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彙總9篇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彙總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2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彙總9篇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理論依據: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着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新《綱要》提出“數學教育必須要讓幼兒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教師要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並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由此可見生活化、遊戲化已經成爲構建數學課程最基本的原則。因此,在今天的活動中,我爲幼兒設置一定的情景,使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儘量讓抽象的數的邏輯概念在具體的事物中理解,讓幼兒在遊戲中獲得知識。在學習相鄰數的過程中,讓幼兒自主尋找數字的相鄰數,理解相鄰數的關係,爲幼兒提供主動探索的機會。

實施策略:(1)設置角色遊戲的情景,通過情趣化、有趣化的遊戲使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數量充足、有趣的數學操作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願望,更有利於幼兒掌握知識,完成教學的目標。讓幼兒真正意義上做到“玩中學,學中樂”,從而達到“寓教於樂,寓教於生活”的目的。

(2)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在本活動中還採用了猜測法、模仿法、遊戲法、操作法、驗證法等教學方法;提問方式也將採用個別提問和集體提問等多種提問方式。讓幼兒在聽聽、猜猜、說說、玩玩的過程中融入學習,獲得知識和經驗。

(3)在活動的過程中,幫助幼兒理解“鄰居關係”、複習數的排列、數與數的關係,爲幼兒後面理解“相鄰數”的概念,理解相鄰數之間的關係打下基礎,遵循了幼兒數學學習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的循序漸進的規律。其中,學習2的相鄰數是個重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理解什麼是相鄰數,及相鄰數的關係,從而爲探索3、4、5的相鄰數作鋪墊。在整個過程中,讓幼兒處於主動探索狀態,引導幼兒自己得出結論。

教學目標:1、用設置情景的形式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2、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3、理解並說出多1或少1的關係。

4、發展幼兒的比較的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準備:背景圖兩幅,課件,小羊服飾及頭飾,數字卡片,操作材料,卡通汽車一輛等。

教學重點: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教學難點:理解並能說出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係。

教學過程: 1、複習6以內的數。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幾隻小動物,它們要到我們班級來做客,和大家交朋友,你們歡迎嗎?我們來一起看看他們是誰呢?”教師依次出示幾種小動物的的圖片,請幼兒說出他們的名字。

幼:“小貓、小狗、小兔、大象、小鹿、小猴。”

師:“嗯。不錯。今天我還給這些小動物們建了房子了,小動物們可高興了,你想讓它們住在那所房子裏呢?”

(幼兒將動物隨意貼到相應的房子裏。)

師:“哦,現在,所有的小動物都有了自己的房子了。我們知道,我們自己的房子都是有門牌號的,可小動物們的房子還沒有門牌號呢,他們的朋友們來找他們玩,認錯門可不好。怎麼辦呢?”

幼:“給他們的房子上貼上門牌號。”

師:“好吧。那我來試試。”(老師將1—6的數字隨意貼到房子上。)

幼:“老師,不對,3在2的後面,你怎麼貼到4後面了呢?”

師:“哦。是麼?我貼的不對麼?爲什麼3要在2的後面?”

幼:“3就應該在2的後面,在4的前面。數數的時候就是這樣數的,先數2再數3,然後數4。”

師:“哦,你的意思是3的好朋友是2和4嘍。”

幼:“對。”

師:“哦,我明白了。我改正。那現在我貼的對吧?”

幼:“對了。”

師:“看我把1的位置貼的對不對?”

幼:“對。”

師:“看我把4的位置貼的對不對?”

幼:“不對。”

師:“爲什麼不對?”

幼:“4應該貼到3的後面。”

請一個幼兒上來貼到正確的位置,並請幼兒說說4的好朋友是誰。

師:“那5的位置貼的對嗎?”

幼:“對。”

師:“5的'好朋友是誰呢?”

幼:“是4和6。”重新確認一下1—6的位置,正確以後請幼兒說說2、3、4、5、的好朋友都是誰。

2、學習1—5的相鄰數,進一步理解相鄰數的含義。

師:“那現在我們來看看小動物們都住在幾號房子裏吧。”(小貓1號、小狗2號、小兔3號、大象4號、小鹿5號、小猴6號)

師:“嗯,那我們再試着找找他們的鄰居都是誰呢?”

