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範文錦集9篇

【精華】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範文錦集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2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範文錦集9篇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感受雨具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面。

能大膽地集體面前表達,嘗試正確使用、收放雨具。

認識幾種常見的雨具,知道它們的名稱、用途、用法。

重點:認識幾種常見的雨具,知道它們的名稱、用途、用法。

難點:嘗試正確使用、收放雨具。

活動準備 :

幼兒收集的各種雨具、雨衣、雨鞋等。

活動過程

組織談話,引出活動主題。

提問:今天下雨了,你是用什麼遮雨的?你還知道可以用什麼遮雨?

小結:今天下雨了,小朋友來幼兒園有的撐着傘、有的穿雨衣、有的穿雨鞋,雨傘、雨衣、雨鞋,這些下雨的時候用到的工具我們把它們叫做“雨具”。

雨具展覽會,說說自己喜歡的雨具。

(1)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介紹自己認識的雨具,說出名稱、用法。

如:幼兒說雨衣,教師可引導:你爲什麼喜歡它(顏色、圖案、用途)?你會穿嗎(請幼兒試穿)?

(2)結合幼兒對雨具的雨具的'交流,教師可及時滲透安全教育。如傘尖不能對着人,收傘的時候小心夾手。

用一用,穿一穿,嘗試正確使用雨具。

(1)鼓勵幼兒選擇一樣自己喜歡的雨具,用一用,穿一穿,學習正確使用雨具。教師可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幼兒。

(2)教師可帶領幼兒到戶外,感受雨具帶來的方便。

(3)從戶外回來後,教師引導幼兒將雨具、雨衣、雨鞋分類擺好。

小結:雨具、雨衣、雨鞋這些漂亮的雨具都能保護我們在下雨的時候不被淋溼,有了它們真方便!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玩具塞入器官的不良後果,指導玩具不能塞進耳朵等身體器官。

2、明白髮生意外是要去醫院。

活動準備

1、男孩木偶。

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教師:

(1)小朋友們,你們玩過穿珠遊戲嗎?

(2)明明也來玩串珠,發生了什麼事呢?

2、教師操作木偶表演故事情景。

(1)木偶表演:

旁白:遊戲時間到了,明明選了自己最喜歡的穿珠遊戲。明明:小珠子,真搞笑。(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裏。)

(2)教師:明明玩串珠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你們覺得明明這樣做對嗎?爲什麼?

3、引導幼兒觀察掛圖,繼續講述故事。

(1)教師:我們來看看之後怎樣樣了。珠子塞在耳朵裏出不來了,老師趕緊把明明送到了哪裏?醫生是怎樣做的?

老師送明明到醫院,醫生挖出珠子。醫生還告訴明明,下次可不能再把珠子塞到耳朵、鼻孔、嘴巴里了,那樣做耳朵和鼻孔會流血,還有可能會發生危險。

(2)教師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聲音說: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裏了。

4、拓展幼兒經驗。

(1)教師:我們身體上有一些小小的孔,如:耳朵、鼻子等等,這些小小的孔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不能把東西塞進這些小孔裏。想想看,還有什麼東西像小珠子一樣小?什麼東西比小珠子還小?它們可千萬不能塞進我們身上的小孔孔裏呀。

(2)教師總結:教室裏的小珠子、小插粒、小磁釘,家裏的小鈕釦、小橡皮都不能塞進我們的耳朵、鼻孔、嘴巴里,如果不留意掉進去,必須要立刻去醫院請醫生來幫忙我們。

家園共育家長應將家裏的細小物品擺放在幼兒不易接觸到的地方,同時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觀察初步瞭解手指的名稱及用途。

2、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錄有《我有一雙小小手》的磁帶、錄音機;手的掛圖一張。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課題《我有一雙小小手》。

十個好朋友,你有我也有。

五個在左,五個在右。

只會幹活,不會開口。

二、認識自己的手。

1、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手,教師提問:小朋友的手是什麼樣子的?哪兒是手心?哪兒是手背?哪兒是手指和手指甲?你有幾隻手?每隻手有幾個手指頭?

