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中國教學奇蹟》有感

讀《中國教學奇蹟》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6W 次

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太大的興趣,因爲現在書店裏這方面的書太多了。但讀着讀着,就被這位身患癌症,曾作過五次手術的老師,在北京22中任教38年,不爲官不爲利,以堅強的意志和頑強的拼搏精神嘔心瀝血做了長達17年的三輪教改實驗,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做出了多大中學爲之咋舌的成績,深深的感動了我。下面是我的一點心得。

讀《中國教學奇蹟》有感

  1. 育人爲本

一切爲了育人,這是孫老師教育思想的核心,他的全部活動是一切爲了育人的教育思想關心人,育好一切人是他的一切爲了育人思想的深刻內涵。教育人,他不主張基礎教育要擇天下英才而教之,而應當是爲所有未經選擇的每一個學生打好基礎。他緊緊把握住教人做人和育人成才的教育目標,他的全部教育活動都是爲這一目標服務。我們平時講教書育人,往往解釋成既要教書又要育人,但在孫維剛那裏,全部教育活動,包括教書都是爲了育人。

  2. 德育爲首

孫老師有一段話給我留有很深刻的印象。他說:“我覺得讀書最高的境界是,你們畢業離校時把老師教的知識全部忘光,剩下的纔是真正成果。這個成果就是知識之外的能力,是綜合素質。”他認爲真正的教學成果是知識之外的東西,是能力,是綜合素質,要把以學知識爲目標轉移到以學生的活生生髮展爲目標上來,不能本末倒置。他從不單純抓智育,而是從系統論出發,德智體一起抓,互相促進。、爲人之本,從體上抓學習本錢,所以他的學生個頭都比別的班高。在他眼中,德與體對人發展的價值,也不是智可以替代的。

  3.教學創新 “教學的目的是什麼?”

“傳授知識!”有人這樣回答。 孫維剛對這樣的說法明確表態:“我不贊成!”在他看來,知識是需要的,但更需要的是駕馭知識的能力,其本質,是高超的思維水平,是智力素質。

孫維剛認爲,“教師在教學上不能僅僅滿足於難點怎麼突破,重點如何講透,不能總是知識,知識,到頭來還是停留在知識上”。

在他看來,教學的目標應該是:“通過知識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能力,在能力提高的基礎上,不斷髮展和完善學生的智力素質,造就一個強大的頭腦,把不聰明的孩子變聰明,讓聰明的孩子更聰明。”他的“結構教學法”,注重新舊知識的比較與聯繫,用他的話說是“八方聯繫,渾然一體;漫江碧透,魚翔淺底”。

孫老師是我們基礎教育戰線的傑出代表,他爲我們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奉獻出了畢生的精力。他的教育思想以及他在教育實踐中創造的經驗,爲我們在以後的工作中提供了寶貴的借鑑,也給我留下許多深深地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