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教案(實用4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實用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4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實用4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很多孩子不愛護環境,紙屑亂丟,吃了水果的水果皮也不扔在垃圾桶裏,有時候教室裏亂糟糟的,衛生習慣很差。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孩子養成愛護環境的良好習慣。

2:能簡單的評價別人和自己的行爲。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正確的遊園規則。

2:通過評價和體驗,形成正確的愛護環境的行爲。

活動準備

小樹模型、樹葉剪紙、蘋果卡片、花朵、模擬魚池、模擬商店、各種零食模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秋天來了,帶孩子們到公園遊玩。

2、先讓孩子們自由遊玩。(有的孩子把蘋果摘下來,有的孩子把花朵掐了,有的孩子把手伸進魚池逮魚,有的.孩子用小手扯樹葉,有的孩子買零食吃,但把零食吃了後的袋子到處亂扔。)

3、讓孩子們看看現在的公園什麼樣了?(樹上沒有蘋果了,樹葉也少了好多,花兒沒有了,魚兒奄奄一息,地上零食袋子到處都是。)

二、引導幼兒討論自己和別人行爲的對錯。

1、這樣的公園還有人來玩兒嗎?你喜歡這樣的公園嗎?

2、那麼孩子們說一說自己錯在哪裏?學習評價他人和自己的做法,應該怎樣做?

3、糾正錯誤,恢復公園原貌,在老師的帶領下,再遊一次公園。(孩子們不摘蘋果,不扯樹葉,把開始摘的蘋果和扯的樹葉粘在樹上,不掐花,不逮魚,吃的零食袋子都放在自己的包包裏。有的孩子還把地上的垃圾主動撿起來放到垃圾桶裏,有的孩子還把彎了的小樹扶正。)

三、引導孩子回憶自己平時上公園是怎麼玩兒的?怎麼做的?自己有沒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如果別人做的不好的行爲該怎麼辦?

四、加深體驗:我和媽媽上公園

由老師扮演媽媽,一些小朋友扮演遊客,媽媽帶着幾個孩子上公園玩兒,遊客故意做出一些折樹,採花,扔紙屑的行爲,讓幼兒來判斷對錯,並培養幼兒大膽制止這種不良的行爲。從而加深幼兒印象,自覺自發的愛護環境,達到活動的目的。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課題生成:

餅乾是幼兒常見、喜吃的一種食品,它不僅種類繁多、豔,而且形狀各異,味道豐富。遵循"生活即課堂"的宗旨,熟悉的餅乾着手,嘗試將數學教育的新觀念轉化爲教育行爲。其目的是在生活活動中做個嘗試,並在充分尊重幼兒自主探索的基礎上,通動手操作,讓幼兒掌握大中小的區別,在探索活動中,讓幼兒感知形狀是可以通過外力改變的。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掌握大、中、小的區別。

2、在探索活動中,讓幼兒初步感知形狀是可以通過外的。

3、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並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遊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活動準備:

1、圓形餅乾(大、中、小)每位幼兒三塊放人盤中。

2、投影儀、電視機。

3、課前請幼兒洗手並消毒桌面。

活動過程:

1、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掌握大、中、小的區別。

(1)觀察餅乾,感知形狀與大小,發散幼兒思維。

教師,"盤子裏的餅乾你們喜歡嗎?它們都是什麼形狀"生活中,你還發現什麼東西是圓形狀的?"

(2)品嚐餅乾,比較大、中、小。

教師:"三塊餅乾比較一下,你發現有什麼不一樣的?"圖案、花紋、厚薄等。)"請你挑一塊你最喜歡的餅乾嘗一嘗,然後說說你吃的餅乾?"(從大、中、小來分。)"你吃的叫什麼餅乾,你是怎樣知道中餅乾的?"(讓幼中餅乾是相對大、小餅乾而言的。)

小結:"中餅乾比大餅乾小些,比小餅乾大些,安排們叫它中餅乾。"

2、在探索中,讓幼兒初步感知形狀是可以通過外力改!

