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兩本名人自傳讀後感大綱

兩本名人自傳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7W 次

當我於書市中翻出《蘇雪林自傳》、《王映霞自傳》兩書時,眼睛爲之一亮,毫不猶豫地買下,美女離才女有多遠——兩本名人自傳讀後感。王映霞女士,曾是時下皆知的一代蘇杭美人,雖然才學不及蘇雪林先生的十分之一,但在我的想象中多少也應當是一位知書達理、溫婉可親的人。像她這樣的歷史當事人,出自傳寫回憶,應當對今人認識歷史、總結教訓有所啓發、有所教益纔對,至少也得把歷史真相寫清楚。

兩本名人自傳讀後感

然而,映霞女士晚年寫此自傳時,不是心態還沒有放正,就是思維發生了混亂。許多該講的細節即那些不爲外人所能詳知的東西,她都難得一講,即便提及了也僅僅是浮光掠影一筆帶過;而那些不值一提的瑣事,諸如魯迅先生曾在日記裏提到她幾次、她晚年如何黃昏獨語不惆悵之類,卻津津有味地不惜筆墨去鋪張、絮叨。通篇除了引用達夫日記、書信、詩文以及有關人士的文章外,實在沒有多少值得一看的東西。我並不想獵奇,更不想刺探隱私,但鬱王的離奇婚姻波及面太廣,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達夫先生的客死他鄉,是非曲直,該有所澄清了。然而關鍵地方特別是鬱王裂痕、婚變之處,她並沒有說出能令人信服而又清楚明白的恩怨來。書中談及謠傳她與許紹棣麗水同居等事,這實在不是小事,不能輕描淡寫地處理,事隔幾十年了,這些事情該說清楚了,然而映霞女士似有許多隱晦在裏面,因而一直不能理直氣壯地坦言此間曲直,反而老是耿耿於懷地一味指責達夫先生如何多疑、如何粗暴等等,這對於生性率真浪漫又歷經坎坷終至魂飄異域的達夫先生,絕對有失公平。

這樣的自傳,讀來沒有什麼價值,卻又憑空帶給我許多的失望和遺憾。至於文筆,更是淡若白水,一覽無餘。當年,各家大報名刊的編輯們曾爭相約請蘇雪林先生寫點自傳或回憶錄什麼的',她總是推諉說:“一個具有歷史價值的人才有資格寫自傳,像我這種庸碌卑微的人也來災梨禍棗,豈不笑掉人的大牙,還是免了吧。”毫無疑問,這麼一位兼學者、作家於一身的老人,對待自傳是嚴肅認真、輕易不爲的。及至後來,爲某種情勢所迫,非寫不可了,她才請兩個學生幫助,她口述,她們作筆錄,結果搞了整整四個月,她不滿意,無可奈何之中,以九五高齡親自執筆爲之,一面寫一面將自己平生著述瀏覽一遍,又在舊日記中檢查索引,繁繁複復,又花了整整八個月時間,始得告成。單就其寫作態度來講,比起映霞女士在他人相幫下僅花了一個多月時間就大功告成,真不可同日而語。蘇雪林先生作自傳時,雖年事極高,卻並不倚老賣老、故作糊塗、信口開河。她一生坎坷,婚姻不幸,事業不順,但她的回憶文字卻很平靜,她沒有抱怨、指責他人,反而更多地去理解他人甚至自我責備。蘇雪林生性內向木訥,爲人太過單純、固執,一生以書爲伴,以書爲業,也許是這個緣故,寫起文章來,未免書生氣太濃,濃到化不開了,則顯得行文略有呆滯,少了幾許生趣。她甚至在這本自傳裏還做着學問,用了不少篇幅大講她的屈賦研究,真有點學問家撰寫“學記”的味道。好在她極會閃轉騰挪,於讀者剛要生厭時,筆法一變,談起了詩畫藝事及寫作經驗,後來又談到了吳稚暉、徐志摩、朱湘、廬隱、陳源、楊蔭榆、胡適等現代文人的生平逸事,娓娓寫來,真切自然中,輕輕掀開了歷史的一角,打開了我們的視野。

美人離才女有多遠,看看這兩本書就知道了。對於兩位老祖母級的現代名人,對於她們的書,我買了讀了又大着膽子說了自己的感受,我想無論對錯,這本身就是一種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