2、認識並學說手指名。

(1)師:“(伸出雙手)小朋友你們也和老師一樣都有一雙手。它們是好朋友,非常友好,互相幫助,還幫我們做了許多好事。(做神祕狀)小朋友,手指在說話呢,讓老師聽一聽它們在說什麼(做傾聽狀)。噢!它們在說,小朋友都有好聽的名字,可是我們沒有名字。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給手指起個名字好嗎?”

(2)師:“(伸出大拇指)小朋友,你們看它是家裏最大的,我們就叫它大拇指吧!”(幼兒學說“大拇指”)

“(伸出食指)它在大拇指的旁邊,在點數和拿食物的時候經常用到它,就叫它食指好不好?”

“(伸出中指)它在中間,又是個子最高的,就叫它中指吧!”

“(伸出小指)它最小,就叫它小指!”

“(伸出無名指)我們給它起個什麼名字呢?咱們一起動動腦筋(做思考狀)可名字都讓它們幾個佔去了,沒有名字了。哎,小朋友,沒有就是無,那麼我們就叫它無名指吧!”

(3)教幼兒學讀兒歌《手指歌》,並表演相應的動作。

3、做“玩手指”遊戲。

(1)教師伸出手指或出示圖片,請全體幼兒或個別幼兒說出它的名字。

(2)引導幼兒按教師指令,讓某個手指“彎下去”或“站起來”,練習手指的靈活性。

4、啓發幼兒聯想手還有什麼用?用“我們的手做什麼?”說一句話。

活動延伸

1、在一日活動中,讓幼兒反覆練習伸手指,說指名。

2、開展“我的小手

真能幹”活動,鼓勵幼兒學着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分享就是將自己的玩具等物和同伴一起玩,願意將自己心愛的玩具分享給自己的小夥伴。

2、知道和朋友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是件快樂的事。

3、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爲。

4、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活動準備】:

PPT、幼兒自帶玩具若干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知道和朋友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是件快樂的事。

2、難點:知道分享就是將自己的玩具等物和同伴一起玩,願意將自己心愛的玩具分享給自己的小夥伴。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瞧瞧這是誰?

師:對的,這是巧虎。今天是休息天,巧虎邀請好朋友來家裏玩,會有誰來呢?

【評析:通過幼兒喜歡的巧虎形象導入本次活動,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通過猜一猜的形式,讓活動氛圍活躍起來。】

(二)初步感知“分享”的意思

師:“叮咚叮咚”會是誰呢?

師:我們一起來開門看看吧?

師:原來是琪琪和她的媽媽來做客了。琪琪給巧虎帶來了什麼?

師:“琪琪,把蛋糕分給巧虎吃吧”琪琪媽媽說(播放錄音)

師:小朋友你知道“分享”是什麼意思嗎?

讓幼兒說一說

【評析:第一次出現“分享”的錄音,讓幼兒說一說自己對分享這個詞的認識與瞭解,對分享有初步的知識準備。】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琪琪是怎樣做的?

師小結:琪琪將蛋糕一分二,一塊給巧虎,一塊給自己,大家一起吃蛋糕。原來分享就是不小氣,願意把自己的好東西給好朋友一起吃。

師:琪琪分享了自己帶來的蛋糕,她的表情是怎樣的?巧虎的`表情又是怎樣的呢?

師小結:分享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琪琪和巧虎都是笑眯眯的,他們都很開心。

【評析:通過圖片的觀察、感受,讓幼兒從感情上認識什麼是分享,怎樣與別人分享,發現原來分享並不意味着就是失去自己心愛的東西,而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能夠讓兩個人同時感受到快樂。】

(三)幫助多比感受分享帶來的快樂感

師:“叮咚叮咚”又有誰來了呢?

