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範文集錦9篇

關於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範文集錦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9W 次

作爲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範文集錦9篇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男孩,女孩的性別特徵,知道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

2、體會兩種性別各有優勢是平等的,應該互相欣賞和幫助。

3、讓幼兒識別自己的性別,進一步認識自我,發揮自我意識。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瞭解男孩,女孩的性別特徵,知道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

2、難點:體會兩種性別各有優勢是平等的,應該互相欣賞和幫助。

活動過程

一、激趣引入小朋友們,在今天的社會課上,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位小客人,他們是紅紅和鼕鼕,(出示兩張人物圖片)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對他們的到來表示歡迎吧!

二、看一看,說一說

1、小朋友們注意看,他們兩個長得怎麼樣?說說他們的特點。

2、找找他們兩個的不同點,引導幼兒從頭髮、服飾等方面找不同。

3、說說哪個是男孩?哪個是女孩?

4、老師總結男孩與女孩的不同。

5、你是男孩還是女孩?(要求幼兒用完整話回答)6、說一說班裏誰是男孩?誰是女孩?

7、家裏誰是男的?誰是女的?

8、遊戲:按要求做動作所用男孩起立,所有女孩舉手;所月女孩彎腰,所有男孩踢腿等

三、評一評,說一說

1、男孩子有什麼優點?指男孩說一說。

2、女孩子有什麼優點?指女孩說一說。

3、男孩眼中的女孩:請男孩子評價一下女孩的優點。

4、女孩眼中的男孩:請女孩子評價一下男孩的優點。

5、師小結:男孩:力氣更大,跑步更快,勇敢等。

女孩:做事認真,擺放物品有序等。

四、辨一辨,說一說:

在日常生活中你作爲男孩或者女孩,如果發現對方遇到困難,應該怎樣做呢?

1、出示幾張圖片,請幼兒觀察。

2、幼兒判斷後回答哪是對,哪是錯。

3、教師小結:在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互相幫助,要學會尊重對方(板書)

4、遊戲:男孩爲一組,女孩爲一組,男女一一對應,手拉手完成《開火車》這首歌。

五、全課總結:

在這節社會課上,孩子們的表現都是精彩的,都是讓人滿意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老師希望在以後的生活中,孩子們能互幫互助,做個好孩子。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能積極、愉快地參與遊戲活動,形成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2、能說出外出安全、自救的簡單方法,並在活動中解決問題。

3、知道外出時要注意安全,瞭解安全的簡單的常識。

二、活動重點:

知道外出時要注意安全,瞭解安全的簡單的常識。

活動難點:

能說出外出安全、自救的簡單方法,並在活動中解決問題。

三、活動準備:

1、課件

2、玩具店場景:各種玩具若干件、桌子4張

3、方向盤一個、紅綠燈標誌

4、場地安排:

四、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引出活動主題

1、提問:小朋友喜歡逛商店嗎?(引導幼兒說出逛商店的`心情)

2、提問:明明也喜歡逛玩具店,可是他怎麼哭了?引導幼兒猜測明明哭的原因。

(二)出示明明在玩具店的場景(課件),引導幼兒討論外出安全和自救的方法。

1、出示明明在玩具店走丟的場景,引導幼兒討論“明明爲什麼會走丟?”“走丟了怎麼辦?”通過討論活動引導幼兒說出外出的時候要緊跟大人、拉緊大人的手,並能說出走丟後的簡單自救方法。

2、出示陌生人要帶走明明的場景,引導幼兒討論“明明應該怎麼做?”

提問:明明應不應該跟他走?應該怎麼和叔叔說?

