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教案[合集9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合集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合集9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引導幼兒理解童話故事,弄清小動物之間打電話的順序。感受黑熊和其它小動物的美好心靈和歡樂情緒。

要求幼兒能簡單地學習故事中的對話語言,記住電話號碼。

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教學準備:

錄音機、磁帶、投影機、有關教學內容的投影片、幼兒操作的學具78套。

重難點:

弄清楚小動物之間打電話的順序及電話號碼。

學習講故事中的對話語言。

教學過程:

1、引入課題

(1)拍手入座,看投影片複習古詩《詠鵝》。

(2)用電話聲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出課題。

2、圍繞重點、難點開展活動

(1)通過聲形結合的電化教學形式,讓幼兒瞭解故事名稱、內容、人物。

(2)層層深入地引導幼兒弄清楚小動物之間打電話的順序及號碼,並通過提問學習對話語言。

(3)利用圓形的循環電話投影片,使幼兒體會作品的有趣之處,進一步理解各動物之間的順序及電話號碼。

(4)讓幼兒直接操作學具,擺放小動物之間打電話的順序和學習複述當中的對話語言。

3、形式:

(1)五個幼兒爲一組,合作操作故事的桌面學具。要求幼兒弄清小動物之間打電話的順序,複述故事中的對話語言。

(2)教師巡視指導幼兒操作情況,,鼓勵幼兒大膽地表演,學講當中的對話,亦可參與到幼兒當中一起活動。

4、遊戲《小動物進城》,教師扮演故事中的某一小動物,通過表現其形態特徵及相應的電話號碼,讓幼兒在遊戲《小動物進城》中複習鞏固所學的童話中小動物的電話號碼。

活動反思:

《春天的電話》這個故事結構簡單,語句重複,它用小動物打電話的形式來描述春天萬物的變化,讓幼兒在理解故事的內容中,知道春天的一些季節特徵,並體驗夥伴間相互關心、團結友愛的美好情感。活動中,幼兒對童話故事非常感興趣,通過理解、複述故事內容,他們對春天季節的變化有了進一步的認知,並基本能理清故事中小動物打電話的順序。但活動中也有不足之處:一是瞭解故事並複述故事內容的`時間較長,引起幼兒的興趣疲勞,所以有的幼兒表現爲注意力不集中,可如果對故事的情節不熟悉的話,後面的活動就會有阻礙,這樣就達不到預設的目標。二是教師的指導顯倉促,沒能很好的引導幼兒按故事中的順序打電話進行交流體驗,在相互關心、團結友愛的情感教育方面有所欠缺。三是在評價上沒能達到具體積極的評價,大多是簡單的、大衆化的表揚用語。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更加細緻的考慮活動的各環節,讓知識、情感、技能這三方面的目標都能夠更好的體現在活動中。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認識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知道不同的動物生不同的蛋,知道蛋有蛋清、蛋黃、蛋殼組成。

2.能用比較觀察的方法,感知蛋有大小、顏色的不同。

3.喜歡和蛋做遊戲,體驗探究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實物若干及對應的動物媽媽展板。

2.蛋框、蛋託、盤子、透明盒以及 ppt 課件等。

三、活動過程:

1.創設“蛋寶寶大聚會”的情景,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願望。

將蛋寶寶的家佈置在場地中央。請幼兒看一看、摸摸。

提問:“你認識這些蛋嗎?他們分別是什麼蛋?”

鼓勵幼兒講述自己認識的蛋,並說出蛋的名字。發現這些蛋的形狀是一樣的,都是橢圓形的。

2.玩“找不同”的遊戲,鼓勵幼兒通過觀察、比較,發現大的不同。

提問:“仔細觀察你認識的蛋。這些蛋都是一樣的嗎?它們有什麼不同?”

