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經濟學300年》讀後感

《經濟學300年》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8W 次

經濟學,被譽爲社會科學的皇冠。近代的300年,西方經濟學高潮迭起,這300年所誕生的經濟思想,已經超越了之前所有的經濟學說總和。 這本《經濟學300年》,可謂經濟學裏的百科全書,前後共87章,講訴了近百位經濟學大師的思想,還在附錄裏收錄了這300年以來所有經濟危機的案例分析,以及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簡介。 全書共一百萬字,作爲一個不懂經濟學的讀者來說,也可以當做參考書來看,裏面許多內容分析起來簡單明瞭,不像其他經濟學類圖書那樣苦澀難懂。

《經濟學300年》讀後感

作者(編著)把全書分爲4大板塊,也可稱爲經濟學史上的四個時期,分別是1556~1870年的初始期、1870年~1936年的邊際主義稱雄時代、1936年~1970年的凱恩斯主義主流時期和1970年~1998年的諸子百家時代。 給我的總體印象是,這300年的演進,經濟學變得越來越精密,越來越複雜。最開始經濟學家認爲增加財富,就是財產儲備越多,經濟越富足。當時認爲的主要財產就是金銀,所以少輸出貨幣,多吸收金銀,成了國家政策的最佳標準。到後面,由於出現的種種問題,使其原本的學說無法相對應,從而涌出一批新的經濟學家,修改前人的經濟思想,使得經濟學得到無數修正,也變得越來越精確。亞當·斯密《國富論》之作爲能成爲經典作品,也就是發出新的見解,這本著作裏,勞動創造財富、勞動創造價值,是全書思想的基礎。而非最原始的金銀積累,資本增加的直接原因不是節儉,而是勤勞。當然,此說法不完全正確,但在一定基礎上比之前的經濟學說進步了很大一截,是西方歷代以來經濟學說思想之集大成,所以斯密由此成名,《國富論》由此名流千古。此書第一部分由馬克思的《資本論》作爲結尾,全書分爲三卷,分別是資本的生產、資本的再生產和資本的分配,書中特別談到,這本書即使是專業人士讀起來,也相當的抽象,並且枯燥。因爲經濟學的理論很難用優美的文字代表出來,不像文學作品那樣絢麗多彩,但這依然不影響它大放光彩。整體來說,這兩百年的時間,西方經濟學體系逐步完善,並由此拉開了世界經濟學熱潮。

第二部的內容,就有了很大的提升,由傑文斯、門格爾和瓦爾拉這三個年輕人引發的一場邊際主義革命,所謂邊際主義革命,如果用我個人的話來理解,就是以前大家研究經濟學只是當研究對象當成一成不變的,而現在我們應該靈活的看待研究事物。當購買第一個物品時,如果我們的滿意度是百分之五十,那麼購買第二個不會變成百分之百,最多隻能增加一部分滿意度,當購買越來越多的相同物品時,對我們自身的效用就降低了,所以滿意度依次下降,到後來甚至會出現滿意度負增長的情況。所以投資某樣事物也需要限度,否定了傳統的投資越多,因爲勤勞而創造越多,所帶來效益最大化的說法。書中整個第二部分都是對此效用進行分析,慢慢的我發現,數學和統計學開始加入到經濟學行列。因爲我們需要越來越多的公式來精密計算效用成本,幾乎達到不懂數學就不懂經濟學的地步。 直到1936年,一個名叫凱恩斯的人,發表了一本名叫《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的書,該書一出版,立即轟動整個經濟學界。當然,《通論》的成功,也帶有一定的運氣成分,其實從後面的內容就可以看出,當初凱恩斯給出的治療經濟體系的“藥方”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並且自己在著作中也常常遇到矛盾而不可解釋的地方,都被搪塞過去。但,無論如何,這場經濟學上的又一次革命爆發。傳統的節約美德變得令人厭惡,因爲把財富留在自己手上,不會再創造新的財富,而只能拿去投資和消費,讓經濟流通起來,才能使經濟富足。所以節儉變得非常不可取(前面說過,300年多年前的經濟學家們都認爲儲存起來的金銀纔是財富,可見這300多年裏經濟學思想變幻多麼大),鼓勵消費成爲主導思想。 由於凱恩斯學說本身存在漏洞,由此,後人肯定會對其進行修復,但也動搖了凱恩斯主義的霸主地位,經濟學進入了近30年的百家爭鳴局面。各種學派相互攻伐,各類經濟說法由此誕生,經濟學迎來了最多產的時代。書中最後一部分,談論了太多經濟學思想和演變過程,再次就不一一敘述。 本身我就是個經濟學門外漢,而第一次接觸到如此正統又細化的“經濟學”參考書時,自然消化很難,看了整整2個半月多才看完。但是每當放下書時,又會不自覺的想裏面的內容,感覺到奇妙而有趣。值得各位職業者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