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10篇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6W 次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10篇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10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以後,從中我們收穫新的思想,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1

最近有幸拜讀了李鎮西老師所着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書中的內容猶如陣陣清風吹進我的心裏,讓人感動,盪滌心靈。這本書是李鎮西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萃,它集中展示了李老師的教育教學思想、藝術和具體操作方法,書中沒有對缺陷的掩飾,沒有對成功的浮誇,讓我深深感受到了李老師的與衆不同。他從自己身邊的故事講起,樸實形象的語言中透露着詩意,包含着深情。讀着書,我時常會被李老師的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語言所打動,不禁爲之讚歎,折服。

什麼樣的教師纔是最好的教師?怎樣做纔是最好的教師?李老師這樣告訴我們:“最好”是相對的。因爲是永遠沒有止境的追求——從這個意義上說,“最好”其實就是“更好”。雖然“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比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李鎮西老師的所謂“最好的教師”,是自己和自己比較而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鎮西與昨天的李鎮西相比——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今天我組織班集體活動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幫助“後進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細心?……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便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近,“做最好的教師”是我一生的追求,直到我教育生涯的終點。

一、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做心中有愛的教師

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這種情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對教育事業執着而深沉的愛,是教師對學生真摯而無私的博愛。愛學生,才能理解學生,才能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成長中的每一個細微的變化,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成爲他們的親密夥伴。這種愛,不是表面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師對學生居高臨下的“感情恩賜”,更不是爲了達到某種教育目的而採取的“感情投資”,而是朋友般平等真誠的感情。一位優秀的教育者應瞭解學生的需求,力圖讓教育知識滿足學生的精神需要,讓教育更符合人性

李老師對學生的愛讓我感動,他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自己的人生追求,書中的每一個章節、每一段文字中都充滿了他對學生濃濃的愛意和對教育事業無限熱愛的情感。心中有愛的教師必定會與衆不同、必定會在他所不懈追求的事業上取得累累碩果。

二、堅持閱讀和寫作,做學習型教師

在《做最好的老師》一書中,李老師對於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如數家珍,對陶行知等老一輩教育家的教育理論也是隨手拈來。李老師之所以能夠這樣引經據典,娓娓道來,正是他長期閱讀、積累的結果。李老師一直在不停地閱讀,從教20餘年,這已成爲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也可以說,“閱讀欲”就是李老師的“生存欲”。

此外,有效的閱讀總是伴隨着思考,而思考總是讓人的思維迸發出火花,於是,一篇又一篇的好文章從李老師的筆下誕生了。在此,李老師告訴我們,寫作要日積月累,不能急功近利;要獨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要自然樸實,不能故作高深;要讀寫結合,不要讀寫分離。這樣才能提高教師的寫作水平。

三、把問題當成課題,做研究型教師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給教師帶來一些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致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應當引導每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李老師在書中談到,把在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都當作研究對象,心態就平靜了,教育也從容了。每天都有新的發現,每天都有新的領悟,每天都有新的收穫,因而每天都有新的快樂。

四、堅持不懈,做永不止步的教師

李鎮西老師時時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師,我的生活在講臺,我的生命在學生”。他從教20餘年,每天都堅持完成好“五個一工程”——上好每堂語文課;找一位學生談心或書面交流,思考一個教育問題或社會問題,讀不少於一萬字的書;寫一篇教育日記。正是這種堅持不懈、永不停歇的努力,才成就了今天的李鎮西老師。

社會在發展、科學在進步,教育更不能停滯不前。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中,教師不能有絲毫懈怠,每天都要學習,每天都要反思,每天都要爭取做到“更好”,也許我們永遠成不了“家”,但通過努力,我們完全可以成爲最好的自己。

總之,做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爲;是對某種慾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閒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蕩氣迴腸。

《做最好的老師》的確是教師提高自身素質的首選教材,讀後感受頗深,但還有很多尚未完全消化之處,我將繼續學習下去,爭取不斷向“最好”靠近。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2

李鎮西的大名,如雷貫耳。他的著作《愛心與教育》很早就聽說過,假期中有幸拜讀此著作,讓我明白了愛是教育的主題,愛是教育的源泉。其中反映李鎮西老師心聲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文,更使我對師愛有了更深更透徹的理解。