教師:"剛纔有位小朋友咬了一口餅乾,你們看,餅乾被口洧什麼變化?把你的發現告訴老師。""餅乾被咬,掰了以後,像什麼呢?"……發揮幼兒想像探索大或中餅乾的變化。(像船、山峯、扇子……)教師:"餅乾被小朋友咬了以後,發生了許多變化,改變的形狀。"

3、請幼兒繼續吃餅乾,想像、交流。(先吃完餅乾的水、漱水。)

效果分析:

本次活動"比較大、中、小"是根據小班幼兒思維特點和認知規律,利用生活中常見物"餅乾"進行粗淺的數學活動。活動來源於生活又歸於生活,幼兒在活動中感到親切、自然。活動過程難易結合、環環相扣、層層深入,恰當的設問激發了幼兒自主探索的積極性多通道感知與實踐操作相結合,便於幼兒掌握學習。生活化的數學活動使幼兒真正做到了"生活即教育",讓小班幼兒在沒有學習壓力和思想負擔的情況下,輕鬆愉快地學到了粗淺的科學道理,從而掌握了有關數學的奧祕。

專家點評:

皮亞傑認爲:"認知的發展不是由內部成熟或外部教學支配的,它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兒童通過他們自己的活動(外顯的物體操作和內隱的`智力活動),逐步建立分化和理解認知結構。"對幼兒來說,探索的過程要比探索的結果更爲重要。

對於小班幼兒來說,在生活和遊戲中進行的有關數學的探索活動容易引起幼兒興趣,也更容易掌握要學的內容。

因此,隱含在生活和遊戲中的數學值得好好開發和利用。

反思與討論:

談談你對"生活化的數學"的認識,檢驗一下生活化的數學對幼兒是否有作用。

活動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於現實,並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爲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引導下正確理解故事內容,豐富五顏六色,鮮鮮翹起

2、在討論和聯想講述中培養幼兒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3、懂得友愛互助會給大家帶來快樂

準備:立體教具一套,草地、小河、樹林、立體背景、四隻小兔、長頸鹿、配樂磁帶

過程:

(一)、放音樂《兔跳》提問:誰來了?(幼兒聽音樂猜想並回答)(出示三隻小兔)現在來了幾隻小兔?(三隻)咦?還有一隻小兔怎麼不肯出來呀?噢!原來她在沒有抹好口紅,老師幫她打扮一下,抹上漂亮的口紅。現在來了幾隻?(四隻)四中小兔來到草地上,他們多可愛啊!

(二)討論中出示故事情節,(結合立體教具?)

1、小兔子是怎麼樣打扮自己的?(幼兒觀察講述,豐富詞五顏六色鮮豔並請幼兒說說周圍什麼東西是五顏六色,什麼東西是鮮豔的。)它們要去哪裏,去做什麼呢?(聯想講述)教師小結第一段森林裏要開聯歡會,小白兔們要去參加表演了,它們穿鮮豔的衣服,頭上戴着五顏六色的花環,嘴上還抹着口紅。高高興興地往森林走。

2、走着,小兔子爲什麼停住了?(放流水音樂)幼兒討論演出就要開始了,小兔子過不了河心裏會怎麼樣?(着急)幼兒做動作表示它們會想什麼辦法呢?(幼兒聯想講述)全體幼兒一起學小兔喊叫教師小結第二段古書,走呀走,前面出現了一條小河,沒有橋,小兔們又不會游泳,過不去這河,怎麼辦呢?演出就要開始了,小兔們急的大聲喊:誰來幫我們過河?

