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文化苦旅》讀後感11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2W 次

《文化苦旅》讀後感11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11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1

苦苦的味道,爲這本記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估計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奇妙筆,以乾淨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淺者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楹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大自然雕琢出來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中華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小鎮卻給予我們一種回到家般的自在,難怪萬年來,許多文人遇到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便會此隱居起來,但荒山結廬有生活中的麻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到江南的最好推力。其實我們對“隱”有着正反兩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當中國文化收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區而開始凋零時,文人或學着就會帶着他們的文學修養到此地隱居起來,藉以免於戰爭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和官場浮沉是文人失意的時刻,做什麼事都不順心,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使自己的身心得到紓解,找個地方隱居,等到休息夠了又是一段新徵程的開啓。壞處是有人會把隱居當初沽名釣譽的工具,假隱以求得一官半職,這些舉動讓中國特有的隱的文化開始產生變質,隱生前的孤傲和死後的名聲全然黯暗。儘管如此,我們對隱還是抱有正面看法,因爲古代中國給文人發展的空間太狹隘了,逼得他們只有隱居或者死,與其這樣讓自己的雄心壯志損落,我們會選擇沉潛,待有朝一日東山再起。在自然與人文環境中的沉思,考量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從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貶,既遭貶謫,而永柳二州又是荒遠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澤之間,將其困厄感的心境,完全寄託在遊賞山水之間與文章創作之中,使中國文學史上有了“永州八記”這樣出色的山水文學。這樣的一代士人的氣節與傲疑問來氣讓後世學者不得不尊敬他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着崇敬和疑問來瞻仰這位大文豪。合上書卷,我們不由自主的走向牀前,流動的車潮和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這裏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應該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着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寫下了華夏的文化。《文化苦旅》它不甘甜,因爲裏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羣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我們不得不因歷史和那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於我們眼前出現的莫高窟山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舊不言,我們靜靜看着光影投射的石壁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化。千年前的一刀劃下,開啓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工手中的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中,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之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運往國外,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而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爲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絢麗,而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生的,及它深層的蘊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華的標本,一種美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殘缺被人無情的轉換。

《文化苦旅》讀後感2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爲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報紙上說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嘆,但同樣的感嘆,出現在不同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說的一樣“我也可以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閒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所以,餘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着不同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爲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它不甘甜,因爲裏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爲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乾淨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羣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於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我們靜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啓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爲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蘊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廣袤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化,有如一朵朵奇葩綻放着,包容和開放的海派文化,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濃郁思鄉情結的華人文化……我無法用語言表達作者對中國文化的深刻解讀,我只能用心去細細體味。

《文化苦旅》讀後感3

捧一抷泥土,上面有你深深的足跡,是文化的苦旅…… ——題記

“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在這千年的嘆息中講訴苦旅。”沉沉的夢中,聽見遠方的鐘聲。

在心底,亦聽見心靈的召喚。蠢蠢欲動,我要行走,筆直的走去,冥思其文化的深意,苦行到遠天的盡頭。

孤身一人,遠離世俗的喧囂,享受這份隔絕人寰的幽靜和這些燦爛的中華文化。苦行,只奢望能有一種苦澀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年輕。

一抹斜陽溫柔的撫在臉上,天地變得分外明亮和安靜,於是追隨着餘秋雨先生的腳步,進行一場異常深刻的文化苦旅。這是一次對文化的祭奠,也是一次心靈的叩問。

無垠的沙漠,沉靜而悠遠。夕陽的餘暉投下一片陰影,沒有綠色,缺少水源,只是一隻來自歐洲的駝隊,留下一道道車輪碾過的痕跡。在沙窩中一串串深深的腳印間,在一個個夜風裏的帳篷中,在一具具潔白的遺骸裏,將中華五千年積澱下來的敦煌文化就這樣一點一滴的消磨殆盡。這是中國的土地,這是華夏民族的文化!當敦煌洞窟重見光日的那一刻,我們的文人,中華的傲骨又怎能不愴然涕下?敦煌千年的變遷,怎能不讓無數中華兒女熱血滿腔?流過太多眼淚的眼睛,已被風沙磨鈍。

我們,是飛天的後人;這裏,是我們的天下。中國的榮耀和恥辱掩映着敦煌壁畫美的蹤影。血與火的征戰,又怎能容你們踐踏?

