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集合10篇

精選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集合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9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集合10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月餅製作的過程,發展團、壓、切等技能。

2.學會利用工具創造性地裝飾月餅。

3.體驗中秋節做月餅的快樂情感。

活動準備

1.每人一份橡皮泥、橡皮泥工具、蛋糕盤。

2.課件。

活動過程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謎語:又圓又方,又甜又香,平時少見,中秋用上。

在中秋的時候吃月餅是咱們的習俗,但是在平時的時候都很少吃。

2.爲幼兒播放月餅的圖片,讓幼兒看一看月餅都有什麼樣的花紋?然後總結在黑板上面,讓幼兒再想一想月餅還有什麼樣的花紋?

教師小結:月餅的花紋有很多很多,有直線的、斜線的、波浪線的等等。

3.今天咱們一起來製作一個圓形的月餅,怎麼來做呢?之後教師演示:先搓圓再壓扁,然後在泥面上畫花紋。

4.小組討論:咱們可以用小刀在上面刻花紋還可以用什麼方法制作花紋?鼓勵幼兒說出與別的小朋友不一樣的方法。

5.幼兒利用各種道具創造性地製作月餅,教師巡迴指導,對於做的好的幼兒要及時給予表揚,並隨時給其餘幼兒展示,讓其餘幼兒學習。

6.將幼兒做好的月餅放到蛋糕盤裏面,放到前面的展示桌上,進行“月餅展示會”活動,讓幼兒說一說你最喜歡哪一個月餅?爲什麼?

7.給幼兒展示各種不一樣的月餅圖片,比如:小魚的、憤怒的小鳥的、多啦A夢的。

教師小結:月餅的形狀還有很多很多,回家的時候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想一想還可以做出什麼不一樣的月餅做出來,帶到幼兒園我們一起來欣賞。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觀察櫻桃,瞭解櫻桃的外形特徵。

2.嘗試用手指在宣紙上點畫出櫻桃,感受宣紙的獨特質感。

3.能夠耐心細緻地一一對應進行點畫。

活動準備

1.櫻桃實物、櫻桃圖片,畫有盤子和櫻桃柄等內容的作業紙人手一張。

2.相關的國畫圖片、國畫顏料。

活動過程

1.欣賞櫻桃實物或圖片,瞭解櫻桃的外形特徵。

教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盤好吃的,你們看是什麼?櫻桃長什麼樣子呀? (紅紅的,小小的, 圓圓的,還有一個細細長長的柄)

2.鼓勵幼兒嘗試用手指點呵櫻桃。

(1)教師:紅紅的櫻桃真好吃,還有一些小朋友也想吃,可是他們的盤子裏只有櫻桃柄,沒有 櫻桃,我們來給它們添上櫻桃吧。一個柄上結幾個櫻桃呢?

小班的活動常常需要教師的支持和引導。教師提供畫好櫻桃柄的作業紙,一是幫助幼兒鞏固一一對應的概念,二是幫助低齡幼兒解決構圖困難的問題。

(2)教師:用我們的手指,輕輕地親一下紅顏料,然後再親一下紙,注意要親在櫻桃柄的下面。給盤子裏添好櫻桃後要用桌子上的小毛巾擦擦手。

3.欣賞、評價。

教師:你最想吃哪幅畫上的櫻桃?

評價應側重於畫面上否乾淨整潔,點印櫻桃的位置上否恰當。

4.幼兒品嚐櫻桃,結束活動。

評析:手指點畫活動對小班幼兒來說難度不大。幼兒在畫有背景的作業紙上進行添畫,一方面可以潛移默化地感受國畫獨特的美感,同時也可以通過接觸初步感受宣紙的獨特質感。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延伸進行類似的“漂亮的梅花”、“紫色的葡萄”等手指點畫活動。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名稱:

中班美術《坦克》

活動目標:

1、幼兒知道坦克的外形特徵,並且能運用簡單線條繪畫坦克。

2、大膽細緻的繪畫,體驗創作帶來的愉悅。

3、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圖片、視頻、繪畫材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好朋友,讓我們看看它是誰?出示坦克的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二、展開過程:

1、幼兒欣賞圖片,教師提問:這是什麼?(坦克)

2、小朋友你知道坦克是用來幹什麼的嗎?

