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有關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3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1

一、 教案方針:

1、 通度日動,讓幼兒感知“1”和“很多”,並劈頭區別“1”和“很多”兩個差異的量。

2、 造就幼兒對數教案的樂趣,並學慣用語言來舉辦表達。

二、 重點和難點:

重點:通過操縱遊戲教案,讓幼兒感知“1”和“很多”。

難點:劈頭進修區別“1”和“很多”兩個差異的量。

三、 質料及情況設計:

小雞人手一隻,套蛋人手一隻(紅、黃、綠三種顏色)

四、 設計思路:

按照小班幼兒進修數的特點來看。孩子學數較量形象、直觀。因此,設計了這一解說教案。讓幼兒通過老師所提供的特定的質料來感知“1”和“很多”這兩個差異的量,使幼兒在愉快的空氣中感知數觀念。

五、 流程設計:

提出問題——>實驗教案——>反饋接頭——>提高實驗

解說手段:師講——>個體遊戲——>師生接頭——>集團遊戲

(一)、提出問題——>實驗教案:

師:“嘰嘰嘰,誰來了?”(小雞來了)。

出示小雞:師:有幾多小雞?(很多小雞)想不想和小雞做遊戲?(想)每個小伴侶和一隻小雞做遊戲。

(二)、提出問題——>實驗教案——>反饋接頭:

師:咯咯咯,誰來了?(雞媽媽)雞媽媽要讓雞寶寶返來(幼兒送小雞回家,放進筐裏)

適才家裏沒有小雞,此刻怎麼了?(很多小雞)

師:雞媽媽要和我們來玩一個小母雞生蛋的遊戲,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一些什麼樣的蛋蛋?(有紅蛋蛋、綠蛋蛋、黃蛋蛋、我們的蛋是彩色的蛋蛋)。

交接遊戲法則:挑一個你喜歡的.蛋蛋,只拿一個,一邊拿一邊說:“我拿了一個什麼顏色的蛋蛋?”

師:(請每位幼兒拿一個蛋蛋)我這裏有幾個蛋?(很多)。本來我有很多蛋蛋,此刻我把它分給小伴侶。你一個、我一個。

請幼兒各自說說拿了一個什麼顏色的蛋?

(三)、提高實驗:

1、 師:此刻我們要到草地上去生蛋,一邊生蛋一邊說:“小母雞,真醒目,生下一個大蛋蛋,生好了蛋蛋回家了。”(幼兒遊戲)

師:適才草地上沒有蛋,此刻怎麼拉?(很多蛋蛋)

師:你生一個,我生一個,釀成了很多蛋蛋。

2、 師:蛋蛋放在地上我不安心,我們來幫雞媽媽把蛋拉回家,一邊撿一邊說:“我撿了一個什麼顏色的蛋?”

(四)、講評:

1、適才籮筐裏沒有蛋蛋,此刻怎麼拉?(很多蛋蛋)

2、彙報幼兒下次再來玩遊戲。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找出較多的物體,回比較多少。

2、培養幼兒的初步分析、比較能力。

3、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遊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教學準備:

圖片3張紙偶2個記號筆鈴鐺凳子

教學過程

一、情景表演,出示小熊、小白兔,引出課題。

老師給小朋友請來了兩位新朋友,一個是小熊,一個是小白兔。

二、出示禮物,感知物體的多少。

今天是小熊和小白兔的生日,他們收到了許多許多禮物。

出示圖片①:小白兔收到了什麼禮物?(個別幼兒)蘿蔔有幾個?我們伸出小手數一數?小熊收到了什麼禮物?(集體)有幾顆?請幼兒想辦法比較誰的禮物多?

出示圖片②:小白兔收到了什麼禮物?小熊收到了什麼禮物?哪個小朋友知道3個蘑菇多,還是4個蘋果多?你是用什麼好辦法知道的?

教師引導:我們是用什麼好辦法比較多少的?

出示圖片③:小白兔收到了什麼禮物,有幾塊餅乾?小熊收到了什麼,有幾根骨頭?請幼兒比較,誰的禮物多?你是用什麼好辦法知道的'。請幼兒操作,發現了什麼?