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愛,卻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達這份愛。一直以來,我認爲嚴纔是真正的愛,因爲有句俗話說得好:嚴是愛,鬆是害。所以,在我的課堂中,我決不允許學生有絲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頭,摸一摸下巴……我都認爲這是違反課堂紀律的,必須予以嚴懲。當然,這嚴懲指的是批評教育。在這樣的高壓政策下,學生們出奇的乖,學習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爲此,我一度沾沾自喜,爲自己的高明而喝彩。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一直渴望能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樂,但師道尊嚴令我望而卻步。看了李鎮西老師的童心是師愛的源泉,才喚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滅的童心。我才真正認識到那是因爲我缺少一份童心。

一直以來,我一貫以成人的標準來衡量學生,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希望他們變成我想象中的學生——小大人,個個成爲懂事、聽話、尊敬老師、孝敬父母、多學習少玩的完美類型。孩子們成了我製造的模具中的工具。孩子們需要的是什麼?我瞭解嗎?不,我並不知道。而李老師呢?他能夠在教育學生時向學生學習,他能夠大聲疾呼並真誠的實踐着請尊重學生的選舉權,他努力追求着成爲學生最知心的朋友回答學生最關心的問題,他勇於在學生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他也諄諄教誨着年輕班主任要樂於請教勇於思考廣於閱讀善於積累 .李老師說得好: 教育是心靈的藝術。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麼教育過程便決不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應該充滿人情味;教育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充滿着對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應該體現出民主與平等的現代意識。雖然就學科知識、專業能力、認識水平來說,教師遠在學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師生之間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讀着李老師的文字,感悟着他的心靈,回憶着自己的教學行爲,我陷入了沉思:親其師,信其道,古人尚卻明白的道理,可我……實在汗顏。學生成了學習的機器,學習的樂趣又從何說起,學生的個性該如何發展?學生是有差異的,有的文靜、有的好動;有的乖巧、有的調皮……好玩是他們的天性,只有在玩中學、樂中學,才能真正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我們爲什麼不讓孩子學海無涯樂作舟呢?爲什麼一直讓他們徜徉在苦海之中呢?我們有什麼理由剝奪他們的天性呢?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3

初識李鎮西是在那次集體會上。當時看着他的光盤,聆聽着他的介紹,感覺他真的是一個了不起的人。作爲一個老師,能與學生擁有那麼多快樂的往事,留下那麼多美好的記憶,得到那麼多學生的尊重,談何容易?做最好的老師!什麼樣的老師纔是最好的老師呢?帶着崇拜與無窮的疑問我認真的閱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

讀後我才明白,李老師所謂的做最好的老師,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這與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所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都在不斷追求更好。但是,能理直氣壯地提出‘做最好的自己’,則表明了一種更高的人生和事業的標杆,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比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感受着這份最好,我開始每天審視自己,看今天的課上的比昨天進步了沒有,今天處理學生的問題比昨天冷靜了沒有,今天爲學生做得每一件事盡力了沒有。同時我也引用李老師的做最好的自己來教育我的學生,並告訴他們凡是做一件事就必須盡心盡力,凡是做一件事就必須盡善盡美,凡是做一件事今天就要比昨天盡如人意。

從書中得知,李老師每天堅持完成五個一工程上好一堂語文課,找一位學生談心或書面交流,思考一個教育問題或社會問題,讀不少於一萬字的書,寫一篇教育日記。很佩服李老師在繁忙的工作中每天還能擠出時間完成這麼多工作。每天上好一堂語文課也許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每天找一名學生談心也可以做到。但每天與學生書面交流、思考一個教育問題或社會問題、讀一萬字的書、寫一篇教育日記談何容易?我們時常抱怨自己的時間不夠用,但與李老師相比,我們的時間要充裕的多。那麼,我們能不能在繁忙的工作中擠出5分鐘時間與學生談談心呢?我們能不能偶爾把一些比較棘手的問題以書面形式與學生交流呢?我們能不能每天寫一篇教學日記呢?