幼:“小狗的鄰居是小貓、小兔;小兔的鄰居是小狗、大象… …”

師:“小朋友們還真是聰明。小狗的鄰居是小貓、小兔,那小狗住在幾號房子裏呢?”

幼:“2號。”

師:“那2的鄰居應該是誰呢?”

幼:“1和3唄。”

師:“那3的鄰居呢?”

幼:“2和4。”

師:“那4的鄰居呢?”

幼兒:“是3和5。”

師:“5號的鄰居呢?”

幼兒:“是4和6。”請多個幼兒起來說,進一步鞏固相鄰數。

4、進行紙張練習,鞏固知識。

師:“你們可真聰明。我一說就會了。現在呢,我要考考你們了,我給大家準備了幾道題目,你們可要認真做哦。”

教師出示題紙作業:在一張紙上畫了一些圓點,先請幼兒說說他們的相鄰數是幾,並在空格里填上相應的圓點。

(幼兒做練習,教師指導。)

5、習題展示,鼓勵幼兒。

6、延伸活動:

師:“小朋友剛纔做的真好,老師很高興。現在我請小朋友一起來做個好玩的遊戲,遊戲的名字是《數字娃娃》。”

目標:1、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2、複習1—5以內的相鄰數。

準備:1、1-5的塑料立體數字5套

2、1-5的“數字娃娃”圖片5個

7、教師先教會幼兒學說兒歌,多數幼兒掌握以後,向幼兒交代遊戲的玩法。

幼兒分組進行遊戲,在背誦兒歌的同時傳遞“數字娃娃”,兒歌結束時“數字娃娃”落在誰手裏,誰就從“數字娃娃”的兜裏抽一張數字卡,抽出的數字卡就是他的幸運數字,然後他便從摸箱裏爲自己的幸運數找到朋友。

提醒幼兒傳遞“數字娃娃”時,要勻速、穩拿,避免忽快忽慢。

8、教師小結,結束活動。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奔跑的古古》這個故事中,存在着許多的數學活動,在湖水上飄落花瓣的數量,在天空中飛揚的柳絮的數量等都可以作爲數學活動的切入點。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的要求,我們從古古請客這個情景出發,重點在於讓幼兒能夠用數數的辦法來比較物體的多少,同時在《指南》的要求範圍內,適當地增加了活動的難度,讓孩子們通過具體形象的操作,去感受理解7和8之間的關係.進一步理解形成的含義。

活動目標:

1.能夠通過對應數數的方式比較兩組物體的多與少;

2.學習8的形成,知道7個添上1個就是8個;

3.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喜歡數學活動。

活動重難點:

1.重點:能夠通過對應數數的方式比較兩組物體的多與少。

2.難點:學習8的形成,知道7個添上1個就是8個。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小花籃若干,桃花瓣若干,小椅子若干,繪本角色頭飾9個,學習單和筆人手一份。

2.經驗準備:幼兒已閱讀《奔跑的古古》的繪本。

活動過程:

一、創設請客情境,導入活動

教師扮演故事中的古古,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創設請客情境,導入活動。

師:今天古古要請故事中小夥伴去他的家裏做客,我們來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二、遊戲:古古請客

1.教師扮演古古,佈置請客的場景(擺放7張椅子),並請8名幼兒分別帶上不同的.頭飾,扮演小客人開始“入座的遊戲”。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古古家裏的小椅子夠小客人坐嗎?誰多誰少?”“如何讓每個小客人都有一把椅子坐?”

3.教師小結:“7把椅子添上1把就可以讓8個小客人都有椅子了。”

三、遊戲:古古送禮物

1.教師給每組分發小花籃(每組8個幼兒扮演客人,1個幼兒扮演古古),在小花籃裏放7瓣花瓣,請一組的幼兒將小花籃中的花瓣送給小客人們,每個客人送一瓣花瓣。

2.引導幼兒數數花瓣的數量並討論“是否每個客人都能收到小花瓣呢?誰多誰少?”