可是,五千年的中華文明終究成了人們彩色的夢幻,一種聖潔的沉澱,一種永久的嚮往。我冥思,諾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這是中國的悲哀,這是中國文人的悲哀。

我思忖良久,在這一場文化苦旅中,中國喪失了什麼,中國人又丟失了什麼?是一種民族氣節,是中國文人所獨有的傲骨。

談到中國文人的傲骨,就不得不提到這樣一個人,他就是陶淵明——田園詩人之祖,隱逸詩人之宗。

在中華歷史的長河中,陶淵明確實是一顆耀眼的星辰,他不僅以善詞文著稱,更是一種淡泊名利、高潔傲岸的高尚情操感染着無數文人,甚至影響中國文壇的深層發展。

陶淵明出身庶族,29歲出仕爲官,後任澎澤縣令。諸多黑暗的官宦生涯,使他無法與世俗同流合污,到任81天,爲了“不爲五斗米折腰”而憤然離職。至此,陶淵明十三年的官宦生涯結束。於是毅然隱匿於廬山之下,走上了歸隱田園之路,以追求其內心的寧靜與淡泊。

那年,陶淵明41歲。每天以酒爲友,以詩爲樂,以菊爲伴,兩袖清風,充盈着古代知識分子追求個性價值的信念,昭示着古代文人高曠雅緻的風采,以及中國文人所獨有傲骨。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的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在閒適的田園生活中,他心情自然而寧靜。晚年貧困潦倒時,也不願再入仕途。直至427年11月,63歲的陶淵明淡然離世,魂歸南山之下的茅廬中,步入桃花源的隔世生活,歸去來兮……

我開始思索文化的真正內涵,或許餘秋雨先生筆下的《文化苦旅》正是一種對文化的深層認知,對文化的種種歷練。

於是我用哲學的眼光看待苦行,冥想苦思,探山水名勝,觀人文風景,自然是歸結於文化的薰陶,精神的洗禮。

停佇於那些流轉千年的文化之中,苦行亦冥思,只願挺起中國的脊樑和傲骨,和餘秋雨先生貼近山水,苦旅文化,冥思深涵……

《文化苦旅》讀後感4

“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

——題記

瀟瀟灑灑地走了迴天涯,讓山山水水留下了點自己的足跡。你說它苦,它苦中有樂;你說它樂,它樂中帶苦。用旅程修飾筆下的文字;用時間磨礪人生的滄桑;用回憶勾勒出最完美的篇章。他說希望筆墨留下的痕跡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他希望如此,可卻說這實在已是一種奢望。於是,行走在陸地、江海,懷揣着一個繾綣的夢想,誠惶誠恐地開始踏訪着一個個或新穎或陳舊的夢境。

像那海灘上一地的細沙,風過,沙動。潮退後,依舊是原來的樣子,可留下的,還有海的味道。從敦煌行至陽關,從邈遠的四川平原旅至古色古香的蘇州。有過在寧靜的三峽下苦苦地冥想,有過在神祕的洞庭湖畔低低地自語,更有過行走在蘇堤、白堤之上,駐足於雷峯塔廢墟之中。他常常笑語,這是欠西湖的一筆宿債,或許,又是還了他兒時的一個陳舊的夢境。走走停停,歇歇走走,走的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後一點少年英氣,或者是疲倦的伏在旅店的小桌子上塗塗抹抹。他不得不承認他無法不老,但是至少曾經還像這般年輕的大膽。無論是他筆尖之下那揚揚灑灑,絢麗多彩的文字,還是他嘴中不太愉快又略帶苦澀的旅途,對我來說,都充滿着無盡的好奇和幻想,我尊重他,我想,不僅僅是我一個。

