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集合10篇

【精華】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集合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2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集合10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目標預設:

1.通過引導幼兒觀察物體摩擦產生的現象,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認識興趣。

2.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做實驗,並嘗試記錄實驗結果,萌發幼兒對科學現象的探究慾望。

3.通過與同伴共同遊戲,體驗合作的樂趣。

4.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重、難點:

本節活動不是要求幼兒認識靜電,而是引導幼兒通過實驗,瞭解物體摩擦產生的神奇魔力,從而萌發對科學的興趣。利用有趣的科學操作活動,使幼兒對科學探究活動產生興趣。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是科學啓蒙的關鍵,它將使幼兒永遠保持探究學習的熱情。因此,我把培養幼兒的探究興趣做爲重點,精心的呵護和培植。

設計理念:

新《綱要》明確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靜電現象在冬季是普遍存在於我們身邊的,孩子們通過觀察發現了許多有關靜電的現象。作爲教師,應爲孩子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孩子通過眼、腦、手等多種感官去發現問題,使幼兒變被動者爲主動學習者、探索者,從而萌發愛科學的情感。

設計思路:

通過創設情境,引發幼兒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嘗試操作,然後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再次試驗各種方法得出結論,並記錄下操作結果,最後鼓勵幼兒多觀察,勤思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吸引幼兒注意力,引發幼兒思考師:冬天來了,天空上飄下了美麗的雪花!(教師邊說邊拋灑小紙片)小朋友,想不想把小雪花揀起來玩啊?

師:可是,小雪花很害羞,一碰到我們的手,就化成水了。小朋友,想一想有什麼辦法,我們不用手,就能拿起這些小雪花呢?你們桌上有些東西,可以用它們試一試。

二、幼兒利用教師提供的材料(木棒、木頭筷子、塑料筷子、紙棒、塑料梳子、木頭梳子、小鐵棒等)一一試驗,看能否成功。

三、做各種物品摩擦毛衣產生的現象師:看這裏,老師手裏面有一把尺子(在黑板上畫一個表格,在表格中畫一把尺子),老師用尺子能不能拿起小雪花呢?

(不能)師:真的嗎?看看老師的魔法:神奇一擦,芝麻開花。(在毛衣上擦)再用尺子去吸引小紙屑,看看有什麼變化?

幼兒觀察師:小紙屑被吸引過來了,小朋友,輕輕一擦,神奇不神奇啊?(在黑板上做記錄演示行的表示法)(神奇)師:塑料尺只要我們往身上的毛衣上一擦,它好像就突然具有了神奇的魔力一樣,能吸引起小紙屑,真是很有意思。還有什麼東西擦一下就能產生神奇的魔力呢?

老師這裏還有一支鉛筆,讓我來試一試,看能不能產生魔力。"神奇一擦,芝麻開花"(黑板上在表格中畫鉛筆)能不能吸引啊?

(不能)(老師在黑板上做記錄演示不行的表示法)師:這兒還有一把梳子,讓我們看看它摩擦後能不能產生魔力(營造一種看見什麼都想試一試的情境。)請個別幼兒來操作。

四、幼兒分組操作,並記錄結果下面請你們再用桌上的那些東西試試,看看它們摩擦了以後會發生什麼現象呢!跟你同桌的好朋友一起來做試驗,把你們發現的現象都在紙上記錄下來。做試驗的時候,一定要一個人一個人做,其他的小朋友協助他,並且要仔細觀察。

教師巡迴指導,統計的時候引導幼兒如何做記錄。

五、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請3--4名幼兒展示記錄表,並表述出來。

師:從你們的記錄表上可以看出塑料尺、塑料棒、塑料梳子這些東西擦了毛衣以後,能吸引小紙屑。其實,在冬天,很多東西因爲摩擦而互相吸引,看當我們梳頭的'時候,梳子和頭髮也會互相吸引。小朋友,如果以後你發現更多有趣的現象就告訴杜老師,比一比誰眼睛最亮,最善於發現身邊的奧祕!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並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爲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通過改變形狀可以把沉的東西變成浮的。

2、能用符號記錄自己的發現。

3、樂意與同伴、教師分享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物質:

1、裝水的大臉盆每組一個、毛巾若干。

2、幼兒每人一個托盤、內裝:包裝紙、橡皮泥、蠟光紙、帶蓋玻璃瓶。

幼兒人手一份“沉浮記錄表”、筆。

活動準備

1、問題激趣

提出問題:誘發幼兒討論:輪船爲什麼會浮在水上?