不久前,因爲有事,第八節課我提前走了一會兒,那天大部分學生早退,影響很壞。第二天當我怒氣衝衝的走進教室,叫起一個比較守紀律的女生了解情況時,班級中一個成績名列前茅的學生(請允許我對他的名字保密)馬上站了起來承認早退是他帶的頭。我讓他到辦公室等我。當我從教室出來,有兩個平時比較搗蛋的男生也跟了出來,他們承認了錯誤。回到辦公室,我問那名男生爲什麼要替別人承擔責任,這是幫助嘛?男生承認自己錯了。當然,一陣說服教育後我便讓他回班級上課了。下課他託我們班的一個孩子給我一封信,信中說:老師,你也許看出了我對某某女生的不一般,今天的事是我錯了,但我很怕你訓她。所以才那樣做。其實對於他最近的狀況,我已經從別的老師那聽說了,但一直沒有一個很好的機會溝通,我抓住這個契機,給他回了一封信,信中我告訴他,我是一個比較易怒的人,做的很多事可能他們都不願意接受,但希望他們明白我的出發點是好的,我還要他把學習放在第一位,要爲了彼此好。他很感動,又用書信的形式告訴我,他會把握住自己,並努力學習。以後的日子裏,我們經常這樣書信往來,班級的很多事他都通過書信告訴我,讓我在第一時間掌握並採取措施。當學生對你敞開心靈的時候,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在與學生書面交流的時候,我真正感受到了走進學生心靈的快樂。

李老師對優生的培養和對後進生的思想改造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他讓優生更優和引導後進生髮現自己身上的善良之處、高尚之處,以幫助他們樹立我是有缺點的一個好人的道德自信的做法,讓我深深折服。我們也是教育者,當我們面對着我們眼中的差生,我們是怎樣對待的。對他們,我們輕則嗤之以鼻,重則諷刺挖苦。還記得書中列舉的那個經常遲到的女孩的事例。李老師當時的做法也許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做法,李老師當時對後進生的態度也許是我們大多數人現在依然存在的態度。想想我們對待自己的孩子,可以說是無微不至,不管孩子怎樣,我們都會發自內心的去關心他,愛他。而我們的後進生,他們的父母也會像我們疼愛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着這些孩子我們眼中的這些後進生。當我們對這些後進生大發脾氣甚至把他們說的一文不值的時候,請想一想孩子的父母,請想一想我們自己的孩子也許有一天也會被別人說的一無是處的時候,我們內心的感受。

很久以前就有人提出要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其實我們的後進生還是有許多值得我們欣賞的地方。當我們對他們施以訓斥或責罰,再見面他們都會主動與我們打招呼,他們的寬容恰恰是他們的閃光點;當我們有公共衛生值日任務時,我們的後進生理所當然的替我們承擔了,他們的熱愛勞動恰恰是他們的閃光點;他們蜷縮在教室的一角,不管學得知識怎樣深奧,自己怎樣聽不懂,他們依然堅持在那裏,享受着來自於老師的風吹雨打,每天十三節課,他們的毅力恰恰是他們的閃光點。當你發現了學生的這些閃光點,我相信你永遠不會對他們揚起你的拳頭;永遠不會用刻薄的語言對他們說話;永遠不會對他們說你是不可救藥的;因爲他們或許在學習上是差的,但他們也許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在某一個領域用他們的美德去創造最好,達到優秀。

李老師說過這樣一段話:‘做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慾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閒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蕩氣迴腸。我不知道選擇教師這個職業對不對,我也不知道我將來會不會成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但至少現在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盡我心去做我做爲一名教師應盡的一切義務和責任。我想這樣就夠了。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4

李鎮西,一個讓教育界的同仁再熟悉不過的名字。5月21日,我有幸又一次較近距離地接觸了這位教育界頗爲傳奇的人物。通過觀看李鎮西老師“做最好的教師”的視頻,讓我對他的印象更加的深刻。

李鎮西教授將教育看成是最幸福的事,追求做最好的自己。是啊,誰不想成爲別人眼中成功的人呢?但受現實環境與自身水平的影響,真正成爲英雄豪傑、偉人巨匠的又有幾個呢?每個人對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各不相同,所以每個人的選擇也就不同。因此,我們不能用同一個模式去衡量所有人的成功。無論是所處地位和名望的高與低,還是擁有財富的多與少,只有發揮了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又對社會和他人有益,同時還體驗到了無窮的快樂,我認爲這就是成功,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

但對於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職業來說,什麼樣的老師纔是最好的老師呢?用李老師的話說“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他說:”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便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攏“看到這裏,我想到了自己,也對自己增強了信心。只要我每天不斷地反思,不停地學習,爭取每天都比前一天有進步,我想不久以後我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

