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三毛文集讀後感

三毛文集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一口氣讀完十八冊的《三毛作品集》,對三毛和她的作品有了比較粗淺的瞭解。掩卷沉思,感慨良多,在此略談一二,與各位對三毛有興趣的同好交流。

三毛文集讀後感

一,三毛的成名三毛自己多次自稱,她不是一個好學生。她只上到初二就休學了,在家歇了六年,靠私人關係到大學做旁聽生。沒有畢業就休學出國留學,留學三年轉了三個國家,平均一個國家一年,一年的時間分別學一下這三個國家的基礎語言也就差不多了。雖然在《三毛一生大事記》裏面有留學回國後“在大學教德文和哲學”的文字,我想,在大學教初級德文比較可信,教哲學則比較可疑。否則,三年前的旁聽生,休學出國轉三年後就能回大學教哲學,豈不成爲那個大學的笑柄?然後不久,她遠嫁國外做家庭主婦。三毛能成爲風行一時的知名作家,除了她自己的努力外,功勞最大的當屬臺灣《聯合報》。

《聯合報》是臺灣的兩大報之一,三毛的成名系列散文《撒哈拉的故事》就是在該報副刊上首次發表,然後逐漸流傳開的。這個系列散文出現的年代是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正趕上臺灣經濟騰飛和走向世界,人們沒有時間坐下來看長篇大論,同時又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所以富有異域風情的撒哈拉故事適時地滿足了讀者的需求。正如某些評論家所說的那樣,僅僅“撒哈拉”這三個字就足以吸引讀者的眼球。

緊接着西撒哈拉脫離西班牙的殖民地統治引起那裏的局勢動盪又成了世界矚目的焦點,可以設想一下,如果今天有一位作家在報上爲我們連續推出“伊拉克的故事”或“阿富汗的故事”,將會產生怎樣的效果。

當然,僅僅靠時事熱點掀起的讀者熱情是不能長久的,正當讀者對撒哈拉故事中的三毛和荷西產生興趣的時候,荷西意外逝世。這個意外立刻緊緊抓住了讀者的心。《聯合報》自然不會放過這個絕好的炒作機會,三毛熱由此掀起新高潮。《聯合報》的具體步驟是出錢讓三毛周遊中南美洲各國寫遊記,還派一位攝像記者爲她的遊記提供圖像資料。周遊結束後,緊接着就安排三毛做環臺灣島的演講,這已經與演員“做秀”非常相似了。演講的後面是在報刊上開設專欄,回答讀者提問,這樣就更加拉近了三毛與讀者的距離。與這些相配合的還有寫歌詞,教學,拍電影等。三毛想不出名也不行了。

二,三毛的作品三毛的作品很有意思,作品集雖然多達十八冊,但除了一冊是電影劇本外,其餘均爲散文。而且三毛自己也多次強調她“只會用第一人稱寫作,不會用第三人稱寫別人的故事”,她說她寫的故事都是她親身經歷或親身感受的東西。在這十八冊作品裏面,我最喜歡的是《撒哈拉的故事》和《哭泣的駱駝》這兩本,我甚至認爲,她的所有作品,都沒有能夠超越她的成名作《撒哈拉的故事》的水平。

由於三毛一再強調她的文章都是寫自己,所以這爲讀者通過她的文章瞭解她本人提供了便利。三毛1942年出生,1973年與荷西在西撒哈拉結婚,婚後,荷西外出工作,她做家庭主婦。當時,三毛周圍沒有什麼太多的娛樂社交等機會,她不用爲生計發愁,卻有大把的時間,還積累了不少的人身經歷和感受,所以正處於一個厚積薄發的大好寫作時機。1976年,三毛35歲,正是一個女人成熟,又精力最旺盛的年齡,因此寫出了《撒哈拉的故事》這樣比較好的作品。但是1976年出名以後,接着出版的《雨季不再來》是她成名以前的舊作,甚至可以說是以前

的習作,就連三毛自己對它也評價不高。 在三毛成名以後,她感受到了成名後的寫作壓力,原來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的休閒式寫作,如今成了她的精神負擔。正如她自己在作品中所說的那樣,她長時間地冥思苦想,卻寫不出一個字來,甚至有十個月的時間,基本上停止了寫作。當然在那樣的環境下,她還是寫出了比較好的文章,那就是散文集《哭泣的駱駝》,可以看成是《撒哈拉的故事》續集,這本文集也幾乎榨乾了她關於撒哈拉的最後生活積累。

隨着她和荷西離開西撒哈拉,荷西先是失業,然後又在1979年意外去世,這樣的打擊使三毛的創作環境和心態都受到了重創,從那以後,可以說,她一直沒有從這種打擊中恢復過來。1981年回到臺灣以後,她被傳媒和盛名所驅使,幾乎失去了自己,她所做的一切,幾乎都是爲了滿足讀者的需要。她去演講,她回答讀者的來信等,她已經從一個作家蛻變成一個社會工作者,或者說一個佈道者。從某種角度來看,1991年三毛的自殺,可以看成是一個佈道者最完美的結局。

當撒哈拉一旦離三毛而去,她的文章中只能出現一些“回憶”,“答讀者來信”,甚至“收藏物介紹”之類的內容。當三毛的文章內容回到了普通老百姓熟悉的生活中來之後,三毛的光環也就自然暗淡了。

三毛文章中最容易引起讀者共鳴的是她的真誠和愛心,此外還可以非常強烈地感受到三毛對身爲一個海外中國人的自豪和對祖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