2、猜測結果

組織幼兒觀察材料:看一看,托盤裏有什麼?

引導幼兒猜想:拿起來摸一摸,哪些東西放水裏是浮的。哪些東西是沉的。

交代記錄要求:在記錄表上,把你認爲會沉的東西畫上“↓”符號,會浮的畫上“↑”符號。

引導幼兒假設、猜想:我認爲:橡皮泥會浮、玻璃瓶會沉。因爲……。

3、驗證假設

引導幼兒將自己假設的'材料放入水中,驗證沉浮事實。

引導幼兒討論驗證結果,重點觀察:沒帶蓋子的玻璃瓶是沉還是浮。

:通過實驗,我們瞭解到橡皮泥一下子就沉進水裏了,沒蓋子的玻璃瓶會浮一會,一會兒過後也沉進水裏了。

4、讓沉的東西變成浮的。

引發幼兒思考討論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沉的東西浮起來?

引導幼兒用自己想出來的辦法讓的四種東子浮起來,如:蠟光紙、包裝紙折成船,將橡皮泥捏成碗,將空瓶子擰上蓋。

引導幼兒交流討論自己的操作和實驗結果。

教師重複幼兒的方法,做一遍示範。並在驗證途中加入新的發現:在紙船和碗中可以加入新的東西,他們還可以運物。

教師。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目標

1、初步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學習垃圾分類爲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2、願意當環境小衛士,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3、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兩個畫面:A.垃圾成堆 B.環境優美整潔)。

2、ppt課件(圖片:舊報紙、飲料瓶、牙膏皮、菜葉、樹葉、果皮、廢舊電池等,可回收垃圾箱、不 可回收垃圾箱)

3、卡片:舊報紙、飲料瓶、牙膏皮、菜葉、樹葉、果皮、廢舊電池等,

4、紙製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

活動重難點

1、難點: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重點:能夠對垃圾進行簡單的分類。

活動過程

1、觀看兩幅環境圖,啓發幼兒談感受。

第一幅圖:垃圾成堆的情景。

第二幅圖:環境優美整潔的環境。

(1)提問:這兩幅畫中的環境分別是什麼樣子的,看到這兩幅畫心裏有什麼不一樣的感覺?

(2)提問:你喜歡哪幅圖的環境?怎樣才能把第一幅圖的場景變得和第二幅一樣乾淨、美麗?

(激發幼兒清除垃圾的慾望,感受到環保的重要性)

2、嘗試給垃圾分類

(1) 引導幼兒初步瞭解垃圾的.種類。

教師:我們生活中的垃圾大致可以分爲兩種:一種是可回收垃圾,比如紙類,可以回收重新制成新的紙張,紙類垃圾是可回收垃圾;像樹葉這種不能重新利用的垃圾叫不可回收垃圾。

(2) 分類投放垃圾。

提問:我這兒有許多的圖片,你們來能分類把它們放在垃圾箱嗎?