鼓勵幼兒自由探索並說出自己的發現:蛋的大小,顏色花紋等都不同。

引導幼兒一起玩“蛋寶寶排隊”的遊戲。

鼓勵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感知蛋的大小。能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進行排列。

小結:我們剛纔認識了四種蛋: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它們形狀一樣,大小、顏色、花紋不同。鵝蛋最大,鵪鶉蛋最小,雞蛋偏紅色,鵝蛋是白色的,鴨蛋是清綠色的,鵪鶉蛋上有斑點。

3.玩“蛋寶寶找媽媽”的遊戲。通過遊戲知道不同的動物,會生不同的蛋。

提問:“這是什麼蛋?他的媽媽是誰?”

小結:原來不同的蛋是有不同的媽媽。母雞生雞蛋,鴨子生鴨蛋,鵝生鵝蛋,鵪鶉鵪鶉蛋。通常,大的動物生的'蛋也比較大,小的動物生的蛋,也比較小。

4.鼓勵幼兒嘗試將蛋打開,自主探索、發現蛋有蛋清、蛋黃、蛋殼三部分組成。

請幼兒逐一將蛋打開。提問:”你是怎麼打開的?”引導幼兒說出蛋有外殼,外殼很薄,容易碎。

提問:“蛋裏面藏着什麼?蛋清蛋黃分別是什麼樣子的?”

請幼兒說出打開後發現的祕密。

小結:原來所有的蛋殼裏面都有蛋清、蛋黃。蛋清是透明色的,蛋黃都是黃色的。所有的蛋都有蛋清、蛋殼、蛋黃三部分組成。

5.請幼兒說一說蛋的吃法,知道蛋裏面有豐富的營養,要每天吃一個雞蛋。

提問:小朋友,平時媽媽是怎麼給你做雞蛋吃的?

小結:不光是雞蛋,蛋裏面有豐富的營養,小朋友要每天吃一個雞蛋哦,讓我們長得更高、更壯。

活動反思

幼兒對各種動物的蛋非常感興趣。科學活動《大大小小的蛋》不正如孩子們的心意嗎?通過這次活動,能夠讓幼兒認識更多的蛋寶寶。《大大小小的蛋》的活動目標是通過觀察認識各種各樣的蛋。知道鵝、鴨、雞、鵪鶉都會生蛋;而且蛋有大小和顏色的異同等。蛋是幼兒經常吃到的食物,它是來源於生活的教材。

活動一開始,爲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我設計了寶寶聚會的遊戲情景。激發幼兒想了解更多的大大小小的蛋寶寶的願望。再出示各種各樣的蛋之後,並沒有直接告訴孩子們是什麼蛋,而是讓孩子們自己說一說,增強了孩子們的自信心。並且在活動中,我鼓勵幼兒運用各種感官觀察各種蛋。並且在活動中我請幼兒把蛋寶寶拿在手中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等。從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討論中,可以看到他們對蛋的探索願望,被激發出來了。

小班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侷限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性的活動有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孩子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即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爲了讓幼兒感知“不同的動物會生不同的蛋”,我和幼兒一起玩“蛋寶寶找媽媽”的遊戲。爲幼兒準備鵝媽媽、鴨媽媽、雞媽媽、鵪鶉媽媽的圖片。請幼兒將蛋寶寶實物送到媽媽的身邊。教師:小朋友手中的蛋

是什麼蛋?是誰的寶寶呀?我們把她送到她們的媽媽身邊吧。請幼兒分別把手中的蛋寶寶送到對應的動物媽媽身邊。由表及裏,我拿出雞蛋,請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打開蛋。在打開蛋殼的時候,孩子們聚精會神。請幼兒觀察並知道所有的蛋都有外殼,蛋殼很薄,容易碎。蛋殼裏面有蛋清蛋黃。蛋清都是透明色的,蛋黃都是黃色的,蛋清蛋黃營養豐富。通過這一環節,幼兒知道了蛋都有蛋殼蛋清蛋黃三部分組成。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3以內的數量,並按點卡匹配相應的實物。

2、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活動的過程和結果,體驗活動的快樂。

3、使幼兒懂得歌曲的詼諧幽默之處。

4、藉助圖譜、動作、遊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並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1、音樂《鈴兒響叮噹》

2、紅色和綠色蘋果,蘋果券,上面印有不同數量的圓點。

3、小橋,小水溝,紅綠籃子各2個。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教師:今天老師接到一個電話,蘋果園裏的老婆婆說昨晚颳了大風,蘋果樹上的蘋果都被大風颳下來了,請我們幫忙撿蘋果,你願意幫幫老婆婆嗎?

