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7篇

【精品】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3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7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各種各樣的鳥》

介紹各種鳥的本領的圖書或錄象。

活動目標

學念兒歌《什麼鳥》。

瞭解不同的鳥。

活動過程

一、瞭解不同的鳥

教師出示教學掛圖,讓幼兒瞭解世界上有各種不同的鳥,重點介紹蜂鳥,鴕鳥,鸚鵡等。

1、師:看,圖片上畫了很多什麼啊?(鳥),這些鳥長的'一樣嗎?

你們知道這是什麼鳥嗎?這隻鳥的名字叫“蜂鳥”它的身體很小,就只有蜜蜂這麼大,所以叫蜂鳥。

2、師:再來看看這隻鳥,這隻鳥的身體看上去怎麼樣啊?(很大),它的名字叫鴕鳥,那你們知道鴕鳥會不會飛啊?爲什麼?(因爲他身體太大了,所以飛不起來。

3、師:再來看看這隻什麼鳥?它的名字叫鸚鵡,你看它身上的毛漂亮嗎?都有些什麼顏色?鸚鵡有一個很大的本領就是會跟人一樣說話,你教它什麼話,它就會跟你一起說。。。。

二、討論

師:誰來告訴我什麼鳥最小?什麼鳥最大?什麼鳥會唱歌?

三、學念兒歌

1、教師念兒歌《什麼鳥》。

師:老師把剛纔的話連起來編成了一首兒歌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2、幼兒跟隨教師念兒歌《什麼鳥》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念念看。

四、小結

師:你還知道鳥都什麼本領?

師:世界上有許多不同的鳥,它們都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它們。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對用鼻子識別氣味的活動感興趣。

2.嘗試用觀察、比較、分類等方法識別氣味。

3.知道鼻子的用處,懂得要保護好鼻子。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裝有陳醋、花露水、啤酒、純淨水的透明杯子和紙杯各一份。

2.各種不同氣味的物品:香氣(香水、香皂、空氣清新劑)、酸氣(白醋、陳醋、酸菜)、酒氣(白酒、紅酒)、無味(石頭)。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師:你們喜歡畫畫嗎?說說看,最喜歡畫什麼?

師:如果把你們的這些東西合在一起,一定是一幅很美的畫。我也很喜歡畫畫,今天我來畫一樣東西,請你們邊看邊猜,我畫的是什麼?

二、瞭解鼻子的結構。

1.教師畫鼻子,邊畫邊問:快猜,我畫的是什麼?

2.師:剛纔我畫的第一步像小山一樣的是鼻子的哪裏?(鼻孔)摸一摸有幾個鼻孔?

3.師:你還知道鼻子的其它地方叫什麼嗎?(引導幼兒認識鼻尖、鼻樑、鼻翼)

小結:你瞧,一個小小的鼻子有好幾部分組成,那你有鼻子,我有鼻子,大家都有鼻子,爲什麼我們要長鼻子呢?

三、知道鼻子的功能。

1.鼻子可以呼吸。

師:光有鼻子就可以呼吸嗎?(嘴巴)你嘴巴什麼時候呼吸的.?還有什麼時候用嘴巴幫助呼吸?

小結:一般情況下,我們要堅持用鼻子呼吸,只有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比如:跑步累了的時候,游泳的時候,感冒了鼻子不通的時候等等,你可以用嘴巴幫一個小忙。

2.鼻子可以聞氣味。

(1)師:講到這兒,我們知道了鼻子的第一個本領——鼻子可以呼吸,鼻子還有一個本領呢,是什麼本領?(聞東西)

(2)師:你聞過什麼氣味?(香味、臭味、油煙味等)

(3)師:老師這裏有四個杯子,裏裝着四種不同氣味的東西,你來看,裏面是什麼?

(4)既然眼睛看不見,就得找另一個東西來幫忙,找什麼東西呢?(鼻子)

(5)誰上來聞一聞?你們會聞東西嗎?怎麼聞呢?

(6)請3-4位孩子上來聞一聞,並說一說是什麼氣味。

 小結:

你們用鼻子把這四樣東西都一樣一樣聞出來了,第一個杯子裏是酸酸的醋,第二個杯子裏是酒,第三個杯子裏是香香的花露水,第四個杯子裏是沒有味的白開水,所以氣味是不一樣的。有的酸,有的辣,有的香,有的臭,而有的是沒有氣味的。小鼻子能幫助我們鑑別不同的氣味。小朋友們要記住:不是所有的氣味都對人體有好處,如:煙味,油漆味等,所以當你聞一樣東西時,要記得老師教你的辦法,學會了嗎?