再美的景色也需要有歷史的沉澱,和文人的裹卷,正是如此,才能吞吐千年。也許百轉千回中,對歷史的多情,總會讓自己的人生增加更多的負重。也許那是苦的,但歷史的滄桑感總會給人更多,更珍貴的回憶,就是那種苦澀後的回味,在身體裏纏綿了千年,只爲等那一瞬間,然後無無盡的延綿……也許這整一個,都只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那個小小的縮影,伴着人的苦,人的思,人的憶,人的記,而後,散發出它無法遮掩的光彩。或寧靜,或喧鬧,或婉約,或大氣。也許浪漫安詳是你所愛,又或者高貴浮華纔是你所鍾情,那又有什麼干係呢?你可以坐在莽莽大地之上,站在高山河流之旁,甚至,只需停駐於那些流轉了千年的文化之中,靜靜地聽他訴說,訴說這千百年來的滴滴點點。

當你真正融入這山水畫、人文畫般的大自然之中,你會迷戀上她千種萬種的風情。陽關蒼茫的白雪,廬山迷濛的霧靄,蘇州精雅的林園,吳江淒冷的落葉,你與它們交融在一起,然後發現自己會無端的動容。交織着老屋的回憶,夾雜着對風景無限的感懷,也許再當你靠在殘破的古老城牆之上,你內心裏,會少一些對着殘垣斷壁的悲涼,更多的是,對久遠歷史的讚歎和對古老文化的敬仰,甚至,是膜拜。

思緒是不止的,我看出來了。每一次臨別時的不捨,全都精巧地隱藏在那一句句精短的皆爲之中,他是怕再寫下去,便很難再收手了吧。一本薄薄的書,怎夠抒發他無窮的感懷。我亦知,那些跋涉于山水中的記憶,早已蓋過他口中所說,所嘆的苦澀。他定亦想像他所欣賞的理查德教授一樣,像頑童一樣舉着雙手,引吭高歌。於是,文化的精魂,和着風,和着陽,和着腳印足跡,釋放出它無比耀眼的光芒。

文化苦旅,苦了人,甜了心。

有些記憶,從不曾老去……

《文化苦旅》讀後感5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處處都有值得人去思考的地方,如果說中國文化是太平洋的話,那麼餘秋雨就是一個航海家,而我也勉強算得上是他的小追隨者。

初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總是感嘆於他那伸張有力的筆法和豪邁中略帶悽苦的哲語。是什麼使得作者筆下的文章能夠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顯得遊刃有餘?是一種閱歷,一種修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無處不見證着他那滄桑而深邃的足跡。就是這種閱歷和修養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種獨具風格的藝術特色。

這書裏寫的,不僅有歷史上的匆匆過客,還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不僅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遺產的範欽的後代們,還有淳樸善良但又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不僅有莫高窟的玄祕與聖潔,還有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不僅有江南的秀美與嬌豔,還有廟宇的悠遠與深沉。這些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面,令人爲之汗顏。

隨心所欲地慢慢翻閱,啜飲着文化的甘泉,印刻着行旅的記憶。只要順從他的牽引,腦中便是紊然不亂的條理;只需跟隨他的腳印,一路上都是幻美絕倫的風景——-虯曲蒼勁的臘梅、飄渺冷豔的西湖、狂暴雄大的廬山瀑布。餘秋雨鄙棄陳詞濫調,細膩又不失大氣的筆觸下描畫着一幅蒼健渾厚的山水畫,書寫着一首抑揚頓挫的詩歌,哼唱着一支輕柔婉轉的小夜曲。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心情,直鍥人心的歷史感懷,用悠長的歌謠譜寫出心中的悸動。

四壁的文字間,可以讓我感知到怎樣咆哮的狂風在我指間遊走,怎樣綿長的細雨帶給旅人無盡的鄉愁,怎樣迴旋的流水唱着抑揚有致的曲調。的確,餘秋雨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餘秋雨是懷着俠士般的情懷和心胸去旅行,孤獨地在敦煌、陽關、柳祠、三峽、西湖、天一閣?在江邊、在大漠、在高山上行走,在歷史的脈博上行走,在責任與道德的正中心行走。帶我們遊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的同時,又不忘將中國的歷史文化揉入其中,呈現給我們的除了令人癡迷的風景,令人好奇的人文現象,還使讀者對文化產生某種反思,與此同時讀者的精神也得到了洗禮。