教師出示綠色、黃色“垃圾箱”,請幼兒把垃圾分類放到垃圾箱裏。(分組進行)

3、驗證分享操作結果。

4、總結歸納垃圾分類。

反思:

本次教育活動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教育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由於幼兒經常從電視等各種媒體聽到、看到關於環境破壞的消息,也親身體會過大風暴給大家生活帶來的危害,同時又看到了關於環保的各種圖片,因此,幼兒對這一活動很感興趣,都很願意參與到活動中來。

在整個活動中,教師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在引導過程中,目標明確環環相扣,我給幼兒充足的時間去看、想、說、做,讓幼兒在親身體驗、相互交流中學習知識。本次活動還注意滲透了其他領域的知識,注重幼兒社會性的培養,這樣效果會更好些。同時也通過這次活動讓孩子樹立環保意識。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動物世界最高、最大、跑的最快、跳的最遠的動物。

2、能主動探索、記錄,和同伴交流。

3、對探究、瞭解動物世界的祕密感興趣。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知道動物世界最高、最大、跑的最快、跳的最遠的動物。

活動難點:

按要求用自己的符號記錄,能和同伴圍繞問題認真討論交流。

活動準備:

常見的動物圖片(目標中提到的動物),筆、記錄紙、粉筆、《十二生肖操音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動物世界很奇妙,藏着很多祕密,動物們各有本領,在大自然中生存、躲避敵人、保護自己,今天,老師先做一次調查,考考大家對動物世界的祕密知道多少:每個人記錄出你認爲的動物世界中最大、最高、跑的最快、跳的最遠的動物。

二、基本部分

1、幼兒每人拿一份記錄紙,在合適的格子裏用自己熟悉的符號記錄自己的答案。

2、教師每個小組個別詢問,瞭解幼兒的基本認知情況

3、帶着問題請幼兒欣賞主題短片視頻:到底什麼是準確的答案,藏在視頻裏。

4、教師出示一份大的記錄卡張貼在黑板上,請幼兒反饋專題片的答案,教師用簡筆畫記錄。

5、請幼兒對照答案,看看之前自己的認知對不對?

6、教師小結:海洋裏最大的'動物;陸地上最大的動物;陸地上最高的動物;陸地上跑的最快、跳的最遠的動物;最大的鳥和它的蛋。

三、趣味活動

動物世界還有什麼動物有獨特的本領或特徵呢?先請大家跟老師一起完成《十二生肖操》。

1、隨兒歌音頻做十二生肖模仿操。

2、剛纔我們模仿的動物有什麼獨特的本領和特徵呢?

四、結束部分

動物世界裏動物們都有自己的特點,請大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查找一下,動物世界裏哪些動物身體有毒?哪些動物身體軟?還有哪些使我們今天不知道的,請你畫成一幅畫帶來告訴大家。

活動反思:

幼兒有一定的基礎,但是認知不全,記錄自己認知的能力需要進一步培養。對教師現場用簡筆畫記錄的方式感興趣。總體說來,教學內容對幼兒有吸引力,但是幼兒交流分享的習慣和方法需要培養。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喜歡玩科學小遊戲。

2.瞭解眼睛的延時現象。

活動準備1.鉛筆若干。

2.小長方形卡紙、彩筆。

3.自制繪畫作品:老虎、籠子。

活動過程1.圖片導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看一看圖上畫的是什麼?

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請幼兒注意觀察鉛筆上貼畫的變化。

2.幼兒製作。

教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試一試,讓其他小動物也到籠子裏睡覺?

製作方法:

(1)在紙的一面 畫上一隻小動物,另一面畫上籠子。

(2)把卡紙貼在鉛筆的中間。

3.教師請幼兒試試看,並小結。

操作:把自己製作的特別的鉛筆轉動起來試試看,看看小動物是不是能進到籠子裏。

小結:鉛筆轉動起來後,小動物進到籠子裏了,這就是眼睛的延時現象。

教師小結:如果慢慢擊打。你的硬幣塔是會倒的!擊打的時候,要快!

5中班科學教案:好朋友的傳聲筒

活動目標1.通過活動,激發幼兒的求知慾、好奇心。

2.瞭解聲音傳播的媒介。

活動準備1.傳聲筒成品一個。

2.圖片、紙杯兩個、毛線、牙籤。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1.出示圖片,引發幼兒對傳聲筒的興趣。

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相應的頁面,提問:小朋友們看看圖中的兩個小朋友在做什麼?