教師:我們出發吧,瞧,前面有一座小橋,我們過小橋時候要小心哦。這裏還有一條小水溝呢,我們一起跨過去。

(二)撿蘋果,正確感知3以內的數量。

1、走進“果園”,幼兒分散撿蘋果,老師參與幼兒活動。

教師:蘋果園到了,瞧,蘋果掉了一地,我們把蘋果一個一個撿起來夾在衣服上,好嗎?

教師:哈哈,你們都變成了蘋果樹啦!我們一起來唱《蘋果》歌吧!

2、感知蘋果的數量。

教師:你的'樹上結了幾個蘋果?

教師:誰的樹上也是3個蘋果的請上來,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教師:請樹上結了2個蘋果的小朋友站起來給大家看一看。

教師:請你去找一找還有誰的樹上也是1個蘋果的。

(三)送蘋果,按顏色特徵分類。

教師:現在蘋果寶寶該回家啦,我們把蘋果送回去吧!看,那裏有什麼顏色的籃子?

教師:紅蘋果寶寶應該送到什麼顏色的籃子裏去?綠蘋果呢?

教師:送蘋果寶寶回家的時候要說一句好聽的話,紅蘋果我送你回紅顏色的家,綠蘋果我送你回綠顏色的家。誰先來試一試?

教師:我們來檢查一下小朋友送得對不對?

(四)送禮物,按點卡匹配相應的實物。

教師:老婆婆說,小朋友幫他撿回了這麼多蘋果,她要謝謝小朋友,這是她送給小朋友的蘋果券,券上面有幾個點,你就可以拿幾個蘋果。拿完後請小朋友說說你的蘋果券上有幾個點,拿了幾個蘋果。

教師:你的蘋果券上有幾個點?

教師:小朋友都拿到蘋果了,嘗一嘗蘋果的味道怎麼樣。

(五)結束活動教師:今天小朋友幫老婆婆做了這麼多事情,開心嗎?我們也累了,和老婆婆再見,我們回家休息休息吧。(幼兒隨音樂原路返回。)活動延伸:

數學區:在區域活動中練習顏色分類、按數取物等活動。

活動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於現實,並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爲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1、設計意圖

莎子爲了給媽媽準備生日禮物,連湯撒了都沒管、嘴巴也沒來得及擦就出了門。當遇到小狐狸、小狼、小熊時,她一點兒都沒害怕……這是因爲莎子深深地愛着自己的媽媽,爲了媽媽的生日能開心,她什麼都可以不顧。

你愛自己的媽媽嗎?你的媽媽過生日時,你最想爲她做的禮物、說的.一句話是什.麼呢?趕快來說一說、做一做吧!

2、活動目標

(1)安靜地聽故事,瞭解莎子爲媽媽過生日做的事情。

(2)願意爲自己媽媽的生日說一句祝福的話,做一件禮物。

3、活動準備

《嗯,有股香味兒》圖畫書,教學課件(PPT)

圖片:莎子、媽媽、小狐狸、小狼、小熊

幼兒的媽媽照片(這個活動也可以放在家長開放日,媽媽在場的情況下開展)

繩子、彩色珠子,壓圖機、彩紙、卡片,大小、顏色不一的花形紙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會選擇相同顏色的麪糰,運用搓、捏的方法制作親親一家人。

2.能自主創意增添五官、手臂。

3.感受一家人親親熱熱在一起的快樂。

活動準備:

每人一份彩色麪糰,每組一份輔助材料(活動眼睛、嘴巴、吸管等),每人一塊泥工板,範例,幼兒姓名標牌。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朗誦兒歌:親親一家人。(我的家真溫暖,有爸爸,有媽媽,我們是親親一家人。)

2.我的家裏有誰?