師:原來是多比來了,巧虎看見多比來了,馬上拿出了自己的火車玩具和琪琪、多比一起玩了起來。可是多比怎麼老是去摸自己的口袋呢?

【評析:出現兩個不同的形象,一個是願意分享的巧虎,一個是不願意分享,並且獨佔心理比較重的多比,通過兩個不同行爲的對比,再次感受“分享”這個意思。】

師:(出示多比口袋的圖片)原來多比口袋裏有兩個玩具小兵,但是他願意拿出來分享一起玩嗎?

師: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師:這時又發生了什麼事?(出示玩具小兵從口袋裏掉落的圖片)

師:(出示多比握住玩具小兵的圖片並播放錄音“這是我的”)多比願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嗎?

師: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師:聽聽琪琪是怎麼說的?在琪琪的提議下,多比又是怎樣做的?

(師播放琪琪的錄音:讓它來做火車的列車長吧,一定很好玩。)

師:這時的多比是怎樣的表情?琪琪和巧虎又是什麼表情呢?

師小結:在琪琪的提議下,多比發現原來將玩具分享出去,會讓遊戲更加好玩,所以大家都玩得很開心。分享真是一件開心的事。

【評析:最後出現的情節是在琪琪的提議下,多比願意分享自己帶來的玩具小兵,不再藏在口袋中,同時也發現原來將玩具分享出來,比自己藏在口袋帶來的情感體驗更爲快樂,發現和朋友一起玩真的很開心。】

活動延伸:

讓幼兒將自己帶來的玩具和身邊的好朋友一起分享的玩,感受分享帶來的快樂感。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取材比較貼近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同時也選取了幼兒比較喜歡的巧虎、琪琪、多比形象,讓他們的分享行爲帶給幼兒一起啓示,懂得分享的意思,發現原來將自己的玩具分享出去和朋友一起玩,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小班幼兒大多不願意與他人分享,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認爲分享就是失去。在他們看來分享就是:我好吃的東西給別人吃了,我沒有了;我好玩的玩具給別人玩了,我暫時沒有玩了。所以,我通過這樣的教育活動來培養幼兒自發的分享行爲,讓幼兒真正認識“分享”的意義。通過分享這個行爲也可以讓幼兒之間自發地發生一些社會性的交往,這對孩子學會交往、進行友好相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當你孤獨的時候,大家都願意和你做好朋友,在玩玩具時主動去鼓勵孩子,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讓他們主動地交換玩具玩,這樣對培養他們分享玩具時,有很大的好處。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體驗有朋友的快樂,喜歡和朋友一起玩。

2、能大膽的說出自己的姓名,認識更多的朋友。

3、學習給小花配對,對稱地粘貼小花。

活動過程:

1、幼兒已初步學習歌曲《我的朋友在哪裏》。

2、根據幼兒人數的一半畫不同顏色、形狀的花,然後將花朵對半剪開,即每人半朵花,反面貼有雙面膠;將室內1米以下的牆裝飾成一個柵欄圍成的小花園,裏面有綠色顏料畫的小草。

3、教學音帶《我的朋友在哪裏》(教師自備)

活動過程:

1、教師組織幼兒做律動導入。

(1)教師帶幼兒邊唱歌邊跳舞《我的朋友在哪裏》,要求幼兒邊唱歌邊找朋友,感受與朋友親親、抱抱的'親密感覺。

2、遊戲:小花找朋友。

(1)幼兒自選半朵花,聽音樂邊唱歌邊找一個與自己拿有相同圖案的好朋友,面對面站好。

(2)提示語:找到好朋友後,可以將花拼一拼、擺一擺,兩個小朋友抱一抱,互相介紹自己的姓名,如"我是XX"。

(3)幼兒重複遊戲,教師提醒幼兒每次更換半朵不同顏色或形狀的花,去找更多的朋友。

3、遊戲:我們的花園。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這是什麼地方?我們怎樣讓這裏更漂亮?

