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13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作爲一名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13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發生危險時,所應採取的措施。

2.增強幼兒的自己保護能力和意識。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活動前的經驗準備。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引入:小朋友們還記得上次有壞人來我們幼兒園嗎?(防暴演習活動)今天老師帶來了有關壞人的故事與小朋友分享。

(1)有一天,有陌生人要進入家裏,可是爸爸媽媽都不在家,就只有一個小朋友,怎麼辦?(幼兒自由回答老師引導)

(2)有一天,壞人突然闖進了幼兒園,拿着刀要挾我們,怎麼辦?(幼兒自由回答老師引導)

2.基本部分:

(1)剛剛這樣對不對呢?如果小朋友遇到了這種情況怎麼辦?

教師總結:如果有陌生人敲門,而爸爸媽媽不在家,我們不能開門,並且要撥打110求救。

(2)如果有陌生人,壞人闖進幼兒園,我麼要安靜得想辦法。不能就站在那哭,可以跑向人多的地方或者躲起來。(在跑的時候東西掉了或者鞋掉了不能跑回去撿,躲的`時候不出聲,並且躲到隱蔽的地方,如:牀下,桌下,鋼琴下等。)可打電話求救(110)。

3.結束部分:

根據老師及幼兒的總結,請個別幼兒上前表演示範。(不對的及時糾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旅行前行李的重要性。

2、嘗試行李,能將行李進行分類擺放。

3、獲得和旅行相關的生活經驗。

活動準備

幻燈片、視頻片段、統計表、實物卡片。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觀看視頻引出課題。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了一段視頻,我們一起去看看。小朋友們都看出來了,是你們最喜歡的節目《爸爸去哪兒》。

2、再次觀看視頻並提問。

我們把剛纔的視頻再看一次,這次請小朋友仔細的.看看費門、貝爾,多多以及他們的爸爸在旅行的過程中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他們不知道帶什麼,他們把行李灑落一地)看來,旅行前收拾好行李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二、嘗試行李,能將行李分類擺放。

1、幼兒選擇旅遊地,並自己收拾行李,教師巡迴指導。

那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很多東西,請你們選擇好想去的地方之後將行李好,把你覺得最需要帶貼在瓷板上面。我請兩位小朋友到黑板上。請兩位小朋友到黑板上來。

2、幼兒講述自己選擇的旅遊地,都帶了哪些東西,爲什麼,其他人有什麼意見。

3、教師根據幼兒講述在旅行過程中什麼是需要帶的,什麼是選擇性帶的,什麼是最好不要帶的,什麼是不能帶的。

4、幼兒重新,並相互檢查。

三、擴大旅行地範圍,學習使用表格行李。

師:那我們今天學會了去海邊,森林,城市,這些地方的行李,還有很多更好玩的地方,今天有這麼多的客人老師,請把你們的瓷板反過來,讓客人老師簽上名字,寫上想去的地方,你們來幫他們收拾行李,需要帶的在後面畫勾。

四、結束部分。

師:都收拾好了吧,孩子們你們真棒,學會了收拾行李我們期不期待快點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去旅遊。

幼:期待。

師:那出去旅遊我們最喜歡唱一首什麼歌呀?

爸爸爸爸你要去哪裏呀,……(合唱爸爸去哪主題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情景表演,瞭解睡覺的正確睡姿,知道睡覺時不能隨便玩玩具。

2.樂意參加歌表演,能運用自己掌握的正確的健康知識指導玩具娃娃睡覺。

3.引導幼兒初步養成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

4.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小狗玩偶一個,任何形象的玩偶幼兒人手一個。

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以情景表演的方式,向幼兒提出問題,引發幼兒對不健康的午睡行爲的思考

(如情景表演有困難,可引導幼兒觀看教學掛圖)

提出問題,請幼兒思考:

⑴爲什麼不能矇頭睡覺?

⑵睡覺的時候爲什麼不能玩玩具?

⑶爲什麼不能趴着睡?

二、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水,瞭解睡覺的正確姿勢

(1)教師:怎樣睡會發生危險,怎樣睡才能讓自己睡得更舒服呢?我們看看書上的小朋友是怎樣睡的。

(2)教師在幼兒閱讀後提問:你最喜歡哪一種睡法?今天午睡的時候你準備怎麼睡?

