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有關《無聲告白》的讀後感

有關《無聲告白》的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7W 次

用了一天的時間,讀完了這本2014年在美國的暢銷書,就像是有種魔力,被書中一家人深深吸引,想一點點的解開他們一直去掩蓋的內心和一觸即發的憤怒,對生活,對社會,對周圍的一切。

有關《無聲告白》的讀後感

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種族歧視的問題,男女平等的問題,家庭教育的問題等等,但我認爲最核心的是,每個個體的自我實現。所有這些社會問題當集中發生在1970年代一個美國混血家庭中時,並沒有太多的普遍性,但書中反應的每個人不斷在追尋自己心中的理想,卻不分時代,不分家庭,一直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存在着。整本書讀來,好像這個家如一口冰冷的地窖,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都極力想逃脫,因爲他們想要掙脫這個家的束縛去追求內心的自由。

母親瑪麗琳,本來是要在自己母親的規劃下從哈佛找個理想老公,然後從事醫生這讓人羨慕的職業,但是由於她從小與衆不同的心理和環境,讓她對與衆不同的“中國”教授一見鍾情。不管是對凱瑟琳或者是詹姆斯,他們的相遇好像對彼此都是一種解救。就這樣,瑪麗琳放棄了自己的職業理想,和母親斷絕了關係,開始了全職太太的生活。在母親去世之前,她自己的理想被遺忘,但母親的突然離世,讓她心底裏的曾經的夢再也不能壓抑,她決定離開這個家,離開丈夫,拋下兩個孩子,去完成自己的學業。她爲什麼選擇如此極端的方式呢,的確,她在家庭的角色不允許她有自己的理想。她每天要將大部分的時間花在研究食譜,打理家務,打理孩子。終於,她邁開了追求自我的第一步,但是就在此時她又懷了第三個女兒,她必須回家。這是全書中她唯一一次追求自己的自由,但她被現實又推了回來。

第二個書中明顯想逃脫的就是他們的大兒子漢斯,他總是被父母忽略,不管是他的學業,還是他的交際,他的愛好,他的理想,基本沒有在父母的口中出現過,父母只關心他們的女兒。就這樣,他默默的堅持着自己的愛好,爲了他的理想和自由。只有兩次,他打破了往日的沉默去勇敢的表達自己,第一次是他終於接到了哈佛的錄取通知書,第二次是他不顧妹妹的阻撓去找傑克逼問真相。在父母眼中,他唯一的成功就是去哈佛讀書,除此之外,家人不關心他任何事情。作爲哥哥,他是妹妹在學校唯一的依靠,但他自己不知道,他的離開,帶給妹妹多麼大的恐懼。

第三個逃離過這個家的是他們的父親,詹姆斯。作爲第二代移民,他哈佛名校畢業,大學終身教師,但始終擺脫不了“中國佬”的稱號。在女兒莉迪亞死亡之前,他是這個家最穩定的守護者。但女兒的離開,讓他情不自禁的想要逃避眼前的一切,妻子的無理取鬧,兒女的期待,現實的殘酷,就這樣,他投入了另一個女人的懷抱去忘卻需要面對的一切,但剛開始他也沒有想過要離開這個家。真正在自己的太太說到,是他的與衆不同,才讓家庭遭遇了所有的這一切的災難時,他對這個家動搖了。這是他一直深藏內心的自卑和自尊,他自己從來不敢提及,現在從他白人太太終於還是說出口了,他絕望的離開了家。最後,當他終於又迴歸時,他明白他和太太之間,需要把彼此真正想要表達的正確表達,只有這樣,他才能拯救這個家。

家裏最小的,只有五歲被所有人忽略的小女兒漢娜,恰恰是最瞭解在這所房子裏發生的一切。她知道姐姐在向母親欺騙她不讀書的事實,她知道鄰居傑克對哥哥的愛慕,他知道他在家裏需要做的,就是去了解真相併且不能告訴任何人,她居然做到了。真是諷刺,當所有大人在以爲他們瞭解事情時卻從來沒有懷疑過,他們知道的到底是對是錯。最後,當姐姐去世,父親和漢娜再次玩和姐姐曾經的遊戲時,彷彿這個家再一次的灑滿了陽光。

最後,是家裏的大女兒,莉迪亞。書中以她的死亡,一層層的揭開了這個看似平靜的一家人的內心世界。當莉迪亞去世之後,母親堅持說的一句話是,必須有人要對她的死負責。到底是誰呢?這個懸念在書的最後兩章揭開了,莉迪亞終於承受不了母親給她的學業壓力,父親給她的社交壓力,哥哥即將離他而去的現實,她每天生活在恐懼中。就這樣,她平靜的走進了湖中。誰應該對她的死負責?母親,父親,哥哥,朋友,好像所有人,都是把他推向湖中心的兇手,但好像這些人又都是受害者。父親的童年遭受種族歧視,母親的畢生理想是做以男性爲主導的醫生,男性好朋友居然一直愛慕自己的哥哥,當這個剛剛十六歲的小女孩在父母之愛,兄妹之情,男女之愛都將失去的邊緣,在這些恐懼中,她選擇走向湖中,“無聲告白”她所承受的這一切,她終於不用再承受其他人對他的期待了。正如作者所說: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整本書描述的故事並不多,但在環環相扣的人物敘事中,每個人物形象異常豐滿。他們內心經歷的痛苦煎熬,是誰給予的?這個夏天,這個家的每個人如同莉迪亞一般,經歷了一次在生死邊緣的掙扎之後,他們最後選擇了一起“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