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出自己的想法。(在說話)提問:他們是在說話嗎?用紙杯說話能聽見嗎?

引導幼兒大膽猜想。

提問: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請兩名幼兒先體驗一下玩傳聲筒的樂趣。

2.製作傳聲筒。

閒情幼兒仔細觀察傳聲筒的`成品由哪些材料構成,再請幼兒根據幼兒用書上的步驟,兩名幼兒一組進行製作,教師指導。

完成後,請幼兒兩人一組嘗試用傳聲筒進行對話。

提問:小朋友,聽到你的好朋友說的話了嗎?

教師小結:這個紙杯,通過小繩一連,能把我們說的話傳出去,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傳聲筒"。對着紙杯說話。振動被毛線傳送到另一個紙杯,於是另一邊的小朋友就聽到聲音了。

3.鼓勵幼兒隨意玩傳聲筒。

嘗試:往紙杯裏放東西。

幼兒發現聽到的聲音不清楚了:傳聲筒裏塞的東西,堵住了傳過來的聲音,就聽不清楚了。

教師小結:傳聲筒裏的東西越滿聲音越不清晰。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蜜蜂的外形特徵,瞭解蜜蜂的生活習性。

2.知道蜜蜂對人類的貢獻,激發幼兒熱愛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課件:ppt《蜜蜂》

2.蜂蜜

教學過程

 一、認識蜜蜂的外形特徵

教師說謎語:一隻小小蟲,飛到花叢中,又採花粉又採蜜,人人誇它愛勞動。

誰來告訴大家,這隻小小蟲是什麼?

二、課件演示

1.我們來看看小蜜蜂長的什麼樣呀?

幼兒觀察圖片並講述蜜蜂的特徵

(1)蜜蜂的身體分爲哪幾部分?

(頭、胸、腹)

(2)蜜蜂的頭上有什麼?

(眼睛、觸角、口器)

(3)蜜蜂身上有幾對翅膀?(兩對)

(4)蜜蜂的有幾對足?看看三對足長的一樣嗎?

第三對足跟前面兩對有什麼不一樣?(三對足,第三對足上有花粉筐和花粉刷)

(5)蜜蜂全身長什麼?

小結:蜜蜂的身體分爲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一對大眼睛和口器,

胸部上有兩對翅膀、下面有三對足,蜜蜂全身長着細細的毛,可以粘住花粉。

第三對足上有花粉筐和花粉刷。

三、蜜蜂的作用

1.引導幼兒討論:

(1)蜜蜂是怎樣採蜜的?

教師講解:蜜蜂從植物的花中採取含水量約爲80%的花蜜或分泌物,

存入自己第二個胃中,在體內轉化酶的作用下經過30分鐘的發酵,

回到蜂巢中吐出,蜂巢內溫度經常保持在35℃左右,經過一段時間,水份蒸發,

成爲水分含量少於20%的蜂蜜,存貯到巢洞中,用蜂蠟密封。

(2)蜜蜂把身上的花粉抖在哪裏?

(3)蜜蜂的家族裏都有誰?

2.蜜蜂是人類的好朋友?知道它對人類有什麼好處嗎?

課件演示:蜂產品

四、認識蜂窩

課件演示

1.你們知道蜜蜂的房子是什麼樣的嗎?蜜蜂的房子叫什麼?

2.蜂窩是什麼形狀的?

3.蜂窩是蜜蜂用什麼造的?