3、誰來了呢?教師猜謎語引出長頸鹿。長頸鹿邁着長腿來了,它會怎麼樣幫小兔過河呢?(幼兒討論回答)豐富詞翹起,讓幼兒用身體各部分表現翹起的動作。小兔子怎樣過河呢?小結第三段,咦?誰來了?喔!長脖子細長腿,原來是長頸鹿,長頸鹿邁着長腿做到小河中間,河水纔到長頸鹿的膝蓋呢,只見長頸鹿伸長脖子,翹起尾巴,就好象在小河中架起了一座橋。小兔們一個跟一個爬上了長頸鹿的`頭,走過長頸鹿脖子和身體,又從它的尾巴上滑下來。

4、小兔子過可河真開心,它們是怎樣感謝長頸鹿的?幼兒討論講述。教師小結最後一段小兔子們都安全過了河,真開心呀!它們說:謝謝長頸鹿阿姨!一隻小小兔說長頸鹿阿姨真好,我要親親她!說着它在長頸鹿的脖子上親了一口,哈!一張紅紅的小嘴巴印在長頸鹿的脖子上,真好看,於是小兔子們一和接一個地都來親了長頸鹿一下,哈哈!長頸鹿身上印滿了紅紅的小嘴巴,就好象穿了一件花衣裳,長頸鹿的花衣裳多漂亮啊!

5、運用教具,完整配樂講述故事一遍小結長頸鹿真好,互相友愛,來勢真喜歡它,你們喜歡它嗎?幼兒講講一句喜歡長頸鹿的話幼兒和長頸鹿表演歌曲《春天》

(三)結束,請幼兒自由圍長頸鹿交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一、設計意圖

觀察是幼兒認識事物最主要的方法。皮亞傑認爲,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對兒童觀察能力的訓練。近期,我班正在進行“好吃的食物”主題活動,幼兒對一些常見的蔬菜和水果有了初步的經驗。如何抓住契機,調動幼兒已有生活經驗,讓幼兒在生動有趣的觀察活動中進一步激發觀察的興趣,幫助其整合並提升經驗和認識,從而發展其運用多種感官感知事物特徵的能力。我們選擇了幼兒熟悉且喜歡的西紅柿作爲觀察物,設計了此次觀察活動。

二、活動目標

1、能運用多種感官,感知了解西紅柿的主要特徵和簡單食用方法。

2、能在教師的引導下,運用多種方法找尋觀察物,提高觀察感知能力、比較能力和判斷力。

3、願意參與觀察感知活動,並樂意用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發現和感覺。

三、活動準備

1、教具:圖表1張,感官標記、特徵標記若干;布口袋1個;西紅柿、青瓜、紅荔枝、紅蘋果標記圖卡各1張;簍子3個;關於西紅柿的課件。

2、學具:幼兒每人1個盤子(盤上附有蓋布),內裝:西紅柿、青瓜、紅荔枝、紅蘋果四種實物各1個;人手1把塑料小刀。

四、活動過程

1、創設遊戲情景,引出觀察任務。

(1)師出示有蓋布的盤子(幼兒人均一盤),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好吃的東西,放在盤子裏了,你們想知道是什麼嗎?芽”

(2)請幼兒掀開面前盤子上的蓋布,說出盤中食物的名稱(西紅柿、青瓜、荔枝、紅蘋果)。

(3)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表達,師出示相應的標記圖卡。

(4)師提出下一環節的觀察任務:“在這四個寶寶當中呀,有一個寶寶要和我們玩捉迷藏的遊戲,是誰呢?請你們用小眼睛、小手還有小鼻子來找一找它,好嗎?芽”

2、根據線索進行選擇、感知和操作,初步把握觀察物特徵。

(1)線索1:它又紅又圓。

①提出操作要求:“我們現在就開始找它啦!它又紅又圓,請你們用小眼睛找找看,然後把又紅又圓的食物拿到盤子的外面來。”

②幼兒按要求感知、操作。

③提問:“你們爲什麼在盤子中留下青瓜呢?”