人的一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因爲無論你擁有多麼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爲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爲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嘆,也是對讀者的啓示。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人都可以像餘秋雨這樣勇敢地去走,但,只有他可以這樣冷靜而痛苦地揭露,歷史留給我們的大多都是疼痛和傷疤,即使有時光這樣的良藥,也難以痊癒。有些人可以把時光當成忘憂草,有些人無論如何也做不到,他們只會一遍又一遍地咀嚼那份苦澀,而這份苦澀還會一代一代地遺傳。

沒有周遭的閒言碎語,走向比現實更高的殿堂,繼續新的輪迴。而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佇立上幾分鐘,感嘆滄海桑田的變遷,悟一會兒人生之真諦,因爲只有在現代的喧囂中,歷史的寧靜纔有力度,只有在現代人的沉思中,過去才能上升爲寓言。

山重水複,無言的大地上,總有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嘆。走走止止,在山水歷史間跋涉的時候,回憶滲入了筆墨之中。也許《文化苦旅》就是面前的一杯濃茶,入口時苦澀,但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6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讀完這本書後也從中找出了絲許的感覺。

作者餘秋先生從九三年開始,從上海戲劇學院辭職後,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經駐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獨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寫着一段段親身感悟。或許作爲我們是沒有這樣的機會去嘗試這樣的一種體會,這種苦行僧般的高尚,我們只是以另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傳承着這樣一種精神。

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在遊歷山水之間,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我們去到了某一個地方參觀,總是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在我們所站的這個地方有誰走過,又發生過的樣的歷史事件呢,又是誰在這裏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呢等等。就在這樣的一瞬間裏,那所有的一切都會很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會油然而升,歷史古蹟所蘊藏着的精神與文化重燃而生,使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了一般。那我們的教書育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與學生們做着不同的互動,在同他們的交流中,我感覺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此時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覺自己是無比的自豪。我們在默默耕耘的同時,看到學生們快樂成長,在知識的海洋中暢快的遊歷着,我感覺到無比欣慰,感覺我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在欣賞山水風景,而是在對歷史的滄桑的一種回顧,嘆息和哀傷,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激勵。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長我們的智慧,洗滌着我們的。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啓迪,一種精神的寄託。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見證在這裏留下了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們的記憶中早已經是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或許也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將這些詮釋出來。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同樣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教學是一種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們看不到吶喊聲,沒有歡呼聲,更加沒有掌聲

學生是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於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着眼。更不能因長久以來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而習慣於只看眼前,不顧將來,以剝奪學生個性爲代價換取教師的師道尊嚴,以犧牲學生的興趣爲代價,過分苛求學生的成績,換取暫時的高分。教學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讀着《文化苦旅》,讓我漸漸地明白了很多東西。我想,讀一本書除了能夠獲得理性和知識的收穫之外,最大的享受可能是那種喜悅,有所思有所悟的那種喜悅。讀《文化苦旅》並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爲需要用全部的心去感悟。但是讀着讀着,便會有所收穫。猶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其階段性,不能強求一致,更加無法整齊劃一。

而真正能夠給學生以偉大啓迪和深刻影響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的細節。要知道學生們真正的想要的是什麼,想聽的是什麼,感興趣的是什麼,然後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及時的表揚,真誠地賞識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僅僅有責任心還是不夠的,變單純的“責任”爲豐富的“情感”,纔是真正的關鍵之所在。這些是我在讀完《文化苦旅》後的所思,所想,所感。

《文化苦旅》讀後感7

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裏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的方式,散文,真的也可以寫出歷史的重量。

餘秋雨先生的文采極好,像一個朝聖者,通過對山水的人文思考,一步一叩地將文化苦旅展現。彷彿開篇的黃沙一直刮入了尾篇的墓地。讀此書前,我對書的名字仍好奇不已:所謂“文化苦旅”,爲何會“苦”?翻開書,閱讀了第一篇《牌坊》,我宛若跌入湖中,再也無法自拔,也讓我深深明白,這便是讀書的快樂,閱讀的收穫罷了。