(2)教師引導幼兒和拿有相同圖案的好朋友一起把完整的小花貼到花園裏。

(3)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邊操作邊唱歌《我的朋友在哪裏》。

4、師幼欣賞:我們的花園。

教師啓發幼兒理解:這個花園代表我們班,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是花園裏的花,只要大家團結友愛,共同進步,我們的花園就會更漂亮。

活動建議與提示:

1、創設"我的好朋友"主題牆面,將平時幼兒一起遊戲、互相幫助、關係謙讓的情景拍成照片貼出來,供幼兒欣賞學習;製作"朋友樹",在上面粘貼幼兒照片,並記錄出生年月,等到有幼兒過生日時大家都送上自己的祝福;開展"快樂小幫手"等活動,培養幼兒合作互相精神。指導幼兒在美工區畫自己的好朋友等。

2、利用餐前、餐後活動時間帶幼兒玩"牽線找朋友"、"我們邀請一個人"、"猜猜她是誰"、"誰不見了"、"郵遞員送信"等遊戲,進一步促進幼兒之間的認識。戶外活動時,提供共同遊戲的機會,如:玩滾球、玩蹺蹺板等。

3、請家長爲班級提供照片,經常詢問孩子在園的生活,傾聽孩子和好朋友之間的故事。教育孩子將自己的"寶貝"與朋友一起分享。積極參加班級組織的親子活動,進一步增進孩子間的友誼。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會區分爸爸媽媽的衣服,鞋子與用品。

2、模仿爸爸媽媽的活動,產生關注,親近爸爸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收集爸爸的襯衫,帽子,打火機,皮帶,手提包;媽媽的裙子,圍巾,耳環,別針,手提包。

2、爸爸媽媽的畫像。

3、爸爸媽媽在家做事的錄象。

活動過程:

1、區分物品,說說這是誰的東西。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桌子上有好多東西啊,來看一看都有些什麼?”孩子走到桌子前,自由地觀看並邊說“這裏有~~~”在引導孩子觀察的同時,也可以培養孩子大膽說話的習慣。

2、說一說,認一認。

幼兒說,教師逐一展示物品,將物品一字排開,便於孩子觀察。

3、說說:你看見誰用這些東西的?爲什麼要用?

幼兒:“我看見爸爸帶領帶,因爲要上班。”幼兒:“我看見媽媽帶項鍊,很好看。”幼兒:“我看見舅舅用打火機的。”在這裏,教師可引導孩子,除了想到爸爸媽媽,還可以想到爺爺奶奶等其他人。

4、區分物品。

教師:“小朋友你們真聰明,其實這些東西都是爸爸媽媽用的,你們知道哪些是爸爸用的`,哪些是媽媽用的嗎?請你來送一送吧。”請幼兒一件件地將物品送到爸爸媽媽的畫像面前。教師:“送的時候,你還要告訴爸爸媽媽,你送給他的是什麼哦。”幼兒送完之後,大家一起討論,送的對不對。

5、學一學。

請幼兒選擇一樣物品,來裝扮成爸爸媽媽,模仿一下走路等活動。讓孩子體驗一下,扮演爸爸媽媽的樂趣。教師:“你們在想一想,爸爸媽媽在家還做些什麼事情?你喜歡他們在家裏做些什麼事情。”請幼兒觀看錄象,說一說錄象裏的爸爸媽媽在做什麼,引起幼兒對爸爸媽媽的關注。結束本課。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7


目標:

l 認識一些常見汽車,知道開汽車的基本知識。

l 樂意參加遊戲並體驗做小司機的樂趣。

活動準備:

l 佈置馬路的場地,紅綠燈、停車場等l 汽車卡片,呼啦圈、音樂磁帶過程:

 一、活動導入,引起興趣。

教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到汽車城裏去看看好嗎?