④幼兒表述對青瓜的觀察結果,引導幼兒說出其特徵:“又綠又長。”

⑤請幼兒將青瓜寶寶送到一個畫有青瓜標記的簍子裏,並說“青瓜寶寶我送你回家”。

(2)線索2:它的身體是滑滑的。

①提出操作要求:“請你們把荔枝、蘋果、西紅柿放回盤子裏,再用小手找找看,誰的身體是滑滑的?然後把它拿出來。”

②幼兒按要求感知、操作。

③提問:“你們爲什麼留下荔枝寶寶呢?”

④幼兒自由表述自己觸摸荔枝的感覺(錶殼粗糙並有些刺痛感)。

⑤請幼兒將荔枝寶寶送到一個畫有荔枝標記的簍子裏,並說“荔枝寶寶我送你回家”。

(3)線索3:它沒有明顯氣味。

①提出操作要求:“請你們用小鼻子找一找它,它是沒有明顯氣味的,請將它拿出盤子。”

②幼兒按要求感知、操作。

③提問:“你們爲什麼留下蘋果寶寶呢?”

④引導幼兒學習聞的正確方法,並表達自己聞到的氣味。

⑤請幼兒將蘋果寶寶送到一個畫有蘋果標記的簍子裏,並說“蘋果寶寶我送你回家”。

(4)師幼共同請躲在布口袋裏的神祕寶寶“西紅柿”出來,讓幼兒發現與自己操作後的結果(盤中只剩下西紅柿)吻合,獲得成功感有助於進一步激發他們觀察的興趣。

3、運用多種感官,進一步感知主要特徵。

(1)遊戲1“眼睛看看我”。

①(出示眼睛的標記貼在記錄表上)指導語:“西紅柿先和我們玩一個‘眼睛看看我’的遊戲。”

②提供幼兒人手1個洗乾淨的西紅柿和1把塑料小刀。

③提問:“請你仔細看看西紅柿是什麼樣子的:它是什麼顏色的?什麼形狀的.?”

④幼兒仔細觀察西紅柿的外形,邊看邊自由表達觀察所得。(幼兒說到什麼特徵,教師就將該特徵標記對應擺放在記錄表中,見圖1。)

⑤提升經驗:西紅柿是圓圓的,它有紅紅的身體,頭上還有一頂綠色的小帽子。

⑥幼兒學習用塑料小刀獨立切開西紅柿,邊看邊說自己觀察到的西紅柿裏面的樣子(有紅紅的肉,有籽,還有許多汁流出來。)

(2)遊戲2“小手摸摸我”。

①(出示小手的標記貼在記錄表上)指導語:“我們再來和西紅柿玩第二個遊戲‘小手摸摸我’。”

②提問:“請你用手摸一摸、捏一捏西紅柿,說說有什麼樣的感覺?”

③幼兒輕輕用手觸摸感知西紅柿的特徵,並大膽說出自己的發現與感受。(幼兒說到什麼特徵,教師就將該特徵標記對應擺放在記錄表中,見圖2。)

④提升經驗:西紅柿滑滑的,它的身體軟軟的,摸起來涼涼的。

(3)遊戲3“小嘴嚐嚐我。”

①(出示小嘴的標記貼在記錄表上)指導語:“你們想嚐嚐西紅柿嗎?我們來和西紅柿玩第三個遊戲‘小嘴嚐嚐我’。”

②幼兒品嚐西紅柿,自由表述嚐到嘴裏的感覺。(幼兒說到什麼特徵,教師就將該特徵標記對應擺放在記錄表中,見圖3。)

③提升經驗:西紅柿有許多汁,它酸酸的,甜甜的,真好吃。

④拓展認識:聞聞切開後的西紅柿,有酸味,不同於未切時的無味。

4、結束部分:拓展生活經驗,瞭解西紅柿的多種食用方法。

(1)提問:“西紅柿可以生吃,還可以怎麼吃呢?”

(2)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表達。

(3)師幼觀看課件,瞭解西紅柿的其他吃法(炒、煮西紅柿,喝西紅柿汁,蘸西紅柿醬等)。

五、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