知識講解:蜜蜂的蜂窩構造非常精巧、適用而且節省材料。

蜂房的房孔都是正六角形,兩個房孔之間只隔着一堵蠟制的牆。

房孔的底既不是平的,也不是圓的,而是尖的。

這個底是由三個完全相同的菱形組成,

兩個鈍角都是109°而兩個銳角都是70°。

五、品嚐蜂蜜

六、教學反思

科學活動《磁鐵吸什麼》——新教師過關課課後反思

今天上午第二節課,我執教了我班科學活動《磁鐵吸什麼》,在本節過關課中又得也有失,有進步的地方,更多的存在了不足,爲此,對於本節課我做出如下反思。作爲一名新教師,應該通過每一節課收穫更多的教學經驗,每一次課堂教學後的反思往往就是下一節課需要改進的地方,所以總是在不斷的反思中慢慢成長起來的。

從設計理念的角度出發:我從幼兒的好奇心出發,磁鐵對於中班幼兒來說還是很新奇的物體,在區域活動中,也經常會見他們拿磁鐵玩出很多的玩法;依據《綱要》精神,讓幼兒通過自主探究,初步瞭解磁鐵的性質,產生進一步探究的慾望;讓幼兒藉助自主探究,親歷記錄磁鐵的特性的過程。藉助着幼兒對於磁鐵這樣新鮮事物的新鮮感與好奇心,我選定這節科學課。再說教學過程:在確定了本節課後,我根據我班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不同的教學方案。最起初的.想法是讓幼兒通過操作感受磁鐵的性質而後利用記錄表的形式呈現出來,在考慮到我班幼兒沒有嘗試過利用記錄表記載所以這個想法被耽擱了;導入活動中我利用“小老鼠上燈臺”的兒歌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在這個環節中我自認爲還是比較好的能夠激起幼兒探索的興趣,但是由於自己在準備的時候磁鐵的位置擺放的過於靠前所以有些幼兒能直接說出了我的這個祕密,這是我今後在準備工作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特別是一些小細節;在第一次操作的時候,我讓幼兒初步感受磁鐵吸物的性質,爲幼兒提供了道具——回形針,讓磁鐵寶寶與回形針寶寶做做遊戲,初步感受磁鐵能夠吸物。可能從科學領域的角度看,我比較直觀的像幼兒透露出了磁鐵吸物的概念,而在這過程中少了科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目標——讓幼兒自主探索,在這個環節中可能缺少了這種讓幼兒自主發現問題、自主探索的樂趣;再話第二次操作,在第一次初步感受的基礎上,我爲幼兒提供了更多的材料,讓幼兒通過自己嘗試找找那些東西可以和磁鐵寶寶成爲朋友的,

將其放入有“笑臉”的籃子了,那麼既然是找朋友,用“笑臉”的圖標呈現可能不能夠直觀的體現“好朋友”這個概念,可以將其換做“手拉手”的圖標,這樣就能夠一目瞭然的讓幼兒知道磁鐵要去找朋友了。在教師總結的這個環節中,我逐一驗證了幼兒的操作結果,但是由於每一個小組的材料不同,可能有些幼兒的材料是夾子,有些可能是硬幣等等,在驗證的這個環節中,我是否可以嘗試性的多叫幾名幼兒來驗證其他組的東西是否能和磁鐵成爲朋友,不應該只是教師在講,應多讓幼兒嘗試探索並驗證。在此過程中,我還忘記了一個細小的環節,我沒有請每一組幼兒的小組長將各個組的小籃子拿上來,這是我忽略的一個小問題。最後說說我的延伸活動,在延伸活動中,我分別驗證最後出示了可以和磁鐵做朋友的,不可以和磁鐵做朋友的,將其呈現在黑板上;中間有一組幼兒的東西里有“鑰匙”,可是鑰匙既不是木頭做的、也不是塑料做的爲什麼不能和磁鐵寶寶做朋友呢?可能這樣的延伸活動對於幼兒來說更有探索意義。

經過了本次新教師過關課,我想較於第一次亮相課相比,自己認爲是有進步的,課後在與指導老師的認真交流中我也找到了自己在本節課中的不足與亮點。我想:作爲一名老師,總是在不斷的充實自我、學習自我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聽取別人給予你這節課的評價,才能爲下一次的教學做好鋪墊,加油吧!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進一步認識眼睛的形狀、顏色、位置及功能。