二、出示範例:親親一家人

1.這一家人有誰?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2.這可愛的玩偶是用什麼材料做出來的?

3.一家人有什麼地方是一樣的?(穿的衣服顏色一樣)什麼地方不一樣?(個子高矮不一樣)

三、探索如何製作親親一家人

(一)師幼探索需要的材料

彩色麪粉、輔助材料(紙片、活動眼睛、吸管等)。

(二)師幼共同嘗試捏彩色麪粉

1.先將麪糰分成三個大小不一的麪糰。

2.將麪糰搓長,並在中間捏出身形。

3.給一家人增添眼睛、嘴巴和手臂。

(三)用兒歌的形式鞏固製作步驟

先把麪糰分一分,然後搓長捏一捏,添上眼睛和嘴巴,再加兩條小手臂。

(四)介紹入手—份的製作材料

四、幼兒製作

1.教師引導幼兒捏出大小不一的人。

2.鼓勵幼兒創意增添五官、手臂。

3.完成後在自己的作品上插上姓名標牌。

五、評價、欣賞幼兒作品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手指遊戲帶來的快樂。

2、當一個樂句結束時能停留在指定的身體部位。

3、在歌唱的過程中,結合歌詞內容有節奏地和身體進行互動。

活動準備

1、歌曲《爬呀爬》。

2、認識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能說出其名稱。

活動過程1、請幼兒觀看老師用手指隨樂曲在身體各部位上"爬"的過程(一拍一拍地做動作,第二樂句結束處停在頭頂上,最後一個樂句結束處停在腳背上)。

2、請幼兒猜測老師剛在幹什麼,然後再次觀看老師隨樂曲用手指在身體上"爬"的動作。

3、請幼兒嘗試隨音樂用手在身上爬爬,看看是不是很有趣。

4、請幼兒學習歌曲,並像老師一樣一拍一拍地邊唱歌曲、邊做相應的動作。

5、幼兒兩兩結伴.邊唱邊輪流用手指在同伴身上爬一爬。注意-拍一拍輕做動作,以同伴感覺舒服爲宜。

6、引導幼兒嘗試創編其他的上行和下行的.動作方式,並帶領幼兒採納不同的提議方式,按照樂曲的節拍,邊唱邊一拍一拍地做新想出來的動作。

7、啓發幼兒學習創編其他的動作起點和終點,並把它們編成歌詞邊唱邊表演。如:向上到耳朵上;向下到膝蓋上等,體驗變換身體各部位給遊戲帶來的樂趣。

活動延伸全體幼兒合作手印畫"朋友樹",或手指印畫"一串葡萄"。

環境創設:可將幼兒的手印畫作品佈置在班級某一區域,供幼兒欣賞。

家園共育:家長可以和孩子結伴遊戲,邊唱歌曲邊輪流用手指在對方身上爬一爬,體會親子互動的樂趣。

活動材料附l:遊戲玩法:①左右手伸出食指和中指放在自己的腳面上,隨着歌詞內容,兩個手指交替從腳爬到頭頂上,再從頭頂上爬到小腳上。②也可以把自己的手指比喻成"烏龜、刺蝟、小蛇"等動物,爲遊戲增加趣味性。(爹在玩法熟練的基礎上可以改變爬行停止的部位,如"肩膀上、肚子上、脖子上、笑臉上、屁股上"等等,用這些部位名稱替換歌詞,增加遊戲的難度和趣味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參與猜謎活動,初步感受猜謎的快樂。

2.鞏固對某些水果特徵的感知。

活動準備:

1.菠蘿、哈密瓜、蘋果、橘子、草莓等各種水果,水果粘紙若干。

2.錄音機,熱烈歡快的樂曲。

活動過程:

一.產生興趣。

1.今天,有一羣水果寶寶來我們這兒做客。他們是誰呢?