通過討論說出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三)遊戲“逛玩具店”引導幼兒在遊戲中體驗外出安全的重要性,能運用簡單的自救常識解決問題。

遊戲過程:

坐汽車出發(上車的時候不推不擠)汽車開動(不要把頭伸出窗外/遇到紅燈停)汽車停(下車時不推不擠/跟着老師走)

1、討論集體外出時的規則

a、走路時要緊跟老師

b、乘車時要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規則

2、在玩具店買玩具時創設“陌生人接小朋友”的場景,引導幼兒運用自救常識解決問題

情景:(陌生人出場)XX小朋友,你媽媽讓我來接你,跟我走吧?

教師:根據孩子的反應進行教育,知道不跟陌生人走,遇到不認識的人要及時告訴老師。

3、以“玩具店贈玩具”的遊戲情境結束活動

引導幼兒在挑選玩具時互相謙讓,不爭搶玩具。

“玩具店的老闆要把玩具送給小朋友帶到教室裏玩,請小朋友挑選自己喜歡的玩具,在挑玩具的時候要互相謙讓。

4、教師帶領挑選好玩具的幼兒“開汽車”回到活動室。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瞭解警服、醫生等工作服。

2、瞭解職業服裝的特點、用途,以及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職業和物品的連接遊戲

2、課件:圖片-警察,醫生,運動員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話題

教師:今天你穿了什麼樣的衣服?感受怎麼樣?

(請幼兒互相交流。)

2、爲什麼要穿衣服?

教師小結:衣服不僅可以保暖,穿了漂亮,它還有一個很大的本領,衣服會“說話”,

你看見有人穿了一件衣服,就知道他是做什麼工作。

3、觀察、瞭解不同職業服裝。

(1)觀察警察叔叔的服裝,看看和一般的衣服有什麼不一樣。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

(2)觀察、發現醫生工作服的特點。

4、通過圖片觀察周圍人們的工作服裝。

廚師,教師,警察,軍人,消防員,運動員,飛行員等。

5、趣味練習

看一看這些職業並把和職業相關的物品連接起來。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火把節是彝族的傳統節日以及火把節的由來。

2.綜合發展幼兒鑽、爬、跨跳、平衡、縱跳的能力。

3.萌發幼兒愛家鄉愛人民的情感。

活動準備

1.佈置活動場地:低矮灌木林,幾座獨木橋,竹排,害蟲陣(將紙折的害蟲掛在繩子上)。

2.請三名大班幼兒扮演彝族娃娃。

活動過程

一、教師扮演彝族姑娘,邀請幼兒到彝鄉過火把節

1.師:我是某某村的彝族姑娘,今天邀請小朋友到我們彝鄉去做客。

2.帶領幼兒做開汽車狀,走進佈置好的場景中,邊走邊做準備活動。

3.對話交流對火把節的認識和了解。

師:今天請大家來做客是因爲我們彝族人民傳統的盛大節日――火把節到了。小朋友參加過火把節嗎?彝族人民是怎樣過火把節的?彝族人爲什麼要過火把節?(幼兒先自由討論,教師再講述故事,讓幼兒知道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是彝族的傳統節日火把節,節日期間要舉行慶祝戰勝凶神、消滅害蟲的活動。)

二、幼兒參加火把節慶祝活動

1.彝族姑娘介紹遊戲名稱,講解玩法,並請三名彝族娃娃分別示範遊戲的`基本動作:

(1)過低矮灌木叢:鑽爬;(2)過獨木橋:走平衡木,練習平衡;(3)跳竹排:練習單雙腳跳。

2.幼兒自由選擇活動項目,與彝族娃娃共同慶祝火把節。彝族姑娘分別參與、觀察、指導各組的活動。

3.捕捉害蟲:請幼兒幫彝族人民捕捉害蟲。(練習縱跳)

4.彝族姑娘與幼兒一起點燃火把,燒死害蟲。(提醒幼兒平時不能玩火)