《牌坊》是一篇回憶散文。文中敘述了鄉間的牌坊,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靦腆年輕女老師們,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紋上,送孩子們遠去而揮動的小手絹,“鄉間爲什麼留有那麼多無言的牌坊,卻又涌來那麼多陌生的美麗,尼姑的美麗,女教師的美麗”,她們迫切招收女學員,是希望通過她們努力,讓未來的女性不再揹負那沉重的封建禮教,面對封建禮教不再成爲新的一批以舉白旗爲快樂,以爲獲得“真理”的人。在這個年代,書中的女教師們,作爲女性這一脆弱身份的存在,這些美貌絕倫的東方女子,正在努力着爲一個山村,一道道山樑,爲女人也爲男人,爲還在沉睡着的中國解凍,她們是偉大的。此文,在餘秋雨先生的筆下沉重而悲壯,文中包含對封建社會女性地位低下觀念的嘲諷,對父母良苦用心的讚揚。

餘秋雨先生在《我的山河》中一段對話中寫道:總有人在路邊問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者關係如何?”我回答:“沒有兩者,路,就是書。”對普通人來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無論古代現代,均非易事,能做成其中一件便已很難。在古代,書籍昂貴,萬卷書更是富貴人家才能擁有,在小學、初中階段學到的國學故事和文言文中都有提及,一些勤奮好學的寒門學子,看書只能到藏書之家借閱抄寫,讀萬卷書對一般讀書人來說,更多的是一種理想,更別說平民百姓。

在當代,文化繁盛,一天出版的書籍、報刊不知多少,更無論泥沙俱下的網絡創作。但人心浮躁,又能有多少人能靜下心來認真的捧起一本好書,細細品讀?渴望讀書的年代,讀不了很多書;期盼行走的時候,無法跨越山水阻隔,這是悲哀,而文字風行天下時,卻找不到能值得閱讀的書籍,或是沒有多少人看書,這又是另一種悲哀。

文化,不管在哪個時代哪種文明下,都是一種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是超越一切政治因素與社會習慣,真正爲一個人的本源與根基寫下定義的力量。

文字,因爲真,纔會苦。苦旅,便如《牌坊》中所寫的一般,安靜的化爲恆久。

博爾赫斯說: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圖書館的樣子。隨着長大與經歷,有些東西開始在心底沉澱,除了眼睛也開始學着用心看世界,透過浮華明白什麼纔是美好,每年暑假我都會外出旅遊,莫高窟,月牙泉,蘇州,周莊,西湖,上海等等,在書中出現的地方我去過一部分。在旅途中我的確曾爲歷史的滄桑所震懾,爲自身的渺小而悵然,爲生命的偉大而落淚,但心中的感情始終處於一種混沌難言的狀態,模模糊糊地抓住過什麼卻始終散不開濃霧。所以在讀這本書時散去濃霧的共鳴甚多。不得不說,沒有對文化的深刻思考和對歷史的深刻感觸是沒有辦法從深處建立起他們之間龐大且複雜的聯繫的。

我珍惜生命中所有的旅行和閱讀時光,以及路上曾經遇到的有趣的靈魂,還有相伴閱讀的志趣相投的夥伴們。讀書的時光就是享受的時光中遇見最好的自己,寵辱不驚,雲淡風輕。

《文化苦旅》讀後感8

我站在古人必須站過的那些方位上,用與先輩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會有變化的自然景觀,靜聽着與千百年前沒有絲毫差異的鳥語風聲。

心說,當站在堆積的中華文化前,山嶽的高度,不免覺得過於厚重,而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都落在這山重水複、莽莽蒼蒼的大地上,或化作奔瀉的河流流淌着。大地默默無言,江水生生不息,卻終是將文化內涵封存久遠。於是,走慣了遠路的三毛唱到:“遠方有多遠?請你告訴我!”沒有人能告訴他,他便悄悄的出發了,用一杆馱着沉重的心的筆,帶我們在大半個中國的美麗中跳躍。

