心的愛、平和、喜悅—先是被自己的肉體包裹,再被情緒左右,外面還有一層思想的枷鎖—知識層面的東西,最外面,纔是每個角色扮演者和身份認同的假面具。所以,真實的自我,連自己都觸摸不到了,別人,怎麼能感受得到你人性中的善和愛?

記得老人的教導:“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現,你不是你的成功,你不是你的失敗。這些外在的東西,絲毫動搖不你那個內在的真我,看清楚小我的虛假認同。”

我們常常用許多的信念、價值觀、態度、標準,來約束自己,也來衡量、批判他人。這些就是我們每日所想的基礎,可是我們從來不去檢測我們思想的基礎,從來不去檢測我們思想的正確性。生活中發生的一些事情,我們會根據我們的經驗和掌握的知識去判定它,不管它帶給我們的是快樂還是痛苦,其實大多數是因爲我們的思想導致的。很多事情,並不是它自然的發生,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是我們自己選擇它們這樣的或那樣的發生。就像書中所說的,事件本身都是中立的,因爲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不同人的身上,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許多煩惱,比如對某人的討厭、對工作的煩惱、對待遇的不滿、對另一半的埋怨等等,都是我們自己人爲地在放大。沒有任何事情可以造成心理上的痛苦。痛苦是來自你對事情的解釋。痛苦是你創造出來的,因爲那個是你對事情的解釋。

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內在的投射,就像鏡子一樣地反映你的內在。當外界有任何東西觸動你的時候,記得,要往內看。

如果一個人充滿了正面的思想,那麼,好的人和事物,就容易和他產生共鳴。相反,如果一個人老是悲觀和憤世嫉俗,那麼在他眼裏,世界就陰暗、生活就痛苦得多。

世界的真相只有一個,爲什麼會有千姿百態的感受,並衍生出豐富多樣的喜怒哀樂?就因爲個人的心態和角度的差異。當然,快樂不等於膚淺,恰恰相反,真正的幸福,來源於對生命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從這個意義上說,思考、孤獨、痛苦、彷徨、堅持、執著,就是獲得人生幸福的必由之路。只不過,要有技巧,能夠使自己在恰當的時候,陷入沉思,感受孤獨;又可以在恰當的時候,打開心懷,投入生活,變得真正的開心快樂。所謂技巧,就是要有豐富的知識和經歷,並把經歷變成知識,把知識變成智慧,再加上對生命深沉的愛,對生活的執着認真,從而凝結成的一種習慣和態度。

這些思考角度和方法,對於認識自己的人生,正確地把握自己無疑是很有益的。它能夠讓我們從日常生活和習慣性的思維中跳躍而出,用另外一種方式和角度觀照自己。當然,你會發現原來不曾意識到的許多問題。就是這些問題,冷卻了我們的熱情,蠶食了我們的純真,消解了我們的快樂和幸福。

匆忙的生活中,一定要適時地停下來好好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我們到底想要什麼?”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情是不是使我們離目標越來越近,抑或是越來越遠?這樣,我們對某些事情上做出抉擇的時候就不會隨波逐流,而是真正地做到了實現了自己的真正目標。忙碌的生活是充實的,有時也需要停下來,讓自己和心靈靜一靜,感受一下大自然中新鮮的空氣,清醒一下大腦,認真地對生活和人生進行思考,這樣不僅使自己活的有目標、有動力,並且能讓我們少走一些彎路。

  《遇見未知的自己》優秀讀後感範文篇7

剛剛放下《遇見未知的自己》,感覺心情很沉重,同時也很慶幸。沉重的是,如果我不看這本書的話,也許我會永遠都生活在自己給自己設定的條條框框中,找不到我真正需要的,從而讓生活中外在的事務主宰着我自己的情緒,就這樣度過一生。慶幸的是我及時發現了這個稱不上祕密的祕密,能從中學到一些自我調節的方式,並真正瞭解自己,聯結自己的內在,找回真正的自我。

說實話,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都感覺我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差,無論是口頭的,還是書面的,所以很少寫東西和大家一起分享,即使寫了,也只是自己一個人看,因爲不自信,所以每次寫東西的時候都怕別人看了笑話,認爲寫的不好。讀完這本書以後,此時,我在寫這篇文章,我同樣感覺沒有自信,怕自己寫不好,怕別人看了笑話,頭上都開始冒汗了,心跳也加速了。可就是因爲看了這本書,所以我知道我這種不自信是日久積累的,因爲一次的打擊產生了這樣的念頭,所以每次寫的時候,這種慣性的思維都會跑出來,揮之不去。那是我上高二的時候,我是班裏的”好學生“,”重點培養對象“,老師們平時待我都很嚴厲。有一次語文老師讓寫作文,一共兩篇。