三、遊戲:

⑴小白兔和小熊要邀請小朋友到他們家來玩搶凳子的遊戲,小朋友要聽小鈴鐺的聲音學解放軍繞着凳子走,鈴聲停馬上坐下,一張凳子坐一個小朋友,看看誰能搶到小凳子。幼兒遊戲。

⑵搶凳子的遊戲好玩嗎?老師還要帶小朋友門去外面玩,我們一邊唱歌一邊找朋友,1個女孩子必須找1個男孩子做朋友。看看誰最能幹,會找到朋友,找到朋友的小朋友一起和老師去外面做遊戲。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節中感受並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與三隻熊的關係。

2.樂意爲三隻熊擺放早餐並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隻小盒子、6個蘋果,畫有三隻熊的底板、PPT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找出熊愛吃的食物。

1.出示小熊:這是誰的家?它們家有幾隻熊,猜猜分別是誰?

2.小熊一家要吃早餐了,找找哪些東西是熊喜歡吃的。

二、分配食物,感知熊大小與數量

1.分配餐具並陳述理由

2.分玉米和蜂蜜罐並陳述理由

3.操作遊戲:分蘋果並陳述理由

三、延伸活動:思考留下的`疑問

1.找找剩下哪樣東西沒有分,猜猜熊爸爸會找哪個盒子裏的魚。

2.打開蓋子引發思考

活動:

整個活動貼近幼兒的生活,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活動中教學方法多樣,運用了比較法、遊戲法等。活動中孩子們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感知物體的數量、大小與三隻熊的關係。幼兒思維活躍,大膽發言,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設計問題使每個幼兒都積極、主動、愉快地參與活動,氣氛活躍,達到了預定的目標。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1和許多,瞭解他們的關係.

2、學習滾接大皮球.

活動準備

1、小貓頭飾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

2、兩個幼兒一個大皮球.

活動過程

1、通過遊戲”小貓學本領”,學習認識1和許多,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1) 出示一個貓媽媽的頭飾,啓發幼兒說出這是一位貓媽媽.

(2) 桌子上面放着許多個小花貓頭飾,啓發幼兒說出這是許多小花貓.

(3) 請每個幼兒拿一個小花貓頭飾戴在頭上,啓發幼兒說出許多個成了一個,一個的.

(4) 媽媽帶小貓集合去玩球,啓發幼兒說出一個一個合起來是許多個.

2、小貓學滾接球的本領,雙手將球向前滾.

(1)1只小貓學本領.(2)許多隻小貓學本領.(3)兩隻小貓相對滾接大皮球.

活動延伸

在計算角內提供許多1與許多的實物或圖片,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幼兒繼續學習小貓捉魚。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學習2的形成》

幼兒園小班教案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引起數數的興趣。

2.培養按數取物的能力。

3.理解“2”的實際意義,在操作的基礎上嘗試用語言來表達“2”的形成。

活動準備

1.課件:大樹、小鳥;

2.在教室裏擺放許多小兔(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以小兔來做客的口吻,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今天有一種小動物到我們班裏來做客,它是誰?在哪呢?請小朋友快快找找吧!”

二、展開

1.體驗2的形成

(1)請幼兒從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

教師:小兔藏在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每個小朋友找一隻小兔來。

--你找到了幾隻小兔?

(我找到了一隻小兔)。

(2)請幼兒再找一隻小兔

教師:這一隻小兔有些孤單,請小朋友再給它找一個夥伴好嗎?

小兔的夥伴就藏在我們的教室裏,請小朋友去找找吧!

幼兒找到另一隻小兔。

(3)現在你有幾隻小兔?

(現在我有2只小兔)

教師:先從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後來又在草叢中找到1只小兔,變成了2只小兔,1添1是幾?

(1添1是2)

(4)請幼兒複述:1添1是2。

2.課件感知2的形成

小兔來我們班做客,我們應該爲小兔準備愛吃的蘿蔔和青菜

(1)課件播放:

先請1一隻小兔吃1個蘿蔔,再請另一隻小兔吃1個蘿蔔,

1個蘿蔔添上1個蘿蔔是幾個蘿蔔?1添1是幾?(1添1是2)

()

(2)教師用貼絨教具演示2的形成過程:

先請1只小兔吃1棵青菜,再請另1只小兔吃1棵青菜,

1棵青菜添上1棵青菜是幾棵青菜?1添1是幾?(1添1是2)

3.認讀數字2

2只小兔、2個蘿蔔、2棵青菜用數字幾來表示?(用數字2來表示)

幼兒認讀數字2,2像什麼?(2像小鴨水中游)

4.理解2的實際意義。

(1)問2能表示2只小兔、2個蘿蔔、2棵青草,還能表示2個什麼?