我們似乎看到這樣一幅畫面:文弱多情的餘秋雨,在斷垣殘牆或莽莽蒼蒼的人文山水前,一會兒靜靜沉思,一會兒喃喃自語,欲步卻又停留……他驚歎、震憾,他婉惜、嘆息。如同古人之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般在遊歷中洗去了少年英氣,懂得了沉穩厚重的中庸之道。然而沒落的唱着古老歌謠的孤座黃昏的美麗定然會使他心旌神搖、羨慕不已。於是他便欣然往甘肅敦煌出發了,轉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東南的吳越春秋,最終寫至境外南洋的疊疊從冢。

苦的不是歷史遺留下的璀璨文化,苦的是研究文化的文人。《道士塔》與《莫高窟》中,餘秋雨不時的嘆息,讀敦煌,不是死了幾千年的標本,而是活了幾千的跳動的生命。然而在這朝聖者衆多的聖地,卻偏偏出了個王道士。從此,它蒙了辱,中華民族蒙了辱,但細細一想,送與沒有赤腸的官僚當做奢華的玩物,倒不如賣給外國學者。雖說“洋唐僧”骨子裏是赤裸裸的文化剝削,但不也是它們才使莫高窟文化大放異彩嗎?餘秋雨狠心的說過:“比之被官員很多糟踐,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中!”然而還是不能舒心的。中國文化何其多,卻偏偏忽視了這座文化寶庫,這讓人如何悲哀!直到《柳侯祠》前往到《寂寞天柱山》,纔敢安心的撫摸那水靈水秀的風光,就在那裏和歷史擁抱,與柳宗元,與謝靈運,與杜甫,與范仲淹,與李白……緊緊地,生怕這一處處風光如同海市蜃樓般從眼前湮滅。

他是沿着長江往下走的,起點是都江堰。因爲他認爲,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它的規模從表面上看不及長城宏大,卻註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如果說長城佔據了遼闊的空間,那麼,它卻實實在在的佔據了邈遠的時間,它至今還在爲無數民衆輸送清流。當然,我們已經跟隨他拜見了那遙遠的看不見面影的李冰。

之後他走過了蘇州,抵達了靈動江南。確是洗掉了黃沙漫漫帶來的歷史傷痕,以柔麗的小橋流水爲背景,把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得形神俱佳。當然不會少了半夢中的西湖,西湖的盛大,歸攏來說,在於它是極複雜的中國文化人格的集合體。所以不會少了白堤與蘇堤的風采,可是還有蘇小小的風采,她一向用美熨帖着生命。

再順流下一路就到了上海,那氣息就愈發現代化了。可是卻免不了顯示出了人性的不足,一再的對上海人讚揚,又不停的對其惡劣的心裏品性進行批駁,然而上海人卻是不以爲然的,習慣般的自我安慰將劣根更加暴露無遺了。當然,這不是對他們的審判,而是文化根底的論析。

水路完了,在大海面前,餘秋雨安心的寫出了充滿文化感慨的回憶。再者,就是準備往下一站遠方而揚帆了。可是,那漂泊的旅途中對於文化的苦澀回味卻剛剛開始。

璀璨的文化,苦澀的旅行。然而剖析開卻是淺淺嘆息後的美麗,還好,一切都還存留。

當然,越往遠走,越是生動……

《文化苦旅》讀後感9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也從中找出了絲許的感覺。

作者餘秋雨先生從九三年開始從上海戲劇學院辭職後,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經駐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獨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寫着一段段親身感悟。或許作爲我們是沒有機會去嘗試這樣的一種生活,這種苦行僧般的高尚,我們只是以另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傳承着這樣一種精神。