有一句老話說的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相信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就可以越來越好。從今天開始,做自己心中最好的教師,讓自己在這片教育的沃土上盡情地揮灑我的光與熱。也許許多年以後,我們不會都成爲有名的教育家、哲學家,但是許多年後,我相信我們一定會桃李滿天下!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5

近讀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深有感觸,在閱讀中,時時會被李鎮西老師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語言所打動。特記錄對一些精彩片段的感悟,與大家分享如下。

到底什麼樣的老師纔是最好的老師呢?用李鎮西老師的話說,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他說:“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反思,琢磨,甚至把這一天的說過的話,做過的事都回想一下,堅持不懈,我便能不斷地接近‘最好的教師’了吧。”

看到這裏,李老師的話使我深受啓發,說實話,做"最好的老師",不是與我敬仰的於漪,錢夢龍,魏書生等老師相比——他們的人格,學識,能力乃至天賦,自己是永遠無法企及的。

但是,我可以和自己比呀!方法就是:用今天的自己與昨天的自己相比——每一個今天都默默地問自己: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我今天幫助"後進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細心?我今天所積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豐富?我今天所進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建議或意見是不是比昨天更虛心?我今天聽到各種"不理解"後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靜……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自己就不斷地向"最好的老師"的境界靠近。

對於自己的學生,其實更多的還是愛。李鎮西老師說,其實老師的尊嚴是學生給的,可是有不少時候,在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很容易與學生髮生衝突或矛盾!我是犯過類似的毛病的,事實上,我也相信有很多老師,尤其是性子急的教師容易犯這樣的毛病。

記得有一次,我發現一位叫小濤的學生在上課時,精力總是不集中,連簡單的問題都答上來,於是,自己一下子就火起來了,說了一些很嚴厲的話。不曾想,這位學生很要面子,被嚴厲批評傷害了的自尊,更不曾想,以後再上課,小濤顯得更心不在焉。現在提起來此時真後悔。我們常常用成人的眼光來看待事物,看待孩子的行爲,對他們做出的一些“小事”不以爲然,甚至是不屑一顧;就是因爲不容許學生答不上來犯錯,結果卻失去了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換句話說,老師的尊嚴就在大發雷霆中喪失了。

李老師又提到:多想孩子們可愛的地方,儘量把課上好,儘量和他們一起玩兒,這樣孩子們就會越來越愛你,每天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中,又怎麼能不高興呢?都說人沒當母親之前看學生是一種心態,當了母親之後又是一種心態,以我的理解,當了母親的教師,對待學生便有了孩子自己母親的心境。不管聽話的、不聽話的、漂亮的、不漂亮的.、聰明的或是不聰明的孩子,在母親的眼中都是有無數優點的。我們常說要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只要擁有了母親之心,不難發現,原來這種“閃光點”無處不在。

總之,浮躁的心境、生硬的態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師生之間心與心真誠的溝通,在今後的教學中,自己會多試着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看待,用“學生的情感”體驗,像李鎮西老師那樣,用心換來孩子們純真的笑容,贏得孩子們的尊敬和愛戴。

努力吧,爲自己加油!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6

讀書是我的一大愛好,也是一種休閒。在閒暇之餘,總喜歡挑幾本書來慢慢品味,用課餘之時,我認真拜了《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從中讓我感觸頗深。讀完《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我才深知,原來我對"教書育人"的理解是多麼的浮淺,對"教育"一詞只是表面的感知。讀完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原來教育中需要"愛",而且是一種令人羨慕的愛。

在這本書中沒有乏味的說教,也沒有令人激動的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它所寫的是我們在教學中的一些平凡事例,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敘,把每一位讀者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感受到了教育。通過讀這本書,做爲一名教師,我們應該深思:"教書育人"的本質爲何意?怎樣做纔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針對這兩個問題,從這本書中我有以下的體會:

1、教師對學生的教育,要重在"育"而不是"教",允許學生說"不"。

每位教師對學生的要求基本上都是以嚴爲主,學生其實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年齡雖小,有時也有他們獨到的見解,他們認爲不好的做法,完全可以說"不",不贊成,不去做,而做爲教師的我們,往往一權專政。

2、怎樣做纔是真正的瞭解學生,認識學生?要了解學生的感受,善於聆聽學生的心聲。

對學生的瞭解和認識,不單單是對學生表面的瞭解,而最爲重要的是對他們內心世界的瞭解和深入,讓學生感受到你不只是他的老師,更是朋友和親人,他願意把自己的祕密告訴你,願意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和你分享,這纔是一種和諧的師生關係。在師生之間搭起一座心靈的橋樑,這樣才能讓他們快樂、茁壯成長!