教師:坦克也稱之爲戰車,它是我們部隊陸地作戰的主要武器,它具有強大的射擊火力。

3、我們來欣賞一下坦克在作戰時候是什麼樣的,看看它的威力有多大。

4、下面我們來觀察一下坦克的外部特徵:坦克有很多輪子,被履帶包着,通過轉動輪子,繞動履帶使坦克行走,有一個發射炮筒。

5、小朋友,剛纔我們瞭解了坦克的外部特徵,老師編了一個小兒歌來幫助我們畫坦克,我們來看看。(觀看兒歌、視頻,繪畫坦克)

6、教師出示範畫,講清繪畫之前的要求。

7、分發繪畫材料,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三、結束部分

展示幼兒作品

活動反思:

本節課我選擇繪畫坦克,它是孩子們很感興趣的事物,因此我選擇讓幼兒看坦克的錄像,激發孩子畫坦克的興趣。我班幼兒十分活躍,對於坦克特別感興趣,總是有幼兒不斷舉手問我關於坦克的專業知識和術語,我覺得自己的知識貯備量還不夠充分,不能夠很好的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這一點是我的疏忽,以後要課前多瞭解。在活動我選擇直觀教學法和講解演示法,讓幼兒更好的學習,在利用兒歌來幫助幼兒繪畫坦克效果特別好,幼兒能夠掌握基本坦克特徵來進行繪畫。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用沿葉子輪廓勾畫的方法畫出跳舞的葉子,能較好地完成作品。

2、大膽想象,創作出不同樹葉娃娃跳舞的姿態,體驗參與活動帶來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收集各種樹葉,白紙,勾線筆,蠟筆,音樂《會跳舞的葉子》、《秋日的私語》,範例一幅,實物投影儀。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小朋友喜歡跳舞嗎?那好,我們一起來跳個舞。

播放音樂《會跳舞的葉子》和幼兒一起跳舞。

(二)認識一些樹葉

1、小朋友跳得真好看,小樹葉看見了,也想來參加了。睢。

2、出示範例,引導觀察

小樹葉是怎麼跳舞的(它的手和腳是怎麼放的)?請你來學一學。

3、除了會跳這些動作,小樹葉還會怎麼跳舞?(引導想出多種不同的跳舞動作,爲呆會兒的創作拓展空間。)

4、你們想不想也讓你的樹葉娃娃跳舞?那好,我們一起來看老師變出跳舞的葉子娃娃。

(三)師示範繪畫

1、取一片喜歡的葉子,把它放在適當的位置上,用勾線筆畫出輪廓,然後塗上顏色,畫上手和腳,就成了。你可以畫二個樹葉娃娃跳舞,也可以畫三個樹葉娃娃跳舞,畫好以後,可以把樹葉娃娃在哪個地方跳舞畫出來。

2、幼兒操作,師巡迴輔導,提醒幼兒注意畫面的整潔與美感,並添畫出樹葉娃娃在什麼地方跳舞?

(四)展示作品,師幼共同評價

1、你的樹葉娃娃是在什麼地方跳舞?它是怎麼跳的?請你來學一學。

2、這麼多跳舞的樹葉娃娃,你最喜歡哪一幅?爲什麼?

3、師簡單評價,結束活動。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活動名稱:

星空

活動目標:

1、欣賞梵高作品《星月夜》,感受畫面中構圖結構、繪畫方式及顏色所傳達出來的夜晚星空的神祕意境。

2、嘗試用刮蠟畫的繪畫方式,刮畫出不同的線條、色塊,表現出夜晚的景色。

3、積極參與活動,願意用語言、動作等多種方式表達自己對畫面的感受。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

電子書、音樂《星空》、刮畫紙1張、刮畫棒1根、不同星空的PPT

學具準備:

人手刮畫紙1張、刮畫棒1根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調動幼兒對夜晚星空的印象和經驗。

1、小朋友們好!你們看過夜晚的天空嗎?