二、通過遊戲,知道做小司機的基本常識,體驗當小司機的樂趣。

1、認識汽車師:小朋友,看看都有哪些汽車啊?

幼兒自由參觀汽車。認識公共汽車、卡車、轎車2、幼兒自由取汽車師:現在請在汽車城裏挑選一輛你喜歡的小汽車。(幼兒自由挑選汽車)教師提問:“你開得是什麼車,你想到哪裏去?”

師:“今天小司機第一次到馬路上面去一定要注意安全,要聽警察叔叔的`話。遵守交通規則,好嗎?

3、音樂。每名幼兒跟着老師開着自己的車在“馬路上”行駛。

4、幼兒模仿汽車喇叭聲幼兒模仿:“笛笛……”“叭叭……”(叫得輕的“喇叭”,鼓勵他們把喇叭要叫響一點)。

5、遊戲——紅燈停綠燈行(1) 師:現在是什麼燈?我們該怎麼辦?

(2) 教師出示紅燈:“紅燈亮了,停一停”(幼兒馬上停住)…

出示綠燈,小朋友再一次開着自己的車子到馬路上行駛。(音樂)三、根據標誌停車1、教師帶領“小司機”把車子開到“停車場”

2、教師提問:數數這兒有幾個停車場?(三個)3、請幼兒根據自己手中的車停在相應的停車場。

4、小朋友們把車子都停好了,我們到外面去玩了,跟着我一起去吧。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8

內容與指導活動目標:

1、知道在玩完玩具後能將玩具分類放回到櫃子裏。

2、初步學習檢查遺漏,養成做事縝密細緻的好習慣。

3、養成不將玩具塞進嘴巴、耳朵或鼻孔裏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各類玩具。

2、幼兒用書。

3、課件。

活動過程:

1、故事引題:

2、教師講完故事的上半段,以提問的形式引導幼兒瞭解玩過的玩具要將其放回原處。

3、教師繼續講故事的下半段,讓幼兒感受股市的美好結局。

4、聯繫將玩具送回自己的家,並學會將玩具歸類。

5、讓幼兒養成收拾玩具時檢查的好習慣(1)教師:現在我們都知道玩具的家在哪裏了,那麼我自己的家呢?

反饋:本次活動主要是讓幼兒能根據提示,觀察圖一,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象要回家的心情,樂意把好玩的玩具送回家,並懂得幼兒園的玩具是大家玩的,不能自己拿回家。這次活動通過寶寶在回家的'時候把原本屬於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了,導致在幼兒園的小象媽媽因爲找不到自己的寶寶兒傷心難過,最後寶寶知道自己做錯了,然後把玩具送回家的故事讓幼兒來了解、討論小朋友是否應該把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是x x幼兒園的小朋友,初步感受幼兒園景物、房舍的美,產生熱愛幼兒園的情感。

(2)能用簡短的語言描述幼兒園,如很大、很美等。

(3)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並珍惜這份友情。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認識幼兒園的'興趣

提問:誰知道,我們是哪個幼兒園的小朋友?我們的幼兒園是什麼樣子的?

2.知道自己是x x幼兒園的小朋友,尋找幼兒園的園牌,認一認園名

參觀幼兒園大門,告訴幼兒門旁牆上金光閃閃的字是我們幼兒園的名字。幼兒跟念幾遍“x x幼兒園”。

3.參觀幼兒園全貌,知道幼兒園很大、很美

(1)走進大門觀賞幼兒園的全貌,知道幼兒園很大、很美。

(2)找找幼兒園最漂亮的地方。提問:我們的幼兒園漂亮嗎?你最喜歡什麼地方?

(3)幼兒自由地在喜愛的景物、房舍前坐坐、玩玩、談談、說說。

(4)念兒歌(小結):我們幼兒園,又大又漂亮;我們小朋友,人人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