3、在教育中體現"愛"、奉獻"愛"

愛是一種感覺,更是一種行動,只有你付出了、奉獻了,學生會真實的感受到,哪怕一句溫暖的話語,簡單的問候,或一次心靈的交流,學生都會銘記在心,倍受感動,"愛"需要用具體的行動來表達,需要你的付出、你的奉獻!

教育需要愛,愛要體現在教育中,有愛的教育,才能留下更美好的回憶!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7

看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其實是深有感觸的,書中的案例十分吸引人,每個字都洋溢着李鎮西老師對教師這一職業的熱愛。

回想自己的教學工作,對於自己的學生,其實更多的還是愛,有時學生犯錯了,我也會感到很氣憤,但是,細想起來,孩子畢竟是孩子啊,正像一位同事說的那樣,你不要指望學生會和你同步,不要把他們看得太大,他們只但是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你能期望他和你一樣懂事嗎你期望他們會那麼聽話,把任何事情都做得那麼到位嗎其實,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李鎮西老師說,“童心是師愛的源泉”,我要說的是,你如果真要想和學生相處,你就不要老拿着大人的思想來衡量這幫孩子,畢竟他們還不是大人。他們的思維有時還很幼稚,還會做錯很多事。所以有人說,你要允許學生去犯錯,犯了錯允許他去改正,這樣學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長。

李老師在第四章總結出:把教育失誤變成教育財富。有時,我們老師經常會犯這樣的錯誤,絕對不允許學生犯錯,上課遲到了,做錯事情了,違犯紀律了等等。

這樣恰恰相反,學生會因爲你要求太嚴而產生牴觸情緒,就像學生牴觸其父母一樣,你不要說你是爲他們好,其實有哪位家長不是爲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他們的孩子還是有很大的牴觸情緒,原因在於,其實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一個人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你要把他當人看,是人都會犯錯,你不能強迫他們按照你自己的意願來做,有時甚至我們就應允許他犯錯,因爲犯錯是爲了下次不犯錯。

有一段時間,因爲經常有學生不帶信息技術書,我就很惱火,常發脾氣,結果效果卻不好,並且我已經明顯感到學生有牴觸情緒了,那怎樣辦突然之間我意識到一個問題,好像老師與學生之間除了批評就什麼也沒有了。

如何使學生對信息技術感興趣?作爲上副課的老師如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種思考給我的衝擊力很大,長期以來我總是因爲學生表現得不好而批評他們,卻很少表揚他們,好像把工作重心都放在他們表現不好的一方面了。

我對學生的教育工作不能只盯在學生做得不好的方面,而更多的是要能發現學生的優點,肯定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優秀的,同時發揮班幹部的作用,協助我一齊解決問題。我努力給孩子們營造一個和諧、寬鬆的學習環境。

總之,“沒有最好的老師,只有更好的老師”,期望所有的老師象李鎮西老師學習,學習他那種對學生的態度,學習他先進的教育理念,學習他那種對自己永不滿意的學習態度。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8

從前的我自認爲自己在學生身上傾注了一腔熱血,也算是愛自己的工作、愛自己的學生的教師了,可是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教師》之後,我多麼汗顏,我意識到自己在學生的身上播撒的愛太膚淺、太空洞了,難怪學生畢業後見面時沒幾個對我熱情,不是他們冷血,是我這個老師做的不夠好。

也許這輩子我都是一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教師,雖然我的內心深處多麼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成爲李鎮西式的名師,我在工作之餘總是拜讀竇桂梅、李鎮西、程紅兵、魏書生、於漪等等名師寫得作品,我渴望從他們身上學到怎麼爲人師的經驗,我希望我教過的學生能因爲我是他們的老師而自豪、而幸福。於是,我時刻告誡自己必須做到如下幾方面:

一、要常懷一顆寬容的心對待你的學生。

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教師的心應該充滿對每一個他要打交道的具體孩子的愛,儘管他們可能會給你帶來許多不愉快的事,但只要你熱愛他們,一定會取得他們對自己的尊敬和愛戴。“