三、遊戲“寶寶睡覺了”

1.老師這裏有很多小寶寶要睡覺了,請小朋友選一個寶寶,帶他去你的牀上睡覺。想一想,寶寶怎麼睡才更舒服。

2.寶寶睡覺了,我們來給寶寶唱首《搖籃曲》哄寶寶睡覺吧。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中,幼兒積極性很高,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活動中注重幼兒的情感體驗,通過優美的`配樂散文詩及背景圖,幼兒有一種身臨其境地感覺,通過各種感官感受到了夜晚的寧靜與恬美,激發幼兒的審美情趣,得到美的享受。

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以肯定的目光,微笑的神態、讚許的語言,鼓勵幼兒探索、表現。在理解動詞睜、停的時候,師生互動,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使幼兒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理解了動詞的含義,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幼兒知識積累比較豐富,知道許多動物睡覺的習慣,因此在最後一個講述環節中,幼兒能大膽講述、表現,情緒及活動氣氛達到高潮。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五月,盛開的沙棗花散發出濃郁的芳香,在給幼兒園帶來生命力的同時,也帶給大家美的享受,更激發了孩子們觀察探索的願望。於是,這得天獨厚的園本資源成爲了綜合探索活動設計的有效載體。本活動是“綜合探索”領域的一個內容,緊密圍繞“認識沙棗樹”設計一系列主題活動,通過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品嚐、感受等活動形式,使幼兒認識沙棗樹的特點、作用,從而培養他們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入手進行觀察的習慣。通過散文欣賞和繪畫沙棗樹,使幼兒體會到大自然的魅力,培養其愛護樹木、保護“綠色”植物,樹立環保意識,以及熱愛幼兒園、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學會用多種感官對沙棗樹進行觀察,用討論、比較的方法認識沙棗樹,找出沙棗樹的特徵。

2、瞭解樹木與生長環境的關係。

3、瞭解沙棗樹對人類的作用,養成愛護樹木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沙棗樹的樹形、樹枝、葉、花等的細節照片。

2、沙棗花蜂蜜一瓶、沙棗一盤

3、錄音磁帶:散文欣賞《我愛家鄉的`沙棗樹》 錄音機

活動過程:

1、導入課題,感知幼兒園的美麗。

(1) 提問:“我們幼兒園非常漂亮,種了很多種樹,你們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

(2) 出示沙棗樹的照片,問:“這是什麼樹?”“它還有更好聽的名字,你知道叫什麼嗎?”(銀柳、香柳、桂香柳)

(3) 激發幼兒觀察興趣。“現在沙棗樹開花了,幼兒園裏香噴噴的,更漂亮了,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好嗎?”

2、認識沙棗樹。(請幼兒搬上椅子到戶外,圍坐在沙棗樹下。)

(1)認識沙棗樹枝幹的特點。

請幼兒仔細觀察沙棗樹的枝幹,互相討論,講述沙棗樹枝幹與旁邊的柳樹、槐樹有什麼不同?出示沙棗樹的樹枝細節照片,引導幼兒發現樹枝上的小刺,猜想小刺的作用是什麼?(保持吸收水分)

(2)認識沙棗樹葉子的特點。

看一看沙棗樹的葉子是什麼顏色的?什麼形狀的?出示沙棗樹的樹葉細節照片,引導幼兒總結出:沙棗樹的葉子是小小的橢圓形,正面是銀綠色,背面是銀白色,非常有特點。

(3)認識沙棗樹的花的特點。

深深地吸一口氣。聞一聞並說一說沙棗花是什麼味道的?你聞了以後有什麼感覺?出示沙棗花的細節照片,請幼兒觀察並討論沙棗花的特點。(沙棗花很嬌小,是一簇一簇開的。花瓣一面是銀色,花蕊的一面卻是淡黃色的。)

“你知道沙棗花有什麼作用嗎?”(沙棗花是優良的蜜源)出示沙棗花蜂蜜請幼兒品嚐。

(4) 認識沙棗樹的果實的特點。

“你知道沙棗花謝了會變成什麼嗎?”出示一盤沙棗,請幼兒觀察並品嚐沙棗。

“沙棗外形是怎樣的?吃在嘴裏是什麼味道,什麼感覺的呢?”(沙棗是金黃色的。吃到嘴裏軟軟的,發沙,彷彿含着沙子,皮厚核大,微酸微甜。沙棗有健胃的功效,用沙棗泡茶喝,還能延年益壽。)

3、瞭解沙棗樹的作用。

(1)討論:爲什麼沙棗樹是西北特有的樹?(沙棗樹長不高,但它的根系長度超過樹幹幾倍甚至十幾倍,能在乾旱的沙土深層尋找水,是大西北治沙防沙的“先鋒”,幫助我們人類改善了大西北的環境,因此我們要愛護它。)