5.在彝族姑娘的帶領下,幼兒圍成圓圈,在彝族音樂的伴奏下,跳彝族舞蹈慶祝勝利,慶祝豐收。

附:火把節的傳說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不滿人間比天上好,就派了個凶神到人間來危害人類。老百姓齊心協力殺死了凶神。玉皇大帝一怒之下,撒下天蟲千千萬萬,想吃絕莊稼,餓死人類。彝族人聚集在各個山頭上,決定舉火把,燒天蟲。於是,男女老幼人人手舉火把,三天三夜在田間繞行,火把不歇,火種不滅,燒死了成千上萬的天蟲,保住了莊稼。可是還有一部分未燒死的天蟲,鑽到地下,第二年又鑽出來吃莊稼。這樣,害蟲燒不完,火把舉不盡,一年一年傳下來,就形成了火把節。現在,火把節已成爲彝族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人們以點火把、燃火,載歌載舞的方式來紀念驅逐蟲害的祖先,並預祝來年豐收。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玩法:

把幼兒分成2組,當幼兒聽到鼓聲時,每組第一名幼兒迅速跑到毛巾處,拿起一條毛巾,跑到盛滿水的容器面前,把毛巾沾溼後捂住嘴巴和鼻子,趴到地墊上匍匐前進,到達終點後用錘子敲一下小鼓,下一名幼兒再開始遊戲。

遊戲規則:

1、每個組員都要在聽到鼓聲後才能出發。

2、必須用毛巾捂住嘴和鼻在地墊上爬行。

延伸活動:

可在遊戲後開展真正的防火演習活動。

幼兒園小班社會領域:安全教育——南南的腳受傷了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習乘坐自行車的正確方法。

2、培養幼兒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南南的腳受傷了”,幼兒操作材料“南南的腳受傷了”(一)、(二)

2、自行車兩輛,分別裝有前、後坐椅。

活動過程:

1、看操作材料,引導幼兒討論南南的腳受傷的原因。

(1)小朋友,你們每天是坐什麼車來上幼兒園的?

(2)有一位小朋友叫南南,他也是坐媽媽的自行車上幼兒園的,可是有一天他卻沒有到幼兒園,是怎麼回事呢?。

(3)幼兒看操作材料

提問:南南的腳怎麼了?爲什麼會受傷?南南的腳爲什麼會被輪子卡住?腳受傷會給我們帶來哪些不方便?

小結:南南是因爲坐在自行車上時手沒有抓住扶把,兩腳沒有放在踏槓上,兩腳亂動才被卡在輪子裏受傷的.;腳受傷就不能走路,不能上幼兒園,更不能玩遊戲了。

2、讓幼兒分別乘坐自行車,學習如何安全地坐自行車,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

教師分別推出幼兒可以前坐和後坐的自行車,請幼兒坐到車上進行講解或討論:“小朋友在車上腳應該怎樣放?手應該放在哪兒?身體應該怎樣?能不能坐在車上睡覺?”

小結:當我們坐自行車時,應該把腳放在踏板上,兩手抓住扶把,身體不來回轉動或搖晃,不在車上睡覺或站在車上,這樣坐車纔不會有危險,我們就可以很快到我們想去的地方去玩了。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與他人分享食物與玩具。

2、學習關心同伴和他人。

活動一、分香蕉 活動目標: 1、通過情景表演讓幼兒初步感知與別人分享是快樂的事。

2、學習關心別人,和他人分享。

活動準備:情景表演 活動過程: 1、提出要求,觀看錶演。媽媽買了小明最愛吃的香蕉,回到家中。小明很高興的接過香蕉。一根組奶奶,一根給媽媽,留下一根給爸爸,剩下一根自己吃。奶奶,媽媽誇獎小明,小明聽了心裏真高興,臉上笑眯眯的。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感知與別人分享是快樂的'事。 A、小明爲什麼臉上笑眯眯的? B、小明爲什麼高興? C、奶奶,媽媽爲什麼誇獎小明?

小結:小明把最喜歡吃的香蕉,分給奶奶、媽媽,爸爸吃,關心他們。奶奶,媽媽誇獎他,所以他感到高興、快樂。 D、如果你是小明,你會怎麼做?