小結:2能表示所有數量是2的物體。

(2)課件播放若干數量是的畫面,幫助幼兒理解2的實際意義。

三、結束

播放音樂,請幼兒在教室裏尋找能夠用2來表示的物體.

教師:在我們的教室裏有許多物體能夠用2來表示,請小朋友聽着音樂去找找吧,

音樂停止,到老師身邊來說給小夥伴聽,自然結束!

小班數學教案:10以內的相鄰數

活動目標:

1、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1――10的相鄰數,理解並能說出相鄰數之間多一少一的關係

2、發展幼兒的`比較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相鄰數填空卡片,人手一份圖紙和1――10的數字頭飾。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一些小朋友他們今天很開心,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他們是誰啊?”“他們是數字小朋友,因爲他們今天般了新家,小朋友們想不想去看看啊?”

2、出示圖片

(1) 教師:“這個房子漂不漂亮啊,小朋友們想不想住這樣的房子?”

(2) “現在讓我們走進這座房子,看看數字們是怎麼住的。”

(3)用向小朋友們介紹數字新鄰居的方式引出相鄰數這個概念。

教師:“數字們見小朋友們來了都非常的高興,所以都換上了五顏六色的衣服歡迎我們小朋友的到來。現在我們來認識一下他們的新鄰居。”

(4)逐個向小朋友介紹數字們的“鄰居”,使幼兒直觀的瞭解“相鄰”這個概念

(5)介紹完後提問幼兒,使幼兒初步掌握各數的相鄰數

3、發給幼兒表格,讓幼兒用根據數字畫幾何圖形的方式讓幼兒初步瞭解相鄰數之間多一少一的關係。

(1)教師:“現在有四個數字想請我們小朋友幫一個忙,想請我們小朋友爲他們畫上和他們數量一樣多的三角形、圓形或其他你喜歡的圖形。現在我把這幾個數字請到了我們小朋友的桌子上,請小朋友拿起你手中的畫筆來幫幫他們吧。”

(2)畫完後教室在黑板上掛一張大的掛圖親自進行演示。演示完後請小朋友一起來數一數,引導幼兒自己發現相鄰數之間多一少一的關係。

4、出示相鄰數填空卡,進行一場小競賽。

“現在數字們想讓我們小朋友們來一場小比賽,看誰能又快又準確地說出他們的鄰居,而且說出他比他們的鄰居是多一還是少一。”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鞏固區分大小,學習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物體。

2、培養幼兒邏輯和推理的思維能力,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排隊標記圖人手一張。

2、三個大小不同、顏色相同的皮球。

3、準備大小不同的玩具。

活動過程:

一、通過遊戲:“小皮球拍拍隊”,學習按從小到大的順序給三個物體排隊。

1、哭聲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誰在哭呢?哦,原來是三個小皮球在傷心的哭呢!(從地上撿起3個大小不同的皮球。(請一名能力強的.幼兒配合說道:“有幾個小朋友和我們做完遊戲,沒有把我們送回家,請把我們送回家吧!)

教師:小皮球的家在哪裏呢?(玩具櫃上。教師出示事先準備好的玩具櫃,玩具櫃的左邊有紅旗)

4、引導幼兒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皮球。

教師:我們來幫小皮球找家,最大的皮球站在最前面。那個皮球最大呢?(請幼兒指出來,老師拿起最大的球和其他球進行比較,驗證結果是否正確。)

教師:那個皮球是最小的呢?(請幼兒指出來,老師拿起最小的球和其他球進行比較,驗證結果是否正確。)

教師:那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的球是那一個呢?(請幼兒指出來,老師拿起個頭中等的球和其他球進行比較,驗證結果是否正確。)

5、學習排序的規律。

教師:最大的站在最前面,那最小的球呢?

教師:對了,最小的應該站在最後面。那這個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的球又應該站在哪裏呢?

教師:對了,它應該站在中間。

教師:皮球已經擺好了,大皮球,小皮球,最小的皮球。(教師邊指邊描述皮球的排列順序,之後請幼兒集體複述。然後再請個別幼兒用簡單的語言描述,可以說大的,小的,最小的。)

二、幼兒操作練習。

教師:還有許多的玩具寶寶也想比比誰大誰小呢?我們來幫助他們好嗎?

