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飛碟現象》讀後感900字

《飛碟現象》讀後感9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6W 次

我愛科學,更愛科學中的探索。

《飛碟現象》讀後感900字

一提到“飛碟”二字,人們不禁聯想起“UFO”,“外星人”等字眼,這就是一種無意識的探索,如果再更深層次的分析,我們就可將“UFO”,“外星人”統稱爲“地外文明”。千百年來,人們對待科學現象的態度經歷了“迷惘(膜拜)——認知——再認知”的過程,人們不斷的對科學的探索,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巨大動力源泉

步入二十世紀,世界上越來越多的未解之謎浮出水面,展現與世人面前。打開《飛碟現象》這本書,它詳細的介紹了飛碟(UFO)從古到今的來龍去脈,令我想不到的是,飛碟早在史前壁畫中就已經出現,中國的夏王朝時的飛碟早已來過地球。面對這麼的的疑團,我能做些什麼呢?只有去了解,去探知更多的飛碟現象,以至提出科學的見解,解除人們心中的疑慮。科學上很多偉大的發現都是源於內心對真理的探索。熱愛科學的人才能發現,理解科學。魏格納只因對世界地圖的一眼掠過,心中卻浮現出兩塊相似大陸可以合併的靈感,於是便產生了大陸漂移說;阿基米德在平衡槓桿時發現距離與物體質量有關,最終發現了槓桿定律……

對待科學的探索是可敬的。哥白尼不惜畢生精力,提出了“日心說”;伽利略不顧教會的迫害,通過各種實驗再一次證明了哥白尼的觀點;達爾文,進化論之父,歷經三十多年探索,小心求證,發表了《物種起源》……我們現在的科學文化正是基於前人的研究之上,向他們致敬。

對待科學的探索是積極的,是熱情的。我們對待外星的探索從未停止。還記得嫦娥奔月嗎?這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美麗故事,卻成爲了古代中國人對宇宙的最初探索;明朝的英雄萬戶,抱着飛天的夢想,一躍而起,博得世界的尊重。到了現代,書中提到了著名的“奧利維亞星”生命猜想和科學家聯合發出的“奧茲瑪”計劃,表達人們對宇宙的熱情,執着的追求。

對待科學的探索是要有目的性的。一個蘋果從樹上落下來,你會將它拾起,吃掉,你並沒有察覺,它爲何只向下而不四處飄蕩,牛頓卻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這就是牛頓不同於常人的地方:善於探索真理。牛頓是人才,他能用理性的心理觀察到常人不易察覺的細微之處,擁有敏銳洞察力,以及持之以恆的探索精神。所以,當有“蘋果”砸向你,你最好不要將其撿起吃掉,要多思考它爲什麼砸向你,也許,在你思考的瞬間,探索精神的種子在你心中茁壯成長了。

對科學的探索更需要創新和合作,對於尋找地外文明,對於飛碟的神祕力量,我們都應該相互交換意見,是否有根據。它是一個不斷累積知識,互利共贏的過程。居里夫人在倫琴射線和貝克勒發現鈾射線基礎上發現鐳的,他們兩人由此共享了190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在元素週期律發現過程中,如果沒有德貝納“三元素組”,邁爾“六元素表”,紐蘭茲的“八音律”等元素分類工作的基礎,就不會有門捷列夫的元素週期律。

最後,探索科學更需要競爭。競爭的探索,可以激發人們探索真理的積極性,使研究充滿活力生機。探索科學要有壓力,它產生了成果,人才的脫穎而出。

合上書本,是作者給讀者的寄語:“外星生命終有撥開雲霧的一天,這正需要你們去科研探索。”不錯,茫茫宇宙是否深藏地外文明,浪漫歲月還需我們的開解奧祕。探索科學,自古以來都是爲了造福人類,因此我想說:不懈探索,方爲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