3.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應該如何才能讓每個客人都收到一瓣桃花瓣呢?並請幾名幼兒分享交流,同時扮演古古再次送花瓣。

四、操作活動

1.教師介紹學習單上的任務。

2.教師分發學習單和筆,觀察並指導幼兒。

五、活動結束

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製作桃花瓣,並送桃花瓣給鄰居好朋友,看製作的桃花瓣的數量多還是鄰居好朋友的人數多。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複習5以內數數及認數,能手口一致點數,學習按數取物。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思維力。

3.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4.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重難點:

1.活動重點:能手口一致點數;知道數字代表的實際數量。

2.活動難點:會按數取物。

活動準備:

1.教具:小動物5只; 5以內數字卡;蛋糕一隻。

2.學具:印有數字框子若干;糖、西瓜、香焦、葡萄、花等圖片若干;已塑封的小魚、小草、小蟲子、胡蘿蔔等圖片,幼兒抄作紙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師:1.出示小豬圖片,這是誰呀?今天小豬特別的高興,因爲今天小豬過生日。媽媽還特意給他準備了一隻大蛋糕。(出示蛋糕)

師: 2.小豬要過幾歲生日了呢?蛋糕上的`一支蠟燭表示一歲,讓我們一起數一數蠟燭吧,有5支蠟燭,是過5歲生日。有許多小動物們也來給小豬來過生日了,他們會是誰呢?

1) “喵喵喵”是誰呀?小貓,看小貓還給小豬帶了生日禮物,是什麼呀?(西瓜)有幾個?可用數字幾來表示?師總結:小貓給小豬送了一個西瓜,我們就用數字1來表示。

2)“ 還會有誰呢?”“嘰嘰嘰”小雞也來了,小雞送了什麼禮物呢?(兩根黃香焦)有幾根,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數一數。

3) 小松鼠、小羊、小兔也來了,他們會是什麼禮物呢?(幼兒觀察送了什麼禮物)?數量是多少?用數字幾來表示?(分別是3朵花、4塊巧克力、5塊糖果)

操作探索

1.師:小動物給小豬送禮物了,我們小朋友也來給小豬送禮物,好嗎?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禮物送個小豬,(要求;小朋友們先看看自己的桌子底下是什麼禮物,有幾個,請小朋友根據自己的禮物數量,看看黑板上的每個框中的數字再放進相同數量的禮物)。

2.幼兒先討論自己的禮物是什麼,有幾個,再進行操作,教師指導。

3.提醒幼兒認清數字和數量,能手口一致點數;能力弱的幼兒多給予幫助和指導。

4.請個別幼兒講解操作情況給小豬送了什麼禮物,送了多少。

5.小豬請老師把小朋友送的禮物先收一下,師生整理好籃子。

遊戲鞏固

1.師:小豬非常開心,小動物們和小朋友們都給他送了許多的禮物。現在快要到中午了,小動物們的肚子有些餓了,小豬想送一些吃的給小動物們。小豬要請我們的小朋友幫他招待小動物們。(要求:看看你的抄作紙上的數字是幾,就給小動物喂幾個吃的。)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檢查幼兒操作。

3.作品展示,並給予評價。

遊戲結束:

爲小豬慶祝生日,唱生日歌。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想通過用簡單易懂的方法教會幼兒感知5以內的數數。開始部分,我利用小豬過生日這一遊戲環節,讓幼兒用手口一致數數方法。數一數蛋糕上的蠟燭有幾支,讓幼兒對數字1-5有一個初步的概念,這個方法還不錯,幼兒都能手口一致的數數,並能準確地表示5支蠟燭是過5歲生日。接下來一個環節是讓小朋友送禮物,先讓小朋友數數自己的禮物是什麼,有幾個,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再看數字卡上的數字是幾,再把相同數字的物品貼到數字卡上,是按物品對數字,幼兒基本能掌握。最後一個環節又讓幼兒按數字取物一一對應,進一步幫助幼兒對1-5數字的理解,同時也給孩子獨立動手操作練習的機會。但這節課下來也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在課堂中沒有靈活準確運用量詞,自己對數學語言組織還有所欠缺,自己的語言有點零亂,囉嗦,也沒有激情的教學語言,這些都是我在以後的教學中必須改進的地方。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1、能正確迅速地點數10 以內的點子和認讀10 以內阿拉伯數字。

2、能將點子和數字進行配對。

教學重點:1、能正確將點子與數字進行配對。

教學形式:小組活動形式

教學過程:

1、教師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告訴小朋友一個好消息,小蜜蜂門明天要過生日,他們想邀請小朋友們去參加生日晚會,你們想不想去?(幼兒回答)