教師:你們現在手裏都有三個玩具,大小都不一樣,請你們在排隊標記圖上按照大小給他們排好隊吧!

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三、收拾學具,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爲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遊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嘗試自己探索兩組物體(5個以內)的多少。

2、讓幼兒在探索活動中發現物體的排列規律。

3、樂於參與集體活動。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掌握重疊和對應兩種比較物體多少的方法,會比較兩組(5以內)物體的多少。

活動難點:

幼兒自己嘗試找出比較物體多少的兩種方法。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超市遊戲。(碗和勺子)

2、學具準備:超市遊戲。(每人手中兩種蔬菜,每種蔬菜不超過五個。)

3、顏色不同的雪花片若干。(每人二組,每組不超過五個,用學具袋裝好。)

4、貓和老鼠頭飾若干。(各佔幼兒人數的一半。)

5、操作冊第1冊第17-18頁。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好,聽音樂走線。

2、集體活動。

創設情境:今天,老師買了好多的碗和勺子(出示四個碗和五個勺子)

教師:請小朋友們幫老師看一下碗和勺子哪個多一些?哪個少一些?你是怎麼發現的呢?

(引導幼兒自己嘗試用重疊和對應的方法比較多少。在幼兒發現了一種方法後,老師進行及時鼓勵與總結,並強調是用了什麼方法進行比較的.;若幼兒沒有發現,教師要進行合適的引導。)

3、分組活動。

第一組:玩“超市遊戲。”比較學具袋中的兩種蔬菜,(每種蔬菜不超過五個。)哪種多一些?哪些種少一些?一樣多?

第二組:玩雪花片。比較自己手中的雪花片哪種顏色多一些?哪種顏色少一些?一樣多?

第三組:完成操作冊中第17-18頁的練習。

4、集體遊戲:貓捉老鼠。

教師:孩子們,我們一起來玩一個遊戲吧!(放音樂《一隻小小老鼠》。)

每組8-10人,分別戴上貓和老鼠的頭飾。(每種頭飾不超過五個。)玩貓捉老鼠的遊戲。當音樂停止時,要請幼兒說出自己組中貓和老鼠誰多一些?誰少一些?

5、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小朋友們今天真棒!都學會了兩種比較物體多少的方法:重疊和對應。好,現在請小朋友們把你小學具袋的門打開,把手中的學具寶寶一個一個裝進去,不要忘記把學具袋的門關上!

活動延伸:

1、戶外活動時,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一下男孩和女孩誰多一些?誰少一些?

2、請幼兒回家後比較一下家中爸爸和自己的衣服或鞋子誰的多一些?誰的少一些?幼兒將學具收拾好。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理解不同的加法算術題能表示同一意思,不同的意思也能用同一加法算術題來表示。

2、 瞭解中國人用來表示喜慶的一些特色物件,感受節日的喜慶。

活動準備:

1、 得數爲五的算術題卡若干,幼兒人手操作材料一份。

2、 背景圖

3、 牆面佈置 崇明著名的景點照片。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說說

什麼節日馬上要來了?國慶節是什麼節日?是祖國媽媽幾歲的生日?

二:看操作材料找算術題

1、 出示背景圖 觀察討論:你們看到什麼了?在哪裏見過?人們用它來表示什麼?

2、 給它們找一道算術題做“朋友”,並講講這道算術題能表示意思的原因。如:3+2=5 表示3個大的中國結加上2個小中國結就有了5箇中國結。

3、 讀一讀共同找到的'算術題,3+2=5,解釋3+2=5都能和鞭炮、中國結、喜字做朋友,體會一道算術題是可以表示不同意思的。

三:看燈籠找算術題

1、 觀察桌面上的操作材料,說說這些燈籠有什麼不同。

2、 爲同樣的5個燈籠找一道算術題。3+2=5 2+3=5 1+4=5 4+1=5等,交流這些算術題所表示的意思,體會同樣5盞燈籠可以用不同的算術題表示。

3、 將桌上的燈籠組合找一道算術題,並交流這些算術題表示的意思,如:1盞紅色的燈籠加上4盞綠色的燈籠就有了5盞燈籠,體會同一意思可以用不同的算術題表示。

四:佈置燈籠

過節日了,把我們自己的家鄉也佈置的喜慶些,在我們的島上有很多美麗的地方,老師都拍了照片,我們一起去掛燈籠

將燈籠按照片旁的算術題排列,思考怎麼樣用不同的方法掛燈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