2.逐一出示水果,擺放在桌子上,引導幼兒向水果問好。

3.水果寶寶準備了許多小禮物,他們想請小朋友猜個謎語,猜對了,就把這些禮物送給大家。

二.學習猜謎。

1.教師說謎面:兄弟幾個真和氣,天天並肩坐一起,少時喜歡穿綠衣,老來都穿黃衣裳。

2.逐步分解謎語,引導幼兒學習猜謎的方法。“兄弟幾個真和氣,天天並肩坐在一起“是什麼意思?(這種水果不是單個的.,是幾個連在一起的)”少時喜歡穿綠衣“是什麼意思?(這種水果沒有成熟的時候是綠色的)

“老來都穿黃衣裳“是什麼意思?(這種水果成熟時就成黃顏色的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跟着音樂學會遊戲。

2、瞭解貓的一些特徵。

3、複習遊戲“小魚,小魚哪裏遊”。

【活動準備】

貓的頭飾、地毯、課前幼兒學會歌曲“老花貓和小花貓”。

【活動過程】

1、律動:“豬八戒"

2、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一樣東西(閉上你們的小眼睛,聽——喵喵喵)小朋友,這是什麼動物的聲音呀?對了,這是貓叫的聲音出示頭飾“貓”,老師要請我們班的小朋友學學“它”的叫聲,我們一起來學學小貓叫好嗎?幼兒學會叫了以後,教師可引導幼兒在地毯上做貓的一些動作,如:爬、伸懶腰、滾、玩皮球等。幼兒可以地毯上充分的發揮。

3、複習歌曲:幼兒與教師一起邊唱邊跳“老花貓和小花貓”

4、遊戲:老花貓和小花貓

規則:幼兒與老師一起唱前段,教師當貓媽媽,唱到歌詞:“找個地主躲躲好,媽媽就來找時“幼兒蹲下去,貓媽媽找小貓,當媽媽找到小貓以後,其它的小貓都站起來,叫喵喵喵(告訴貓媽媽你在什麼地方躲着的)

複習遊戲:小魚小魚哪裏遊

教師接着說:“哎呀,我的`肚子可真餓呀,孩子們你們的肚子餓了嗎?我們去找找吃的吧,(進行遊戲)現在我們把小手拉起來,我們請幾位願意的小朋友當作小魚,請一位教師當“魚媽媽”其它的當作貓,我帶着小貓來到小河邊,手拉手做成一個魚網,遊戲開始:念兒歌:小貓說:“小魚小魚哪裏遊戲,你要游到哪裏去?小魚說:“我要遊戲到外面去”

小貓說:“想要出去不容易”(此時,小貓全都蹲下去,小魚就開始向外遊。小魚游出去時,不能從小貓的手上跳過去,只能從小貓的手下邊鑽出去)最後,小貓拉成圓圈一起往圈內走,(表示收魚網)一起把魚撈上岸,大家一起分享吃魚。遊戲結束。

5、結束部分:

貓媽媽說:“孩子們,吃飽了沒有?(如幼兒說沒有吃飽,教師可再進行一次遊戲,如幼兒說吃飽了,媽媽就說我也吃飽了)現在我們也回家吧!(幼兒走出教室)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教會幼兒各種大型運動器械的正確玩法,培養幼兒愉快、健康的情緒。

二、活動準備:

大型運動器械、玩具城堡

三、活動過程:

(一)帶領幼兒參觀各種大型運動器械,並向幼兒介紹器械名稱,教師演示玩法。

(二)教師介紹玩具城堡各部分的`名稱及玩法,並請個別能力較強的幼兒玩一玩給其他幼兒看。

(三)幼兒自由選擇器械和玩具玩耍,教師隨時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四、活動延伸:

帶領玩累的幼兒坐在草坪上休息,並請幼兒講一講玩了哪些器械,感覺怎麼樣?幼兒園好不好?鼓勵幼兒天天來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