2、那天空上都有什麼呢?(星星月亮。。。。。。)

二、欣賞《星空》作品,出示電子書。

(一)欣賞《星空》,初步感知畫面和顏色。

1、今天老師也帶來一副關於夜晚星空的畫,請你看看畫裏都有什麼?(幼兒:天空、風、雲、星星、月亮、房子、樹等等)

2、你看到的xx都用了什麼顏色呢?(例:藍色)

3、藍色給你什麼樣的感覺呢?(安靜、清涼,清爽等等。)

教師總結:小朋友看到了藍色的天空,有種安靜、涼涼的感覺。

4、小朋友在近處看到了樹,那這顆樹長得什麼樣子?誰能用動作學一學?(幼兒動作模仿樹,教師跟隨引導學習幼兒模仿樹的動作,) 總結:原來這棵離我們近的樹是這樣長的(做動作),高高大大的,它叫柏樹。

5、那這棵樹用的什麼顏色呢?(黑黑的`)那給你什麼感覺?(害怕、恐怖)

總結:黑色給我們的感覺有點恐怖、害怕。

6、還看到了什麼?(月亮)(提問月亮什麼顏色,給幼兒帶來什麼感覺,並總結幼兒說出看到月亮的顏色後感覺)

教師總結:剛剛小朋友在畫裏看到了星星、月亮、房子、樹等等,還看到用了很多的顏色,藍色給我們有種什麼感覺,xx顏色給我們什麼感覺.......

(二)出示電子書視頻

1、今天也有一位小朋友也看到了這副畫,看看這是哪位大師的作品?她看過這幅畫後和你們有什麼不一樣的感覺?(播放視頻) 幼兒:梵高;開心、快樂美好的感覺。

老師總結:荷蘭著名畫家梵高的《星空》,視頻中小朋友的感受。

2、小朋友看看看這些東西都用什麼線條畫出來的呢?(幼兒:一段一段的短線條)

教師總結:對的。小朋友們觀察的真仔細,用很多很多的短線條來畫畫的。(放大線條畫面)

3、其實梵高先生最喜歡用短線條來表現他的作品,老師今天還帶來了許多著名大師的畫,請你看看哪些畫室梵高大師的畫呢?(出示PP讓幼兒初步一張張欣賞,停在最後一張讓幼兒分辨觀察找出梵高的作品。)

4、你是怎麼知道的呢?總結哪些是梵高的畫。

三、播放背景音樂,幼兒自由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1、引導幼兒相互交流,構思自己你的作品主題。

教師:梵高先生喜歡用短線條來畫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些材料,想請小朋友也用短線條來畫一幅你喜歡的夜晚的星空畫。你想畫些什麼呢?

2、教師幫助幼兒回憶和鞏固刮畫棒的使用方式。(先認識刮畫棒,一頭粗一頭細,用細的刮輪廓,用粗的刮色塊。)(星星、燈、月亮可以刮的明亮些。)

四、作品評價與展示。

1、請部分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請2到3名幼兒)(依然要分析作品的間架結構,鞏固學習)

教師:請你來說一說,你畫了些什麼?遠處有什麼?近處有什麼? 晚上夜景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觀察、發掘。今天晚上我們回去就和爸爸媽媽一起看一看晚上的夜景,下次說給我們小朋友聽一聽!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及與同伴的交流中,能夠從五官、髮型、服裝等不同的方面表現媽媽的特徵。

2、以歌曲和繪畫的藝術形式表現對媽媽的愛,願意主動向媽媽表達自己的情感。

3、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4、感受作品《媽媽》的美感。

活動準備:

1、記號筆、油畫棒。

2、幼兒已會唱歌曲《我的好媽媽》

3、幼兒用書《我的好媽媽》

活動過程:

(一)演唱歌曲《我的好媽媽》,引出話題。

教師:你們愛媽媽嗎?我們一起唱一首歌送給媽媽吧!