(2)你知道沙棗樹還爲我們人類做了哪些貢獻嗎?(沙棗樹全身是寶:花是優良的蜜源;葉子是家禽的飼料;果、花、枝可入藥,用於治腹瀉和痢疾;木材是製作高級傢俱和工藝品的良材。所以沙棗樹又有百寶樹之稱。)

4、欣賞配樂散文《我愛家鄉的沙棗樹》,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5、美工活動《美麗的沙棗樹》。請幼兒用繪畫、粘貼、手工製作等各種方法表現美麗的沙棗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說出兩個徵友啓事的不同。

2、模仿小牛徵友的方法,提高交友技能。

活動準備:

1、兩個“徵友啓事”的範例

2、錄有故事內容及“徵友啓事剛剛貼出至又貼出了一張徵友啓事”一段故事內容的磁帶。

3、與幼兒人數相符的《快樂閱讀》圖書。

活動過程:

1、 遊戲“找朋友”

1)、 教師和幼兒隨音樂玩“找朋友”的遊戲。

2)、 提問:剛纔我們玩的`是什麼遊戲?

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而且都喜歡交朋友,爲什麼?(引導幼兒說出開心、快樂、互相幫助等詞語)

可是有一隻小牛犢一個朋友也沒有,它會怎樣呢?(引導幼兒說出孤單、寂寞、悶悶不樂等,豐富幼兒詞彙)

2、 比較兩個徵友啓事的不同

(一)理解第一個徵友啓事

1、教師出示第一個徵友啓事,請幼兒自由閱讀。

2、請幼兒提出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即不認識的字,教師幫助幼兒認讀。

3、 教師和幼兒共同閱讀。

提問:徵友啓事中的“徵友”是什麼意思?

小牛犢想要找什麼樣的朋友?

4、 聽錄音(徵友啓事剛剛貼出至又貼出了一張徵友啓事)

提問:第一張徵友啓事貼出後,都有誰來了?

爲什麼他們興奮的走來又失望的離開?

(二)、理解第二張徵友啓事

教師出示第二張徵友啓事,請幼兒閱讀。

提問:兩張徵友啓事有什麼不同?

這回能找到朋友嗎?爲什麼?

1)、 理解故事內容

1、 教師請幼兒將《快樂閱讀》書翻到“徵友啓事”這一故事並跟隨錄音機輕聲閱讀。

2、 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個別幼兒指讀。

提問:第幾張徵友啓事幫助小牛犢找到朋友?

都有誰願意做它的朋友?

誰能陪它做什麼?

2)、 討論:通過這兩次徵友,小牛犢懂得了一個道理,相信小朋友們也明白了這個道理,是什麼呢?你們來說說?

教師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我們在和朋友交往時應該多看到他的優點,這樣我們就會有很多朋友。

3)、 遊戲“徵友”

1、請幼兒互相討論、交流:你想找什麼樣的朋友呢?。

2、請幼兒說說自己想找什麼樣的朋友?

3、鼓勵幼兒現場徵友,把自己想找什麼樣的朋友說給其他人聽,然後把自己找到的朋友請到前面來。

4、幼兒和找到的朋友共同玩“找朋友”的遊戲。還爲幼兒創設了一個能夠使其自由探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這個教學活動的領域是藝術,選材適合大班幼兒。該活動是大班“美麗的春天”主題活動中的一次音樂活動。春天來到,我們的周圍到處充滿了春的氣息。我和孩子一起在校園散步,吹着柔暖的春天,嗅着撲鼻的花香,柳綠槐紅的春天就這樣一路歌唱着而來,小草開始變綠,鮮花含苞欲放,小河開始甦醒,天空變得蔚藍,生機盎然的春天就這樣來了。孩子們會在飯後散步和戶外遊戲時聚在一起討論春天的問題。關於春天的景色,春天的植物,春天的變化,春天的人物一系列的活動由此產生。

我們班的孩子非常喜歡藝術領域的活動,對於音樂活動有着濃厚的興趣。所以這個活動從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出發,考慮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並依據主題背景下音樂活動的要求,打破了傳統的音樂教育“成品”的效果,以多種形式的藝術手段,將音樂活動的價值則定位於幼兒認知經驗與藝術表現的整合,以幼兒自主的表達及真切的體驗爲手段來爲目標服務。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初步學唱歌曲。

2、在老師的提示下,探索使用圖示理解,記憶歌詞。

3、體驗通過自己探索,學會唱歌的快樂。

活動重點:

探索使用圖譜,初步學唱歌曲。

活動難點:

嘗試將有關圖片配到相應的樂譜空格中。(原因:對於大班幼兒來說,圖譜的創編具有一定的難度。)

不錯的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的準備:

帶幼兒認識春天,欣賞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圖譜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感受歌曲旋律。

1、幼兒聽樂曲。

“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首春天的歌曲,請小朋友們先聽一聽曲子。”(幼兒聽曲子一遍)

“聽完這首曲子,你好象看到春天的什麼景色?”(幼兒回答)

2、教師隨音樂做動作,幼兒觀看。

“老師爲這首曲子編了幾個動作,你們看看是表示什麼意思?”(幼兒聽音樂觀看一遍)

“你看懂了老師的動作是什麼意思嗎?”(幼兒回答)

二、學唱新歌。

1、老師範唱,幼兒傾聽。

“剛纔小朋友聽了曲子,看了動作,下面聽老師來唱歌,看看歌曲裏唱了什麼?”(教師清唱一遍,幼兒傾聽)

2、引導幼兒回憶曾經使用過的.記憶策略。

“歌裏唱了什麼?聽到什麼說什麼。”(幼兒回答)

“你有什麼好辦法來學唱這首歌嗎?”(幼兒回答)

3、出示圖譜,引導幼兒發現圖譜和歌詞內容的關係。

“今天我們要用一種沒有用過的方法來唱這首歌,要靠小朋友自己去學,而不是老師教你們,你們有信心嗎?好,從你們的座位下拿出這張圖,請小朋友們用手指着圖聽我再唱一次。”

4、教師幫助幼兒理解圖譜的意思,引導幼兒發現下面的小圖貼在大圖上就是完整的一幅圖。

“你看懂了圖譜上有什麼?(幼兒回答)原來老師把剛纔唱的歌變成了這張圖譜,那你有沒有發現這張圖譜有什麼問題呢?(有些地方空着)空的地方我唱了沒有?”

“那麼空的地方的小圖片在哪兒呢?對了,在大圖的下面。空着的地方是用來貼下面的小圖片的。”

“你們看一看,小圖中有哪些你認識的字?(春天)”

不錯的5、在教師幫助下,幼兒嘗試將有關圖片配到相應的空格中,邊唱邊討論相應的擺放位子。

“有沒有好辦法看看小圖片應該貼在哪個格子裏?這樣吧,我們大家一邊唱一邊試着把小圖都填到大圖空白的地方,好嗎?”

唱1-6句討論第6句;

唱1-7句討論第7句;

唱1-8句討論第8句;

唱1-13句討論第11、12句。

6、看圖譜完整演唱。

“有什麼辦法可以檢查自己貼得對不對呢?”(再看圖完整地唱一遍)

“這次我們站起來,把圖譜舉得高高的,像電視裏的歌唱演員一樣,自己完整地演唱歌曲。”

三、引導幼兒反思:

今天我們學會了一種什麼新的記憶方法。

“今天我們用什麼方法來學習唱歌的?(利用圖譜來記歌詞)它給了我們什麼幫助?(記不清歌詞時,可以看圖譜提示)看圖譜學唱歌,這個辦法真不錯,以後我們學唱歌時都可以用它。”

“最後,我們邀請客人老師和我們一起邊看圖譜邊演唱歌曲吧!”

特色教學方式:

圖譜法。(通過圖譜的創編理解歌詞的含義,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提問法。(開放性提問,讓幼兒大膽想象,發展幼兒思維和想象能力。)

情境創設法。(讓幼兒通過情境的享受,感受春天的氣息)

亮點:

1、聽音樂欣賞曲子並感受曲子的優美,想象曲子的內容。

將藝術與藝術領域相融合,創造一個和諧美麗的氛圍,感受春天的溫暖氣息。

2、圖譜創編

是語言與藝術的完美結合,讓藝術課更具深度和廣度。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瞭解隨便吃藥的危險性,懂得生病時要根據醫生的診斷服藥。

2、樂意與同伴一起製作小藥箱。

3、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己保護能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活動重難點:

懂得生病時要根據醫生的診斷服藥。

瞭解隨便吃藥的危險性。

活動準備:

1、收集社會上因吃錯藥而導致不良後果的實例。

2、製作藥盒的紙、剪刀、固體膠。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如果你生病了,該怎麼辦?(看醫生,吃藥,打針)

二、教師實例分析,進行提問。

1、師:有一個叫牛牛的小朋友,他一個人在家,突然覺得肚子很不舒服,他打開家裏的小藥箱,裏面有很多藥,但是他不知道該吃那種藥,牛牛翻了一下藥箱,看到了一種媽媽曾經給他吃過的藥,牛牛想:上次感冒的時候媽媽給我吃了這種藥,病很快就好了,現在,我把這種藥吃下去,肚子就會舒服的,於是,牛牛拿起了藥就想吃。

提問:牛牛能吃這種藥嗎?爲什麼?