活動二:吃桔子 活動目標:通過實際活動讓幼兒學習如何與他人分享,體會分享後的快樂。活動準備:少於幼兒人數的桔子。

活動過程:

1、教師分發少於幼兒人數的桔子,設置問題。 今天,老師帶來了我最喜歡吃的桔子,我要分給大家吃。

2、啓發幼兒想辦法,關心他人。 提問:哎呀!桔子不夠分了,怎麼辦?

3、表揚關心他人,分桔子的幼兒。 教師把桔子分給小朋友,看到你們喜歡吃桔子,心裏真高興。

討論

A、開始,有些小朋友沒有拿到桔子心裏怎麼樣?

B、你們吃到桔子心裏怎麼樣?

C、你們爲什麼把桔子分給小朋友吃?

小結:我們關心別人,別人就會快樂。看到別人快樂,我們心裏就會高興。

活動三;和朋友一起分享。 活動目標:讓幼兒主動地關心他人。活動準備:每週一交,請小朋友帶最喜歡的玩具或食物來園。

活動過程:

1、教師提出活動的要求。我們關心別人,別人就會快樂。看到別人快樂,我們心裏就會高興。以後我們把最喜歡的玩具或食物帶到幼兒園,給好朋友玩和吃。

2、活動中提醒幼兒愛護別人的玩具。

3、每次活動結束後,教師都要詢問幼兒的感受,解決存在的問題。引導幼兒從關心他人中獲得快樂。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發展幼兒的空間方位感知能力。

2、鞏固練習徒手用泥團圓與搓長的技能。

3、初步練習分泥的技能。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

彩色長布條若干、紅色方塊布一塊、橡皮泥若干、印模兩個、幼兒圍圓坐好。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出示紅色方布,放在圓圈中間,告訴幼兒這代表我們的幼兒園。問問幼兒你住在那裏? 你每天是怎樣來幼兒園的?

給“幼兒園”安上大門(用印模)在次提問:你每天從哪裏進到幼兒園?請幼兒走一走注意不要碰到兩邊。

二、放“地圖”:

在“幼兒園”四周方布條作通道,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從那條路進入幼兒園的,走走看。

拓展通道的各個方向與長度、擺放小區大門(用印模)引導幼兒看看自己上幼兒園時走過的路。說說來幼兒園時一路上看到那些東西?(人、樹、房子)

活動反思:

《幼兒園工作規程》指出:“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幼兒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尤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幼兒期也是健康情感的奠基期,是情感教育的黃金期。因此,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我們要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孩子感興趣的各種活動,使幼兒受到潛移默化的情感教育,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比較穩定的、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良好的道德情感。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聽故事,感受情節的趣味性,說說關於穿鞋子的事情。

2、掌握正確的穿脫鞋子方法。

3、學會自我服務,樂於幫助同伴。

活動準備1、幼兒操作材料。

2、故事《穿鞋子》中出現的.角色手偶。

3、一雙鞋子、一雙襪子。

活動過程

1、提問題引出主題。

(1)你收到過新年禮物嗎?是什麼樣的禮物呢?說出來聽一聽。

(2)小牛也受到了一份新年禮物,可這份禮物卻給他帶來了一些小的煩惱?想知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嗎?

2、引導幼兒看故事,猜一猜情節。

(1)請幼兒看完整翻看故事《穿鞋子》,引導幼兒按順序觀察故事畫面。

(2)故事中的小牛在做什麼?小羊爲什麼來到他身邊?小羊幫助他做什麼?小羊和小獅子爲什麼也出現了?

(3)那隻小老鼠做了一件什麼事?