(二)引導幼兒從五官、髮型、服裝等方面抓住媽媽的特徵進行描述。

1、教師:誰願意來介紹一下你的媽媽呢?說一說她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2、教師:媽媽的髮型是什麼樣子的?長頭髮還是短頭髮?卷的還是直的啊?披着還是扎着?眼睛大不大?戴不戴眼鏡?媽媽個子高不高?是胖還是瘦?她還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你最喜歡媽媽穿什麼衣服?是什麼顏色?是什麼樣子的?媽媽最喜歡做什麼事情呢?

(三)教師分發幼兒用書,鼓勵幼兒抓住媽媽的特徵並在作品中體現。

教師:你的媽媽長得什麼樣?她有哪些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請你試着畫出來。你畫的媽媽正在做什麼事情呢?畫好以後給媽媽塗上漂亮的顏色吧!

(四)展覽幼兒作品,鼓勵幼兒回到家將自己的作品作爲禮物送給媽媽,併爲媽媽唱一首歌。

小百科:母親,簡稱母,是一種親屬關係的稱謂,是子女對雙親中女性一方的稱呼。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綠色皺紋紙和綠色彩紙製作柳樹。

2、發展幼兒手指動作的靈活性。

3、培養幼兒對手工活動的興趣和團結協作、互相配合的集體觀念。

活動準備:

1、活動之前帶領幼兒觀察、認識柳樹的基本特徵。

2、每組1張教師已經畫好樹幹的教大作業紙,並準備長短不一的長條綠色皺紋紙,小長方形的綠色蠟光紙、膠水、剪刀若干。

3、投影儀一臺,投影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

1、請幼兒猜謎語:有個姑娘志氣大,江南塞北都安家,湖水替她照鏡子,春風幫她梳頭髮。(柳樹)

2、放幻燈(美麗春天景象)讓幼兒觀察春天來了,柳樹發芽了,小草也長出來了,花也開了,燕子也回來了。豐富幼兒對春天特徵的認識,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

3、師:小朋友們你們看,老師製作了一棵垂柳,並把它佈置在活動室的牆面上,你們喜歡嗎?

4、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並說說這棵垂柳的各部分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

5、教師小結:這棵垂柳是用綠色皺紋紙和綠色彩紙製作的,進談我們也來學做一棵垂柳,一起佈置一個美麗的垂柳林。

二、師生討論製作方法怎樣才能製作一棵美麗的垂柳呢?(引導幼兒回憶柳枝是長長的,向下垂的,葉子均勻地長在柳枝上)教師講解示範,引導幼兒用長短不一的長短不一的長條綠色皺紋紙,採用搓捻的方法(用雙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向相反方向使勁,搓捻成細條)搓成柳枝,然後均勻粘貼在樹幹的適當位置。若長度不夠,可採用連接粘貼方法,增加長度,再用綠色大小不一的長方形蠟光紙對摺重疊後用剪刀左右剪狐線,剪出許多大小不一,形狀大致相同的柳葉,均勻粘貼在柳枝的適當位置上。

三、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1、將幼兒分成每兩人一組,合作製作一棵垂柳,要求幼兒互相商量,好好合作,可以模仿老師的製作方法,也可以自創方法。

2、師巡迴指導,表揚善於動腦及能較好合作的幼兒鼓勵添畫內容豐富畫面。

四、佈置柳樹林

1、讓幼兒自由參加同伴的作品,看看那組的柳樹生“長”得茂盛,柳枝多而垂,柳葉大小距離均勻。

2、教師協助幼兒將作品一一佈置在牆面上,形成一個美麗的“柳樹林”。

3、師生在愉快的音樂聲中共同欣賞“柳樹林”,體驗參與環境佈置的愉快感。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大膽地表達對波洛克作品的認識和感受,感受畫面中運用的顏色和線跡;