 四、比較、分類(找朋友)。

1.出示各種帶氣味的物品,交代分類要求:先用鼻子聞一聞這些物品是什麼氣味,如果聞到的氣味和剛纔聞到的四杯氣味差不多,就把他們分別送到相應的桌子上。(幼兒操作)

2.幼兒給物品分類並驗證。

師小結:鼻子的用處很大,可以幫助我們呼吸,讓我們辨別氣味。有時候鼻子也會失靈,比如感冒、鼻炎或者鼻子受傷了,它就不能發揮自己的本領了。所有我們要好好保護鼻子。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能夠辨別不同的氣味,並嘗試講述自己的感受。瞭解簡單的保護鼻子的方法。活動的第一個環節是引出自己的鼻子,我用手指指出了自己的鼻子,然後引導幼兒們也指出認識了鼻子的結構,鼻樑鼻尖。鼻孔。第二個環節是發現鼻子的特殊功能,在這一環節中我先讓孩子說說鼻子的功能,然後又出示了四個小杯子,醋、酒、香水、水。。分別請幼兒們來用自己的小鼻子聞一聞是什麼,在聞味道的過程中告訴了幼兒怎樣去聞。第三個環節是讓幼兒自己去分類。最後我還教育幼兒保護鼻子,引出了思考:我們應該怎樣保護鼻子?讓幼兒垃圾以後怎樣去保護自己的鼻子不受到傷害。

活動結束後,我反思到這節課有着不足的地方,老師們的點評更是讓我茅塞頓開,這節課我應該讓孩子多說(放開讓孩子說)、多做、多練(說完讓孩子練習體驗),老師不要限制包辦,在第二個環節讓孩子聞氣味中,我就應該顧及到每個孩子,讓他們都聞一聞說一說。在課前準備所需東西時也要考慮到是否每個孩子都能操作到,操作的材料要豐富。在教育孩子保護鼻子的環節中,我應該讓孩子們去思考,讓孩子們去說一說結果。科學是比較嚴謹的,一定要讓孩子先猜想在驗證。老師們到位的點評讓我今後的教學工作又有了一個更大的提升。我應結合工作實際,努力實現教育方式的轉變,儘可能把期望幼兒學習的內容,轉化爲幼兒自身學習的興趣和需要。充分調動每一個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幼兒自由地、愉快地展現自己,讓幼兒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

設計意圖:

我帶的是中班幼兒,我認爲這節活動很適合我班孩子。我是在小班活動的基礎上進行了拓展,將觸角往外延伸了一下。其實鼻子的話題很多,除了本節活動涉及的結構、功能外,還有鼻子的不同之處。還有動物的鼻子……讓幼兒感覺到雖然是一個小小的鼻子,但聊起來很有趣。通過這節課,我想幫助幼兒認識鼻子的部位,瞭解鼻子的作用。鼻子除了呼吸之外還有其他作用中一個比較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聞各種各樣的氣味。不同的東西有不一樣的氣味,鼻子能告訴我們各種各樣的氣味,能幫我們辨別不同的東西。

小百科:

味道通常是指鼻子舌頭等味覺所體會到的滋味。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通過實驗和動手活動,使幼兒感知土壤裏有水、空氣、腐爛物等成分和與植物的關係。培養幼兒的觀察、比較及動手操作能力。

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三盆土(粘土、壤土、砂土)、挖土的鏟子、衛生紙、可以種植的菜秧、一小盆水、三隻盤子、四個紙杯(其中三個杯子杯底扎些小孔,一個杯子裝水)、一隻量杯。

【活動過程】

幼兒提前兩天到種植園,拔出幾棵青菜和小草。看一看,植物能不能離開土?觀察前幾天拔出的青菜和小草。

(1)青菜和小草都乾枯了。

(2)因爲它們的根離開了泥土,離開土壤就會乾枯。

探究的問題:土壤中有什麼?

★用小鏟子挖泥土。

(1)土壤裏有樹根,還有爛了的樹葉。

(2)土壤裏有死蟲子。

(3)土壤裏有蚯蚓、螞蟻。

★輕輕捏捏衛生紙包的泥土。

(1)紙溼了。

(2)泥土裏有水分。

★把泥土放入有水的杯子中。

(1)有氣泡。

(2)泥土中有空氣。

說一說,植物爲什麼會在土壤裏生長?

(1)植物在土壤裏生長,是因爲土壤裏有肥料。

(2)因爲土壤中有水分和空氣。

比一比,三種土壤(粘土、砂土、壤土)有什麼不同?