師:對了,這個藥牛牛是不能吃的,因爲牛牛是肚子痛而不是感冒,吃錯了藥反而會生病的。

2、教師講述因吃錯藥而導致不良後果的實例。

師:現在,老師就給我們小朋友講講因爲吃錯藥而差點導致失去生命的事件。

第一個例子:一位老人在家看護4歲的.孫子,孫子捂着肚子,大聲喊痛,老人便拿出兩片安乃近給孫子服下,孫子仍啼哭不止,老人以爲藥力不夠,又給孫子服下3片,不一會兒,小孫子臉色蒼白,失去知覺。老人急忙把孫子送往診所,經過4個多小時的搶救,男孩才脫離了危險,據醫生說,安乃近這種止痛藥,副作用大,服用過量會危及生命。

第二個例子:據報紙報道,家住天津南開區的一位年輕媽媽發現兩歲的兒子腹瀉不止,就找出痢特靈,給兒子服下4片,不到半小時,兒子捂着腹部啼哭不止,並且直喊疼。媽媽急忙把兒子送往醫院搶救,醫生問明發病原因後,馬上確診爲藥物中毒,立即採取了催吐,輸氧,輸液等一系列急救措施。經過三個多小時的搶救,才挽回了孩子的生命。據醫生介紹,痢特靈作爲一種治療菌痢的藥物,因具有較大的毒性,臨牀中嚴禁兒童服用。

三、說說怎樣吃藥才安全。

師:聽了這兩件事情,你覺得怎麼樣吃藥纔是安全的?(看說明書,按照醫生說的吃)如果你生病了,爸爸媽媽又不在家,你應該怎樣吃藥(怎樣做)?那老師告訴你們,有些藥盒裏面裝的不是這種盒子上寫的藥,裝的可能是另外一種藥,所以,我們小朋友吃藥前都要看清楚。

四、活動延伸。

製作小藥盒:每位幼兒製作一個簡單的小藥盒,貼上標記,讓幼兒可以把自己的藥放在這個藥盒中,以確保吃藥的安全。

活動反思:

一開始先讓幼兒聽了兩例發生在人們生活周圍的實例來提醒幼兒,首先讓幼兒意識到吃錯藥的危險性。然後發生這類事情的處理方法及如何有效避免。

大班幼兒基本上了解生病要吃藥的常識。本節課的關鍵就是指導幼兒如何正確的吃藥,因爲幼兒還不能看懂說明書之類的,所以教導他們一定要在醫生或者大人的監督下才能用藥。

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回答都很正確。

小百科:藥品質量的嚴格性:藥品直接關係到人們的身體健康甚至命存亡,因此,其質量不得有半點馬虎。我們必須確保藥品的安全、有效、均一、穩定。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荷包的構造,知道荷包是吉祥如意的飾品。

2、運用所學刺繡針法進行裝飾荷包。

3、通過繡荷包、送荷包的活動,啓發幼兒愛同伴的美好情感。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聖誕老人木偶一個;荷包圖PPT;已打好洞的海綿紙、繩子、毛線若干。

活動過程:

一、聖誕老人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看誰來了?(聖誕老人)馬上聖誕節就要到了,你想送好朋友什麼禮物呢?

小結:我想:不管你們送什麼樣的禮物,好朋友都會喜歡的。老師這兒還有個特別的禮物,想讓你們來看看,認不認識?

二、出示荷包PPT

師:認識嗎?這是什麼?

小結:告訴你們啊,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荷包”

問:看一看,和報上都有哪些東西呢?

小結:原來荷包上有繩子、包、穗頭。

問:那你猜猜荷包裏面會放些什麼呢?

小結:荷包裏面可以放一些祝福的話,上次我們已經把對朋友說的祝福的話畫了下來,一會兒就把它放進荷包裏送給自己的好朋友。

三、製作荷包

師: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做荷包吧。先拿出荷包的一個包,看看上面有什麼?(洞)都一樣嗎?(有大洞和小洞)大洞有幾個?(1個)你覺得這一個大洞是用來做荷包上面的什麼的?(穗頭)拿出同樣的包,再哪一些毛線從大洞裏穿過去,再用我們學過的打結的.方法打個結(教師示範做穗頭)。

問:那小朋友想一想,用什麼辦法可以講倆片包連接起來變成一個包?(刺繡)你會用刺繡的什麼方法?(幼兒講述,並示範)

師:將荷包的輪廓都修好後,就將祝福的畫放進荷包裏,最後打個結,荷包就做好了。

師:下面小朋友就來做一做、繡一繡荷包,好嗎?