2、學習以波洛克式的作畫方式自由、大膽地創作,體驗創作過程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波洛克作品若干,波洛克作畫過程的照片,課件,音樂;各種作畫工具與材料:畫布,水粉筆,刷子,皮球,瓶子,各種樹葉,噴霧器,小石頭,珠子,輪胎,花片,沙子,豆子等;袖套,圍裙。

(三)活動過程:

1、導入:歌表演:《粉刷匠》,簡要介紹波洛克的故事;

2、欣賞《會聚:第10號》

(1)整體感受,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對畫面的感覺;

師:“你在畫上好像看到了什麼?”“你好像聽到了什麼”?“你心中有什麼感覺?”

(2)引導幼兒從顏色、線跡等方面來欣賞,師:“你在畫上看到了哪些顏色?這些顏色中哪些是先畫上去的?哪些是後來才畫上去的?”

“你在畫上找到了哪些線條?猜一猜畫家是怎樣把這些線條畫上去的。”

(3)播放波洛克作畫過程的影片,結合實物演示(滴流、甩動、潑灑)介紹波洛克作畫方式。

3、欣賞《會聚:第10號》,《茶杯》,《NO5.1948》,小結:這些畫看起來很亂,但卻覺得很和諧,很有意思、很美,《會聚》意思是各種顏色的聚會。

4、幼兒自選材料作畫

 要求:

(1)挑選自己需要的工具來創作。先想一想,選什麼樣的工具,要怎麼用;

(2)要節約紙張和顏料,小心別打攪別的小朋友作畫。

(3)注意看自己的作品,如果覺得已經很美了就要停止作畫;

5、延伸活動:交流展示幼兒作品。觀看現場作畫的錄像,幼兒間互相交流。

師:你是選擇什麼樣的工具、怎麼作畫的,你覺得哪一幅畫最有意思?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熱愛生活的情感,激發幼兒參與繪畫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啓發幼兒大膽運用和搭配顏色,並能發現其變化。

3.引導幼兒在不斷地創造發現和探索中,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個大調色盤,一支水粉刷,小水桶。調色盤裏盛有紅、黃、綠、藍、紫、白、黑七種水粉顏料,幼兒按人數分成四組,每組一個大工作臺,工作臺上放着畫着房子的四開白紙。

2.教室地上鋪有白紙長卷,課前可讓幼兒在區角活動中初步探索對顏色的塗抹。

3.範例3~5幅。

4.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發現色彩,產生興趣

1.集體活動:請幼兒蹲在長卷周圍,手拿調色盤(或放地上),在長卷上隨意用色塗抹,教師可適當幫助幼兒,但並不打擾幼兒,可隨機提出建議“如果小朋友們讓不同的顏色拉拉手,將它們並排刷在一起,會出現什麼現象”“如果讓兩種顏色重疊在一起會有什麼變化呢?”並指導幼兒改變刷的方式,或點狀或線狀(弧線、波浪線等)或多蘸點水,看看顏色會有什麼變化。

(有一個小朋友將顏料滴在紙上,然後又滴了一點水,他發現顏料向周圍擴散,像一朵花,又像一個小傘兵,還有的幼兒將紅色和黃色重疊變成了橙色,黃色和藍色重疊出現了綠色,孩子們爲自己的發現歡呼起來。)

2.請幼兒欣賞長卷,孩子們爭先恐後地發言,並說長卷像一幅美麗的圖畫,上面有天空、海水,有草地和鮮花,還有大馬路上的斑馬線……

二、在探索的基礎上爲幼兒提供參考,請幼兒欣賞,進一步認識色彩,從情感上體驗色彩。

1.爲幼兒出示範例3―5幅。

師:這是夢幻王國的房子,你們看,這些房子的形狀一樣嗎? (一樣),但是我們卻感覺到完全不一樣,爲什麼呢?

幼:顏色、色彩不同。

師:你們喜歡哪間房子?爲什麼?你們能不能根據這間房子的色彩,給這間房子取個名字?