王新宇是我班頭腦靈活、敢說敢做、記憶力驚人的男生,但他對學習缺乏持之以恆的精神。他有的時候在語文課堂上熱情高漲,有的時候像個蔫了的茄子。對待作業的態度,時而認真,時而馬虎甚至不做。對於像他這樣的男生,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本可以成爲一顆好苗子,但由於他三天曬網兩天打魚的態度,成績一直上不去。我決心盡我所能地幫他。一有空閒,我就熱心的爲他輔導功課;一有機會,我就找他聊天,鼓勵他心無旁騖地去學習。一次,我正耐心地輔導他的功課,沒想到他居然說:”你爲什麼老是抓着我不放!“我又驚又氣,我的一腔熱血居然被他嫌棄甚至誤解。我也厲聲地說道:”今後你愛怎樣就怎樣,我覺不過問你的學習。“當時的我真的很生氣,爲什麼我的好心在他眼裏什麼都不是。沒想到第二天,在王新宇交上來的家庭作業本里,我赫然發現夾着一張小紙條,上面寫着:”老師,對不起,我不是故意傷害你的,請原諒你的學生的無知。“那一刻,我的眼裏溼潤了,我知道我對學生的愛他們是懂得的。

二、調控自己的情緒,做好學生的表率。

”學高爲師,身正爲範“。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這個職業是神聖的,有很多學生把將來當一名教師作爲自己的理想職業,他們崇拜自己的老師,關注自己老師的言行舉止,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對教師的行爲做出評判。因此,教師應該在學生面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維護在學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做好學生的表率,不能把自己的情緒變化遷怒於學生。

有的時候,我也是不善控制自己的情緒。記得上學期期末考試,我班的張傑同學作文只寫了兩百來字,導致得分相當低。我當時一拿到他的語文試卷,就劈頭蓋臉地訓斥他:”你爲什麼不把作文寫完,要知道因爲你一個人就可以把班平均分拖下去好多。“張傑無辜地說道:”老師,我考試的時候是懷着認真的心態做的,因爲做散文閱讀時,費得時間太多,導致作文來不及寫,我不是故意拖班級後腿的。“看着他抽泣的樣子,我突然意識到自己錯了,我爲什麼不分青紅皁白就罵他,其實他考試的字寫得相當認真,我就這麼在乎平均分,而忽視了他的考試態度了嗎?

所以,從今往後,我努力告誡自己:我要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做到不把情緒帶進課堂,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都要努力使自己微笑着面對學生,始終對學生熱情、耐心,這樣做才體現了一個人民教師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對學生的高度責任感啊。

三、對每一個學生的態度都要和藹可親。

有一句名言叫蹲下來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來和學生保持一樣的高度,用學生的眼光看問題、看世界,這樣才能真正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也就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去主動地創造更充裕的時間和空間去了解、剖析、關愛學生,爲學生提供最適合的教育。

以前我總是錯誤地認爲:對學生越嚴格,你才能樹立威信,學生纔會學好你所教的功課。現在,我不這麼認爲了,對學生和藹可親也能把他們教好,甚至能拉近和學生的距離。

王碩是個坐不住的男生,他經常會趁你不注意,和周圍的同學講話。我也爲此提醒過多次。那一次,我終於忍無可忍,在全班同學面前狠狠地批評他。雖然他在課堂上安分了一些,但他學習的熱情減少了許多,他看我的時候眼睛是仇視的,我反思道:一個十六歲的花季少年是很在乎自己在同齡人中的形象的,我這樣挫傷他的自尊心,對他好嗎?於是,下課後,我真誠地對他道歉。我發現他本來對我仇視的目光變得溫順了。其實教師大可不必在你的學生面前板着臉,他們更喜歡看到老師的笑臉啊!

四、積極主動地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

中學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他們的心理健康與否,關係到我們民族的整體素質能否提高,關係到國家的未來與興衰。可是,現實生活中,太多的家長、老師把關注點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當今中學中有相當部分學生由於心理、生理都不成熟,學習、生活諸多煩惱積壓在心裏,產生了不必要的焦慮、孤僻、自暴自棄等心理問題。