師:那我們送小蜜蜂什麼生日禮物呢?(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對幼兒的回答給予肯定。

師:我們大家一起去採花,明天送給小蜜蜂,好不好?(幼兒回答)

師:小朋友們看,花園裏開了這麼多花(教師把花灑在桌面上),你們觀察一下五顏六色的花有什麼不一樣?(幼兒自由說)。今天老師爲小朋友們準備了一些漂亮的小籃子,大家仔細看一看,小籃子有什麼不一樣?你發現了什麼?(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及時給予肯定。

師:下面小朋友們就去給小蜜蜂採花好不好?(幼兒回答)

師:在採花時小朋友們要讓花上的數字(點子)與花籃上的點子(數字)一樣,聽音樂開始採花,音樂停了採花結束。

2、幼兒開始遊戲(採花)

3、採花結束後,教師要找幼兒說一說:“你們採了幾朵花?採花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只要能說出點子和數字一樣或數字和點子一樣就可以了?

4、遊戲:小矮人找朋友

1)

導語:小朋友們喜歡聽小矮人的.故事嗎?(幼兒回答),小矮人今年天要和點子娃娃做遊戲,可是小矮人找不到哪個點子娃娃是自己的朋友,想請小朋友們幫忙。你們願不願意幫助他們?(幼兒回答)。今天老師就把小矮人和點子娃娃都請到了我們幼兒園裏,你們想不想見到他們呀?(教師把卡片分放在幼兒面前)小朋友們觀察一下小矮人和點子娃娃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幼兒自由回答)。好現在咱們就來幫助小矮人找朋友。

2)幼兒幫助小矮人找朋友,找完後,找個別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幼兒自由回答)數一數你找了幾對朋友。(幼兒回答)

3)小朋友們看一看(出示掛圖)這又來了幾位小矮人。冬天來了,它們到外面去烤火、做遊戲,它們也想找幾個朋友和它們一起玩耍,咱們幫助他們找到它的朋友好不好?(找個別幼兒到前邊來幫助小矮人找朋友)。指着圖問幼兒:“說說爲什麼他們兩個是朋友?你是怎麼知道的?(幼兒回答)

4)小結:今天,小朋友們爲小蜜蜂準備了生日禮物,又幫助小矮人找到了朋友,你們真能幹,小蜜蜂和小矮人都非常感謝你們,並讓我代他們謝謝你們。好了,今天遊戲就玩到這裏,咱們一起到戶外去活動。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準確感知8、9的數量

2、進一步將相等數量的物體放到一起,初步建立起等量的關係。

3、能按照老師的要求檢查自己的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事物卡片若干(6青蛙、白鵝;7鴨子、小魚;8只烏龜;9蝌蚪、蝦子)

2、幼兒用書3、實物卡片和點子卡片20套

活動過程

1、目測數羣

教師分別出示實物卡片,引導幼兒觀察:圖上有什麼?有多少?怎麼樣數能又快又對?(引導幼兒學習按羣記數、兩個兩個數和三個三個數,熟練目測數的技能。)

2、按序排卡片

請幼兒給實物排隊,啓發幼兒思考,可以怎麼排?一樣多的怎麼排?(引導幼兒發現理解一樣多的可以上下襬放。)教師可以啓發幼兒:你怎麼排卡片?爲什麼將青蛙和白鵝放在一起?

集體小結:青蛙和白鵝的數量都是6,鴨子和烏龜的`數量都是7,……(幼兒通過敘述將動作與語言聯繫起來,知道什麼樣的情況有什麼樣的操作方法。)

3、操作活動

按數量多少分類排序擺放,再匹配相應的點卡。(能按數量多少進行分類,把相同數量的實物、點放在一起,感知不同物品的相同數量和多少的序列。)

找相等數量的動物。(感知不同物體數量相同。)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高矮、一樣高,初步理解物體高矮的相對關係。

2、嘗試2~5個物體的有序排列。

活動準備:

安置有一定高度的垂釣小鈴1個、高矮不等的玩具娃娃。

活動過程:

1、初步感知物體的高矮。

請兩名高矮不等的幼兒從鈴下走過,分析討論一人碰鈴、一人不碰鈴的原因。 幼兒兩兩結伴,通過比較,掌握站在一個水平線上直立,比較物體高矮的正確辦法。

2、兩人一組比較物體的高矮: 每組一套不等的玩具娃娃,教師提出操作要求: -----“每次取兩個娃娃,找出最高、最矮的娃娃,將娃娃按序排隊。” 書面練習,目測比較高矮: 介紹練習的內容及其要求,覈對練習的'結果,練習的情況。