我洋洋灑灑,寫完就交上去了,我是一個不太善於觀察生活的人,寫的更多的是我內心的感受,所以一定程度上跟老師的要求相背而馳。語文老師看完我的作文以後,把我叫到了他的辦公室,說:”你寫的這兩篇文章是什麼呀?太噁心了,這怎麼讀呀?“我當時真的沒覺得有那麼嚴重,畢竟我高一的作文還作爲範文給大家讀呢。可是他卻這麼說我。從那以後,我就很少寫東西,即使寫了,也不敢和別人分享,怕別人說我寫的不好,笑話我,在寫作方面存在着極大的自卑心理。寫的越少,那筆頭功夫就越差,所以每次想寫的時候,都會冒出同樣的念頭:”我不想讓別人看見這篇文章,因爲他們肯定會笑話我。“

看了張老師的書,我覺得我現在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消除這種心理。而消除的第一步就是要接納這種感受,這種怕別人笑話的感受,自卑的感受,我閉上了眼睛,充分去感覺這種感受,覺得心裏很難受。然後我問自己,這種感受對我有幫助嗎?很顯然,沒有任何幫助;這種感受我需要嗎?我當然不需要。可是它是存在的,我允許它存在嗎?是的,我允許它存在。因爲它只是一種感覺而已,並不能代表任何東西。那麼我是否可以放下這種感覺呢?是的,我要放下這種感覺。我深呼吸,告訴自己,放下這種感覺。

忽然,我覺得心裏真的很平靜。想想我當初讀這本書的時候,還有一點不屑的感覺,覺得怎麼可能一下子就平靜了呢?但是如果真的這樣做了,就是能感受到一種平靜。如果所有負面的情緒,感覺都能就此放下,同時再加入一些正面的情緒,感覺。我相信真的可以心想事成!

我把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一個是希望大家有時間可以翻一翻這本書,尤其是遇到挫折的時候,想不開的時候。另一個就是想告訴大家,我以後寫的東西都要和你們分享,我不再認爲我的寫作能力很差了,我會在不斷的讀寫鍛鍊中加強我的寫作能力,因爲我可以,我可以寫出好的東西!

  《遇見未知的自己》優秀讀後感範文篇8

《遇見未知的自己》,簡單的故事,簡單的道理,讀起來很輕鬆的口袋書,像一個老朋友突然的造訪,推杯換盞之間互相聊聊得失榮辱,感慨下彼此的改變,第二天昏昏醒轉,揮揮手繼續走自己的路。也許大部分的道理都這樣吧,嘴上縱有千言,心中實無一策,只是在找一個知曉自己的人好好傾訴一番罷了。彼此都非常明白,我們只是有些疲乏,找到地方歇歇當然是好的,但是路還得繼續走下去啊。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這句是整本書印象最深的一句話,諸事繁雜,一天天的生活裏,似乎什麼都是新的,又似乎什麼都發生過,有驚喜,也有波折。人潮洶涌,被推着走了很長一段路,仔細想想,還真覺得其實我們所認識的世界,也僅僅只是根據自己不那麼穩定的臆想,自己加工出來的概念。那些讓你快樂或者不快樂的精神因素,大多也只是幻覺。反正對世界的認知也是糊里糊塗,想法子讓自己高興一點就是了唄。

書中的道理我們都懂,無外乎是說要忠於自己內心的感受,《阿甘正傳》裏面講說:"我不覺得人的心智成熟時越來越寬容涵蓋,什麼都可以接受。相反,我覺得那應該是一個逐漸剔除的過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麼,知道不重要的東西是什麼。而後,做一個純簡的人。"如果那個"未知的自己"真的存在自己的身體裏,那我想他應該有着像阿甘一樣簡單的人格,知道爲什麼而奔跑,又該因什麼而停下,大方地承認人生中的確存在自己完全無能爲力的事情,總有回不去的時光,你應該出現卻缺席的地方,你愛卻不愛你的姑娘,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會隨着時間的風吹落到他們該去的地方,我們能做的就是誠實的面對自己,認真且豁達的生活,認識到一生是如此短暫,生命隨時都會終止,命運是大海,當你能夠暢遊時,你就要盡情遊向你的所愛,因爲你不知道狂流什麼時候會到來,捲走一切。