2.認識保護眼睛的方法。

3.知道看東西需要光線。

4.複習紅色、黃色和綠色。

5.認讀“眼”字。

活動準備

紅色、黃色、綠色的物品。

眼罩。

小鏡子、沒有五官的臉譜、彩筆。

識字圖卡“眼”(見教具)。

與眼睛有關的圖書。

活動過程:

1.老師出示紅色、黃色、綠色的物品,請幼兒蒙着眼睛觸摸物品,看看能否說出物品的顏色。

2.與幼兒一起討論眼睛的功能,以及保護眼睛的方法。

3.大家一起欣賞上述物品美麗的顏色,過一會兒,老師把活動室的燈光調暗,並拉上窗簾,向幼兒提問能否看得清楚物品的顏色(有些幼兒可能怕黑,老師最好站在他身邊)。

4.再把燈光調亮,與幼兒一起討論能再次看清楚物品的`原因,然後總結有光纔可以看見東西。

5.請幼兒照鏡子,觀察自己眼睛的形狀、顏色和位置,再在一個沒有五官的臉譜上畫自己的眼睛。(臉譜留待以後的活動使用。)

6.出示識字圖卡“眼”讓幼兒認讀。

總結分享

請幼兒互相觀察,說說彼此的眼睛有什麼不相同。

活動評價

1.能說出眼睛的形狀、顏色、位置及功能。

2.瞭解保護眼睛的基本方法。

3.知道有光纔可以看見東西。

4.能認讀“眼”字。

延伸活動

請幼兒到“全家福”區,觀察誰的家人戴了眼鏡。

活動建議

1.引導幼兒以多種方式認識保護眼睛的重要性,例如引導幼兒學習一些與保護眼睛有關的兒歌等。

2.邀請兩位戴眼鏡的家長來園,向幼兒介紹戴上眼鏡的原因及帶來的種種不便。

3.在圖書角中投放與五官的漢字認讀有關的圖書,引導幼兒在生活中認讀漢字。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自己探索五官的熱情和興趣。

2、學習用不同的方法瞭解認識自己的五官。

3、引導幼兒瞭解自己五官的用途。

4、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活動準備

1、能看、聽、嘗的物品。如鮮花,各種甜、酸、鹹食品。

2、手鼓一類的樂器。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教

師:"小朋友們,老師啊,最喜歡看你們可愛的臉了。那就請小朋友們相互看一看,說說我們的小臉上有什麼?它們長在小臉的什麼地方?"(重點引導幼兒講述小臉上有眼睛、鼻子等五官,聯繫鞏固上節課所學習的《五官歌》)

(二)展開部分

1、教師:"桌子上有許多東西你可以自己找一個東西,用你的小耳朵去聽一聽,小眼睛去看一看,小鼻子去聞一聞,小嘴巴去嘗一嘗,看看它們有什麼祕密。"

2、幼兒分組,自主選擇物品。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感官探索事物的`奧祕,並相互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3、教師請個別的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以及發現的經過,並總結五官的用途。

(三)結束部分教師和幼兒一起念着《五官歌》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與拓展讓幼兒以後注意觀察,人們都想了哪些辦法來保護自己的五官。

教學反思:

這節課孩子們掌握了用不同的方法認識了五官,並能用漢語表達它們的名稱,但由於我們班都是民族孩子。漢語底子薄,在瞭解這五官的用途時,掌握的不是很好,需要在今後的課堂中延伸。我個人認爲這節課應該用雙語教學效果會更好點。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認識蜘蛛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瞭解各種各樣的小型動物。

2.激發幼兒觀察和認知小蜘蛛的興趣,發展幼兒細緻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動畫片-蜘蛛在哪裏

2.課件:圖片-蜘蛛

3.ppt課件:巨型蜘蛛

動畫片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謎語:一個小珠子,吐絲結網子,網子粘蟲子,吃成小胖子。

2.教師:你們知道蜘蛛在哪裏嗎?