3、初步理解物體高矮的相對性: 幼兒找2~3個不同的對象比較高矮。 比較後,引導幼兒說說比較的結果。 教師就物體的高矮的相對性問題進行。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 引導幼兒不受物體大小、顏色和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認識8以內物體的數量。

●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活動準備:

● 地上畫上圓圈,裏面寫上數字。

● 教具:圖片(數量爲8以內的物體,大小、顏色、排列形式不同)。

● 學具:操作材料,人手一張數卡。

活動過程:

● 探究活動。

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目測數羣,說出圖片中物體的數量,並給每種物體匹配相應的數字。

● 幼兒操作練習。

請將表示物體數量的數字塗上顏色,看看是不是一樣多。

● 遊戲活動:站圓圈。

玩法:幼兒人手一張數卡,音樂響,幼兒隨意走動,音樂停,幼兒迅速找到寫有相應數字的`圓圈站好。

活動拓展:

● 教具裏的圖片可畫:6棵樹(散開擺放)、7朵花、8只蜜蜂(密集擺放)。

● 在日常活動中請幼兒看數字拍手、跺腳、跳等,複習8以內的數。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圖形分家”的操作活動,繼續讓幼兒學習按圖形片的顏色或形狀或大小等特徵進行多次分類的方法。

2、發展幼兒觀察比較、積極思維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3、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4、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重點與難點:

用語言進行多維的命名。

活動準備:

教師:大轉盤一個,圖形操作材料一套。

幼兒:人手一份圖形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初次嘗試遊戲“圖形寶寶分家”

1、觀察分類材料:看看盤子裏有些什麼?(有許多圖形寶寶)師: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來玩一個“分家家”的遊戲。

2、交代遊戲名稱與規則:師:圖形的家在哪裏?(處示盤子)分成幾家?(兩家)師:分的時候有要求,把相同的寶寶放一家,等一會兒把老師給你的圖形寶寶分完,分好了取個名字記在心裏,待會兒告訴老師。

3、幼兒操作“給圖形寶寶分家”。

4、討論:你們是怎麼分的?(請幾位幼兒走上來,師幫其操作結果貼出來)和他一樣的有沒有?小結:分家家,可以根據圖形的顏色來分成兩家,可以根據形狀分成兩家,還可以根據大小分成兩家。你們還想再試一次嗎?

(二)再次嘗試:

1、要求:等一會兒分家家的時候要求不一樣了,再取兩個好聽的名字,要和現在的名字不一樣。

2、幼兒操作提示:第一次怎麼分的.,第二次要分的不一樣。

3、討論:第一次怎麼分的,第二次怎麼分的?(請1-2名幼兒)請幼兒和旁邊的幼兒相互講講自己分的結果。

(三)提高嘗試:遊戲“大轉盤”師:老師這裏還有很多好看的圖形。(師分盤子)請你們用小眼睛看,誰的小眼睛亮?看看這些圖形一樣嗎?(不一樣),哪裏不一樣?(形狀、顏色、大小)

1、師:老師要和你們玩大轉盤的遊戲,我們要和電視裏的叔叔阿姨一樣看標記拿獎品,轉盤上的針指向哪個圖形,就請你拿一個和它一樣的。我們先來試試:“快樂大轉盤,大家一起玩。”看看,請你拿什麼樣的圖形呀?(幼兒集體進行3-4次)

2、進行比賽:看誰拿得又快又對?