幼兒自由操作。

四、作品評價

師:你做喜歡哪個?爲什麼?你用了什麼針法來繡的荷包?

小結:其實荷包還有各種各樣的,荷包的包上面還有好看的圖案,下節課我們再來一起欣賞。下面就把自己繡好的荷包送給好朋友去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能根據自己名字的寓意,從自己名字的筆畫和結構特徵出發,膽地繪畫出有創意的名字。

2、對繪畫活動感興趣,體驗名字設計、創作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能準確的書寫自己的名字;幼兒向家長了解過自己名字的含義。

2、物質準備:勾線筆、水彩筆、繪畫紙、油畫棒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調動幼兒已有經驗,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1、提問:小朋友我們平時爲了方便家認識自己?你都會怎麼介紹自己呢?這個名字是誰我們取的?

2、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方便家認識我們的.名字,這個名字屬於我們自己,爸爸媽媽在給我們取名字時,都藏着對我們深深的愛和期望。

3、鼓勵幼兒向爸爸媽媽瞭解名字的含義,從中感受名字中父母對自己的愛。

4、鼓勵幼兒膽、清晰、連貫地講述自己名字的美好寓意,並嘗試書寫自己的名字。

(二)幼兒欣賞教師作品,感受名字創意畫的趣味性,激發幼兒創作慾望。

1、教師出示自己名字的創意畫進行介紹,鼓勵幼兒認真欣賞、比較。

2、出示若干幅名字創意作品,鼓勵幼兒觀察、學習根據名字的寓意進行創意名字畫的方法,爲創作階段做準備。

3、小結:我們可以用勾線筆把我們的名字進行勾邊,再用水彩筆或油畫棒爲我們的名字進行裝飾,注意裝飾時不能破壞字形,這樣才能便於家更好的認識你。

(三)幼兒進行設計和創作自己的名字。

1、介紹工具,提出操作要求。

2、鼓勵幼兒運用不同繪畫形式進行名字創意畫。

3、教師觀察,適時對個別能力弱的幼兒進行指導。

(四)展示幼兒作品,鼓勵家共同欣賞,評價。

1、將幼兒作品展示到展板上,讓幼兒互相欣賞。

2、提問語:你喜歡誰的名字創意畫?爲什麼?

3、鼓勵幼兒相互交流,說說自己名字的含義。

(五)活動結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一、活動目標:

1、對面食感興趣,感知麪食的多樣性,體驗、交流吃麪食的快樂。

2、瞭解麪食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知道幾種常見的麪食烹飪製作的方法。

3、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初步瞭解其烹飪的基本操作。

二、活動準備:

1、小貓圖片、麪粉盆、檯布、毛巾、保鮮袋子;發酵的麪糰、音樂、錄音、麪點師傅等

2、麪食若干:麪條、餛飩、餃子、麪包、饅頭、蛋糕、油條、大餅、蘿蔔絲餅、麻花等;

3、卡片:蒸、煮、炸、烤;

4、課件:麪粉的來歷、好吃的麪粉課件好吃的麪食;

5、幼兒操作卡:好吃的麪食。

三、活動過程:

(一)頑皮的小貓掉進麪粉盆激趣。有一隻小黑貓,非常頑皮,整天在家跳上跳下。這不,一不小心掉進了一個盆裏。哎呀,小黑貓怎麼啦?怎麼會變成白貓的呢?(原來,小黑貓掉進了白白的麪粉裏,快回去洗個澡吧!)

(二)說說麪粉的來歷,歌曲總結。點擊課件:你們知道這白白的麪粉是用什麼磨出來,麥子又是。祝您身體健康。誰種出來的?歌曲整理(旋律自配):白白的麪粉哪裏來,黃黃的麥子磨出來。黃黃的麥子哪裏來,農民伯伯種出來。

(三)自由發現麪食的多樣。

1、白白的麪粉有什麼用?可以加工什麼?

2、幼兒自由討論。

3、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麪食,我們一起去看看、說說,它們是什麼,是什麼樣的?

4、(1)幼兒說說:你看見什麼?它是怎樣的?

(2)在這麼多面食裏,你最喜歡哪一種,爲什麼?

5、及時出現烹飪方法的卡片圖,以問答、對唱的方式小結麪食的烹飪方法。

兒歌:好吃的麪食哪裏來?白白的麪粉做出來。油條、麻花怎麼來?油條、麻花炸出來。餛飩、餃子怎麼來?餛飩、餃子煮出來。麪包、蛋糕怎麼來?麪包、蛋糕烤出來。饅頭、包子怎麼來?饅頭、包子蒸出來。各種麪食做得好,小朋友吃了身體好。

(四)多渠道獲取麪食的信息

1、除了這些麪食,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麪食呢?