二、 展開

1. 你們想看小蜘蛛的動畫片嗎?

播放動畫片:蜘蛛在哪裏,幼兒觀看。

讓幼兒說一說蜘蛛長什麼樣子。

2.利用蜘蛛圖片,細緻的觀察蜘蛛的'外形特徵。

(1)蜘蛛的頭胸部長着什麼?它的腹部是什麼形狀的?

(2)小結:蜘蛛的身體分頭胸部和腹部兩部分。

頭胸部有蜘蛛的口器、八隻步足,腹部一般爲圓形和卵圓形,能紡出絲的紡織器在腹部。

3.瞭解生活習性。

(1)你在哪裏見過蜘蛛?蜘蛛是怎樣捕食的?

蜘蛛喜歡吃什麼?

(2)小結:蜘蛛生活在樹上、草間、石下、水邊、洞穴、灌木叢等處,能適應各種環境,有的蜘蛛結網捕食,有的蜘蛛四處找吃的,還有的生活在洞穴中,蜘蛛以昆蟲、多足類動物爲食物。

4. 瞭解蜘蛛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1)蜘蛛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幫助?

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小蜘蛛?

(2)小結:蜘蛛能捕捉農田裏的很多害蟲,有的蜘蛛還可以入藥。

因此,蜘蛛是益蟲,我們要保護和利用蜘蛛。

5.瞭解蜘蛛的種類

(1)Ppt課件:巨型蜘蛛

(2)通過觀察,讓幼兒知道蜘蛛有很多種類型,還有毒性蜘蛛。

三、結束部分

鼓勵幼兒觀察生活中常見的其他小型動物,激發對小動物觀察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玩色,在熟悉三原色的基礎上認識桔黃、綠色和紫色,並能自己調配顏色。

2、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學習做簡單的觀察記錄。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每組三杯爲紅、黃、藍的顏料。吸管若干。墊板、抹布、白布(分塊)人手一份,記錄表格每人一份。

2、木偶(小兔)一個,示範教具一套(同幼兒)。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認識三原色,學習用吸管取色師:這裏是森林大染坊,歡迎小朋友到這裏來學習染布的本領。

(一)教師示範用吸管取色。

1、出示紅、黃、藍三杯顏料

2、提問:如果我想染一塊紅布,要用什麼顏色?

3、教師正確示範如何用吸管取色來染布。(出示紅布)

(二)請幼兒嘗試學習染一塊藍布。

1、提問:如果要染一塊藍布的話,要用什麼染料?

2、請幼兒嘗試每人染一塊藍布。(出示藍布)

3、用黃色可以染一塊什麼布?(出示黃布)

(三)小結:這些顏色是我們經常要用的。紅、黃、藍三色叫做三原色。

二、通過探索活動,學習桔黃的調配過程,並學習做記錄

1、出示木偶(小兔):老闆,老闆,我想要一塊桔黃色的`布做衣服,你這裏有嗎?

2、幼兒討論:怎樣從這些顏色中變出桔黃色?

3、幼兒自己嘗試調配桔黃色。

4、請調配出桔黃色的幼兒說說:哪兩種顏色調在一起,會染出一塊桔黃色的布。

5、幼兒再次操作驗證結果,教師用色塊示範如何做記錄。12?紅黃桔黃

三、幼兒獨立進行探索活動,並能記錄結果。

1、繼續情境表演,提出要調配綠色、紫色的要求。

2、提問:哪兩種顏色調在一起會變出一塊綠色的布?哪兩種顏色調在一起會變出一塊紫色的布?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要求幼兒記錄操作結果。

4、請幼兒出示表格陳述自己的操作結果。

5、小結:顏色真奇妙,兩種不同的顏色調在一起,就會調配出另一種顏色。

四、延伸活動:

我的染坊裏還有其他的染料,你們去試試還可變出什麼顏色,並把結果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