3、增加難度:看看這個轉盤和剛纔有什麼不一樣?(大小)哪些大,哪些小?拿好了舉在手裏

4、比賽:四個人一個隊,小羊、小兔、小猴、小熊,哪一個隊的小朋友都拿得又快又對,老師送你一朵小紅花。(還要幫隊裏的其他小朋友一起檢查一下,有沒有拿錯的)反覆嘗試4-5遍。

活動結束:

師:今天我們玩了圖形寶寶分家的遊戲和大轉盤的遊戲,你們還想玩嗎?(告訴幼兒以後再玩)。評析:活動過程中,教師思路清晰,很有條理,這對於一位新教師是難能可貴的。第一個遊戲建議教師在材料的提供上應給幼兒再多幾份,讓孩子能保留操作痕跡,同時便於幼兒比較後找出新的分類方法,也便於教師幫助幼兒總結歸納幾種不同的方法。第二個遊戲“快樂大轉盤”,在幼兒對圖形一個特徵有明顯感知的基礎上,教師及時取出另一圖形來比較,並提問“取這個行不行”?幫助幼兒發現圖形的二維特徵,這個手段用得好,通過自己思維獲得發現比直接引導孩子觀察第二種特徵更易於被幼兒接受。不過,建議第二個轉盤設計中作改進,因爲出現了“大小”這一第三維特徵,所以設計時應有意識地將有大小區別的同形狀的圖形放在一起,便於幼兒觀察、比較、獲得發現。此外,活動中,可在材料及提問方面多注重給不同的孩子不同的要求,才能真正促進幼兒的發展。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9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小猴今天來和小朋友比一比?比比誰是“聰明智慧星”你們有信心嗎?

二、展開

1.用類推法學習10的形成。

(1)播放課件:

教師:暖和的春天到了,花園裏來了許多花,

出示: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花各9朵,幼兒點數,啓發幼兒思考如何才能將它們的數量變成10?

引導幼兒用個添上1朵的方法將三種顏色的花都變成10朵,

(2)請幼兒將三種顏色的花都變成10朵

(3)提問:

9朵花添上1朵花是10朵花,9添1是幾?"

請幼兒複述:9添1是10。

2.理解10的實際意義,認讀數字10。

(1)在幼兒點數三種顏色花並說出總數的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說出三種顏色的花都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1

0朵花能用數字10來表示。

引導幼兒認讀數字10,使幼兒能發準字音。

(2)理解實際意義:

尋找數量是10的物體,鞏固對10的含義的認識,引導幼兒找找自己身上什麼器、器官可以用數字10來表示?

想一想,數字10還能表示什麼?

小結:10能表示所有數量是10的物體。

3.遊戲鞏固:舉卡片

方法:教師在屏幕上出現數字1-10,讓幼兒記住。

然後讓幼兒閉上眼睛,教師取走1張,再請幼兒睜開眼睛看看缺了哪1張,

並從自己的的卡片中尋找出來並舉起來,以舉卡片快又對的`幼兒爲勝利者,根據時間掌握遊戲次數,

三、結束

講評根據上課情況,評出“聰明智慧星”。

活動結束!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有趣的數字》

幼兒園中班教案

活動目標

1.感受數字的豐富變化,激發幼兒對數字的興趣。

2.體驗數字給生活帶來的方便與有趣。

活動準備

1.動畫片:有趣的數字

2.圖片:在圖畫裏找數字

3.教具:電話

動畫片

趣味練習

活動過程

一、看圖找數字

1.小朋友,這是一幅很有趣的圖畫,仔細看看,在這幅圖畫裏,你能找到什麼?

2.幼兒觀察後,在圖畫裏找出數字。

二、感知數字的豐富變化。

1.情景表演

教師接聽電話:喂,您好,你找東東呀,東東沒有來幼兒園,你給東東打電話吧….

2.教師:怎樣才能聯繫到東東呢?給東東打電話,你需要知道什麼?

(電話號碼)

電話號碼是用什麼組成的?(數字)

3.說電話號碼

(1)教師:誰知道自己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爸爸、媽媽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2)思考:爲什麼電話號碼是不一樣的?

討論後得出:數字的排列順序不同。

三、交流有關電話方面的知識

1.分別請幼兒 自己知道的電話號碼。

瞭解電話號碼是多位數的。

2.你們知道的電話是幾位數的?

(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講述)

小結:固定電話是8位數的,手機是11位數的,常用的較特殊的電話是3位數的。

四、動畫片,激發幼兒對數字的興趣

1.教師:請小朋友看一個動畫片:你最喜歡的數字是什麼

2.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喜歡的數字。

五、給小動物編電話號碼

1.有許多小動物家還沒有電話,你們用喜歡的數字來幫它們編個電話號碼吧。

提示:可以用貼數字的方法,也可以用筆寫。

2.提示幼兒是否每個數字都用了,數一數,

你編的電話是幾位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