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在遊歷山水之間,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我們去到了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總是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在我們所站的這個地方有誰走過,又發生過的什麼樣的歷史事件呢,又是誰在這裏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等等。就在這樣的一瞬間裏,那所有的一切都會很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會油然而升,歷史古蹟所蘊藏着的精神與文化重燃而生,使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了一般。那我們的教書育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與學生們做着不同的互動,在同他們的交流中,我感覺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此時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覺自己是無比的自豪。我們在默默耕耘的同時,看到學生們快樂成長,在知識的海洋中暢快地遊歷着,我感覺到無比欣慰,感覺我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在欣賞山水風景,而是在對歷史滄桑的一種回顧,嘆息和哀傷,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激勵。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長我們的智慧,洗滌着我們的心靈。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啓迪,一種精神的寄託。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見證在這裏留下了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們的記憶中早已經是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或許也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將這些詮釋出來。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同樣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教學是一種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們看不到吶喊聲,沒有歡呼聲,更加沒有掌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於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着眼。更不能因長久以來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而習慣於只看眼前,不顧將來,以剝奪學生個性爲代價換取教師的師道尊嚴,以犧牲學生的學習興趣爲代價,過分苛求學生的成績,換取暫時的高分。教學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讀着《文化苦旅》,讓我漸漸地明白了很多東西。我想,讀一本書除了能夠獲得理性和知識的收穫之外,最大的享受可能是那種喜悅,有所思有所悟的那種喜悅。讀《文化苦旅》並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爲需要用全部的心去感悟。但是讀着讀着,便會有所收穫。猶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其階段性,不能強求一致,更加無法整齊劃一。而真正能夠給學生以偉大啓迪和深刻影響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的細節。要知道學生們真正的想要的是什麼,想聽的是什麼,感興趣的是什麼,然後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及時的表揚,真誠地賞識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僅僅有責任心還是不夠的,變單純的“責任”爲豐富的“情感”,纔是真正的關鍵之所在。這些是我在讀完《文化苦旅》後的所思,所想,所感。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我慢慢合上書本,心頭滿是震撼。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餘秋雨先生的作品,起初,我認爲這是一本講山水,談人情的書,可當我開始閱讀時,才發現並非我所想象的。

於“文化苦旅”四個字,我最先抓住的便是“苦”,我認爲,這裏的“苦”,不是旅途艱辛操勞之苦,而是作者內心的苦,爲國家的燦爛文化瑰寶流逝而苦,爲古往今來的名人遺憾而苦,爲佳作無人欣賞而苦。我讀着讀着,竟也感到了苦,可與此同時,我也是快樂無比的,我的眼前展開了一幅又一幅的畫卷,有金碧輝煌的莫高窟,也有天地間一片茫茫的沙漠,有寧靜而優雅的江南小鎮,又有悽清寂寞的天柱山,我彷彿身臨其境,去感受那文化遺留,歲月沉澱帶給我的震撼。

我細細品讀這本書,發現餘先生僅用有限的筆墨描繪景色,但卻靠一個又一個的名人故事,或是自己獨特的想法和見解,將各地景色描繪的飽滿而厚實。塔中的道士,李冰建造的都江堰,,李白蘇東坡嚮往的天柱山,蘇小小一生惦念的西湖,故事動聽,卻又發人深省。

還記得翻開第一頁的《道士塔》,我爲王道士發現國家的文化寶藏而感到驚奇萬分,這個土道士對自己擁有的財寶充滿了美好的幻想。

但是,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人們發現了這筆可觀的財富,愚昧的道士伸出了貪婪的爪牙,他用中華的文化瑰寶,換來了一箱又一箱的錢幣,他站在道士塔口微笑着送別一隊又一隊的洋人,然後轉身離去,不帶一絲眷戀,他永遠都不會知道,他丟失瞭如何的一筆文化寶藏。他是多麼可恨,而又可悲啊!

