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流浪地球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流浪地球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3W 次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流浪地球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歡迎大家分享。

流浪地球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流浪地球讀後感1

這個假期,我們全家人看了劉慈欣的科幻小說《流浪地球》,還看了由它改編的同名電影。雖然電影和書的出入挺大的,但是講的都是地球人想辦法要帶着地球離開太陽系的故事。爲什麼地球要去流浪呢?因爲太陽即將發生氦閃,也就是說太陽快要死亡了。發生氦閃後,太陽將不再是恆星了,而成爲一顆由恆星爆炸而生成紅巨星。

地球上的科學家們計算出了太陽發生氦閃的時間大概是四百年內。所以想出一個方法,就是在地球上安裝上萬臺功率巨大的推進器,先把地球的自轉停下來,然後再讓推進器把地球推向離地球最近的人馬座的比鄰星。雖然比鄰星是離地球最近的恆星,但是還是非常遙遠,有4.3光年的距離。地球大概需要2500年才能到達新家。

太陽爲什麼會死呢?氦閃是怎麼回事?我們目前的科學常識告訴我們,宇宙是有壽命的。比如太陽的壽命大約是100億年。目前太陽已經50億年了。在《流浪地球》這部小說裏,作者是這樣假設的:太陽將在四百年內發生氦閃。氦閃就是太陽內部的氫快要燃燒殆盡、全部轉化爲氦,氦元素的聚變將在很短的時間內傳遍整個太陽內部,由此產生一次叫“氦閃”的劇烈爆炸。之後,太陽將變爲一顆巨大且暗淡的紅巨星,它膨脹到如此之大,地球將在太陽內部運行!事實上在這之前的氦閃爆發中,我們的星球已被汽化了。所以,地球要在太陽死亡之前趕緊移民外太空恆星系。

這部小說的構思和想象力都非常豐富,場面恢弘,令人印象深刻。雖然是科幻小說,但是我覺得這部小說實際上也在提醒人類——正視自己所處的環境,一定要到意識到環保節能的重要性。如果我們現在還沒有意識到保護賴以生存的地球的重要性,萬一未來的哪一天真是需要移民去外星系,我們的地球還能適合長久的“流浪”嗎?也許還沒有等到移民外星系的那一天,地球就“千瘡百孔”了,物種滅絕殆盡了。

我們要做到物盡其用,節約使用各種能源,特別是不可再生能源,開發更多清潔易得的能源,逐步淘汰污染嚴重、難以分解、對地球環境危害大的垃圾。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一份報告說:目前地球上每分鐘消失一種植物,每天消失一種動物。這遠遠高於自然的“本底滅絕”速率。這是一個警鐘。我們要給人類自己和其他生物一個安全和適宜的環境。從自身做起,保護生態環境,這樣,我們人類和其他各種生物才能夠延續。

  流浪地球讀後感2

故事在太陽氦爆炸的預言中拉開序幕,爲了避免地球在爆炸危機中灰飛煙滅,人類成立了聯合政府利用高科技使地球停止自轉,同時在地球的各個角落修建巨大發動機帶動地球脫離太陽系,遠離曾經帶給人類光明與溫暖的太陽。在這個過程中,地球面臨着重重危機,陸地淹沒,海洋冰封,火山爆發,氣溫驟變,倖存下來的人們迫不得已進入黑暗的地下生活。在生與死麪前,愛情、藝術、鮮花、權勢、金錢,都變得無足輕重,人類變得冷漠麻木,在機械的秩序運轉中努力爭取活着的機會。

當地球脫離太陽系獲得短暫的安寧後,少數自以爲聰明的公民開始質疑太陽爆炸這一理論,率領歷經絕望變得心力交瘁的衆人攻擊聯合政府,指責他們危言聳聽,破壞人類的生活與文明。聯合政府僅剩的五千人爲了保護地球發動機不受損壞,選擇了接收衆人的懲罰,被抽取了隔離服中的恆溫核材料後默默凍死在廣袤無垠的冰封的大海上,他們的身軀凝固成五千尊雕像,向世界訴說着他們的堅守與正義。而令人諷刺的是,就在這時,太陽氦爆炸發生了!這個美麗的星球50億年的壯麗生涯畫上了一個並不完美的句號!太陽死了!

"幸運的是,還有人活着!"

小說的一開始讀起來並不引人入勝,因爲個人的天文知識缺乏讀來甚至有些費力,但裏面的感情線索亦是非常明顯:對地球母親的熱愛,對太陽光明的追求,對生存生命的渴望,對責任理想的執着……我想:如果人類得以延續萬代,這顆叫做地球的行星,將是那些爲此努力的前人們永恆的紀念碑,而我們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位公民,都有義務也有責任爲在紀念碑上刻下生動而輝煌的一筆,貢獻我們僅有的一點力量!

讓流浪不再繼續!

讓生靈找得到回家的路!

  流浪地球讀後感3

最近,我看了一本讓我非常有感觸的書,這本書叫做《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就是大劉的短篇科幻作品合集,但是不要因爲短篇而小看它,大劉雄渾的想象力在短篇裏一樣展現的淋漓盡致。

全書8個故事,當中有關聯的有兩個,雖然它們因爲篇幅和架構的原因,比不上三體的'氣勢磅礴,但是短小有短小的好處,很多時候它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間,後味反而更濃。

以書中我最喜歡的《鄉村教師》爲例,小說開篇非同尋常,你不會以爲這是一個科幻小說,你肯定會以爲這是一個現實小說,反映在窮鄉僻壤的地區的教育問題,我們看到了熟悉的可敬老師,看到了熟悉的愚昧村民,要不是這本書明明確確的就是大劉署名,我真的懷疑我是不是拿錯了~~當然,從一半開始,風轉急下的劇情突然讓人瞭解了大劉這樣安排的用心,從科學的角度講,人類絕不是什麼進化完美的生物,但是人類的發展動力,人類傳承的制度雖然低效,但是卻是可敬的,如果沒有鄉村教師最後的堅持,也許文明都會自此消失,這種戲劇的安排,其實很有意思,讓緊張感保持到了最後一刻。同時,這部作品又是反映現實的,它不僅反映了人性,也反映了一些大劉關注的現實,大劉的作品不同於其它作品的最大差別,就是大劉不是信馬由繮的想象亂飛,大劉的作品一定是以現實和人性爲基礎的幻想,幻想可以滿天飛,但是沒有基礎的沉積,那樣的作品並不會打動人,也自然不會引起人們的思考和共鳴。我想這正應了一句話,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大劉的科幻作品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

看了《流浪地球》,我有了太多的感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