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學生如何寫讀後感大綱

學生如何寫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8W 次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學生如何寫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生如何寫讀後感

學生如何寫讀後感1

曾經我們的老師經常佈置我們寫讀後感,那時候的課外書比較多,放在教室後面的一角,我們叫它移動書庫,大家可以把自己家的書帶過來放在這裏,互相借閱閱讀,也算得上是一次小小的知識的交流。

後來我們的老師開始要求我們寫讀後感,因爲她在移動書庫中發現了一些好的書籍,她希望我們能夠有自己的見識,這是我們所預料不到的。我記得我寫的第一本書是《老人與海》,那麼厚的一本書讀完它以後我無從下筆。我們的老師都教導我說,你要去親近書中那個與海搏鬥的老人,去聆聽他的故事,承受他的哀痛,讓他和你一起在風雨中聆聽生命的真諦。

那時候的我並不懂。我翻來看去也聽不到書中的生命的真諦。但我還是寫了一篇讀後文章,但我們的老師說我並沒有真正按照他的意思,她也說這不怪我,也許等我長大些就會明白她的意思了。後來慢慢的慢慢的,經過了這麼多年,我終於明白了老師的意思。她當年想告訴的就是,一定要把自己代入到書中去,把那個與海搏鬥的老人想象成是自己,體驗那種與海搏鬥的氣息,這是文字的魅力,是人類文學的瑰寶,我們寫讀後文章,寫的就是這種感覺,這也是原作者要告訴我們的事,我相信真正懂得文字的'人都會理解故事背後的意義。

學生如何寫讀後感2

寫讀後感,首先要審清題目,在寫作時,要分辨什麼是主要的,什麼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讀”能抓住重點,“感”能寫出體會。

其次要選擇材料。讀是寫的基礎,只有讀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纔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只有認真讀書才能找到讀和感之間的聯繫點來,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對一篇作品,寫體會時不能面面俱到,應寫自己讀後在思想上,行動上的變化,摘取其中的某一點做文章。

第三,寫讀後感應以所讀作品的內容簡介開頭,然後,再寫體會。原文內容往往用3~4句話概括爲宜。結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讀的作品上來,要把重點放在感字上,切記要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

最後,寫讀後感的注意事項:①寫讀後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複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爲主.②要寫得有真情實感.應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受,絕非“檢討書”或“保證書”。③要寫出獨特的新鮮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見解來吸引讀者或感染讀者。

學生如何寫讀後感3

讀後感是一種常見的應用文,小學生寫讀後感程序比較簡單,重點就是把自己讀後的真實感受寫下來。

小學生寫讀後感時應注意以下四點:

第一,讀後感,既有“讀”又有“感”,“讀”是基礎,“感”是結果,“感”從“讀”中來,“讀”的透徹,“感”的才深。“讀”時一定要認真,弄懂作品的主要內容,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邊讀邊做讀書筆記,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記錄下來。

第二,寫讀後感重點是寫“感”而不是寫“讀”,因此,在寫讀後感時重點應放在“感”上。有的學生寫讀後感時,大量的筆墨在介紹書或的情節、場景,凡是自己認爲有意思的段落都寫下來,到最後才寥寥幾筆寫感受,有的甚至僅剩一句“讀了這本書或我深受教育。”受什麼教育了?連他自己都說不清。可是,“讀”也不能一點都不寫,必要的情節敘述還是要寫的,你爲何有感而發?必須交代清楚,這樣纔有理有據,即:“讀”和“感”要有機結合。

第三,寫讀後感一定要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寫,書或當中的某一個情節或某一句話觸動了你的心靈,你纔有感而發。而這個“情節”或“一句話”正是你學習、生活中引以自豪或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果離開了自己的生活實際何談感受?你的感受只有放在你的生活實際當中,纔有說服力。

第四,讀一本書或一篇,由於個人的閱歷,水平以及掌握知識的程度存在差異,所以不可能句句理解,處處共鳴,有疑惑是正常的,敢於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未必不是好事。這一點有則提出,無則可免。

小學生寫讀後感的一般模式:

首先,簡單交代在什麼時間,你讀了什麼書,或什麼,讀的怎麼樣。

其次,概括介紹書或的主要內容;簡介作者及作品。

再次,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結合書、的主要內容或感人之處談體會。

最後,提出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