2、利用多種渠道瞭解麪食信息:

(1)圖書(花式麪食);

(2)錄音(麪食自述):小朋友,你們吃過麪食嗎?今天我們就一起到麪食城去看一看,有哪些好吃的麪食吧!小朋友,我是麪條,我長得細細的、長長的,還滑滑的呢。我的味道可好啦,人們都很喜歡我!變變變,我變成龍鬚麪;變變變,我變成刀削麪;變變變,我變成手拉麪。當我變成方便麪的時候,人們外出時,只要帶上我,就能吃到鮮美的麪條了;當我變成長壽麪的時候,人們都會把握請上餐桌,讓我給他們帶來好運呢,我還能變出很多種類的麪條呢。Hello,我是麪包,我長得胖胖的、軟軟的,聞起來還香噴噴的呢。我的形狀可多啦:有圓圓的、有長長的;有的像貝殼、有的像小花,而且,還很有營養呢。大家好,我是麻花。你們知道我爲什麼叫麻花嗎?仔細看一看。原來呀,我們兩個好朋友緊緊的纏繞在一起呢。咬一口,硬硬的;嚼一嚼,香香的。我們家族裏面最有名的就數天津十八麻花了。有機會呀,你們一定也要嘗一嘗哦!我是香香甜甜的蛋糕,你們一定都吃過吧。我的品種有很多:有小的雞蛋糕、大的奶油蛋糕、巧克力蛋糕,有的蛋糕身上還有各種新鮮的水果呢,可好吃啦。你們還吃過哪些好吃的麪食呢?趕快再去和好朋友說說吧!

(3)電腦“好吃的.麪食”;

(4)增放的麪食。

小結:麪食不僅種類多,而且還是我們中國的飲食文化之一呢。有些老人們過生日,要端上長壽麪,代表吉祥與健康;北方的人們還以麪食爲主食呢。

3、品嚐好吃的麪食,及時記錄並交流品嚐的麪食。

介紹操作卡:把嚐到的好吃的麪食記一記、畫一畫.

畫樣子、選擇勾畫烹飪方法、畫面食的顏色、選擇勾畫口感:甜或鹹,軟或硬。

(五)觀看麪點師傅表演拉拉麪,幼兒模仿體驗。

1、這麼多好吃的麪食,是誰加工出來的?請出師傅表演拉拉麪。

2、跟隨師傅體驗:小小拉麪師。(揉、拉、甩等)

(六)遷移經驗,創造體驗。

1、如果你是麪點師傅,你想做出什麼好吃的麪食呢?

2、幼兒簡單交流;洗手自制創想的麪食。

四、延伸活動:幼兒繼續自制創想的麪食;品嚐、交流吃麪食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情境中學習對話“XXX,讓我看看你的飯盒,好嗎?”“XXX的飯真好!”。

2、理解故事內容,主動參與情境遊戲並大膽表達。

3、體驗與同伴分享食物的快樂。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1、故事課件、繪本。

2、將幼兒分成四組,每組圍成一桌,身上分別貼小老鼠、小貓咪、小兔子、小河馬的胸飾,每桌放一個飯盒,內裝相應的食物,盒上貼相應的小動物形象。

活動過程:

(一) 創設遊戲情境“吃午飯”,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出示飯盒)教師:我是小熊,小動物們,吃午飯啦!你們準備好了嗎?

(二)分段欣賞,嘗試猜測,模仿故事中的'對話。

1、教師帶領“小動物們”到“小老鼠”的桌邊,學習第一段故事對話:“小老鼠,讓我看看你的飯盒,好嗎?”“小老鼠的飯真好!”

教師:小老鼠的飯盒裏裝了什麼呢?你們猜一猜!我好想看呀!讓我問問“小老鼠,讓我看看你的飯盒,好嗎?”你們想看嗎?那你們也問問小老鼠!

2、教師帶領“小動物們”到“小兔子”的桌邊,學習故事第二段對話:“小兔子,讓我看看你的飯盒,好嗎?”“小兔子的飯真好!”

教師:小兔子的飯盒裏裝了什麼?誰想看的?哦,小貓咪,你來問問小兔子吧!小河馬、小老鼠,你們也來問問小兔子吧!

3、幼兒自主學習第三、四、五段對話。

教師:還有哪個小動物也帶了飯盒呀?哦,還有小貓咪和小河馬呢!你們也去問問他們吧!