顧城說,"一個誠實的人是從不面對選擇的,那條路會永遠清楚無二的呈現在你的面前,這和你的憧憬無關,就像你是一顆蘋果樹,你憧憬結橘子,但是你還是誠實的結出蘋果一樣。"這個"自己"不是你的願望,不是你的想象,不是吹來又吹散的風,他是大地,無論走到哪裏,做了什麼,都還在自己的命中。我們堅持着固執的理想,保持着難填的匱乏感,牢記着那些撕扯神經的遺憾,也許所愛的已不是彼時的種種,但爲其付出的熱情,也將我們的生命堆疊得精彩豐饒。

它們代表着對平凡的生活中的一次次勇敢超越,就像一座神廟,即使荒蕪,仍是祭壇。某一天,我們站在某個路口,閉上眼睛,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方向。

生命本來就是一場迴歸,一次求證自己的冒險,越活越明白自己到底應該是誰,從而堅決地從自身處境掙脫,不再計算利弊得失,全身心的投入對生命本質的塑造之中,我們的一切品質、一切願望都在這場對質中獲得意義。這本書本來也沒有講述什麼真理般的深意,只是隨着故事的演進,試圖讓讀者撥開繁蕪,看見這真實的生命罷了。水滸裏面寫魯智深最後的結局用的一句偈語:"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枷,這裏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講的就是這種頓悟,對自己的知曉與放下。所有的糾纏阻擋,新傷舊恨在這種認識之下就不再重要了,魯智深是真性情,而這種真性情是相通的,明白的人似乎自然就會明白。

曾經聽說一個佛教典故,迦葉見佛祖拈花不語,破顏微笑,那或有時,我們見到那另一個自己,也會有那樣的自在圓融吧。

  《遇見未知的自己》優秀讀後感範文篇9

遇見未知的自己——一本都市身心靈脩行課,知道這本是在看李娜自傳的那本書中提到的。覺得名人推薦的,應該算是不錯的。索性買了一本來讀讀。

現在馬馬虎虎讀了一遍,就想上次博客寫的一樣,沒怎麼懂,裏面有好多專業術語,一時很難理解,開始讀的時候,很難讀進去,也很難理解,到了後來,漸漸的有點明朗,但是,已經結束了。這本書唯一能叫我讀下去的原因之一是因爲它是以一個故事講述的方式來說的。這樣聽過故事主人公的一些遭遇映射出一些職場生活中的道理。

印象很深刻的一句話就是: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起初,看這句話的時候,一點都不理解。是不是講的是在某個特定的環境裏面,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但是,讀完了才知道,所有外在的事物都是你內在投射出來的結果。原來如此。

遇見未知的自己,讓你剖析自己本身,挖掘自己的潛意識,今天才發現,原來挖掘自己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有的時候覺得自己的一些想法都是多麼的幼稚。看完這本書,覺得以後遇到事情都先要冷靜,因爲每個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種禮物,只不過,這個禮物有的包裝難看,有的包裝好看而已。

書中的老人真的是一個智者。叫主人公怎樣一步步的認識自己。介紹好多人給主人公認識,並讓他們分享各自的故事幫助主人公成長。心想,我要是能遇到這樣一位老人就好了。其實,遇到也好,沒遇到也罷。明白其中的道理,也算是一種收穫了。

最後,老人留給主人公一封信,現在我把它搬到這裏來,與大家一同分享:親愛的孩子,該是你展翅高飛的時候了,我看到你的茁壯成長,心中無比喜悅。記得,要把你的祝福跟所有人分享,因爲分享就跟感恩一樣,分享出去的越多,你回收的就越多。又該我雲遊四方的時候了,臨走前,我送你一句話:記住———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內在的投射,就像鏡子一樣的反映你的內在。當外境有任何東西觸動你的時候,記得,要往內看。看看自己哪個地方的舊傷又被觸碰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陰影沒有整理好。不要浪費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變,不可抗拒的東西上。現在內在層面做一個調和整理,然後再集中精力去應付外在可以改變的部分。記得,每個發生在你身上的時間都是一個禮物,只是有的禮物包裝的很難看,讓我們心懷怨憤或是心存恐懼。所以,它可以是一個災難,也可以是一個禮物。如果你能帶着信心,給它一點時間,耐心、細心地拆開這個慘不忍睹的外殼包裝,你回享受到它乃在蘊含着豐富美好、而且是精心爲你量身打造的禮物。祝福你孩子。

與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有機會的話可以讀一下。我還得再讀一遍,覺得修煉的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