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夏日曆險》後有感

讀《夏日曆險》後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5W 次

十四歲的男孩傑伊·貝里爲了實現自己買小馬和槍的夢想,帶着心愛的獵狗深入林地去捕捉一羣被馬戲團懸賞的猴子。然而向爺爺討教的各種手段,卻都被猴子首領吉寶一一識破,男孩不僅沒捕到猴子,反而被它們嘲弄了個夠。在數次有趣的“交鋒”後,男孩和猴子們竟然成了朋友,並幫助它們走出暴雨襲擊後的密林,回到馬戲團。最後,男孩並沒有用獎金去買小馬和槍,而是去做了一件更有意義的事情……這便是美國作家威爾遜·羅爾斯在《夏日曆險》爲我們講述的故事。一個關於男孩探索和成長的故事。

讀《夏日曆險》後有感

小說採用了十四歲男孩的第一人稱視角,數次捕猴過程的緊張刺激、小主人內心的鬥爭和醒悟以及小說夢幻般的大團圓結局,無不用孩子的語言刻畫得惟妙惟肖,讀來易進入情境,饒有趣味。更爲可貴的是,小說中親情、關愛被作者表達得十分深切,男孩一家人在清貧環境下情真意切、相依相助的親情是故事敘述的另一條重要的情感主線。

慢慢讀下去,漸漸覺得作者在小說中可能要表達的是另一種更深層次的東西,是血濃於水的親情?還是對自然充滿敬畏的態度?雖然這些在小說中都出現過,但卻都無法作爲小說的核心命題。

媽媽永遠是關心孩子安全的,但是面對捕猴這個具有一定危險的活動時,也沒有加以制止;爸爸同樣如此,聽到男孩捕猴並不順利的消息,他最多隻是和男孩講了一些道理。隨着故事脈絡的逐漸清晰,一個真正貫穿於小說的主題似乎已經浮現出來,這就是“引導的力量”。

小說中關於這種“引導的力量”的描寫比比皆是。甚至極富戲劇性的是,最後一次捕猴過程,成功的關鍵恰恰也在於這種引導:完全區別於前幾次的強硬,男孩帶着一顆誠心,在猴子們遇到困難時出手相救,纔得到了猴子首領吉寶的信任,與猴子們成爲朋友,順利地把它們帶回家,這不正是一種耐人尋味的引導嗎?小說最後的高潮來自於男孩放棄了心愛的小馬和槍而把錢給妹妹治病,作者甚至不惜用全篇捕猴的筆墨作鋪墊,來烘托這個的高潮——捕猴過程越艱難,說明獎金越是來之不易,是什麼讓男孩轉變了思想做出這個決定呢?答案仍然來自引導——爺爺用心良苦的引導!引導的力量不言而喻。

我覺得作者想要真正表達的是:家長應該只向孩子講他們不知道的,只爲孩子做他們做不了的,對於孩子們可以獨立完成的事情,爲他們創造必要的條件後,讓他們獨立去思考和實踐,這是引導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