而像這樣的時間,從古到今比比皆是,被強取豪奪後燒燬的圓明園,國內珍寶卻在日本被拍賣,我們想要將屬於我們的瑰寶帶回,竟要高價購買,每當我想到這裏,就忍不住捶胸頓足,也正是因此,我們更要珍視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再讓它白白流失。

再往後看,我便發現整個人的眼界,都更加開闊了,我獨自走在雪地上,感受這陽關雪的潔淨無瑕;我站在白蓮洞裏,感受中國文明的衍生和發展;我站在蘇州古城中,感受這座城的寧靜和別具風情。

我彷彿變成了餘先生,走在這廣闊的天地間,感受中國之美,世界之美,於是,在我的眼中,山便不再是山,水也不僅是水,它們被烙上了“歷史”和“文化”,變得別具風情而又不失純粹,經過歷史的洗滌,它們變得更加可愛了。

餘先生一步步走過的,不僅僅是一幀幀風景,更是見證中華五千餘年風風雨雨的一本厚重的史書,站在這些美景前,與古人對話,爲他們的欣喜而快樂,爲他們的悲傷而遺憾,以他們的懲戒來自省,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快樂和富有?

美麗的山水,大好的風光,是自然的慷慨饋贈,更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的樸實財富。餘先生走過這些山水,將美景與自己的想象和見解巧妙的融合,再以生動的語言文字加以表述,於是就有了《文化苦旅》。

它是中國文學文之壇中衆多璀璨的星星中的一顆,也正是因爲這顆明星,讓我想要去走一走那萬水和千山,看一看那風土和人情。

待我親自走過那大江大河,青山綠水,待我親自悟過那多彩豐富的傳承和文化,才更會有深一層的領悟和感觸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人有人品,書有書性。爲官者善深沉,從商者善鑽營,平頭百性太隨性。所以人品與書性往往很一致。

作爲一介草民,參不透官場機密,悟不明商業道理,只得隨性隨心。況且本人天生苦命,對苦字分外親近。所以,當我一看到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便有一種閱讀的衝動。讀完後,我對之前《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理解:認爲無非是指旅行的勞苦,此刻才發覺這實在過於幼稚的理解。其實,苦於身無所謂苦,苦於心才實爲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齊。”我以爲,這乃是文人最大的財富。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讀完此書,感覺自我對古代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這部文化散文集讓我感受到這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其中也夾雜着對青年人爲文化淪喪的不滿,同時也爲中老年對於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該書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色彩斑斕的莫高窟文化到渾厚凝重的北魏都不展現出人類文化的一種積澱,一種象徵。

書中有以柔婉清新的江南爲景的《白髮蘇州》、《江南小鎮》,也有那如水柔順卻又錯綜的《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都以人物爲基礎,展現了風景背後的人文感受。同時也有與江南截然不一樣的《莫高窟》中的熱烈奔放,《那裏真安靜》中沉靜冷冽地對戰爭的反思。作者在每一處的反思都是對文化的一種苦苦探尋,一種欣欣嚮往。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我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雖不能說我完全理解了餘先生對文化的解讀,但我能夠品味出文化的一種現象,對美麗文化背後的一種宣誓。在我們青年一代人,時常最容易丟失,最容易遺忘的就“文化”。而如今,理解古代文化,欣賞古代文化,解讀古代文化,就常常是那些“聊發少年狂”的老夫們了。其實這纔是對文化的一種傳承,一種無形的保護。金錢和權力使王道士變得如此的殘忍,讓一尊尊美麗的雕像就這樣的灰飛煙滅。這無不暗示了一句話“有錢可使鬼推磨”。看到那裏的時候我感到一絲絲的惋惜與無奈。

看完這本書之後,看這許多的文化在面前一幕幕的消失。突然想到了中國的近代,在那些蹉跎的歲月裏。人們不在乎“文化”,只求“苟全性命於亂世”。一張張沾滿淚水的圖片——鴉片戰爭炮火、鴉片對古代人們一種打擊,火燒圓明園對這座曠世奇座毀滅性的摧毀。就連最近電影《新少林寺》都有鷸蚌相爭,洋人得利於珠寶的情節。文化發人深思。我們的國家一天天強大,這正是我開始要尋回屬於我們自我的文化,那是對中華民族的一種傳承,對華夏禮貌的一向傳承。

文化“苦”旅,苦的是種經歷,苦的是種感受,苦的更是種震驚人們心靈的良藥。寫到那裏,我也能夠發覺其實在苦中也能夠尋求歡樂的真諦。這一路“苦”來,雖征程漫漫,寒窗數載,卻終究走出了他的“文化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