劉曉柯本是我班活潑開朗的女孩,能力相當強,是我的得力助手。可是進入初二年級以來,由於文化功課難度加深,尤其是理科學習,一落千丈,甚至成爲了”後進生“。原本喜愛笑的她總是耷拉着腦袋,上課趴在桌上懶洋洋的。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一得空閒,就對她說:”老師更喜歡積極開朗的你,至於學習,只要你盡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就算成績不優秀,老師也不會責怪你的。“同時,我又和劉曉柯走得比較親近的學生說:”你們也應該主動、關心好朋友,不僅在學習上熱心輔導她,更要從生活上關心她。“半個月之後,我收到劉曉柯寫給我的紙條:”老師,我最近的學習狀態讓您費心了,放心吧,老師!我現在充滿了正能量。“看到這些字,我舒心地笑了,也更體會到身爲班主任,不要一味地苛求學生的學習成績,更應該關注她們的心理健康。

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也談不上師德。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是啊,水無聲地滋養着萬物卻從不與萬物爭。作爲教師的我不是正應該像水一樣,把無私的愛奉獻給每一個孩子,而又不求回報嗎?所以,我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孩子,放棄一個孩子就等於扔給社會一個”定時炸彈“,放棄一個孩子,就等於製造一個家庭悲劇。真心愛他們吧,不管他們的家庭條件如何,不管他們的性情如何,也不管他們的成績如何,我都必須真心對待我的每一個學生。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9

暑假裏,根據學校的統一安排,我有幸拜讀了李鎮西老師所著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書中的內容猶如陣陣清風吹進我的心裏,讓人感動,盪滌心靈。這本書是李鎮西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萃,它集中展示了李老師的教育教學思想、藝術和具體操作方法。他從自己身邊的故事講起,樸實形象的語言中透露着詩意,包含着深情。

書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鎮西校長對教育工作無比赤誠,對學生無比熱愛的一顆教育者的心。而這種愛心成就了他的輝煌。愛孩子,才能理解孩子;愛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愛心;愛孩子,才能無微不至地關心、關注成長的每一個細節;愛孩子,才能成爲孩子的親密朋友;愛孩子,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教師真摯、深厚的情感可以發出強大的愛流,有利於傳導。做最好的教師要把心裏的情感用語言、行爲表達出來,師生間通過精神的交流,達到思想感情上的聯繫和信賴,教師真摯的情感在學生的情緒上就會產生共鳴。曾經我班上有個同學上課總是不太專心,後來有一次稍微表現得較好時,我立即表揚了他,還請他當小老師,得到我一次又一次的信任,從此他大變樣了。

“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裏擡起頭走路。”這是蘇霍姆林斯基心靈的召喚。在今後的人生中,無論做什麼事情,讓我們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獻出自己最大的愛心,做最好的老師,做孩子最喜歡的老師,讓自己無悔!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10

最近讀了李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這是李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粹,全方位地闡述了李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李老師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爲一體。語言樸實而富有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讀着書,讓人不禁爲之激動、讚歎、折服!

“做最好的老師”,是任何一個做教師的人的理想,可什麼樣的老師纔是最好的老師呢?用李老師的話說,“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他說:“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便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攏。”看到這裏,我想到了自己,說實話,我對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總覺得自己不管怎樣努力都是無濟於事的,李老師的話使我受到了啓發,也增強了信心,只要我爭取每天多讀些書,每天都有點進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進步,我想我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正如同我們希望自己的學生每天進步一點是一樣的道理。只要自己肯付出,認真地去想,努力地去做,使自己每天都有新的發現,每天都有新的領悟,每天都有新的收穫,那每天就都會有新的快樂。

對於個別班級美術課堂上一些學生比較頑皮,常在課堂上搗亂,我採用了李老師這本《做最好的老師》介紹的方法是:多想學生們可愛的地方,儘量把課上好,儘量和他們一起玩兒,這樣學生們就會越來越愛自己。

李老師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我一直都在一線,一直都在講臺,一直都和學生零距離!我時時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師,我的生活在講臺,我的生命在學生。”是的,只有和學生們零距離接觸,才能感受到學生們的可愛之處,才能更多地用文字記錄下和學生們的點點滴滴,才能體現老師的真正價值!

對於老師,教學經驗來自於與學生們零距離的交流與接觸,而不是一堆一堆的大道理,一套一套的理論。試着與學生心與心的交流,你會覺得教學原來是如此精彩!

總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態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真誠的溝通,我會多試着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看待,用“學生的情感”體驗,像李老師那樣,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贏得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

最後,我還是要把李老師的一段話獻給我們所有的教育工作者:

“‘做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慾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閒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蕩氣迴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