將三杯土放在三隻盤子上,用量杯分別向三杯泥土中澆同樣多的水。

(1)砂土裏的水很快流到下面的盤子裏去了。

(2)壤土裏的水只流了一點,其他都被土壤吸收了。

(3)粘土裏的水都在杯口,滲不下去,下面的盤子裏沒有水。

想一想,植物種在哪一種土壤中,根吸收到的水分和養分最充足?

種一種,哪種土壤最適合植物安家?

幼兒將青菜秧種在三種土壤中,引導幼兒每天觀察記錄青菜的生長情況。

記錄青菜在三種土壤中的生長情況。

【注意事項】

1、幼兒取泥土包入衛生紙中時,教師注意引導幼兒選取較溼潤的土。這樣,紙溼的效果較明顯。

2、幼兒向三杯土澆水時,水不宜多,以防水從杯口溢出流到盤中,影響觀察。

【活動拓展】

啓發幼兒觀察、探索仙人掌爲什麼能生活在沙漠裏,瞭解不同植物對土壤條件有不同的需求。

活動反思:

該活動我能利用幼兒身邊的熟悉的資源——土,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實驗、探索、討論。活動中讓幼兒帶問題去進行實驗、操作,引發幼兒學習、探索的興趣。實驗的設計是讓幼兒能探索出土的性質,也便於幼兒操作,幼兒興趣很大。實驗中我能培養幼兒良好的合作能力,記錄能力,以及操作習慣,並鼓勵幼兒把自己在實驗中的發現,用圖畫的.方式記錄下來。而且針對幼兒觀察到現象,我能引發幼兒思考,爲什麼會有這種現象,以得出問題的答案,土壤裏什麼?使幼兒瞭解了土壤對於植物的作用,知道植物離不開土壤。然後和幼兒開展討論,哪裏還需要土壤?知道土壤在生活中的更多作用。

活動中,我也發現幼兒對於土壤的作用,瞭解的不是太多,這說明,在課前我還應讓幼兒做好這方面的知識準備,豐富幼兒的知識面,以利於幼兒在活動中展開熱烈討論,讓幼兒在自主學習中獲取知識,學會自己找答案,而不是教師的灌注式,以讓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思維習慣,發現身邊的科學。

小百科: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層疏鬆的物質,由各種顆粒狀礦物質、有機物質、水分、空氣、微生物等組成,能生長植物。土壤由岩石風化而成的礦物質、動植物,微生物殘體腐解產生的有機質、土壤生物(固相物質)以及水分(液相物質)、空氣(氣相物質),氧化的腐殖質等組成。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這是一個科學範疇的活動,它來源於生活,也是小朋友日常生活中能見到的。活動中涉及了環保的因素,告訴小朋友要用淘米水、檸檬片、茶葉包等廢舊的東西來清除污垢。

當我拋出問題後,孩子的經驗就是用洗潔精來清洗油膩的盆子和餐桌,而那些實用、經濟又環保的方法他們都不知道。閱讀幼兒用書時,孩子的`眼神是好奇的,如果當場提供實物來操作驗證,對孩子來說留下的印象是抹不去的。然而,由於條件的限制,我無法爲小朋友提供這些材料,只能告訴小朋友回家去試。

科學活動需要真實客觀的現象帶給孩子的印象和經驗,僅停留於紙上談兵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小朋友對今天的活動可能還帶着疑惑“是真的嗎?”小朋友只有做過了、看過了纔不會忘記。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設計背景

有一天戶外活動時,我發現孩子們自發玩起了踩影子的遊戲。有幾個小朋友竟跑到我面前問:“老師,影子是怎麼形成的?爲什麼有的地方有影子,有的地方沒有影子呢?”中班的幼兒已經認識了影子,我見他們對影子的形成很感興趣,所以我決定以此開展活動,讓幼兒在影子的遊戲中初步瞭解影子是怎樣形成的,知道光與影子的關係。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影子是怎樣形成的`,感知光與影子的關係。

2、體驗影子游戲的樂趣。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初步瞭解影子是怎樣形成的,

教學難點:感知光與影子的關係

活動準備

動畫課件、手電筒、玩具狗、幻燈機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

1、猜謎激趣

師:人人有個好朋友,烏黑身子烏黑頭,陽光下面在一起,你停它也停,你走它也走,就是不開口。咱們小朋友仔細想一想這是什麼呀?誰最先告訴老師。

幼:影子。

師:對,是影子。中班小朋友特別特別地棒,來每人一朵小紅花。

2、師:那麼影子是什麼形成的呢?

二、動畫演示,探索新知

1、打開幻燈機,將光投到牆上。

師:小朋友仔細看一看,牆上有影子嗎?

幼:沒有影子。

(2) 教師用玩具狗擋住光線。

師:現在看一看牆上有影子嗎?