(三)師幼一起完整欣賞故事課件、自主閱讀小書,進行情感提升。

完整欣賞故事,引導幼兒學會分享。

教師:小動物們都帶來了好吃的飯菜,小老鼠把什麼送給了小熊分享?小兔子、小貓還有小河馬呢?你有了好吃的東西,準備和誰一起分享呢?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將繪本投入區域中,讓幼兒在課間再次閱讀。

日常活動:與幼兒一起分享食物、玩具,體驗分享的快樂。

活動反思:

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可以讓幼兒引發學習興趣,更加集中於課堂學習。教師給幼兒提供真實而豐富的語言情境,就是給幼兒創設可以幫助他們操作運用多種語言交流行爲的交往情境。對故事活動開展情景化教育。教育過程是實現教育目標的手段,而“情景”教學就是教師根據日常生活中的經驗、趣聞、趣事,以及故事設定的場景,讓幼兒通過觀察進行學習的過程。讓幼兒運用連貫的語言進行講述和評價。發展幼兒的思維、口語表達的能力,在活動中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高,活動目標也得到較好的實現。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 欣賞圖片,感受薰衣草的造型美、色彩美。

2、 觀察薰衣草,講述薰衣草莖、葉,花的形態及色彩的變化,並嘗試用水粉畫出自己心中最美的薰衣草。

3、有大膽創作水粉畫薰衣草的強烈意願。

4、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重難點:

講述莖、葉、花的形態、色彩的變化

嘗試用水粉畫出自己心中最美的薰衣草

活動準備:

PPT 水粉 水粉紙 水粉筆

活動過程:

一、 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欣賞薰衣草的色彩美

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張圖片,請大家來看一看。你看到了什麼?還有什麼?這是一張薰衣草莊園的照片,莊園裏的薰衣草美嗎?什麼最美?顏色最美,花是什麼顏色的?還有什麼顏色?綠色可能是薰衣草的什麼?爲了讓遊客們看到更美的薰衣草,園丁們給這些薰衣草做了各種各樣的造型,這張圖片中的`薰衣草是什麼樣的造型,一簇一簇的、一排排的、一堆堆的、一團團的。

二、 出示圖片薰衣草,引導幼兒觀察

到底薰衣草長得是什麼樣的呢?莖是什麼樣子的?葉

是什麼樣子的?花是什麼樣子的?這幾張薰衣草的花一樣嗎?什麼是一樣的,什麼是不一樣的?這兩張圖片上的薰衣草上的花是畫的盛開期,這兩張圖片上的花是含苞期,如果讓你來畫薰衣草你會怎麼畫?

三、 幼兒討論,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想法

四、 幼兒自主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五、 評價幼兒繪畫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美麗的春天來了,許多花都開了,我們到外面去看一看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3

一、活動目標:

1、 通過傾聽,初步理解散文詩中家的含義,感知美麗的情景。

2、 在理解散文詩的基礎上,學習大膽創編。

3、 能安靜地傾聽,樂意在集體面前表現自己。

二、活動準備:課件、動植物卡片若干

三、活動流程:感受欣賞——重點理解——配樂欣賞——延伸活動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 提問:我們小朋友都有自己地家,你們指導自己地家在哪裏嗎?

2、 幼兒自由講述自己的家。

(二)通過“找家”,感受“家”的含義。

1、 提問:哪裏是小魚、小鳥、星星、橘娃娃的家?

2、 幼兒分別回答。教師重點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話語、恰當的詞彙來講述。

3、 遊戲:幫娃娃找家

(三)欣賞散文詩,體驗“家”的美麗。

1、 引導幼兒初步欣賞散步詩。

(1) 提問:散文詩的題目是什麼?兩個小朋友分別叫什麼名字?

(2)結合散文詩,尋找布娃娃及小朋友共同的`家是哪裏?

2、 第二遍欣賞散文詩

(1)提問:甜甜分別用什麼顏色畫了小魚、小鳥、星星、橘娃娃、布娃娃的家?爲什麼?

(2)提問:大海、森林、天空、果園、玩具櫃還會是誰的家?引導幼兒運用散文詩中的詞語回答。

(四)初步學習朗誦散文詩提問:你覺得散文詩裏哪些話特別好聽?

(五)仿編散文詩

1、 集體仿編:簡單分析,提出仿編要求

2、 幼兒自由選擇動植物圖片進行仿編,鼓勵能力強的幼兒選擇多張圖片創編。

五、延伸活動:

1、 繼續仿編

2、 與幼兒一起收集有關偉大祖國的材料佈置環境