(4)小牛的煩惱解決了嗎?誰都給他幫助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3、幼兒欣賞故事。

(1)幼兒分段欣賞故事,老師一邊講一邊幫助幼兒解答剛纔遇到的問題。

(2)幼兒看圖完整欣賞故事,識記並理解故事情節。

4、老師請幼兒配合,利用手偶和實物表演情景劇《穿鞋子》。

5、老師和幼兒一起討論正確穿脫鞋子的方法,並進行演示說明。

活動延伸組織"穿脫鞋子比賽"。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能分清鞋的左右,學會自己動手穿鞋。

2、體驗自己穿鞋的成就感。

3、通過觀察鞋的正反及自己穿鞋的遊戲,提高幼兒觀察辨別能力、手腳協調能力。

重點難點:

能分清鞋的左右,並學會自己主動穿鞋。

活動準備:

1、活動時間安排在午睡後。

2、一雙鞋。

活動過程:

一、老師把鞋穿反,導入主題

師:寶貝兒們,楊老師要你們幫我一個忙。剛剛吳老師說感覺我今天的打扮怪怪的,可是我沒看出哪兒不對呀,來,你們幫我看看吧。

生:楊老師,你的鞋子穿反啦!(若沒有幼兒發現,注意引導他們從頭到腳觀察:你們看嘛,我的臉上沒有髒東西吧?我的裙子也是乾淨的呀?我的鞋子也乾乾淨淨的?)師:呀,真的穿反了!(尷尬)老師肯定是剛剛睡覺沒睡醒。你們自己也檢查一下,有沒有寶貝兒和楊老師一樣把鞋子穿反的?

二、引導幼兒觀察,總結經驗

生:老師,**(或我)的鞋穿反了。(若小朋友沒有發現,老師可以主動觀察:我看到有寶貝兒把鞋也穿反了)師:看來我們班還是有寶貝兒和老師一樣把鞋穿反的,那怎樣才知道自己的.鞋有沒有穿反呢?(幼兒思考中…)師:你們看,楊老師現在的鞋子是穿對的,然後腳尖碰着腳尖現在鞋子是不是像老師的嘴巴一樣,微笑的樣子,我的鞋子在說:"楊老師,你好棒,鞋子就是這樣穿的!"你們看,現在楊老師的鞋子穿反了,然後腳尖碰着腳尖,我的腳都已經不能站了,鞋子就像我的嘴巴一樣撅着:"楊老師,不對不對!你的鞋子又穿反啦!"是不是不高興的樣子?

小結:

1、兩個好朋友,頭兒碰着頭,中間有個小嘴巴,對我笑哈哈。(鞋子穿對的話,鞋子寶寶就是笑眯眯的;如果沒有穿對,她就撅着小嘴巴。)

2、小粘粘,放兩邊。(針對有粘粘的鞋)

三、幼兒脫鞋,玩"碰一碰"的遊戲

師:寶貝兒們,那你們現在還會不會把鞋穿反了?(不會/會)恩,我不信,現在把鞋子都脫下來放到前面來(提醒:走路的時候小心一點,不然穿着襪子容易滑倒)。然後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做好。(整頓紀律:12334,56778,123坐好了)師:我看哪一桌的小朋友最先做好,就最先穿鞋。穿對的小朋友楊老師就在額頭上給他印一個棒棒的章。

師:這一桌的小朋友先來。(一桌一桌的穿,老師用兒歌引導,鼓勵幼兒自己穿。)遊戲中結束活動,老師總結:今天小二班的好多寶貝兒都得了棒棒的印章,你們都非常棒!那明天早上你們起牀的時候就跟媽媽說:媽媽,我會自己穿鞋了!我要自己穿!對不對?明天來幼兒園楊老師要問你們的家長,看哪些寶貝兒是自己穿的,哪些是最棒的孩子!

師:現在寶貝兒們去排隊洗手,因爲剛剛我們穿了鞋,手上又有了好多細菌。

活動延伸:

1、我是乖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鼓勵幼兒儘量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比如自己穿鞋,自己穿衣服,做一個能幹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