幼:有。

師:剛纔沒有影子,現在有了,爲什麼呢?

幼:開始沒有小狗,現在有小狗了。

師:小朋友們觀察的很仔細。那麼有了小狗就有影子嗎?

(3) 教師關掉幻燈機。

師:現在看一看,牆上有影子嗎?爲什麼?

幼1:沒有。

幼2:沒有小狗了。

教師總結:沒有光,有物體,也不會產生影子。

2、看動畫——深層理解影子的形成原因

演示課件:小貓咪咪是怎麼擋住光線寶寶,在它身後形成影子的。

師:那麼咪咪的影子是怎麼形成的?讓我們來看一看。

幼兒看動畫,教師形象表述。

師:太陽公公發出許多光線寶寶,照到咪咪身上,咪咪的身體擋住了光線,光線“闖”不過去,在咪咪身後就有了黑黑的影子。

三、遊戲

1、看一看

教師打開幻燈機,請幾名幼兒在幻燈機前看影子。幼兒自由動作(或伸手、或彎腰、或跳舞、或踢腿……)

師:哈哈,影子多有趣呀,誰來說一說影子是怎麼形成的?

幼1:有光就有影子。

師:有光就有影子嗎?

幼2:身子擋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幼3:物體擋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2、做一做

師:小朋友們閉上眼睛,看老師給你們變一個魔術。一隻小鳥飛來了,飛呀飛。一隻小羊走來了,咩咩咩。一隻大灰狼走來了,啊嗚啊嗚,我要吃了你們。呯,獵人來了,大灰狼嚇跑了,小羊跑了,小鳥也飛走了。(來時邊說邊做手影)

發給幼兒手電筒,讓幼兒自由分組合作做手影,互相猜一猜像什麼。看誰做得更像。

四、總結

出示課件:咦,咪咪還在哭呀,讓我們一起來告訴咪咪好不好?

幼:好。咪咪身子擋住了太陽光,光透不過去,你身子後面就有了影子。

師:咪咪明白了,它說中班的小朋友可真聰明,謝謝你們幫助了我。我要走了,咱們再見吧!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幼兒園中班的科學課,我主要通過生動有趣的遊戲,使幼兒瞭解影子的形成,知道光與影子的關係,讓幼兒在遊戲中體驗學習的樂趣。

一、謎語引入,激發幼兒主動參與的意識。

二、從圖入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影子的形成原因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在這裏採用小實驗和動畫的演示,形象直觀,化難爲易,層層深入,便於幼兒理解,有效地突出了重點,成功地突破了難點。

三、教學方式豐富多彩,靈活多變

本次活動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創設了多種遊戲。如:通過形象的課件演示,彩色鮮活的圖畫直觀教學。鞏固知識時通過的影子游戲,讓幼兒主動去探索,去尋求答案,孩子樂此不疲。

當然,本次活動還存在着缺點和不足,如教師的語言不夠豐富,教學環節銜接不大自然,這與教師自身素質有一定關係。今後我會加強這方面的學習。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瞭解花生的組成結構,認識花生的生長過程。

2。學習從內向外有序的觀察。

3。願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己對花生的認識。

4。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二、活動準備

每組準備一小筐花生、投影儀、花生的生長過程圖片(發芽、長大、開花、結果)、鉛筆、記錄紙(每人一份)、各類花生製成的食品。

三、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出示布袋):"我的袋子裏有一樣東西,我要讓你們來摸一摸,看看你能不能猜出是什麼?"

(2)個別幼兒上臺隔着布袋摸一摸並說出自己的猜測。教師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猜測及理由。

(3)教師倒出布袋中的東西證實幼兒的猜測結果。根據幼兒猜測的理由初步印證花生的外部特徵。如:硬硬的、麻麻得不光滑。等等。

2。幼兒進行探索活動。

(一)探索花生的外部特徵。

( 1)每桌發放一筐花生。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拿到的花生的外型特徵。幼兒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說出自己的發現。

教師:"每人拿出一顆花生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先看看花生長的什麼模樣?"教師:"花生摸上去有什麼感覺?"教師:"最後我們來聞一聞,花生是什麼味道?"

(2)教師小節:把幼兒對花生外型的感知進行總結。

把幼兒的觀察結果對照投影儀上的實物說一遍。花生的外殼顏色是乳白色的,樣子像麻花、摸起來麻麻的、不光滑。

教師:"剛纔我們看到的、摸到的都是花生最外面的樣子。在花生的硬殼殼裏是什麼樣子的呢?你想知道嗎?"