2.師:夢幻王國的房子還會唱歌,你們聽――(放音樂,並出示沒有塗色的房子,請幼兒根據音樂的不同,來選擇顏色裝扮房子。如:“這是一首快樂的歌,請你們聽着這首快樂的歌,來爲自己的房子選擇漂亮的顏色。”)

三、幼兒再次探索創作。

重放音樂《我是一個粉刷匠》,請幼兒來當粉刷匠,創造出與衆不同的房子色彩,從而進一步深入,由開始的隨意創作到加深認識後的再次創造。幼兒胸有成竹,躍躍欲試。

師:如果你有一座房子,你會怎樣裝扮它,出色的粉刷匠們趕快動手吧!

幼兒按小組到工作臺上進行創作。

四、結束

教師將幼兒作品貼出展覽,請幼兒互相欣賞,說一說自己給房子設計了一件什麼樣的衣裳,並給自己設計的房子取名字。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欣賞繪本《好餓的毛毛蟲》,嘗試運用綠、黃色系表現毛毛蟲。

2.嘗試運用大小不同的圈勾畫出毛毛蟲的形象。

3.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水粉顏料,排筆,黑色卡紙,素描紙,剪刀,各種不同粗細的吸管。

2.毛毛蟲的實物圖片,毛毛蟲生長過程的圖片。

3.音樂《春之聲圓舞曲》。

4.繪本《好餓的毛毛蟲》。

活動過程

1.欣賞繪本,瞭解毛毛蟲的生長過程。

(1)欣賞繪本《好餓的毛毛蟲》,瞭解毛毛蟲的生長過程,併產生創作慾望。

(2)欣賞毛毛蟲的實物圖片和毛毛蟲生長過程的圖片,瞭解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2.變身魔法:如果你是毛毛蟲。

(1)教師:你們都是小毛毛蟲,如何去找好吃的東西?

(2)遊戲中,幼兒扮演毛毛蟲,教師示範畫圈圈。

毛毛蟲:今天沒吃午飯,我好餓呀!哪裏有好吃的東西呢? (教師準備多個調色盤,每個盤子裏放置2—3種近似色顏料)毛毛蟲:哇,好香啊……這麼多好吃的東西,我可要飽餐一頓了! (幼兒將不同色彩的顏料想象成各種好吃的東西。教師示範用轉和塗的方法在紙上畫圈圈,吃一次身體就長大一點,畫的圈圈要一個比一個大)

(3)播放音樂,師幼在音樂中用畫筆旋轉塗抹出毛毛蟲滾圓的身體。

(4)合作完成繪本。

教師示範將畫的圈圈剪下來,一個接一個貼到空白的白色素描紙上,用大小適宜的吸管做毛毛蟲的腳,模擬毛毛蟲的生長過程,最後,用邊角料作爲蝴蝶身上的花紋,貼在準備好的蝴蝶形狀的黑色卡紙上。 (選擇黑色卡紙能夠凸顯蝴蝶美麗的花紋)

在粘貼的過程中幼兒可以邊講故事邊操作,體驗毛毛蟲從學吃,學走,到變成蝴蝶的過程。

要點提示

1)毛毛蟲的身體是連在一起的,不能分開來。

2)注意毛毛蟲各節身體的大小區別,把握畫面結構。

3)初次嘗試合作完成一幅作品,需要注意幼兒之間的分工和合作。

3.獨立創作:我的毛毛蟲。

(1)鼓勵幼兒想象自己的毛毛蟲吃了點什麼。

(2)引導幼兒注意毛毛蟲各節身體的比例結構,嘗試運用誇張手法表現不同的毛毛蟲。

(3)請每人創編一個毛毛蟲的故事。

【評析】

這是一個以美術爲表現手段的綜合活動,剛升入中班的孩子握筆用筆的能力比較欠缺,活動是有難度的。活動過程中結合了音樂、語言、美術等多種藝術形式,不僅培養了孩子的審美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他們的音樂欣賞能力以及對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也都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