(二)探索花生的內部特徵。

(1)教師:"花生裏面是什麼樣子的呢?"(幼兒回答)"是你猜的,還是你看到的?""怎樣打開花生?"(幼兒說出自己的方法)

(2)剝開花生。

教師:"用你自己的方法打開花生,並把你的發現記錄在紙上。"

(3)幼兒剝花生並觀察記錄。

教師巡視幼兒活動情況並給予適當指導。

(4)幼兒說自己的觀察結果。

教師把幼兒的觀察記錄放在投影儀上,讓其對照自己的記錄向大家介紹自己的觀察結果。

(5)幼兒在記錄方法上會有所不同,教師在引導幼兒說觀察結果時可適度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的記錄方法。

三、利用投影儀集體觀察花生剝開後的各部分及生長過程。

(1)教師對照花生的實物從外向內介紹花生。

(2)教師:"花生是生長在哪裏的?"(幼兒回答)

(3)教師把花生的生長過程的圖片利用投影儀向幼兒呈現。

教師對照圖片向幼兒介紹花生的生長過程。以及根據花生的結果實時的特點,向幼兒介紹花生又叫"落花生"。

四、討論瞭解花生的用途。

(1) 教師:"人們很聰明,不僅知道花生可以吃,還把花生製成了各式各樣的美味食品。你知道花生以做什麼食品呢"引導幼兒說出生活中看到的、吃到的花生製品。

(2)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花生的藥用價值。如:花生紅皮可治療貧血、胃不好的人常吃花生可以養胃等等。

教學反思:

幼兒園科學活動強調的是孩子藉助於教師的指導和自身所從事的活動,對身邊的事物進行操作和感知,不斷髮現問題並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孩子在已知的基礎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斷嘗試中取得成功,最終獲得知識。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用語言表達對不同物體的觸覺感受:軟、硬,光滑、粗糙,冷、熱等。

2.知道用手觸摸是感知物體的一種方法。

3.引導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具:大積木塊、海綿、鋸沫板、鏡子、布娃娃等,螞蟻頭飾每名幼兒一個。

2.學具:幼兒人手一個操作小筐(內放木積木、海綿塊、小鋸木板),每位幼兒兩杯水(一杯染紅色裝熱水,一杯無色裝涼水)。

3.環境佈置

請幼兒自帶一件物品,佈置活動室——不同質地的物品(如玩具汽車、毛絨玩具、鵝卵石等)。

活動過程

一、以遊戲《小螞蟻學本領》引入課題:

教師、幼兒戴頭飾扮螞蟻,在木地板、海綿墊上爬,讓幼兒用手觸摸、按壓,感知並說出這兩種物體的硬、軟。 (師)原來,我們的手能摸出硬的和軟的東西,我們的手真能幹!當看見一個東西,我們不知道它是硬的還是軟的時,可以用手摸一摸,這是一個好辦法!

二、在觸摸——發現——再觸摸中感知物體特性,並表述出來:

(一)摸一摸:

1.請幼兒聽口令從小筐中拿出硬的東西(木積木),使勁捏捏、按按,(師)你捏得動積木嗎?(生答:捏不動)按捏不動的東西是硬的;同樣拿出軟的東西(海綿),摸一摸,捏一捏,還可以擰幾圈,海綿是柔軟的。

2.幼兒摸摸鋸沫板,感受正反兩面(粗糙和平滑)的不同,能說出一面扎手,摸起來不舒服,是粗糙的`而另一面不扎手,很舒服,是光滑的。

3.伸出雙手分別握住熱、冷水杯,並說出哪杯水熱、哪杯水冷。

4、小結:我們的手不僅能摸出硬的、軟的東西,還能摸出冷的、熱的、粗造的、光滑的東西。

(二)選一選: 請幾名幼兒到臺前來,任選一件喜歡的物品,告訴大家所拿物品是硬的、軟的、光滑的、粗糙的,還是熱的、冷的……

(三)找一找: 帶領幼兒在活動室裏邊摸邊問,哪些物品是硬的、軟的、冷的、光滑的等,讓幼兒逐一說出感覺。

(四)說一說: 平常還摸過什麼東西,是粗糙的、柔軟的、熱的?

(五)小結: 手能摸出硬的、軟的,冷的、熱的、粗糙的、光滑的東西。但是有些東西不能摸:如電源插座、開水、旋轉的電風扇葉等,要學會保護好自己。

三、分組遊戲:

《小螞蟻搬東西》 聽口令把小筐中軟的東西送過來,或把硬的東西送過來。

活動結束

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找找、摸摸其他東西,說出自己的感覺或和父母一起玩摸東西的遊戲,讓家長協助以豐富幼兒的詞彙,如溼漉漉、毛絨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